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甘醇氨化制1,4-氧氮杂环已烷催化剂及工艺.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92960 上传时间:2018-01-24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716.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10815.4

申请日:

2004.04.23

公开号:

CN1569327A

公开日:

2005.01.2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B01J23/70; B01J37/03; C07D295/02

主分类号:

B01J23/70; B01J37/03; C07D295/02

申请人:

吉化集团公司;

发明人:

李殿军; 侯淑兰; 孙振恒; 李立军; 肖晶

地址:

132001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区解放北路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吉林市达利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张瑜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二甘醇氨化制吗啉催化剂及工艺。用天然膨润土酸化制得无定型SiO2为主的载体和以铜、镍、钴活性组分组成。以催化剂重量计,活性组分占20~40%,镍∶铜=1∶1.0~3.0,镍∶钴=1∶0~0.3,其余为载体。将膨润土按液/固=8加至硝酸溶液中,于150±5℃酸化8~12h制得载体;将活性组分硝酸盐溶液与15~35%碳酸钠,于50~100℃,pH=7~8制得碱式碳酸盐;将载体与碱式碳酸盐挤条成型得催化剂于280~380℃通氢还原8~12h,于临氢下在210~230℃,1~2MPa,醇空速0.16~0.2h-1,醇∶氨∶氢=1∶8~16∶20~50摩尔比下氨化。

权利要求书

1: 1、二甘醇氨化制1,4-氧杂环己烷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天然膨 润土经酸化制得的以无定型SiO 2 为主要成分的载体,以铜、镍、钴为活性 组份构成;以催化剂重量为基准,所述的活性组份占催化剂重量的20~40%, 其中铜、钴用量以其与镍摩尔之比计分别为,镍∶铜=1∶
2: 0~3.0,镍∶钴=1∶0~ 0.3,其余为载体, 该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①按膨润土∶10~25%硝酸=1∶8,搅拌下将膨润土加至硝酸溶液中,升 温至100~110℃,酸化处理8~12小时,物料经水选、过滤、水洗制成载 体, ②将需要量的各活性组份硝酸盐,溶于一定量水中,再与一定量的15~ 35%的Na 2 CO 3 于50~100℃,PH=7~8下进行沉淀,沉淀物经过滤、水洗 制得碱式碳酸盐, ③将需要量的①制备的载体与需要量的②制备的活性组份碱式碳酸盐, 经捏合、挤条成型,于60℃、120℃分别干燥2小时、4小时后,再于350~ 550℃焙烧4小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催化剂用于二甘醇氨化的方法,该氨化在固定 床反应器内进行,其特征在于催化剂装入反应器中,用氮气置换合格后于 280~380℃通氢还原处理8~12小时后降到反应温度,二甘醇与液氨汽化后 在临氢状态下于温度210~280℃,压力为1~2Mpa,醇体积空速0.16~ 0.2h -1 ,以摩尔比进料为,醇∶氨∶氢=1∶8~16∶20~50,通过填充催化剂的反应 器。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催化剂失活后采用氧化 焙烧方法进行再生,分别在空气流下于200℃、300℃、400℃高温下,再生 2小时、4小时、8小时后再进行使用。

说明书


二甘醇氨化制1,4-氧氮杂环己烷催化剂及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甘醇氨化催化剂及工艺,尤其涉及二甘醇氨化制1,4-氧氮杂环己烷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氨化方法。

                            背景技术

    在有机催化工业中,一般使用含羟基化合物,如脂肪醇中一元或二元醇等,其中特别是二甘醇(DEG)氨化制取相应脂肪胺,其中包括吗啉(MOR)即:1,4-氧氮杂环己烷催化剂。关于这方面催化剂报导较多:

    欧洲专利EP0,036,331公开了合成吗啉催化剂。以γ-Al2O3为载体,以Ni、Co、Cr为活性组分。中国专利ZL00105224.1公开了C2~8脂肪醇胺化催化剂,以合成硅铝胶为载体,以Ni或Co或(Ni+Co)为活性组分。当以Ni为催化剂活性组分时,Ni为15~40%;以Co为活性组分时,Co为15~30%;当(Ni+Co)为活性组分时,(Ni+Co)为30~40%。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31663A公开的催化剂,以Al2O3(32~63%)为载体,以Ni、Cu、Cr、Ti为活性组分,其中以摩尔比计Ni∶Cu=1∶1.0~2.0,Ni∶Cr=1∶0.1~0.5,Ni∶Ti=1∶1.0~2.0。二甘醇转化率82.79mol%,吗啉选择性95.44mol%,吗啉收率79.01%。德国专利DE3125662公开了合成的氨化催化剂,它是以Al2O3为载体,以Ni、Cu、Co为活性组分。权利要求书中记载了2~50%N或/和Co,但说明书中仅1~3个例中均未记载中Co组分。该催化是由沉淀法制得的。其吗啉收率为86.06%。这些催化剂存在的问题是活性组份金属元素含量高;合成载体制备工艺复杂,重复性差。催化剂制得成本高,其活性、稳定性、强度和选择性等尚存在不足之处。

    由于DEG和氨反应合成MOR过程中,产品中除含有一定量的中间产品二甘醇氨(DGA)外,通常还含有醚类杂质,如乙二醇单甲醚等,其沸点与MOR的沸点非常接近,增加分离难度,影响产品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DEG氨化合成MOR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活性组份含量相对低,而催化剂强度高,活性、选择性能好的DEG氨化制MOR催化剂及其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二甘醇氨化制1,4-氧氮杂环己烷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天然膨润土经酸化制得的以无定型SiO2为主要成份的载体,以铜、镍、钴为活性组份构成;以催化剂重量为基准,所述的活性组份占催化剂重量的20~40%,其中铜、钴用量以其与镍摩尔之比分别为,镍∶铜=1∶1.0~3.0,镍∶钴=1∶0~0.3,其余为载体。

    该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①载体的制备:按膨润土∶10~25%硝酸=1∶8,搅拌下将膨润土加至硝酸溶液中,升温至100~110℃,酸化处理8~12小时,物料经水选、过滤、水洗制成载体。

    ②将需要量的各活性组份硝酸盐,溶于一定量水中,再与一定量的15~35%的Na2CO3于50~100℃,PH=7~8下进行沉淀,沉淀物经过滤、水洗制得碱式碳酸盐。

    ③将①制备的需要量的载体与②制备的需要量地活性组份碱式碳酸盐,经捏合、挤条成型,依次于60℃、120℃分别干燥2小时、4小时后,再于350~550℃焙烧4小时。

    上述制得的催化剂用于二甘醇氨化制备1,4-氧氮杂环己烷的方法,该氨化在固定床反应器内进行,其特征在于催化剂装入反应器中,用氮气置换合格后于280~380℃通氢还原处理8~12小时后降到反应温度,二甘醇与液氨汽化后在临氢状态下于温度210~280℃,压力为1~2Mpa,醇以0.16~0.2h-1空速(体积),通过填充制得的催化剂,进料比为:二甘醇∶氨∶氢=1∶8~16∶20~50(摩尔比)。

    上述的催化剂失活采用氧化焙烧法再生,分别于空气流下于200℃、300℃、400℃下,再生2小时、4小时、8小时后再使用。

    本发明提供的载体经化学分析法测定其化学组成,压汞法测定其物理性能如下:

    化学组成:SiO2:85~95%

              Al2O3:2~9%

              其它:3~6%

    物理性能:孔容:0.5~0.8ml/g

              比表面积:100~150m2/g

    本发明提供的催化剂,可广泛地应用于各类氨化反应,尤其适宜于以DEG为原料氨化生产MOR。与现存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显著效果。

    ①催化剂活性高,可使DEG转化率达到99.10%~99.60%从而使MOR的收率为89.43~94.14%。

    ②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和良好的稳定性,经工业化连续运行十二个月以上,未发现催化剂颗粒破损。

    ③该催化剂制备工艺简单,重复性好,原料易得,催化剂失活后还可再生使用,使用寿命长,大幅度降低了催化剂的制备成本和MOR的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描述如下:

    实施例1

    ①制备载体:将配制好的浓度为12%(质量)硝酸溶液加入酸处理釜中,并按1∶8的固液比,在搅拌下加入原料膨润土,升温至105±5℃,酸化反应12小时降至室温后,经水选、过滤和水洗制得所需载体。

    ②制备活性组份碱式碳酸盐:按本发明技术方案中催化剂所需的活性组份的配比,称取150g三水硝酸铜、112.5g六水硝酸镍、30g六水硝酸钴,溶解在500ml水中,配制成上述活性组分相应硝酸盐混合溶液,与23%(质量)碳酸钠600ml,按常规方法进行沉淀,沉淀温度55±5℃,PH值7~8,沉淀物料经过滤、水洗制得所需活性组份的碱式碳酸盐。

    ③制备催化剂:按催化剂组成配比称取①制得载体100g,②制得的所述碱式碳酸盐61.7g,将其混合,经捏合、挤条、成型,在60℃下干燥2小时,并于120℃下再干燥4小时后,将其于450℃焙烧4小时,制得催化剂产品,其主要物性指标见表1。

    ④催化剂评价:用DEG氨化法评价上述制备催化剂,称取③制备的催化剂50ml(重34g)装入100ml固定床反应器中,首先进行催化剂还原处理:用氮气置换系统合格后,开始升温达到280℃时缓慢通入氢气,在300℃氢气流下还原8小时。将系统调节到氨化所需工艺条件,控制反应温度210℃,反应压力1.7Mpa,二甘醇体积空速0.18h-1,以摩尔计DEG∶氨∶氢=1∶8∶40。原料DEG、液氨经汽化器汽化后由上述反应器顶部进料,产物从反应器下部经冷凝、分离,得MOR粗产品,用程序升温色谱法分析粗产品含量,计算DEG转化率、MOR选择性、MOR收率,其结果见表2。

    实施例2

    ①制备载体:将配制好的浓度为10%(质量)硝酸溶液加入酸处理釜中,并按1∶8的固液比,在搅拌下加入原料膨润土,升温至105±5℃,酸化反应12小时降至室温后,经水选、过滤和水洗制得所需载体。

    ②制备活性组份碱式碳酸盐:按本发明技术方案中催化剂所需的活性组份的配比,称取293g三水硝酸铜、300g六水硝酸镍、45.5g六水硝酸钴,溶解在1420ml水中,配制成上述活性组分相应硝酸盐混合溶液,与30%(质量)碳酸钠1200ml,按常规方法进行沉淀,沉淀温度65±5℃,PH值7~8,沉淀物料经过滤、水洗制得所需活性组份的碱式碳酸盐。

    ③制备催化剂:按催化剂组成配比称取①制得载体100g,②制得的所述碱式碳酸盐61.7g,将其混合,经捏合、挤条、成型,在60℃下干燥2小时,并于120℃下再干燥4小时后,将其于450℃焙烧4小时,制得催化剂产品,其主要物性指标见表1。

    ④催化剂评价:用DEG氨化法评价上述制备催化剂,称取③制备的催化剂50ml(重35.2g)装入100ml固定床反应器中,首先进行催化剂还原处理:用氮气置换系统合格后,开始升温达到280℃时缓慢通入氢气,在300℃氢气流下还原8小时。将系统调节到氨化所需工艺条件,控制反应温度230℃,反应压力1.7Mpa,二甘醇体积空速0.16h-1,以摩尔计DEG∶氨∶氢=1∶16∶50。原料DEG、液氨经汽化器汽化后由上述反应器顶部进料,产物从反应器下部经冷凝、分离,得MOR粗产品,用程序升温色谱法分析粗产品含量,计算DEG转化率、MOR选择性、MOR收率,其结果均见表2。

    实施例3

    ①制备载体:将配制好的浓度为25%(质量)硝酸溶液加入酸处理釜中,并按1∶8的固液比,在搅拌下加入原料膨润土,升温至105±5℃,在此温度下酸化反应8小时降至室温后,经水选、过滤和水洗制得所需载体。

    ②制备活性组份碱式碳酸盐:按本发明技术方案中催化剂所需的活性组份的配比,称取228g三水硝酸铜、171g六水硝酸镍、溶解在800ml水中,配制成上述活性组分相应硝酸盐混合溶液,与25%(质量)碳酸钠600ml,按常规方法进行沉淀,沉淀温度75±5℃,PH值7~8,沉淀物料经过滤、水洗制得所需活性组份的碱式碳酸盐。

    ③制备催化剂:按催化剂组成配比称取①制得载体100g,②制得的所述碱式碳酸盐61.7g,将其混合,经捏合、挤条、成型,在60℃下干燥2小时,并于120℃下再干燥4小时后,将其于450℃焙烧4小时,制得催化剂产品,其主要物性指标见表2。

    ④催化剂评价:用DEG氨化法评价上述制得催化剂,称取③制备的催化剂50ml(重32.9g)装入100ml固定床反应器中,首先进行催化剂还原处理:用氮气置换系统合格后,开始升温达到250℃时缓慢通入氢气,在280℃氢气流下还原8小时,将系统调节到氨化所需工艺条件,控制反应温度230℃,反应压力1.2Mpa,二甘醇体积空速0.18h-1,以摩尔计DEG∶氨∶氢=1∶12∶30。原料DEG、液氨经汽化器汽化后由上述反应器顶部进料,产物从反应器下部经冷凝、分离,得MOR粗产品,用程序升温色谱法分析粗产品含量,计算DEG转化率、MOR选择性、MOR收率,其结果均见表2。

    实施例4

    ①制备载体:将配制好的浓度为25%(质量)硝酸溶液加入酸处理釜中,并按1∶8的固液比,在搅拌下加入原料膨润土,升温至105±5℃,在此温度下酸化反应8小时后降至室温后,经水选、过滤和水洗制得所需载体。

    ②制备活性组份碱式碳酸盐:按本发明技术方案中催化剂所需的活性组份的配比,称取180g三水硝酸铜、113g六水硝酸镍、17.1g六水硝酸钴,溶解在500ml水中,配制成上述活性组分相应硝酸盐混合溶液,与20%(质量)碳酸钠400ml,按常规方法进行沉淀,沉淀温度85±5℃,PH值7~8,沉淀物料经过滤、水洗制得所需活性组份的碱式碳酸盐。

    ③制备催化剂:按催化剂组成配比称取①制得载体100g与按②所述制得的碱式碳酸盐63.29g,将其混合,经捏合、挤条、成型,在60℃下干燥2小时,并于120℃下再干燥4小时后,将其于400℃焙烧4小时,制得催化剂产品,其主要物性指标见表1。

    ④催化剂评价:用DEG氨化法评价上述制备催化剂,称取③制备的催化剂50ml(重34g)装入100ml固定床反应器中,首先进行催化剂还原处理:用氮气置换系统合格后,开始升温达到280℃时缓慢通入氢气,在300℃氢气流下还原8小时。将系统调节到氨化所需工艺条件,控制反应温度210℃,反应压力2.0Mpa,二甘醇体积空速0.18h-1,以摩尔计DEG∶氨∶氢=1∶8∶40。原料DEG、液氨经汽化器汽化后由上述反应器顶部进料,产物从反应器下部经冷凝、分离,得MOR粗产品,用程序升温色谱法分析粗产品含量,计算DEG转化率、MOR选择性、MOR收率,其结果均见表2。

    实施例5

    ①制备载体:将配制好的浓度为25%(质量)硝酸溶液加入酸处理釜中,并按1∶8的固液比,在搅拌下加入原料膨润土,升温至105±5℃,在此温度下酸化反应8小时后降至室温后,经水选、过滤和水洗制得所需载体。

    ②制备活性组份碱式碳酸盐:按本发明技术方案中催化剂所需的活性组份的配比,称取190g三水硝酸铜、75g六水硝酸镍、3g六水硝酸钴,溶解在500ml水中,配制成上述活性组分相应硝酸盐混合溶液,与25%(质量)碳酸钠450ml,按常规方法进行沉淀,沉淀温度95±5℃,PH值7~8,沉淀物料经过滤、水洗制得所需活性组份的碱式碳酸盐。

    ③制备催化剂:按催化剂组成配比称取①制得的载体100g,与58.8g②制得的所述碱式碳酸盐,将其混合后,经捏合、挤条、成型,在60℃下干燥2小时,并于120℃下再干燥4小时后,将其于500℃焙烧4小时,制得催化剂产品,其主要物性指标见表1相应部分。

    ④催化剂评价:用DEG氨化法评价上述制备催化剂,称取③制备的催化剂50ml(重34g)装入100ml固定床反应器中,首先进行催化剂还原处理:用氮气置换系统合格后,开始升温达到280℃时缓慢通入氢气,在300℃氢气流下还原8小时。将系统调节到氨化所需工艺条件,控制反应温度210℃,反应压力1.7Mpa,二甘醇体积空速0.18h-1,以摩尔计DEG∶氨∶氢=1∶8∶40。原料DEG、液氨经汽化器汽化后由上述反应器顶部进料,产物从反应器下部经冷凝、分离,得MOR粗产品,用程序升温色谱法分析粗产品含量,计算DEG转化率、MOR选择性、MOR收率,其结果均见表2相应部分。

    实施例6

    ①催化剂制备载体:将配制好的浓度为23%(质量)硝酸溶液加入酸处理釜中,并按1∶8的固液比,在搅拌下加入原料膨润土,升温至105±5℃,酸化反应10小时后,经水洗、过滤和水洗制得所需载体。

    ②制备活性组份碱式碳酸盐:按本发明技术方案中催化剂所需的活性组份的配比,称取425g三水硝酸铜、117g六水硝酸镍、2.8g六水硝酸钴,溶解在800ml水中,配制成上述活性组分相应硝酸盐混合溶液,与20%(质量)碳酸钠600ml,按常规方法进行沉淀,沉淀温度55±5℃,PH值7~8,沉淀物料经过滤、水洗制得所需活性组份的碱式碳酸盐。

    ③制备催化剂:按催化剂组成配比称取①制得载体100g,②制得的所述碱式碳酸盐61.7g,将其混合后,经捏合、挤条、成型,在60℃下干燥2小时,并于120℃下再干燥4小时后,将其于450℃焙烧4小时,制得催化剂产品,其主要物性指标见表1相应部分。

    ④催化剂评价:用DEG氨化法评价上述制备催化剂,称取③制备的催化剂50ml(重33.5g)装入100ml固定床反应器中,首先进行催化剂还原处理:用氮气置换系统合格后,开始升温达到280℃时缓慢通入氢气,在300℃氢气流下还原8小时。将系统调节到氨化所需工艺条件,控制反应温度230℃,反应压力1.7Mpa,二甘醇体积空速2.0h-1,以摩尔计DEG∶氨∶氢=1∶8∶40。原料DEG、液氨经汽化器汽化后由上述反应器顶部进料,产物从反应器下部经冷凝、分离,得MOR粗产品,用程序升温色谱法分析粗产品含量,计算DEG转化率、MOR选择性、MOR收率,其结果均见表2相应部分。

    对比例1:

    按USP4014933的方法制备催化剂:称取20克六水硝酸镍、6.3克三水硝酸铜和20克六水硝酸钴,用150ml水配制成水溶液;加入28g氧化铝,再加入21克碳酸钠,经沉淀过滤、分离、洗涤至PH=8后,120℃干燥,350℃焙烧4小时,成型,制得催化剂。

    将上述催化剂按本发明实施例1方法进行活性评价:用DEG氨化法评价上述制备的催化剂,称取③制备的催化剂50ml(重34g)装入100ml固定床反应器中,首先进行催化剂还原处理:用氮气置换系统合格后,开始升温达到280℃时缓慢通入氢气,在300℃氢气流下还原8小时。将系统调节到氨化所需工艺条件,控制反应温度210℃,反应压力1.7Mpa,二甘醇体积空速0.18h-1,以摩尔计DEG∶氨∶氢=1∶8∶40。原料DEG、液氨经汽化器汽化后由上述反应器顶部进料,产物从反应器下部经冷凝、分离,得MOR粗产品,用程序升温色谱法分析粗产品含量,计算DEG转化率、MOR选择性、MOR收率,其结果见表3。

    比较例2(按DE3125662例1制备催化剂)

    称取硝酸铜174克,硝酸镍52.3克,硝酸铝179g,溶于763ml水中,配制成溶液,称取无水碳酸钠213g,溶于1000ml水中配成水溶液,将两种溶液加热至80℃,在2小时内加入到沉淀釜中,PH值稳定地保持在7~8。沉淀物经过滤、洗涤,直到无硝酸根,挤条成型,于110℃干燥6小时,600℃焙烧4小时,制得样品催化剂。

    按本发明实施例1方法进行活性评价,取50ml催化剂装入固定床反应器,用N2置换系统合格后,升温至280℃,并以600ml/分钟通入氢气,在300℃还原8小时。还原结束后,将系统调至工艺要求条件,温度210℃,压力1.7Mpa,二甘醇液体空速0.18h-1时,醇∶氨∶氢=1∶8∶40摩尔比,粗产品经冷凝气液分离后,取样分析,其结果见表3。

    实施例7

    将已用过2000小时的氨化催化剂(该新鲜催化剂为实施例1制得的催化剂)在固定床氨化反应器内,采用氧化焙烧方法进行再生,制得再生催化剂。再生条件为:先将反应系统降温、降压后用氮气吹扫合格后,升温其升温速度为50℃/h,升温至180℃后通空气氧化后,再进行焙烧。在200℃停留4小时,300℃停留4小时,400℃停留8小时。然后降至反应温度230℃,反应压力1.7Mpa,二甘醇体积空速0.18h-1,以摩尔计DEG∶氨∶氢=1∶8∶40。原料DEG、液氨经汽化器汽化后由上述反应器顶部进料,产物从反应器下部经冷凝、分离,得到MOR粗产品,用程序升温色谱法分析粗产品含量,计算DEG转化率、MOR选择性、MOR收率,其结果见表4。

                                              表1  本发明催化剂物性及其含量  实施例  序号  比表面  积m2/g  孔容积  ml/g                催化剂组分含量%  Ni/Cu  Mol比  Ni/Co  Cu  Ni  Co  载体  1  156.36  0.6924  15.46  8.47  2.23  67.03  1∶1.7  1∶0.27  2  120.53  0.5641  11.26  8.66  1.24  74.09  1∶1.2  1∶0.13  3  130.95  0.4251  15.36  8.68  69.72  1∶1.6  4  179.84  0.7394  18.69  8.64  1.18  64.1  1∶1.9  1∶0.13  5  141.25  0.6906  19.71  7.25  0.12  65.95  1∶2.5  1∶0.02  6  134.72  0.5213  23.06  8.52  0.08  61.46  1∶3.0  1∶0.01

                        表2  本发明催化剂合成吗啉评价结果    例    反应压力    MPa    反应温度    ℃    DEG转化    率    mol%   MOR选择性   mol%    MOR收率    mol%  备注    1    1.7    210    99.10   94.81    93.96    2    1.7    230    99.40   91.34    90.79    3    1.7    230    99.00   90.33    89.43    4    1.7    210    99.20   90.98    90.25    5    1.7    210    99.20   94.90    94.14    6    1.7    230    99.60   90.30    89.94

    以上数据为反应期间稳定区平均值。

                         表3  对比例评价结果与本发明例1比较催化剂  压力  MPa  温度  ℃   DEG转化率   mol%   MOR选择性   mol%   MOR单程收率   mol%  备注实例1  1.7  210   99.10   94.81   93.96对比例1  1.7  210   89.20   94.30   84.12对比例2  1.7  210   89.79   95.44   85.70

                               表4  再生催化剂评价结果 催化剂  压力  MPa    温度    ℃   DEG转化率   mol%   MOR选择性   mol%   MOR单程收   率   mol%备注 实例1  1.7    210   99.10   94.81   93.96 实例7(再生)  1.7    230   99.88   93.36   93.25

二甘醇氨化制1,4-氧氮杂环已烷催化剂及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二甘醇氨化制1,4-氧氮杂环已烷催化剂及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二甘醇氨化制1,4-氧氮杂环已烷催化剂及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甘醇氨化制1,4-氧氮杂环已烷催化剂及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甘醇氨化制1,4-氧氮杂环已烷催化剂及工艺.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二甘醇氨化制吗啉催化剂及工艺。用天然膨润土酸化制得无定型SiO2为主的载体和以铜、镍、钴活性组分组成。以催化剂重量计,活性组分占2040,镍铜11.03.0,镍钴100.3,其余为载体。将膨润土按液/固8加至硝酸溶液中,于1505酸化812h制得载体;将活性组分硝酸盐溶液与1535碳酸钠,于50100,pH78制得碱式碳酸盐;将载体与碱式碳酸盐挤条成型得催化剂于280380通氢还原8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的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或装置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