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控制电路.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973662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02.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304977.7

申请日:

2008.10.17

公开号:

CN101727159A

公开日:

2010.06.0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G06F 1/26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北京中财慧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华镇油松第十工业区东环二路2号变更后权利人:100083 北京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8号财智国际大厦B706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登记生效日:20141124|||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G06F 1/26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北京中财慧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南通神龙化纤绳业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100083 北京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8号财智国际大厦B706变更后权利人:226324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二甲镇进东村登记生效日:20141124|||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6F 1/26申请日:20081017|||公开

IPC分类号:

G06F1/26

主分类号:

G06F1/26

申请人: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邹华

地址: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华镇油松第十工业区东环二路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供电控制电路,包括第一至第六开关元件、第一至第四电阻,当电脑从软件关机状态切换为电脑正常工作状态后及当电脑从待机状态被唤醒而进入电脑正常工作状态后,主板状态信号为高电平,电源状态信号经一段时间延迟后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所述第四开关元件导通、第五开关元件截止及第六开关元件导通,电脑部件的供电端均由一系统电源稳定供电;当电脑从正常工作状态切换为电脑待机状态后,所述主板状态信号及电源状态信号为低电平,所述第二开关元件截止,第一开关元件及第三开关元件导通,所述电脑部件的供电端由一辅助电源稳定供电,从而保证电脑从一状态转换到另一状态后,电脑部件的供电电压均保持稳定,而不会发生跳变。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供电控制电路,包括第一至第六开关元件、第一至第四电阻,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电阻连接一辅助电源,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二端与一电脑主板的南桥芯片连接以接收一主板状态信号,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三端通过所述第二电阻连接所述辅助电源,还连接所述第三开关元件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一端接收一电源状态信号,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一端,所述第四开关元件的第一端连接一第一系统电源,所述第四开关元件的第二端接地,第四开关元件的第三端通过所述第三电阻连接所述辅助电源,还连接所述第五开关元件的第一端,第五开关元件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五开关元件的第三端通过所述第四电阻连接一第二系统电源,还连接所述第六开关元件的第一端,所述第三开关元件的第二端及第六开关元件的第二端分别连接所述辅助电源及所述第一系统电源,所述第三开关元件的第三端及所述第六开关元件的第三端连接一电脑部件的供电端,所述第一系统电源小于第二系统电源的电压,当电脑从软件关机状态切换为电脑正常工作状态后及当电脑从待机状态被唤醒而进入电脑正常工作状态后,所述主板状态信号为高电平,所述电源状态信号经一段时间延迟后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所述第四开关元件导通、第五开关元件截止及第六开关元件导通,所述电脑部件的供电端均由第一系统电源稳定供电;当电脑从正常工作状态切换为电脑待机状态后,所述主板状态信号及电源状态信号为低电平,所述第二开关元件截止,第一开关元件及第三开关元件导通,所述电脑部件的供电端由所述辅助电源稳定供电。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控制电路还包括一第五电阻,所述第五电阻连接于所述辅助电源和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二端之间。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控制电路还包括一第六电阻及一第一电容,所述第六电阻连接在所述第一系统电源和所述第四开关元件的第一端之间,所述第一电容连接在所述第四开关元件的第一端及地之间。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控制电路还包括一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连接在所述电脑部件的供电端及地之间。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容为一电解电容。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系统电源为一5伏特的系统电源,所述第二系统电源为一12伏特的系统电源,所述辅助电源为一5伏特的辅助电源。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第四、第五及第六开关元件均为NMOS场效应管,所述第三开关元件为一PMOS场效应管,所述第一至第六开关元件的第一、第二及第三端分别对应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源极和漏极。

说明书


供电控制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供电控制电路,特别涉及一种对电脑部件进行供电的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电源是电脑的功率部件,电脑中每个部件的电能来源都是依靠电源,电源是保证电脑硬件正常运作最基本的前提,因此供电电源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对电脑各部件的正常工作将有着直接的关键性的影响。

    电脑部件如鼠标、键盘等USB设备的传统供电电路中,当电脑从一状态转换到另一状态如从软件关机状态转换到电脑正常工作状态后,由于与电脑的ATX电源相连接的电源状态信号需经过100-400毫秒的延时才能从低电平变为高电平,而电源状态信号为高电平后给USB设备供电的电压才会达到稳定,故在电源状态信号从低电平转换为高电平时,给USB设备供电的电压会出现从一电压跳变为另一电压的不稳定现象,由此可引起USB设备无法被识别等状况发生。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供电控制电路,可使得电脑从一状态转换到另一状态后,电脑部件的供电电压均保持稳定,而不会发生跳变。

    一种供电控制电路,包括第一至第六开关元件、第一至第四电阻,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电阻连接一辅助电源,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二端与一电脑主板的南桥芯片连接以接收一主板状态信号,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三端通过所述第二电阻连接所述辅助电源,还连接所述第三开关元件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一端接收一电源状态信号,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一端,所述第四开关元件的第一端连接一第一系统电源,所述第四开关元件的第二端接地,第四开关元件的第三端通过所述第三电阻连接所述辅助电源,还连接所述第五开关元件的第一端,第五开关元件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五开关元件的第三端通过所述第四电阻连接一第二系统电源,还连接所述第六开关元件的第一端,所述第三开关元件的第二端及第六开关元件的第二端分别连接所述辅助电源及所述第一系统电源,所述第三开关元件的第三端及所述第六开关元件的第三端连接一电脑部件的供电端,所述第一系统电源小于第二系统电源的电压,当电脑从软件关机状态切换为电脑正常工作状态后及当电脑从待机状态被唤醒而进入电脑正常工作状态后,所述主板状态信号为高电平,所述电源状态信号经一段时间延迟后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所述第四开关元件导通、第五开关元件截止及第六开关元件导通,所述电脑部件的供电端均由第一系统电源稳定供电;当电脑从正常工作状态切换为电脑待机状态后,所述主板状态信号及电源状态信号为低电平,所述第二开关元件截止,第一开关元件及第三开关元件导通,所述电脑部件的供电端由所述辅助电源稳定供电。

    所述供电控制电路通过控制所述第四、第五及第六开关元件是否导通,当所述第六开关元件导通时,所述电脑部件的供电端由第一系统电源稳定供电,还通过控制所述第一、第二及第三开关元件是否导通,当所述第三开关元件导通时,所述电脑部件的供电端由辅助电源稳定供电,从而保证电脑从一状态转换到另一状态后,电脑部件的供电电压均保持稳定,而不会发生跳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供电控制电路的较佳实施方式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本发明供电控制电路的较佳实施方式包括场效应管Q1-Q6、电阻R1-R6、电容C1及C2。所述供电控制电路连接在一ATX电源(未示出)与一电脑部件(未示出)之间,所述ATX电源包括一辅助电源5V_SB、两系统电源5V_SYS及12V_SYS、一电源状态信号引脚。

    所述场效应管Q1的源极通过所述电阻R5连接所述辅助电源5V_SB,还与一电脑主板上的南桥芯片(未示出)连接以接收一主板状态信号GPIO_S3_EN,所述场效应管Q1的栅极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2的漏极,还通过所述电阻R1连接所述辅助电源5V_SB,所述场效应管Q1的漏极通过所述电阻R2连接所述辅助电源5V_SB,还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3的栅极。所述场效应管Q2的栅极连接所述电源状态信号引脚以接收一电源状态信号PWROK_ATX,源极接地。所述场效应管Q4的栅极通过所述电阻R6连接所述系统电源5V_SYS,还通过所述电容C1接地,所述场效应管Q4的源极接地,漏极通过所述电阻R3连接所述辅助电源5V_SB,还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5的栅极。所述场效应管Q5的源极接地,所述场效应管Q5的漏极通过所述电阻R4连接所述系统电源12V_SYS,还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6的栅极。所述场效应管Q6及Q3的源极分别连接所述系统电源5V_SYS及所述辅助电源5V_SB。所述场效应管Q6及Q3的漏极连接电脑部件的供电端Us,还通过所述电容C2接地。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场效应管Q1-Q6作为开关元件,其中所述场效应管Q1、Q2、Q4、Q5及Q6均为NMOS场效应管,所述场效应管Q3为PMOS场效应管,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采用其他类型的开关元件,例如三极管等,所述电容C2为一电解电容,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为其他类型的电容,如固态电容等。所述辅助电源5V_SB及系统电源5V_SYS的电压均为5伏特,所述系统电源12V_SYS地电压为12伏特。

    电脑的不同状态可分为电脑软件关机状态、电脑正常工作状态及电脑待机状态,因此电脑的不同状态的切换可分为:从电脑软件关机状态切换为电脑正常工作状态、从电脑正常工作状态切换为电脑待机状态及从电脑待机状态被唤醒而切换为电脑正常工作状态。

    主板状态信号GPIO_S3_EN可在基本输入输出系统中设定电脑在不同状态时的高低电平,在本实施方式中,主板状态信号GPIO_S3_EN在电脑正常工作状态及电脑软件关机状态为高电平,在电脑待机状态为低电平。

    电源状态信号PWROK_ATX在电脑软件关机状态时为低电平,在电脑刚进入正常工作状态的一段时间如100-400ms内为低电平,在此段时间后为高电平,在电脑待机状态时为低电平

    当电脑在软件关机状态时,所述电源状态信号PWROK_ATX为低电平,所述主板状态信号GPIO_S3_EN为高电平,所述系统电源5V_SYS及12V_SYS均不供电,所述辅助电源5V_SB供电,所述场效应管Q2的栅极为低电平而使场效应管Q2截止,所述场效应管Q1的栅极与源极之间的电压差小于所述场效应管Q1的导通电压而使场效应管Q1截止,使得场效应管Q3的源极与栅极之间的电压差小于所述场效应管Q3的导通电压而使场效应管Q3截止,所述场效应管Q4的栅极无电压而使场效应管Q4截止,使得所述场效应管Q5的栅极为高电平而使场效应管Q5导通,场效应管Q6的栅极为低电平而使场效应管Q6截止,则电脑部件的供电端Us无电压输出。

    当电脑从电脑软件关机状态切换为电脑正常工作状态后,所述电源状态信号PWROK_ATX经一段时间如100-400毫秒延时后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所述主板状态信号GPIO_S3_EN为高电平,系统电源5V_SYS及12V_SYS也供电,当电源状态信号PWROK_ATX为低电平时,所述场效应管Q2的栅极为低电平而使场效应管Q2截止,所述场效应管Q1的栅极与源极之间的电压差小于所述场效应管Q1的导通电压而使场效应管Q1截止,场效应管Q3的源极与栅极之间的电压差小于所述场效应管Q3的导通电压而使场效应管Q3截止,经所述电容C1延迟大约10毫秒以使系统电源5V_SYS稳定供电后,所述场效应管Q4的栅极为高电平而使场效应管Q4导通,使场效应管Q5的栅极为低电平而使场效应管Q5截止,所述场效应管Q6的栅极与源极之间的电压差大于所述场效应管Q6的导通电压而使场效应管Q6导通,从而所述系统电源5V_SYS给所述电脑部件的供电端Us稳定供电。当电源状态信号PWROK_ATX转换为高电平时,所述场效应管Q2的栅极为高电平而使场效应管Q2导通,所述场效应管Q1的栅极与源极之间的电压差小于所述场效应管Q1的导通电压而使场效应管Q1截止,使得场效应管Q3的源极与栅极之间的电压差小于所述场效应管Q3的导通电压而使场效应管Q3截止,所述场效应管Q4仍导通,使场效应管Q5的栅极为低电平而使场效应管Q5截止,所述场效应管Q6仍导通,从而所述系统电源5V_SYS仍给所述电脑部件的供电端Us稳定供电。因此当电脑从电脑待机状态切换为电脑正常工作状态后,所述电源状态信号PWROK_ATX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时,所述电脑部件的供电端Us均由系统电源5V_SYS稳定供电。

    当电脑从电脑正常工作状态切换为电脑待机状态后,所述电源状态信号PWROK_ATX及所述主板状态信号GPIO_S3_EN均为低电平,系统电源5V_SYS及12V_SYS不供电,所述辅助电源5V_SB供电,所述场效应管Q2的栅极为低电平而使场效应管Q2截止,场效应管Q1的栅极为高电平而使场效应管Q1导通,所述场效应管Q3的源极与栅极之间的电压差大于所述场效应管Q3的导通电压而使场效应管Q3导通,所述场效应管Q4的栅极为低电平而使场效应管Q4截止,使场效应管Q5的栅极为高电平而使场效应管Q5导通,所述场效应管Q6的栅极为低电平而使场效应管Q6截止,从而所述辅助电源5V_SB给所述供电端Us稳定供电。因此电脑从电脑正常工作状态切换为电脑待机状态后,所述电脑部件的供电端Us由辅助电源5V_SB稳定供电。

    当电脑从电脑待机状态被唤醒而进入电脑正常工作状态后,其工作过程与当电脑从电脑软件关机状态切换为电脑正常工作状态后的工作过程相同,即当所述电源状态信号PWROK_ATX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时,所述电脑部件的供电端Us均由系统电源5V_SYS稳定供电。

    在其他实时方式中可以删除起分压作用的电阻R5,即所述场效应管Q1只接收所述主板状态信号GPIO_S3_EN,也可以删除起滤波作用的电容C2,即所述场效应管Q6及Q3的漏极仅与所述供电端Us相连,起分压作用的电阻R6及起延迟作用的电容C1也可同时删除,即将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与所述系统电源5V_SYS直接相连。

    所述供电控制电路通过系统电源5V_SYS控制所述场效应管Q3、Q5及Q6是否导通,当所述场效应管Q6导通时,所述电脑部件的供电端Us由系统电源5V_SYS稳定供电,还通过所述电源状态信号PWROK_ATX及主板状态信号GPIO_S3_EN控制所述场效应管Q1、Q2及Q3是否导通,当所述场效应管Q3导通时,所述电脑部件的供电端Us由辅助电源5V_SB稳定供电,从而保证电脑从一状态转换到另一状态后,电脑部件的供电电压均保持稳定,而不会发生跳变。

供电控制电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供电控制电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供电控制电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供电控制电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供电控制电路.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供电控制电路,包括第一至第六开关元件、第一至第四电阻,当电脑从软件关机状态切换为电脑正常工作状态后及当电脑从待机状态被唤醒而进入电脑正常工作状态后,主板状态信号为高电平,电源状态信号经一段时间延迟后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所述第四开关元件导通、第五开关元件截止及第六开关元件导通,电脑部件的供电端均由一系统电源稳定供电;当电脑从正常工作状态切换为电脑待机状态后,所述主板状态信号及电源状态信号为低电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计算;推算;计数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