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燥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干燥装置.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313819A43申请公布日20150128CN104313819A21申请号201410497725622申请日20140926D06B15/0020060171申请人无锡科莱欣机电制造有限公司地址214000江苏省无锡市惠山经济开发区前洲配套区(西区)72发明人郑国洪74专利代理机构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34代理人刘述生54发明名称一种干燥装置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燥装置,包括放卷机构、前导向辊、加热辊组、冷却绲组、压力辊组、后导向辊、卷绕辊和微波干燥箱。所述的前导向辊、加热辊组、冷却绲组、压力辊组和后导向辊设置在微波干燥箱内。所述的放卷机构包括从上。
2、到下依次平行设置的上浸渍层辊、纤维织物辊、下浸渍层辊;所述的加热辊组包括三个加热辊,所述的冷却绲组包括三个个冷却辊,所述的压力辊组包括二个压力辊对,前导向辊设置在放卷机构与加热辊组之间,压力辊组设置在加热辊组和冷却绲组之间,后导向辊设置在冷却绲组和卷绕辊之间;构成该装置的所有辊均平行设置。本发明相对简单、可控性好,具有固色,工业成本低,连续大批量制造。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313819ACN104313819A1/1页21一种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放卷机构、前导向辊。
3、、加热辊组、冷却绲组、压力辊组、后导向辊、卷绕辊和微波干燥箱;所述的放卷机构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平行设置;所述的前导向辊、加热辊组、冷却绲组、压力辊组和后导向辊设置在微波干燥箱内;前导向辊设置在放卷机构与加热辊组之间,压力辊组设置在加热辊组和冷却绲组之间,后导向辊设置在冷却绲组和卷绕辊之间;构成该装置的所有辊均平行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辊组包括三个加热辊,呈三角形排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绲组包括三个个冷却辊,呈三角形排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力辊组包括二个压力辊对,每个压力辊对由上下两个压力辊组成。。
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波干燥箱顶部开有多个出气孔。权利要求书CN104313819A1/2页3一种干燥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机械,具体涉及一种干燥装置。背景技术0002目前国内普遍采用印染烘燥设备是用蒸汽来实现干燥和固色的,他用的是水蒸气,通入烘燥设备,是印染织物加热干燥,以上的干燥方法效率底下,工业成本高。发明内容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干燥装置。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干燥装置,包括放卷机构、前导向辊、加热辊组、冷却绲组、压力辊组、后导向辊、卷绕辊和微波干燥箱;所述的放卷机构包括从上到。
5、下依次平行设置;所述的前导向辊、加热辊组、冷却绲组、压力辊组和后导向辊设置在微波干燥箱内;前导向辊设置在放卷机构与加热辊组之间,压力辊组设置在加热辊组和冷却绲组之间,后导向辊设置在冷却绲组和卷绕辊之间;构成该装置的所有辊均平行设置;上述的加热辊组包括三个加热辊,呈三角形排列。0005上述的冷却绲组包括三个个冷却辊,呈三角形排列。0006上述的压力辊组包括二个压力辊对,每个压力辊对由上下两个压力辊组成。0007上述的微波干燥箱顶部开有多个出气孔。000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相对简单、可控性好,具有固色,工业成本低,连续大批量制造。附图说明0009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0为使。
6、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0011如图1所示,一种干燥装置,包括放卷机构、前导向辊4、加热辊组、压力辊组、冷却绲组、后导向辊8、卷绕辊9和微波干燥箱10。0012所述的前导向辊、加热辊组、冷却绲组、压力辊组和后导向辊设置在微波干燥箱内。0013放卷机构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平行设置的上浸渍层辊1、纤维织物辊2、下浸渍层辊3;加热辊组包括三个平行设置,并呈三角形排列的加热辊51、52和53。0014压力辊组包括2个压力辊对61和62,每个压力辊对由上下两个压力辊组成,采说明书CN104313819A2/2页4用汽缸或液压缸加压。。
7、0015冷却绲组包括三个平行设置,并呈三角形排列的冷却辊71、72和73,冷却辊采用循环水冷的方式实现。0016前导向辊4设置在放卷机构与加热辊组之间,压力辊组设置在加热辊组和冷却绲组之间,后导向辊8设置在冷却绲组和卷绕辊之间;构成该装置的所有辊均平行设置。0017所述的微波干燥箱顶部开有多个出气孔。0018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说明书CN104313819A1/1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431381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