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力及其它动力三轮或四轮车的后轴总成.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48140 上传时间:2018-01-20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26.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185541.1

申请日:

2013.05.20

公开号:

CN104163076A

公开日:

2014.11.26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 IPC(主分类):B60B 35/14申请公布日:20141126|||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0B 35/14申请日:20130520|||公开

IPC分类号:

B60B35/14; B62M9/04; B62M9/121(2010.01)I

主分类号:

B60B35/14

申请人:

张家港市九鼎机械有限公司

发明人:

罗治文; 黄建辉

地址: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大新镇工业区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代理人:

孙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力及其它动力三轮或四轮车的后轴总成,包括:后轴组件,包括左半轴、右半轴、连接所述左半轴和右半轴的差速器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差速器外壳上的链轮;轴壳组件,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左轴壳和右轴壳,所述左轴壳套设于所述左半轴的外侧并且转动连接于所述差速器的外侧;所述右轴壳套设于所述右半轴的外侧并且转动连接于所述差速器的外侧;花鼓组件,包括左花鼓和右花鼓,所述左花鼓固定连接所述左半轴上并且转动连接于所述左轴壳的外侧;所述右花鼓固定连接于所述右半轴上并且转动连接于所述右轴壳的外侧。本发明中的后轴总成降低了车架制造难度及成本,有利于专业化生产,同时提高了后轴组件的传动效率,减小了后轴组件的重量。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人力及其它动力三轮或四轮车的后轴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
后轴组件,包括左半轴、右半轴、连接所述左半轴和右半轴的差速器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差速器外壳上的链轮;
轴壳组件,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左轴壳和右轴壳,所述左轴壳套设于所述左半轴的外侧并且转动连接于所述差速器的外侧;所述右轴壳套设于所述右半轴的外侧并且转动连接于所述差速器的外侧;
花鼓组件,包括左花鼓和右花鼓,所述左花鼓固定连接所述左半轴上并且转动连接于所述左轴壳的外侧;所述右花鼓固定连接于所述右半轴上并且转动连接于所述右轴壳的外侧。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轮为单只链轮,所述左轴壳与右轴壳对接连接并且形成与所述单只链轮相匹配的链轮室;所述单只链轮内置于所述链轮室中;所述链轮室上设置有与传动链相匹配的开孔部。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轮为塔轮,所述左轴壳上设置有左连接架,所述右轴壳上设置有右连接架;所述左连接架和右连接架连接并且形成与所述塔轮相匹配的框架;所述塔轮内置于所述框架中。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连接架包括左环形连接部和支撑连接所述左环形连接部和左轴壳的左弧形杆,所述右连接架包括右环形连接部和支撑连接所述右环形连接部和右轴壳的右弧形杆,所述左连接架和右连接架通过对接所述左环形连接部和右环形连接部形成一个球笼结构,所述塔轮内置于所述球笼结构中。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半轴的自由端突出于所述左轴壳之外并且具有左连接部,所述右半轴的自由端突出于所述右轴壳之外并且具有右连接部,所述左连接部与所述左花鼓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所述右连接部与所述右花鼓可拆卸的固定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轴壳的自由端设置有左卡环,所述右轴壳的自由端设置有右卡环;所述左卡环卡挡设置于所述左花鼓轴承的外侧;所述右卡环卡挡设置于所述右花鼓轴承的外侧。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轮还内置有超越离合器。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器上还传动连接有辅助链轮。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连接架和/或右连接架还安装有拔链器。

说明书

一种人力及其它动力三轮或四轮车的后轴总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后轴总成,特别涉及一种人力及其它动力三轮或四轮车的后轴总成。
背景技术
传统的后轴总成一般分开制作,然后整体装配,且差速器和花鼓一般直接安装于传动轴上,因此需要较大尺寸的传动轴,以提高传动轴的强度,这样不但增加了车架制造难度和成本,不利于专业化生产,而且增加了传动轴的重量,且传动轴需要同时承受链轮和花鼓的扭动力和支承力,影响了传动轴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车架制造难度和成本、降低后轴组件重量并且提高后轴组件传动效率的人力及其它动力三轮或四轮车的后轴总成。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人力及其它动力三轮或四轮车的后轴总成,包括 :
后轴组件,包括左半轴、右半轴、连接所述左半轴和右半轴的差速器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差速器外壳上的链轮;
轴壳组件,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左轴壳和右轴壳,所述左轴壳套设于所述左半轴的外侧并且转动连接于所述差速器的外侧;所述右轴壳套设于所述右半轴的外侧并且转动连接于所述差速器的外侧;
花鼓组件,包括左花鼓和右花鼓,所述左花鼓固定连接所述左半轴上并且转动连接于所述左轴壳的外侧;所述右花鼓固定连接于所述右半轴上并且转动连接于所述右轴壳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链轮为单只链轮,所述左轴壳与右轴壳对接连接并且形成与所述单只链轮相匹配的链轮室;所述单只链轮内置于所述链轮室中;所述链轮室上设置有与传动链相匹配的开孔部。
优选的,所述链轮为塔轮,所述左轴壳上设置有左连接架,所述右轴壳上设置有右连接架;所述左连接架和右连接架连接并且形成与所述塔轮相匹配的框架;所述塔轮内置于所述框架中。
优选的,所述左连接架包括左环形连接部和支撑连接所述左环形连接部和左轴壳的左弧形杆,所述右连接架包括右环形连接部和支撑连接所述右环形连接部和右轴壳的右弧形杆,所述左连接架和右连接架通过对接所述左环形连接部和右环形连接部形成一个球笼结构,所述塔轮内置于所述球笼结构中。
优选的,所述左半轴的自由端突出于所述左轴壳之外并且具有左连接部,所述右半轴的自由端突出于所述右轴壳之外并且具有右连接部,所述左连接部与所述左花鼓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所述右连接部与所述右花鼓可拆卸的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左轴壳的自由端设置有左卡环,所述右轴壳的自由端设置有右卡环;所述左卡环卡挡设置于所述左花鼓轴承的外侧;所述右卡环卡挡设置于所述右花鼓轴承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链轮还内置有超越离合器。
优选的,所述差速器上还传动连接有辅助链轮。
优选的,所述左连接架和/或右连接架还安装有拔链器。
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一、将后轴组件、轴壳组件以及花鼓组件集成为一个单一部件,降低车架制造难度及成本,有利于专业化生产;二、整车重量通过轴壳组件承受在花鼓组件上,后轴组件只承受扭矩,不承受弯矩,从而可以降低后轴组件的重量,并且提高后轴组件的传动效率;三、差速器通过轴承连接在轴壳壳组件上,后轴组件亦不承担弯矩;
本发明还具有其他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塔轮和辅助链轮,使后轴总成具有变速和双动力同步输入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人力及其它动力三轮或四轮车的后轴总成实施例1的轴向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人力及其它动力三轮或四轮车的后轴总成实施例1的正向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人力及其它动力三轮或四轮车的后轴总成实施例2的轴向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人力及其它动力三轮或四轮车的后轴总成实施例2的正向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人力及其它动力三轮或四轮车的后轴总成实施例3的轴向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1.左半轴  111.左连接部  12.右半轴  121.右连接部  13.差速器  141.塔轮  142.辅助链轮  21.左轴壳  211.左连接架  2111.左环形连接部  2112.左弧形杆  22.右轴壳  221.右连接架  2211.右环形连接部  2212.右弧形杆  31.左花鼓  32.右花鼓  4.拔链器  5.轴承  6.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参见图1和图2,如其中的图例所示,一种人力及其它动力三轮或四轮车的后轴总成,包括 :
一后轴组件,包括一左半轴11、一右半轴12、连接左半轴11和右半轴12的一差速器13以及固定连接于差速器12上的一塔轮141;
一轴壳组件,包括通过螺栓6可拆卸连接的一左轴壳21和一右轴壳22,左轴壳21套设于左半轴11的外侧并且通过轴承5转动连接于差速器13的外侧;右轴壳22套设于右半轴12的外侧并且通过轴承5转动连接于差速器13的外侧;
一花鼓组件,包括一左花鼓31和一右花鼓32,左花鼓31通过螺栓6固定连接左半轴11上并且通过轴承5转动连接于左轴壳21的外侧;右花鼓32通过螺栓6固定连接于右半轴12上并且通过轴承5转动连接于右轴壳22的外侧。
左轴壳21上设置有一左连接架211,左连接架211包括一左环形连接部2111和支撑连接左环形连接部2111和左轴壳21的四根左弧形杆2112。
右轴壳22上设置有一右连接架221;右连接架221包括一右环形连接部2211和支撑连接右环形连接部2211和右轴壳22的四根右弧形杆2212。
左连接架211和右连接架221通过对接左环形连接部2111和右环形连接部2211形成一个球笼结构。
左半轴11的自由端突出于左轴壳21之外并且具有左连接部111,左连接部111通过螺栓6与左花鼓31可拆卸的传动连接。  
右半轴12的自由端突出于右轴壳22之外并且具有右连接部121,右连接部121通过螺栓6与右花鼓32可拆卸的传动连接。
左轴壳21的自由端设置有一左卡环(图中未示出),右轴壳22的自由端设置有一右卡环(图中未示出);上述左卡环卡挡设置于左花鼓31轴承5的外侧;上述右卡环卡挡设置于右花鼓32轴承5的外侧。
下面介绍本发明中后轴总成的组装步骤:
第一步、组装差速器13;
第二步、将塔轮141装配于差速器13的外侧(根据需要选择是否安装内置超越离合器;
第三步、将差速器13与塔轮141的组件通过轴承5装配于左轴壳21和右轴壳22内,用螺丝6锁紧左轴壳21和右轴壳22。     第四步、分别将左花鼓31和右花鼓32通过轴承5装配于左轴壳21和右轴壳32上,加左卡环和右卡环分别将左花鼓31的轴承和右花鼓32的轴承卡住。
第五步、将左半轴11和右半轴12分别插于左轴壳21和右轴壳22内,左半轴11和右半轴12的内端花键卡于差速器13的齿轮花键内,用螺丝6锁紧左半轴11和左花鼓31,用螺丝6锁紧右半轴12和右花鼓32。
下面介绍本发明中后轴总成的工作原理:
动力通过传动链传递至塔轮141上,从而带动左半轴11和右半轴12转动,左半轴11和右半轴12分别带动左花鼓31和右花鼓32绕左轴壳21和右轴壳22转动,左轴壳21和右轴壳22分别转动连接左半轴11和右半轴12。
左轴壳21和右轴壳22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使得整个后轴集成为一个整体,将后轴总成安装于车架即可,从而减小车架的制造成本。
差速器13分别与左轴壳21和右轴壳22通过轴承5转动连接,因此左半轴11和右半轴12上不需套设轴承,且左花鼓31和右花鼓32分别支承在左轴壳21和右轴壳22上,而传动连接于左半轴11和右半轴12,从而使左半轴11和右半轴12不承担弯矩,只承担扭矩,因此可以使用较小尺寸的左半轴11和右半轴12,不但提高了左半轴11和右半轴12的传动效率,而且减小了左半轴11和右半轴12的重量。
实施例2
参见图3和图4,如其中的图例所示,其余与所述实施例2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差速器13上还传动连接有一辅助链轮142。
辅助链轮142用于附加助动力,此处的助动力可以是电力、发动机以及第二人力等,可以实现双动力输入,辅助链轮142在上述组装步骤的第二步进行组装。
实施例4
参见图5,所述左连接架和/或右连接架还安装有拔链器4,可以方便的安装或拆除传动链,拔链器4在上述组装步骤的第五步之后进行。
实施例5
其余与所述实施例1-4任一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上述塔轮为单只链轮,上述左轴壳与右轴壳对接连接并且形成与上述单只链轮相匹配的链轮室;上述单只链轮内置于上述链轮室中;上述链轮室上设置有与传动链相匹配的开孔部。
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一、将后轴组件、轴壳组件以及花鼓组件集成为一个单一部件,降低车架制造难度及成本,有利于专业化生产;二、整车重量通过轴壳组件承受在花鼓组件上,后轴组件只承受扭矩,不承受弯矩,从而可以降低后轴组件的重量,并且提高后轴组件的传动效率;三、差速器通过轴承连接在轴壳壳组件上,后轴组件亦不承担弯矩;
本发明还具有其他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塔轮和辅助链轮,使后轴总成具有变速和双动力同步输入的功能。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人力及其它动力三轮或四轮车的后轴总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人力及其它动力三轮或四轮车的后轴总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人力及其它动力三轮或四轮车的后轴总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人力及其它动力三轮或四轮车的后轴总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人力及其它动力三轮或四轮车的后轴总成.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63076A43申请公布日20141126CN104163076A21申请号201310185541122申请日20130520B60B35/14200601B62M9/04200601B62M9/12120100171申请人张家港市九鼎机械有限公司地址215000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大新镇工业区72发明人罗治文黄建辉74专利代理机构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32代理人孙艳54发明名称一种人力及其它动力三轮或四轮车的后轴总成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力及其它动力三轮或四轮车的后轴总成,包括后轴组件,包括左半轴、右半轴、连接所述左半轴和右半轴的差速器以及固定连接。

2、于所述差速器外壳上的链轮;轴壳组件,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左轴壳和右轴壳,所述左轴壳套设于所述左半轴的外侧并且转动连接于所述差速器的外侧;所述右轴壳套设于所述右半轴的外侧并且转动连接于所述差速器的外侧;花鼓组件,包括左花鼓和右花鼓,所述左花鼓固定连接所述左半轴上并且转动连接于所述左轴壳的外侧;所述右花鼓固定连接于所述右半轴上并且转动连接于所述右轴壳的外侧。本发明中的后轴总成降低了车架制造难度及成本,有利于专业化生产,同时提高了后轴组件的传动效率,减小了后轴组件的重量。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2页10申请。

3、公布号CN104163076ACN104163076A1/1页21一种人力及其它动力三轮或四轮车的后轴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后轴组件,包括左半轴、右半轴、连接所述左半轴和右半轴的差速器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差速器外壳上的链轮;轴壳组件,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左轴壳和右轴壳,所述左轴壳套设于所述左半轴的外侧并且转动连接于所述差速器的外侧;所述右轴壳套设于所述右半轴的外侧并且转动连接于所述差速器的外侧;花鼓组件,包括左花鼓和右花鼓,所述左花鼓固定连接所述左半轴上并且转动连接于所述左轴壳的外侧;所述右花鼓固定连接于所述右半轴上并且转动连接于所述右轴壳的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轮。

4、为单只链轮,所述左轴壳与右轴壳对接连接并且形成与所述单只链轮相匹配的链轮室;所述单只链轮内置于所述链轮室中;所述链轮室上设置有与传动链相匹配的开孔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轮为塔轮,所述左轴壳上设置有左连接架,所述右轴壳上设置有右连接架;所述左连接架和右连接架连接并且形成与所述塔轮相匹配的框架;所述塔轮内置于所述框架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连接架包括左环形连接部和支撑连接所述左环形连接部和左轴壳的左弧形杆,所述右连接架包括右环形连接部和支撑连接所述右环形连接部和右轴壳的右弧形杆,所述左连接架和右连接架通过对接所述左环形连接部和右环形连接。

5、部形成一个球笼结构,所述塔轮内置于所述球笼结构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半轴的自由端突出于所述左轴壳之外并且具有左连接部,所述右半轴的自由端突出于所述右轴壳之外并且具有右连接部,所述左连接部与所述左花鼓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所述右连接部与所述右花鼓可拆卸的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轴壳的自由端设置有左卡环,所述右轴壳的自由端设置有右卡环;所述左卡环卡挡设置于所述左花鼓轴承的外侧;所述右卡环卡挡设置于所述右花鼓轴承的外侧。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轮还内置有超越离合器。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

6、述差速器上还传动连接有辅助链轮。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连接架和/或右连接架还安装有拔链器。权利要求书CN104163076A1/4页3一种人力及其它动力三轮或四轮车的后轴总成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后轴总成,特别涉及一种人力及其它动力三轮或四轮车的后轴总成。背景技术0002传统的后轴总成一般分开制作,然后整体装配,且差速器和花鼓一般直接安装于传动轴上,因此需要较大尺寸的传动轴,以提高传动轴的强度,这样不但增加了车架制造难度和成本,不利于专业化生产,而且增加了传动轴的重量,且传动轴需要同时承受链轮和花鼓的扭动力和支承力,影响了传动轴的使用寿命。发明内容0003为。

7、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车架制造难度和成本、降低后轴组件重量并且提高后轴组件传动效率的人力及其它动力三轮或四轮车的后轴总成。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人力及其它动力三轮或四轮车的后轴总成,包括后轴组件,包括左半轴、右半轴、连接所述左半轴和右半轴的差速器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差速器外壳上的链轮;轴壳组件,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左轴壳和右轴壳,所述左轴壳套设于所述左半轴的外侧并且转动连接于所述差速器的外侧;所述右轴壳套设于所述右半轴的外侧并且转动连接于所述差速器的外侧;花鼓组件,包括左花鼓和右花鼓,所述左花鼓固定连接所述左半轴上并且转动连接于所述左轴壳的外侧;所述右花鼓。

8、固定连接于所述右半轴上并且转动连接于所述右轴壳的外侧。0005优选的,所述链轮为单只链轮,所述左轴壳与右轴壳对接连接并且形成与所述单只链轮相匹配的链轮室;所述单只链轮内置于所述链轮室中;所述链轮室上设置有与传动链相匹配的开孔部。0006优选的,所述链轮为塔轮,所述左轴壳上设置有左连接架,所述右轴壳上设置有右连接架;所述左连接架和右连接架连接并且形成与所述塔轮相匹配的框架;所述塔轮内置于所述框架中。0007优选的,所述左连接架包括左环形连接部和支撑连接所述左环形连接部和左轴壳的左弧形杆,所述右连接架包括右环形连接部和支撑连接所述右环形连接部和右轴壳的右弧形杆,所述左连接架和右连接架通过对接所述左。

9、环形连接部和右环形连接部形成一个球笼结构,所述塔轮内置于所述球笼结构中。0008优选的,所述左半轴的自由端突出于所述左轴壳之外并且具有左连接部,所述右半轴的自由端突出于所述右轴壳之外并且具有右连接部,所述左连接部与所述左花鼓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所述右连接部与所述右花鼓可拆卸的固定连接。说明书CN104163076A2/4页40009优选的,所述左轴壳的自由端设置有左卡环,所述右轴壳的自由端设置有右卡环;所述左卡环卡挡设置于所述左花鼓轴承的外侧;所述右卡环卡挡设置于所述右花鼓轴承的外侧。0010优选的,所述链轮还内置有超越离合器。0011优选的,所述差速器上还传动连接有辅助链轮。0012优选的,所。

10、述左连接架和/或右连接架还安装有拔链器。0013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一、将后轴组件、轴壳组件以及花鼓组件集成为一个单一部件,降低车架制造难度及成本,有利于专业化生产;二、整车重量通过轴壳组件承受在花鼓组件上,后轴组件只承受扭矩,不承受弯矩,从而可以降低后轴组件的重量,并且提高后轴组件的传动效率;三、差速器通过轴承连接在轴壳壳组件上,后轴组件亦不承担弯矩;本发明还具有其他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塔轮和辅助链轮,使后轴总成具有变速和双动力同步输入的功能。附图说明0014图1是本发明一种人力及其它动力三轮或四轮车的后轴总成实施例1的轴向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一种人力及其它动力三轮或四轮车的后轴总。

11、成实施例1的正向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一种人力及其它动力三轮或四轮车的后轴总成实施例2的轴向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一种人力及其它动力三轮或四轮车的后轴总成实施例2的正向剖面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一种人力及其它动力三轮或四轮车的后轴总成实施例3的轴向结构示意图。0015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11左半轴111左连接部12右半轴121右连接部13差速器141塔轮142辅助链轮21左轴壳211左连接架2111左环形连接部2112左弧形杆22右轴壳221右连接架2211右环形连接部2212右弧形杆31左花鼓32右花鼓4拔链器5轴承6螺栓。具体实施方式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

12、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0017实施例1参见图1和图2,如其中的图例所示,一种人力及其它动力三轮或四轮车的后轴总成,包括一后轴组件,包括一左半轴11、一右半轴12、连接左半轴11和右半轴12的一差速器13以及固定连接于差速器12上的一塔轮141;一轴壳组件,包括通过螺栓6可拆卸连接的一左轴壳21和一右轴壳22,左轴壳21套设说明书CN104163076A3/4页5于左半轴11的外侧并且通过轴承5转动连接于差速器13的外侧;右轴壳22套设于右半轴12的外侧并且通过轴承5转动连接于差速器13的外侧;一花鼓组件,包括一左花鼓31和一右花鼓32,左花鼓31通过螺栓6固定连接左半轴11上并且通过轴承5转动。

13、连接于左轴壳21的外侧;右花鼓32通过螺栓6固定连接于右半轴12上并且通过轴承5转动连接于右轴壳22的外侧。0018左轴壳21上设置有一左连接架211,左连接架211包括一左环形连接部2111和支撑连接左环形连接部2111和左轴壳21的四根左弧形杆2112。0019右轴壳22上设置有一右连接架221;右连接架221包括一右环形连接部2211和支撑连接右环形连接部2211和右轴壳22的四根右弧形杆2212。0020左连接架211和右连接架221通过对接左环形连接部2111和右环形连接部2211形成一个球笼结构。0021左半轴11的自由端突出于左轴壳21之外并且具有左连接部111,左连接部111通。

14、过螺栓6与左花鼓31可拆卸的传动连接。右半轴12的自由端突出于右轴壳22之外并且具有右连接部121,右连接部121通过螺栓6与右花鼓32可拆卸的传动连接。0022左轴壳21的自由端设置有一左卡环(图中未示出),右轴壳22的自由端设置有一右卡环(图中未示出);上述左卡环卡挡设置于左花鼓31轴承5的外侧;上述右卡环卡挡设置于右花鼓32轴承5的外侧。0023下面介绍本发明中后轴总成的组装步骤第一步、组装差速器13;第二步、将塔轮141装配于差速器13的外侧(根据需要选择是否安装内置超越离合器;第三步、将差速器13与塔轮141的组件通过轴承5装配于左轴壳21和右轴壳22内,用螺丝6锁紧左轴壳21和右轴。

15、壳22。第四步、分别将左花鼓31和右花鼓32通过轴承5装配于左轴壳21和右轴壳32上,加左卡环和右卡环分别将左花鼓31的轴承和右花鼓32的轴承卡住。0024第五步、将左半轴11和右半轴12分别插于左轴壳21和右轴壳22内,左半轴11和右半轴12的内端花键卡于差速器13的齿轮花键内,用螺丝6锁紧左半轴11和左花鼓31,用螺丝6锁紧右半轴12和右花鼓32。0025下面介绍本发明中后轴总成的工作原理动力通过传动链传递至塔轮141上,从而带动左半轴11和右半轴12转动,左半轴11和右半轴12分别带动左花鼓31和右花鼓32绕左轴壳21和右轴壳22转动,左轴壳21和右轴壳22分别转动连接左半轴11和右半轴。

16、12。0026左轴壳21和右轴壳22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使得整个后轴集成为一个整体,将后轴总成安装于车架即可,从而减小车架的制造成本。0027差速器13分别与左轴壳21和右轴壳22通过轴承5转动连接,因此左半轴11和右半轴12上不需套设轴承,且左花鼓31和右花鼓32分别支承在左轴壳21和右轴壳22上,而传动连接于左半轴11和右半轴12,从而使左半轴11和右半轴12不承担弯矩,只承担扭矩,因此可以使用较小尺寸的左半轴11和右半轴12,不但提高了左半轴11和右半轴12的说明书CN104163076A4/4页6传动效率,而且减小了左半轴11和右半轴12的重量。0028实施例2参见图3和图4,如其中的。

17、图例所示,其余与所述实施例2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差速器13上还传动连接有一辅助链轮142。0029辅助链轮142用于附加助动力,此处的助动力可以是电力、发动机以及第二人力等,可以实现双动力输入,辅助链轮142在上述组装步骤的第二步进行组装。0030实施例4参见图5,所述左连接架和/或右连接架还安装有拔链器4,可以方便的安装或拆除传动链,拔链器4在上述组装步骤的第五步之后进行。0031实施例5其余与所述实施例14任一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上述塔轮为单只链轮,上述左轴壳与右轴壳对接连接并且形成与上述单只链轮相匹配的链轮室;上述单只链轮内置于上述链轮室中;上述链轮室上设置有与传动链相匹配的开孔部。00。

18、32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一、将后轴组件、轴壳组件以及花鼓组件集成为一个单一部件,降低车架制造难度及成本,有利于专业化生产;二、整车重量通过轴壳组件承受在花鼓组件上,后轴组件只承受扭矩,不承受弯矩,从而可以降低后轴组件的重量,并且提高后轴组件的传动效率;三、差速器通过轴承连接在轴壳壳组件上,后轴组件亦不承担弯矩;本发明还具有其他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塔轮和辅助链轮,使后轴总成具有变速和双动力同步输入的功能。0033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说明书CN104163076A1/2页7图1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4163076A2/2页8图4图5说明书附图CN104163076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