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固消能构架单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固消能构架单元装置,尤指一种专供建筑物外部补强,以提高建筑物耐震力的消能构架单元。
背景技术
台湾由于地处地震带,大小地震相当频繁,因此,于数次的震灾中均造成不小的灾害,由是,建筑物于建构中的防震效果,变得格外重要,虽然,现有的建筑物已注重防震的构造,但一般的防震措施结构复杂且施工不易,而施工后的防震效果亦无法达到预期,殊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固消能构架单元装置,使建筑物达到最佳的防震效果,且使施工更为简易、快捷,提高施工效率。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安固消能构架单元装置,其设有一横向钢梁,于钢梁设有预置钢筋及焊接钢箍筋,钢梁的两端设有顶钢板及螺栓,并由两端底缘连接直向的预置钢筋以及焊接钢箍筋,钢梁的中央底缘则设有以斜状向下延伸的支撑角钢,于钢梁与支撑角钢之间设有一钢板消能器,并于两预置钢筋底端设有底钢板。
如上所述的安固消能构架单元装置,该钢梁中央底缘可连接两支撑间柱,于两支撑间柱之间设有可作为建筑物外部补强的钢板消能器。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安固消能构架单元装置,具有下述特点和优点:
前述的消能单元装置,设有一横向的钢梁,于钢梁两侧分别设有直向的钢柱,以及预置钢筋及焊接钢箍筋,钢柱顶端则设有顶钢板及螺栓,而该钢梁的中央底缘则设有一钢板消能器,以构成一消能构造单元,供应用于建筑物外部的补强,以及楼层楼板间的补强,增加既有建筑物的有效阻尼比,以降低地震侵袭时的建筑结构反应,进而提升建筑物地耐震力。
前述的消能构架单元,于钢梁中央底缘连接支撑间柱,于支撑间柱之间设有钢板消能器,以留设较大的开口避免过度遮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实施例图;
图3、4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使用实施例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楼板实施例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楼层实施例图。
附图标号说明:
1、钢梁 11、预置钢筋 2、预置钢筋
5、底钢板 9、RC柱 12、焊接钢箍筋
21、焊接钢箍筋 6、支撑间柱 13、顶钢板
3、支撑角钢 7、RC楼板 14、螺栓
4、钢板消能器 8、RC梁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主要设有一横向钢梁1,于钢梁1设以预置钢筋11及焊接钢箍筋12,钢梁1的两端设有顶钢板13及螺栓14,并由两端底缘连接直向的预置钢筋2,以及焊接钢箍筋21,钢梁1的中央底缘则设有以斜状向下延伸的支撑角钢3,于钢梁1与支撑角钢3间设有一钢板消能器4,并于两预置钢筋2底端设以底钢板5;
藉由前述构件的组合,如图2所示,于完成装修后,可应用于建筑物外部以进行补强,而不需拆除外部墙壁或窗户等,而能轻易配合现场植筋及浇置混凝土完成接合部位,且不影响建筑物内部空间。
请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可于钢梁1中央底缘连接两支撑间柱6,于两支撑间柱6之间设以钢板消能器4,于完成装修后,如图4所示,供应用于建筑物外部进行补强,本实施例由于可留设较大的开口,以避免过度遮蔽。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楼层、楼板间的补强,而能轻易的配合现场植筋及浇置混凝土来完成,其方式是将钢梁1顶持于既有的RC楼板7。
而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可设于既有的RC梁8及RC柱9,同样的,用以填入建筑物结构构架间进行补强,配合现场植筋及浇置混凝土以完成接合部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的优点:
1、可增加既有建筑物的有效阻尼比,显著降低地震时建筑结构反应,提升建筑物的耐震能力。
2、本实用新型以厂制单元并使其易于组构及建造。
此外,相较于传统的补强工法,本实用新型可达到最佳的耐震效果,为一实用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