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建筑模板及其加工工艺.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98830 上传时间:2018-01-2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63.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4107270.3

申请日:

1994.07.07

公开号:

CN1109541A

公开日:

1995.10.0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E04C2/10

主分类号:

E04C2/10

申请人:

广东省振兴集团新型建材公司;

发明人:

乔国林; 曾木连

地址:

526241广东省四会市马房工业开发区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广东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石泽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复合模板及其加工工艺,它由竹片编织板、玻璃纤维布、聚酯薄膜、浆料等制成。其加工工艺为:在工作台铺上聚酯薄膜,将模具平放于其上;放入三层浆料二层玻璃纤维布,将竹片编织板平放在浆料上压实;再在竹片编织板上面装上三层浆料及二层玻璃纤维布,并盖上聚酯膜,压上模具,再经加压、起模、脱膜、养护即可成型。浆料由氧化镁、氯化镁溶液、滑石粉、锯末、硫酸、纯碱、磷酸三纳、草酸、铁缘配制而成。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复合建筑模板及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竹片编织板、玻璃纤维布、聚脂薄膜、浆料,以制造一平方米模板计算,浆料由2.8~3.2Kg的氧化镁、3.2~3.6Kg的氯化镁溶液、0.4~0.8Kg的滑石粉、锯沫0.2~0.6Kg、硫酸0.1~0.3Kg、13~17g纯碱、磷酸三纳16~19g、12~16g草酸、铁缘180~220g组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及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浆料中取氧化镁3Kg、氯化镁溶液3.4Kg、滑石粉0.6Kg、锯沫0.4Kg、硫酸0.2Kg、纯碱15g、磷酸三纳17.5g、草酸14g、铁缘200g最佳。
3: 一种复合建筑模板及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以制造一平方米模板计算,其加工工艺为:在工作台铺上聚脂薄膜,将模具平放在聚脂薄膜上;放上三层浆料二层玻璃纤维布,将竹片编织板平放在浆料上压实;再在竹片编织板上面装上三层浆料及二层玻璃纤维布,并盖上聚脂膜,压上模具,加4~5吨压力约6小时后起模,然后涂上脱膜剂、养护后即可。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板,特别是一种复合建筑模板及其加工工艺。

    现有的建筑模板一般都用木材制造,这不但浪费木材,且成本较高、不够耐用。也有一些采用其它合成材料制成的模板,但都因成本高、强度不够及加工工艺复杂等原因得不到推广应用。

    本发明地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强度高、耐用价廉、制造工艺简单的复合建筑模板及其加工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本发明包括竹片编织板、玻璃纤维布、聚脂薄膜、浆料,以制造一平方米模板计算,浆料由2.8~3.2Kg的氧化镁、3.2~3.6Kg的氯化镁溶液、0.4~0.8Kg的滑石粉、锯沫0.2~0.6Kg、硫酸0.1~0.3Kg、13~17g纯碱、磷酸三纳16~19g、12~16g草酸、铁缘180~220g组成。浆料中取氧化镁3Kg、氯化镁溶液3.4Kg、滑石粉0.6Kg、锯沫0.4Kg、硫酸0.2Kg、纯碱15g、磷酸三纳17.5g、草酸14g、铁缘200g最佳。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以制造一平方米模板计算,其加工工艺为:在工作台铺上聚脂薄膜,将模具平放在聚脂薄膜上;放上三层浆料二层玻璃纤维布,将竹片编织板平放在浆料上压实;再在竹片编织板上面装上三层浆料及二层玻璃纤维布,并盖上聚脂膜,压上模具,加4~5吨压力约6小时后起模,然后涂上脱膜剂、养护后即可。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节约能源、强度高、耐腐蚀、不变形、韧性好、光洁度高、可钉、可锯、可拼装、易安装、周转次数多、可一次加工成所需规格模板。

    2、工艺简单,制作容易、成本较低、可按用户要求加工成各种梁、柱、楼面模板。

    本发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一:

    以制造一平方米模板计算,取2mm厚竹片编织板1平方米,0.2mm厚10×10目玻璃纤维布4平方米,0.07mm厚聚脂薄板2.4平方米及浆料。而浆料采用氧化镁3.0Kg、氯化镁溶液3.4Kg、滑石粉0.6Kg、锯沫0.4Kg、硫酸0.2Kg、纯碱15g、磷酸三纳17.5g、草酸14g、铁缘200g配制。配制过程为:将氯化镁溶液稀释到25°浓度(根据气温可适当调高),取氯化镁溶液3.4Kg,将硫酸倒入后加0.2Kg氧化镁搅拌;将所有浆料倒入搅拌器内搅拌均匀即可。制作模板时,在工作台上铺1、2平方米聚脂薄膜,将模具平放在聚脂薄膜上;装上三层浆料二层玻璃纤维布,每层需用刮板将浆料刮平;将竹片编织板平放在浆料上压实;在竹片编制板上再装上三层浆料及二层玻璃纤维布,每层刮平;盖上1、2平方米聚脂薄膜,压上模具;加4~5吨压力约6小时后起模;养护14天后刷上脱膜剂(约需50g),再养护10~14天即可成型包装。成型后的最佳复合建筑膜板的物理性能为:抗折强度>3000N;抗冲击强度>1000次(10Kg砂袋、落差50cm);弹性模量>3000mPa;静曲强度>30mPa;含水率(10%;冻触性)25次(循环),耐水浸渍24小时无变化;板厚8~9mm。

    实施例二:

    竹片编织板、玻璃纤维布、聚脂薄膜等用料与实施例一相同。但浆料采用氧化镁3.2Kg、氯化镁溶液3.2Kg、滑石粉0.8Kg、锯沫0.2Kg、硫酸0.3Kg、纯碱13g、磷酸三纳16g、草酸12g、铁缘220g配制;配制过程与实施例一相同。采用实施例一的膜板制造工艺即可制成本发明所述的复合模板。

    实施例三:

    竹片编织板、玻璃纤维布、聚脂薄膜等用料与实施例一相同。但浆料采用氯化镁2.8Kg、氯化镁溶液3.6Kg、滑石粉0.4Kg、锯沫0.6Kg、硫酸0.1Kg、纯碱17g、磷酸三纳19g、草酸16g、铁缘180g配制;配制过程与实施例一相同。采用实施例一的膜板制造工艺即可制成本发明所述的复合模板。

复合建筑模板及其加工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复合建筑模板及其加工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复合建筑模板及其加工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复合建筑模板及其加工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合建筑模板及其加工工艺.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复合模板及其加工工艺,它由竹片编织板、玻璃纤维布、聚酯薄膜、浆料等制成。其加工工艺为:在工作台铺上聚酯薄膜,将模具平放于其上;放入三层浆料二层玻璃纤维布,将竹片编织板平放在浆料上压实;再在竹片编织板上面装上三层浆料及二层玻璃纤维布,并盖上聚酯膜,压上模具,再经加压、起模、脱膜、养护即可成型。浆料由氧化镁、氯化镁溶液、滑石粉、锯末、硫酸、纯碱、磷酸三纳、草酸、铁缘配制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