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面板修复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面板修复装置及其方法, 尤其涉及可以对液晶显示面板的缺 陷进行修理的液晶显示面板修复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 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显示面板 ( 下面称作 “LCD 面板” ) 由下部基板、 上部基 板和形成在其间的液晶层构成。
下部基板是形成作为个别开关元件的薄膜晶体管 (TFT : thin film transistor) 和像素电极的阵列基板。薄膜晶体管 (TFT) 包含栅电极、 绝缘膜、 半导体层、 源 / 漏电极。
上部基板是形成滤色层和黑色矩阵的滤色器基板。
在具有这种结构的 LCD 面板中, 形成于上部基板和下部基板之间的液晶层由形成 在下部基板的薄膜晶体管驱动液晶分子, 通过控制透过该液晶层的光量来显示信息。
LCD 面板的制造工序主要包括阵列基板制造工序、 滤色器基板制造工序、 单元 (cell) 制造工序和模块化工序等。
经过阵列基板制造工序和滤色器基板制造工序的两张基板通过单元工序成为一 张面板, 该面板通过之后的模块化工序成为实际的一张 LCD 面板。
LCD 面板的低成本化以高成品率为必要条件, 但随着面板的大型化, 缺陷也与面积 成比例地增加, 因而难以避免成品率下降的问题。
LCD 面板的阵列基板上会出现下述各种缺陷, 较为典型的有 : 在特定区域出现时 较明显的由灰尘等引起的杂质的发生 ; 发生在广泛区域的斑点 ; 由外部的刺激而发生的划 痕类缺陷 ; 应该被切断的部分仍然连接着的短路缺陷 ; 应该连接着的部分被切断的开路缺 陷等。
LCD 面板的更新换代的周期非常短, 只通过改善生产线是难以得到高成品率的。
因此, 到目前为止, 对于短路不良, 使用激光加工除去技术来切断短路部位而进行 了修理 ; 对于开路不良, 用激光切断缺陷部位的一定部分, 然后通过激光化学气相蒸镀法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 CVD) 技术蒸镀金属, 由此连接被切断的部位而进行了修理。
但是, 使用上述的激光加工除去技术或激光 CVD 技术的方式只可以对局部区域进 行修理, 而且只能修理单纯的线路图案的不良问题, 除此之外因为蒸镀金属需要时间, 修理 时间会拖长, 因此对于缺陷修理存在上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胶版印刷方式修理 LCD 面板的图案缺陷, 从而可 以更有效地修理 LCD 面板的缺陷的液晶显示面板修复装置及其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的一方面所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修复装置, 包含 : 激光 束装置, 用于除去 LCD 面板的不良图案 ; 激光束移动装置, 用于移动所述激光束装置 ; 印刷 版, 形成有与所述 LCD 面板的不良图案的修复图案相对应的槽 ; 台架, 用于搭载所述 LCD 面板和印刷版 ; 印刷单元, 用于在形成于所述印刷版上的槽中填充墨水而形成所述修复图案, 并将所形成的修复图案转印到所述 LCD 面板上 ; 印刷单元移动装置, 用于移动所述印刷单 元; 控制装置, 用于控制所述激光束装置除去所述 LCD 面板的不良图案, 控制所述印刷单元 形成所述修复图案并转印到所述 LCD 面板上。
并且, 所述印刷单元可以包含 : 墨水供应部, 用于向所述印刷版的槽内供应墨水 ; 刮刀, 从所述印刷版的上面除去填充所述印刷版的槽之后剩余的墨水 ; 转印部件, 用于将被 填充到所述槽内的墨水图案转印到表面, 并将该转印的墨水图案转印到所述 LCD 面板上。
并且, 所述转印部件可以包含戳, 该戳与所述印刷版的上面接触, 以将被填充到所 述槽中的墨水图案转印到表面, 并与所述 LCD 面板接触, 以将被转印到所述表面的墨水图 案转印到所述 LCD 面板上。
并且, 所述转印部件可以包含转印滚轮, 该转印滚轮以接触所述印刷版上面的状 态进行旋转移动, 以将被填充到所述槽中的墨水图案转印到表面, 并以接触所述 LCD 面板 的状态进行旋转移动, 以将被转印到所述表面的墨水图案转印到所述 LCD 面板上。
并且, 所述转印滚轮可以包含圆筒状滚轮和用于包裹所述滚轮的橡皮布。
本发明的其他方面所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修复装置, 包含 : 激光束装置, 用于除去 LCD 面板的不良图案 ; 激光束移动装置, 用于移动所述激光束装置 ; 台架, 用于搭载所述 LCD 面板 ; 印刷单元, 用于形成所述 LCD 面板的不良图案的修复图案, 并将所形成的修复图案转 印到所述 LCD 面板上 ; 印刷单元移动装置, 用于移动所述印刷单元 ; 控制装置, 用于控制所 述激光束装置除去所述 LCD 面板的不良图案, 控制所述印刷单元形成所述修复图案并转印 到所述 LCD 面板上。
并且, 所述印刷单元可以包含 : 印刷滚轮, 其表面上形成有与所述修复图案相同形 态的槽, 并以中心轴为旋转中心进行旋转 ; 墨水供应部, 用于向所述印刷滚轮的表面供应墨 水; 刮刀, 从所述印刷滚轮的表面除去填充所述印刷滚轮的槽之后剩余的墨水 ; 转印滚轮, 其与所述印刷滚轮的表面接触的状态进行旋转, 将被填充到所述印刷滚轮的槽中的墨水图 案转印到表面, 将该转印的墨水图案转印到所述 LCD 面板。
本发明的另外方面所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修复方法, 包含步骤 : 由激光束除去 LCD 面板的不良图案 ; 向印刷版的槽内填充墨水, 该印刷版上形成有与被除去的所述不良 图案的修复图案相同形态的槽 ; 将被填充到所述印刷版的槽内的墨水图案转印到转印部件 的表面 ; 将被转印到所述转印部件的表面的墨水转印到所述 LCD 面板。
优选地, 在将所述墨水转印到转印部件的表面的步骤中, 所述转印部件为旋转滚 轮或戳。
如上所述, 根据本发明, 通过激光切断来除去阵列基板的不良图案, 并使用胶版印 刷方式在所除去的区域中印刷修复图案, 因此可以修理构成阵列基板的任意一个层的缺 陷, 可以提高 LCD 面板的成品率。
并且, 根据本发明, 由于使用胶版印刷技术, 而不是 CVD 技术, 因此可以缩短图案 形成时间, 可以更快速地修理阵列基板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 1 为表示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 LCD 面板的结构的剖视图。图 2 为用于说明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 LCD 面板的第一基板的结构的图。
图 3 为表示图 2 中示出的第一基板的栅极图案的形态的图。
图 4 为表示图 2 中示出的第一基板的绝缘膜图案的形态的图。
图 5 为表示图 2 中示出的第一基板的半导体层的图案形态的图。
图 6 为表示图 2 中示出的第一基板的源 / 漏电极的图案形态的图。
图 7 为用于说明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 LCD 面板的第一基板的修复过程的图。
图 8 为表示形成图 7 中示出的各修复图案的印刷版的形状的图。
图 9 为用于说明应用凹版胶印方式形成图 7 中示出的修复图案的过程的图。
图 10 为用于说明应用反转胶印方式形成图 7 中示出的修复图案的过程的图。
图 11 为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 LCD 面板修复装置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 12A 至图 12E 为用于说明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 LCD 面板修复装置向基板转印修 复图案的过程的图。
图 13 为表示本发明其他实施例的 LCD 面板修复装置的结构的剖视图。
主要符号说明 :
10 为第一基板, 11 为第一基底基板, 12 为栅电极, 13 为绝缘膜, 14 为半导体层, 15a 为源电极, 15b 为漏电极, 16 为保护膜, 17 为像素电极, 18 为存储电极, 20 为液晶层, 30 为第 二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 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 1 为表示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 LCD 面板的结构的剖视图。
如图 1 所示, LCD 面板包含第一基板 10、 第二基板 30、 液晶层 20。第一基板 10 和 第二基板 30 在中间夹着液晶层 20 面对面地设置。
第一基板 10 可以包含多个信号线和与这些信号线电连接的像素部。
第二基板 30 与第一基板 10 面对面地设置。第二基板 30 可以包含形成在整个基 板面上的共通电极 35, 该共通电极 35 由透明的导电性物质构成。
通常, 将第一基板 10 称作阵列基板, 将第二基板 30 称作滤色器基板。
液晶层 20 介于第一基板 10 和第二基板 30 之间。液晶层 20 的排列由像素部与共 通电极 35 之间生成的电场而改变。液晶层 20 的排列发生变化时, 液晶层 20 的光透过率变 化, 由此可以将影像显示到外部。
第一基板 10 包含由玻璃等构成的透明的第一基底基板 11、 起到开关作用的薄膜 晶体管 TFT、 在与该薄膜晶体管 TFT 连接的状态下对应于像素部的像素电极 17, 其中, 上述 薄膜晶体管 TFT 形成于在该第一基底基板 11 的上面朝纵横向排列成矩阵状的多个栅极线 和数据线的交叉点处。
像素电极 17 起到从薄膜晶体管 TFT 接收信号, 并对液晶层 20 的液晶施加电压的 另一侧电极的作用。这里, 将形成有像素电极 17 的部分称为像素部。
薄膜晶体管 TFT 包含由栅极线分支出的栅电极 12、 为了栅极线和数据线之间的 绝缘而在栅极线和数据线之间形成涵盖第一基底基板 11 的整个面的绝缘膜 13、 作为电子 (electron) 或空穴 (hole) 等的载体 (carrier) 移动通道的半导体材质的半导体层 14、 由
数据线分支出的源电极 15a、 与像素电极 17 相连的漏电极 15b。
这里, 未进行说明的符号 16 为保护膜, 为了保护薄膜晶体管 TFT, 保护膜在薄膜晶 体管 TFT 的上部形成在基板的整个面上。 未进行说明的符号 18 为构成存储电容器 (Storage capacitor) 的存储电极。存储电容器起到使充电到像素电极 17 的像素信号稳定地维持到 下一个像素信号被充电为止。该存储电极 18 由与栅电极 12 相同的金属形成。
第二基板 30 包含透明的第二基底基板 31, 在该第二基底基板 31 的下面顺序形成 的黑色矩阵 32, 包括红、 绿、 蓝这三种滤色器的滤色层 33, 外套层 34 和共通电极 35。
黑色矩阵 32 通过遮蔽第一基板 10 上的栅极线、 数据线和薄膜晶体管 TFT 等非图 像区域, 露出通过液晶分子的排列变化而显示实际让用户看到的图像的图像区域, 特别是 露出对应于像素电极 17 的部分。
滤色层 33 包含红、 绿、 蓝这三种滤色器, 这些滤色器以对应于阵列基板的各像素 部的状态重复排列, 以反射特定波长带的光。
共通电极 35 由透明的导电性金属构成。共通电极 35 起到对填充到液晶层 20 的 液晶施加电压的一侧电极的作用。
由于第一基板 10 和第二基板 30 夹着液晶层 20 并设置成使各像素电极 17 和共通 电极 35 面对面, 因此在两个基板 10、 30 的周边形成密封图案 (seal pattern), 由此保持间 隙 (cell gap) 来注入液晶、 并结合两个基板防止液晶的漏出。 另外, 为了显示可靠的图像, 第一和第二基板 10、 30 之间需要维持一定的间隔, 即, 由液晶层 20 的厚度定义的间隙 (cell gap) 要保持一定。为此, 两个基板之间形成空间 (spacer)21。
这里, 第一基板 10 和第二基板 30 的内侧面分别形成有第一配向膜 19 和第二配向 膜 36, 液晶层 20 通过配向膜 19、 36 决定初始配向方向。
下面, 对在 LCD 面板中修理第一基板的过程进行说明。
图 2 为示出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 LCD 面板的第一基板的结构的图。图 3 至图 6 为 表示构成图 2 中示出的第一基板的栅极图案、 绝缘膜图案、 半导体层图案、 源 / 漏电极图案 的形态的图。
图 7 为表示对应用了本发明实施例的 LCD 面板的第一基板进行修复的过程的图。
如图 7 所示, 当第一基板 10 上发生不良缺陷时 ( 参照图 7(A)), 用激光束除去在第 一基板 10 中包含不良发生区域 Q 的预定区域 K( 参照图 7(B))。此时, 如图 7(B) 所示, 除去 在预定区域 K 上覆盖了第一基底基板 11 的栅极图案、 绝缘膜图案以及源 / 漏电极图案, 以 露出在预定区域 K 中位于第一基板 10 的最下层的第一基底基板 11。
除去预定区域 K 之后, 在被除去的区域上分别使用印刷版 100a、 100b、 100c, 通过 用来形成修复图案的胶版印刷方式, 顺序形成被除去的栅极图案的修复图案 R1、 被除去的 绝缘膜图案的修复图案 R2、 被除去的源 / 漏电极图案的修复图案 R3, 以修理第一基板。
即, 在除去了预定区域 K 的第一基底基板 11 上, 使用胶版印刷方式来形成被除去 的栅极图案的修复图案 R1( 参照图 7(C))。
在形成修复图案 R1 之后, 使用胶版印刷方式形成位于其上层的、 被除去的绝缘膜 图案的修复图案 R2( 参照图 7(D))。
在形成修复图案 R2 之后, 使用胶版印刷方式形成位于其上层的、 被除去的源 / 漏
电极图案的修复图案 R3( 参照图 7(E))。
由此, 可以将第一基板 10 的不良区域修理成正常的区域。
图 8 为表示用于形成图 7 中示出的各修复图案 R1、 R2、 R3 的印刷版的形状的图。
如图 8 所示, 第一印刷版 100a 上形成有对应于被除去的栅极图案的修复图案 R1 的第一修复图案槽 r1。 并且, 第二印刷版 100b 上形成有对应于被除去的绝缘膜图案的修复 图案 R2 的第二修复图案槽 r2。并且, 第三印刷版 100c 上形成有对应于被除去的源 / 漏电 极图案的修复图案 R3 的第三修复图案槽 r3。 分别使用这些印刷版 100a、 100b、 100c 形成修 复图案的过程, 将在后面进行描述。
胶版印刷方式不会通过印刷版直接印刷到被印刷物, 而是先转印到起到中间体作 用的橡皮布上, 然后印刷到被印刷物。
胶 版 印 刷 方 式 包 含 凹 版 胶 印 (Gravure Offset) 方 式 或 反 转 胶 印 (Reverse Offset) 方式。可以根据材料的特性 ( 例如, 粘性等 ), 选择凹版胶印方式或反转胶印方式。
图 9 为表示使用凹版胶印方式形成图 7 中示出的修复图案的过程的图。
如 图 9 所 示, 凹 版 印 刷 方 式 使 用 刻 有 凹 图 案 的 凹 槽 101 的 印 刷 版 ( 例 如, cliche)100 形成修复图案。 首先, 在印刷版 100 的表面填充墨水, 然后使用刮墨刀片 120 将 印刷版 100 的表面平坦地刮平, 从而只在印刷版 100 的槽 101 中填充墨水 110, 将填充到槽 101 中的墨水 110 转印到转印部件 130 后, 将转印到转印部件 130 上的墨水 110 转印到基板 140 的所期望的位置上, 从而在基板 140 上形成修复图案。这里, 作为转印部件 130 可以使 用橡胶戳 (Blanket Stamp) 或橡胶旋转滚轮 (Blanket Roll)。 对使用凹版胶印方式形成修复图案的过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首先, 在刻有凹槽 101 的印刷版 100 的凹槽 101 内填充墨水 110, 该凹槽 101 对应 于要在基板 140 上形成的修复图案。
在印刷版 100 的凹槽 101 内填充墨水时, 在印刷版 100 上涂布图案形成用墨水 110 之后, 使刮墨刀片 120 接触印刷版 100 的状态下刮平, 随着刮墨刀片 120 的移动, 在凹槽 101 内填充墨水 110 的同时, 除去残留在印刷版 100 表面的墨水 110( 参照图 9(A))。
填充到印刷版 100 凹槽 101 内的墨水 110 被转印到接触印刷版 100 的表面的转印 部件 130 的表面上 ( 参照图 9(B)、 (C))。此时, 转印部件 130 形成为与所要制作的显示元 件的修复图案的宽度相同的宽度, 与修复图案的长度相同的长度。因此, 通过一次转印, 即 可将填充到印刷版 100 的凹槽 101 中的墨水 110 全部转印到转印部件 130 的表面上。
此后, 通过使表面上转印有墨水 110 的转印部件 130 接触基板 140 上所期望的位 置, 从而将转印到转印部件 130 的墨水 110 再转印到基板 140 上 ( 参照图 9(D))。由此, 在 基板 140 上形成修复图案。
如上所述, 可以根据所期望的显示元件的修复图案的大小来制作印刷版 100 和转 印部件 130, 而且可以通过一次转印, 即可在基板 140 上形成修复图案, 因此大面积显示元 件的图案也可以通过一次工序即可形成。
在上述的凹版胶印方式中, 对在基板 140 上形成修复图案的例子进行了说明, 但 并不限定于此。 即, 代替基板 140, 可以在形成于基板 140 上面的被加工层 ( 例如, 薄膜晶体 管 (TFT) 的栅电极、 绝缘膜、 源 / 漏电极、 栅极线、 数据线或像素电极 ) 上形成修复图案。
图 10 为表示用反转胶印方式形成图 7 中示出的修复图案的过程的图。
如图 10 所示, 在玻璃板 150 上的转印部件 130 上涂敷墨水 110, 使用形成有与修 复图案相反的形状的凹槽 101 的印刷版 100, 在除去不需要的墨水部分, 然后按照同样的方 式, 在基板 140 的所期望的位置进行转印, 从而在基板 140 上形成修复图案。
下面, 对本发明实施例的 LCD 面板修复装置进行说明。这里, 为了便于说明, 以对 LCD 面板的基板进行修复为例子进行说明。
图 11 为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 LCD 面板修复装置的结构的图。
如图 11 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 LCD 面板修复装置包含台架 200、 在基板 222 上印刷被除去的不良图案的修复图案的印刷单元 230、 用于移动该印刷单元 230 的印刷单 元移动装置 240、 用于除去基板 222 的不良图案的激光束装置 250、 将该激光束装置 250 移 动到所期望的位置的激光束移动装置 200、 进行整体控制的控制装置 270。其中, 台架 200 上设有用于搭载 LCD 面板的基板 222 的基板平台 220 和用于搭载印刷版 212 的印刷版平台 210, 该印刷版 212 上形成有与基板 222 的不良图案的修复图案相同形态的槽。
控制装置 270 使激光束移动装置 260 将激光束装置 250 移动到发生了基板 222 的 不良图案的区域之后, 控制激光束装置 250 除去基板 222 的不良图案。
并且, 在除去基板 222 的不良图案之后, 控制装置 270 使印刷单元移动装置 260 将 印刷单元 230 移动到印刷版 212 所处的位置的区域, 控制印刷单元 230 形成修复图案, 并将 所形成的修复图案转印到基板 222 上。由此, 修理基板 222 的不良图案。例如, 控制装置 270 控制印刷单元 230 在形成于印刷版 212 上的槽 214 中填充墨水, 并将所填充的墨水图案 转印到基板 222 中被除去了不良图案的区域上, 由此对基板 222 的不良图案进行修理。
并且,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 LCD 面板修复装置可以包含相机等影像装置和校正 装置, 影像装置用于确认台架上的基板或印刷版的特定位置, 校正装置用于各种装置的定 位。
印刷版平台 210 是刻有特定形状的图案的印刷版 212 被搭载于其上面的组成部 件。因此, 印刷版平台 210 最好进一步包含印刷版固定部, 以将所搭载的印刷版 212 固定成 在施工过程中不会移动。
被搭载在印刷版平台 210 上的印刷版 212 是刻有将要形成在基板 222 上的特定的 图案形状的板状的组成部件 ( 参照图 8 的 100a 乃至 100c)。该印刷版在施工过程中可以进 行更换, 在连续进行同一种工序时, 以固定于印刷版平台上的状态连续使用。
基板平台 220 与印刷版平台 210 隔着预定的间距, 与印刷版平台并列设置, 且其上 部放置基板 222。 这里, 基板平台 220 的高度最好被调节成使搭载于印刷版平台 210 上的印 刷版 212 上面高度与搭载于基板平台 220 上的基板 222 上面高度相同。
基板平台 220 和印刷版平台 210 被固定于台架 200, 以防止在施工过程中位置发生 变化。
基板平台 220 和印刷版平台 210 在施工准备过程中可以在台架 200 上改变位置, 但被固定到特定的位置时, 被结合成在施工过程中不能移动。
印刷单元 230 在印刷版平台 220 的上侧和基板平台 210 的上侧往返移动, 起到将 形成于印刷版 212 上的图案转印到基板 222 上的作用。
印刷单元 230 包含墨水供应部 231、 墨水填充刮刀 232、 剩余墨水除去刮刀 233 和 转印滚轮 234。墨水供应部 231 起到在搭载于印刷版平板 210 上的印刷版 212 上面供应预定量的 墨水 I 的作用。
墨水填充刮刀 232 将供应到印刷版 212 上的墨水填充到形成在印刷版上面的槽 214 内。 为此, 墨水填充刮刀 232 形成为具有与印刷版 212 的宽度大致相同的长度的板材形 状。并且, 墨水填充刮刀 232 在距离印刷版 212 的上面一定间隔的状态下, 一边水平移动, 一边在印刷版的上面将由墨水供应部 231 供应到印刷版上面的墨水平铺为一定的厚度。如 此, 在将墨水均匀地平铺到印刷版上面的过程中, 墨水被填充到形成于印刷版上面的槽 214 中。
剩余墨水除去刮刀 233 起到从印刷版 212 上面除去填充到槽 214 之后剩余的墨水 的作用。该剩余墨水除去刮刀 233 形成为与墨水填充刮刀 232 类似的形状, 但其设置位置 不同。即, 墨水填充刮刀 232 设置为距离印刷版 212 的上面一定间隔的状态, 但剩余墨水除 去刮刀 233 设置为与印刷版 212 的上面接触。因此, 可以从印刷版的上面除去被填充到印 刷版 212 的槽 214 的墨水之外的剩余墨水。
墨水填充刮刀 232 被设置为朝着该墨水填充刮刀 232 水平移动的方向倾斜板的上 端的形态, 考虑到墨的均匀填充的方面, 这是一种优选方案。另外, 剩余墨水除去刮刀 233 被设置为朝着该剩余墨水除去刮刀 233 水平移动的方向的反方向倾斜板的上端的形态, 这 可以完整地除去印刷版上的剩余墨水, 是一种优选方案。 转印滚轮 234 接触印刷版 212 的上面进行旋转移动, 起到将填充到槽 214 中的墨 水按原样转印到表面之后, 将其印刷到基板上面的作用。转印滚轮 234 由一定厚度的橡皮 布 234b 包裹圆筒状滚轮 234a 而成。该橡皮布 234b 为一种罩, 构成为包裹滚轮 234a 的表 面。该橡皮布 234b 应该由被填充到印刷版 212 的槽 214 中的墨水容易被粘结的材质构成, 并且考虑到容易接触被填充到印刷版 212 的槽 214 中的墨水, 稍微具有伸缩性的材料被优 选使用。
印刷单元移动装置 240 起到使印刷单元 230 朝水平方向、 垂直方向和上下方向移 动的作用。印刷单元移动装置 240 在以下过程中移动印刷单元 230, 即, 在印刷版 212 上填 充墨水、 在转印滚轮 234 上进行转印的过程、 从印刷版 212 向基板 222 上的所期望位置进行 移动的过程、 将转印到转印滚轮 234 的图案转印到基板 222 上。
并且, 印刷单元移动装置 240 还可以对印刷单元 230 进行定位。即, 印刷单元移动 装置 240 使印刷单元 230 朝着与印刷版平板和基板平板的排列方向垂直的方向水平移动, 决定在基板上转印图案的位置。
图 12A 乃至图 12E 为表示使用本发明实施例的 LCD 面板修复装置向基板转印修复 图案的过程的图。
如图 12A 所示, 通过驱动墨水供应部 231, 在印刷版 212 的上面供应预定量的墨水 I。此时, 由墨水供应部 231 供应的墨水的量应该为覆盖整个印刷板 212 的上部后还有剩余 的量。并且, 墨水的供应位置最好为印刷版 212 的一侧端。如果墨水被供应到印刷版的中 间位置, 则在后续的墨水填充过程中, 会使墨水填充板 232 的水平移动次数增加, 导致施工 时间变长。
接着, 如图 12B 所示, 使用墨水填充刮刀 232, 将供应到印刷版 212 上面的墨水 I 均 匀地散布到印刷版的整个面上, 由此在形成于印刷版上面的全部槽 214 中填充墨水。
接着, 如图 12C 所示, 使用剩余墨水除去刮刀 233 除去被填充到槽 214 中的墨水以 外的墨水 I, 即除去残留在印刷版上面的墨水 I。被填充到槽 214 中的墨水可以通过后续的 转印和印刷工序而作为图案形成于基板上, 但对于被填充到槽 214 中的墨水以外的墨水而 言, 为了防止由转印滚轮 234 印刷到基板 222 上而形成期望之外的图案, 需要完全除去。为 此, 在本实施例中, 使剩余墨水除去刮刀 233 的下端面朝着其移动方向的反方向倾斜, 从而 在水平移动的同时, 完全除去印刷版上面存在的剩余墨水。
接着, 如图 12D 所示, 进行转印过程, 一边使转印滚轮 234 以接触填充有墨水的印 刷版的上面的状态下进行旋转移动, 一边将被填充到印刷版上面的槽 214 的墨水转移到橡 皮布 234b 的表面。
此时, 形成于印刷版 212 上的图案, 其大小和间隔应该按原样被转印到橡皮布上。 为此, 应该以极高精度调整转印滚轮的旋转速度和水平移动速度。
并且, 为了将被填充到印刷版 212 的槽 214 中的墨水完全转印到橡皮布 234b 上, 最好使转印滚轮 234 一边对印刷版 212 稍微加压, 一边进行转印过程。
接着, 如图 12E 所示, 使用印刷单元移动装置 240 将印刷单元 230 移动到印刷开始 区域, 然后将转印滚轮 234 接触基板 222 的上面的状态下进行旋转移动, 将转印在转印滚轮 234 上的墨水印刷到基板表面。 图 13 为表示本发明其他实施例的 LCD 面板修复装置的结构的图。
如图 13 所示, 本发明其他实施例的 LCD 面板修复装置包含台架 300、 基板平板 310 和印刷单元 320。并且, 虽然没有进行图示, 本发明其他实施例的 LCD 面板修复装置包含可 以将印刷单元 320 移动到 X 轴、 Y 轴、 Z 轴的印刷单元移动装置。
基板平板 310 构成为与图 11 中说明的基板平板 210 相同的结构。
印刷单元 320 起到在搭载于基板平板 310 上的基板 312 上面印刷特定的图案的作 用。印刷单元 320 包含印刷滚轮 321、 墨水供应部 322、 墨水填充板 323、 剩余墨水除去刮刀 324 和转印滚轮 325。
印刷滚轮 321 为表面上形成有一定的槽 321a 的圆柱状滚轮。这是对应于图 11 中 的印刷版 210 的组成部件, 其表面形成有对应于需要在基板 312 上形成的图案的槽 321a。 如果使用印刷滚轮, 可以省略特定的印刷版平板, 可以减少装置所占的面积。
印刷滚轮 321 在向转印滚轮 325 转印图案的过程中, 与转印滚轮 325 相同的速度 旋转, 因此具有以其中心轴为旋转中心进行旋转驱动的结构。
墨水供应部 322 向印刷滚轮 321 的表面供应预定量的墨水 I, 墨水填充板 323 将供 应到印刷滚轮 321 的表面的墨水填充到形成在印刷滚轮表面的槽 321a 中, 剩余墨水除去刮 刀 324 从印刷滚轮表面除去填充槽 321a 之后残留的墨水。
转印滚轮 325 一边以接触印刷滚轮 321 的表面的状态进行旋转, 一边将被填充到 槽 321a 中的墨水图案按原样进行转印, 从而将其印刷到基板 312 的上面。该转印滚轮 325 构成为与印刷滚轮 321 接触的状态下, 可以以其中心轴为旋转中心进行旋转的结构。这里, 转印滚轮 325 的直径和印刷滚轮 321 的直径最好大致相同, 其旋转速度也最好相同, 这样可 以将印刷滚轮 321 上的图案按原样转印到转印滚轮 325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