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尿布的包装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重叠容纳多个短裤状的一次性尿布的一次性尿布包装组件。
背景技术
在日本专利公报特开平11-104177以及特开平11-155904中,披露了一种短裤状的一次性尿布,其具有彼此相向的前腰区域和后腰区域,以及在该前、后腰围区域之间的胯裆区域区域,包括透液性顶片以及不透液性底片和介于这些片之间的在前、后腰围区域之间延伸的吸液芯,并形成有腰部开口以及在其下方的一对的腿部开口。
上述公报中所公开的短裤状一次性尿布,将其胯裆区域对折而使得前、后腰围区域地内表面彼此相接触地被折叠成扁平状,将大约16-48个这样的尿布紧密地容纳在包装组件内部,以每个包装组件为单位销售。在容纳16个尿布的包装组件内部,这些尿布中每8个在包装组件的相向的侧壁之间沿前后方向重叠地形成一列,两个列按照上下方式或者左右方式并排。在每列中,在前后方向上邻接的尿布处于其前、后腰围区域以及胯裆区域的外表面的大致全部区域彼此相互接触的状态。在由包装组件中取出尿布的时候,打开包装组件的顶面,从一列中夹持一个尿布,将其向包装组件的上方拉。
在上述公报中所公开的尿布,其多个容纳在包装组件的内部,以每个包装组件为单位销售。在包装组件中,以在包装组件的相向的侧壁之间沿前后方向压缩的状态紧密地容纳尿布。这样的包装组件中,从这些尿布所形成的列的两端向前后方向的内方施加大约15-70N的压力,因此在从列中拉出尿布的时候需要规定的力。在这种包装组件内部中,尿布的前、后腰围区域以及胯裆区域区域的外表面的大致全部区域彼此相互接触。因此,前后方向相邻的尿布之间的接触面积大,尿布之间的摩擦力成为从列中拉出尿布的阻力,因此在从列中拉出最初的一个尿布的时候需要20-22N的力。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容易将尿布拉出的一次性尿布包装组件。
【发明内容】
用于解决前述问题的本发明为如下一次性尿布的包装组件,具有:挠性片制成的包括一对侧壁的袋;多个一次性尿布,具有腰部开口、一对腿部开口、彼此相向的前、后腰围区域以及在该前、后腰围区域之间延伸的胯裆区域,并且在前述前、后腰围区域之间延伸有吸液芯。
作为本发明的特征,前述尿布分别具有腰中间部以及腰侧部,所述腰侧部朝着对该腰侧部的侧边缘之间所限定的宽度进行二等分的中心线,与所述芯的侧部一起向内折,在所述腰中间部彼此相互接触压缩的状态下,所述尿布在所述一对的侧壁之间沿一个方向成一列地并排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中的另一个示例,围绕所述腿部开口的腿的侧部,连同所述芯的两侧部一起朝着所述纵向中心线折入所述尿布的内侧。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另一个示例,在所述包装组件中,在所述一对侧壁之间,沿所述一个方向向内施加10-75N的压力,从所述列中拉出一个所述尿布的力不大于18N。
【附图说明】
图1是构成一次性尿布的包装组件的袋的局部剖开透视图。
图2是表示从袋中取出尿布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3是表示在袋中容纳的尿布的折叠示例的透视图。
图4是表示图3所示的尿布的展开平面形状的平面图。
图5是表示在袋中容纳的尿布的另一个折叠示例的透视图。
图6是表示图5所示的尿布的展开的平面形状的平面图。
图7是表示从袋中取出如图5所示折叠的尿布的状态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次性尿布的包装组件。
图1是构成包装组件的袋的部分剖开透视图。图2是表示从袋中取出尿布时的状态的说明图。图3是从袋取出的尿布的透视图。图4是表示解除了尿布的前、后腰围区域的连接的尿布的展开平面图。图1和图2中,横向用箭头X表示,上下方向用箭头Y表示,前后方向用箭头Z表示。图4中,宽度方向用箭头L表示,纵向用箭头M表示。
在构成该包装组件1A的袋2中,为了有效地容纳多个尿布10,将折叠的多个尿布10以沿前后方向重叠并沿前后方向压缩的状态来容纳。袋2由具有挠性的塑料片构成,具有顶面2a和底面2b以及4个侧壁2c,呈沿前后方向长的长方体形状。袋2的顶面2a中形成有用于手提的拉手3。在袋2的内部中,8个尿布10在袋2的相向的侧壁之间形成沿前后方向(一个方向)重叠的列4,2个列4沿横向并列。袋2的内部总共容纳16个尿布10。
尿布10,如图3和4所示,包含与皮肤接触一侧处的透液性顶片11、不与皮肤接触侧处的不透液性底片12、介于顶片11和底片12之间的并且固定在片11和12中至少一个的内表面上的吸液芯13。尿布10具有彼此相向的前腰区域14以及后腰区域15、位于该前、后腰围区域14和15之间的胯裆区域16。芯13从胯裆区域16向前、后腰围区域14和15延伸。
尿布10具有:位于芯13的两端部13a的外侧而且沿宽度方向在前、后腰围区域14和15上延伸而成的腰部端部17、位于芯13的两侧部13b的外侧而且沿纵向在前、后腰围区域14和15上延伸而成的腰部侧部18、位于芯13的两侧部13b的外侧而且沿腿的方向在胯裆区域16上延伸而成的腿部侧部19。
前、后腰围区域14和15的腰部侧部18的侧边缘附近呈合掌状地重叠,并且通过沿纵向间断地并排的多个热粘线20而连接。尿布10中形成有腰部开口21以及其下方的一对腿部开口22。胯裆区域区域16的腿部侧部19向尿布10的宽度方向内侧画弧形。尿布10其展开平面形状实际上为砂漏计时器形状。
尿布10的腰部侧部18中,如图4中的双点划线所示,沿纵向延伸有折叠线26a和26b。该折叠线26a和26b与将腰部侧部18的侧边缘间的宽度二等分的纵向中心线25并行,并且从在前、后腰围区域14和15中延伸的芯13的两侧部13c上纵断。将尿布10在胯裆区域16处沿纵向对折而使得表面片11相互接触。此外,将腰部侧部18以折叠线26a和26b折叠,使其与在前、后腰围区域14和15间延伸的芯13的两个侧部13c一起,朝着纵向中心线25折入尿布19的内侧。当腰部侧部18折入时,腰部侧部18的侧边缘附近通过沿纵向延伸的假想折叠线27折叠。
由于将腰部侧部18向尿布10的内侧折入,所以除了腰部侧部18之外的中间部28暴露在尿布10的外侧,从尿布10的前、后腰围区域14和15侧看上去,尿布10大致为矩形。另外,折叠的尿布10中,从腰部端部17至胯裆区域16的厚度大致均匀。因此,与腰部侧部18折叠以前相比,折叠的尿布10非常紧凑。折叠的尿布10中前、后腰围区域14和15的折叠线26a和26b与腿部开口22的周缘相交。因此,围绕腿部开口22的腿部侧部19的一部分向尿布10的内侧折入,腿部侧部19的没有折入的部分暴露在胯裆区域16的两侧。
尿布10的腰部端部17中,从芯13的两端部13a沿纵向向外延伸的顶片11和底片12的端部11a和12a相重叠,在该端部11a和12a处各片11和12的内表面相互固定。尿布10的腰部侧部18以及腿部侧部19中,从芯13的两侧部13b沿纵向向外延伸的顶片11和底片12的侧部11b和12b相重叠,在该侧部11b和12b处各片11和12的内表面相互固定。
尿布10的腰部端部17中,可收缩地装配有腰部用弹性材料23。腰部用弹性材料23介于顶片11和底片12之间,固定在该片11和12的端部11a和12a的内表面上。尿布10的腿部侧部19中,可收缩地装配有腿部用弹性材料24。该腿部用弹性材料24介于顶片11和底片12之间,固定在该片11和12的侧部11b和12b的内表面上。
袋2内部所容纳的尿布10,其腰部开口21位于袋2的顶面2a侧,胯裆区域16位于袋2的底面2b侧。在袋2的内部中,除了腰部侧部18之外的尿布的中间部分28彼此相互接触地重叠,这样的尿布10以沿前后方向压缩的状态而被容纳。袋2中,其相向的侧壁之间向前后方向的内侧(一个方向的内侧),即从列4的两端4a和4b向前后方向的内侧施加有10-75N(优选为20-45N)的压力。
根据该包装组件1A,尿布10按照其前后方向的形状大致为矩形、其厚度沿纵向大致均匀的方式被紧凑地折叠,因此当多个尿布10容纳在袋2中时,在袋2内部相邻的尿布10之间没有空闲的空间,可以将尿布更有效地容纳在袋2内部。另外,由于这些尿布10被紧凑地折叠,相邻的尿布之间的接触面积小,尿布10之间的摩擦力(摩擦阻力)下降。
在从该袋2中取出尿布10的时候,如图2所示,打开袋2的顶面2a之后,从列4中夹持一个尿布10,将其向该袋2的上方拉出。在图2所示的包装组件1A中,由于按照胯裆区域16向下的方式容纳尿布10,所以在从袋2中取出尿布10时,夹紧尿布10的腰部端部17,将其向袋2的上方拉出即可。另外,虽然图中没有显示,但是在按照尿布10的胯裆区域16向上的方式在袋2内容纳尿布10时,可以夹紧胯裆区域16,将其向袋2的上方拉出即可。或者也可在打开袋2的侧壁2c之后,从列4中夹持一个尿布10,将其向该袋2的横向拉出。
关于从每个列4的两端4a和4b沿前后方向向内的压力,如果压力不足10N,列4容易在袋2的内部朝前后方向之任意一方倾斜,在多个包装组件1A沿上下方向堆积的时候,会导致该包装组件1A意外地发生倒塌。当前述压力大于75N时,则不能从列4中顺利地拉出尿布10。
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测量从列4的两端4a和4b沿前后方向向内的压力。(1)将8个图3的芯13的两侧部13c以及腰部侧部18折入的尿布10在袋2的内部沿前后方向排成列4,从列4的两端部4a和4b沿前后方向没有向内部施加压力,在自然状态下放置24小时。这时,在列4中,在前后方向上暴露的尿布10的部位28呈彼此相互接触的状态。另外,在沿前后方向没有向内部施加压力的状态下的列4,其前后方向的尺寸比袋2的前后方向的尺寸大。(2)在将列4放置了24小时之后,在列4的两端4a和4b配置两块板,用该板夹着列4,利用该板沿前后方向向内压缩多个尿布10,使得列4的前后方向的尺寸与袋2的前后方向的尺寸相同。(3)利用压力试验机来测定在列4的前后方向的尺寸与袋2的前后方向的尺寸相同时加在板上的压力。(4)在压力试验机中,使用了INSTRON(ィンストロン)5564型(INSTRON JAPAN CO.,LTD.(ィンストロン·ジャパン株式会社)制造)。压力试验机构的测定速度是10mm/分。另外,为了压住尿布10的前、后腰围区域14和15的暴露面的整个区域,所述板使用了比该暴露面的面积大的压克力板。另外,前述列4的前后方向的尺寸与袋2的前后方向的尺寸相同时的那个尺寸指的是所述压克力板之间的尺寸。
在该包装组件1A中,从在袋2内容纳的尿布10的列4中拉出一个尿布10的力不大于18N,从列4中拉出最初一个尿布10的力在18-15N的范围内。当从列4中拉出尿布10的力大于18N的时候,不采用大的力就不能从列4中拉出尿布,也就不能从袋2中顺利地拉出尿布10。而且,在从列4中拉出一个尿布10时,会导致受该尿布10的牵连,与所拉出的尿布10相邻的尿布10被从列4中一同拉出。
另外,采用以下方法测定了从列4中拉出尿布10的力。(1)将8个图3的芯13的两侧部13c以及腰部侧部18一起折入的尿布10在袋2的内部按照沿前后方向重叠的方式容纳。此时,在袋2的内部,与图1和2所示的状态相同,暴露在外侧的中间部28处于彼此接触的状态,8个尿布10沿前后方向重叠形成列4。在袋2的内部中,从列4的两端4a和4b向前后方向的内方施加有10-75N压力。(2)从列4中选择一个尿布10,通过拉伸试验仪的夹具夹该住尿布10的腰部端部17。(3)利用拉伸试验仪从列4中将被夹具夹住的尿布10向袋2的上方拉出。利用拉伸试验仪测定此时的力。(4)拉伸试验仪使用了INSTRON(ィンストロン)5564型(INSTRON JAPANCO.,LTD.(ィンストロン·ジャパン株式会社)制造)。拉伸试验仪的测定速度是500mm/分。此外,从列4中拉出尿布10的力采用了在前述测定条件下的最大值。
由于在袋2中容纳着折叠的尿布10,与在袋2中容纳着未经折叠的尿布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少沿前后方向相邻的尿布之间的接触面积,降低尿布之间的摩擦力(摩擦阻力)。在该包装组件1A中,即使从尿布10所形成的列4的两端4a和4b沿前后方向向内施加有10-75N的压力,也可以用不大于18N的力从列4中拉出尿布10,因此容易从列4中取出尤其是最初的一个尿布10。
在图2所示的袋2中,容纳有两列16个尿布10,但是袋2中容纳的尿布10的数量不限于16个,只要满足在袋2的内部使多个尿布10(多于8个的尿布10)沿一个方向形成列4的条件,可以在袋2内容纳任意数量的尿布10。
从列4中拉出尿布10的力,是通过拉伸试验仪将被夹具夹住的尿布10向袋2的上方拉出,利用拉伸试验仪测定的此时的力,但也可以从列4中选择一个尿布10,利用拉伸试验仪的夹具夹住该尿布10的前、后腰部的端部17,通过拉伸试验仪从列4中将被夹具夹住的尿布10向袋2的横向拉出时,利用拉伸试验仪测定此时的力。在这种情况下从容纳在袋2的内部的尿布10的列4中,拉出一个尿布10的力也不大于18N,不言而喻,从列4中拉出最初一个尿布10的力在18-15N的范围内。
图5是表示尿布的另一种折叠状态的透视图。图6是表示尿布的展开平面状态的平面图。图7是平面将折叠的尿布从袋中取出的状态的透视图。
尿布10的腰部侧部18中,延伸有如图6中双点划线所示的沿纵向的折叠线29a和29b。该折叠线29a和29b与纵向中心线25并行,并且在前、后腰围区域14和15中延伸的芯13的两侧部13c以及在胯裆区域16中延伸的芯13的两侧部13b上纵断。尿布10中,腰部侧部18以及胯裆区域16沿该折叠线29a和29b折叠,在前、后腰围区域14和15中延伸的芯13的两侧部13c与腰部侧部18一起朝着纵向中心线25向尿布10的内部折入,同时,围绕两个腿部开口22的腿部侧部19与在胯裆区域16中延伸的芯13的两侧部13b一起向尿布10的内侧折入。
该尿布10中,当腰部侧部18通过折叠线29a和29b向尿布10的内侧折入时,其侧边缘附近越过纵向中心线25分别位于宽度方向的相反侧的位置,各腰部侧部18在尿布10的厚度方向上重叠,而围绕两个腿部开口22的腿部侧部19,与在胯裆区域16中延伸的芯13的两侧部13b一起,通过折叠线29a和29b向尿布10的内侧折入,因此,暴露在前、后腰部14以及15的外侧的部位28,是除了腰部侧部18以及腿部侧部19之外的中间部分。因此中间部28的面积进一步减少,可以使尿布10更紧凑。
该包装组件1B中,袋2内部容纳的尿布10中,腰部开口21位于袋2的顶面2a一侧,胯裆区域16位于袋2的底面2b一侧。袋2的内部中,除了腰部侧部18以及腿部侧部19之外的尿布的中间部28相互接触而重叠,这些尿布10呈沿在前后方向上压缩了的状态被容纳。该包装组件1B中,在袋2的相向的侧壁之间,向前后方向的内方(一个方向的内方),即从列4的两端4a和4b向前后方向的内方施加有10-75N(优选为20-45N)的压力。
从袋2中取出尿布10的方法与图1所示的包装组件1A的情况相同。另外,图7所示的包装组件1B中,从在袋2内容纳的尿布10的列4中拉出一个尿布10的力不大于18N,从列4中拉出最初的一个尿布10的力在18-15N范围内。从列4中拉出一个尿布10的力超过18N时,不采用强的作用力就不能从列4中拉出尿布10,也就不能从袋2中顺利地取出尿布10。而且,在从列4中拉出1个尿布10的时候,会导致受该尿布10的牵连,与所拉出的尿布10相邻的尿布10被从列4中一同拉出。
从图7的包装组件1B中的列4的两端4a和4b向前后方向的内方所施加的压力的测定方法以及从列4中拉出尿布10的力的测定方法与图1所示的情况相同。
在该包装组件1B中,与图2中的相比,相邻的尿布10之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减少,尿布10之间的摩擦力(摩擦阻力)进一步降低,因此,从袋2中取出尿布10更加容易。
顶片11可以使用亲水性纤维无纺布、具有多个开口的疏水性纤维无纺布、以及具有细微的多个开口的塑料薄膜中的任意一种。底片12可以使用疏水性纤维无纺布或者透气但不透液性的塑料薄膜、复合了疏水性纤维无纺布的复合无纺布、或者叠合了疏水性纤维无纺布以及透气但不透液性的塑料薄膜的复合片。底片12也可以使用按照如下方式复合的无纺布,即,以具有高强度以及优异的柔软性的通过纺粘法制成的纤维无纺布夹着具有高耐水性的通过熔喷法制成的纤维无纺布的两面进行复合。
作为无纺布,可以使用射流喷网法、针刺法、熔喷法、热粘法、纺粘法、化学粘合法以及热风粘合法(air-through-process)等各种方法制造的材料。作为无纺布的构成纤维,可以使用聚烯烃类、聚酯类以及聚酰胺类的各种纤维、由聚乙烯/聚丙烯或者聚乙烯/聚酯构成的芯鞘型复合纤维或者并列型复合纤维。
芯13是绒毛纸浆以及高吸收性聚合物颗粒的混合物,或者绒毛纸浆与高吸收性聚合物颗粒以及热可塑性合成树脂纤维的混合物,按照规定的厚度压缩而成。为了防止芯13的变形或者聚合物颗粒的脱落,优选将芯13的整体用棉纸或者亲水性纤维无纺布等透液性片包裹。作为聚合物颗粒,可以使用淀粉类聚合物、纤维素类聚合物以及合成类聚合物。
顶片11和底片12的固着、芯13相对于片11和12的固着、弹性部件23和24相对于片11和12的固着,可以利用热熔型粘合剂或者热密封以及声波密封等通过热进行熔接的方法来进行。
根据本发明的一次性尿布的包装组件,由于以紧凑折叠的方式来容纳尿布,与在袋中容纳折叠之前尿布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少沿一个方向的相邻的尿布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少尿布之间的摩擦力(摩擦阻力)。结果,即使在该包装组件中,从容纳的尿布所形成的列的两端向一个方向的内方施加有10-75N的压力,也可以用不大于18N的力从列中拉出尿布,尤其是可以容易地从列中取出最初的一个尿布。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次性尿布的包装组件,由于多个尿布以使其除了腰部侧部以及腿部侧部之外的中间部分相互接触的状态而容纳在袋内部,其中,所述尿布将其围绕腿部开口的腿部侧部与在胯裆区域延伸的芯的两侧部一起,朝着纵向中心线向尿布的内侧折入,由此暴露在尿布的外部的部位的面积更少,尿布更加紧凑,可以进一步减少沿一个方向相邻的尿布之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减小尿布之间的摩擦力(摩擦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