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自动补气装置.pdf

上传人:刘** 文档编号:13339481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17.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轮胎自动补气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轮胎自动补气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轮胎自动补气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轮胎自动补气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轮胎自动补气装置.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0170330.3 (22)申请日 2019.01.31 (73)专利权人 苏州绿安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15200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联杨路 139号 (72)发明人 韩宗奇张荣王宇岱王振 (74)专利代理机构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 限公司 32103 代理人 范晴 (51)Int.Cl. B60C 23/00(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轮胎自动补气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轮胎自动补。

2、气装置, 安装在汽车轮胎内侧轮辋上, 包括高压气瓶、 减 压机构、 压力传感器、 控制机构、 单向阀和导气 管; 所述高压气瓶、 减压机构和控制机构依次相 连, 且均安装在轮辋上; 所述控制机构通过导气 管与单向阀相连, 所述单向阀安装在轮辋上; 所 述压力传感器安装在轮辋外侧的轮胎内部, 当压 力传感器检测到轮胎内气压低于控制机构的设 定值时, 控制机构开启, 高压气瓶内的高压气体 通过减压机构减压后, 通过导气管和单向阀输入 轮胎内。 该轮胎自动补气装置, 结构简单, 设计合 理, 可实时监控轮胎内部压力, 可在行驶过程中 自动为轮胎补气, 保证了行车安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

3、图1页 CN 209600180 U 2019.11.08 CN 209600180 U 1.一种轮胎自动补气装置, 安装在汽车轮胎内侧轮辋 (8) 上, 其特征在于: 包括高压气 瓶 (1) 、 减压机构 (2) 、 压力传感器 (3) 、 控制机构 (4) 、 单向阀 (5) 和导气管 (7) ; 所述高压气瓶 (1) 、 减压机构 (2) 和控制机构 (4) 依次相连, 且均安装在轮辋 (8) 上; 所述控制机构 (4) 通过 导气管 (7) 与单向阀 (5) 相连, 所述单向阀 (5) 安装在轮辋 (8) 上; 所述压力传感器 (3) 安装在 轮辋 (8) 外侧的轮胎内部, 当压力传感。

4、器 (3) 检测到轮胎内气压低于控制机构 (4) 的设定值 时, 控制机构 (4) 开启, 高压气瓶 (1) 内的高压气体通过减压机构 (2) 减压后, 通过导气管 (7) 和单向阀 (5) 输入轮胎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胎自动补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轮辋 (8) 上设置有 预留孔径, 使导气管 (7) 穿过, 所述导气管 (7) 与预留孔径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 (6)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胎自动补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压机构 (2) 分为 一级减压和二级减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胎自动补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压机构 (2) 通过 。

5、导气管与控制机构 (4) 相连, 控制机构 (4) 控制减压后的气体是否与单向阀 (5) 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胎自动补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力传感器 (3) 置 于轮胎内部, 监测轮胎内压力信号, 并将信号发送给控制机构 (4) 。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胎自动补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压气瓶 (1) 置于 轮辋 (8) 的轮辐 (9) 上。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09600180 U 2 一种轮胎自动补气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轮胎胎压的安全装置, 具体地是一种汽车轮胎自动补气装 置。 背景技术 0002 车辆轮胎压力。

6、不足, 造成轮胎与地面接触面积过大, 加速磨损轮胎, 降低轮胎使用 寿命。 高速行驶中, 胎压过低使轮胎负载极具增加, 易发生爆胎, 造成严重的交通安全事故。 0003 现有的胎压监测技术, 只能实时监测胎压, 如果轮胎胎压不足, 只能停车加气, 不 能在行驶过程中自动为轮胎补气。 发明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 提供一种能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对轮胎进行自动补气的装置。 0005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轮胎自动补气装置, 安装在汽车轮胎内侧轮辋上, 包括高压气瓶、 减压机构、 压力传感器、 控制机构、 单向阀和导气管; 所述高压气瓶、 减压机 构和控制机构依次相连, 且均安装在轮辋。

7、上; 所述控制机构通过导气管与单向阀相连, 所述 单向阀安装在轮辋上; 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在轮辋外侧的轮胎内部, 当压力传感器检测到 轮胎内气压低于控制机构的设定值时, 控制机构开启, 高压气瓶内的高压气体通过减压机 构减压后, 通过导气管和单向阀输入轮胎内。 0006 优选的, 所述轮辋上设置有预留孔径, 使导气管穿过, 所述导气管与预留孔径的连 接处设置有密封圈, 保证单向阀与轮辋接触处的密闭性。 0007 优选的, 所述减压机构分为一级减压和二级减压, 将高压气瓶内的高压气体减压, 避免压差过大造成冲击, 减压后压力高于轮胎标准胎压, 保证能顺利完成补气。 0008 优选的, 所述减压机。

8、构通过导气管与控制机构相连, 控制机构控制减压后的气体 是否与单向阀连通; 控制机构接收压力传感器的信号, 判断轮胎是否胎压不足, 并在胎压不 足情况下开启, 连通减压机构与单向阀, 使减压后的高压气体通过单向阀进入轮胎。 0009 优选的, 所述压力传感器置于轮胎内部, 监测轮胎内压力信号, 并将信号发送给控 制机构。 0010 优选的, 所述高压气瓶置于轮辋的轮辐上, 用于储存高压气体, 在轮胎胎压不足后 向轮胎提供高压气体, 避免在转动过程中与车轮其他部件干涉。 0011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该轮胎自动补气装置, 对象是家用轿车轮胎, 用以在轮胎胎 压不足情况下自动为轮胎补气, 在胎压。

9、达到要求后, 自动停止补气; 其主要结构有高压气 瓶、 减压机构、 压力传感器、 控制机构、 单向阀和导气管, 其结构简单, 设计合理, 主要用于在 行驶过程中给胎压不足的轮胎进行充气, 不需要停车, 节约时间且确保了行车安全。 附图说明 0012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说明书 1/2 页 3 CN 209600180 U 3 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轮胎自动补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其中: 1、 高压气瓶; 2、 减压机构; 3、 压力传感器; 4、 控制机构; 5、 单向阀; 6、 密封圈; 7、 导气管; 8、 轮辋; 9、 轮辐。 具体实施方式 0。

10、015 实施例: 0016 本实施例的对象是家用轿车轮胎, 用以在轮胎胎压不足情况下自动为轮胎补气, 在胎压达到要求后, 自动停止补气。 0017 如附图1所示, 一种轮胎自动补气装置, 安装在汽车轮胎内侧轮辋8上, 包括高压气 瓶1、 减压机构2、 压力传感器3、 控制机构4、 单向阀5和导气管7; 所述高压气瓶1、 减压机构2 和控制机构4依次相连, 且均安装在轮辋8上; 所述控制机构4通过导气管7与单向阀5相连, 所述单向阀5安装在轮辋8上; 所述压力传感器3安装在轮辋8外侧的轮胎内部, 当压力传感 器3检测到轮胎内气压低于控制机构4的设定值时, 控制机构4开启, 高压气瓶1内的高压气 。

11、体通过减压机构2减压后, 通过导气管7和单向阀5输入轮胎内。 0018 进一步地, 高压气瓶1内充满高压气体, 本实施例以N2为例, 高压气瓶1直接与减压 机构2相连。 减压机构2分为一级减压和二级减压, 经两级减压后, 压缩N2的压力显著减小, 并高于家用轿车轮胎标准正常气压。 减压机构2通过导气管与控制机构4相连, 控制机构4控 制减压后N2是否与单向阀5连通。 控制机构4通过导气管7与单向阀5相连, 单向阀5安装在轮 辋8上。 0019 本实施例中轮辋8带有预留孔径, 保证单向阀5的安装, 并在单向阀与轮辋8孔径接 触区域有密封圈6保证气密性。 0020 所述高压气瓶1固定在轮辐9上, 。

12、确保高压气瓶1在车轮行驶过程中的稳定。 0021 所述压力传感器3置于轮胎内部, 监测轮胎内压力信号, 并将信号发送给控制机构 4。 控制机构4接收压力传感器3的信号, 得到胎压信息, 判断轮胎胎压是否不足, 是否需要补 气。 在轮胎需要补气时, 控制机构4开启, 使减压后的高压气体与单向阀5连通, 高压气体通 过单向阀5进入轮胎, 为轮胎补气。 0022 本实施例中, 压力传感器3将轮胎内压力数据发送给控制机构4, 当轮胎内压力低 于标准轮胎压力70%时, 继续判断胎压是否低于标准轮胎压力30%, 如果胎压低于标准轮胎 压力30%, 则控制机构4不开启, 保证轮胎在拆卸过程中本装置不工作; 。

13、如果胎压高于标准轮 胎压力30%, 则控制机构4开启, 将减压后的压缩N2与单向阀5导通, 压缩N2经单向阀5, 流入 轮胎内部, 为轮胎充气; 当轮胎内压力达到标准轮胎压力后, 控制机构4关闭, 此次充气结 束。 0023 所述控制机构4上, 有一手工控制的螺旋气阀, 在需要拆卸轮胎时, 关闭该阀; 装好 轮胎并充好气后, 再打开该阀。 0024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 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 型。 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 对上述实施例进行 修饰或改变。 因此, 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所揭示的 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 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说明书 2/2 页 4 CN 209600180 U 4 图1 说明书附图 1/1 页 5 CN 209600180 U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