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琴排管及其制造方法 以及采用该口琴排管制成的口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口琴并特别在一口琴的排管内设置止回瓣膜(check valve)。
背景技术
止回瓣膜,或簧片瓣膜(reed valve),一般用在口琴簧片小室(reed cell)之中,以改进性能。各簧片瓣膜一般装设得用以控制口琴内空气的流动。一簧片瓣膜,在装接于其上固定呼气驱动式(exhale-actuated)或吹奏簧片(blow reed)的簧片狭槽(reed slot)外侧时,用以防止吸入的空气在与同一吹口相关的吸气驱动式(inhale-actuated)或抽吸簧片正被演奏时被吹奏簧片旁通。同样,一簧片瓣膜,在装接于其上固定抽吸簧片(draw reed)的簧片狭槽的相对一侧时,将用以防止呼出的空气在与同一吹口相关的吹奏簧片正被演奏时被抽吸簧片旁通。对于各低音调和中音调簧片来说,由各簧片瓣膜提供的空气损失降低的这种好处胜过了它们接近于各簧片的负面效应。不过,可以被防止通过高音调簧片的相对小和受限的各簧片狭槽的空气数量,虽然相当大,但也不足以胜过各簧片瓣膜的负面接近效应。为此原因,通常从装有簧片瓣膜的口琴的高音调簧片中除去簧片瓣膜。
从美国第5367937号专利中可知,采用了与口琴簧片小室分离的一个或多个瓣膜小室。各止回瓣膜装在簧板(reed plate)和簧片的外面。可以设置与每一吹口相关的两个瓣膜小室,它们位于口部、簧片小室和各簧板之外。随着空气被呼进口琴,吹奏瓣膜小室和吹奏瓣膜允许呼出的空气流过吹奏簧片(blow reed)和吹奏起动簧片(blow enabler reed),而同时,由抽吸瓣膜小室(draw valve cell)和抽吸瓣膜(draw valve)来防止呼出的空气流过抽吸簧片(draw reed)和抽吸起动簧片(draw enabler reed)。抽吸瓣膜小室和抽吸瓣膜作用为允许吸进的气流经过抽吸簧片和抽吸起动簧片,而同时,吹奏瓣膜小室和吹奏瓣膜防止吸进的气流经过吹奏簧片和吹奏起动簧片。
口琴的这种已知设计要求制作三个单独的主体以与两个簧板相组装。这三个主体、排管、吹奏台板,以及抽吸台板,基本上是三个单独的排管。这种口琴与具有一排管而无瓣膜台板的口琴相比,则这种设计成本相对高,在加工以及组装成本上都相对高。此外,出现在排管、吹奏台板、抽吸台板与每一簧板之间的四个界面会形成易于损失空气的显著面积。在排管与两个簧板之间只具有两个界面的一种标准的口琴,显著地比这种口琴不太可能有空气损失。通过四个现有界面的任一的这种空气损失导致音量和性能降低。在各簧片与外部空气之间安放外部瓣膜小室也会减小各振动簧片的泛音振幅。由于演奏者可以在需要时通过用其双手罩住口琴来减小各振动簧片的泛音振幅,而不能以类似方式增大各振动簧片的泛音振幅,所以,产生共振泛音的口琴一般优先于缺乏共振泛音的口琴。
具有位于各簧片与外部空气之间的止回瓣膜的口琴的缺点如下:
(a)在标准半音阶和标准全音阶口琴中各簧片瓣膜接近各簧片会导致音量和共振减少,特别是对于高音调簧片;
(b)装有外部瓣膜小室的口琴,需要三个排管而不是一个,与不带外部瓣膜小室和带有一个排管的口琴相比,生产成本高;
(c)装有各种外部瓣膜小室的口琴,与不带各外部瓣膜小室的口琴相比,承受很大的空气损失;
(d)装有各种外部瓣膜小室的口琴,与不带各外部瓣膜小室的口琴相比,产生的音色缺乏共振泛音。
美国第5367937号专利披露了装在瓣膜台板上的止回瓣膜,由此在口琴的排管和簧板之外产生关联于每一中心小室的两种类型的各外部瓣膜小室,或者瓣膜小室以提高音域和音量。第一组瓣膜小室,即吹奏瓣膜小室,包含当空气被吹进口琴时受到促动的瓣膜。第二组瓣膜小室,即,抽吸瓣膜小室,包含当空气从口琴中被吸出时受到促动的瓣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性能和音色得到改进和结构得以简化的口琴排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口琴排管,包括:
一细长的基本上矩形的主体,该主体包括一前侧,一顶部相邻侧、一底部相邻侧、以及一后侧,和两个端部;
多个大致平行的室壁,在它们之间限定了三部分组成的声音通道,每个声音通道由吹奏簧片/吹奏起动簧片小室、瓣膜小室和抽吸簧片/抽吸起动簧片小室构成;
多个瓣膜小室,它们沿着所述主体前侧的中心纵向轴线沿纵向间隔开,所述瓣膜小室由所述室壁分隔,所述瓣膜小室向所述主体的前侧开口并在所述主体后侧处封闭,所述薄膜小室位于所述吹奏簧片/吹奏起动簧片小室和所述抽吸簧片/抽吸起动簧片小室之间,所述瓣膜小室与组装好的口琴的簧片不相邻;
多个分离的吹奏簧片/吹奏起动簧片小室,它们沿着顶部相邻侧纵向间隔开,所述吹奏簧片/吹奏起动簧片小室由所述室壁分隔,所述吹奏簧片/吹奏起动簧片小室与所述瓣膜小室对齐,所述吹奏簧片/吹奏起动簧片小室的底部包括一个吹奏瓣膜台板,同时,所述吹奏瓣膜台板也包括所述瓣膜小室的顶板;
多个分离的抽吸簧片/抽吸起动簧片小室,它们沿着所述底部相邻侧纵向上间隔开,所述抽吸簧片/抽吸起动簧片小室由所述室壁分隔,所述抽吸簧片/抽吸起动簧片小室与所述瓣膜小室对齐,所述抽吸簧片/抽吸起动簧片小室的顶部包括一抽吸瓣膜台板,同时所述抽吸瓣膜台板也包括所述瓣膜小室的底板;
一吹奏簧片/吹奏起动簧片瓣膜狭槽,其形成在每一所述瓣膜小室的所述顶板上并在每一所述瓣膜小室与每一所述吹奏簧片/吹奏起动簧片小室之间构成一畅开通路;
一抽吸簧片/抽吸起动簧片瓣膜狭槽,其形成在每一所述瓣膜小室的所述底板上并在每一所述瓣膜小室与每一所述抽吸簧片/抽吸起动簧片小室之间构成一畅开通路;
一吹奏簧片/吹奏起动簧片瓣膜,其位于每一所述吹奏簧片/吹奏起动簧片小室之中并定位在所述吹奏簧片/吹奏起动簧片瓣膜狭槽之上,所述吹奏簧片/吹奏起动簧片小室在一端处固定于所述吹奏瓣膜台板,而所述吹奏簧片/吹奏起动簧片瓣膜在其相对的一端处自由活动;以及
一抽吸簧片/抽吸起动簧片瓣膜位于每一所述瓣膜小室之中并定位在所述抽吸簧片/抽吸起动簧片瓣膜狭槽之上,所述抽吸簧片/抽吸起动簧片瓣膜在一端处固定于所述瓣膜小室的所述底板,而所述抽吸簧片/抽吸奏起动簧片瓣膜在其相对的一端处自由活动。
根据本发明,止回瓣膜安装在位于口部与簧片之间的各狭槽之上,从而在排管之内部形成内部瓣膜小室,或瓣膜小室,在性能和音色方面提供进一步的改进。因代替两个外部瓣膜小室而采用单独一个内部瓣膜小室,可提高气密性能,允许所有的簧片设置在排管外面-在该处其振动直接触及外部空气,以及通过减少所需部件的数量来简化结构。
于是,获得的几项优点是:
(a)通过挪开各簧片瓣膜使之不接近各簧片而减少了标准半音阶和全音阶口琴中各簧片瓣膜的负面音调效应;
(b)降低了装有簧片瓣膜的口琴的生产成本;
(c)减少了装有簧片瓣膜的口琴中空气损失量;
(d)增强了装有簧片瓣膜的口琴中各泛音共振。
优选地,所述细长的主体一般由木材制成或由塑料模制而成。
优选地,主体具有顶半部和底半部,它们由具有特定弹性的塑料制作,以致所述两半部可以用螺钉固定在一起而形成气密配合。
优选地,主体具有用粘接剂固定在一起的顶半部和底半部。
优选地,所述吹奏簧片/吹奏起动簧片瓣膜和所述抽吸簧片/抽吸起动簧片瓣膜一般都由诸如PVC这样的塑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前侧的高度小于所述后侧的高度,以使所述前侧比较舒适地适合演奏者的口腔。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采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口琴排管制成的口琴,包括一固定于所述顶部相邻侧的吹奏板,所述吹奏板封闭所述吹奏簧片/吹奏起动簧片小室的开口端;一固定于所述底部相邻侧的抽吸板,所述抽吸板封闭所述抽吸簧片/抽吸起动簧片小室的开口端;一顶部盖板,其固定于所述吹奏板;一底部盖板,其固定于所述抽吸板;以及一吹口,其固定于所述口琴排管的前侧。
优选地,所述吹奏板包含下述之一:
a)一吹奏簧片;
b)一吹奏簧片和一吹奏起动簧片;或者
c)两个吹奏簧片。
优选地,所述抽吸板包含下述之一:
a)一抽吸簧片;
b)一抽吸簧片和一抽吸起动簧片;或者
c)两个抽吸簧片。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口琴排管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各步骤:
模制一排管的顶半部,该排管顶半部包括在所述顶半部底侧上的多个上部槽道和在所述顶半部顶侧上的多个吹奏簧片/吹奏起动簧片小室,其中所述多个上部槽道形成瓣膜小室的上半部,所述上部槽道向所述顶半部的前侧开口并在所述顶半部的后侧处封闭,所述各上部槽道和所述小室沿着所述顶半部在纵向上间隔开,且每一所述上部槽道与所述小室之一对齐,所述各小室的底部和所述各上部槽道的顶部因而共享一共同壁板,所述共同壁板包括形成于其中的一孔眼或吹奏簧片/吹奏起动簧片狭槽;
在每一所述小室中将一止回瓣膜或吹奏簧片/吹奏起动簧片瓣膜在一端处固定于所述共同壁板,该止回瓣膜或吹奏簧片/吹奏起动簧片瓣膜定位在所述共同壁板上的所述吹奏簧片/吹奏起动簧片狭槽之上;
模制一排管的底半部,排管的底半部包括在所述底半部顶侧上的多个下部槽道和在所述底半部底侧上的多个抽吸簧片/抽吸起动簧片小室,其中,所述下部槽道形成瓣膜小室的底半部,所述各下部槽道向所述底半部的前侧开口并在所述底半部的后侧处封闭,所述各下部槽道和所述小室沿着所述底半部在纵向上间隔开,而每一所述下部槽道与所述小室之一对齐,所述各小室的顶部和所述各下部槽道的底部因而共享一共同壁板,所述共同壁板包括形成于其中的一孔眼或吹奏簧片/吹奏起动簧片狭槽;
在每一所述下部槽道中将止回瓣膜或抽吸簧片/抽吸起动簧片瓣膜在一端处固定于所述共同壁板,所述抽吸簧片/抽吸起动簧片瓣膜在每一所述下部槽道中定位于所述下部槽道中的所述抽吸簧片/抽吸起动簧片狭槽之上;以及
把所述顶半部和所述底半部以气密连接方式固定到一起,同时所述顶半部的所述上部槽道和所述底半部的所述下部槽道对齐。
本发明的其他各项实施例在以下说明中予以解释。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结合各优选实施例的附图在以下说明中予以详细解释。
图1是图2和图3中两件式口琴排管的由平面1-1所表示的剖面的前视图,各簧板包括在图2和图3之中,但不在图1之中;
图2是由图1的平面2-2表示的剖面图;
图3是由图1的平面3-3表示的剖面图;
图4是图1中两件式口琴中由图1的平面4-4表示的上部的透视图;
图5是图1中两件式口琴中由图1的平面5-5表示的下部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两件式排管在图1中连接到一起,图1示出通常的十室口琴,该口琴如同其最终组装好的一样。接合起来的排管零件构成基本上矩形的排管主体12,其包括前侧60、顶部相邻侧61、底部相邻侧62、后侧(图1中未画出)、低音调端64和高音调端65,且排管12的厚度一般从前60到后要大于顶部61到底部62。各瓣膜小室49在上件10和下件11接合之后沿着排管的纵向主体居中地形成。各瓣膜小室49由所示的沿着排管12以一定间距地间隔开的室壁(cell wall)37分隔开来。排管上件10的纵向部分在排管12之内构成吹奏瓣膜台板39。顶部室壁延伸段66形成吹奏簧片/吹奏起动簧片小室(blow reed/blow enabler reed cell)47,在每一吹奏簧片/吹奏起动簧片小室47共享一部分吹奏瓣膜台板(blow valve platform)39的情况下沿着排管的顶部相邻侧61间隔开来。各吹奏簧片/吹奏起动簧片瓣膜狭槽23是吹奏瓣膜台板39中的一些孔眼,为空气提供一条在每一瓣膜小室49和与其相关的吹奏簧片/吹奏起动簧片小室47之间的通道。吹奏簧片/吹奏起动瓣膜19′在其端部之一处固定在每一吹奏簧片/吹奏起动簧片瓣膜狭槽23′之上。把吹奏簧片/吹奏起动簧片瓣膜19′定位在吹奏瓣膜台板39上面因而可在排管12之内移动瓣膜,从而使本发明显著地优于先前技术。这样定位吹奏簧片/吹奏起动瓣膜19′可使瓣膜与各吹奏簧片分离开来,它将被安装在顶部相邻侧61上排管12外部的一簧板(图1中未画出)上,从而减少了先前技术口琴中簧片瓣膜的负面音调效应,并增加了泛音的共振。通过在排管之内定位吹奏簧片/吹奏起动瓣膜19′,就像带有瓣膜的先前技术的口琴那样需要较少的部件,从而获得各部件之间空气损失较少的附加好处并降低生产成本。
排管下件11的纵向部分在排管12之内构成抽吸瓣膜台板40。各底部室壁延伸段67形成各抽吸簧片/抽吸起动簧片小室(draw reed/draw enablerreed cell)48,它们在每一抽吸簧片/抽吸起动簧片小室48共享一部分抽吸瓣膜台板40的情况下沿着排管12的底部相邻侧62间隔开来。抽吸簧片/抽吸起动簧片瓣膜狭槽25′是抽吸瓣膜台板40中的一些孔眼,为空气提供一条在每一瓣膜小室49和与其相关的抽吸簧片/抽吸起动簧片小室48之间的通道。抽吸簧片/抽吸起动簧片瓣膜21′,在其端部之一处固定在每一抽吸簧片/抽吸起动簧片瓣膜狭槽25′之上。将抽吸簧片/抽吸起动簧片瓣膜21′定位在抽吸瓣膜台板40上面因而可在排管12之内移动瓣膜,从而使本发明显著地优于先前技术。这样定位抽吸簧片/抽吸起动簧片瓣膜21′可使瓣膜与各抽吸簧片分离开来,它将被安装在底部相邻侧62上排管12外部的一簧板(图1中未画出)上,从而减少了先前技术口琴中各簧片瓣膜的负面音调效应,并增加了泛音的共振。通过在排管之内定位各抽吸簧片/抽吸起动簧片瓣膜21′,就像带有瓣膜小室的先前技术口琴之中那样需要较少的部件,从而得出各部件之间空气损失较少的附加好处并降低生产成本。
排管上件10和排管下件11一般由木材或塑料做成。用于制作排管的典型塑料是ABS。ABS的弹性可以规定成使得两件可以由螺钉(图1中未画出)固接在一起并从而构成气密接合。另外,两件可以用粘接剂或其他公知的手段予以固接。
吹奏簧片/吹奏起动簧片瓣膜19′和抽吸簧片/抽吸起动簧片瓣膜21′一般由塑料做成,后者可以是聚酯薄膜、PVC,或者任何薄的弹性不可渗透材料。
图2是由图1的平面2-2表示的排管12的剖视图,示出大致上一半的第一三个一组的小室,或者用于口琴排管12最低音调的簧片的小室,并且示出所装的簧板。绘出分隔线70以表明排管上件10和下件11之间的接合。排管12的上件10在其中心处具有瓣膜小室49,且排管的整体式吹奏瓣膜台板39构成了瓣膜小室49的顶板。排管12的下件11包括整体式抽吸瓣膜台板40,其构成了瓣膜小室49的底板。接合时,如2所示,排管的上件10和下件11与各室壁37相结合而在排管12中心部分中构成各瓣膜小室49。室壁66的顶部延伸段和吹奏瓣膜台板39形成了吹奏簧片/吹奏吸起动簧片小室47。排管12上件10的顶部相邻侧61以气密配合方式固接于吹奏簧片/吹奏起动簧板9。室壁67的底部延伸段和抽吸瓣膜台板40形成抽吸簧片/抽吸起动簧片小室48。排管12的下件11的底部相邻侧62以气密配合方式固接于抽吸簧片/抽吸起动簧板8。
图2还示出制成在吹奏瓣膜台板39内的吹奏簧片/吹奏起动簧片瓣膜狭槽23′。吹奏簧片/吹奏起动簧片瓣膜狭槽23′提供了瓣膜小室49与吹奏簧片/吹奏起动簧片小室47之间的一条空气通道。安装在吹奏瓣膜台板39上侧的是吹奏簧片/吹奏起动簧片瓣膜19′,它在一端处装接于吹奏瓣膜台板39,由粘接剂线条36′示出,并在其相对一端处是自由的。吹奏簧片/吹奏起动簧板9固接于排管12的顶部相邻侧61并包括在一端处由铆钉17固定的吹奏簧片18。
图2的下部示出抽吸簧片/抽吸起动簧片瓣膜21′。装在抽吸瓣膜台板40上侧上、直接在抽吸簧片/抽吸起动簧片瓣膜狭槽(图2中未画出)之上的是抽吸簧片/抽吸起动簧片瓣膜21′,它在其两端之一处装接于抽吸瓣膜台板40,由粘接剂线条36′示出,并且在其相对一端处是自由的。抽吸簧片/抽吸起动簧板8固定于排管12的底部相邻侧62并包括在一端处由铆钉17固定的抽吸簧片20。
随着空气被吹进图2所示的瓣膜小室49的吹口38,吹奏簧片/吹奏起动簧片瓣膜19′响应瓣膜小室49之中的高压而开启,而抽吸簧片/抽吸起动簧片瓣膜21′保持关闭。通过吹奏簧片/吹奏起动簧片瓣膜狭槽23′以及畅开的吹奏簧片/吹奏起动簧片瓣膜19′的空气流进吹奏簧片/吹奏起动簧片小室47,而后经过吹奏簧片18以使其振动并生成音符。虽然在图2中并未示出,但吹奏起动簧片也可以安装于吹奏簧片/吹奏起动簧板9,并且吹奏起动簧片可以响应吹进空气并将其口和喉调节于适合音调曲折(note bending)的共振频率的口琴演奏者而振动。
图3是由图1的平面3-3表示的排管12的剖视图,示出大致上一半的最后三个一组的小室,或者用于口琴排管12的最高音调簧片的小室,并且画出所装的簧板。瓣膜小室49位于吹奏瓣膜台板39与抽吸瓣膜台板40之间。抽吸簧片/抽吸起动簧片瓣膜狭槽25′构成瓣膜小室49与吹奏簧片/抽吸起动簧片小室48之间的一条空气通道。挠性的抽吸簧片/抽吸起动簧片瓣膜21′在粘接剂线条36′处固接于抽吸瓣膜台板40的上表面。
随着空气从图3所示的瓣膜小室49的吹口38吸出,抽吸簧片/抽吸起动簧片瓣膜26′响应瓣膜小室49之中的低压而开启,而吹奏簧片/吹奏起动簧片瓣膜19′保持关闭。通过抽吸簧片/抽吸起动簧片瓣膜狭槽25′和畅开的抽吸簧片/抽吸起动簧片瓣膜21′的空气从抽吸簧片/抽吸起动簧片小室48抽空,从而使空气经过抽吸簧片20吸出而使之振动并生成音符,虽然在图3中并未画出,但抽吸起动簧片也可以安装到抽吸簧片/抽吸起动簧板8上,并且这个抽吸气动簧片可以响应抽吸空气同时使其口和喉调节成适合音调曲折的共振频率的口琴演奏者而振动。
图4是图1中口琴排管上件10的透视图,由图1的平面4-4表示。上件10一般用木材机加工制成或由塑料模制而成。上件10是细长的基本上矩形的主体,包括前侧60、顶部相邻侧61、后侧63,以及两个端部,即图4左侧上的低音调端部64和图4右侧上的高音调端部65。一系列吹奏簧片/吹奏起动簧片小室47模制在顶部相邻侧61之内。每一吹奏簧片/吹奏起动簧片小室47在每一小室底部上包括一吹奏瓣膜台板39。吹奏簧片/吹奏起动簧片瓣膜狭槽23′通过位于每一吹奏簧片/吹奏起动簧片小室47底部处的吹奏瓣膜台板39而形成。吹奏簧片/吹奏起动簧片瓣膜19′定位在每一吹奏簧片/吹奏起动簧片瓣膜狭槽23′之上并在一端处固接于吹奏瓣膜台板39,而另一端未予固接而自由活动。一系列室壁37沿着排管上件10的下部表面间隔开来。每一对室壁37限定一个上部槽道80,该槽道80向前侧60开口并在后部封闭。在上件10随后对准并固接于下件11(图4中未画出)时,上件10的各上部槽道80和下件11(图4中未画出)的各下部槽道81将结合而构成瓣膜小室
图5是图1中口琴排管下件11的透视图,由图1的平面5-5表示。下件11一般由木材机加工制成或由塑料模制而成。下件11是细长的基本上矩形的主体,包括前侧60、底部相邻侧62、后侧63,以及两个端部,即图5左侧上的低音调端部64和图5右侧上的高音调端部65。一系列抽吸簧片/抽吸起动簧片小室48模制在底部相邻侧62(图5中未画出)之内,而一系列下部槽道81模制在下件的顶部之内。抽吸瓣膜台板40包括在每一下部槽道81的底部上。抽吸簧片/抽吸起动簧片瓣膜狭槽25′通过位于下部槽道81底部处的抽吸瓣膜台板40而形成。抽吸簧片/抽吸起动簧片瓣膜21′定位在每一抽吸簧片/抽吸起动簧片瓣膜狭槽25′之上,并在一端处固接于抽吸瓣膜台板40,而另一端未予固接而自由活动。一系列室壁37沿着排管下件11的上部表面间隔开来。每一对室壁37形成向前侧60开口并在后侧63处封闭的下部槽道81。在下件11随后对准并固接于上件10(图5中未画出)时,上件10的上部槽道80和下件11的下部槽道81将结合而构成瓣膜小室。
图1、2、3、4和5示出一项优选实施例,其设计成具有邻近每一簧片小室的两个簧片,四个簧片并联于每一吹口。这一实施例适合于变调(bending)口琴以及标准的八音阶和颤音口琴。
第二实施例具有邻近每一簧片小室的一个簧片,四个簧片小室和四个簧片并联于每一吹口。这四个簧片中的两个可以是吹奏簧片,而其他两个是抽吸簧片。这一第二实施例可以纳入一半音阶口现琴并可包括附加一半音阶口琴式滑动装置,它将允许选定一个吹奏簧片和一个抽吸簧片,同时阻止关联于同一吹口的另外两个簧片。第二实施例将提供内部瓣膜小室的一些音调上的优点并允许各簧片瓣膜结合每个簧片予以利用,包括最高音调小室的那些簧片在内,而没有由于装在簧板上的标准簧片瓣膜所造成的各种缺点。
第三实施例具有邻近每一簧片小室的一个簧片,两个簧片小室和两个簧片并联于每一吹口。这一实施例可以结合入标准的全音阶口琴,并将为口琴提供一种内部瓣膜小室和簧片瓣膜的优点而没有由安装在簧板上的标准的簧片瓣膜造成的各种缺点。
于是,装有本发明的口琴排管的口琴可以用以改进美国专利第5367937号之中所述的变调口琴的音色和性能,以及改进标准的10小室、20簧片全音阶口琴、标准的颤音口琴、标准的八音阶口琴和标准的半音阶口琴的音色和性能。其次,装有本发明的口琴排管的口琴具有其他优点:
(a)通过减小标准的半音阶和全音阶口琴中簧片瓣膜对各簧片的接近程度而减小它们的负面音调效应;
(b)通过将抽吸瓣膜台板和吹奏瓣膜台板结合到单一排管中而降低了装有瓣膜小室的口琴的生产成本;
(c)通过减少易发生空气损失的必需部件的数量来减少装有瓣膜小室的口琴的空气损失;
(d)通过把瓣膜小室设置在簧板内部,从而在簧片与外部空气之间提供直接接触,来增大装有瓣膜小室的口琴的泛音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