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密肋楼盖的防水模壳及其施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密肋楼盖的防水模壳及其施工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510699A43申请公布日20140115CN103510699A21申请号201310323012322申请日20130729E04G11/44200601E04G21/0020060171申请人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518049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上梅林梅坳三路29号72发明人罗刚王晓璐74专利代理机构深圳市中知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1代理人吕晓蕾54发明名称建筑密肋楼盖的防水模壳及其施工方法57摘要一种建筑密肋楼盖的防水模壳及其施工方法,它包括如下的施工步骤预制防水模壳;在准备浇筑混凝土楼盖的常规模板上按常规方法设置钢筋混凝土用钢筋;将防水模壳设置。
2、在混凝土楼盖浇筑的常规模板上,形成矩阵排列分布的防水模壳阵列;设置密肋梁钢筋;浇筑钢筋混凝土薄板和密肋梁,防水模壳的底板作为控制混凝土薄板的厚度的模板,防水模壳的侧壁构成控制现浇密肋梁的高度和宽度的立模板;最后设置防水密封层,对钢筋混凝土密肋梁顶部进行防水处理,并使得所有防水模壳上的防水密封层连成一个整体。本发明施工方法易行,可方便地利用本发明建造成蓄水覆土种植屋面,可大大减少灌溉频次,甚至可实现免灌溉维护。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510699ACN103510699A。
3、1/1页21一种便于雨水利用的密肋楼盖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的施工步骤A、首先预制防水模壳,防水模壳为开口向上的箱体结构;B、在准备浇筑混凝土楼盖的常规模板上按常规方法设置钢筋混凝土用钢筋;C、将防水模壳设置在混凝土楼盖浇筑的常规模板上,形成矩阵排列分布的防水模壳阵列,控制好防水模壳底面与常规模板之间的距离,以及防水模壳之间的距离;D、设置密肋梁钢筋;E、浇筑钢筋混凝土薄板(2)和密肋梁(1),防水模壳(3)的底板(31)作为控制混凝土薄板(2)的厚度的模板,防水模壳(3)的侧壁(32)构成控制现浇密肋梁(1)的高度和宽度的立模板;F、最后在密肋梁浇筑并养护完成后,在钢筋混凝土密肋梁。
4、(1)与模壳的结合部的顶部设置防水密封层(33),对钢筋混凝土密肋梁顶部进行防水处理,并使得所有防水模壳上的防水密封层连成一个整体。2一种便于雨水利用的密肋楼盖的施工方法,它包括如下的施工步骤A清理掉既有建筑混凝土屋盖(22)上的保护层、保温层、防水层、找平层、找坡层,直至露出混凝土屋盖22的上表面;B将防水模壳(3)用水泥砂浆(4)粘结在建筑混凝土屋盖(22)上,模壳的开口朝上,模壳与相邻模壳之间预留60100MM的空隙;C在上述空隙中放置钢筋并浇筑细石混凝土,构筑成密肋梁(1),即在屋面上形成呈矩阵排列的浅水池;D在上述细石混凝土密肋梁(1)的顶部及模壳(3)的上口处涂刷与模壳防水层相同的。
5、防水材料,构成防水密封层(33),使模壳的防水层连成一片。3一种建筑密肋楼盖的防水模壳,它是一个上开口的箱体结构,所述的箱体结构包括侧壁(32)和箱底(3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壁(32)和箱底(31)是由水泥砂浆或耐水硬质板材制成的基础层,且在基础层面向箱体内部的一面设置有防水层。4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建筑密肋楼盖的防水模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水层为聚酯玻璃钢层,所述的基础层为玻璃纤维增强水泥砂浆层。5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建筑密肋楼盖的防水模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水层为环氧玻璃钢层,所述的基础层为植物纤维增强水泥板材层。6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建筑密肋楼盖的防水模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水层为丙。
6、烯酸树脂层,所述的基础层为耐水秸秆板材层。7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建筑密肋楼盖的防水模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水层为聚氨酯树脂层,所述的基础层为耐水刨花板层。权利要求书CN103510699A1/5页3建筑密肋楼盖的防水模壳及其施工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密肋楼盖的防水模壳及其施工方法,它属于房屋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可蓄水的屋面结构。背景技术0002蓄水覆土种植屋面具有极好地隔热性能,可以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而且可以充分蓄积和利用雨水,实现全年免灌溉维护。从大局看,可以减少雨水径流,减缓城市热岛效应,大量采用则可有效消除城市雨洪灾害。0003但是蓄水覆土种植屋面在大量蓄积雨水的同。
7、时,必然会加大屋面的荷载,这将使建筑楼盖本体的建设(或加固)成本有所增加。0004本发明中的术语解释0005密肋楼盖密肋楼盖是由钢筋混凝土薄板和间距较小的肋梁组成的平屋顶结构,分单向密肋楼盖和双向密肋楼盖两种。密肋楼盖一般用于跨度大而且梁高受限制情况,当建筑的柱网尺寸为正方形或接近方形时,常采用双向密肋楼盖形式。一般情况下把肋距15M的单向或双向肋形楼盖称为密肋楼盖,双向密肋楼盖由于双向共同承受荷载作用,受力性能较好。0006种植屋面在防水层上铺以种植土,并种植植物,使其起到防水、保温、隔热和生态环保作用的建筑屋面和地下工程顶板称为种植屋面。0007蓄水覆土种植屋面蓄水覆土种植屋面是以建筑屋顶。
8、部平台为依托进行蓄水、覆土并栽种植物的一种种植屋面处理方式。其特点是可以充分利用雨水、减少灌溉的频次。适当选择其蓄水层的厚度,可以实现全年免灌溉维护。0008蓄水层在屋面池状防水层上蓄有一定高度的水,为支持上部滤水层和种植层,在水层内填入轻质多孔骨料所形成的构造层。蓄水层可蓄积大量雨水,长期为植物提供水分,同时也起到隔热降温作用。0009滤水层位于蓄水层和种植层之间的构造层,可阻止种植层中的土壤进入蓄水层并使种植层多余的水能顺畅到达蓄水层,该构造层可使蓄水层中的水通过毛细现象向种植层的植物根系供应水分。0010床埂在蓄水覆土种植屋面上砌筑的小矮墙,以将屋面划分为若干区段。0011溢水孔在床埂上。
9、开的孔洞(孔中宜预埋软式透水管或填充挡土透水材料),使各区段相互连通,当蓄水覆土种植屋面各区段的水位上升至超过蓄水层高度时,多余的水会沿溢水孔溢流排走。0012现有技术中,密肋楼盖由钢筋混凝土薄板和均匀密布的肋梁组成,普通的密肋楼盖的做法是将密肋梁做在混凝土薄板的下表面,使得楼盖的上表面呈一平整的表面,以便于楼盖的维护和使用。例如中国专利200710095944X公开的“一种现浇肋预制盆组合的密肋楼盖”,包括现浇钢筋砼肋1、预制盆2,其特征在于预制盆2间隔设置,盆口朝下,预制盆2之间的间隔为现浇钢筋砼肋1,预制盆2的底板3伸出钢筋4或钢筋网5锚固于现浇钢筋说明书CN103510699A2/5页。
10、4砼肋1的上部内,预制盆2的盆侧壁6构成钢筋砼肋1的立贴肋壁,现浇钢筋砼肋1与盆侧壁6共同构成叠合明肋,预制盆2的底板3充当楼盖的直接承力结构板。0013上述结构的密肋楼盖存在如下的缺陷0014首先,将普通密肋楼盖用于蓄水覆土种植屋面,楼盖上方还需砌筑床埂并做水池状的具有耐植物根穿刺的防水层,以便制做蓄水层,使工程造价有所提高。其次,密肋梁位于混凝土薄板下方,从室内观察影响美观。如果吊顶,则吊顶内部的空间难以利用。发明内容001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蓄水覆土种植屋面的、造价低廉且能充分利用雨水的建筑密肋楼盖的防水模壳及其施工方法。0016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0017一种便于雨水利。
11、用的密肋楼盖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的施工步骤0018A、首先预制防水模壳,防水模壳为开口向上的箱体结构;0019B、在准备浇筑混凝土楼盖的常规模板上按常规方法设置钢筋混凝土用钢筋;0020C、将防水模壳设置在混凝土楼盖浇筑的常规模板上,形成矩阵排列分布的防水模壳阵列,控制好防水模壳底面与常规模板之间的距离,以及防水模壳之间的距离;0021D、设置密肋梁钢筋;0022E、浇筑钢筋混凝土薄板和密肋梁,防水模壳的底板作为控制混凝土薄板的厚度的模板,防水模壳的侧壁构成控制现浇密肋梁的高度和宽度的立模板;0023F、最后在密肋梁浇筑并养护完成后,在钢筋混凝土密肋梁与模壳的结合部的顶部设置防水密。
12、封层,对钢筋混凝土密肋梁顶部进行防水处理,并使得所有防水模壳上的防水密封层连成一个整体。0024一种便于雨水利用的密肋楼盖的施工方法,它包括如下的施工步骤0025A清理掉既有建筑混凝土屋盖上的保护层、保温层、防水层、找平层、找坡层,直至露出混凝土屋盖的上表面;0026B将防水模壳用水泥砂浆粘结在建筑混凝土屋盖上,模壳的开口朝上,模壳与相邻模壳之间预留60100MM的空隙;0027C在上述空隙中放置钢筋并浇筑细石混凝土,构筑成密肋梁,即在屋面上形成呈矩阵排列的浅水池;0028D在上述细石混凝土密肋梁的顶部及模壳的上口处涂刷与模壳防水层相同的防水材料,构成防水密封层,使模壳的防水层连成一片。002。
13、9一种用于建筑密肋楼盖的防水模壳,它是一个上开口的箱体结构,所述的箱体结构包括侧壁和箱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壁和箱底是由水泥砂浆或耐水硬质板材制成的基础层,且在基础层面向箱体内部的一面设置有防水层。0030所述的防水层为聚酯玻璃钢层,所述的基础层为玻璃纤维增强水泥砂浆层。0031所述的防水层为环氧玻璃钢层,所述的基础层为植物纤维增强水泥板材层。0032所述的防水层为丙烯酸树脂层,所述的基础层为耐水秸秆板材层。0033所述的防水层为聚氨酯树脂层,所述的基础层为耐水刨花板层。0034本发明结构简单,施工方法易行,采用与现有技术中的密肋梁不同的密肋反梁和说明书CN103510699A3/5页5防水模。
14、壳的结合,构成的呈矩阵排列的浅水池。由于在浅水池阵列中可大量蓄存雨水,就可方便地利用本发明建造成蓄水覆土种植屋面,可大大减少灌溉频次,甚至可实现免灌溉维护。附图说明0035图1为现有技术中密肋楼盖的结构示意图0036图2为本发明的密肋楼盖的结构示意图0037图3为本发明的密肋楼盖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0038图4为本发明用于建造蓄水覆土种植屋面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39下面结合附图2、图3和图4,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0040首先阐述一下本发明的基本思路0041蓄水覆土种植屋面具有一个蓄水层,若要实现全年免灌溉维护,蓄水层应达到一定深度,其具体深度应根据所在地区年降雨量和无雨期天数进行设。
15、计,无论何种结构的屋面,蓄水层的构造都类似于屋顶上的浅水池。如果将普通密肋楼盖的肋梁做成“反梁”,使密肋梁位于混凝土薄板的上方,就可以利用密肋梁围成的池状的空间做成蓄水层,在降低造价的同时还解决了从室内观察楼盖不美观的缺点。0042密肋梁为反梁结构的密肋楼盖的做法可将浇捣密肋梁的模壳间隔设置,模壳的结构与现有技术中的预制盆相似,使模壳的开口朝上,在模壳之间的间隔空隙中现浇密肋梁(相当于现有技术的钢筋砼肋),就可实现上述密肋梁为反梁结构的密肋楼盖。但是,如果仅在外形上按现有技术制造模壳并得到按上述方法制作的密肋楼盖,其防水施工将十分困难,因此,必须强调应使每个模壳都成为一个可靠的盛水容器,即需要。
16、采用防水模壳,并在密肋梁完成后,采用类似玻璃钢制作工艺对密肋梁顶部进行防水处理,使得所有模壳连成一个整体,起到防水和防植物根穿刺的作用。0043实施例1,如图2中所示0044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包括密肋梁1、混凝土薄板2,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述的密肋梁1设置于混凝土薄板2的上表面,在所述的密肋梁1之间设置有防水模壳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防水模壳3是一个上开口的箱体结构,所述的箱体结构包括侧壁32和箱底31,所述的侧壁32和箱底31是由水泥砂浆或耐水硬质板材的基础层,在基础层面向箱体内部的一面设置有防水层。0045所述的基础层和防水层可以是如下的组合方式0046所述的防水层为聚酯玻璃钢层,所。
17、述的基础层为玻璃纤维增强水泥砂浆层。0047所述的防水层为环氧玻璃钢层,所述的基础层为植物纤维增强水泥板材层。0048所述的防水层为丙烯酸树脂层,所述的基础层为耐水秸秆板材层。0049所述的防水层为聚氨酯树脂层,所述的基础层为耐水刨花板层。0050本发明密肋楼盖施工步骤如下0051首先预制防水模壳,防水模壳为开口向上的箱体结构;在准备浇筑混凝土楼盖的常规模板上按常规方法设置钢筋混凝土用钢筋;将防水模壳设置在混凝土楼盖浇筑的常规说明书CN103510699A4/5页6模板上,形成矩阵排列分布的防水模壳阵列,控制好防水模壳底面与常规模板之间的距离,以及防水模壳之间的距离;设置密肋梁钢筋;浇筑钢筋混。
18、凝土薄板2和密肋梁1,防水模壳3的底板31作为控制混凝土薄板2的厚度的模板,防水模壳3的侧壁32构成控制现浇密肋梁1的高度和宽度的立模板;最后在密肋梁浇筑并养护完成后,在钢筋混凝土密肋梁1与模壳的结合部的顶部设置防水密封层33,对钢筋混凝土密肋梁顶部进行防水处理,并使得所有防水模壳上的防水密封层连成一个整体。起到防水和防植物根穿刺的作用。此时,在屋面上形成一个个呈矩阵排列的浅水池,水池的池埂即为密肋梁。0052在上述建造好的呈矩阵排列的浅水池的基础上建造蓄水覆土种植屋面的做法如图4所示,建造过程叙述如下00531)在图2所示密肋楼盖的浅水池中摆放软式透水管5;00542)如有需要砌筑床埂6,应。
19、将床埂6砌筑在密肋梁1上,砌筑时应将软式通水管预埋在床埂内;00553)在上述浅水池中填入陶粒、炉渣、破碎的砖瓦颗粒等轻质多孔骨料,形成蓄水层7。上述软式透水管大部分被埋设在蓄水层中;00564)在蓄水层上方铺设约5CM厚膨胀珍珠岩8作为滤水层;00575)在滤水层上方铺设种植土9,土层的厚度应根据园艺专业选择的植物种类来确定。0058本发明的蓄水原理是通常情况下,下小雨时雨水会被种植土9吸收;下中到大雨时,土壤中饱和的水分会渗到滤水层8,经滤水层过滤后进入蓄水层7,埋设在蓄水层中的软式透水管5中的水位始终与蓄水层中的水位相同;连日大雨时,蓄水层中的水位会上升至超过密肋梁高度,此时,蓄水层中的。
20、水会透过软式透水管溢流。0059利用本发明建筑的蓄水覆土屋面的优点00601)蓄水覆土种植屋面比普通种植屋面具有更好地隔热性能;00612)可以充分蓄积和利用雨水,实现全年免灌溉维护,高效节水;00622)可以大大减少雨水径流,大量采用可有效消除或降低城市雨洪灾害。0063实施例2,如图3中所示0064本实施例是针对在既有建筑屋面楼板作为基础,构建本发明的矩阵排列的浅水池,构成具有防渗漏性能的盛水容器结构。所述的密肋梁1为钢筋混凝土浇注的密肋梁0065它包括如下的施工步骤A清理掉既有建筑混凝土屋盖22上的保护层、保温层、防水层、找平层、找坡层,直至露出混凝土屋盖22的上表面;0066B将防水模。
21、壳3用水泥砂浆4粘结在建筑混凝土屋盖22上,模壳的开口朝上,模壳与相邻模壳之间预留60100MM的空隙;0067C在上述空隙中放置钢筋并浇筑细石混凝土,构筑成密肋梁1,即在屋面上形成呈矩阵排列的浅水池;0068D在上述细石混凝土密肋梁1的顶部及防水模壳3的上口处涂刷与防水模壳的防水层相同的防水材料,构成防水密封层33,且使得防水模壳的防水层连成一片;0069在本实施例中,防水模壳的基础层为通用耐水硬质板材;具体可以是植物纤维增强水泥板材层或耐水秸秆板材层或耐水刨花板层。0070在本实施例中,防水模壳3的防水层可以是环氧玻璃钢层或丙烯酸树脂层或聚氨说明书CN103510699A5/5页7酯树脂层。0071由此,可以与新建建筑一样,在屋面上形成一个个呈矩阵排列的浅水池,水池的池埂即为密肋梁。改造的楼盖,其承载能力增大至原来的23倍以上,一般情况可满足蓄水覆土种植屋面的要求,可在构建蓄水池同时实现楼盖加固,但在实际施工中尚应对原有梁柱进行验算,必要时需对梁柱进行加固。0072采用本实施例后,建造蓄水覆土种植屋面的做法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说明书CN103510699A1/2页8图1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3510699A2/2页9图4说明书附图CN10351069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