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接锁改良结构.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76479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470.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20044935.1

申请日:

2004.04.16

公开号:

CN2690533Y

公开日:

2005.04.06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5.4.6|||授权

IPC分类号:

E05C19/12

主分类号:

E05C19/12

申请人:

施水德;

发明人:

施水德

地址:

台湾省台南县归仁乡保大路3段14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朱凌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扣接锁改良结构,由锁座及扣合座组合,该锁座具有锁具及扣片,该扣片前方内凹设置扣合部,其端部设置斜向抵靠面;该扣合座的座体设置扣合孔,在扣合孔位置设置活动扣合片,该扣合片端部设置对应所述扣片抵靠面的斜向抵靠面,其一侧形成扣合面;当锁座的扣片处于展开位置时,锁座位移可令扣片的抵靠面顶靠活动扣合片抵靠面,并使活动扣合片对应位移,在扣片位移至锁扣位置后,活动扣合片回位,其扣合面即可与扣片的扣合部扣合形成自动锁合状态;当锁具的扣片收合时,锁座位移至扣合座时将形成不锁合状态。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扣接锁改良结构,由锁座及扣合座组合;该锁座具有扣 片及可带动扣片在锁合或不锁合位置动作的锁具,该扣片前方内凹设 置有扣合部,且其端部设置斜向抵靠面;其特征在于:该扣合座的座 体设置扣合孔,在扣合孔位置设置活动扣合片,该活动扣合片端部设 置对应所述扣片抵靠面的斜向抵靠面,且在其一侧形成扣合面,与扣 片的扣合部对应;当锁座的扣片处于锁合位置时,锁座位移使扣片的 抵靠面顶靠活动扣合片的抵靠面,并使活动扣合片对应位移,在扣片 位移至锁扣位置后活动扣合片回位,从而使活动扣合片的扣合面与扣 片的扣合部扣合形成自动锁合状态;当锁具的扣片处于不锁合位置 时,锁座位移至扣合座时形成不锁合状态。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接锁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活动 扣合片的一端设置弹性元件与其座体弹性接合。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接锁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扣合 座由座体、活动扣合片及接合块组合,该座体在扣合孔一侧设置容置 槽,在容置槽一侧设置可供挡靠活动扣合片一侧的挡靠面,还设置可 限制活动扣合片位移距离的挡止部;该活动扣合片设置可供与所述挡 止部挡靠的挡靠部;该接合块设置于容置槽另一侧,在其一侧具有内 凹部,并设置可供挡靠活动扣合片另一侧的挡靠边;该接合块与座体 固接,且其挡靠边与座体的挡靠面间具有可供活动扣合片保持直线动 作的导槽。

说明书


扣接锁改良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具,尤指一种扣接锁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习知锁具有各种不同型式,如图9所示,其为习知使用于门、窗扣接锁的构造之一,其由锁座1’、扣合座2’组合,该锁座1’固设于可横向活动的门框或窗框(图中未标示)上,且其具有锁体11’、扣片12’,该锁体11’可动作,而扣片12’端部具有扣合部13’;所述扣合座2’设置于门、窗固定框(图中未标示)上,其一侧设置扣孔21’,该扣孔21’对应扣合部13’的扣合部位置设置可与扣合部13’扣合的扣合面22’。当锁座1’位移至扣合座2’位置时,可借助钥匙令扣片12’旋转展开,并穿插于扣孔21’内,并使扣合部13’与扣合面22’扣合形成锁合状态;当旋转扣片22’,以令其收合于锁座1’内形成开启状态。

    前述结构因锁合、开启动作皆必须使用钥匙才能旋转扣片12’并使其动作,因此造成使用上的不便。

    又如图10、11所示,为另一习知产品结构,主要由锁座3’及扣合座4’组合,该锁座3’设定于活动门窗框(图中未标示)上,且其具有锁具31’、扣片32’及弹性元件33’,该锁具31’可插置钥匙(图中未标示)以控制扣片32’旋转,而扣片32’前端具有扣合部321’及斜向抵靠部322’;该弹性元件33’分别与锁座3’的内壁及扣片32’接合,且可令扣片32’保持展开状态;该扣合座4’设于门、窗固定框(图中未标示)上,其具有扣孔41’及扣合面42’;当门、窗关闭,使锁座3’位移,其扣片32’的抵靠部322’抵靠扣合面42’端缘时,即可令扣合片32’偏移,并使扣合部321’嵌入扣孔41’内,而弹性元件33’的弹力可顶持扣合部321’,令其与扣合面42’扣合锁扣。

    前述结构虽然可具有自动锁合的便利性,但由于该锁座3’的扣具32’不能设定成可收合于锁座3’内的开启状态,因而当门、窗关闭时,不须锁合动作时前述结构即不能适用,且若使用者忘记携带钥匙而将门、窗关闭时,即造成锁座3’与扣合座4’锁合而不能打开的情形,故前述结构仍具有适用性不佳的缺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主要指一种扣接锁改良结构,其可令扣片固定于锁合或不锁合位置以便于设定锁合或不锁合状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扣接锁改良结构,由锁座及扣合座组合;该锁座具有扣片及可带动扣片在锁合或不锁合位置动作地锁具,该扣片前方内凹设置有扣合部,且其端部设置斜向抵靠面;该扣合座的座体设置扣合孔,在扣合孔位置设置活动扣合片,该活动扣合片端部设置对应所述扣片抵靠面的斜向抵靠面,且在其一侧形成扣合面,与扣片的扣合部对应;当锁座的扣片处于锁合位置时,锁座位移使扣片的抵靠面顶靠活动扣合片的抵靠面,并使活动扣合片对应位移,在扣片位移至锁扣位置后活动扣合片回位,从而使活动扣合片的扣合面与扣片的扣合部扣合形成自动锁合状态;当锁具的扣片处于不锁合位置时,锁座位移至扣合座时形成不锁合状态。

    该活动扣合片的一端设置弹性元件与其座体弹性接合。

    该扣合座由座体、活动扣合片及接合块组合,该座体在扣合孔一侧设置容置槽,在容置槽一侧设置可供挡靠活动扣合片一侧的挡靠面,还设置可限制活动扣合片位移距离的挡止部;该活动扣合片设置可供与所述挡止部挡靠的挡靠部;该接合块设置于容置槽另一侧,在其一侧具有内凹部,并设置可供挡靠活动扣合片另一侧的挡靠边;该接合块与座体固接,且其挡靠边与座体的挡靠面间具有可供活动扣合片保持直线动作的导槽。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所述锁座的扣片处于展开的锁合位置时,锁座位移即可令扣片的扣合部与活动扣合片的扣合面扣合形成自动锁合状态;而当锁具的扣片收合,即使锁座位移至扣合座时,也不形成锁合状态,即形成不锁合状态。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但可自动锁合,还可调整锁具为锁合或不锁合状态,从而便于使用者依需求可选择关闭门、窗或其他物体时为锁合或不锁状态,且可减少使用者未带钥匙时被关于门、窗之外的不便情形,具较佳锁扣操作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扣合座的组合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组合状态示意图(扣合座纵剖视);

    图4是本实用新型锁座的扣片在展开状态位移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锁座的扣片在展开状态自动锁合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开锁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锁座的扣片在收合状态的动作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9是习知产品结构及动作示意图;

    图10是另一习知产品结构及动作示意图;

    图11是另一习知产品结构锁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是由锁座1及扣合座2组合。所述锁座1具有锁具11及扣片12,该锁具11可插置钥匙(图中未标示),并可带动扣片12作旋转展开或收合动作;该扣片12的前方内凹设置扣合部121,并在端部设置斜向抵靠面122;

    所述扣合座2由座体21、活动扣合片22及接合块23组合,该座体21一侧设置扣合孔211,并在扣合孔211一侧设置可供容置活动扣合片22及接合块23的容置槽212,在容置槽212一侧对应扣合孔211的两侧位置设置可供挡靠活动扣合片22一侧的挡靠面213,且容置槽212两侧设置可限制活动扣合片22位移距离的挡止部214,并在容置槽212设置可供与接合块23组合的接合部215;所述活动扣合片22设置在容置槽212内对应扣合孔211位置,其端部设置对应前述扣片12抵靠面122的抵靠面221,且在一侧设置可供与扣片12扣合部121扣合的扣合面222;又在活动扣合片22一侧设置可供与前述挡止部214挡靠的挡靠部223,且其一端设置弹性元件224与座体21抵靠接合;所述接合块23设置于容置槽212另一侧,其一侧具有内凹部231以提供扣片12动作的空间,且于两侧设置可供挡靠活动扣合片22另一侧的挡靠边232;又该接合块23对应接合部215位置设置接合部233,并由固接元件与座体21固接,并使挡靠边232与挡靠面213间具有可供活动扣合片22保持直线动作的导槽234。

    请参阅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锁座1可设置于活动框体3上,而扣合座2则设置于固定框体4上,当然该锁座1及扣合座2亦可对调设置或设置于其他物体上。所述扣合座2组合后,其活动扣合片22可借助弹性元件224的顶持而位于锁合位置,且该挡止部214可与挡靠部223抵靠从而将活动扣合片22定位。

    如图4所示,当令锁座1的扣片12旋转至展开的锁合位置时,令锁座1位移,其扣片12的抵靠面122可与活动扣合片22的抵靠面221接触,从而使活动扣合片22对应压缩弹性元件224,进而使扣片12穿伸位移至扣合孔211内。

    如图5所示,当锁座1的扣片12嵌入于容置槽212内后,所述活动扣合片22又借助弹性元件224的弹力顶持,使其扣合面222与扣片12的扣合部121形成自动锁合状态。

    再如图6所示,当欲开锁时,可由钥匙(图中未标示)旋转锁具11,并使扣片12向锁座1收合,从而使其扣合部121与活动扣合片22脱离锁合状态。

    如图7所示,当使用者不须锁合时,只要令锁座1的扣片12保持在收合于锁座1内的开启状态,即可使锁座1位移至扣合座2时,不会有锁合情形发生。

    如图8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该实施例的活动扣合片22不通过弹性元件与座体21弹性接合,而通过活动扣合片22的重量位移动作,其同样可具有上述功效,因而此结构亦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畴。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锁座亦可采用其他型式锁具,并使扣片可采用直线位移方式(图中未标示)取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方式控制扣片开、闭动作,并可与本实用新型的扣合座组合达成本实用新型诉求功效,因而前述结构亦应属于本实用新型设计范畴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扣接锁不但可自动锁合,并可调整锁具为不锁合状态,从而便于使用者依需求可选择关闭门、窗或其他物体时为锁合或不锁状态,且可减少使用者未带钥匙时被关于门、窗外的不便情形。

扣接锁改良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扣接锁改良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扣接锁改良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扣接锁改良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扣接锁改良结构.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扣接锁改良结构,由锁座及扣合座组合,该锁座具有锁具及扣片,该扣片前方内凹设置扣合部,其端部设置斜向抵靠面;该扣合座的座体设置扣合孔,在扣合孔位置设置活动扣合片,该扣合片端部设置对应所述扣片抵靠面的斜向抵靠面,其一侧形成扣合面;当锁座的扣片处于展开位置时,锁座位移可令扣片的抵靠面顶靠活动扣合片抵靠面,并使活动扣合片对应位移,在扣片位移至锁扣位置后,活动扣合片回位,其扣合面即可与扣片的扣合部扣合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锁;钥匙;门窗零件;保险箱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