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口单侧边外露之易取自开口薄膜袋产品.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92961 上传时间:2018-01-2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45.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27130.0

申请日:

2004.05.11

公开号:

CN1569578A

公开日:

2005.01.26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B65D 83/08申请日:20040511授权公告日:20061004终止日期:20130511|||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B65D 83/08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覃通衡变更后权利人:惠州市骏洋塑胶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516006 广东省惠州市惠环镇惠环工业园骏洋塑胶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516006 广东省惠州市惠环镇工业园区登记生效日:20101227|||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B65D83/08; B65D85/16

主分类号:

B65D83/08; B65D85/16

申请人:

覃通衡;

发明人:

覃通衡

地址:

516006广东省惠州市惠环镇惠环工业园骏洋塑胶有限公司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中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张皋翔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袋口单侧边外露之自开口易取薄膜袋产品,包括:成叠薄膜袋和包装容器;各薄膜袋袋口两侧外壁分别与相邻的两薄膜袋袋口外侧壁点粘连,其特征在于:成叠薄膜袋的袋口端和袋底热密封线端分别留有裁痕点连接的袋根;成叠薄膜袋对折使两端袋根相平行或叠摞后固定于包装容器内壁,成叠薄膜袋折边侧显露于包装容器的窗口;面层薄膜袋袋口未点粘连侧袋口边外露于包装容器的窗口。本发明设计科学、结构合理、巧妙。外露于包装容器的窗口的面层薄膜袋袋口单侧边,可方便人们的轻松扯取,袋口呈畅开状的薄膜袋,则极大地方便了物品的快速装入。这种结构的薄膜袋产品可将薄膜袋膜壁尽量做到最薄,既可减少用料、降低成本,又便于废弃后降解处理。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袋口单侧边外露之自开口易取薄膜袋产品,包括:整齐摞 放的成叠薄膜袋和用于成叠薄膜袋卫生包装的包装容器;各薄膜袋袋 口两侧外壁分别与相邻的两薄膜袋袋口外侧壁点粘连;包装容器上开 有供薄膜袋逐只扯出取用的窗口,其特征在于: a、成叠薄膜袋的袋口端和袋底热密封线端分别留有裁痕点连接的 袋根; b、成叠薄膜袋对折使两端袋根相平行或叠摞后置入包装容器,处 于包装容器内端的成叠薄膜袋两端袋根均固定于包装容器内壁,成叠 薄膜袋折边侧显露于包装容器的窗口; c、成叠薄膜袋面侧薄膜袋袋口未点粘连侧袋口边外露于包装容器 的窗口。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袋口单侧边外露之自开口易取薄膜袋产 品,其特征在于:成叠薄膜袋(1)之薄膜袋是无提带薄膜袋或背心 提带式薄膜袋。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袋口单侧边外露之自开口易取薄膜袋产 品,其特征在于:包装容器(2)可以是硬质包装盒或柔质包装袋。

说明书


袋口单侧边外露之易取自开口薄膜袋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塑料薄膜袋产品,尤其是一种袋口单侧边外露之易取自开口薄膜袋产品。

    技术背景

    塑料薄膜袋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十分广泛,为了减少用料、降低成本和便于废弃后降解处理,制造商尽量将薄膜袋的膜壁做到最薄,同时为满足方便取用的要求,制造商会将成摞的薄膜袋以点连接方式粘合在一起,其既可使成摞的薄膜袋有序整齐的排列,又可方便人们随时用手扯取使用。上述薄膜袋在使用中存在以下缺陷:成摞点连接方式粘合的薄膜袋虽可方便地扯取,但若遇两只或多只薄膜袋吸合在一起时,一次扯下多只薄膜袋会造成浪费薄膜袋均存在袋口开启不方便的现象;薄膜袋膜壁越薄越容易吸合在一起,使用时需用手将吸合在一起的薄膜袋袋口搓开、然后用咀吹方能使袋口完全开启,如此操作自然会对薄膜袋造成污染。由此可见,现有塑料薄膜袋的包装方式是不科学的,其既不能满足人们方便取用,也不符合现代人对清洁卫生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塑料薄膜袋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取用十分方便、快捷的袋口单侧边外露之易取自开口薄膜袋产品。

    本发明的袋口单侧边外露之自开口易取薄膜袋产品,包括:整齐摞放的成叠薄膜袋和用于成叠薄膜袋卫生包装的包装容器;各薄膜袋袋口两侧外壁分别与相邻的两薄膜袋袋口外侧壁点粘连;包装容器上开有供薄膜袋逐只扯出取用的窗口,其特征在于:成叠薄膜袋的袋口端和袋底热密封线端分别留有裁痕点连接地袋根;成叠薄膜袋对折使两端袋根相平行或叠摞后置入包装容器;处于包装容器内端的成叠薄膜袋两端袋根均固定于包装容器内壁,成叠薄膜袋折边侧显露于包装容器的窗口;成叠薄膜袋面侧薄膜袋袋口未点粘连侧袋口边外露于包装容器的窗口。

    所述的成叠薄膜袋之薄膜袋是无提带薄膜袋或背心提带式薄膜袋。

    本发明袋口单侧边外露之易取自开口薄膜袋产品的设计原理是:利用成叠薄膜袋对折后袋根端被固定在包装容器内、薄膜袋与两端袋根间的裁痕点连接和各薄膜袋袋口外壁间点粘连易扯离脱开之结构特点,通过设定各连接点间的不同连接牢度,凭借面层薄膜袋与下层薄膜袋点粘连扯离前,使下层薄膜袋袋口端依次先后沿裁痕点扯离袋根,在面层薄膜袋被完全扯离包装容器窗口、即面层薄膜袋与下层薄膜袋点粘连被扯离的瞬间,将下层薄膜袋袋口单侧边扯出露于包装容器窗口,供下次取用。

    本发明袋口单侧边外露之易取自开口薄膜袋产品设计科学、结构合理、巧妙,使用极为方便,由于其供取用的面层薄膜袋袋口单侧边总是外露于包装容器的窗口,既方便了人们的轻松扯取,亦可使被扯取出的薄膜袋袋口自动畅开,极大地方便了物品的装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这种结构的薄膜袋产品可将薄膜袋膜壁尽量做到最薄,既可减少用料、降低成本,又便于废弃后降解处理。

    本发明袋口单侧边外露之易取自开口薄膜袋产品的具体结构由以下附图和实施例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图1是袋口单侧边外露之易取自开口薄膜袋产品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袋口单侧边外露之易取自开口薄膜袋产品的成叠薄膜袋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袋口单侧边外露之易取自开口薄膜袋产品的包装容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从图1可以清楚地看到袋口单侧边外露之易取自开口薄膜袋产品由整齐摞放的成叠薄膜袋1和用于成叠薄膜袋1卫生包装的包装容器2组成。所述成叠薄膜袋1结构如图2所示,成叠薄膜袋1的各薄膜袋的袋口3端和袋底热密封线4下方端分别留有袋根5、6,两端袋根5、6与薄膜袋1之间为裁痕点连接7;各薄膜袋袋口3两侧外壁分别与相邻的两薄膜袋外侧壁点粘连8,即:面层薄膜袋A袋口3背侧外壁与下层薄膜袋B袋口3面侧外壁点粘连8,下层薄膜袋B袋口背侧外壁与再下层薄膜袋袋口面侧外壁点粘连8,以下各薄膜袋之间以此类推;所述包装容器2结构如图3所示,它可以是硬质包装盒,亦可以是柔质包装袋,本实例的包装容器2为一柔质包装袋,包装容器2的一侧边开有供薄膜袋1逐只扯出取用的窗口9;成叠薄膜袋1对折、使两端袋根5、6相平行或叠摞后置入包装容器2,对折后的成叠薄膜袋1折边侧显露于包装容器1的窗口9,成叠薄膜袋1的两袋根5、6端均处于包装容器2内端,并通过定位点10固定于包装容器2内壁,成叠薄膜袋1面层薄膜袋A的袋口3未点粘连一侧袋口边11外露于包装容器2的窗口9。

    使用时,用手扯抓住外露于包装容器2窗口9之面层薄膜袋A袋口边11部位,由于薄膜袋与两端袋根间的裁痕点连接7和各薄膜袋袋口外壁间点粘连8的连接牢度差异,其各连接点间的扯离力亦不同,各连接点的扯离顺序是依次而实现的。因此,当使用者从包装容器2的窗口9向外扯取面层薄膜袋A时,外扯力首先直接将面层薄膜袋A沿其袋底热密封线4端裁痕连接点7扯离袋根6,然后凭借面层薄膜袋A与下层薄膜袋B膜壁间的点粘连8传递的外扯力将下层薄膜袋B袋口3端沿裁痕连接点7扯离袋根5,然后当面层薄膜袋A被完全扯离包装容器窗口9的瞬间,最后将面层薄膜袋A与下层薄膜袋B的点粘连8扯开,由于袋底热密封线4与袋根间的裁痕连接点7的连接牢度大于薄膜袋间的点粘连8,因此面层薄膜袋A与下层薄膜袋B的点粘连8扯开后,下层薄膜袋B袋底热密封线4端与袋根6仍呈连接状。在面层薄膜袋A扯离下层薄膜袋B的点粘连8时,下层薄膜袋B袋口3的一侧袋口边11被扯出包装容器窗口9,成为供下次取用的面层薄膜袋,以此类推,使每一只薄膜袋在成为面层薄膜袋时,其袋口3的一侧袋口边11总是外露于包装容器窗口9。

袋口单侧边外露之易取自开口薄膜袋产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袋口单侧边外露之易取自开口薄膜袋产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袋口单侧边外露之易取自开口薄膜袋产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袋口单侧边外露之易取自开口薄膜袋产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袋口单侧边外露之易取自开口薄膜袋产品.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袋口单侧边外露之自开口易取薄膜袋产品,包括:成叠薄膜袋和包装容器;各薄膜袋袋口两侧外壁分别与相邻的两薄膜袋袋口外侧壁点粘连,其特征在于:成叠薄膜袋的袋口端和袋底热密封线端分别留有裁痕点连接的袋根;成叠薄膜袋对折使两端袋根相平行或叠摞后固定于包装容器内壁,成叠薄膜袋折边侧显露于包装容器的窗口;面层薄膜袋袋口未点粘连侧袋口边外露于包装容器的窗口。本发明设计科学、结构合理、巧妙。外露于包装容器的窗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输送;包装;贮存;搬运薄的或细丝状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