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黄变防水涂层用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929002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80.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528918.5

申请日:

2010.11.01

公开号:

CN102040724A

公开日:

2011.05.0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 IPC(主分类):C08G 18/76申请公布日:20110504|||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8G 18/76申请日:20101101|||公开

IPC分类号:

C08G18/76; C08G18/75; C08G18/66; C08G18/48; C08K3/22; C08K3/36; C08L75/08; C09D175/08

主分类号:

C08G18/76

申请人:

江苏东邦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宗昀; 徐廷勋

地址:

214254 江苏省宜兴市杨巷镇新芳建新路16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无黄变防水涂层用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含有80~120份聚醇类化合物、50~80份二异氰酸酯类化合物、20~30份二醇类扩链剂、5~10份二胺类扩链剂、0.5~1份中止剂、2~5份稳定剂、5~10份助剂、有机溶剂;所述无黄变防水涂层用聚氨酯树脂平均分子量为40000~120000g/mol,粘度为100000~150000cps/25℃,树脂的固含量为25~50%。通过本制造方法获得的聚氨酯树脂,具有耐候性强、耐水性强的特性,使用本发明所提供树脂的织物黄变指数为0~1级,耐水压强度高于10200Pa。

权利要求书

1: 无黄变防水涂层用聚氨酯树脂, 其特征在于 : 含有 80 ~ 120 份聚醇类化合物、 50 ~ 80 份二异氰酸酯类化合物、 20 ~ 30 份二醇类扩链剂、 5 ~ 10 份二胺类扩链剂、 0.5 ~ 1 份 中止剂、 2 ~ 5 份稳定剂、 5 ~ 10 份助剂、 有机溶剂 ; 所述无黄变防水涂层用聚氨酯树脂的固 含量为 25 ~ 50%, 粘度为 100000 ~ 150000cps/25℃。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无黄变防水涂层用聚氨酯树脂,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聚醇类化 合物是聚丙二醇与聚四氢呋喃的组合, 二者的重量比为 2.5 ∶ 1 ~ 3 ∶ 1 ; 所述二异氰酸 酯类化合物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与甲苯二异氰酸酯的组合, 二者的重量比为 1.8 ∶ 1 ~ 2.2 ∶ 1 ; 所述二醇类扩链剂是乙二醇、 丁二醇、 新戊二醇、 甲基丙二醇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 所述二胺类扩链剂是甲基戊二胺、 三甲基己二胺、 乙二胺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 所述中止剂 是甲醇、 丁醇、 异丁醇、 丙二醇甲醚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 所述稳定剂是 UV-327、 UV-531 和 UV-1164 的组合 ; 所述有机溶剂是甲苯、 丁酮、 二甲基甲酰胺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无黄变防水涂层用聚氨酯树脂,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助剂包括 纳米 ZnO、 纳米 SiO2 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其尺寸在 50 ~ 200nm ;
4: 一种制造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无黄变防水涂层用聚氨酯树脂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 骤如下 : 1) 将 20 ~ 30 份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 10 ~ 15 份甲苯二异氰酸酯投入反应釜中充分 搅拌后, 逐步加入 2 ~ 3 份稳定剂 UV-327, 在反应温度 80 ~ 120℃下反应 0.5 ~ 1 小时 ; 2) 将 60 ~ 90 份聚丙二醇、 20 ~ 30 份聚四氢呋喃、 20 ~ 30 份二醇类扩链剂加入反应 釜, 在反应温度 80 ~ 100℃下反应 1 ~ 3 小时, 在聚合过程中逐步加入有机溶剂稀释调节粘 度至 100000 ~ 500000cps/25℃ ; 3) 将余下的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 甲苯二异氰酸酯和 5 ~ 10 份二胺类扩链剂投入反应 釜, 在反应温度 70 ~ 90℃下反应 0.5 ~ 1 小时后投入 0.5 ~ 1.5 份稳定剂 UV-531、 0.5 ~ 1.5 份稳定剂 UV-1164 ; 4) 向 反 应 釜 中 加 入 0.5 ~ 1 份 中 止 剂, 并加入助剂和有机溶剂调节树脂粘度至 100000 ~ 150000cps/25℃。

说明书


无黄变防水涂层用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尤其涉及一种一种无黄变防水涂层用 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氨酯树脂具有良好的耐水、 耐油、 耐温性能, 且柔韧性好, 被广泛应用于纺织服 装后整理剂。
     但是, 通用的聚氨酯树脂产品耐候性差。当聚氨酯树脂涂层长期暴露在日光照射 下时, 多元醇的不饱和键会逐渐被氧化为醛酮和羧酸, 并进一步催化聚氨酯材料导致聚合 物降解, 涂层变黄变脆, 影响产品美观和物理性能。
     特别地, 芳香族聚氨酯材料的力学性能良好, 但芳香族异氰酸酯中的异氰酸酯基 直接连接在苯环上, 产品受日照后容易被氧化成醌而黄变。 2, 4-TDI 的反应活性差异有利于 控制预聚体的结构, 但在缩合水存在时对羟基丁反应选择性较差。
     脂肪族或脂环族异氰酸酯中的氨酯键较为稳定, 即使分解为脂肪胺也不易被氧化 而泛黄。 但脂肪族异氰酸酯没有苯环的共轭效应, 反应活性低, 制造聚氨酯树脂的反应过程 漫长而困难, 生产过程中毒性较大。 脂肪族聚氨酯材料的耐水解性比芳香族聚氨酯好, 储存 稳定性好。
     此外, 由对称性二异氰酸酯制备的聚氨酯树脂具有较高的模量和撕裂强度, 异氰 酸酯的类型对产物胶膜的抗溶剂性能也有影响。因此, 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混合异氰酸酯 体系, 通过它们之间的协同来获得具有功能性聚氨酯树脂。如李博等 ( 《耐黄变聚氨酯软泡 的研究》 , 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 2009, Vol.7, No.(3)) 采用 HDI/MDI 掺混体系研究了耐 黄变聚氨酯软泡, 通过对防老剂、 异氰酸酯等原料的筛选, 开发出具有特定性能的耐黄变聚 氨酯软泡。
     对于防水涂层用聚氨酯树脂, 耐候性能和防水性能都是产品的关键性能指标。目 前, 市场上已出现了无黄变防水涂层聚氨酯树脂产品, 一些产品给出了树脂涂层的防水性 能, 但大多数产品并未给出具体的耐黄变性能, 只是普通产品定性地进行比较。 关于无黄变 防水涂层聚氨酯树脂的耐候机理研究和具体制备方法, 更是鲜见披露。
     发明人在中国发明专利 “防 水 涂 层 用 无 黄 变 聚 氨 酯 树 脂 及 其 制 备 方 法” (200810234346.2) 中 公 开 了 一 种 防 水 涂 层 用 无 黄 变 聚 氨 酯 树 脂 的 平 均 分 子 量 为 10000 ~ 200000g/mol, 树脂粘度为 80000 ~ 200000cps/25℃, 固含量为 25 ~ 50%, 并给出 了该聚氨酯树脂的耐黄变性能数据, 但也未披露该产品的具体配方和详细研究数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黄变防水涂层用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以克服现 有产品在耐候性和耐水性不能兼备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无黄变防水涂层用聚氨酯树脂, 其特征在于 : 含有 80 ~ 120 份聚醇类化合物、 50 ~ 80 份二异氰酸酯类化合物、 20 ~ 30 份二醇类扩链剂、 5 ~ 10 份二胺类扩链剂、 0.5 ~ 1 份中止剂、 2 ~ 5 份稳定剂、 5 ~ 10 份助剂、 有机溶剂 ; 所述无黄变防水涂层用聚氨酯树脂 平均分子量为 40000 ~ 120000g/mol, 粘度为 100000 ~ 150000cps/25℃, 树脂的固含量为 25 ~ 50%。
     其中 :
     所述聚醇类化合物是聚丙二醇 (PPG) 与聚四氢呋喃 (PTHF) 的组合, 二者的重量比 为 2.5 ∶ 1 ~ 3 ∶ 1 ;
     所述二异氰酸酯类化合物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 (IPDI) 与甲苯二异氰酸酯 (TDI) 的组合, 二者的重量比为 1.8 ∶ 1 ~ 2.2 ∶ 1 ;
     所述甲苯二异氰酸酯 (TDI) 中 2, 4-TDI 与 2, 6-TDI 两种异构体的比例为 80 ∶ 20 ;
     所述二醇类扩链剂是乙二醇、 丁二醇、 新戊二醇、 甲基丙二醇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
     所述二胺类扩链剂是甲基戊二胺、 三甲基己二胺、 乙二胺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
     所述中止剂是甲醇、 丁醇、 异丁醇、 丙二醇甲醚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
     所述稳定剂是 UV-327( 苯并三唑 )、 UV-531( 二苯酮 ) 和 UV-1164( 三嗪类 ) 的组 合; 所述助剂包括纳米 ZnO、 纳米 SiO2 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其尺寸在 50 ~ 200nm ;
     所述有机溶剂是甲苯、 丁酮、 二甲基甲酰胺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制造上述的无黄变防水涂层用聚氨酯树脂的方法, 包括下列步骤 :
     1) 将 20 ~ 30 份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 10 ~ 15 份甲苯二异氰酸酯投入反应釜中 充分搅拌后, 逐步加入 2 ~ 3 份稳定剂 UV-327( 苯并三唑 ), 在反应温度 80 ~ 120℃下反应 0.5 ~ 1 小时 ;
     2) 将 60 ~ 90 份聚丙二醇、 20 ~ 30 份聚四氢呋喃、 20 ~ 30 份二醇类扩链剂加入 反应釜, 在反应温度 80 ~ 100℃下反应 1 ~ 3 小时, 在聚合过程逐步加入有机溶剂稀释调节 粘度至 100000 ~ 500000cps/25℃ ;
     3) 将余下的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 甲苯二异氰酸酯和 5 ~ 10 份二胺类扩链剂投入 反应釜, 在反应温度 70 ~ 90℃下反应 0.5 ~ 1 小时后投入 0.5 ~ 1.5 份稳定剂 UV-531( 二 苯酮 )、 0.5 ~ 1.5 份稳定剂 UV-1164( 三嗪类 ) ;
     4) 向反应釜中加入 0.5 ~ 1 份中止剂, 并加入助剂和有机溶剂调节树脂粘度至 100000 ~ 150000cps/25℃。
     根据产品具体功能的需要, 在上述反应步骤之后还可以加入消泡剂、 成膜剂、 流平 剂、 阻燃剂、 防霉剂等其它助剂。
     通过本制造方法获得的聚氨酯树脂, 具有耐候性强、 耐水性强的特性。按照 《涂 层 织 物 光 加 速 老 化 试 验 方 法 氙 弧 法 (FZ/T75002-1993)》 、 《变 色 等 级 的 评 定 范 围 (GB/ T 1766-1995)》的方法进行测试, 使用普通树脂涂层的织物黄变指数为 2 ~ 3 级, 使用 本发明所提供树脂的织物黄变指数为 0 ~ 1 级。按照 《涂层织物抗渗水性的测定 (FZ/T 01004-2008)》 方法进行测试, 使用普通树脂涂层的织物耐水压强度可达 6000 ~ 10200Pa, 使用本发明所提供树脂的织物耐水压强度高于 10200Pa。按照 《涂层织物抗粘连性的测定 (FZ/T 01063-2008)》 方法进行测试, 使用本发明所提供树脂的织物的抗粘连性为无粘连。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 1 : 无黄变防水涂层用聚氨酯树脂的制备方法
     一种无黄变防水涂层用聚氨酯树脂, 含有 80 份聚丙二醇、 30 份聚四氢呋喃、 40 份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 20 份甲苯二异氰酸酯、 20 份扩链剂新戊二醇、 10 份扩链剂甲基戊二 胺、 0.5 份中止剂甲醇、 2 份稳定剂 UV-327( 苯并三唑 )、 1.5 份稳定剂 UV-531( 二苯酮 )、 0.5 份稳定剂 UV-1164( 三嗪类 )、 5 份纳米 ZnO、 有机溶剂甲苯或丁酮。
     所述甲苯二异氰酸酯 (TDI) 中 2, 4-TDI 与 2, 6-TDI 两种异构体的比例为 80 ∶ 20。
     所述纳米 ZnO 的尺寸在 50 ~ 200nm 之间。
     制造上述的无黄变防水涂层用聚氨酯树脂的方法, 包括下列步骤 :
     1) 将 20 ~ 30 份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 10 ~ 15 份甲苯二异氰酸酯投入反应釜中充 分搅拌后, 逐步加入 2 份稳定剂 UV-327( 苯并三唑 ), 在反应温度 100 ~ 110 下反应 0.5 ~ 1 小时 ;
     2) 将 80 份聚丙二醇、 30 份聚四氢呋喃、 20 份新戊二醇加入反应釜, 在反应温度 80 ~ 100℃下反应 1 ~ 3 小时, 在聚合过程中逐步加入有机溶剂甲苯或丁酮稀释调节粘度 至 100000 ~ 500000cps/25℃ ;
     3) 将余下的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 甲苯二异氰酸酯和 10 份甲基戊二胺投入反应 釜, 在反应温度 70 ~ 90℃下反应 0.5 ~ 1 小时后投入 1.5 份稳定剂 UV-531( 二苯酮 )、 0.5 份稳定剂 UV-1164( 三嗪类 ) ;
     4) 向反应釜中加入 0.5 份中止剂甲醇, 并加入 5 份纳米 ZnO、 有机溶剂甲苯或丁酮 调节树脂粘度至 100000 ~ 150000cps/25℃。
     所述无黄变防水涂层用聚氨酯树脂平均分子量为 40000 ~ 120000g/mol, 粘度为 100000 ~ 150000cps/25℃, 树脂的固含量为 25 ~ 50%。
     对于防水涂层用聚氨酯树脂, 耐候性能和防水性能都是产品的关键性能指标。聚 氨酯树脂的耐候性能可以用 ATLAS Ci4000 型氙灯老化试验机、 DC-P 型全自动测色色差计, 按照 《涂层织物光加速老化试验方法氙弧法 (FZ/T 75002-1993)》 、 《变色等级的评定范围 (GB/T1766-1995)》 的方法进行测试。黄变指数分为 0 级至 5 级共 6 个等级 : 0 级为无变色, 5 级为严重变色。涂层织物的防水性能可以用 YG-812 型水压仪, 按照 《涂层织物抗渗水性 的测定 (FZ/T 01004-2008)》 方法进行测试。涂层织物的抗粘连性能可以用 K97-M301B 熨 烫升华色牢度试验仪, 按照 《涂层织物抗粘连性的测定 (FZ/T 01063-2008)》 方法进行测试。
     实验研究表明, 二异氰酸酯的选择、 组合和配比对所制备聚氨酯树脂用于织物涂 层的耐候性和耐水性能有显著影响。保持其它组分的配比及制备步骤不变, 改变二异氰酸 酯的组成, 对织物涂层的耐候性和耐水性能的影响如表 1 所示。
     实验数据表明, 使用 TDI 和 IPDI 的组合作为二异氰酸酯, 随着 IPDI 含量的增加, 织物黄变系数逐渐减小, 耐候性提高, 但当 IPDI 的比例达到 35/60 以上时, 黄变水平已达到 使用要求且变化不大。而织物耐水压性能的变化则与耐候性的变化趋势相反, 随着 TDI 含 量的增加, 织物耐水压值逐渐增大, 耐水压性能提高, 但当 TDI 的比例达到 15/60 以上时, 耐 水压值已达到使用要求且变化不大。表1: 二异氰酸酯组成对织物耐候耐水性能的影响另外, 当 IPDI 的比例增大时, 反应时间延长, 给生产过程带来困难。因此, TDI 与 IPDI 的比例在 25 ∶ 35 至 15 ∶ 45 之间时, 织物的耐候与耐水压的综合性能较好。进一步 的研究数据表明, IPDI 与 TDI 的最佳比例 ( 重量比 ) 为 1.8 ∶ 1 ~ 2 ∶ 1。
     研究表明, 稳定剂的选择、 组合和使用对所制备聚氨酯树脂用于织物涂层的耐候 性能有显著影响。 保持其它组分的配比及制备步骤不变, 改变稳定剂的组成, 对织物涂层的 黄变水平的影响如表 2 所示。
     表2: 稳定剂组成对织物耐候耐水性能的影响
     特别地, 稳定剂 UV-327( 苯并三唑 ) 的添加工艺对产品性能具有重要影响。试验 研究表明, 将稳定剂 UV-327 与 UV-531、 UV-1164 一起在前述步骤 3) 聚合反应结束时加入反 应釜, 对改善织物涂层耐候性的效果较差。而按本发明所述的制造工艺, 将稳定剂 UV-327 在步骤 1) 与二异氰酸酯加入反应釜并加热反应, 则可以获得显著改善的耐候性能。傅立叶 红外分析结果表明, 这是由于苯并三唑与二异氰酸酯发生反应而存在于所制备的聚氨酯分 子链中, 从而提高了聚氨酯树脂的稳定性。
     7

无黄变防水涂层用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无黄变防水涂层用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无黄变防水涂层用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黄变防水涂层用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黄变防水涂层用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40724A43申请公布日20110504CN102040724ACN102040724A21申请号201010528918522申请日20101101C08G18/76200601C08G18/75200601C08G18/66200601C08G18/48200601C08K3/22200601C08K3/36200601C08L75/08200601C09D175/0820060171申请人江苏东邦科技有限公司地址214254江苏省宜兴市杨巷镇新芳建新路168号72发明人宗昀徐廷勋54发明名称无黄变防水涂层用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一种无黄变防水涂层用聚氨。

2、酯树脂,其特征在于含有80120份聚醇类化合物、5080份二异氰酸酯类化合物、2030份二醇类扩链剂、510份二胺类扩链剂、051份中止剂、25份稳定剂、510份助剂、有机溶剂;所述无黄变防水涂层用聚氨酯树脂平均分子量为40000120000G/MOL,粘度为100000150000CPS/25,树脂的固含量为2550。通过本制造方法获得的聚氨酯树脂,具有耐候性强、耐水性强的特性,使用本发明所提供树脂的织物黄变指数为01级,耐水压强度高于10200PA。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CN102040727A1/1页21无黄变防水涂层用聚氨。

3、酯树脂,其特征在于含有80120份聚醇类化合物、5080份二异氰酸酯类化合物、2030份二醇类扩链剂、510份二胺类扩链剂、051份中止剂、25份稳定剂、510份助剂、有机溶剂;所述无黄变防水涂层用聚氨酯树脂的固含量为2550,粘度为100000150000CPS/2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黄变防水涂层用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醇类化合物是聚丙二醇与聚四氢呋喃的组合,二者的重量比为25131;所述二异氰酸酯类化合物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与甲苯二异氰酸酯的组合,二者的重量比为181221;所述二醇类扩链剂是乙二醇、丁二醇、新戊二醇、甲基丙二醇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二胺类扩链剂是甲基戊二胺、。

4、三甲基己二胺、乙二胺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中止剂是甲醇、丁醇、异丁醇、丙二醇甲醚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稳定剂是UV327、UV531和UV1164的组合;所述有机溶剂是甲苯、丁酮、二甲基甲酰胺的一种或多种组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黄变防水涂层用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包括纳米ZNO、纳米SIO2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其尺寸在50200NM;4一种制造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黄变防水涂层用聚氨酯树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将2030份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1015份甲苯二异氰酸酯投入反应釜中充分搅拌后,逐步加入23份稳定剂UV327,在反应温度80120下反应051小时;2将6090份聚丙。

5、二醇、2030份聚四氢呋喃、2030份二醇类扩链剂加入反应釜,在反应温度80100下反应13小时,在聚合过程中逐步加入有机溶剂稀释调节粘度至100000500000CPS/25;3将余下的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和510份二胺类扩链剂投入反应釜,在反应温度7090下反应051小时后投入0515份稳定剂UV531、0515份稳定剂UV1164;4向反应釜中加入051份中止剂,并加入助剂和有机溶剂调节树脂粘度至100000150000CPS/25。权利要求书CN102040724ACN102040727A1/5页3无黄变防水涂层用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聚氨酯。

6、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一种无黄变防水涂层用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0002聚氨酯树脂具有良好的耐水、耐油、耐温性能,且柔韧性好,被广泛应用于纺织服装后整理剂。0003但是,通用的聚氨酯树脂产品耐候性差。当聚氨酯树脂涂层长期暴露在日光照射下时,多元醇的不饱和键会逐渐被氧化为醛酮和羧酸,并进一步催化聚氨酯材料导致聚合物降解,涂层变黄变脆,影响产品美观和物理性能。0004特别地,芳香族聚氨酯材料的力学性能良好,但芳香族异氰酸酯中的异氰酸酯基直接连接在苯环上,产品受日照后容易被氧化成醌而黄变。2,4TDI的反应活性差异有利于控制预聚体的结构,但在缩合水存在时对羟基丁反应选择性较差。00。

7、05脂肪族或脂环族异氰酸酯中的氨酯键较为稳定,即使分解为脂肪胺也不易被氧化而泛黄。但脂肪族异氰酸酯没有苯环的共轭效应,反应活性低,制造聚氨酯树脂的反应过程漫长而困难,生产过程中毒性较大。脂肪族聚氨酯材料的耐水解性比芳香族聚氨酯好,储存稳定性好。0006此外,由对称性二异氰酸酯制备的聚氨酯树脂具有较高的模量和撕裂强度,异氰酸酯的类型对产物胶膜的抗溶剂性能也有影响。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混合异氰酸酯体系,通过它们之间的协同来获得具有功能性聚氨酯树脂。如李博等耐黄变聚氨酯软泡的研究,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2009,VOL7,NO3采用HDI/MDI掺混体系研究了耐黄变聚氨酯软泡,通过对防老剂、异。

8、氰酸酯等原料的筛选,开发出具有特定性能的耐黄变聚氨酯软泡。0007对于防水涂层用聚氨酯树脂,耐候性能和防水性能都是产品的关键性能指标。目前,市场上已出现了无黄变防水涂层聚氨酯树脂产品,一些产品给出了树脂涂层的防水性能,但大多数产品并未给出具体的耐黄变性能,只是普通产品定性地进行比较。关于无黄变防水涂层聚氨酯树脂的耐候机理研究和具体制备方法,更是鲜见披露。0008发明人在中国发明专利“防水涂层用无黄变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2008102343462中公开了一种防水涂层用无黄变聚氨酯树脂的平均分子量为10000200000G/MOL,树脂粘度为80000200000CPS/25,固含量为2550。

9、,并给出了该聚氨酯树脂的耐黄变性能数据,但也未披露该产品的具体配方和详细研究数据。发明内容0009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黄变防水涂层用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产品在耐候性和耐水性不能兼备的不足。0010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说明书CN102040724ACN102040727A2/5页40011一种无黄变防水涂层用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含有80120份聚醇类化合物、5080份二异氰酸酯类化合物、2030份二醇类扩链剂、510份二胺类扩链剂、051份中止剂、25份稳定剂、510份助剂、有机溶剂;所述无黄变防水涂层用聚氨酯树脂平均分子量为40000120000G/。

10、MOL,粘度为100000150000CPS/25,树脂的固含量为2550。0012其中0013所述聚醇类化合物是聚丙二醇PPG与聚四氢呋喃PTHF的组合,二者的重量比为25131;0014所述二异氰酸酯类化合物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与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的组合,二者的重量比为181221;0015所述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中2,4TDI与2,6TDI两种异构体的比例为8020;0016所述二醇类扩链剂是乙二醇、丁二醇、新戊二醇、甲基丙二醇的一种或多种组合;0017所述二胺类扩链剂是甲基戊二胺、三甲基己二胺、乙二胺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0018所述中止剂是甲醇、丁醇、异丁醇、丙二醇甲醚的一种。

11、或多种的组合;0019所述稳定剂是UV327苯并三唑、UV531二苯酮和UV1164三嗪类的组合;0020所述助剂包括纳米ZNO、纳米SIO2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其尺寸在50200NM;0021所述有机溶剂是甲苯、丁酮、二甲基甲酰胺的一种或多种组合。0022制造上述的无黄变防水涂层用聚氨酯树脂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00231将2030份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1015份甲苯二异氰酸酯投入反应釜中充分搅拌后,逐步加入23份稳定剂UV327苯并三唑,在反应温度80120下反应051小时;00242将6090份聚丙二醇、2030份聚四氢呋喃、2030份二醇类扩链剂加入反应釜,在反应温度80100下反应13。

12、小时,在聚合过程逐步加入有机溶剂稀释调节粘度至100000500000CPS/25;00253将余下的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和510份二胺类扩链剂投入反应釜,在反应温度7090下反应051小时后投入0515份稳定剂UV531二苯酮、0515份稳定剂UV1164三嗪类;00264向反应釜中加入051份中止剂,并加入助剂和有机溶剂调节树脂粘度至100000150000CPS/25。0027根据产品具体功能的需要,在上述反应步骤之后还可以加入消泡剂、成膜剂、流平剂、阻燃剂、防霉剂等其它助剂。0028通过本制造方法获得的聚氨酯树脂,具有耐候性强、耐水性强的特性。按照涂层织物光加速老化试验方。

13、法氙弧法FZ/T750021993、变色等级的评定范围GB/T17661995的方法进行测试,使用普通树脂涂层的织物黄变指数为23级,使用本发明所提供树脂的织物黄变指数为01级。按照涂层织物抗渗水性的测定FZ/T010042008方法进行测试,使用普通树脂涂层的织物耐水压强度可达600010200PA,使用本发明所提供树脂的织物耐水压强度高于10200PA。按照涂层织物抗粘连性的测定FZ/T010632008方法进行测试,使用本发明所提供树脂的织物的抗粘连性为无粘连。说明书CN102040724ACN102040727A3/5页5具体实施方式0029以下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0030实施例。

14、1无黄变防水涂层用聚氨酯树脂的制备方法0031一种无黄变防水涂层用聚氨酯树脂,含有80份聚丙二醇、30份聚四氢呋喃、40份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20份甲苯二异氰酸酯、20份扩链剂新戊二醇、10份扩链剂甲基戊二胺、05份中止剂甲醇、2份稳定剂UV327苯并三唑、15份稳定剂UV531二苯酮、05份稳定剂UV1164三嗪类、5份纳米ZNO、有机溶剂甲苯或丁酮。0032所述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中2,4TDI与2,6TDI两种异构体的比例为8020。0033所述纳米ZNO的尺寸在50200NM之间。0034制造上述的无黄变防水涂层用聚氨酯树脂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00351将2030份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

15、1015份甲苯二异氰酸酯投入反应釜中充分搅拌后,逐步加入2份稳定剂UV327苯并三唑,在反应温度100110下反应051小时;00362将80份聚丙二醇、30份聚四氢呋喃、20份新戊二醇加入反应釜,在反应温度80100下反应13小时,在聚合过程中逐步加入有机溶剂甲苯或丁酮稀释调节粘度至100000500000CPS/25;00373将余下的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和10份甲基戊二胺投入反应釜,在反应温度7090下反应051小时后投入15份稳定剂UV531二苯酮、05份稳定剂UV1164三嗪类;00384向反应釜中加入05份中止剂甲醇,并加入5份纳米ZNO、有机溶剂甲苯或丁酮调节树脂粘。

16、度至100000150000CPS/25。0039所述无黄变防水涂层用聚氨酯树脂平均分子量为40000120000G/MOL,粘度为100000150000CPS/25,树脂的固含量为2550。0040对于防水涂层用聚氨酯树脂,耐候性能和防水性能都是产品的关键性能指标。聚氨酯树脂的耐候性能可以用ATLASCI4000型氙灯老化试验机、DCP型全自动测色色差计,按照涂层织物光加速老化试验方法氙弧法FZ/T750021993、变色等级的评定范围GB/T17661995的方法进行测试。黄变指数分为0级至5级共6个等级0级为无变色,5级为严重变色。涂层织物的防水性能可以用YG812型水压仪,按照涂层织。

17、物抗渗水性的测定FZ/T010042008方法进行测试。涂层织物的抗粘连性能可以用K97M301B熨烫升华色牢度试验仪,按照涂层织物抗粘连性的测定FZ/T010632008方法进行测试。0041实验研究表明,二异氰酸酯的选择、组合和配比对所制备聚氨酯树脂用于织物涂层的耐候性和耐水性能有显著影响。保持其它组分的配比及制备步骤不变,改变二异氰酸酯的组成,对织物涂层的耐候性和耐水性能的影响如表1所示。0042实验数据表明,使用TDI和IPDI的组合作为二异氰酸酯,随着IPDI含量的增加,织物黄变系数逐渐减小,耐候性提高,但当IPDI的比例达到35/60以上时,黄变水平已达到使用要求且变化不大。而织物。

18、耐水压性能的变化则与耐候性的变化趋势相反,随着TDI含量的增加,织物耐水压值逐渐增大,耐水压性能提高,但当TDI的比例达到15/60以上时,耐水压值已达到使用要求且变化不大。说明书CN102040724ACN102040727A4/5页60043表1二异氰酸酯组成对织物耐候耐水性能的影响00440045另外,当IPDI的比例增大时,反应时间延长,给生产过程带来困难。因此,TDI与IPDI的比例在2535至1545之间时,织物的耐候与耐水压的综合性能较好。进一步的研究数据表明,IPDI与TDI的最佳比例重量比为18121。0046研究表明,稳定剂的选择、组合和使用对所制备聚氨酯树脂用于织物涂层的。

19、耐候性能有显著影响。保持其它组分的配比及制备步骤不变,改变稳定剂的组成,对织物涂层的黄变水平的影响如表2所示。0047表2稳定剂组成对织物耐候耐水性能的影响0048说明书CN102040724ACN102040727A5/5页70049特别地,稳定剂UV327苯并三唑的添加工艺对产品性能具有重要影响。试验研究表明,将稳定剂UV327与UV531、UV1164一起在前述步骤3聚合反应结束时加入反应釜,对改善织物涂层耐候性的效果较差。而按本发明所述的制造工艺,将稳定剂UV327在步骤1与二异氰酸酯加入反应釜并加热反应,则可以获得显著改善的耐候性能。傅立叶红外分析结果表明,这是由于苯并三唑与二异氰酸酯发生反应而存在于所制备的聚氨酯分子链中,从而提高了聚氨酯树脂的稳定性。说明书CN102040724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其制备或化学加工;以其为基料的组合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