多组份纤维梳理机.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1174999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51.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17692.X

申请日:

2009.08.24

公开号:

CN101638817A

公开日:

2010.02.0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D01G 15/04公开日:20100203|||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D01G 15/04申请日:20090824|||公开

IPC分类号:

D01G15/04; D01G15/26; D01G15/24; D01G15/40; D01G15/46; D01G15/50

主分类号:

D01G15/04

申请人:

青岛东佳纺机(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纪合聚; 杨效慧; 单宝坤; 王 伟

地址:

266425山东省胶南市王台镇驻地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王连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组份纤维梳理机,其包括喂入机构、梳理机构、剥取机构与圈条机构;特征是所述梳理机构包括一个锡林、至少一个工作辊与剥毛辊组、一个上转动盖板与一个前固定盖板,一个工作辊与剥毛辊组设置有一根工作辊与一根剥毛辊,工作辊与剥毛辊组和锡林之间形成后方梳理区,上转动盖板和锡林之间形成上方梳理区,前固定盖板和锡林之间形成前方梳理区。本发明在保证对多组分纤维梳理效果的前提下,不仅能减少设备的占用空间,大幅降低纤维的损伤率,还能较大幅度地提高生产效率。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多组份纤维梳理机,其包括喂入机构、梳理机构、剥取机构与圈条机构;特征在于:所述梳理机构包括一个锡林、至少一个工作辊与剥毛辊组、一个上转动盖板与一个前固定盖板,一个工作辊与剥毛辊组设置有一根工作辊与一根剥毛辊,工作辊与剥毛辊组和锡林之间形成后方梳理区,上转动盖板和锡林之间形成上方梳理区,前固定盖板和锡林之间形成前方梳理区。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组份纤维梳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辊与剥毛辊组设置有2个;上述转动盖板包括30~40根转动盖板条;上述前固定盖板包括3~4根固定盖板条,固定盖板条采用梳针式结构,各梳针的针粗即直径为0.15cm,梳针密度为9根/cm2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组份纤维梳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喂入机构包括一对后沟槽罗拉,在后沟槽罗拉的前方设置有一对前喂入辊,在前喂入辊的前方设置有一根刺毛辊,刺毛辊在锡林的后下方与锡林衔接,刺毛辊采用梳针式结构,各梳针的针粗即直径为0.15cm,梳针密度为9根/cm2,在刺毛辊的下方设置有一预分梳板,在刺毛辊的后下方设置有一根下清洁辊;上述剥取机构包括一个道夫,道夫在锡林的前方与锡林衔接,在道夫的前方设置有一根剥取罗拉,在剥取罗拉的上方设置有一根毛刷辊。

说明书

多组份纤维梳理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机械中的纤维梳理机,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对由多种不同纤维组成的混纺物进行梳理的梳理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由多种不同纤维组成的混纺物(多组份纤维)进行梳理的梳理机通常包括喂入机构、第一梳理机构、第二梳理机构、剥取机构与圈条机构;第一梳理机构包括锡林、工作辊与剥毛辊组,第二梳理机构包括锡林、后固定盖板与前转动盖板。上述第一梳理机构与第二梳理机构衔接组配技术方式,虽然能够实现对多组份纤维进行梳理,但存在着设备占用空间大、纤维损伤较重及生产效率不高等缺陷。上述梳理机所采取的衔接组配方式行业内一直习惯沿用至今,未得到任何实质性的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多组份纤维梳理机所存在的上述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多组份纤维梳理机。
其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多组份纤维梳理机,其包括喂入机构、梳理机构、剥取机构与圈条机构;上述梳理机构包括一个锡林、至少一个工作辊与剥毛辊组、一个上转动盖板与一个前固定盖板,一个工作辊与剥毛辊组设置有一根工作辊与一根剥毛辊,工作辊与剥毛辊组和锡林之间形成后方梳理区,上转动盖板和锡林之间形成上方梳理区,前固定盖板和锡林之间形成前方梳理区。
上述工作辊与剥毛辊组设置有2个;上述转动盖板包括30~40根转动盖板条;上述前固定盖板包括3~4根固定盖板条,固定盖板条采用梳针式结构,各梳针的针粗即直径为0.15cm,梳针密度为9根/cm2
上述喂入机构包括一对后沟槽罗拉,在后沟槽罗拉的前方设置有一对前喂入辊,在前喂入辊的前方设置有一根刺毛辊,刺毛辊在锡林的后下方与锡林衔接,刺毛辊采用梳针式结构,各梳针的针粗即直径为0.15cm,梳针密度为9根/cm2,在刺毛辊的下方设置有一预分梳板,在刺毛辊的后下方设置有一根下清洁辊;上述剥取机构包括一个道夫,道夫在锡林的前方与锡林衔接,在道夫的前方设置有一根剥取罗拉,在剥取罗拉的上方设置有一根毛刷辊。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将现有技术中一直习惯采取的至少两个梳理机构,改进为仅采取一个梳理机构,且梳理机构形成围绕锡林的三个不同的梳理区即后方梳理区、上方梳理区与前方梳理区,分别有针对性地采取工作辊与剥毛辊组、转动盖板与固定盖板作用于上述各梳理区,经验证在保证对多组分纤维梳理效果的前提下,不仅能减少设备的占用空间,大幅降低纤维的损伤率,还能提高生产效率接近30%左右。
2、在大量的研制实践过程中,选定出工作辊与剥毛辊组设置有2个、转动盖板使用转动盖板条的数量为30~40根、固定盖板使用固定盖板条的数量为3~4根且采取梳针式结构,在具备上述“1”中记载效果外,还能进一步降低纤维的损伤率达2%以上。
3、喂入机构所采取的技术方式,在对多组份纤维实现较为充分的预分梳梳理效果的同时,也能有利于进一步降低纤维的损伤率;剥取机构采取单罗拉剥取,结构简单,利于维护,剥取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附图,一种多组份纤维梳理机,其包括喂入机构、梳理机构、剥取机构与圈条机构。本发明未述及的技术内容可采取现有技术中对应或相应的技术方式,下面重点说明本发明的创新内容。
上述喂入机构包括一对后沟槽罗拉,该对后沟槽罗拉由上后沟槽罗拉1与下后沟槽罗拉2组成,在后沟槽罗拉的前方设置有一对前喂入辊,该对前喂入辊由上前喂入辊3与下前喂入辊4组成,在前喂入辊的前方设置有一根刺毛辊21,刺毛辊21在锡林23的后下方与锡林23衔接,刺毛辊21采用梳针式结构,各梳针的针粗即直径为0.15cm,梳针密度为9根/cm2,在刺毛辊的21下方设置有一预分梳板22,在刺毛辊21的后下方设置有一根下清洁辊20。
上述梳理机构,包括一个锡林23,在锡林23的中后方设置有两个工作辊与剥毛辊组,每个工作辊与剥毛辊组由一根工作辊6与一根剥毛辊5组成,上述两个工作辊与剥毛辊组与锡林23之间形成相应的梳理区即后方梳理区;在锡林23的上方设置有一个上转动盖板,上转动盖板包括转动盖板链与设置在转动盖板链上的转动盖板条,转动盖板链设置有前支撑链轴10、中支撑链轴9与后支撑链轴8,转动盖板条的数量选定为30、32、35、36、37或40根,上转动盖板和锡林23之间形成相应的梳理区即上方梳理区;在锡林23的前方设置有前固定盖板13,前固定盖板13设置有3或4根固定盖板条,固定盖板条采用梳针式结构,各梳针的针粗即直径为0.15cm,梳针密度为9根/cm2,前固定盖板13和锡林23之间形成前方梳理区,在前固定盖板13的上方设置有纤维网清洁器12,在纤维网清洁器12与前固定盖板13之间设置有除疵刀11。
上述剥取机构包括一个道夫14,道夫14在锡林23的前方与锡林23衔接,在道夫14的前方设置有一根剥取罗拉16,在剥取罗拉16的上方设置有一根毛刷辊15。
上述圈条机构包括大压辊组17与圈条器19,在圈条器19的上部设置有导向部件18。

多组份纤维梳理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多组份纤维梳理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多组份纤维梳理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组份纤维梳理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组份纤维梳理机.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组份纤维梳理机,其包括喂入机构、梳理机构、剥取机构与圈条机构;特征是所述梳理机构包括一个锡林、至少一个工作辊与剥毛辊组、一个上转动盖板与一个前固定盖板,一个工作辊与剥毛辊组设置有一根工作辊与一根剥毛辊,工作辊与剥毛辊组和锡林之间形成后方梳理区,上转动盖板和锡林之间形成上方梳理区,前固定盖板和锡林之间形成前方梳理区。本发明在保证对多组分纤维梳理效果的前提下,不仅能减少设备的占用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天然或人造的线或纤维;纺纱或纺丝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