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生态混凝土预制挡墙及其制造与施工工艺.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943338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866.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036395.5

申请日:

2015.01.23

公开号:

CN104652359A

公开日:

2015.05.27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02B 3/12申请公布日:20150527|||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2B 3/12申请日:20150123|||公开

IPC分类号:

E02B3/12; E02B3/14

主分类号:

E02B3/12

申请人:

安徽普氏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宁迁

地址:

230022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马鞍山南路760号绿地嬴海A座2102-2108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生态混凝土预制挡墙,由若干个混凝土箱型植房叠加构成,所述混凝土箱型植房沿高度方向上贯穿设有孔洞,沿长度方向两侧设有用于与相邻混凝土箱型植房连接的连接件,混凝土箱型植房顶部覆盖有可拆卸的防护网,混凝土箱型植房前部设有与孔洞相对的可拆卸覆板;制造工艺包括混凝土箱型植房的制造,施工工艺包括对混凝土箱型植房的装配。本发明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孔洞中可以填土种植绿植,或作为供水生动物栖息繁衍的场所,有助于形成一个良好的河道生态环境系统,可拆卸防护网,能够防止雨水和水流对水土的冲刷,起到水土保持的作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多功能生态混凝土预制挡墙,其特征在于:该生态混凝土预制挡墙由若干个混凝土箱型植房叠加构成,所述混凝土箱型植房沿高度方向上贯穿设有孔洞,沿长度方向两侧设有用于与相邻混凝土箱型植房连接的连接件,混凝土箱型植房顶部覆盖有可拆卸的防护网,混凝土箱型植房前部设有与孔洞相对的可拆卸覆板。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生态混凝土预制挡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网为3D结构的网板或植生毯。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生态混凝土预制挡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相适配凸型圆弧铰位连接块及凹型圆弧铰位连接块,分别设置在混凝土箱型植房沿长度方向两侧。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生态混凝土预制挡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箱型植房顶面设有卡位及卡块,该混凝土箱型植房上方的混凝土箱型植房底面前端卡设在所述卡位中,并通过卡块限位。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生态混凝土预制挡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箱型植房两侧均设有吊装孔,设置在连接件的两侧。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生态混凝土预制挡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箱型植房的底部沿宽度方向上对称设有叉齿位。

7.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生态混凝土预制挡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箱型植房置于鱼巢上,混凝土箱型植房的底面卡设在鱼巢顶部的鱼巢卡位中,并通过鱼巢卡块限位。

8.
  一种多功能生态混凝土预制挡墙的制造工艺,用于制造上述多功能生态混凝土预制挡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配比混凝土:混凝土中沙、石、水泥的配比为:600-1100:800-1300:250-500;
(2)、制造混凝土箱型植房的钢筋骨架;
(3)、将钢筋骨架放入模具;
(4)、混凝土搅拌后浇筑在模具内;
(5)、模内恒温保养,使混凝土固化;
(6)、开模取件;
(7)、第二次模外自然保养;
(8)、制成混凝土箱型植房;
(9)、将若干个混凝土箱型植房沿高度及长度方向依次叠加后即构成多功能生态混凝土预制挡墙。

9.
  一种多功能生态混凝土预制挡墙的制造工艺,用于对上述多功能生态混凝土预制挡墙进行施工,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河道上铺设混凝土基础;
(2)、将第一个混凝土箱型植房放入河道的基础上,沿长度方向依次连接混凝土箱型植房,构成底层的混凝土箱型植房组;
(3)、向各个混凝土箱型植房内填充泥土,将植物种子均匀撒在泥土上;或保持混凝土箱型植房的空心,形成鱼巢;或将防护网覆盖在各个混凝土箱型植房的顶部;
(4)、在底层的混凝土箱型植房组上沿高度方向依次铺设多层混凝土箱型植房组,并在各个混凝土箱型植房内重复步骤(3),即可形成多功能生态混凝土预制挡墙。

说明书

一种多功能生态混凝土预制挡墙及其制造与施工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利建筑工程构件,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生态混凝土预制挡墙及其制造与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护岸工程是河道治理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护岸措施对河道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多的不利影响。长期以来,人们比较注重河道的防洪排涝功能,河道治理形式单一,多采用干砌石、浆砌石等,使河流丧失了自然原本的活力,忽略了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由于河坡硬化使河道的自净能力弱化,各种水生植物无法生存,严重破坏了河流的生态系统,也影响护岸及周围环境的美观度。另外,关于水生动物的保护,目前普遍的做法是在河岸浅水区投放石头、鹅卵石为水生动物提供栖息场所,然此种做法并不能解决河道坡面的稳定性问题以及防止水土流失。传统的生态混凝土挡墙在填充泥土后,易受水流、雨水的冲刷而造成水土流失,水土流失之后不利于绿植的生存生长,起不到环境保护的作用,也有损景观美化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生态混凝土预制挡墙及其制造与施工工艺。
一种多功能生态混凝土预制挡墙,由若干个混凝土箱型植房叠加构成,所述混凝土箱型植房沿高度方向上贯穿设有孔洞,沿长度方向两侧设有用于与相邻混凝土箱型植房连接的连接件,混凝土箱型植房顶部覆盖有可拆卸的防护网,混凝土箱型植房前部设有与孔洞相对的可拆卸覆板。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防护网为3D结构的网板或植生毯。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连接件包括相适配凸型圆弧铰位连接块及凹型圆弧铰位连接块,分别设置在混 凝土箱型植房沿长度方向两侧。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混凝土箱型植房顶面设有卡位及卡块,该混凝土箱型植房上方的混凝土箱型植房底面前端卡设在所述卡位中,并通过卡块限位。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混凝土箱型植房两侧均设有吊装孔,吊装孔设置在连接件的两侧。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混凝土箱型植房的底部沿宽度方向上对称设有叉齿位。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混凝土箱型植房置于鱼巢上,混凝土箱型植房的底面卡设在鱼巢顶部的鱼巢卡位中,并通过鱼巢卡块限位。
一种多功能生态混凝土预制挡墙的制造工艺,用于制造上述多功能生态混凝土预制挡墙,包括以下步骤:
(1)、配比混凝土:混凝土中沙、石、水泥的配比为:600-1100:800-1300:250-500;
(2)、制造混凝土箱型植房的钢筋骨架;
(3)、将钢筋骨架放入模具;
(4)、混凝土搅拌后浇筑在模具内;
(5)、模内恒温保养,使混凝土固化;
(6)、开模取件;
(7)、第二次模外自然保养;
(8)、制成混凝土箱型植房;
(9)、将若干个混凝土箱型植房沿高度及长度方向依次叠加后即构成多功能生态混凝土预制挡墙。
一种多功能生态混凝土预制挡墙的施工工艺,用于对上述多功能生态混凝土预制挡墙进行施工,包括以下步骤:
(1)、在河道上铺设混凝土基础;
(2)、将第一个混凝土箱型植房放入河道的基础上,沿长度方向依次连接混凝土箱型植房,构成底层的混凝土箱型植房组;
(3)、向各个混凝土箱型植房内填充泥土,将植物种子均匀撒在泥土上;或保持混凝土箱型植房的空心,形成鱼巢;或将防护网覆盖在各个混凝土箱型植房的顶部;
(4)、在底层的混凝土箱型植房组上沿高度方向依次铺设多层混凝土箱型植房组,并在各个混凝土箱型植房内重复步骤(3),即可形成多功能生态混凝土预制挡墙。
本发明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在作为具有植生功能的生态混凝土预制挡墙的时,可在混凝土箱型植房内可填充泥土,形成一个良性的水土循环,可在混凝土箱型植房顶部种植绿植及形成透水结构,保护河岸的生态环境,形成较为美观的景观生态效应,另外,在本发明作为具有鱼巢功能的生态混凝土预制挡墙的时,水生动物可通过可拆卸覆板进入内部中空的空间栖息繁衍,有利于水生动物的保护,有助于形成一个良好的河道生态环境系统,并且,混凝土箱型植房顶部覆盖的可拆卸防护网,能够防止雨水和水流对水土的冲刷,起到水土保持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主视结构示意图(剖面);
图3为本发明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侧视结构示意图(剖面);
图6为本发明中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实施例8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混凝土箱型植房;2、孔洞;3、连接件;301、凸型圆弧铰位连接块;302、凹型圆弧铰位连接块;4、防护网;5、可拆卸覆板;6、卡位;7、卡块;8、吊装孔;9、结构加强腹板;10、叉齿位;11、鱼巢卡位;12、鱼巢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功能生态混凝土预制挡墙,由若干个如图1所示的混凝土箱型植房1叠加构成(叠加包括沿高度方向层层叠加以及沿长度方向依次叠加),结合图2至图5,混凝土箱型植房1沿高度方向上贯穿设有孔洞2,沿长度方向两侧设有用于与相邻混凝土箱型植房1连接的连接件3,混凝土箱型植房1顶部覆盖有可拆卸的防护网4,混凝土箱型植房1前部设有与孔洞2相对的可拆卸覆板5。
将本发明安装在河道上时,可拆卸覆板5是固定在混凝土箱型植房1前部的,此时可往孔洞2内填充泥土,形成一个良性的水土循环,起到保护生态环境和景观美化的作用,混凝土箱型植房1的长度根据河流的弯度来设计,弯度越大,则长度设计越小,以保证能够随着岸线走势施工。本发明采用的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C25。
或者,在浅水区域施工,将可拆卸覆板5拆离混凝土箱型植房1前部,此时混凝土箱型植房1形成箱型鱼巢,水生动物可通过此鱼门进入箱型鱼巢中栖息繁衍,保护河流中水生动物。
或者,将防护网4通过卡件固定在混凝土箱型植房1的顶部,防止雨水和水流冲刷,起到水土保持的作用。
实施例1
防护网4为3D结构的网板,混凝土箱型植房1顶部设有若干防护网卡口,将防护网覆在上部,使用卡钉嵌入防护网卡口中固定防护网。目的在于,可以确保其防护强度,确保使用寿命。防护网4也可采用植生毯,强度略低于3D结构的网板,但可以起到培养水生植物的功能,水生植物的覆盖,也增强了防护网4的强度。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连接件3包括相适配凸型圆弧铰位连接块301及凹型圆弧铰位连接块302,分别设置在混凝土箱型植房1沿长度方向两侧。在连接时,参见图6,相邻的两个混凝土箱型植房1之间,通过相对的凸型圆弧铰位连接块301及凹型圆弧铰位连接块302即可实现连接,快捷方便,稳定可靠(在固定住一个混凝土箱型植房1的位置后,由于采用铰位方式,另一混凝土箱型植房1在连接后,再旋转调整至所需固定位置,从而保证适应不同弯度的河流岸线,故具有连接速度快,可靠性高的优势。)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混凝土箱型植房1呈梯形结构,顶面面积大于底面面积。目的在于, 在混凝土箱型植房1沿高度方向架设时,其顶面会露出部分面积,使植被裸露在外,更有利于水生植物的生存,并提升美观度。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7,混凝土箱型植房1顶面设有卡位6及卡块7,该混凝土箱型植房1上方的混凝土箱型植房1底面前端卡设在所述卡位6中,并通过卡块7限位。目的在于,方便混凝土箱型植房1在沿高度方向上的层叠安装,并确保其在安装后的稳定程度。在码垛时,卡位6及卡块7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高度,保证上一层产品堆叠的稳定性,方便码垛、装车运输。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8,混凝土箱型植房1两侧均设有吊装孔8,吊装孔8设置在连接件3的两侧。目的在于,在混凝土箱型植房1脱模时通过此吊装孔将产品吊装出来,连接件3可起到限位的作用,保证产品起吊时不偏转,从而保证吊装的安全。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混凝土箱型植房1内腔沿高度方向设有结构加强腹板9。根据混凝土箱型植房1的不同长度尺寸,设计不同数量的结构加强腹板9,可以保证本发明的结构强度,同时,结构加强腹板9数量的不同也会将箱型植房1划分成对应数量的空腔。
实施例7
参见图9,混凝土箱型植房1的底部沿宽度方向上对称设有叉齿位10。叉齿位10能够保证叉车的叉齿伸进去操作,从而便于产品的转移。靠内侧的叉齿位10在施工中可以作为挡土墙的排水孔,施工时背部设置反滤层,从而实现降低侧压力的功能,保证挡土墙的稳定性。
实施例8
参见图10,混凝土箱型植房1置于鱼巢上,混凝土箱型植房1的底面卡设在鱼巢顶部的鱼巢卡位11中,并通过鱼巢卡块12限位。目的在于,利用混凝土箱型植房1构成鱼巢结构,人工生态鱼巢护坡为基础进行施工,将河流中生态环境治理和河流护岸治理有机统一起来。
上述一种多功能生态混凝土预制挡墙的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配比混凝土:混凝土中沙、石、水泥的配比为:600-1100:800-1300:250-500;
(2)、制造混凝土箱型植房1的钢筋骨架;
(3)、将钢筋骨架放入模具;
(4)、混凝土搅拌后浇筑在模具内;
(5)、模内恒温保养,使混凝土固化;
(6)、开模取件;
(7)、第二次模外自然保养;
(8)、制成混凝土箱型植房1;
(9)、将若干个混凝土箱型植房1沿高度及长度方向依次叠加后即构成多功能生态混凝土预制挡墙。
上述一种多功能生态混凝土预制挡墙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在河道上铺设混凝土基础;
(2)、将第一个混凝土箱型植房1放入河道的基础上,沿长度方向依次连接混凝土箱型植房1,构成底层的混凝土箱型植房组;
(3)、向各个混凝土箱型植房1内填充泥土,将植物种子均匀撒在泥土上;或保持混凝土箱型植房1的空心,形成鱼巢;或将防护网4覆盖在各个混凝土箱型植房1的顶部;
(4)、在底层的混凝土箱型植房组上沿高度方向依次铺设多层混凝土箱型植房组,并在各个混凝土箱型植房1内重复步骤(3),即可形成多功能生态混凝土预制挡墙。
本实施例中,混凝土箱型植房1通过吊装工具配合混凝土箱型植房1上的吊装孔8完成铺设。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多功能生态混凝土预制挡墙及其制造与施工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一种多功能生态混凝土预制挡墙及其制造与施工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一种多功能生态混凝土预制挡墙及其制造与施工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多功能生态混凝土预制挡墙及其制造与施工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多功能生态混凝土预制挡墙及其制造与施工工艺.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生态混凝土预制挡墙,由若干个混凝土箱型植房叠加构成,所述混凝土箱型植房沿高度方向上贯穿设有孔洞,沿长度方向两侧设有用于与相邻混凝土箱型植房连接的连接件,混凝土箱型植房顶部覆盖有可拆卸的防护网,混凝土箱型植房前部设有与孔洞相对的可拆卸覆板;制造工艺包括混凝土箱型植房的制造,施工工艺包括对混凝土箱型植房的装配。本发明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孔洞中可以填土种植绿植,或作为供水生动物栖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