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硅酸盐外墙保温材料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外墙材料,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硅酸盐外墙保温材料。
背景技术
现阶段社会各界人士已经在积极呼吁运用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以及新
能源开发等多种方式实现节能减排的经济模式和生活工作方式,而我国的建筑能耗在社会
总能耗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并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建筑能耗还呈现出快速增长
的趋势。因此,建筑节能成为我们节能减排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其中,通过提高建
筑保温隔热能力来实现节能已经成为当前最重要的节能措施之一。
建筑外墙保温作为建筑节能的一个技术手段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目前外墙保
温材料在使用中还存在与基体黏结性不好,易开裂、保温耐久性差等问题,为了实现节能减
排的目的,也为了保证建筑保温材料的持久使用,我们必须不断改进外墙保温材料的生产
技术,制造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外墙保温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硅酸盐外墙保温材料,具有与墙面
基体黏结性好、导热系数小、耐久性好的优良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硅酸盐外墙保温材料,包括界面层、保温板、饰面层;所述界面层用来粘结墙
面基体和保温材料,所述保温板为硅酸盐保温板,所述饰面层喷涂在保温板的最外层。
上述新型硅酸盐外墙保温材料,其中,所述界面层包括1-1.5重量份数界面剂、3-5
重量份数聚丙烯纤维、40-45重量份数细沙、50-55重量份数水泥;所述界面层用来粘结墙面
基体和保温材料。
上述新型硅酸盐外墙保温材料,其中,所述保温板的制作方法为:采用球磨机将质
量分数为20-30重量份数的镁铝尖晶石、30-40重量份数氧化硅、10-20重量份数粉煤灰、10-
20重量份数膨胀珍珠岩、0.1-0.5重量份数流化剂、3-5重量份数聚丙烯纤维、0.5-1重量份
数分散剂混合均匀球磨,在振动台上将上述所述混合料倒入模具中,通过振动使混合料变
得密实均匀,最后放入炉内进行烧制,即得所述保温板。
上述新型硅酸盐外墙保温材料,其中,所述饰面层为聚丙烯酸酯涂料;饰面层喷涂
在保温材料的最外层,具有防火、防水、耐久性强的特点。
本发明对比现有技术有如下的有益效果:界面层中加入聚丙烯纤维,使得其韧性
增大,抗拉伸能力增强,即保证了保温材料跟墙面基体良好的黏结性,也能防止保温材料的
开裂脱落;硅酸盐保温板具有防火性和低的导热系数,可以起到良好的保温效果;饰面层隔
绝保温板与空气的接触,提高了保温材料的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以下实施
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
(1)将1重量份数界面剂、5重量份数聚丙烯纤维、40重量份数细沙、55重量份数水泥混
合球磨,即得界面层;
(2)采用球磨机将质量分数为20重量份数的镁铝尖晶石、40重量份数氧化硅、10重量份
数粉煤灰、20重量份数膨胀珍珠岩、0.1重量份数流化剂、5重量份数聚丙烯纤维、0.5重量份
数分散剂混合均匀球磨,在振动台上将上述所述混合料倒入模具中,通过振动使混合料变
得密实均匀,最后放入炉内进行烧制,即得所述保温板。
(3)将保温板一边粘结界面层,一边喷涂聚丙烯酸酯涂料,即得新型硅酸盐外墙保
温材料。
实施例2
(1)将1.5重量份数界面剂、3重量份数聚丙烯纤维、45重量份数细沙、50重量份数水泥
混合球磨得到界面层;
(2)采用球磨机将质量分数为30重量份数的镁铝尖晶石、30重量份数氧化硅、20重量份
数粉煤灰、10重量份数膨胀珍珠岩、0.5重量份数流化剂、3重量份数聚丙烯纤维、1重量份数
分散剂混合均匀球磨,在振动台上将上述所述混合料倒入模具中,通过振动使混合料变得
密实均匀,最后放入炉内进行烧制,即得所述保温板。
(3)将保温板一边粘结界面层,一边喷涂聚丙烯酸酯涂料,即得新型硅酸盐外墙保
温材料。
实施例3
(1)将1.3重量份数界面剂、4重量份数聚丙烯纤维、43重量份数细沙、53重量份数水泥
混合球磨得到界面层;
(2)采用球磨机将质量分数为25重量份数的镁铝尖晶石、35重量份数氧化硅、15重量份
数粉煤灰、15重量份数膨胀珍珠岩、0.3重量份数流化剂、4重量份数聚丙烯纤维、0.7重量份
数分散剂混合均匀球磨,在振动台上将上述所述混合料倒入模具中,通过振动使混合料变
得密实均匀,最后放入炉内进行烧制,即得所述保温板。
(3)将保温板一边粘结界面层,一边喷涂聚丙烯酸酯涂料,即得新型硅酸盐外墙保
温材料。
本发明对比现有技术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界面层中加入聚丙烯纤维,使得其韧
性增大,抗拉伸能力增强,即保证了保温材料跟墙面基体良好的黏结性,也能防止保温材料
的开裂脱落;(2)硅酸盐保温板具有防火性和低的导热系数,可以起到良好的保温效果;(3)
饰面层隔绝保温板与空气的接触,提高了保温材料的使用寿命。
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备方法仅仅是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
明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
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
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