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韧性、高强度的团状模塑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高韧性、高强度的团状模塑料.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410304488.7 (22)申请日 2012.12.29 (62)分案原申请数据 201210590289.8 2012.12.29 (73)专利权人 昆明普尔顿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 司 地址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科华路1 号山灞大厦10楼 (72)发明人 周禹珺田雨 (51)Int.Cl. C08L 67/06(2006.01) C08K 13/04(2006.01) C08K 5/098(2006.01) C08K 5/14(2006.01) C08K 3/2。
2、6(2006.01) C08K 5/136(2006.01) C08K 7/14(2006.01) C08K 7/06(2006.01) C08K 7/04(2006.01) C08J 5/04(2006.01) (56)对比文件 CN 102212261 A,2011.10.12, CN 101845208 A,2010.09.29, CN 101270216 A,2008.09.24, JP 特开2000-280244 A,2000.10.10, KR 20120041929 A,2012.05.03, CN 102816419 A,2012.12.12, 审查员 蔡益波 (54)发明名称。
3、 一种高韧性、 高强度的团状模塑料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饱和聚酯纤维增强团状 模塑料的制备方法, 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高强 度、 耐冲击、 耐高温低温的不饱和聚酯纤维增强 团状模塑料。 它是由以下物质按重量份组成: 不 饱和聚酯3050份, 环烷酸钴0.30.5份, 过氧 化甲乙酮0.20.4份, 增强纤维2535份, 碳酸 钙3040份, 抗静电剂0.20.3份, 抗氧剂0.1 0.15份, 五溴苯酚0.20.3份。 本发明制备的不 饱和聚酯纤维增强团状模塑料具有高韧性和高 强度的优点: 冲击强度为150kJ/m2, 弯曲强度为 180MPa, 拉伸强度为90MPa。 权利要求书1页。
4、 说明书3页 CN 104086966 B 2016.07.27 CN 104086966 B 1.一种高韧性、 高强度的团状模塑料, 其特征在于: 由如下重量份组成: 不饱和聚酯30 50份,环烷酸钴0.30.5份, 过氧化甲乙酮0.20.4份, 碳酸钙3040份, 抗静电剂0.2 0.3份, 抗氧剂0.10.15份, 五溴苯酚0.20.3, 增强纤维2535份; 所述的不饱和聚酯为 邻苯二甲酸酐-丙二醇不饱和聚酯或间苯二甲酸-一缩二乙二醇不饱和聚酯; 所述的抗静电 剂包括季铵盐、 胺盐、 磷酸盐、 磺酸盐、 多元醇、 多元醇脂肪酸酯、 聚氧化乙烯附加物、 季铵内 盐、 丙氨酸盐中的一种或多。
5、种; 所述的碳酸钙为按重量比1: 1混合的500目和200目的碳酸 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韧性、 高强度的团状模塑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增强纤维 为无碱无捻玻璃粗纱、 碳纤维、 有机聚合纤维、 陶瓷纤维、 金属纤维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韧性、 高强度的团状模塑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高韧性、 高 强度的团状模塑料由下列物质按重量份组成: 不饱和聚酯36份, 环烷酸钴0.3份, 过氧化甲 乙酮0.2份, 无碱无捻玻璃纤维粗纱28份, 碳酸钙35份, 抗静电剂0.2份, 抗氧剂0.1份, 五溴 苯酚0.2份。 4.根据权利要求1到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高韧性、 高强度的。
6、团状模塑料的制备方法, 其 特征在于: 步骤包括: a.将环烷酸钴、 过氧化甲乙酮、 碳酸钙、 抗静电剂、 抗氧剂和五溴苯酚加入到不饱和聚 酯中, 用搅拌机混合均匀, 得到不饱和聚酯团状模塑料树脂糊; b.将制成的树脂糊在捏合机中浸润增强纤维, 纤维限定在5min之内加入完全, 捏合10 20min之后让其充分混合; c.将浸润了增强纤维的料团用挤出机挤出, 用聚乙烯薄膜密封包装, 于常温下放置24 小时得到不饱和聚酯纤维增强团状模塑料。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04086966 B 2 一种高韧性、 高强度的团状模塑料 0001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 201210590289.8,。
7、 专利名称为:“一种不饱和聚酯纤维增强团 状模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的发明专利的分案申请, 原案申请日: 2012-12-29。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强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具体涉及一种不饱和聚酯纤维增强团状 模塑料。 背景技术 0003 BMC(DMC)材料是Bulk(Dough)moldingcompounds的缩写, 即团状模塑料, 国内常 称作不饱和聚酯纤维增强团状模塑料, 是主要由短切玻璃纤维、 不饱和树脂、 填料以及各种 添加剂经充分混合而成的料团状预浸料。 该材料于二十世纪60年代在前西德和英国首先得 以应用, 而后在70年代和80年代分别在美国和日本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8、。 因不饱和聚酯纤维 增强团状模塑料具有优良的电气性能、 机械性能、 耐热性和耐化学腐蚀性、 又适应各种成型 工艺, 可满足各种产品性能的要求, 因此越来越受到广大用户的喜爱。 0004 但是普通不饱和聚酯纤维增强团状模塑料具有耐冲击性较差、 强度较低的缺点。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高强度、 耐冲击、 耐高温低温的不饱和聚酯纤 维增强团状模塑料。 0006 一种不饱和聚酯纤维增强团状模塑料, 其特征在于: 由如下重量份组成: 不饱和聚 酯3050份,环烷酸钴0.30.5份, 过氧化甲乙酮0.20.4份, 碳酸钙3040份, 抗静电剂 0.20.3份, 抗氧剂0.10。
9、.15份, 五溴苯酚0.20.3, 增强纤维2535份。 0007 进一步的, 所述的不饱和聚酯为顺丁烯二酸酐、 反丁烯二酸、 四氢化邻苯二甲酸 酐、 间苯二甲酸、 邻苯二甲酸酐、 对苯二甲酸和己二酸中的一种, 与丙二醇、 一缩二乙二醇和 一缩二丙二醇中的一种的缩聚产物。 0008 进一步的, 所述的增强纤维为无碱无捻玻璃粗纱、 碳纤维、 有机聚合纤维、 陶瓷纤 维、 金属纤维中的一种。 0009 进一步的, 所述的抗静电剂包括季铵盐、 胺盐、 磷酸盐、 磺酸盐、 多元醇、 多元醇脂 肪酸酯、 聚氧化乙烯附加物、 季铵内盐、 丙氨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0 此处, 根据相关的力学测试结果得。
10、到优选的配方: 所述的不饱和聚酯纤维增强团 状模塑料包括下列物质按重量份组成: 不饱和聚酯36份, 环烷酸钴0.3份, 过氧化甲乙酮0.2 份, 无碱无捻玻璃纤维粗纱28份, 碳酸钙35份, 抗静电剂0.2份, 抗氧剂0.1份, 五溴苯酚0.2 份。 其中, 所述的碳酸钙为按重量比1: 1混合的500目和200目的碳酸钙。 0011 所述的不饱和聚酯纤维增强团状模塑料的制备步骤包括: 0012 a.将环烷酸钴、 过氧化甲乙酮、 碳酸钙、 抗静电剂、 抗氧剂和五溴苯酚加入到不饱 和聚酯中, 用搅拌机混合均匀, 得到不饱和聚酯团状模塑料树脂糊; 说明书 1/3 页 3 CN 104086966 B。
11、 3 0013 b.将制成的树脂糊在捏合机中浸润增强纤维, 纤维限定在5min之内加入完全, 捏 合1020min之后让其充分混合; 0014 c.将浸润了增强纤维的料团用挤出机挤出, 用聚乙烯薄膜密封包装, 于常温下放 置24小时得到不饱和聚酯纤维增强团状模塑料。 0015 上述技术方案中单体的用量是参与反应的最佳原料比例, 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 以根据本发明的教导进行等同的变化。 本发明制备的不饱和聚酯纤维增强团状模塑料可以 耐213和-64的温度, 并且具有高韧性和高强度的优点, 有效地提高了不饱和聚酯纤维 增强团状模塑料的耐冲击性, 这也增大了其在电器、 电机、 无线电、 仪表, 机械。
12、制造, 化工设 备, 建筑, 交通运输和国防等方面的潜在应用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和明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特提供下面优选的实施 例, 但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均按照GB/T1451-2005 纤维增强塑 料简支梁式冲击韧性试验方法 、 GB/T1449-2005 纤维增强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 、 GB/T 1447-2005 纤维增强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和GB/T1634-2004 塑料弯曲负载热变形温 度试验方法 对产物进行冲击强度、 弯曲强度、 拉伸强度和变形温度的测试。 0017 实施例一 0018 按照重量比配方: 邻苯二甲。
13、酸酐-丙二醇不饱和聚酯36份, 环烷酸钴0.3份, 过氧化 甲乙酮0.2份, 按重量1: 1混合的500目和200目的碳酸钙30份, 抗静电剂0.2份, 抗氧剂0.1 份, 五溴苯酚0.2份, 将其用搅拌机混合均匀, 得到树脂糊。 0019 将制成的树脂糊在捏合机中浸润28份重量的无碱无捻玻璃粗纱, 玻璃粗纱在5min 之内加完, 捏合15min后混合均匀。 0020 将浸润了玻璃粗纱的料团用挤出机挤出, 用聚乙烯薄膜密封包装, 于常温下干燥 的环境中放置24小时得到不饱和纤维增强团状模塑料。 0021 实施例二 0022 按照重量比配方: 邻苯二甲酸酐-丙二醇不饱和聚酯45份, 环烷酸钴0.。
14、4份, 过氧化 甲乙酮0.3份, 500目的碳酸钙30份, 抗静电剂0.2份, 抗氧剂0.12份, 五溴苯酚0.2份, 将其用 搅拌机混合均匀, 得到树脂糊。 0023 将制成的树脂糊在捏合机中浸润28份重量的无碱无捻玻璃粗纱, 玻璃粗纱在5min 之内加完, 捏合15min后混合均匀。 0024 将浸润了玻璃粗纱的料团用挤出机挤出, 用聚乙烯薄膜密封包装, 于常温下干燥 的环境中放置24小时得到不饱和纤维增强团状模塑料。 0025 实施例三 0026 按照重量比配方: 间苯二甲酸-一缩二乙二醇不饱和聚酯40份, 环烷酸钴0.4份, 过 氧化甲乙酮0.3份, 500目的碳酸钙30份, 抗静电剂。
15、0.2份, 抗氧剂0.12份, 五溴苯酚0.2份, 将 其用搅拌机混合均匀, 得到树脂糊。 0027 将制成的树脂糊在捏合机中浸润30份重量的碳纤维, 碳纤维在5min之内加完, 捏 合15min后混合均匀。 0028 将浸润了碳纤维的料团用挤出机挤出, 用聚乙烯薄膜密封包装, 于常温下干燥的 说明书 2/3 页 4 CN 104086966 B 4 环境中放置24小时得到不饱和纤维增强团状模塑料。 0029 实施例四 0030 按照重量比配方: 间苯二甲酸-一缩二乙二醇不饱和聚酯36份, 环烷酸钴0.3份, 过 氧化甲乙酮0.2份, 按重量比1: 1混合的200目和500目的碳酸钙30份, 。
16、抗静电剂0.2份, 抗氧 剂0.1份, 五溴苯酚0.2份, 将其用搅拌机混合均匀, 得到树脂糊。 0031 将制成的树脂糊在捏合机中浸润30份重量的碳纤维, 碳纤维在5min之内加完, 捏 合15min后混合均匀。 0032 将浸润了碳纤维的料团用挤出机挤出, 用聚乙烯薄膜密封包装, 于常温下干燥的 环境中放置24小时得到不饱和纤维增强团状模塑料。 0033 实施例14的性能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 0034 0035 根据测试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制备的不饱和聚酯纤维增强团状模塑料可以耐213 和-64的温度, 冲击强度达150kJ/, 弯曲强度达180MPa, 拉伸强度达90MPa, 即具有高 韧性和高强度的优点, 有效地提高了不饱和聚酯纤维增强团状模塑料的耐冲击性。 说明书 3/3 页 5 CN 104086966 B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