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机.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89373 上传时间:2018-01-24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93.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43185.0

申请日:

2004.05.13

公开号:

CN1550599A

公开日:

2004.12.0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D04B 27/26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卡尔迈尔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卡尔迈耶(中国)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德国奥伯斯豪森变更后权利人: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常武南路518号登记生效日:20141106|||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D04B27/26

主分类号:

D04B27/26

申请人:

卡尔迈尔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发明人:

K·米斯塔

地址:

联邦德国奥伯斯豪森

优先权:

2003.05.13 DE 10321331.7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苏娟;赵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公开了一种针织机,该针织机带有多个通过耦合点(12)与传动机构(9)连接的导杆,该导杆的梳针(5)对准一条工作线。希望能够直接控制导杆。为此建议,该传动机构(9)相互并排地布置在相邻的从工作线出发的角度部分中,并且在一个与工作线相邻的部位(10)内比远离工作线的部位(11)有较小的宽度。

权利要求书

1: 针织机,该针织机带有多个通过耦合点(12)与传动机构(9) 连接的导杆(1-3),该导杆的梳针(5)对准一条工作线(6),其 特征在于,该传动机构(9)相互并排地布置在相邻的从工作线(6) 出发的角度部分(A)中,并且在与工作线(6)相邻的部位处比远 离工作线(6)的部位处有较小的宽度。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机,其特征在于,每个传动机构(9) 分别具有一个马达(15),该马达(15)布置得比耦合点(12)远 离工作线(6)。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织机,其特征在于,耦合点(12)布 置在一个第一元件(13)上,该第一元件可相对于其上固定有马达 (15)的一个第二元件(14)移动,其中在第一和第二元件之间至 少构成两个平行的引导件(17、21)。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针织机,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引导件 (21)比马达(15)更接近于工作线地进行布置。
5: 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针织机,其特征在于,第一元件(13) 在至少一个引导件(21)上具有一个第二固定点(24)。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针织机,其特征在于,在引导件(21) 的两个轴承(22、23)之间布置第二固定点(24)。
7: 如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针织机,其特征在于,两 个引导件(17、21)至少两次地相互连接。
8: 如权利要求3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针织机,其特征在于,所 述引导件中的一个(17)具有一个滚珠丝杠(19)。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针织机,其特征在于,马达(15)与滚 珠丝杠(19)同轴地布置。
10: 如权利要求3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针织机,其特征在于,马 达(15)通过一个环绕的牵引元件(26)与一个使第一元件(13) 移动的传动机构(29)连接。
11: 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针织机,其特征在于, 传动机构(9)具有一个向工作线(6)变细的部分(10)。

说明书


针织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织机,该针织机具有多个通过耦合点与传动机构连接的导杆,该导杆的梳针对准一条工作线。

    背景技术

    带有多个也称为梳针的导杆的针织机如此构成:导杆在横截面上扇形地布置。也就是,梳针从假想的工作线以放射线条的形式向外出发,其中由于针织机的其余元件譬如织针、起毛圈沉降片、挺针片等限制了为梳针提供的空间。原则上为每个导杆分别划分一个角度部分。这样一种角度部分的角度范围相对较小。它仅为较小的角度,一般约为8至15°。

    沿纵向驱动导杆,以产生梳针的横移运动。这意味着必须如此导入用于导杆运动的加速力:使该加速力对准导杆的纵轴线方向。这引起结果是,导杆与其传动机构之间的连接元件必须相互平行,并且必须以较小的间隔相互延伸。

    对此在旧的针织机中人们采用刚好优良地满足所述要求的机械传动机构。机械传动机构的实施方式通过提花盘构成。这样的缺点是,在改变图案时它们必须被替换。这引起较大的费用。用提花盘不可能有长的花纹重复。在此可以使用提花链条。然而在用提花链条工作时却不得不降低针织机的速度。

    近年来不断地向此处过渡:借助于马达使导杆进行运动。与一种机械的直线传动机构共同作用的、或者直接由一种直线电传动机构组成的马达良好地适用于快速的图案改变。然而这样地马达有相对较大的位置要求。

    该位置问题通过嵌套和延长杠杆得以解决。然而由此却出现稳定性和能量消耗方面的缺点,因为必须使相当大的质量部分地运动。

    对于除了具有多个地纱梳栉以外还具有多个花梳栉的针织机,由于位置的原因不能直接地安装这样的传动机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能够直接控制导杆。

    该任务在前述类型的该针织机中如此解决:传动机构相互并排地布置在相邻的角度部分中,该角度部分从工作线出发,并且在一个与该工作线相邻的部位处比一个远离该工作线的部位处有较小的宽度。

    也就是说采用相应地匹配于所述角度部分的传动机构。由此可以使所有的传动机构沿轴线方向、也就是沿导杆运动方向布置在相同的位置上。机器的传动比是相同的。结构上如此解决:使传动机构在其高度上不再具有恒定的宽度(垂直于导杆的运动方向),而是具有沿着朝向工作线的方向减少的宽度。此处“工作线”是一条假想的线,如果将梳针延长那么该梳针就会在所述工作线处相交。在此并非一定要求所有梳针的延长线都在该工作线处相交。较小的偏差是允许的。从而所述传动机构在接近工作线的部位处设计得比在更远离工作线的部位处要窄,就得到这样的可能性:传动机构沿宽度方向相对密集地排成梯级,并且它们被这样地安置在每个角度部分中:使得它们不相互防碍。以此方式所有的导杆或者梳栉都可以用相同的传动机构驱动。不要求嵌套或者采用不同的延长杠杆。

    每个传动机构最好分别具有一个马达,该马达布置得比耦合点远离工作线。这样可以把耦合点布置得相对地接近于工作线,从而可以使导杆在一个有利的位置处用驱动力加载。在原则上是传动机构的最大的元件的马达安装在所述角度部分中的最大半径处。由此可以使每个传动机构在工作线附近处比远离工作线处具有较小的宽度。

    耦合点最好布置在一个第一元件上,该第一元件可相对于其上固定马达的一个第二元件进行移动,其中在第一和第二元件之间至少构成两个平行的引导件。这两个引导件确保使第一元件与第二元件保持对齐,也就是与马达对齐;更确切地说,即使在不与由马达所产生的驱动力在一条直线上的力经耦合点作用到第一元件上的情况下,所述对齐也可实现。

    在此最好使至少一个引导件比马达更近地布置在工作线上。在原则上可以用一根直杆构成的引导件具有一个基本上比马达小的宽度。现在可以通过该引导件的所述布置用于使相应的传动机构向着所述工作线沿宽度方向缩小。

    第一元件最好在至少一个引导件上具有一个第二固定点。这得到对于第一元件的附加支撑,从而即使向导杆上传递了较大力也能够避免倾翻或者倾斜。

    在此最好在引导位置的两个轴承之间布置第二固定点。从而在该固定点的两侧支撑该引导件,从而即使在较大的力时也能够使第一元件以所要求的对齐保持在传动机构处。

    这两个引导件最好相互连接两次。这也是使该引导件保持平行、并且从而使第一引导件一方面如所希望的对齐马达、另一方面对齐导杆的一种措施。

    该引导件之一最好具有一个滚珠丝杠。通过一个滚珠丝杠使马达的转动能够以较简单和相对无损耗的方式传递到第一元件上。如果该滚珠丝杠被布置在一个引导件中,那么就可以节省位置,从而传动机构在该位置处不需要太宽。

    马达最好与滚珠丝杠同轴地布置。也就是不必在马达与滚珠丝杠之间布置附加的传动机构,而是使马达直接地作用在滚珠丝杠上。

    在一个可替换的或者附加方案中可以使马达通过一个环形的牵引元件与一个使第一元件运动的传动机构相连接。这样的牵引元件可以通过一根链条、一根带齿皮带等物构成。在此情况下可以使马达相对远离工作线地布置。由此该马达可以具有一定的大小而不在布置时与传动机构互相防碍。

    传动机构最好具有一个向工作线变细的部分。所述部分可以例如通过带有倾斜的壁的机壳部分构成。这种设计使得安装方便。即变细的部分的侧壁可以相互平行地对齐,并且从而以简单的方式安装所述传动机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借助于优选实施例说明本发明。附图中示出:

    图1一台针织机的一种导杆布置的示意图,

    图2根据图1的导杆布置的一个端侧视图,

    图3一个传动机构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纵剖视图,

    图4传动机构布置的一个端侧视图,

    图5一个传动机构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纵剖视图,

    图6根据图5的传动机构的端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台没有详细示出的针织机具有多个导杆1-3,它们沿双箭头4的方向往复运动,以便将通过梳针5引导的线以预定的方式围绕其它的针织元件、例如针织针摆放。

    为了简化下面的说明定义一条工作线6。该工作线是一条虚拟的线。它处于导杆1-3的梳针5的延长部分的交点上。

    导杆1-3具有悬挂机构7,用该悬挂机构把导杆1-3固定在针织机上。每个承接槽分别通过一个挺杆8与传动机构9连接,该传动机构产生轴向的力,用该轴向力使导杆1-3沿双箭头4的方向往复运动。

    如从图2可看出,导杆1-3与其悬挂机构7在横截面上扇形地布置,就是说对于每个导杆1-3提供一个角宽度为“A”的角度部分。在此,每个角度部分只有有限的角宽度A,通常为8至15°。导杆越多,该角度部分越小,这是因为导杆1-3不能完全地包围工作线6。通常导杆1-3的位置总共限制约为120°。

    为了能够如图1和2所示地布置传动机构9,该传动机构具有一种特殊形式。该传动机构在相邻于工作线6附近的部位具有比较远的部位处较小的宽度(沿圆周方向)。为此每个传动机构至少有一个向工作线变细的部分10。所述部分10不必贯穿经过传动机构9的整个高度。由此可以保留另外一个较宽的部分11,在其中传动机构9的壁平行地对齐。

    挺杆8经过由一个球头销12构成的一个耦合点接合在传动机构上。在此球头销12安装在传动机构9的一个第一元件13中(图3),该第一元件可以相对于一个第二元件14移动。采用一个马达15进行所述移动。

    球头销12、也就是耦合点位于传动机构9的最紧密地接近工作线6的一个部分上。马达15处在传动机构9的相对于工作线6的对置端部处,也就是在大部分的位置可利用之处。在此考虑到的事实是,马达15基本上是传动机构9的最大的单个构件。

    第一元件13具有一个支承在直线轴承16中的第一引导件17,该引导件承载有一个滚珠丝杠19的一个螺母18。滚珠丝杠19与马达15的一个输出轴20连接。当马达15工作并且输出轴20转动时,第一元件13相对于第二元件14被向左或者向右(参照图3所示)移动,也就是说与马达15的转动方向有关。

    第一元件13具有一个设计为引导轴的第二引导件21。引导件21支撑在两个直线轴承22、23上,该直线轴承沿第一元件13的运动方向相互之间有一定的间距。第一元件13以所述间距或者在两个轴承22、23之间的中间空间中用一个第二固定点24与第二引导件21连接。以此实现第一元件13相对于第二元件14的稳定的引导,也就是说即使作用在第一元件13上的力沿高度方向(参照图3所示:从下向上)有一定的间隔时,所述稳定引导也是可以的。由于在两个引导件17、21上的支撑和与引导件21的这两个连接,第一元件13也可足够稳定地抵抗所出现的力矩。

    因为所述引导件有比马达15基本上小的宽度,所以可以使传动机构从上向下以足够的程度变细,如从图4可以看出。

    图5和6示出一种变化了的实施方式。与图3和4相同的元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示出。

    固定在球头销12上的第一元件13也经过两个引导件17、21可推移地支承在第二元件14上。为了进行支承而设有直线轴承16、22、23。

    然而马达15却不与引导件17同轴地布置。更确切地说马达15处在第二元件14的上方。该马达具有一个输出齿轮25,该输出齿轮通过一个带齿皮带26与传动齿轮27啮合。传动齿轮27抗扭转地固定在一根轴28上,该轴通过传动机构29驱动所述两个引导件17、22。传动机构29具有一个从动元件30,该从动元件30使两个引导件17、21相互连接。

    传动机构29在此还可以通过一个滚珠丝杠构成,该滚珠丝杠带有配属于该丝杠的螺母。

    在这里由于两个引导件17、21通过从动元件30的第二连接改善了引导的稳定性。在两个引导件17、21之间引入驱动力矩,从而使得在通过轴28引入的驱动力和作用在球头销12上的从动力之间的力臂不太大。

    如从图2可以看出,每个传动机构9沿宽度方向相互的间距较小。传动机构9彼此独立地安装在图中没有详细示出的针织机侧壁上。在此在变细的部分10中的壁便于相互对齐。

    所有导杆1-3的传动机构9可以相同地构成。这提高了维修方便性。可以减少备件的贮备量。由此可以节省成本。由于每个传动机构9也可以单独地更换,所以改善了维修的方便性。

针织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针织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针织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针织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织机.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公开了一种针织机,该针织机带有多个通过耦合点(12)与传动机构(9)连接的导杆,该导杆的梳针(5)对准一条工作线。希望能够直接控制导杆。为此建议,该传动机构(9)相互并排地布置在相邻的从工作线出发的角度部分中,并且在一个与工作线相邻的部位(10)内比远离工作线的部位(11)有较小的宽度。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编织;花边制作;针织;饰带;非织造布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