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治沙防洪造雨法.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100294 上传时间:2018-01-2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43.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91200.9

申请日:

2004.11.24

公开号:

CN1632230A

公开日:

2005.06.29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地址不明的通知收件人:司炳文文件名称:恢复权利请求审批决定|||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2B1/00

主分类号:

E02B1/00

申请人:

司炳文; 司安; 司利利

发明人:

司炳文; 司安; 司利利

地址:

100053北京市宣武区长椿街感化胡同3号院2号楼50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该发明属于治理沙漠、防洪治水、造雨养植,环保,水利,农业工程领域内的技术。大江、大河的洪水泥浆泛滥,淹没毁坏了地球上的生态。它给自然造成了水土流失、生物干枯、沙暴飞扬,给人类造成了天难。设计以水力防洪治沙造雨的方法,它是将江河(海)之洪水抽灌排放于沙海,以水力淹没覆盖的机理,既解决江河洪水的泛滥淹没、水土流失、失水干枯、人畜缺水的天难,又能将其水储注于沙海,储水引灌,湿化气体、充湿对流、造雨养生,更重要的是解决了黄土飞扬,沙尘暴的奔流给人类生存造成的灾难。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理沙漠污染、洪水泛滥、造雨养植的方法,它首先开挖造渠河流,然 后将水通过渠道河流以自流或提升装备将水灌入沙漠、以水和水中的悬浮泥浆,将其 淹没覆盖,以实现覆盖沙漠、又达到治水排洪,改良气候,营造生态、造福社会的目 的。
2: 权利要求1所述的渠道河流,其技术特征在于,根据地形地貌进行开挖或利 用河流渠道将水以自流灌入沙漠。
3: 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装备:其技术特征在于,将水通过提升加压装备,提 高扬程通过河流渠道进行节力赛式的流灌入沙漠。
4: 权利求1所述的淹没覆盖:其技术特征在于,以水中的泥浆或盐类进行淹没 覆盖,营造生态、造福社会。
5: 权利求1、3所述的营造生态:其技术特征在于,它既可改变气候、江河泛滥, 又可使沙漠变湖造海、湿地养置、种田灌溉,还可使江、湖水不再泛滥淹没土地,免 去人类天难。
6: 权利要求1、5所述的改变气候:其技术特征在于,以水的自然蒸发,热冷对 流,遇冷凝水降雨的自然科学规律或以水的自然蒸发与人工射氮造雨、改变气候,湿 润养植、营造生态,湿化粉尘飞扬。
7: 权利要求1所述的洪水泛滥:其技术特征在于,将江河内的洪水,有计划、 有目的、有计量的引灌于沙漠死亡之海,既达到排洪淹没,又为治理沙漠提供水源, 灌溉农田、养生种植,提供水源。

说明书


水力治沙防洪造雨法

    一、技术领域  该发明属于治理沙漠、防洪治水、造雨养植,环保水利农业工程领域内的技术。

    二、背景技术  大江、大河的洪水淹没了生态,沙漠驱走了生命。它们给人类生存造成了灾害。这是国内外人们要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

    江河洪水汹涌澎湃,向人类无情的呼啸呐喊,淹没家园、农田、破坏了人类的生存环境。中国的黄河、长江,每年都要造成千千万万的人口流离失所。黄河的浮泥已在河南造成了“水从天上流,人在河底息”的危险局面,这!谁能改变呢!?

    滚滚的沙尘暴,在全球每年将有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中国将有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其破坏了生态,造成了干旱死亡之海,人类又有何办法去降服它呢?!。

    这些灾害!人们只能顺其自然,任其呼啸漂流淹没。这!又有何法治理呢?!从古至今,都是堵放排泄于海,泄走飘流了泥沙,造成了水土流失、沙漠飞流,干旱枯渴死亡之海。

    人类为了治理沙漠污染的灾难,一般采用的办法就是种草、种树以草木覆盖,围拦堵截。这些方法虽有一时的成效,但它无法作到彻底的满意效果。尤其在冬天草木叶片枯死,这种覆盖围拦的办法将无法阻截沙尘暴铺天盖地的飞向四方,它们依旧滚滚飞流,覆盖了大地、爬上了山岭、污染了城市、破坏了生态、夺走了生命。在干枯死亡之沙海、大气干燥,无有产生水气造雨的沙海,不论何时难以给其造成与冷凝水造雨的效果,这就使沙漠失去了生机,驱走了生命。使中国北方在秦岭以北各个省市均处于干旱缺水。

    三、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江河泛滥、浮泥淹没以及沙尘暴造成的干枯死亡之海,设计一种以水力、造雨、浮泥淹没覆盖地方法,它既能达到排除洪水泛滥淹没和浮泥复盖生态的灾难,又能将这一天难转化为改变气候造雨湿泽,治理沙暴死亡之海的效果。它具体的方法是:将江河、湖泊、大海的水,按其地形高程,以渠道河流自泄排放和筑坝提升的方法,将水抽出排泄灌注于干旱死亡之沙海,以水力、浮泥的重力将其淹没覆盖,以实现既能解决洪水泛滥淹没之灾难,又能达到改变气候,造雨湿泽以及治理沙尘暴污染的目的。

    该发明实现后,它不但能彻底解决水患淹没了生态以及水土流失对人类社会造成的灾难,而且,它又能给人类生存造就了新的生态园。以我国的长江、黄河流域为例:它的实施将南水北调,使中国的西部、中南、华东、中原、西北、华北等十多个省,四分之一的土地和人口免去洪水的侵犯以及沙尘暴对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内蒙古、河北、北京以至日本东南亚的污染。这不但是一个经济的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这一方案的实施,那昔日的洪水、黄泥、沙粒将随洪水资源储息于我国的西北、北部的沙漠之中,造福人类。待到干汗需水时,将其调放于用水之地,以解决我国北方土地干汗和人、畜、吃水的困难。这就不会将其宝贵之水,豪无贡献的流入了大海。它的实施,那黄河屋顶流,江河泛滥,河床东移西篡,将于彻底解决。它也不会再造成北方沙化奔流,无水干枯和南水水患淹没的灾难。长江、黄河泛区的土地、河床,长江的泄洪区将变为生态区,免除灾难。更重要的是,它还能改变秦岭以北大气,造成遇冷凝水造雨湿泽,恢复生态。这造福子孙后代的工程,解决实现的方法仅需要将其长江、黄河的水以开凿渠道、开挖河道、修筑大坝将引灌于沙漠储放,就一举多得了。这既解决了240万平方公里沙漠滚滚奔流的污染,又造就了生态园,改变了中国南涝北汗、调节气候、人工造雨,消除洪水泛滥,造福于子孙后代的效果。

    四、具体实施方法:

    一、将长江多余的水调入黄河:它是将黄河及黄河的水作为主导,再把长江的水在荆州,通过白河调入丹江口水库,再通过开挖河道,将丹江口水库的水通过河道在潼关引入黄河,使水经大坝提升到黄河北上引流入山西、陕西、内蒙古、河北、北京、宁夏、甘肃的各个河流渠道,灌入其干汗死亡沙之海。

    二、将黄河(长江)水在甘肃省安宁经湟水注入青海湖,再通过河流将其水灌入青海省柴达木盆地以及新疆省的塔克拉玛大沙漠,以达到储水造海覆盖沙漠。另在甘肃省安宁县引黄河水至武威市、嘉峪关灌入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

    三、将海水引进沙海:从辽宁省锦州大凌河、河北省乐亭县的滦河将其渤海湾的海水经赤峰、承德调入浑善达克沙漠以至内蒙古、外蒙古境内各沙漠。

    四、引额尔齐斯河、乌伦古河、奎屯河引灌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以上四个实施方案,将根据水源的所在地的地形地貌以加压自流的接力自流的方式,将低水源的水引灌于沙海,以使沙海变为生态海洋,储水引灌,改变气候,人工造雨,消除死亡,养生种植,造福人类。

    按照此方法实施,它每年可使我们国家免受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不被沙化,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我国西北、华北地区的气候,引水灌溉使我国240多万平方公里的沙漠、干旱的土地变为水域土地,给人类创造出更大的经济价值。另一方面,它可将黄河、长江等所经过的湖南、湖北、安徽、江西、浙江省份,免除以水为患的灾难,使更多的江河、湖泊、水洼之地变为良田。

    如我们国家能以此方法实施,不仅使我国江河、湖泊流域的土地每年不被淹没、而且使我国北方的沙漠干旱之地变为水域良田,旱地得到灌溉,并为中国每年产生仟亿元的经济、环保效益,从而消除洪水、干旱、沙漠之害,对世界来说,其受益将更加无法估计。

水力治沙防洪造雨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水力治沙防洪造雨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水力治沙防洪造雨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力治沙防洪造雨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力治沙防洪造雨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该发明属于治理沙漠、防洪治水、造雨养植,环保,水利,农业工程领域内的技术。大江、大河的洪水泥浆泛滥,淹没毁坏了地球上的生态。它给自然造成了水土流失、生物干枯、沙暴飞扬,给人类造成了天难。设计以水力防洪治沙造雨的方法,它是将江河(海)之洪水抽灌排放于沙海,以水力淹没覆盖的机理,既解决江河洪水的泛滥淹没、水土流失、失水干枯、人畜缺水的天难,又能将其水储注于沙海,储水引灌,湿化气体、充湿对流、造雨养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