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酒醉醒酒药物及其生产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97298 上传时间:2018-01-24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72.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613384.X

申请日:

2013.11.26

公开号:

CN104055889A

公开日:

2014.09.24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744申请日:20131126|||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744; A61P39/02

主分类号:

A61K36/744

申请人:

申志恩

发明人:

申志恩

地址:

056002 河北省邯郸市丛台路43号春厂院2-1-10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酒醉醒酒药物及其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其原料为:葛花10~20克、枳椇子10~20克、炒栀子5~15克、猪苓25~35克、茯苓25~35克、鸡骨草5~15克。其优点是用料精选、科学,对于酒醉醒酒疗效甚佳。本药酒生产方法简单,原料购置方便,是一种理想的酒醉醒酒的药物及其生产方法。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酒醉醒酒药物,其特征是其原料为:葛花10~20克、枳椇子10~20克、炒栀子5~15克、猪苓25~35克、茯苓25~35克、鸡骨草5~15克;上述药物合在一起,放在砂锅内,加水漫药三分之二,用武火烧开,用文火熬40分钟,过滤药渣,用塑料袋塑封即成成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醒酒药物,其特征是其原料为:葛花10克、枳椇子10克、炒栀子5克、猪苓25克、茯苓25克、鸡骨草5克。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半身不遂的药酒,其特征是其原料为:葛花15克、枳椇子15克、炒栀子10克、猪苓30克、茯苓30克、鸡骨草10克。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半身不遂的药酒,其特征是其原料为:葛花20克、枳椇子20克、炒栀子15克、猪苓35克、茯苓35克、鸡骨草15克。

5.
  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醒酒药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上述药物合在一起,放在砂锅内,加水漫药三分之二,用武火烧开,用文火熬40分钟,过滤药渣,用塑料袋塑封即成成药。

说明书

一种酒醉醒酒药物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及其生产方法,特别是一种酒醉醒酒药物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虽然有各种各样的药物,但还没有一种酒醉醒酒药物,因而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水平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发明一种酒醉醒酒药物及其生产方法,这种药物货源充足,能够酒醉醒酒,用以克服现在市面上没有酒醉醒酒药物的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下述实施方案来达到:本药物原料为:葛花10~20克、枳椇子10~20克、炒栀子5~15克、猪苓25~35克、茯苓25~35克、鸡骨草5~15克。
本发明的生产方法为将上述药物合在一起,放在砂锅内,加水漫药三分之二,用武火烧开,用文火熬40分钟,过滤药渣,用塑料袋塑封即成成药。
本发明的优点为货源充足,用料精选、科学,能够酒醉醒酒。本醒酒药物生产方法简单,原料购置方便,是一种很好的酒醉醒酒药物及其生产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是本发明原料的3个实施例:
1、本酒醉醒酒药物的原料为:葛花10克、枳椇子10克、炒栀子5克、猪苓25克、茯苓25克、鸡骨草5克。
2、本酒醉醒酒药物的原料为:葛花15克、枳椇子15克、炒栀子10克、猪苓30克、茯苓30克、鸡骨草10克。
3、本酒醉醒酒药物的原料为:葛花20克、枳椇子20克、炒栀子15克、猪苓35克、茯苓35克、鸡骨草15克。
本发明所有原料均为市售。
本发明实施例的生产方法为将上述药物合在一起,放在砂锅内,加水漫药三分之二,用武火烧开,用文火熬40分钟,过滤药渣,用塑料袋塑封所熬药液即成成药。
本发明如需大量制药可按上述重量比增大原料量。
本发明的用法为饭前服20毫升,日服2次。酒醒为止。
本发明通过试用,用于200余例酒醉患者,治愈190例,有效8例,无效2 例。
本发明的药理药性分析:葛花,解酒醒脾;用于饮酒过度,头痛,头昏,烦渴,胸膈饱胀,呕吐酸水等伤及胃气之症。枳椇子,治酒醉,烦热,口渴,呕吐,二便不利。炒栀子,具有护肝,利胆,降压,镇静,止血,消肿的作用。猪苓,味甘,淡,平,归肾、膀胱经;利水渗湿;治小便不利,水肿,泄泻,淋浊,带下,起免疫增强作用。茯苓,治偏于湿热者,可与猪苓配伍。鸡骨草,性味甘,微苦,凉;归肝胃经;利湿退黄,清热解毒,舒肝止痛。
赵某,男,40岁,由于本人爱喝酒,还一喝就醉,所以本人身边常备此药物。
陈某,男,20岁,由于年轻不善饮酒,有一次喝醉了,喝了本药物后很快就清醒了。
杨某,女,35岁,由于在私人工厂工作,有一次当公关,多喝了几盅酒,很快就醉了,喝了本药物后一个钟头就清醒了。
李某,男,50岁,在研究单位工作,一次完成任务后很高兴,多喝了几盅酒,喝得烂醉如泥,结果喝本药物后二小时就清醒了。

一种酒醉醒酒药物及其生产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酒醉醒酒药物及其生产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酒醉醒酒药物及其生产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酒醉醒酒药物及其生产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酒醉醒酒药物及其生产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55889A43申请公布日20140924CN104055889A21申请号201310613384X22申请日20131126A61K36/744200601A61P39/0220060171申请人申志恩地址056002河北省邯郸市丛台路43号春厂院211072发明人申志恩54发明名称一种酒醉醒酒药物及其生产方法57摘要一种酒醉醒酒药物及其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其原料为葛花1020克、枳椇子1020克、炒栀子515克、猪苓2535克、茯苓2535克、鸡骨草515克。其优点是用料精选、科学,对于酒醉醒酒疗效甚佳。本药酒生产方法简单,原料购置方便,是一种理想的酒醉醒酒的药物。

2、及其生产方法。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55889ACN104055889A1/1页21一种酒醉醒酒药物,其特征是其原料为葛花1020克、枳椇子1020克、炒栀子515克、猪苓2535克、茯苓2535克、鸡骨草515克;上述药物合在一起,放在砂锅内,加水漫药三分之二,用武火烧开,用文火熬40分钟,过滤药渣,用塑料袋塑封即成成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醒酒药物,其特征是其原料为葛花10克、枳椇子10克、炒栀子5克、猪苓25克、茯苓25克、鸡骨草5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半身不遂的药。

3、酒,其特征是其原料为葛花15克、枳椇子15克、炒栀子10克、猪苓30克、茯苓30克、鸡骨草10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半身不遂的药酒,其特征是其原料为葛花20克、枳椇子20克、炒栀子15克、猪苓35克、茯苓35克、鸡骨草15克。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醒酒药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上述药物合在一起,放在砂锅内,加水漫药三分之二,用武火烧开,用文火熬40分钟,过滤药渣,用塑料袋塑封即成成药。权利要求书CN104055889A1/2页3一种酒醉醒酒药物及其生产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及其生产方法,特别是一种酒醉醒酒药物及其生产方法。背景技术0002目前虽然有各种各。

4、样的药物,但还没有一种酒醉醒酒药物,因而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水平的需要。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发明一种酒醉醒酒药物及其生产方法,这种药物货源充足,能够酒醉醒酒,用以克服现在市面上没有酒醉醒酒药物的不足。0004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下述实施方案来达到本药物原料为葛花1020克、枳椇子1020克、炒栀子515克、猪苓2535克、茯苓2535克、鸡骨草515克。0005本发明的生产方法为将上述药物合在一起,放在砂锅内,加水漫药三分之二,用武火烧开,用文火熬40分钟,过滤药渣,用塑料袋塑封即成成药。0006本发明的优点为货源充足,用料精选、科学,能够酒醉醒酒。本醒酒药物生产方法简单,原料。

5、购置方便,是一种很好的酒醉醒酒药物及其生产方法。具体实施方式0007下面是本发明原料的3个实施例00081、本酒醉醒酒药物的原料为葛花10克、枳椇子10克、炒栀子5克、猪苓25克、茯苓25克、鸡骨草5克。00092、本酒醉醒酒药物的原料为葛花15克、枳椇子15克、炒栀子10克、猪苓30克、茯苓30克、鸡骨草10克。00103、本酒醉醒酒药物的原料为葛花20克、枳椇子20克、炒栀子15克、猪苓35克、茯苓35克、鸡骨草15克。0011本发明所有原料均为市售。0012本发明实施例的生产方法为将上述药物合在一起,放在砂锅内,加水漫药三分之二,用武火烧开,用文火熬40分钟,过滤药渣,用塑料袋塑封所熬药。

6、液即成成药。0013本发明如需大量制药可按上述重量比增大原料量。0014本发明的用法为饭前服20毫升,日服2次。酒醒为止。0015本发明通过试用,用于200余例酒醉患者,治愈190例,有效8例,无效2例。0016本发明的药理药性分析葛花,解酒醒脾;用于饮酒过度,头痛,头昏,烦渴,胸膈饱胀,呕吐酸水等伤及胃气之症。枳椇子,治酒醉,烦热,口渴,呕吐,二便不利。炒栀子,具有护肝,利胆,降压,镇静,止血,消肿的作用。猪苓,味甘,淡,平,归肾、膀胱经;利水渗湿;治小便不利,水肿,泄泻,淋浊,带下,起免疫增强作用。茯苓,治偏于湿热者,可与猪苓配伍。鸡骨草,性味甘,微苦,凉;归肝胃经;利湿退黄,清热解毒,舒肝止痛。说明书CN104055889A2/2页40017赵某,男,40岁,由于本人爱喝酒,还一喝就醉,所以本人身边常备此药物。0018陈某,男,20岁,由于年轻不善饮酒,有一次喝醉了,喝了本药物后很快就清醒了。0019杨某,女,35岁,由于在私人工厂工作,有一次当公关,多喝了几盅酒,很快就醉了,喝了本药物后一个钟头就清醒了。0020李某,男,50岁,在研究单位工作,一次完成任务后很高兴,多喝了几盅酒,喝得烂醉如泥,结果喝本药物后二小时就清醒了。说明书CN104055889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