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苦茶及其制作方法.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96302 上传时间:2018-01-2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34.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241999.9

申请日:

2014.06.03

公开号:

CN104054869A

公开日:

2014.09.2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23F 3/34申请日:20140603|||公开

IPC分类号:

A23F3/34

主分类号:

A23F3/34

申请人:

神农架林区欣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徐家明

地址:

442400 湖北省神农架林区松柏镇塘坊村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代理人:

史霞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苦茶及其制作方法,属保健饮品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黑苦荞熟化处理对黑苦荞增香去苦,并对苦瓜进行脱苦处理,将处理后的黑苦荞和苦瓜烘干研磨成粉,并与食用增稠剂、食用豆粉以及饮用水按比例混合搅拌,再进行二次变温挤压造粒,并进一步烘干至水分含量为8~9%,得到可如茶叶般冲泡饮用的双苦茶。本发明充分利用并综合黑苦荞和苦瓜降脂、降压、降糖以及清火的营养功能,采用粉末化后再集结造粒的方法,制成口味清香、有利于营养的释放和吸收、适合长期饮用的保健茶品。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双苦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黑苦荞进行熟化处理,并将苦瓜进行脱苦处理;
步骤二,将经步骤一处理后的黑苦荞以及苦瓜分别烘干;
步骤三,将经步骤二烘干后的黑苦荞以及苦瓜研磨成粉;
步骤四,将经步骤三研磨后得到的黑苦荞粉以及苦瓜粉与食用增稠剂以及食用豆粉混合得到混合粉,重量份比例为:所述黑苦荞粉5份,所述苦瓜粉3份,所述食用增稠剂0.8~1.1份,所述食用豆粉0.9~1.2份,所述混合后加入饮用水并搅拌均匀,所述饮用水加入的比例为所述混合粉总重量的25%;
步骤五,将经步骤四得到的混合物进行二次变温挤压造粒,得到茶料条,所述挤压造粒的步骤为:在95℃的温度下,将所述步骤四所得的混合物挤压为直径为2.5mm的初胚条后,在80℃的温度下,将所得的初胚条挤压为直径为1.5mm的茶料条;
步骤六,将经步骤五得到的茶料条烘烤至水分含量为8~10%,得到所述的双苦茶。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黑苦荞的所述熟化处理步骤为:将黑苦荞在饮用水中浸泡8~16小时后,沥干后装入料盘,装盘厚度为3~5cm,装盘后放入蒸汽柜在90℃的温度下蒸制45~60分钟;苦瓜的所述脱苦处理步骤为:将苦瓜切分为厚度为1~2cm的瓜片后,在脱苦溶液中浸泡30~50min后,在温度为70℃的热水中烫漂2~4分钟,所述苦瓜脱苦溶液由5%的盐、0.02%的维生素C、30%的麦芽糊精以及纯净水组成(质量百分比)。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熟制后的黑苦荞的烘干温度为105℃,烘干时间为80min,脱苦处理后的苦瓜的烘干温度为80℃,烘干时间为3h。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所得的黑苦荞粉的粗细度为40目,所得的苦瓜粉的粗细度为40目。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所述食用增稠剂由40~60%的琼脂和40~60%的瓜尔豆胶组成(质量百分比),搅拌 时间为10~15min。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还加入荞麦香精,所述黑苦荞粉、所述苦瓜粉、所述琼脂、所述瓜尔豆胶、所述荞麦香精和所述食用豆粉混合的重量份比例为5∶3∶0.5∶0.4∶0.1∶1。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六中,烘烤的底火温度为130~150℃,面火温度为160~180℃,烘烤时间为30~40min。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一之前的预处理,所述预处理是将黑荞麦用清水除去表面杂质,以及将苦瓜用清水漂洗后去籽。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步骤六之后的整形处理,所述整形处理的步骤为:将经步骤六烘烤后的茶料条冷却后切分为长度为0.5~0.8cm的短条后,筛滤粉末。

10.
  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制作方法所制作的双苦茶。

说明书

一种双苦茶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健饮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双苦茶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苦荞麦是一种优质的杂粮,有着“五谷之王”之美誉,苦荞麦品种颇多,特别是神农架高山的一种黑壳苦荞麦更是苦荞中的精品,具有降血压、血脂、血糖和通便润肠、抗衰老、抗氧化、平衡人体机能等功效;苦瓜是一种极具保健功效的蔬菜类食品,有增进食欲、明目、清涼解毒、降三高、治疗糖尿病、美容等保健功效,两者都是制作天然保健饮品尤其是针对三高人群而言非常好的植物原料。目前大多数农产品制作保健饮品都采用干制法,即将植物材料直接干燥脱水制成可泡发的茶片或茶条,但茶片或茶条无法让顾客完全食用,会损失部分,不能完全地利用植物原料的营养,而且口味往往较差,为提高口味以及外形色泽会加入各种添加剂、着色剂,反而影响保健功能。另外,也有将植物原料磨制成粉,冲调食用,该种做法也存在口味较差的问题,虽然可以添加其他成分改善口味,但容易造成喧宾夺主,而且由于苦荞麦与苦瓜的原植物具有苦味,不论直接干制冲泡还是制粉冲调,苦味很重,难以调和,而且综合黑苦荞和苦瓜二者来加强将三高的功能的话,不仅苦味更重,而且凉性较大,更适宜缓慢饮用或食用,因此需要有能降低黑苦荞和苦瓜苦味,以及采用更好的方式来制作二者的保健饮品的方法。其中,对黑苦荞而言,生黑苦荞不易直接食用而且具有明显的苦味,但熟化后,具有独特的清香味,苦味明显减轻且有回甘,但黑苦荞加热温度过高对营养成分会产生破坏。另外食用植物的脱苦,有吸附脱苦、酶法脱苦、屏蔽法脱苦等,但因为对苦瓜的加工少,对苦瓜脱苦的研究也较少,传统烹饪中,对苦瓜的减苦通常采用盐渍和焯水的方法,可以作为苦瓜脱苦技术的参考,另外,苦 瓜鲜瓜易产生褐变反应,在处理的过程中为尽量保持苦瓜的营养和新鲜度,需进行一定的防褐变处理,在满足食品安全的要求下,水溶性的维生素C和麦芽糊精都是较好的选择,同时麦芽糊精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降低植物原料的苦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苦茶及其制作方法,本发明利用黑苦荞熟化处理对黑苦荞增香去苦,并将苦瓜进行脱苦处理后,将黑苦荞和苦瓜烘干研磨成粉后,与食用增稠剂、食用豆粉以及饮用水混合搅拌,通过二次变温挤压造粒并烘干至水分含量为8~9%,得到可冲泡饮用的保健型双苦茶。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苦茶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黑苦荞进行熟化处理,并将苦瓜进行脱苦处理;
步骤二,将经步骤一处理后的黑苦荞以及苦瓜分别烘干;
步骤三,将经步骤二烘干后的黑苦荞以及苦瓜研磨成粉;
步骤四,将经步骤三研磨后得到的黑苦荞粉以及苦瓜粉与食用增稠剂以及食用豆粉混合得到混合粉,重量份比例为:所述黑苦荞粉5份,所述苦瓜粉3份,所述食用增稠剂0.8~1.1份,所述食用豆粉0.9~1.2份,所述混合后加入饮用水并搅拌均匀,所述饮用水加入的比例为所述混合粉总重量的25%;
步骤五,将经步骤四得到的混合物进行挤压造粒,得到茶料条,所述挤压造粒的步骤为:在95℃的温度下,将所述步骤四所得的混合物挤压为直径为2.5mm的初胚条后,在80℃的温度下,将所得的初胚条挤压为直径为1.5mm的茶料条;
步骤六,将经步骤五得到的茶料条烘烤至水分含量为8~10%,得到所述的双苦茶。
优选的是,所述的制作方法中,所述步骤一中,黑苦荞的所述熟化处理步骤为:将黑苦荞在饮用水中浸泡8~16小时后,沥干后装入料盘,装盘厚度为3~5cm,装盘后放入蒸汽柜在90℃的温度下蒸制45~60分钟;苦瓜的所述脱苦处理步骤为:将苦瓜切分为厚度为1~2cm的瓜片后,在脱苦溶液中浸泡 30~50min后,在温度为70℃的热水中烫漂2~4分钟,所述苦瓜脱苦溶液由5%的盐、0.02%的维生素C、30%的麦芽糊精以及纯净水组成(质量百分比)。
优选的是,所述的制作方法中,所述步骤二中,熟制后的黑苦荞的烘干温度为105℃,烘干时间为80min,脱苦处理后的苦瓜的烘干温度为80℃,烘干时间为3h。
优选的是,所述的制作方法中,所述步骤三所得的黑苦荞粉的粗细度为40目,所得的苦瓜粉的粗细度为40目。
优选的是,所述的制作方法中,所述步骤四中,所述食用增稠剂由40~60%的琼脂和40~60%的瓜尔豆胶组成(质量百分比),搅拌时间为10~15min。
优选的是,所述的制作方法中,所述步骤四中,还加入荞麦香精,所述黑苦荞粉、所述苦瓜粉、所述琼脂、所述瓜尔豆胶、所述荞麦香精和所述食用豆粉混合的重量份比例为5∶3∶0.5∶0.4∶0.1∶1。
优选的是,所述的制作方法中,所述步骤六中,烘烤的底火温度为130~150℃,面火温度为160~180℃,烘烤时间为30~40min。
优选的是,所述的制作方法中,还包括步骤一之前的预处理,所述预处理是将黑荞麦用清水除去表面杂质,以及将苦瓜用清水漂洗后去籽。
优选的是,所述的制作方法中,还包括所述步骤六之后的整形处理,所述整形处理的步骤为:将经步骤六烘烤后的茶料条冷却后切分为长度为0.5~0.8cm的短条后,筛滤粉末,优选采用20目分样筛筛滤。
根据上述制作方法所制作的双苦茶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利用黑苦荞熟化处理对黑苦荞增香去苦,在保留黑苦荞营养成分的基础上使之口味良好且更易消化吸收,并将苦瓜放入可食用成分——盐、维生素C和麦芽糊精组成的脱苦溶液中浸泡,再结合烫漂技术,对苦瓜进行脱苦,不仅保留苦瓜营养成分,而且使之更易入口。然后将处理后的黑苦荞和苦瓜烘干研磨成粉,并与食用增稠剂、食用豆粉以5∶3∶1∶1的比例混合,并加入饮用水混合搅拌,充分利用并综合黑苦荞和苦瓜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以及清火的功能的同时,采用食用增稠剂增加原料的可塑性,以方便后序的造粒加工,并采用食用豆粉缓冲黑苦荞和苦瓜的凉性、增加风味,同时豆粉入水后产生的粘性也有利于后序的造粒加工。再通过将粉水混合物进行二 次变温挤压造粒,使原料形成不易散开、利于营养缓释的茶料条,并进一步烘干至水分含量为8~9%,得到可如茶叶般冲泡饮用的保健型双苦茶。本发明所提供的双苦茶,不采用黑苦荞和苦瓜直接干化制茶的方法,而是采用粉末化后再集结造粒的方法,因为粉末化更有利于营养的释放和吸收,但直接冲饮粉末口味较差,一般顾客难以接受,从而也难以坚持食用,而将粉末再集结造粒为可像茶叶一样冲泡的保健茶,则不仅口味舒适,适合长期饮用,也有利于有益营养成分的逐步充分吸收。通本发明所提供的制作方法制作的双苦茶,冲泡后色泽黄亮,口味清醇,茶条散开缓慢,优雅美观,且营养保健,适于长期饮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双苦茶的制作方法,具体步骤为:
一种双苦茶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黑荞麦放入清水池,淘洗3~4min,除去表面杂质,将苦瓜用清水漂洗后去籽;
(2)将黑苦荞进行熟化处理,步骤为:将黑苦荞在饮用水中浸泡8~16小时后,沥干后装入料盘,装盘厚度为3~5cm,装盘后放入蒸汽柜在90℃的温度下蒸制45~60分钟;
将苦瓜进行脱苦处理,步骤为:将苦瓜切分为厚度为1~2cm的瓜片后,在脱苦溶液中浸泡30~50min后,在温度为70℃的热水中烫漂2~4分钟,所述苦瓜脱苦溶液由5%的盐、0.03%的维生素C、30%的麦芽糊精以及纯净水组成,以上百分比皆为质量百分比。
(3)将经步骤(2)处理后的黑苦荞以及苦瓜分别烘干,熟制后的黑苦荞的烘干温度为105℃,烘干时间为80min,脱苦处理后的苦瓜的烘干温度为80℃,烘干时间为3h。;
(4)将经步骤(3)烘干后的黑苦荞以及苦瓜研磨成粉,粗细度皆优选为40目;
(5)将经步骤(4)研磨后得到的黑苦荞粉以及苦瓜粉与食用增稠剂以及食用豆粉混合得到混合粉,重量份比例为:所述黑苦荞粉5份,所述苦瓜粉3份,所述食用增稠剂0.8~1.1份,所述食用豆粉0.9~1.2份,所述食用增稠剂由40~60%的琼脂和40~60%的瓜尔豆胶组成(质量百分比),所述混合后加入饮用水并搅拌均匀,所述饮用水加入的比例为所述混合粉总重量的25%,为提高双苦茶的风味,可加入荞麦香精,加入荞麦香精时,所述黑苦荞粉、所述苦瓜粉、所述琼脂、所述瓜尔豆胶、所述荞麦香精和所述食用豆粉混合的重量份比例为5∶3∶0.5∶0.4∶0.1∶1;
(6)将经步骤(5)得到的混合物进行挤压造粒,所述挤压造粒的步骤为:在95℃的温度下,将所述步骤四所得的混合物挤压造粒为直径为2.5mm的初胚条后,在80℃的温度下,将所得的初胚条挤压造粒为直径为1.5mm的茶料条;
(7)将步骤(6)得到的茶料条烘烤至水分含量为8~10%,烘烤的底火温度为130~150℃,面火温度为160~180℃,烘烤时间为30~40min;
(8)将步骤(7)得到的茶料条冷却后,切分为长度为0.5~0.8cm短条后,筛滤粉末,优选采用20目分样筛筛滤。
实施例一
(1)将黑荞麦放入清水池,淘洗3min,除去表面杂质,将苦瓜用清水漂洗后去籽;
(2)将黑苦荞进行熟化处理,步骤为:将黑苦荞在饮用水中浸泡8小时后,沥干后装入料盘,装盘厚度为3cm,装盘后放入蒸汽柜在90℃的温度下蒸制45分钟;
将苦瓜进行脱苦处理,步骤为:将苦瓜切分为厚度为1cm的瓜片后,在脱苦溶液中浸泡30min后,在温度为70℃的热水中烫漂2分钟,所述苦瓜脱苦溶液由5%的盐、0.03%的维生素C、30%的麦芽糊精以及纯净水组成,以上百分比皆为质量百分比。
(3)将经步骤(2)处理后的黑苦荞以及苦瓜分别烘干,熟制后的黑苦荞的烘干温度为105℃,烘干时间为80min,脱苦处理后的苦瓜的烘干温度为 80℃,烘干时间为3h。;
(4)将经步骤(3)烘干后的黑苦荞以及苦瓜研磨成粉,粗细度皆优选为40目;
(5)将经步骤(4)研磨后得到的黑苦荞粉以及苦瓜粉与食用增稠剂以及食用豆粉混合得到混合粉,所述食用增稠剂由40%的琼脂和60%的瓜尔豆胶组成(质量百分比),重量份比例为:所述黑苦荞粉5份,所述苦瓜粉3份,所述食用增稠剂0.8份,所述食用豆粉1.2份,所述混合后加入饮用水并搅拌均匀,所述饮用水加入的比例为所述混合粉总重量的25%
(6)将经步骤(5)得到的混合物进行挤压造粒,所述挤压造粒的步骤为:在95℃的温度下,将所述步骤四所得的混合物挤压造粒为直径为2.5mm的初胚条后,在80℃的温度下,将所得的初胚条挤压造粒为直径为1.5mm的茶料条;
(7)将步骤(6)得到的茶料条烘烤至水分含量为8%,烘烤的底火温度为150℃,面火温度为180℃,烘烤时间为40min;
(8)将步骤(7)得到的茶料条切分为长度为0.8cm短条后,筛滤粉末。
所得到的双苦茶有清新麦香味,冲泡后色泽黄亮,口味微苦回甘,90℃水冲泡下茶条7分钟后表面出现溶解,随水自然冷却,5h后整体溶解。
实施例二
(1)将黑荞麦放入清水池,淘洗4min,除去表面杂质,将苦瓜用清水漂洗后去籽;
(2)将黑苦荞进行熟化处理,步骤为:将黑苦荞在饮用水中浸泡16小时后,沥干后装入料盘,装盘厚度为5cm,装盘后放入蒸汽柜在90℃的温度下蒸制60分钟;
将苦瓜进行脱苦处理,步骤为:将苦瓜切分为厚度为2cm的瓜片后,在脱苦溶液中浸泡50min后,在温度为70℃的热水中烫漂4分钟,所述苦瓜脱苦溶液由5%的盐、0.03%的维生素C、30%的麦芽糊精以及纯净水组成,以上百分比皆为质量百分比。
(3)将经步骤(2)处理后的黑苦荞以及苦瓜分别烘干,熟制后的黑苦 荞的烘干温度为105℃,烘干时间为80min,脱苦处理后的苦瓜的烘干温度为80℃,烘干时间为3h。;
(4)将经步骤(3)烘干后的黑苦荞以及苦瓜研磨成粉,粗细度皆优选为40目;
(5)将经步骤(4)研磨后得到的黑苦荞粉以及苦瓜粉与食用增稠剂以及食用豆粉混合得到混合粉,所述食用增稠剂由60%的琼脂和40%的瓜尔豆胶组成(质量百分比),重量份比例为:所述黑苦荞粉5份,所述苦瓜粉3份,所述食用增稠剂1.1份,所述食用豆粉0.9份,所述混合后加入饮用水并搅拌均匀,所述饮用水加入的比例为所述混合粉总重量的25%。
(6)将经步骤(5)得到的混合物进行挤压造粒,所述挤压造粒的步骤为:在95℃的温度下,将所述步骤四所得的混合物挤压造粒为直径为2.5mm的初胚条后,在80℃的温度下,将所得的初胚条挤压造粒为直径为1.5mm的茶料条;
(7)将步骤(6)得到的茶料条烘烤至水分含量为10%,烘烤的底火温度为130℃,面火温度为160℃,烘烤时间为30min;
(8)将步骤(7)得到的茶料条冷却后,切分为长度为0.5cm短条后,采用20目分样筛筛滤粉末。
所得到的双苦茶有清新麦香味,冲泡后色泽黄亮,口味微苦回甘,90℃水冲泡下茶条4分钟后表面出现溶解,随水自然冷却,4h后整体溶解。
实施例三
(1)将黑荞麦放入清水池,淘洗3.5min,除去表面杂质,将苦瓜用清水漂洗后去籽;
(2)将黑苦荞进行熟化处理,步骤为:将黑苦荞在饮用水中浸泡10小时后,沥干后装入料盘,装盘厚度为4cm,装盘后放入蒸汽柜在90℃的温度下蒸制50分钟;
将苦瓜进行脱苦处理,步骤为:将苦瓜切分为厚度为1.5cm的瓜片后,在脱苦溶液中浸泡45min后,在温度为70℃的热水中烫漂3分钟,所述苦瓜脱苦溶液由5%的盐、0.03%的维生素C、30%的麦芽糊精以及纯净水组成, 以上百分比皆为质量百分比。
(3)将经步骤(2)处理后的黑苦荞以及苦瓜分别烘干,熟制后的黑苦荞的烘干温度为105℃,烘干时间为80min,脱苦处理后的苦瓜的烘干温度为80℃,烘干时间为3h。;
(4)将经步骤(3)烘干后的黑苦荞以及苦瓜研磨成粉,粗细度皆优选为40目;
(5)将经步骤(4)研磨后得到的黑苦荞粉以及苦瓜粉与食用增稠剂、食用豆粉以及荞麦香精混合,所述食用增稠剂由琼脂和瓜尔豆胶组成(质量百分比),所述黑苦荞粉、所述苦瓜粉、所述琼脂、所述瓜尔豆胶、所述荞麦香精和所述食用豆粉混合的重量份比例为5∶3∶0.5∶0.4∶0.1∶1,加入饮用水并搅拌均匀,所述饮用水加入的比例为所述混合粉总重量的25%;
(6)将经步骤(5)得到的混合物进行挤压造粒,所述挤压造粒的步骤为:在95℃的温度下,将所述步骤四所得的混合物挤压造粒为直径为2.5mm的初胚条后,在80℃的温度下,将所得的初胚条挤压造粒为直径为1.5mm的茶料条;
(7)将步骤(6)得到的茶料条烘烤至水分含量为9%,烘烤的底火温度为145℃,面火温度为170℃,烘烤时间为34min;
(8)将步骤(7)得到的茶料条冷却后,切分为长度为0.7cm短条后,采用20目分样筛筛滤粉末。
所得到的双苦茶麦香味较醇厚,冲泡后色泽黄亮,口味微苦回甘,甘味较长,90℃水冲泡下茶条5分钟后表面出现溶解,随水自然冷却,4.6h后整体溶解。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双苦茶及其制作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双苦茶及其制作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双苦茶及其制作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双苦茶及其制作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双苦茶及其制作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54869A43申请公布日20140924CN104054869A21申请号201410241999922申请日20140603A23F3/3420060171申请人神农架林区欣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地址442400湖北省神农架林区松柏镇塘坊村72发明人徐家明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9代理人史霞54发明名称一种双苦茶及其制作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苦茶及其制作方法,属保健饮品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黑苦荞熟化处理对黑苦荞增香去苦,并对苦瓜进行脱苦处理,将处理后的黑苦荞和苦瓜烘干研磨成粉,并与食用增稠剂、食用豆粉以及饮用水按比例混。

2、合搅拌,再进行二次变温挤压造粒,并进一步烘干至水分含量为89,得到可如茶叶般冲泡饮用的双苦茶。本发明充分利用并综合黑苦荞和苦瓜降脂、降压、降糖以及清火的营养功能,采用粉末化后再集结造粒的方法,制成口味清香、有利于营养的释放和吸收、适合长期饮用的保健茶品。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54869ACN104054869A1/1页21一种双苦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黑苦荞进行熟化处理,并将苦瓜进行脱苦处理;步骤二,将经步骤一处理后的黑苦荞以及苦瓜分别烘干;步骤三,将经步。

3、骤二烘干后的黑苦荞以及苦瓜研磨成粉;步骤四,将经步骤三研磨后得到的黑苦荞粉以及苦瓜粉与食用增稠剂以及食用豆粉混合得到混合粉,重量份比例为所述黑苦荞粉5份,所述苦瓜粉3份,所述食用增稠剂0811份,所述食用豆粉0912份,所述混合后加入饮用水并搅拌均匀,所述饮用水加入的比例为所述混合粉总重量的25;步骤五,将经步骤四得到的混合物进行二次变温挤压造粒,得到茶料条,所述挤压造粒的步骤为在95的温度下,将所述步骤四所得的混合物挤压为直径为25MM的初胚条后,在80的温度下,将所得的初胚条挤压为直径为15MM的茶料条;步骤六,将经步骤五得到的茶料条烘烤至水分含量为810,得到所述的双苦茶。2如权利要求1。

4、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黑苦荞的所述熟化处理步骤为将黑苦荞在饮用水中浸泡816小时后,沥干后装入料盘,装盘厚度为35CM,装盘后放入蒸汽柜在90的温度下蒸制4560分钟;苦瓜的所述脱苦处理步骤为将苦瓜切分为厚度为12CM的瓜片后,在脱苦溶液中浸泡3050MIN后,在温度为70的热水中烫漂24分钟,所述苦瓜脱苦溶液由5的盐、002的维生素C、30的麦芽糊精以及纯净水组成质量百分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熟制后的黑苦荞的烘干温度为105,烘干时间为80MIN,脱苦处理后的苦瓜的烘干温度为80,烘干时间为3H。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

5、于,所述步骤三所得的黑苦荞粉的粗细度为40目,所得的苦瓜粉的粗细度为40目。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所述食用增稠剂由4060的琼脂和4060的瓜尔豆胶组成质量百分比,搅拌时间为1015MIN。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还加入荞麦香精,所述黑苦荞粉、所述苦瓜粉、所述琼脂、所述瓜尔豆胶、所述荞麦香精和所述食用豆粉混合的重量份比例为53050401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六中,烘烤的底火温度为130150,面火温度为160180,烘烤时间为3040MIN。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一。

6、之前的预处理,所述预处理是将黑荞麦用清水除去表面杂质,以及将苦瓜用清水漂洗后去籽。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步骤六之后的整形处理,所述整形处理的步骤为将经步骤六烘烤后的茶料条冷却后切分为长度为0508CM的短条后,筛滤粉末。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制作方法所制作的双苦茶。权利要求书CN104054869A1/5页3一种双苦茶及其制作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保健饮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双苦茶及其制作方法。背景技术0002苦荞麦是一种优质的杂粮,有着“五谷之王”之美誉,苦荞麦品种颇多,特别是神农架高山的一种黑壳苦荞麦更是苦荞中的精品,具有降血压、血脂、。

7、血糖和通便润肠、抗衰老、抗氧化、平衡人体机能等功效;苦瓜是一种极具保健功效的蔬菜类食品,有增进食欲、明目、清涼解毒、降三高、治疗糖尿病、美容等保健功效,两者都是制作天然保健饮品尤其是针对三高人群而言非常好的植物原料。目前大多数农产品制作保健饮品都采用干制法,即将植物材料直接干燥脱水制成可泡发的茶片或茶条,但茶片或茶条无法让顾客完全食用,会损失部分,不能完全地利用植物原料的营养,而且口味往往较差,为提高口味以及外形色泽会加入各种添加剂、着色剂,反而影响保健功能。另外,也有将植物原料磨制成粉,冲调食用,该种做法也存在口味较差的问题,虽然可以添加其他成分改善口味,但容易造成喧宾夺主,而且由于苦荞麦与。

8、苦瓜的原植物具有苦味,不论直接干制冲泡还是制粉冲调,苦味很重,难以调和,而且综合黑苦荞和苦瓜二者来加强将三高的功能的话,不仅苦味更重,而且凉性较大,更适宜缓慢饮用或食用,因此需要有能降低黑苦荞和苦瓜苦味,以及采用更好的方式来制作二者的保健饮品的方法。其中,对黑苦荞而言,生黑苦荞不易直接食用而且具有明显的苦味,但熟化后,具有独特的清香味,苦味明显减轻且有回甘,但黑苦荞加热温度过高对营养成分会产生破坏。另外食用植物的脱苦,有吸附脱苦、酶法脱苦、屏蔽法脱苦等,但因为对苦瓜的加工少,对苦瓜脱苦的研究也较少,传统烹饪中,对苦瓜的减苦通常采用盐渍和焯水的方法,可以作为苦瓜脱苦技术的参考,另外,苦瓜鲜瓜易产。

9、生褐变反应,在处理的过程中为尽量保持苦瓜的营养和新鲜度,需进行一定的防褐变处理,在满足食品安全的要求下,水溶性的维生素C和麦芽糊精都是较好的选择,同时麦芽糊精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降低植物原料的苦味。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提供一种双苦茶及其制作方法,本发明利用黑苦荞熟化处理对黑苦荞增香去苦,并将苦瓜进行脱苦处理后,将黑苦荞和苦瓜烘干研磨成粉后,与食用增稠剂、食用豆粉以及饮用水混合搅拌,通过二次变温挤压造粒并烘干至水分含量为89,得到可冲泡饮用的保健型双苦茶。0004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0005一种双苦茶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0006步骤一,将黑苦荞进行熟化处理,并将苦瓜进行脱苦处理;00。

10、07步骤二,将经步骤一处理后的黑苦荞以及苦瓜分别烘干;0008步骤三,将经步骤二烘干后的黑苦荞以及苦瓜研磨成粉;0009步骤四,将经步骤三研磨后得到的黑苦荞粉以及苦瓜粉与食用增稠剂以及食用豆说明书CN104054869A2/5页4粉混合得到混合粉,重量份比例为所述黑苦荞粉5份,所述苦瓜粉3份,所述食用增稠剂0811份,所述食用豆粉0912份,所述混合后加入饮用水并搅拌均匀,所述饮用水加入的比例为所述混合粉总重量的25;0010步骤五,将经步骤四得到的混合物进行挤压造粒,得到茶料条,所述挤压造粒的步骤为在95的温度下,将所述步骤四所得的混合物挤压为直径为25MM的初胚条后,在80的温度下,将所得。

11、的初胚条挤压为直径为15MM的茶料条;0011步骤六,将经步骤五得到的茶料条烘烤至水分含量为810,得到所述的双苦茶。0012优选的是,所述的制作方法中,所述步骤一中,黑苦荞的所述熟化处理步骤为将黑苦荞在饮用水中浸泡816小时后,沥干后装入料盘,装盘厚度为35CM,装盘后放入蒸汽柜在90的温度下蒸制4560分钟;苦瓜的所述脱苦处理步骤为将苦瓜切分为厚度为12CM的瓜片后,在脱苦溶液中浸泡3050MIN后,在温度为70的热水中烫漂24分钟,所述苦瓜脱苦溶液由5的盐、002的维生素C、30的麦芽糊精以及纯净水组成质量百分比。0013优选的是,所述的制作方法中,所述步骤二中,熟制后的黑苦荞的烘干温度。

12、为105,烘干时间为80MIN,脱苦处理后的苦瓜的烘干温度为80,烘干时间为3H。0014优选的是,所述的制作方法中,所述步骤三所得的黑苦荞粉的粗细度为40目,所得的苦瓜粉的粗细度为40目。0015优选的是,所述的制作方法中,所述步骤四中,所述食用增稠剂由4060的琼脂和4060的瓜尔豆胶组成质量百分比,搅拌时间为1015MIN。0016优选的是,所述的制作方法中,所述步骤四中,还加入荞麦香精,所述黑苦荞粉、所述苦瓜粉、所述琼脂、所述瓜尔豆胶、所述荞麦香精和所述食用豆粉混合的重量份比例为530504011。0017优选的是,所述的制作方法中,所述步骤六中,烘烤的底火温度为130150,面火温度。

13、为160180,烘烤时间为3040MIN。0018优选的是,所述的制作方法中,还包括步骤一之前的预处理,所述预处理是将黑荞麦用清水除去表面杂质,以及将苦瓜用清水漂洗后去籽。0019优选的是,所述的制作方法中,还包括所述步骤六之后的整形处理,所述整形处理的步骤为将经步骤六烘烤后的茶料条冷却后切分为长度为0508CM的短条后,筛滤粉末,优选采用20目分样筛筛滤。0020根据上述制作方法所制作的双苦茶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0021本发明利用黑苦荞熟化处理对黑苦荞增香去苦,在保留黑苦荞营养成分的基础上使之口味良好且更易消化吸收,并将苦瓜放入可食用成分盐、维生素C和麦芽糊精组成的脱苦溶液中浸泡,再结。

14、合烫漂技术,对苦瓜进行脱苦,不仅保留苦瓜营养成分,而且使之更易入口。然后将处理后的黑苦荞和苦瓜烘干研磨成粉,并与食用增稠剂、食用豆粉以5311的比例混合,并加入饮用水混合搅拌,充分利用并综合黑苦荞和苦瓜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以及清火的功能的同时,采用食用增稠剂增加原料的可塑性,以方便后序的造粒加工,并采用食用豆粉缓冲黑苦荞和苦瓜的凉性、增加风味,同时豆粉入水后产生的粘性也有利于后序的造粒加工。再通过将粉水混合物进行二次变温挤压造粒,使原料形成不说明书CN104054869A3/5页5易散开、利于营养缓释的茶料条,并进一步烘干至水分含量为89,得到可如茶叶般冲泡饮用的保健型双苦茶。本发明所提供的。

15、双苦茶,不采用黑苦荞和苦瓜直接干化制茶的方法,而是采用粉末化后再集结造粒的方法,因为粉末化更有利于营养的释放和吸收,但直接冲饮粉末口味较差,一般顾客难以接受,从而也难以坚持食用,而将粉末再集结造粒为可像茶叶一样冲泡的保健茶,则不仅口味舒适,适合长期饮用,也有利于有益营养成分的逐步充分吸收。通本发明所提供的制作方法制作的双苦茶,冲泡后色泽黄亮,口味清醇,茶条散开缓慢,优雅美观,且营养保健,适于长期饮用。具体实施方式;0022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0023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双苦茶的制作方法,具体步骤为0024一种双苦茶的制作方法,包。

16、括如下步骤00251将黑荞麦放入清水池,淘洗34MIN,除去表面杂质,将苦瓜用清水漂洗后去籽;00262将黑苦荞进行熟化处理,步骤为将黑苦荞在饮用水中浸泡816小时后,沥干后装入料盘,装盘厚度为35CM,装盘后放入蒸汽柜在90的温度下蒸制4560分钟;0027将苦瓜进行脱苦处理,步骤为将苦瓜切分为厚度为12CM的瓜片后,在脱苦溶液中浸泡3050MIN后,在温度为70的热水中烫漂24分钟,所述苦瓜脱苦溶液由5的盐、003的维生素C、30的麦芽糊精以及纯净水组成,以上百分比皆为质量百分比。00283将经步骤2处理后的黑苦荞以及苦瓜分别烘干,熟制后的黑苦荞的烘干温度为105,烘干时间为80MIN,脱。

17、苦处理后的苦瓜的烘干温度为80,烘干时间为3H。;00294将经步骤3烘干后的黑苦荞以及苦瓜研磨成粉,粗细度皆优选为40目;00305将经步骤4研磨后得到的黑苦荞粉以及苦瓜粉与食用增稠剂以及食用豆粉混合得到混合粉,重量份比例为所述黑苦荞粉5份,所述苦瓜粉3份,所述食用增稠剂0811份,所述食用豆粉0912份,所述食用增稠剂由4060的琼脂和4060的瓜尔豆胶组成质量百分比,所述混合后加入饮用水并搅拌均匀,所述饮用水加入的比例为所述混合粉总重量的25,为提高双苦茶的风味,可加入荞麦香精,加入荞麦香精时,所述黑苦荞粉、所述苦瓜粉、所述琼脂、所述瓜尔豆胶、所述荞麦香精和所述食用豆粉混合的重量份比例为。

18、530504011;00316将经步骤5得到的混合物进行挤压造粒,所述挤压造粒的步骤为在95的温度下,将所述步骤四所得的混合物挤压造粒为直径为25MM的初胚条后,在80的温度下,将所得的初胚条挤压造粒为直径为15MM的茶料条;00327将步骤6得到的茶料条烘烤至水分含量为810,烘烤的底火温度为130150,面火温度为160180,烘烤时间为3040MIN;00338将步骤7得到的茶料条冷却后,切分为长度为0508CM短条后,筛滤粉末,优选采用20目分样筛筛滤。0034实施例一说明书CN104054869A4/5页600351将黑荞麦放入清水池,淘洗3MIN,除去表面杂质,将苦瓜用清水漂洗后去。

19、籽;00362将黑苦荞进行熟化处理,步骤为将黑苦荞在饮用水中浸泡8小时后,沥干后装入料盘,装盘厚度为3CM,装盘后放入蒸汽柜在90的温度下蒸制45分钟;0037将苦瓜进行脱苦处理,步骤为将苦瓜切分为厚度为1CM的瓜片后,在脱苦溶液中浸泡30MIN后,在温度为70的热水中烫漂2分钟,所述苦瓜脱苦溶液由5的盐、003的维生素C、30的麦芽糊精以及纯净水组成,以上百分比皆为质量百分比。00383将经步骤2处理后的黑苦荞以及苦瓜分别烘干,熟制后的黑苦荞的烘干温度为105,烘干时间为80MIN,脱苦处理后的苦瓜的烘干温度为80,烘干时间为3H。;00394将经步骤3烘干后的黑苦荞以及苦瓜研磨成粉,粗细度。

20、皆优选为40目;00405将经步骤4研磨后得到的黑苦荞粉以及苦瓜粉与食用增稠剂以及食用豆粉混合得到混合粉,所述食用增稠剂由40的琼脂和60的瓜尔豆胶组成质量百分比,重量份比例为所述黑苦荞粉5份,所述苦瓜粉3份,所述食用增稠剂08份,所述食用豆粉12份,所述混合后加入饮用水并搅拌均匀,所述饮用水加入的比例为所述混合粉总重量的2500416将经步骤5得到的混合物进行挤压造粒,所述挤压造粒的步骤为在95的温度下,将所述步骤四所得的混合物挤压造粒为直径为25MM的初胚条后,在80的温度下,将所得的初胚条挤压造粒为直径为15MM的茶料条;00427将步骤6得到的茶料条烘烤至水分含量为8,烘烤的底火温度为。

21、150,面火温度为180,烘烤时间为40MIN;00438将步骤7得到的茶料条切分为长度为08CM短条后,筛滤粉末。0044所得到的双苦茶有清新麦香味,冲泡后色泽黄亮,口味微苦回甘,90水冲泡下茶条7分钟后表面出现溶解,随水自然冷却,5H后整体溶解。0045实施例二00461将黑荞麦放入清水池,淘洗4MIN,除去表面杂质,将苦瓜用清水漂洗后去籽;00472将黑苦荞进行熟化处理,步骤为将黑苦荞在饮用水中浸泡16小时后,沥干后装入料盘,装盘厚度为5CM,装盘后放入蒸汽柜在90的温度下蒸制60分钟;0048将苦瓜进行脱苦处理,步骤为将苦瓜切分为厚度为2CM的瓜片后,在脱苦溶液中浸泡50MIN后,在温。

22、度为70的热水中烫漂4分钟,所述苦瓜脱苦溶液由5的盐、003的维生素C、30的麦芽糊精以及纯净水组成,以上百分比皆为质量百分比。00493将经步骤2处理后的黑苦荞以及苦瓜分别烘干,熟制后的黑苦荞的烘干温度为105,烘干时间为80MIN,脱苦处理后的苦瓜的烘干温度为80,烘干时间为3H。;00504将经步骤3烘干后的黑苦荞以及苦瓜研磨成粉,粗细度皆优选为40目;00515将经步骤4研磨后得到的黑苦荞粉以及苦瓜粉与食用增稠剂以及食用豆粉混合得到混合粉,所述食用增稠剂由60的琼脂和40的瓜尔豆胶组成质量百分比,重量份比例为所述黑苦荞粉5份,所述苦瓜粉3份,所述食用增稠剂11份,所述食用豆粉09份,所。

23、述混合后加入饮用水并搅拌均匀,所述饮用水加入的比例为所述混合粉总重量的25。00526将经步骤5得到的混合物进行挤压造粒,所述挤压造粒的步骤为在95的温度下,将所述步骤四所得的混合物挤压造粒为直径为25MM的初胚条后,在80的温度说明书CN104054869A5/5页7下,将所得的初胚条挤压造粒为直径为15MM的茶料条;00537将步骤6得到的茶料条烘烤至水分含量为10,烘烤的底火温度为130,面火温度为160,烘烤时间为30MIN;00548将步骤7得到的茶料条冷却后,切分为长度为05CM短条后,采用20目分样筛筛滤粉末。0055所得到的双苦茶有清新麦香味,冲泡后色泽黄亮,口味微苦回甘,90。

24、水冲泡下茶条4分钟后表面出现溶解,随水自然冷却,4H后整体溶解。0056实施例三00571将黑荞麦放入清水池,淘洗35MIN,除去表面杂质,将苦瓜用清水漂洗后去籽;00582将黑苦荞进行熟化处理,步骤为将黑苦荞在饮用水中浸泡10小时后,沥干后装入料盘,装盘厚度为4CM,装盘后放入蒸汽柜在90的温度下蒸制50分钟;0059将苦瓜进行脱苦处理,步骤为将苦瓜切分为厚度为15CM的瓜片后,在脱苦溶液中浸泡45MIN后,在温度为70的热水中烫漂3分钟,所述苦瓜脱苦溶液由5的盐、003的维生素C、30的麦芽糊精以及纯净水组成,以上百分比皆为质量百分比。00603将经步骤2处理后的黑苦荞以及苦瓜分别烘干,熟。

25、制后的黑苦荞的烘干温度为105,烘干时间为80MIN,脱苦处理后的苦瓜的烘干温度为80,烘干时间为3H。;00614将经步骤3烘干后的黑苦荞以及苦瓜研磨成粉,粗细度皆优选为40目;00625将经步骤4研磨后得到的黑苦荞粉以及苦瓜粉与食用增稠剂、食用豆粉以及荞麦香精混合,所述食用增稠剂由琼脂和瓜尔豆胶组成质量百分比,所述黑苦荞粉、所述苦瓜粉、所述琼脂、所述瓜尔豆胶、所述荞麦香精和所述食用豆粉混合的重量份比例为530504011,加入饮用水并搅拌均匀,所述饮用水加入的比例为所述混合粉总重量的25;00636将经步骤5得到的混合物进行挤压造粒,所述挤压造粒的步骤为在95的温度下,将所述步骤四所得的混。

26、合物挤压造粒为直径为25MM的初胚条后,在80的温度下,将所得的初胚条挤压造粒为直径为15MM的茶料条;00647将步骤6得到的茶料条烘烤至水分含量为9,烘烤的底火温度为145,面火温度为170,烘烤时间为34MIN;00658将步骤7得到的茶料条冷却后,切分为长度为07CM短条后,采用20目分样筛筛滤粉末。0066所得到的双苦茶麦香味较醇厚,冲泡后色泽黄亮,口味微苦回甘,甘味较长,90水冲泡下茶条5分钟后表面出现溶解,随水自然冷却,46H后整体溶解。0067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说明书CN104054869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