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中的减震系统的可吹胀气袋。 人们已知,用于车辆中减振系统的气袋在车辆发生碰撞后几毫秒内由气体发生器充气吹胀。为了当车上的人与气袋接触之后能使气袋吸收能量,气袋的壁由一种能透气的织物制成,或者其上设置排气口,它可以控制气体从气袋内部向外排出。
气体通过气袋的壁或排出口而流出在减振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发生了,因为气袋内有高的压力。本发明的出了点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即只有当车上的人在减振过程开始时遇到一个尽可能硬的气袋时,减振过程中的物理条件和运动条件才是最佳的,因为该时刻落入到或发生在车辆由于碰撞而发生的收缩期间中。汽车的收缩具有减震作用,因此,当气袋同时是相当硬时则有利于减震过程。当在车辆收缩行程终止处,在车辆静止状态之后,或者由于回弹而反方向运动,不再具有由于车辆收缩而可利用的减震作用时,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进一步衰减车上地人的动能,即只在该时刻之后或稍微之前,使气袋中的气体按控制地向外流出。这样车上的人的剩余动能由气袋所衰减。为此,由气袋构成的碰撞垫或枕应是柔软和能吸收能量的。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是提高由气袋所能获得的减震作用。
本发明是这样解决该任务的,即在气袋的壁中至少预先确定一个释放口,当气袋内压值在该某一预定值以内时该释放口是封闭住的,而内压超过该预定值后释放口则裂开。释放口至少由一条裂开线构成,沿着该裂开线气袋的材料强度是减弱的。预定的内压值是这样选取的,即一个或几个释放口的裂开是在减震过程中进行的,此时由于车上的人接触到气袋使其内压上升。通过选取合适的尺寸参数控制释放口的裂开过程,可以使之与车辆的类型无关,从而根据车辆收缩行程最佳地利用减震作用,而仅在接着该车辆收缩行程之后或稍微有所交叉情况下才通过气袋吸收能量产生减震作用。由于通过气袋所得到的减震也能最佳地得到利用,因此,通过车辆收缩和气袋中的能量吸收所得到的总的减震效果被大大地提高。
下面按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多个实施形式进行详细描述。
图1,气袋在吹胀后状态时的立视示意图;
图2至11,气袋的各种实施形式的局部放大图。
图1中用标号10总体上表示的气袋由三个壁部分组成:即外壳部分12和两个侧面部分14,16。外壳部分12中有一个连接口18,在其周边上气袋10与一个气体发生器的壳体相连。在气袋的侧面部分14中预先定义了一个用标号20总体上表示的释放口,该释放口20的各种实施形式将对照图2至11作详细的说明。
在图2所示的实施形式中,侧面部分14的壁中开出一个圆形口的槽,这样构成的槽22由设置在气袋内侧上的材料部件24覆盖,该部件24盖住槽22的周边。部件24的外缘和包围着槽22的侧面部分14的边缘部位通过一个双道接合缝(线)而相互连起来。部件24的中部有两个布置成十字交叉形的窄槽28,30,其延伸长度限制在部件24的中部区域。窄槽28,30分别构成一条大约延伸至槽22周边的裂开线的开始端。在图2所示的状态下,通过窄槽28,30只能逸出极少量的气体。但是,当气袋内压达到一定的值后,窄槽28,30就会沿纵向扩展,因为窄槽28,30端部上的部件24裂开,因此,由部件24确定的圆被两个直径方向的、相互垂直交叉的裂开线分成四个扇形部分,它们在气袋的内压的作用下被向外拉伸,从而形成一释放口,其大小相当于槽22内部的面积。制成部件24的材料的抗张断强度是这样确定的,即达到所希望的内压值就能形成释放口,这取决于车辆类型和车辆的收缩特性而可以具有不同的内压值。
图3所示的实施形式与前述实施形式的不同之处在于,部件24中构成两个相互直角交叉的窄槽32,34,它们各由一接合缝33及35封闭住,接合缝33和35将相属的窄槽两侧的部件24部分相互连接起来。在图3所示状态下,只能有极少量的气体有可能从封闭着的窄槽32,34逸出。在达到一预定的内压值时,接合缝33,35会裂开,从而形成释放口。
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部件24中有4个十字形布置的窄槽40,42,44,46。窄槽40至46的内端没有延伸到部件24的中部,从而形成两条两个直径方向上的、但在中点断开的、相互交叉的裂开线。只有当达到所希望的内压值时,部件24的位于窄槽40至46之间的中央部分也才会被裂开。
在图5所示的实施形式中,在部件24中,两个相互直角相交叉的沿直径方向延伸的裂开线50,52由一些前后相随但相互间隔的窄槽构成。各窄槽之间的接合段在一定的气袋内压值下被撕裂开,从而形成释放口。
在图6所示的实施形式中,在侧面部分14的壁中设置一个部分圆形状的窄槽60。窄槽60的内部区域构成一个盖子,它通过窄槽端点之间的壁部分与侧面部分14的其余的壁相连。窄槽60两侧的壁部分通过锯齿形接合缝62相互连接起来。窄槽60端点之间的壁部分由一些在窄槽60延伸方向的横向上的缝线针脚64增加强度。接合缝62的强度是这样测定的,即该接合缝62在所希望的气袋内压值时会裂开,从而形成释放口。
图7所示的实施形式是前述实施形式的一种变型,其中一个部分圆形状的裂开线70由一些前后相随、相互间隔的单个窄槽构成。各单个窄槽之间的连接段使侧面部分14壁的位于裂开线70内部的盖子形部分72与侧面部分14的其余的壁部分保持相连。当然,当气袋内压达到所希望的值后,这些连接段就会裂开,从而形成释放口。
在图8和9所示的实施形式是基于与前述图6、7所示实施形式相同的原理上的,但由图8中的窄槽80以及图9中的裂开线90确定的释放口不是圆形的而是直角形(矩形的)。相应地,在由接合缝84保持在一起的窄槽80的内部中的盖子形壁部分82,同样象盖子形壁部分92一样,是直角形(矩形)的。壁部分92通过裂开线90的各单个窄槽之间的材料连接段而与侧面部分14的其余的壁相连。
图10和11所示的实施形式与图7和9所示的实施形式相同,但其区域在于,裂开线70及90是在一个单独的、从内部放置的部件24中构成,类似于图2至5中的情况。已经发现,裂开特性可以与实际气袋的材料无关地得到最佳地利用。
以上描述了一些各只有一个释放口的实施形式。图1所示的气袋也可以设置多个这种释放口,其数量和布置情况取决于各种具体的应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