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装置、背光照明装置以及显示装置.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006205 上传时间:2018-03-25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1,012.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80016816.6

申请日:

2008.05.20

公开号:

CN101680621A

公开日:

2010.03.2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1S 4/00申请日:20080520|||公开

IPC分类号:

F21S4/00

主分类号:

F21S4/00

申请人:

奥斯兰姆有限公司

发明人:

R·P·伯特拉姆; D·杜索尔特; M·菲格勒; H·斯托延

地址:

德国慕尼黑

优先权:

2007.5.22 DE 102007023651.6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胡莉莉;李家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说明一种照明装置,该照明装置具有:光模块(2),该光模块(2)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光源(221,222,223)组(22,22′)和第二光源组(22,22′),它们彼此间隔地被布置在柔性电路板(21)上;以及具有支承体(1)和在第一光源组与第二光源组之间的缓冲区(12),在该支承体(1)上固定光模块,该缓冲区(12)在横向上与光模块交叠。此外,说明一种背光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照明装置,其具有:光模块(2),该光模块(2)具有彼此间隔地被布置在柔性电路板(21)上的至少一个第一光源(221,222,223)组(22,22′)和第二光源组(22,22″);以及具有支承体(1)和在第一光源组与第二光源组之间的缓冲区(12),在该支承体(1)上固定光模块,该缓冲区(12)在横向上与光模块交叠。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柔性电路板(21)尤其是在支承体(1)的背侧(102)上在缓冲区(12)的区域中具有弯曲部和/或折叠部(210,211)。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柔性电路板(21)尤其是在支承体(1)的背侧(102)上在缓冲区(12)的区域中具有U形弯曲部(210)。

4.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照明装置,该照明装置被设置用于从支承体(1)的前侧(101)发射,并且其中,柔性电路板(21)在缓冲区(12)的区域中至少局部地在支承体的与前侧对置的背侧(102)上延伸。

5.
  根据权利要求2至4之一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第一和第二光源(221,222,223)组(22,22′,22″)被布置在支承体(1)的前侧(101)上,该支承体在缓冲区(12)的区域中具有开口(11)并且柔性电路板(21)通过开口延伸至支承体的与前侧对置的背侧(102)。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在支承体(1)的俯视图中,在支承体的开口(11)中布置有第一光源(221,222,223)组(22,22′)。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在支承体(1)的俯视图中,第二光源(221,222,223)组(22,22′)被布置在其它开口(11),而缓冲区(12)被布置在开口与其它开口之间。

8.
  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冷却体(5)被布置在支承体(1)的背侧(102)上,该支承体(1)与第一光源(221,222,223)组(22,22′)和开口(11)在横向上交叠。

9.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光模块(2)与支承体(1)粘合和/或夹紧。

10.
  根据权利要求8和9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第一光源(221,222,223)组(22,22′)借助冷却体(5)与支承体(1)锁定。

11.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至少一个光源(221,222,223)具有发射光的半导体芯片。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发射光的半导体芯片(221,222,223)直接被固定在柔性电路板(21)上。

13.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发射光的半导体芯片(221,222,223)被光电子器件的壳体和/或包封物包围并且光电子器件被固定在柔性电路板上。

14.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第一光源(221,222,223)组(22′)和第二光源(221,222,223)组(22″)相对彼此扭转角度α。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柔性电路板(21)在第一和第二光源组(22′,22″)之间具有折叠部和/或弯曲部(211)。

16.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照明装置,该照明装置具有反射性的膜或者板(6),所述反射性的膜或者板(6)至少局部地覆盖支承体(1)和/或光模块(2)。

17.
  一种用于显示装置的背光照明装置,其具有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照明装置。

18.
  一种显示装置,其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背光照明装置。

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具有成像显示单元、尤其是LCD面板,所述成像显示单元由照明装置在工作时从背面照明。

说明书

照明装置、背光照明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本专利申请要求德国专利申请102007023651.6的优先权,该德国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结合于此。
本发明涉及一种照明装置、一种背光照明装置以及一种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出一种用于构建具有光模块(Lichtmodul)的照明装置的方案,其中不同大小和/或亮度的照明装置可以以同类光模块来制造。
该任务通过根据并列的权利要求所述的照明装置、背光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来解决。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的扩展方案分别在从属权利要求中予以说明。
根据本发明的照明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光模块,所述至少一个光模块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光源组和第二光源组,它们彼此间隔地被布置在柔性电路板上。在一种扩展方案中,柔性电路板是条状的。在另一种扩展方案中,光模块具有三个或更多个光源组,其例如在柔性电路板上被成串布置。
照明装置还包含尤其是刚性的支承体(Traeger)以及在第一组和第二光源组之间的缓冲区,在该支承体上固定有光模块,该缓冲区在横向上与光模块交叠。如果光模块具有被成串布置的三个或者更多个光源组,则照明装置在一种改进方案中在每两个相邻的组之间包含一个缓冲区。
在本上下文中,光源组具有至少一个光源。优选地,该光源组具有多个光源。光源组中的光源彼此间的横向距离尤其是小于第一组和第二组之间的横向距离。例如,第一组距第二组的横向距离是在所述光源组之一内的两个光源的最大横向距离的至少两倍大。
在一种扩展方案中,第一和/或第二光源组具有至少一个光源,所述至少一个光源在照明装置工作时发射红色光、绿色光、蓝色光或者白色光。在一种扩展方案中,照明装置被设置为发射白色光。在这种扩展方案中,例如第一光源组和第二光源组分别具有至少一个被设置为发射红色光的光源、至少一个被设置为发射绿色光的光源以及至少一个被设置为发射蓝色光的光源。可替换地或附加地,第一和/或第二光源组可以具有被设置为发射白色光的光源。
在一种适宜的扩展方案中,柔性电路板在缓冲区的区域中具有弯曲部和/或折叠部。例如,柔性电路板在支承体的背侧上具有弯曲部和/或折叠部。在一种改进方案中,柔性电路板在第一光源组和第二光源组之间具有U形的弯曲部。换言之,柔性电路板在第一光源组至第二光源组的过程中(尤其是在支承体的背侧上)描述首先从支承体离开并且在另一过程中又通到支承体上的弧。
在光模块的第一光源组和第二光源组之间的距离借助柔性电路板的弯曲部和/或折叠部在缓冲区中来调整。以这样的方式,相同的光模块适合于如下照明装置,其中第一光源组和第二光源组具有不同的距离。例如,U形弯曲部的大小根据在支承体上设置的用于第一光源组和第二光源组的安装位置的横向距离来选择。这样,具有不同大小和/或亮度的照明装置可以以相同的光模块来制造,使得实现特别低廉地制造照明装置。此外,在该照明装置中,可以实现第一光源组和第二光源组的特别小的距离并且因此实现特别高的亮度。
在一种扩展方案中,照明装置被设置用于从支承体的前侧发射并且柔性电路板在缓冲区的区域中至少局部地在支承体的与前侧对置的背侧上延伸。这样,例如降低了柔性电路板、尤其是其在缓冲区中的弯曲部和/或折叠部遮挡由光源在工作时发射的光的风险。
在该照明装置的实施形式中,第一光源组和第二光源组被布置在支承体的前侧上。在该实施形式的扩展方案中,支承体在缓冲区的区域中具有开口或者至少一个凹进部。在具有带有成串布置的三个或更多个光源组并且在两个相邻组之间分别带有缓冲区的光模块的照明装置中,该支承体在该扩展方案中具有多个开口或凹进部,其中在光模块的两个相邻光源组之间分别布置有开口或凹进部。
尤其是,柔性电路板通过开口延伸至支承体的与前侧对置的背侧。例如,柔性电路板从第一光源组出发从支承体的前侧穿过开口延伸至支承体的背侧,并且在通往第二光源组的另外的过程中又穿过支承体的开口向回延伸至支承体的前侧。如果支承体具有凹进部而非开口,则柔性电路板的弯曲部和/或折叠部尤其是部分地或者完全地被包含在凹进部中。
在可替换的实施形式中,在支承体的俯视图中,第一光源组被布置在支承体的开口中。在适宜的扩展方案中,支承体具有另一开口,其中布置有第二光源组。缓冲区在该扩展方案中适宜地位于其中布置有第一光源组的开口与其中布置有第二光源组的另外的开口之间。如果光模块包含三个或者更多个光源组,则在一种扩展方案中给每个组恰好分配支承体的一个开口。
在该实施形式的扩展方案中,至少第一光源组被布置在支承体的前侧上。柔性电路板在适宜的扩展方案中至少局部地在支承体的背侧上延伸。尤其是,所述柔性电路板在缓冲区的区域中在支承体的背侧上延伸。也可考虑的是,第一光源组同样被布置在支承体的背侧上并且在照明装置工作时穿过开口而向支承体的前侧发射光。
在一种扩展方案中,照明装置在支承体的背侧上具有至少一个冷却体。如果第一光源组被布置在支承体的开口中,则在该照明装置的改进方案中,该冷却体在横向上与该照明装置并且与开口交叠。
在另一扩展方案中,光模块与支承体粘合和/或夹紧。在该扩展方案的改进方案中,第一光源组借助冷却体与支承体锁定。在一种改进方案中,支承体的开口借助冷却体可替换地或者附加地以防尘的方式封闭。借助从支承体的背侧安装光模块并且通过冷却体进行锁定能够特别简单且容易地使照明装置的制造自动化。
第一组和/或第二光源组中的至少一个光源在照明装置的扩展方案中具有发射光的半导体芯片。该发射光的半导体芯片具有带有pn结的半导体层堆叠、双异质结构、单量子阱结构(single quantum well,SQW)或者多量子阱结构(multi quantum well,MQW),用于产生辐射。半导体层堆叠基于有机的和/或无机的半导体材料。一种扩展方案涉及所谓的薄膜半导体芯片,其中半导体层堆叠外延地在生长衬底上产生,从生长衬底中去除并且以与原始生长衬底背离的侧被安装在辅助支承衬底上。薄膜半导体芯片至多还具有原始生长衬底的薄的剩余物。薄膜结构的发射光的半导体芯片例如在出版文献WO 92/13281和EP 0905797中被说明,这些出版文献在发射光的半导体芯片的薄膜结构方面的公开内容明确地通过引用结合于此。
在一种扩展方案中,发射光的半导体芯片以所谓“板上芯片(chipon board)”工艺直接被固定在柔性电路板上,例如借助焊剂或者尤其是导电的粘合剂来固定。
在可替换的扩展方案中,发射光的半导体芯片由壳体和/或光电子器件的包封物包围并且光电子部件被固定在柔性电路板上。
在另一扩展方案中,第一光源组和第二光源组相对于彼此扭转角度α。在该扩展方案中,第一组和第二组适宜地分别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尤其是,第一光源组和第二光源组相同地被构建。角度α于是通过如下角度来给定:该角度是第一组的第一至第二光源的横向距离向量的方向与第二组的第一光源至第二光源的横向距离向量的方向所夹的角。
在一种扩展方案中,第二光源组相对于第一光源组扭转角度α地被固定在柔性电路板上。可替换地或者附加地,柔性电路板可以在第一光源组和第二光源组之间(尤其是在缓冲区的区域中)具有折叠部和/或弯曲部,借助其使第一光源组和第二光源组相对于彼此扭转。尤其是,弯曲部和/或折叠部被实施为使得柔性电路板的包含在光模块的包含第一光源组的第一区段(Anschnitt)中和在光模块的包含第二光源组的第二区段中的分段与共同的平面(例如与支承体的主面)平行地延伸。
在一种扩展方案中,柔性电路板具有带有在柔性电路板的拉伸状态下为直的边缘的条的形状。该边缘在第一光源组的区域中以第一方向延伸,在柔性电路板的弯曲部或折叠部的区域中具有至少一个弯曲部和/或转弯部(Knick)并且在第二光源组的区域中以第二方向延伸。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彼此夹有角度β。在一种改进方案中,第一光源组和第二光源组以相同的取向被固定在条上并且角度β与角度α一样大。
在照明装置的另一扩展方案中,该照明装置具有反射性的膜或者板,其至少局部地覆盖支承体和/或光模块。例如,反射性的膜或者板被布置在支承体的前侧上并且实际完全覆盖该前侧。该反射性的膜或者板具有开口,第一光源组和第二光源组中的光源尤其是穿过该开口伸出并且至少穿过开口射出。
根据本发明的背光照明装置具有根据前述扩展方案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的照明装置。例如,涉及用于显示装置的背光照明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带有根据前述扩展方案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的照明装置的背光照明装置。
在一种扩展方案中,显示装置具有成像的显示单元,该成像的显示单元由照明装置在工作时从背面照明,尤其是直接从背面照明。例如,成像的显示单元包含LCD面板(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即基于带有多个像素的液晶小室的显示域。例如,显示装置是LCD电视机。
以下结合图1A至5描述了照明装置和背光照明装置的其它扩展方案和改进方案。其中:
图1A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部分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1B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部分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2A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2B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示意性分解图,
图3示出了根据其它实施例的光模块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4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光源组的示意性透视图,以及
图5示出了背光照明装置的实施例的示意性透视图。
在这些实施例和附图中,相同的或作用相同的组成部分设置有相同的参考标记。附图和附图中所示的要素的大小关系基本上不能视为合乎比例的。更确切地说,为了更为良好的可视性和/或更好的理解而夸大和/或夸厚地表示了各要素。
图1A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部分的示意性透视图。图1B示出了该部分的示意性截面图。
照明装置具有支承体1。此外,该照明装置还具有光模块2,该光模块2包含柔性电路板21。该柔性电路板21在此条状地被实施。在本上下文中,条状的实施应理解为:柔性电路板21的长度大于其宽度。优选地,柔性电路板21的在拉伸状态下的长度是宽度的至少两倍大,特别优选地是宽度的至少10倍大。
柔性电路板21例如包含基体,该基体由电绝缘的材料构成。例如,基体包含以下材料中的至少一种或者由这些材料组成:聚酰亚胺、聚萘乙酯(Pethylennaphtalat)、聚乙烯。在电绝缘的基体上结构化电印制导线。例如,印制导线被印制到电绝缘的基体上。
在柔性电路板21上固定有多个发射光的半导体芯片221、222、223作为光源。发射光的半导体芯片在此直接与柔性电路板21的印制导线以机械方式固定并且电接触连接。柔性电路板21优选地从卷中展开,用于固定发射光的半导体芯片221、222、223,并且在固定了发射光的半导体芯片221、222、223之后再卷成卷。换言之,柔性电路板21以“卷至卷”工艺被装配有光源。这允许特别简单地制造和操纵光模块。
发射光的半导体芯片221、222、223在柔性电路板21上组成光源组22。这些光源组22成串地被布置在条状的柔性电路板21上并且在此在条的纵向方向上彼此相继。在组22内的光源的横向距离适宜地小于光模块2的两个相邻光源组22的横向距离。优选地,光模块2的两个相邻光源组22的距离(尤其是在柔性电路板21的拉伸状态下)是组22内的两个相邻光源221、222或222、223的距离的两倍大、特别优选的是5倍大。
每组22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光模块2中具有发射红色光的半导体芯片221、发射绿色光的半导体芯片222和发射蓝色光的半导体芯片223。
在一种扩展方案中,光模块具有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被设置为控制光模块2的光源。该控制装置(在附图中未示出)同样例如被布置在柔性电路板21上。在一种改进方案中,该控制装置被设置为单独控制光源221、222、223或者控制至少所述光源组22。在另一改进方案中,该控制装置此外被设置为根据如光源221、222、223在照明装置工作时发射的光的强度和/或色度坐标那样的测量值来调节光源221、222、223的工作电流。为此,在柔性电路板21上例如可以布置至少一个传感器、譬如光电二极管(在附图中未示出)。
在第一光源组22和第二光源组22之间,在此为在光模块2的每两个相邻光源组22之间,照明装置具有缓冲区12。支承体1在每个缓冲区12中具有开口11。带有开口11的缓冲区12在横向上与光模块2的柔性电路板21交叠。
光源组22被布置在支承体1的前侧101上。柔性电路板21在两个相邻光源组22之间从前侧101穿过开口11延伸至支承体1的与前侧对置的背侧102。该柔性电路板21在开口11的区域中具有U形弯曲部210。借助柔性的支承体21的U形弯曲部210,这些光源组22的横向距离在另一区域上是可调整的。其用于光源组22的安装位置和/或其开口11具有不同的距离的不同的支承体1可以与相同的光模块一同被使用。以这种方式可以特别灵活地采用光模块2,由此实现了照明装置的低廉的制造。
在本实施例中,光模块2借助双面的粘合带3被固定在支承体1上。更确切地说,柔性电路板21的与光源背离的面局部地借助双面的粘合带3被贴在支承体1的前侧主面上。可替换地,柔性电路板21本身以粘合带的方式在其与光源221、222、223背离的侧上设置有粘合剂层。作为另一替换方案,可以考虑的是将柔性电路板21层压到支承体1上。
在第一实施例的改进方案中,照明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另外的光模块2,所述至少一个另外的光模块2尤其是至少局部地与第一光模块2平行地延伸。照明装置在所述另外的光模块2的区域中优选地类似于图1A和1B中所示的部分而被实施。
图2A和2B以示意性截面图和以分解图示出了照明装置的第二实施例。
与第一实施例相反,在第二实施例中,光电子器件221、222、223被用作光源。这些光电子器件221、222、223包含发射光的半导体芯片,该发射光的半导体芯片在此被包含在壳体中并且尤其是用浇注材料封装。光电子器件221、222、223在此是可表面安装的器件、即所谓的SMT器件(SMT-表面安装工艺(surface mounting technology))。
在此,光电子器件221、222、223此外分别具有透镜4,通过该透镜4将由半导体芯片在工作时发射的光从器件耦合输出。例如,透镜4的辐射出射面具有凹形弯曲的部分区域,该透镜的光学轴线穿过该部分区域。尤其是,透镜4也具有凸形弯曲的部分区域,其与光学轴线间隔地包围凹形弯曲的部分区域。具有这种透镜4的光电子器件具有如下定向特性(Abstrahlcharakteristik),其中耦合输出的辐射功率在与光学轴线的角度大的情况下有利地是特别高的。以这种方式有利地混匀照明装置的多个光源的光并且通过该照明装置实现比较大的、尤其是平坦的面的均匀照明。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光源组22与第一实施例相反都包含四个光源。图4示出了光源组22之一的示意性透视图。组22包含一个发射红色光的光源221/R、两个发射绿色光的光源222/G和一个发射蓝色光的光源223/B。每个光源组22适于并且因此照明装置也适于在工作时产生与在CIE标准色表中的白点近似的色觉。
与第一实施例的另一不同之处在于,在此,每个光源组22在支承体1的前侧101的俯视图中被布置在支承体1的开口11中。每个光源组22在此被冷却体5锁定在开口11中。例如,冷却体5是金属体,例如冷却体5具有铝或者由铝构成。
冷却体适宜地具有与发光二极管组22相邻的面,所述面尤其是紧邻柔性电路板21或者例如利用粘合剂层或者双面的粘合带3被固定在柔性电路板21上。冷却体5的朝向光源组22的侧优选地具有平坦的面,在该平坦的面上固定有柔性电路板21或者柔性电路板21与该平坦的面邻接。这样,实现了良好的热耦合。冷却体的朝向光源组22的侧可以(例如在边缘区域中)如在本实施例中那样此外具有一个或多个凹口,柔性电路板21延伸至所述一个或多个凹口中。在与光源组22背离的侧上,冷却体5在此具有突出部,例如片状的突出部,借助这些突出部实现了特别有效地将损耗热消散。
光模块2优选从支承体1的背侧102伸入开口11中或者特别优选地从背侧102穿过开口11延伸至前侧101。尤其是,光源221、222、223通过支承体1的前侧主面101伸出。例如,在制造照明装置时,柔性的支承体21借助冷却体5挤压进开口或者挤压穿过开口。
锁定例如借助保持元件(Halteelement)110来实现,该保持元件110例如被构建在支承体1的背侧102上。在一种扩展方案中,借助保持元件110来制造所谓的卡入连接或者夹子连接(Schnapp-oderClip-Verbindung),其中柔性的保持元件110与冷却体钩紧。这示例性地在图2A中示出。在图2B中示出了一种可替换的扩展方案,其中支承体1具有孔120并且冷却体5具有螺纹孔51或者反之亦然。在该扩展方案中,相应适宜地在支承体1与冷却体5之间制造螺旋连接。
在有利的扩展方案中,支承体1的开口11借助冷却体5防尘地封闭。例如对此在支承体1与冷却体5的边缘区域之间布置橡胶密封件(Gummidichtung)(在附图中未示出),该橡胶密封件被冷却体在安装好的状态下压紧到支承体上和/或柔性电路板21上。
在每两个相邻的光源组22之间,照明装置具有缓冲区12,该缓冲区12与光模块2交叠。换言之,柔性电路板21在缓冲区12中在支承体1的背侧102上延伸。该柔性电路板21在那里构建有U形弯曲部210,使得光模块(如在第一实施例中那样)适于在相邻的光源组22之间具有不同距离的照明装置。柔性电路板21有利地没有或者仅仅微小地妨碍冷却体5在支承体的背侧102上的散热。
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照明装置中,在支承体的前侧101上布置有反射性的膜6,如在图2B中所示的那样。在图2A中为了简化图示而略去反射性的膜6。
反射性的膜6在此完全地或者至少实际上完全地盖住支承体1的前侧主面。在支承体1的前侧101的俯视图中,反射性的膜6也局部地盖住柔性电路板21。对于光源221、222、223中的每个,反射性的膜6具有开口,光源221、222、223穿过该开口。反射性的膜6适宜地至少在其与支承体1背离的侧上被实施为漫射反射性的或者反射的。
在图3中示出了光模块2的示意性俯视图,如在第二实施例中所使用的那样。光模块2在此具有第一光源组22′,其相对于第二组22″扭转。
所有光源组22′、22″在图3的实施例中以相同的定向被安装在柔性电路板21上。尤其是,红色光源221和蓝色光源223之间的横向距离向量的方向与柔性电路板21的边缘213平行。该方向在图3中通过线条224′或224″来标出并且在图中通过线条224来标出。边缘213在条状的柔性电路板21的拉伸状态下彼此平行地在条的纵向方向上延伸。
在第一光源组22′和第二光源组22″之间,柔性电路板21具有折叠部211,如在图3的左边区域中示例性所示的那样。可替换地,该柔性电路板21可以具有切口212和弯曲部或者折叠部211,如在图3的右边区域中示例性所示的那样。以这种方式,第一光源组23′相对于(尤其是相邻的)第二光源组22″扭转角度α。柔性电路板21的在其上布置有第一组22′或第二组22″的分段优选地平行于共同的平面延伸。换言之,柔性电路板21延伸直至第一组22′和第二组22″之间的折叠部和/或弯曲部211并且图3中未示出的U形弯曲部210优选地是平坦的。
角度α例如通过方向224′和224″之间的角度来给出。由于在此第一光源组22′和第二光源组22″以相同的取向被安装在柔性电路板21上并且电路板21是直的条,所以柔性电路板21的其上布置有第一发光二极管组22′的分段的边缘213′的方向与柔性电路板的其上布置有第二发光二极管组22″的分段的边缘213″的方向夹有角度α。该角度α例如为45°、60°或者90°。
利用扭转了的第一光源组22′例如改变了照明装置的边缘区域中的定向特性。这例如可以是适宜的,以便提高背光照明装置的边缘区域中的均匀度,如下面更为详细地说明的那样。
图5示出了背光照明装置的实施例。背光照明装置具有类似于前面所描述的照明装置的第二实施例地被实施的照明装置。然而,与该实施例不同地,照明装置在此具有多个光模块2a、2b、2c、2d和2e。
根据图5的实施例的背光照明装置除了具有支承体1(支承体1在此是背光照明装置的背壁)之外还具有环绕的侧壁7和透光的板8,其在图5中剖切地示出。与支承体1和侧壁7一起,透光的板8形成背光照明装置的内部空间的边界。例如,涉及奶白色板或者漫射板,其例如由塑料构成。可替换地,透光的板8也可以是透明的。其可以被结构化和/或被压制,以便散射光源221、222、223的光。
光模块被取向为使得其在支承体1的中间区域123中彼此平行地延伸。换言之,光模块2a、2b、2c、2d、2e的条状的柔性电路板21在支承体的前侧101的俯视图中在中间区域123中彼此平行地取向。
如在图3的实施例中所示的那样,在支承体1的角区域121和边缘区域122中,光源组22相对于被布置在支承体1的中间区域123中的光源组22扭转角度α。例如,被布置在角区域121中的组22相对于被布置在中间区域123中的组22扭转α=45°,而在两个角区域121之间布置的边缘区域122中布置的组相对于被布置在中间区域123中的组扭转α=90°。在此,边缘区域仅仅包含光源组22。在可替换的扩展方案中,照明装置不具有边缘区域122,其中光源组22相对于被布置在中间区域123中的组22扭转90°。
例如,在第一光模块2a中,角区域121中的第一组22′相对于布置在中间区域123中的随后的多个组22″扭转例如为45°的角度α。在此,后一组在光模块2a的与第一组22′对置的端部相对于其相邻的在此被布置在支承体1的中间区域123中的组22扭转45°。
在第二光模块2b中,例如第一光源组22被布置在中间的边缘区域122中,并且因此在此相对于被布置在中间区域123中的组22扭转90°的角度。另一光源组22、例如在第一组22之后的组22被布置在角区域121之一中,并且相对于被布置在中间区域中的组22扭转例如45°的角度。
例如,第三光模块2c的光源组22在此都具有相同的定向。
然而,光源、光源组和光模块的布置当然并不受图5中所示的布置限制。
借助布置在角区域121和边缘区域122中的光源组22,在区域121、122中实现了特别均匀地从背面照明要照明的面。背光照明装置在此利用了如下思想:借助在边缘区域或角区域121、122中的扭转了的光源组22、22′,每种颜色的光以尽可能少地被其它光源遮挡地照亮边缘(尤其是侧面7)。
光源组22在优选的扩展方案中至少在中间区域123中被布置在假想的格栅的格栅点上。例如,涉及六边形的或者矩形的格栅。用于在照明装置或背光照明装置中布置光源和光源组的实施例被包含在出版文献WO 2006/076899 A2中,其就这点而言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结合于此。
背光照明装置例如适合作为用于如LCD电视机那样的显示装置的背光照明装置。
本发明并不通过参照实施例的说明而限于此。更确切地说,本发明包括任何新的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任意组合,这尤其是包含权利要求书中的特征的任意组合,即使这些特征或者组合本身并未明确地在权利要求书或者实施例中予以说明。

照明装置、背光照明装置以及显示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照明装置、背光照明装置以及显示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照明装置、背光照明装置以及显示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照明装置、背光照明装置以及显示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照明装置、背光照明装置以及显示装置.pdf(1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说明一种照明装置,该照明装置具有:光模块(2),该光模块(2)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光源(221,222,223)组(22,22)和第二光源组(22,22),它们彼此间隔地被布置在柔性电路板(21)上;以及具有支承体(1)和在第一光源组与第二光源组之间的缓冲区(12),在该支承体(1)上固定光模块,该缓冲区(12)在横向上与光模块交叠。此外,说明一种背光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照明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