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烧结材料的加料溜槽.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920977 上传时间:2018-03-18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74.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80037815.7

申请日:

2010.08.19

公开号:

CN102472583A

公开日:

2012.05.2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F27B 21/00登记生效日:20151216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西门子 VAI 金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变更后权利人:首要金属科技奥地利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奥地利林茨变更后权利人:奥地利林茨|||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7B 21/00申请日:20100819|||公开

IPC分类号:

F27B21/00; F27D3/00; F27D3/10; F27D15/00; F27D15/02; F27B15/00; F27D9/00

主分类号:

F27B21/00

申请人:

西门子VAI金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H. 奥伯格; E. 费林格; G. 弗里茨尔; S. 哈廷格

地址:

奥地利林茨

优先权:

2009.08.26 AT A1343/2009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代理人:

宣力伟;杨国治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来把烧结材料输送到烧结冷却器上的加料溜槽,还涉及一种把烧结材料从烧结带输送到烧结冷却器上的方法。输入到加料溜槽中的烧结材料通过分配板(7a、7b)首先划分成两个在不同方向上流动的烧结材料-分流,其导引至通过其汇合而形成的烧结材料-总流的边缘区域中。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借助加料溜槽把烧结材料从烧结带输送到烧结冷却器上的方法, 其中离开烧结带的烧结材料, 必要时在破碎过程之后, 输入到加料溜槽中, 然后烧结材料通过分配板分成至少两个在不同方向上流动的烧结材料 - 分流, 其中每 个烧结材料 - 分流都通过其所流过的分配板来预先规定流动方向, 并且其中烧结材料 - 分流的流动方向通过分流 - 流动方向矢量来表示, 其中对于由分 流 - 流动方向矢量与水平面围成的角度而言成立的是, 对于一对直接相邻的烧结材料 - 分 流沿相同方向测量的角度, 其中一个烧结材料 - 分流的分流 - 流动方向矢量与水平面围成 钝角, 而另一烧结材料 - 分流的分流 - 流动方向矢量与水平面围成锐角, 然后, 所述烧结材料 - 分流汇合成倾斜地朝下流动的烧结材料 - 总流, 它的流动方向 通过总流 - 流动方向矢量来表示, 其中分流 - 流动方向矢量的水平的主分量大体垂直于总 流 - 流动方向矢量的水平的主分量, 并且其中烧结材料 - 分流导引到烧结材料 - 总流的在 烧结材料 - 总流的流动方向上看处于侧面的边缘中, 并且烧结材料 - 总流然后在至少反转其流动方向之后通过加料溜槽的底板输送到烧 结冷却器上。
2: 按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两个直接相邻的分流的分流 - 流动方向矢量 的水平的主分量具有相反的方向。
3: 按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烧结材料 - 分流的运动方向以相同的程 度朝下倾斜。
4: 一种用来把烧结材料输送到烧结冷却器上的加料溜槽, 其包括由侧壁 (1a、 1b、 1c) 限定的井筒, 该井筒具有 上方的输入开口 (2) , 此输入开口通过所述井筒的侧壁 (1a、 1b、 1c) 和 / 或通过围板 (4a、 4b、 4c) 包围成, 此围板从井筒的侧壁 (1a、 1b、 1c) 出发并延伸到由井筒包围的空间内, 和下面的输出开口 (3) , 至少一个设置在井筒内部的必要时朝下倾斜的转向板 (5) , 它与井筒的两个彼此相对 而置的侧壁以及将其连接的侧壁相连, 以及必要时朝下倾斜的底板 (6) , 它与两个彼此相对而置的侧壁以及将其连接的侧壁 相连, 其中在井筒的至少其中一个侧壁和所述转向板 (5) 之间设有间隙, 并且在底板 (6) 和至少一个侧壁的下方端部之间设置所述输出开口 (3) , 其中底板 (6) 竖直地直接设置于在侧壁和所述转向板 (5) 之间的间隙下方, 此转向板 (5) 与底板 (6) 直接相邻并竖直地设置在该底板的上方, 其特征在于, 在输入开口和从输入开口起观察在竖直方向上的第一转向板 (5) 之间在井筒内部设置 分配装置, 其包括至少两个朝下倾斜的分配板 (7a、 7b) , 它们这样朝下倾斜, 使得对于水平面和所 述分配板 (7a、 7b) 之间沿相同方向测量的角度而言成立的是, 对于一对直接相邻的分配板, 其中一个分配板与水平面围成钝角, 而另一个分配板与水平面围成锐角, 并且其中每个分配板从其较高的端部朝其较低的端部看朝竖直地直接设置在它下方 的转向板 (5) 的必要时倾斜地向下延伸的侧壁之一的方向延伸。 2
5: 按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加料溜槽,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配板 (7a、 7b) 在水平面上的垂直 投影位于从输入开口起观察第一转向板 (5) 在同一个水平面中的垂直投影之内。
6: 按权利要求 4 或 5 所述的加料溜槽,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配板 (7a、 7b) 以相同的程度 朝下倾斜。
7: 按权利要求 4 至 6 之任一项所述的加料溜槽, 其特征在于, 对于一对相邻的分配板 (7a、 7b) , 这对分配板中的两个分配板以彼此相反的方向倾斜。
8: 按权利要求 4 至 7 之任一项所述的加料溜槽,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配板 (7a、 7b) 的较 高的端部相对于井筒的竖直纵向延展位于相同的位置上。

说明书


用于烧结材料的加料溜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来把烧结材料输送到烧结冷却器上的加料溜槽, 还涉及一种把 烧结材料从烧结带输送到烧结冷却器上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冷却在烧结装置中生成的热的、 颗粒状的烧结材料, 要把烧结材料输送到移 动的烧结冷却器上。 在该处, 冷却通过机器产生的气流来进行, 此气流从下方输送通过积聚 在烧结冷却器的冷却床上的热的颗粒状的烧结材料。在此, 颗粒状的烧结材料在冷却床上 的粒度分布会影响冷却的效果, 因为粒度分布是反作用于气流的阻力。在烧结材料的不同 区域上出现不同强度的阻力, 这导致汽流不会或仅以较小的规模流经阻力增大的区域, 因 此不能均匀地冷却烧结材料。 不均匀的冷却会导致从烧结冷却器中倾卸出来的烧结材料的 不同颗粒具有不同的温度。温度高于期望的倾卸温度的颗粒可能会损坏设置在后面的、 加 工已冷却的烧结材料的装置, 例如输送带或筛子。
     在烧结冷却器的冷却床上在烧结材料中的水平和竖直的粒度分布受加料溜槽的 影响, 破碎的烧结材料通过此加料溜槽从烧结带输送到烧结冷却器上。常规的加料溜槽包 括由侧壁限定的井筒, 此井筒具有位于上方的、 用来输入待冷却的颗粒状烧结材料的输入 开口, 还具有位于下方的输出开口, 待冷却的颗粒状烧结材料通过此输出开口输送到烧结 冷却器的冷却床上。 在此, 此输出开口位于井筒的侧壁和加料溜槽的朝下倾斜的底板之间。 在井筒内, 朝下倾斜的输入导板在输入开口上延伸, 输入到井筒中的颗粒状材料通过此输 入导板具有朝下倾斜的滑行运动。在输入导板和加料溜槽的侧壁之间留下了开口, 烧结材 料可通过此开口在重力作用下朝输出开口的方向运动。此开口的下方, 朝下倾斜的转向板 设置在井筒中。因为此转向板具有与输入导板不同的倾斜方向, 所以流经加料溜槽的烧结 材料 - 总流通过此转向板形成了方向不同的滑行运动。在转向板和加料溜槽的井筒的与转 向板的下端部相对而置的侧壁之间留下了开口, 烧结材料可通过此开口在重力作用下朝出 料开口的方向运动。在此开口的下方大多设置有底板, 它的倾斜方向与转向板的倾斜方向 不同。 如果转向板和底板分别具有相反的倾斜方向, 则已知的是, 由于在通过加料溜槽时在 加料溜槽的烧结材料 - 填充上出现的分离现象, 烧结材料 - 总流 (它通过输出开口离开加料 溜槽) 具有在输出的烧结材料 - 总流的厚度上延伸的粒度分布的梯度。它可用以下方式充 分利用, 即烧结冷却器的位于输出开口下方的可运动的冷却床可这样装载, 使得在冷却床 上在层中的烧结材料的粒度在冷却床的宽度上观察大体上从下往上减小, 即在层的厚度上 存在粒度分布的梯度。粒度从下向上的减小可实现有效率的冷却, 因为从下方输入的冷却 气流以这种方式在进入层中时反作用的阻力较小。此外在粒度更大的烧结材料的颗粒中, 可比粒度较小的烧结材料的颗粒存储更多的热量, 因此首先冷却气流接触具有较大粒度的 颗粒, 可导致更有效的冷却。
     但是常规装置不利的是, 尤其如果烧结带大体上垂直于烧结冷却器的运动方向在 输出开口处进行移动, 则粒度分布的梯度在可运动的冷却床的整个宽度上非常不均匀地延
     伸或局部不存在。其原因是, 烧结材料中粒度较大且因此更重的微粒沿烧结带的运动方向 具有比较小微粒更多的运动能量, 并相应地与烧结带离得更远地出现在输入导板上。粒度 较大的材料相应地集中地出现在加料溜槽中的烧结材料 - 总流的相应边缘的区域中。所述 不均匀的分布还出现在烧结冷却器的冷却床上, 因此不能通过冷却气流确保烧结材料的均 匀冷却, 因为反作用于烧结材料的气流的阻力在冷却床的宽度上是变化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 提供一种借助加料溜槽把烧结材料从烧结带输送到烧结冷却器 上的方法, 还提供一种加料溜槽, 借助此加料溜槽可相对于现有技术改善烧结材料在烧结 冷却器的冷却床上的粒度分布的均匀性。
     此目的通过一种借助加料溜槽把烧结材料从烧结带输送到烧结冷却器上的方法 得以实现, 其中离开烧结带的烧结材料, 必要时在破碎过程之后, 输入到加料溜槽中, 然后烧结材料通过分配板分成至少两个在不同方向上流动的烧结材料 - 分流, 其中每 个烧结材料 - 分流都通过其所流过的分配板来预先规定流动方向 ; 并且其中烧结材料 - 分流的流动方向通过分流 - 流动方向矢量来表示, 其中对于由分 流 - 流动方向矢量与水平面围成的角度而言成立的是, 对于一对直接相邻的烧结材料 - 分 流沿相同方向测量的角度, 其中一个烧结材料 - 分流的分流 - 流动方向矢量与水平面围成 钝角, 而另一烧结材料 - 分流的分流 - 流动方向矢量与水平面围成锐角, 然后, 所述烧结材料 - 分流汇合成倾斜地朝下流动的烧结材料 - 总流, 它的流动方向 通过总流 - 流动方向矢量来表示, 其中分流 - 流动方向矢量的水平的主分量大体垂直于总 流 - 流动方向矢量的水平的主分量, 并且其中烧结材料 - 分流导引到烧结材料 - 总流的在 烧结材料 - 总流的流动方向上看处于侧面的边缘中, 烧结材料 - 总流然后在至少反转其流动方向之后通过加料溜槽的底板输送到烧结冷 却器上。
     按本发明, 输入到加料溜槽中的烧结材料首先划分成两个在不同方向上流动的烧 结材料 - 分流。所述划分通过把烧结材料输送到以不同倾斜方向朝下设置的分配板上来实 现, 此分配板分别预先规定了分流的流动方向。烧结材料 - 分流的流动方向通过流动方向 矢量来表示。烧结材料 - 分流的流动方向的不同之处在于, 对于直接相邻的烧结材料 - 分 流来说, 由流动方向矢量和水平面围成不同类型的角度。 其中一个角度是钝角, 另一个是锐 角。这些角度在此是在同一个方向上测量的。
     烧结材料 - 分流汇合成烧结材料 - 总流, 其中此汇合是这样进行的, 即这些分流朝 烧结材料 - 总流的两个侧面边缘的方向上导引, 其中各至少一个分流分别朝各一个侧面边 缘方面导引。由于烧结材料 - 分流的汇合而产生的烧结材料 - 总流朝下倾斜地流动。在实 际情况下, 它的在流动方向上看处于侧面的边缘紧贴在加料溜槽的井筒的侧壁上。
     由于烧结材料 - 分流的汇合而产生的烧结材料 - 总流的流动方向通过总流 - 流动 方向矢量来表示。
     分流 - 流动方向矢量和总流 - 流动方向矢量分别是在三维直角坐标系统中跟随三 个坐标轴的矢量的总和, 其中的两个位于水平面上, 另一个与此平面垂直。在此, 分流 - 流动方向矢量和总流 - 流动方向矢量位于由水平延伸的坐标轴和竖直延伸的坐标轴形成的 平面中。这些跟随这三个坐标轴且位于水平面中的矢量 (其具有较大的模) 被称为分流或总 流 - 流动方向矢量的水平的主分量。按本发明, 分流 - 流动方向矢量的水平的主分量大体 上垂直于总流 - 流动方向矢量的水平的主分量。 大体上垂直是指 90+/-25°的角度范围, 优 选 90+/-20°, 尤其优选 90+/-15°, 更尤其优选 90+/-10°, 非常优选 90+/-5°。实际所选 的角度还依赖于输入开口与输出开口之间的水平测量的间距, 并依赖于加料溜槽的结构高 度。
     通过按本发明的方法步骤可弱化以下效应, 即在输入到加料溜槽中的烧结材料中 出现不同粒度的颗粒在烧结材料 - 总流中在粒度分布方面的不均匀分布。这是因为根据烧 结材料 - 分流 (烧结材料通过其流入到加料溜槽中) , 它被导引到烧结材料 - 总流的一侧或 另一侧边缘。 因此, 与现有技术相比, 在输入到加料溜槽中的烧结材料流的局部区域中尤其 集中存在的粒度不会在加料溜槽中积聚在烧结材料 - 总流的相应的侧面边缘上。在此, 侧 面边缘的概念是指, 通过烧结材料 - 分流汇合形成的烧结材料 - 总流在其流动方向上看, 其 中烧结材料 - 总流具有两个边缘, 即右边缘和左边缘。
     在通过加料溜槽的底板至少反转其流动方向之后, 烧结材料 - 总流接着输送到烧 结冷却器上。
     两个直接相邻的分流的分流 - 流动方向矢量的水平的主分量优选具有相反的方 向, 即它们彼此呈 180° 的角度。但它们彼此也可呈更小的角度, 例如约 175°、 170°、 165°、 160°、 155°, 即在 155°至 180°的角度范围内。
     按优选的实施例, 烧结材料 - 分流的运动方向以相同的程度朝下倾斜。但是它们 也能以不同的程度朝下倾斜, 其中倾斜角度可相差达 15°, 例如 5°、 10°。实践中选择的 角度还依赖于输入开口与输出开口之间的水平测量的间距, 还依赖于加料溜槽的结构高 度。
     本申请的另一对象是用来把烧结材料输送到烧结冷却器上的加料溜槽, 其包括由 侧壁限定的井筒, 其具有 上方的输入开口, 此输入开口通过所述井筒的侧壁和 / 或通过围板包围成, 此围板从 井筒的侧壁出发并延伸到由井筒包围的空间内, 和下面的输出开口, 至少一个设置在井筒内部的转向板, 它与井筒的两个彼此相对而置的侧壁以及将其连 接的侧壁相连, 以及底板, 它与两个彼此相对而置的侧壁以及将其连接的侧壁相连, 其中在井筒的至 少其中一个侧壁和所述转向板之间设有间隙, 并且在底板和至少一个侧壁的下方端部之间设置所述输出开口, 其中底板竖直地直接设置于在侧壁和所述转向板之间的间隙下方, 此转向板与底板直 接相邻并竖直地设置在该底板的上方, 其特征在于, 在输入开口和从输入开口起观察在竖直方向上的第一转向板之间在井筒内部设置分 配装置, 其包括至少两个朝下倾斜的分配板, 它们这样朝下倾斜, 使得对于水平面和所述分配板之间沿相同方向测量的角度而言成立的是, 对于一对直接相邻的分配板, 其中一个分配 板与水平面围成钝角, 而另一个分配板与水平面围成锐角, 并且其中每个分配板从其较高的端部朝其较低的端部看朝竖直地直接设置在它下方 的转向板的其中一个侧壁的方向上延伸。
     借助按本发明的加料溜槽, 可实施按本发明的方法。
     加料溜槽的井筒由侧壁限定, 并具有上方的输入开口和下方的输出开口。烧结材 料通过输入开口输进来, 并通过输出开口输出去。
     在井筒内部设置有至少一个转向板。它与井筒的两个彼此相对而置的侧壁相连, 并与连接这两个侧壁的侧壁相连。转向板的侧面边缘被称为转向板的侧边缘, 它们分别沿 着井筒的两个彼此相对而置的侧壁进行延伸, 转向板与所述相对而置的侧壁相连。优选的 是, 转向板设置得倾斜, 并且是朝下倾斜。 然后, 从其较高的端部朝其较低的端部看, 转向板 的侧面边缘 (称为侧边缘) 朝下倾斜地延伸。
     但转向板也可不倾斜, 即设置在水平面中。在井筒的至少其中一个侧壁和所述转 向板之间设有间隙, 位于加料溜槽中的烧结材料可通过此间隙在重力的作用下朝下朝输出 开口的方向运动。此间隙优选位于转向板的较低的端部上, 例如在转向板的较低的端部和 与转向板的较高的端部相连的侧壁相对而置的侧壁之间。如果转向板不倾斜, 则此间隙优 选位于转向板的不与井筒的侧壁相连的端部和与此端部相对而置的侧壁之间。 输入开口位于底板和至少一个侧壁的下方端部之间。 此底板与两个相对而置的侧 壁以及将其连接的侧壁相连。 在此, 此底板竖直地直接设置在的间隙的下方, 此间隙位于侧 壁和直接邻接于底板的、 竖直地设置在底板上方的转向板之间。 此底板优选是倾斜的, 并且 朝下倾斜。如果底板和所述转向板都是倾斜的, 则底板与转向板的倾斜方向不同。竖直地 从输入开口起观察输出开口不是直接地位于间隙的下方, 此间隙位于侧壁和直接邻接于底 板的、 竖直地设置在底板上方的转向板之间。
     以这种方式, 烧结材料 - 总流的运动方向在它通过输出开口从加料溜槽排出之 前, 在经过所述间隙之后还至少通过底板改变一次。
     无论转向板和 / 或底板倾斜与否, 按本发明的方法都以相同的方式运行, 因为在 不倾斜的转向板和 / 或底板上形成材料倾倒, 它们的表面确定地通过烧结材料的倾倒角度 来倾斜。烧结材料 - 总流沿着此表面倾斜地朝下流动, 即使转向板和 / 或底板不倾斜, 如其 在转向板和 / 或底板倾斜时的情况一样。
     按本发明, 在井筒内部在输入开口和从输入开口起观察在竖直方向上第一转向板 之间在井筒内部设置分配装置。此分配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朝下倾斜的分配板。此分配板这 样朝下倾斜, 使得对于水平面和分配板之间的角度而言成立的是, 对于一对直接相邻的分 配板, 其中一个分配板与水平面围成钝角, 另一分配板与水平面围成锐角。在此, 在水平面 和所述分配板之间的角度是在相同的方向上测量的。优选地, 单个或所有的分配板在其较 高的端部上与井筒的侧壁相连, 并从其较高的端部朝其较低的端部看, 朝竖直地直接设置 在其下方的转向板的优选朝下倾斜延伸的侧壁之一的方向上延伸。
     转向板可在其纵向延展上从其上方朝下方端部均具有相同的宽度, 或朝下方端部 变窄。
     优选分配板在水平面上的垂直投影位于从输入开口起观察第一转向板在同一个
     水平面中的垂直投影之内。
     分配板不是设置在转向板和侧壁之间的间隙上方。以这种方式确保, 输入的烧结 材料不能无转向地通过分配板从加料溜槽中输出来。
     按一种实施例, 分配板以相同的程度朝下倾斜。 这是指, 分配板的纵轴线相对于水 平面朝下倾斜的角度大小是相同的。 但是, 它们也可以不同的程度朝下倾斜, 其中倾斜的角 度相差达 15°, 如约 5°、 10°。实践中选择的角度还依赖于输入开口与输出开口之间的水 平测量的间距, 还依赖于加料溜槽的结构高度。
     相邻的分配板以不同的方向倾斜。按一种优选的实施例, 对于一对直接相邻的分 配板, 这对分配板中的两个分配板以彼此相反的方向倾斜。这是指, 相对于参照点, 分配板 的右端部比左端部高, 即分配板从右向左朝下倾斜。 直接相邻的分配板具有较高的左端部, 因此它从左朝右朝下倾斜。这对分配板中的两个分配板则以彼此相反的方向倾斜。
     优选的是, 分配板的较高的端部相对于井筒的竖直纵向延展位于相同的位置上。 但它们也可位于相对井筒的竖直纵向延展而言不同的位置上。 实践中选择的位置还依赖于 输入开口与输出开口之间的水平测量的间距, 还依赖于加料溜槽的结构高度。
     在按本发明的方法中说明的、 分流 - 流动方向矢量的水平的主分量和总流 - 流动 方向矢量的水平的主分量之间的关系至少当总流位于从输入开口起观察在竖直方向上的 第一转向板上时成立。 附图说明
     紧接着, 借助实施例的示意图描述了本发明。 图 1 示出了按本发明的加料溜槽的纵向剖面图的斜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加料溜槽的井筒通过侧壁 1a、 1b 和由部件 1c’ 和 1c’ ’ 构成的侧壁 1c 限定, 并通 过另一由于纵向剖面图而未示出的、 与侧壁 1b 平行延伸的侧壁限定。为了视觉更清晰, 侧 壁 1b 上画上了阴影线。输入开口 2 设置在上方, 输出开口 3 设置在下方。此输入开口由 从侧壁出发的围板 4a、 4b、 4c 和另一由于纵向剖面图而未示出的围板包围成。转向板 5 设 置在井筒内部。它朝下倾斜, 并与侧壁 1b、 未示出的与 1b 平行的侧壁、 部件 1c’ 和 1c’ ’ 相 连。 转向板的从转向板的处在较高的端部朝其处在较低的端部的方向上看处于侧面的边缘 (称为侧边缘) 朝下倾斜地延伸。在侧壁 1a 和所述转向板 5 之间设有间隙。底板 6 竖直地 直接设置在此间隙的下方。此底板 6 朝下倾斜, 其中底板 6 的倾斜方向与转向板 5 的倾斜 方向不同 ; 而图 1 所示的底板 6 从右往左朝下倾斜, 转向板 5 从左往右朝下倾斜。底板与侧 壁 1b、 未示出的与 1b 平行的侧壁和侧壁 1a 相连。输出开口 3 位于侧壁 1c 的部件 1c’ ’ 的 下端部和底板 6 之间。
     在输入开口 2 和所述转向板 5 之间设置有分配装置, 此分配装置包括两个直接相 邻的分配板 7a 和 7b。这两个分配板 7a 和 7b 往下倾斜。它们朝其较低的端部变窄, 如同在 分配板 7b 所看到的一样。分配板 7a 和 7b 以彼此不同的方向倾斜, 即以彼此相反的方向倾 斜。这两个分配板 7a 和 7b 以相同的程度朝下倾斜。分配板 7a 在角度测量的相应方向上 与例如通过分配开口形成的水平面围成锐角, 而分配板 7b 在角度测量的相同方向上与同一个水平面围成钝角。分配板 7b 以其较高的端部和侧壁 1b 相连, 而分配板 7a 以其较高的 端部和与侧壁 1b 平行、 未示出的侧壁相连。每个分配板都在转向板 5 的朝下倾斜延伸的侧 边缘之一的方向上延伸。分配板 7a 在与侧壁 1b 相邻的侧边缘的方向上延伸, 而分配板 7b 在转向板 5 的另一侧边缘的方向上延伸。分配板 7a 和 7b 这样设置, 使得它们在水平面上 的垂直投影位于同一个水平面上的转向板 5 的垂直投影的内部。分配板 7a 和 7b 不是竖直 地直接位于转向板 5 和侧壁 1a 之间的间隙上方。
     在输入到加料溜槽中的烧结材料中, 通过分配板 7a 和 7b 划分成两个烧结材 料 - 分流, 它们借助由分配板 7a 和 7b 预先规定的流动方向朝转向板的侧边缘的方向流动。 离开分配板 7a 和 7b 的烧结材料 - 分流汇合成烧结材料 - 总流, 它流过转向板 5。总流 - 流 动矢量和分流 - 流动方向矢量的水平的主分量彼此垂直。紧接着, 在烧结材料通过输出开 口 3 输送到未示出的烧结冷却器上之前, 由底板给此烧结材料 - 总流强制提供反向的流动 方向。
     参考标记清单 1a、 1b、 1c 侧壁 1c’ 、 1c’ ’ 侧壁 1c 的部件 2 输入开口 3 输出开口 4a、 4b、 4c 围板 5 转向板 6 底板 7a、 7b 分配板。

用于烧结材料的加料溜槽.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用于烧结材料的加料溜槽.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用于烧结材料的加料溜槽.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烧结材料的加料溜槽.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烧结材料的加料溜槽.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472583A43申请公布日20120523CN102472583ACN102472583A21申请号201080037815722申请日20100819A1343/200920090826ATF27B21/00200601F27D3/00200601F27D3/10200601F27D15/00200601F27D15/02200601F27B15/00200601F27D9/0020060171申请人西门子VAI金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地址奥地利林茨72发明人H奥伯格E费林格G弗里茨尔S哈廷格74专利代理机构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代理人宣力伟杨国治54发明名。

2、称用于烧结材料的加料溜槽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来把烧结材料输送到烧结冷却器上的加料溜槽,还涉及一种把烧结材料从烧结带输送到烧结冷却器上的方法。输入到加料溜槽中的烧结材料通过分配板(7A、7B)首先划分成两个在不同方向上流动的烧结材料分流,其导引至通过其汇合而形成的烧结材料总流的边缘区域中。30优先权数据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20224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PCT/EP2010/06208220100819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11/023621DE20110303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6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

3、页说明书6页附图1页1/2页21一种借助加料溜槽把烧结材料从烧结带输送到烧结冷却器上的方法,其中离开烧结带的烧结材料,必要时在破碎过程之后,输入到加料溜槽中,然后烧结材料通过分配板分成至少两个在不同方向上流动的烧结材料分流,其中每个烧结材料分流都通过其所流过的分配板来预先规定流动方向,并且其中烧结材料分流的流动方向通过分流流动方向矢量来表示,其中对于由分流流动方向矢量与水平面围成的角度而言成立的是,对于一对直接相邻的烧结材料分流沿相同方向测量的角度,其中一个烧结材料分流的分流流动方向矢量与水平面围成钝角,而另一烧结材料分流的分流流动方向矢量与水平面围成锐角,然后,所述烧结材料分流汇合成倾斜地朝。

4、下流动的烧结材料总流,它的流动方向通过总流流动方向矢量来表示,其中分流流动方向矢量的水平的主分量大体垂直于总流流动方向矢量的水平的主分量,并且其中烧结材料分流导引到烧结材料总流的在烧结材料总流的流动方向上看处于侧面的边缘中,并且烧结材料总流然后在至少反转其流动方向之后通过加料溜槽的底板输送到烧结冷却器上。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两个直接相邻的分流的分流流动方向矢量的水平的主分量具有相反的方向。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烧结材料分流的运动方向以相同的程度朝下倾斜。4一种用来把烧结材料输送到烧结冷却器上的加料溜槽,其包括由侧壁(1A、1B、1C)限定的井筒,该井筒具有。

5、上方的输入开口(2),此输入开口通过所述井筒的侧壁(1A、1B、1C)和/或通过围板(4A、4B、4C)包围成,此围板从井筒的侧壁(1A、1B、1C)出发并延伸到由井筒包围的空间内,和下面的输出开口(3),至少一个设置在井筒内部的必要时朝下倾斜的转向板(5),它与井筒的两个彼此相对而置的侧壁以及将其连接的侧壁相连,以及必要时朝下倾斜的底板(6),它与两个彼此相对而置的侧壁以及将其连接的侧壁相连,其中在井筒的至少其中一个侧壁和所述转向板(5)之间设有间隙,并且在底板(6)和至少一个侧壁的下方端部之间设置所述输出开口(3),其中底板(6)竖直地直接设置于在侧壁和所述转向板(5)之间的间隙下方,此转。

6、向板(5)与底板(6)直接相邻并竖直地设置在该底板的上方,其特征在于,在输入开口和从输入开口起观察在竖直方向上的第一转向板(5)之间在井筒内部设置分配装置,其包括至少两个朝下倾斜的分配板(7A、7B),它们这样朝下倾斜,使得对于水平面和所述分配板(7A、7B)之间沿相同方向测量的角度而言成立的是,对于一对直接相邻的分配板,其中一个分配板与水平面围成钝角,而另一个分配板与水平面围成锐角,并且其中每个分配板从其较高的端部朝其较低的端部看朝竖直地直接设置在它下方的转向板(5)的必要时倾斜地向下延伸的侧壁之一的方向延伸。权利要求书CN102472583A2/2页3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料溜槽,其特征在。

7、于,所述分配板(7A、7B)在水平面上的垂直投影位于从输入开口起观察第一转向板(5)在同一个水平面中的垂直投影之内。6按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加料溜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板(7A、7B)以相同的程度朝下倾斜。7按权利要求4至6之任一项所述的加料溜槽,其特征在于,对于一对相邻的分配板(7A、7B),这对分配板中的两个分配板以彼此相反的方向倾斜。8按权利要求4至7之任一项所述的加料溜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板(7A、7B)的较高的端部相对于井筒的竖直纵向延展位于相同的位置上。权利要求书CN102472583A1/6页4用于烧结材料的加料溜槽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来把烧结材料输送到烧结冷却。

8、器上的加料溜槽,还涉及一种把烧结材料从烧结带输送到烧结冷却器上的方法。背景技术0002为了冷却在烧结装置中生成的热的、颗粒状的烧结材料,要把烧结材料输送到移动的烧结冷却器上。在该处,冷却通过机器产生的气流来进行,此气流从下方输送通过积聚在烧结冷却器的冷却床上的热的颗粒状的烧结材料。在此,颗粒状的烧结材料在冷却床上的粒度分布会影响冷却的效果,因为粒度分布是反作用于气流的阻力。在烧结材料的不同区域上出现不同强度的阻力,这导致汽流不会或仅以较小的规模流经阻力增大的区域,因此不能均匀地冷却烧结材料。不均匀的冷却会导致从烧结冷却器中倾卸出来的烧结材料的不同颗粒具有不同的温度。温度高于期望的倾卸温度的颗粒。

9、可能会损坏设置在后面的、加工已冷却的烧结材料的装置,例如输送带或筛子。0003在烧结冷却器的冷却床上在烧结材料中的水平和竖直的粒度分布受加料溜槽的影响,破碎的烧结材料通过此加料溜槽从烧结带输送到烧结冷却器上。常规的加料溜槽包括由侧壁限定的井筒,此井筒具有位于上方的、用来输入待冷却的颗粒状烧结材料的输入开口,还具有位于下方的输出开口,待冷却的颗粒状烧结材料通过此输出开口输送到烧结冷却器的冷却床上。在此,此输出开口位于井筒的侧壁和加料溜槽的朝下倾斜的底板之间。在井筒内,朝下倾斜的输入导板在输入开口上延伸,输入到井筒中的颗粒状材料通过此输入导板具有朝下倾斜的滑行运动。在输入导板和加料溜槽的侧壁之间留。

10、下了开口,烧结材料可通过此开口在重力作用下朝输出开口的方向运动。此开口的下方,朝下倾斜的转向板设置在井筒中。因为此转向板具有与输入导板不同的倾斜方向,所以流经加料溜槽的烧结材料总流通过此转向板形成了方向不同的滑行运动。在转向板和加料溜槽的井筒的与转向板的下端部相对而置的侧壁之间留下了开口,烧结材料可通过此开口在重力作用下朝出料开口的方向运动。在此开口的下方大多设置有底板,它的倾斜方向与转向板的倾斜方向不同。如果转向板和底板分别具有相反的倾斜方向,则已知的是,由于在通过加料溜槽时在加料溜槽的烧结材料填充上出现的分离现象,烧结材料总流(它通过输出开口离开加料溜槽)具有在输出的烧结材料总流的厚度上延。

11、伸的粒度分布的梯度。它可用以下方式充分利用,即烧结冷却器的位于输出开口下方的可运动的冷却床可这样装载,使得在冷却床上在层中的烧结材料的粒度在冷却床的宽度上观察大体上从下往上减小,即在层的厚度上存在粒度分布的梯度。粒度从下向上的减小可实现有效率的冷却,因为从下方输入的冷却气流以这种方式在进入层中时反作用的阻力较小。此外在粒度更大的烧结材料的颗粒中,可比粒度较小的烧结材料的颗粒存储更多的热量,因此首先冷却气流接触具有较大粒度的颗粒,可导致更有效的冷却。0004但是常规装置不利的是,尤其如果烧结带大体上垂直于烧结冷却器的运动方向在输出开口处进行移动,则粒度分布的梯度在可运动的冷却床的整个宽度上非常不。

12、均匀地延说明书CN102472583A2/6页5伸或局部不存在。其原因是,烧结材料中粒度较大且因此更重的微粒沿烧结带的运动方向具有比较小微粒更多的运动能量,并相应地与烧结带离得更远地出现在输入导板上。粒度较大的材料相应地集中地出现在加料溜槽中的烧结材料总流的相应边缘的区域中。所述不均匀的分布还出现在烧结冷却器的冷却床上,因此不能通过冷却气流确保烧结材料的均匀冷却,因为反作用于烧结材料的气流的阻力在冷却床的宽度上是变化的。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借助加料溜槽把烧结材料从烧结带输送到烧结冷却器上的方法,还提供一种加料溜槽,借助此加料溜槽可相对于现有技术改善烧结材料在烧结冷却器的冷却。

13、床上的粒度分布的均匀性。0006此目的通过一种借助加料溜槽把烧结材料从烧结带输送到烧结冷却器上的方法得以实现,其中离开烧结带的烧结材料,必要时在破碎过程之后,输入到加料溜槽中,然后烧结材料通过分配板分成至少两个在不同方向上流动的烧结材料分流,其中每个烧结材料分流都通过其所流过的分配板来预先规定流动方向;并且其中烧结材料分流的流动方向通过分流流动方向矢量来表示,其中对于由分流流动方向矢量与水平面围成的角度而言成立的是,对于一对直接相邻的烧结材料分流沿相同方向测量的角度,其中一个烧结材料分流的分流流动方向矢量与水平面围成钝角,而另一烧结材料分流的分流流动方向矢量与水平面围成锐角,然后,所述烧结材料。

14、分流汇合成倾斜地朝下流动的烧结材料总流,它的流动方向通过总流流动方向矢量来表示,其中分流流动方向矢量的水平的主分量大体垂直于总流流动方向矢量的水平的主分量,并且其中烧结材料分流导引到烧结材料总流的在烧结材料总流的流动方向上看处于侧面的边缘中,烧结材料总流然后在至少反转其流动方向之后通过加料溜槽的底板输送到烧结冷却器上。0007按本发明,输入到加料溜槽中的烧结材料首先划分成两个在不同方向上流动的烧结材料分流。所述划分通过把烧结材料输送到以不同倾斜方向朝下设置的分配板上来实现,此分配板分别预先规定了分流的流动方向。烧结材料分流的流动方向通过流动方向矢量来表示。烧结材料分流的流动方向的不同之处在于,。

15、对于直接相邻的烧结材料分流来说,由流动方向矢量和水平面围成不同类型的角度。其中一个角度是钝角,另一个是锐角。这些角度在此是在同一个方向上测量的。0008烧结材料分流汇合成烧结材料总流,其中此汇合是这样进行的,即这些分流朝烧结材料总流的两个侧面边缘的方向上导引,其中各至少一个分流分别朝各一个侧面边缘方面导引。由于烧结材料分流的汇合而产生的烧结材料总流朝下倾斜地流动。在实际情况下,它的在流动方向上看处于侧面的边缘紧贴在加料溜槽的井筒的侧壁上。0009由于烧结材料分流的汇合而产生的烧结材料总流的流动方向通过总流流动方向矢量来表示。0010分流流动方向矢量和总流流动方向矢量分别是在三维直角坐标系统中跟。

16、随三个坐标轴的矢量的总和,其中的两个位于水平面上,另一个与此平面垂直。在此,分流流说明书CN102472583A3/6页6动方向矢量和总流流动方向矢量位于由水平延伸的坐标轴和竖直延伸的坐标轴形成的平面中。这些跟随这三个坐标轴且位于水平面中的矢量(其具有较大的模)被称为分流或总流流动方向矢量的水平的主分量。按本发明,分流流动方向矢量的水平的主分量大体上垂直于总流流动方向矢量的水平的主分量。大体上垂直是指90/25的角度范围,优选90/20,尤其优选90/15,更尤其优选90/10,非常优选90/5。实际所选的角度还依赖于输入开口与输出开口之间的水平测量的间距,并依赖于加料溜槽的结构高度。0011。

17、通过按本发明的方法步骤可弱化以下效应,即在输入到加料溜槽中的烧结材料中出现不同粒度的颗粒在烧结材料总流中在粒度分布方面的不均匀分布。这是因为根据烧结材料分流(烧结材料通过其流入到加料溜槽中),它被导引到烧结材料总流的一侧或另一侧边缘。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在输入到加料溜槽中的烧结材料流的局部区域中尤其集中存在的粒度不会在加料溜槽中积聚在烧结材料总流的相应的侧面边缘上。在此,侧面边缘的概念是指,通过烧结材料分流汇合形成的烧结材料总流在其流动方向上看,其中烧结材料总流具有两个边缘,即右边缘和左边缘。0012在通过加料溜槽的底板至少反转其流动方向之后,烧结材料总流接着输送到烧结冷却器上。0013两个。

18、直接相邻的分流的分流流动方向矢量的水平的主分量优选具有相反的方向,即它们彼此呈180的角度。但它们彼此也可呈更小的角度,例如约175、170、165、160、155,即在155至180的角度范围内。0014按优选的实施例,烧结材料分流的运动方向以相同的程度朝下倾斜。但是它们也能以不同的程度朝下倾斜,其中倾斜角度可相差达15,例如5、10。实践中选择的角度还依赖于输入开口与输出开口之间的水平测量的间距,还依赖于加料溜槽的结构高度。0015本申请的另一对象是用来把烧结材料输送到烧结冷却器上的加料溜槽,其包括由侧壁限定的井筒,其具有上方的输入开口,此输入开口通过所述井筒的侧壁和/或通过围板包围成,此。

19、围板从井筒的侧壁出发并延伸到由井筒包围的空间内,和下面的输出开口,至少一个设置在井筒内部的转向板,它与井筒的两个彼此相对而置的侧壁以及将其连接的侧壁相连,以及底板,它与两个彼此相对而置的侧壁以及将其连接的侧壁相连,其中在井筒的至少其中一个侧壁和所述转向板之间设有间隙,并且在底板和至少一个侧壁的下方端部之间设置所述输出开口,其中底板竖直地直接设置于在侧壁和所述转向板之间的间隙下方,此转向板与底板直接相邻并竖直地设置在该底板的上方,其特征在于,在输入开口和从输入开口起观察在竖直方向上的第一转向板之间在井筒内部设置分配装置,其包括至少两个朝下倾斜的分配板,它们这样朝下倾斜,使得对于水平面和所述分配说。

20、明书CN102472583A4/6页7板之间沿相同方向测量的角度而言成立的是,对于一对直接相邻的分配板,其中一个分配板与水平面围成钝角,而另一个分配板与水平面围成锐角,并且其中每个分配板从其较高的端部朝其较低的端部看朝竖直地直接设置在它下方的转向板的其中一个侧壁的方向上延伸。0016借助按本发明的加料溜槽,可实施按本发明的方法。0017加料溜槽的井筒由侧壁限定,并具有上方的输入开口和下方的输出开口。烧结材料通过输入开口输进来,并通过输出开口输出去。0018在井筒内部设置有至少一个转向板。它与井筒的两个彼此相对而置的侧壁相连,并与连接这两个侧壁的侧壁相连。转向板的侧面边缘被称为转向板的侧边缘,它。

21、们分别沿着井筒的两个彼此相对而置的侧壁进行延伸,转向板与所述相对而置的侧壁相连。优选的是,转向板设置得倾斜,并且是朝下倾斜。然后,从其较高的端部朝其较低的端部看,转向板的侧面边缘(称为侧边缘)朝下倾斜地延伸。0019但转向板也可不倾斜,即设置在水平面中。在井筒的至少其中一个侧壁和所述转向板之间设有间隙,位于加料溜槽中的烧结材料可通过此间隙在重力的作用下朝下朝输出开口的方向运动。此间隙优选位于转向板的较低的端部上,例如在转向板的较低的端部和与转向板的较高的端部相连的侧壁相对而置的侧壁之间。如果转向板不倾斜,则此间隙优选位于转向板的不与井筒的侧壁相连的端部和与此端部相对而置的侧壁之间。0020输入。

22、开口位于底板和至少一个侧壁的下方端部之间。此底板与两个相对而置的侧壁以及将其连接的侧壁相连。在此,此底板竖直地直接设置在的间隙的下方,此间隙位于侧壁和直接邻接于底板的、竖直地设置在底板上方的转向板之间。此底板优选是倾斜的,并且朝下倾斜。如果底板和所述转向板都是倾斜的,则底板与转向板的倾斜方向不同。竖直地从输入开口起观察输出开口不是直接地位于间隙的下方,此间隙位于侧壁和直接邻接于底板的、竖直地设置在底板上方的转向板之间。0021以这种方式,烧结材料总流的运动方向在它通过输出开口从加料溜槽排出之前,在经过所述间隙之后还至少通过底板改变一次。0022无论转向板和/或底板倾斜与否,按本发明的方法都以相。

23、同的方式运行,因为在不倾斜的转向板和/或底板上形成材料倾倒,它们的表面确定地通过烧结材料的倾倒角度来倾斜。烧结材料总流沿着此表面倾斜地朝下流动,即使转向板和/或底板不倾斜,如其在转向板和/或底板倾斜时的情况一样。0023按本发明,在井筒内部在输入开口和从输入开口起观察在竖直方向上第一转向板之间在井筒内部设置分配装置。此分配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朝下倾斜的分配板。此分配板这样朝下倾斜,使得对于水平面和分配板之间的角度而言成立的是,对于一对直接相邻的分配板,其中一个分配板与水平面围成钝角,另一分配板与水平面围成锐角。在此,在水平面和所述分配板之间的角度是在相同的方向上测量的。优选地,单个或所有的分配板在。

24、其较高的端部上与井筒的侧壁相连,并从其较高的端部朝其较低的端部看,朝竖直地直接设置在其下方的转向板的优选朝下倾斜延伸的侧壁之一的方向上延伸。0024转向板可在其纵向延展上从其上方朝下方端部均具有相同的宽度,或朝下方端部变窄。0025优选分配板在水平面上的垂直投影位于从输入开口起观察第一转向板在同一个说明书CN102472583A5/6页8水平面中的垂直投影之内。0026分配板不是设置在转向板和侧壁之间的间隙上方。以这种方式确保,输入的烧结材料不能无转向地通过分配板从加料溜槽中输出来。0027按一种实施例,分配板以相同的程度朝下倾斜。这是指,分配板的纵轴线相对于水平面朝下倾斜的角度大小是相同的。。

25、但是,它们也可以不同的程度朝下倾斜,其中倾斜的角度相差达15,如约5、10。实践中选择的角度还依赖于输入开口与输出开口之间的水平测量的间距,还依赖于加料溜槽的结构高度。0028相邻的分配板以不同的方向倾斜。按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对于一对直接相邻的分配板,这对分配板中的两个分配板以彼此相反的方向倾斜。这是指,相对于参照点,分配板的右端部比左端部高,即分配板从右向左朝下倾斜。直接相邻的分配板具有较高的左端部,因此它从左朝右朝下倾斜。这对分配板中的两个分配板则以彼此相反的方向倾斜。0029优选的是,分配板的较高的端部相对于井筒的竖直纵向延展位于相同的位置上。但它们也可位于相对井筒的竖直纵向延展而言不同。

26、的位置上。实践中选择的位置还依赖于输入开口与输出开口之间的水平测量的间距,还依赖于加料溜槽的结构高度。0030在按本发明的方法中说明的、分流流动方向矢量的水平的主分量和总流流动方向矢量的水平的主分量之间的关系至少当总流位于从输入开口起观察在竖直方向上的第一转向板上时成立。附图说明0031紧接着,借助实施例的示意图描述了本发明。0032图1示出了按本发明的加料溜槽的纵向剖面图的斜视图。具体实施方式0033加料溜槽的井筒通过侧壁1A、1B和由部件1C和1C构成的侧壁1C限定,并通过另一由于纵向剖面图而未示出的、与侧壁1B平行延伸的侧壁限定。为了视觉更清晰,侧壁1B上画上了阴影线。输入开口2设置在上。

27、方,输出开口3设置在下方。此输入开口由从侧壁出发的围板4A、4B、4C和另一由于纵向剖面图而未示出的围板包围成。转向板5设置在井筒内部。它朝下倾斜,并与侧壁1B、未示出的与1B平行的侧壁、部件1C和1C相连。转向板的从转向板的处在较高的端部朝其处在较低的端部的方向上看处于侧面的边缘(称为侧边缘)朝下倾斜地延伸。在侧壁1A和所述转向板5之间设有间隙。底板6竖直地直接设置在此间隙的下方。此底板6朝下倾斜,其中底板6的倾斜方向与转向板5的倾斜方向不同;而图1所示的底板6从右往左朝下倾斜,转向板5从左往右朝下倾斜。底板与侧壁1B、未示出的与1B平行的侧壁和侧壁1A相连。输出开口3位于侧壁1C的部件1C。

28、的下端部和底板6之间。0034在输入开口2和所述转向板5之间设置有分配装置,此分配装置包括两个直接相邻的分配板7A和7B。这两个分配板7A和7B往下倾斜。它们朝其较低的端部变窄,如同在分配板7B所看到的一样。分配板7A和7B以彼此不同的方向倾斜,即以彼此相反的方向倾斜。这两个分配板7A和7B以相同的程度朝下倾斜。分配板7A在角度测量的相应方向上与例如通过分配开口形成的水平面围成锐角,而分配板7B在角度测量的相同方向上与同说明书CN102472583A6/6页9一个水平面围成钝角。分配板7B以其较高的端部和侧壁1B相连,而分配板7A以其较高的端部和与侧壁1B平行、未示出的侧壁相连。每个分配板都在。

29、转向板5的朝下倾斜延伸的侧边缘之一的方向上延伸。分配板7A在与侧壁1B相邻的侧边缘的方向上延伸,而分配板7B在转向板5的另一侧边缘的方向上延伸。分配板7A和7B这样设置,使得它们在水平面上的垂直投影位于同一个水平面上的转向板5的垂直投影的内部。分配板7A和7B不是竖直地直接位于转向板5和侧壁1A之间的间隙上方。0035在输入到加料溜槽中的烧结材料中,通过分配板7A和7B划分成两个烧结材料分流,它们借助由分配板7A和7B预先规定的流动方向朝转向板的侧边缘的方向流动。离开分配板7A和7B的烧结材料分流汇合成烧结材料总流,它流过转向板5。总流流动矢量和分流流动方向矢量的水平的主分量彼此垂直。紧接着,在烧结材料通过输出开口3输送到未示出的烧结冷却器上之前,由底板给此烧结材料总流强制提供反向的流动方向。0036参考标记清单1A、1B、1C侧壁1C、1C侧壁1C的部件2输入开口3输出开口4A、4B、4C围板5转向板6底板7A、7B分配板。说明书CN102472583A1/1页10图1说明书附图CN102472583A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炉;窑;烘烤炉;蒸馏炉〔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