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转换阳光热能的屋面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建筑物材料,特别是屋面构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各种屋面具有、保温、隔热等功能,但本身没有吸收并利用太阳热能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为人们提供既能挡风遮雨,又能充分利用太阳热能的屋面构件。
本发明包括金属上板,金属上板呈瓦楞型,在金属上板上连接金属管。
在本发明的金属管内充以传热介质,如水,再通过管道将金属管两端与循环泵、储水箱相连,经金属上板传导的太阳热能吸收至金属管内的传热介质,由循环泵将热能传至储水箱。本发明结构简单,外型美观、整洁,可大面积吸热,成本低廉,系统可靠。
为了及时将转化的热能快速传导至传热介质,上述金属管可以布置在金属上板的上侧,金属管的外表面设置太阳能吸热膜。
为了及时将转化的热能快速传导至传热介质,上述金属管也可以布置在金属上板的下侧,在金属上板的上表面设置太阳能吸热膜。
为了及时将转化的热能快速传导至传热介质,上述金属管还可连续在金属上板的相邻瓦楞型弧段之间,金属管的外表面设置太阳能吸热膜。
本发明金属管的外侧还可连接金属翅片,金属翅片外表面设置太阳能吸热膜。目的是减少金属直通管直径,以降低管内存水量,以提高热水利用率。在金属翅片外设置透明保温套管,目的在于防止夜间金属管内存留热水局部散热。
金属管内同心布置金属内管,金属管与金属内管之间以金属连接筋连接,传热介质设置在金属管中,这是另一种提高热水利用率的措施,同时,也加强了产品的抗外界冲击力,以提高产品使用寿命。
同时,金属上板的两个边侧设有拼接沟槽。通过拼接沟槽实现构件之间地横向或竖向的连续连接安装,通过拼接沟槽将单个构件拼接成大片的,甚至是布满整屋面的构件。
本发明可安装在预先制好的混凝土等传统屋面上,在屋面与本专利的金属上板之间填充聚氨酯保温发泡层;也可不采用传统的屋面,而在金属上板的下侧面设置底面板,金属上板与底面板之间设置聚氨酯保温发泡层。以底面板及聚氨酯保温发泡层替代传统的屋面,该方案为工业化高效率建筑提供了方便。
为加强金属上板与底面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保障产品具有一定的保温性,金属上板与底面板之间设有支撑件。
同时,本发明在金属上板与底面板之间设置连接件,通过连接件加强本发明的整体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的第一种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的第二种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结的第三种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结的第四种构示意图。
图中,1底面板,2聚氨酯保温发泡层,3支撑件,4金属上板,5、11、15、17、18金属管,6、13金属连接筋,7、12金属内管,8连接件,9拼接沟槽,10、14透明保温套管,16金属翅片。
如图1所示,金属上板4呈凹弧形,相邻金属上板4之间连接金属管5,金属内管7同轴布置在金属管5内,以金属连接筋6相连接。
在金属上板4的凹弧段上设置金属管11,还在金属管11外布置透明保温套管10,金属内管12通过金属连接筋13同轴连接在金属管11内。金属上板4的上表面及金属管5、11的外表面分别设置太阳能吸热膜。
在金属上板4与底面板1之间以保温填充形成聚氨酯保温发泡层2。
当底面板1为金属件时,在适当的距离内,金属上板4、底面板1之间以支撑件3固定隔离;当底面板1为水泥板时,在底面板1和金属上板4之间还设有连接件8。
上述金属上板4和金属底面板1可由铝或铝合金通过拉伸制成各型材。并在金属上板4的两个边侧分别拉伸出拼接沟槽9。
如图2所示,在金属上板4的凹弧段上设置金属管15,金属管15外表面设置太阳能吸热膜,在金属管15外表面连接金属翅片16,金属翅片16的外表面设置太阳能吸热膜,在金属管15的内外侧布置透明保温套管14。
如图3所示,金属上板4具有凸形弧段和凹形弧段,两种弧形呈相间且连接布置,在各弧段的下表面上分别设金属管17,金属上板4的外表面涂履太阳能吸热膜。制作时,可将金属管17连体设置在金属上板4上。
如图4所示,在金属上板4的凸形弧段上还连体设置金属管18。本例中,金属上板4和金属管18的外表面涂设太阳能吸热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