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禽流感Hsub9/subNsub2/sub亚型病毒毒株及其应用.pdf

上传人:齐** 文档编号:8903843 上传时间:2021-01-1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28.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123682.7

申请日:

20100210

公开号:

CN102093982B

公开日:

2012101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12N7/00,C07K14/11,C07K16/10,C07K16/06,C12R1/93

主分类号:

C12N7/00,C07K14/11,C07K16/10,C07K16/06,C12R1/93

申请人:

河南农业大学

发明人:

李新生,崔保安,崔沛,高文明,李双亮,陈红英,黄宗梅

地址:

450002 河南省郑州市文化路95号

优先权:

CN201010123682A

专利代理机构: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张绍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禽流感H9N2亚型病毒毒株,禽流感H9N2亚型病毒毒株(Orthomyxoviridae),CGMCC?NO:3526。本发明的禽流感H9N2亚型病毒毒株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免疫原性,鸡胚尿囊液凝集红细胞的作用不能被抗NDV阳性血清、抗EDS76阳性血清、抗M41阳性血清、抗H5亚型禽流感病毒单因子阳性血清以及抗H7亚型禽流感病毒单因子阳性血清所抑制,而能被H9亚型禽流感病毒单因子阳性血清抑制。免疫雏鸡能产生对H9特异的HI抗体。本发明作为制造效果良好的疫苗毒株,预防禽类的H9亚型禽流感,用于病毒的鉴定和流行病学的调查。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禽流感HN亚型病毒毒株,其特征在于:禽流感HN亚型病毒(Orthomyxoviridae),CGMCC NO:352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禽流感HN亚型病毒毒株在制备禽流感病毒诊断用抗原试剂中的应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禽流感HN亚型病毒毒株在制备禽流感病毒诊断用阳性血清试剂中的应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禽流感HN亚型病毒毒株在制备禽流感病毒治疗用抗血清试剂中的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病毒领域,涉及病毒新毒种,具体涉及一种禽流感H9N2亚型病毒毒株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2006年1月河南某大型养鸡场的180日龄发病蛋鸡群发病,鸡卧地不起, 精神沉郁,爪子干瘪。剖检发现,呼吸系统和消化道呈现明显的病理变化,气 管环有出血,肺脏严重出血、淤血,呈现病理性实变;小肠各段均有不同程度 的出血,肌胃、腺胃交界处有出血、溃疡灶,几天后出现产蛋下降接着出现死 亡,部分鸡只发生急性死亡,日死淘率达2%以上,虽使用各种抗生素,发病无 明显好转,总死淘率在20%左右,产蛋下降至15%。持续近4周才逐步回升。 上述临诊表现与近年来国内报道的其他地区发病后的H9N2亚型禽流感大致相 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禽流感H9N2亚型病毒毒株,分类命名:禽流感 H9N2亚型病毒,拉丁文学名:Orthomyxoviridae,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 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单位简称:CGMCC,保藏单位地址:北京 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保藏日期:2009年12月17日,保藏编号:3526。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禽流感H9N2亚型病毒毒株,禽流感H9N2亚型 病毒毒株(Orthomyxoviridae),CGMCC NO:3526。

本发明的禽流感H9N2亚型病毒毒株具有下述特点:

(1)所述毒株为低致病力禽流感病毒株;

(2)所述毒株具有特异性;

(3)所述毒株具有免疫原性。

本发明的禽流感H9N2亚型病毒毒株在制备疫苗的生产毒种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禽流感H9N2亚型病毒毒株在制备禽流感病毒诊断用抗原试剂中的 应用。

本发明的禽流感H9N2亚型病毒毒株在制备禽流感病毒诊断用阳性血清试剂 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禽流感H9N2亚型病毒毒株在制备禽流感病毒治疗用抗血清中试剂 的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禽流感H9N2亚型病毒毒株具有良好的特异 性和免疫原性,鸡胚尿囊液凝集红细胞的作用不能被抗NDV阳性血清、抗EDS76阳性血清、抗M41阳性血清、抗H5亚型禽流感病毒单因子阳性血清以及抗H7亚型禽流感病毒单因子阳性血清所抑制,而能被H9亚型禽流感病毒单因子阳性 血清抑制。免疫雏鸡能产生对H9特异的HI抗体。用H9亚型特异抗血清中和后 接种鸡胚,鸡胚均不死亡,而未中和的对照接种胚都死亡,这进一步说明了本 发明毒株的特异性。本发明作为制造效果良好的疫苗毒株,预防禽类的H9亚型 禽流感,用于病毒的鉴定和流行病学的调查。

本发明的禽流感H9N2亚型病毒毒株,保藏日期:2009年12月17日,保藏 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单位简称: CGMCC,保藏编号:3526。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2006年1月,河南某鸡场从发病蛋鸡群分离到一株A型禽流感病毒毒株。 鸡群180日龄开始发病,鸡卧地不起,精神沉郁,爪子干瘪。剖检发现,呼吸 系统和消化道呈现明显的病理变化,气管环有出血,肺脏严重出血、淤血,呈 现病理性实变;小肠各段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肌胃、腺胃交界处有出血、溃 疡灶,以严重呼吸道症状为主,几天后出现产蛋下降接着出现死亡,部分鸡只 发生急性死亡,日死淘率达2%以上,虽使用各种抗生素,发病无明显好转,总 死淘率在20%左右,产蛋下降至15%。持续近4周才逐步回升。上述临诊表现 与近年来国内报道的其他地区发病后的H9N2亚型禽流感大致相似。

从鸡群病例的气管、输尿管和泄殖腔拭子中分离到一株病毒,通过SPF鸡 胚传代后,将分离的毒株和其他毒株的鸡胚尿囊液用0.05%甲醛溶液灭活后,送 国家流感中心,做HI和NI试验,确定病毒的亚型。结果表明分离到的毒株为 H9亚型禽流感,定名为A/Chicken/Henan/01/2006(H9N2亚型)株(简称HN106 株)。

在初次分离时,尿囊液血凝滴度为1∶256,凝集不被ND和EDS76抗血清 抑制,出现全身出血、明显水肿和肝脏坏死的病变;死亡时间多集中在72~96h 之间。

尽管从致鸡胚症状看,该毒株对禽类有一定的致病力。但根据分离病毒对 鸡胚的致死时间、对雏鸡的致病力和鸡脑内致病指数(ICPI)的测定结果,依据国 际通用标准和国际兽医局(OIE)推荐的鉴定标准,判定分离的病毒株为低致病力 禽流感病毒株。

本发明的禽流感H9N2亚型病毒毒株在制备疫苗的生产毒种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禽流感H9N2亚型病毒毒株在制备禽流感病毒诊断用抗原试剂中的 应用。

本发明的禽流感H9N2亚型病毒毒株在制备禽流感病毒诊断用阳性血清试剂 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禽流感H9N2亚型病毒毒株在制备禽流感病毒治疗用抗血清中试剂 的应用

本发明中,毒株定名为A/Chicken/Henan/01/2006株,简称HN106株。

(1)流行病学调查

调查鸡群的发病年龄,临床表现、剖检病变及死亡率等情况。2006年1月河 南某大型养鸡场的180日龄发病蛋鸡群发病,鸡卧地不起,精神沉郁,爪子干瘪。 剖检发现,呼吸系统和消化道呈现明显的病理变化,气管环有出血,肺脏严重 出血、淤血,呈现病理性实变;小肠各段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肌胃、腺胃交 界处有出血、溃疡灶。

(2)病毒分离

选择临床症状典型的濒死鸡和死亡后2h以内的病死鸡,无菌采集气管、输 卵管或喉头、泄殖腔分泌物棉拭子。用匀浆器研磨,按体积1∶5的比例加入含 青霉素1,000U/mL、链霉素1,000U/mL灭菌的生理盐水,制成组织悬液, 置2~8℃冰箱,抑菌2h,4000rpm离心20min,取上清液,无菌滤器过滤, 然后经尿囊腔接种10~11日龄SPF鸡胚,每胚0.2mL,37℃孵化,每日照蛋 2次,将48h以前死亡的鸡胚弃去。48h后,每4~6h照蛋1次,死亡的鸡胚 随时取出,直至120h,不论死亡或存活,取出所有鸡胚,气室向上直立,置2~ 8℃冰箱冷却8~16h,收获鸡胚液。

按照上述方法,从病鸡的病料中分离到有血凝性的病毒,HI试验证明HN106 株的血凝性不能被ND抗血清抑制,能被AIH9亚型阳性血清抑制。结果见表1。

表1现场病料初次分离结果

(3)HA和HI试验

按微量法在V型血凝试验微量板上进行,鸡红细胞浓度为1%(V/V),反应 总量均为0.075mL。

(4)病毒继代

病毒在10~11日龄SPF鸡胚中继代,收获尿囊液。

(5)亚型的鉴定

将分离的HN106株和其他毒株的鸡胚尿囊液用0.05%甲醛溶液灭活后,送 国家流感中心,做HI和NI试验,确定病毒的亚型。经国家流感中心鉴定,HN106 株分离物为H9N2亚型,命名为A/Chicken/Henan/01/2006(H9N2亚型)株,简称 HN106株。

(6)1日龄鸡脑内致病指数(ICPI)测定

将第2代SPF鸡胚尿囊液用灭菌生理盐水10倍稀释,灭菌滤器过滤后,对10 只1日龄雏鸡脑内注射,0.05mL/只,另取2只以同样的方法注射稀释病毒用的灭 菌生理盐水各0.05mL。隔离饲养,观察8d,记录试验结果。

按照打分系数标准(正常鸡,0分;发病鸡,1分;病死鸡,2分)给正常、发 病和死亡鸡打分,试验结果如表2。

按照计算ICPI的公式:ICPI=(发病数+死亡数)/总观察数,计算得: ICPI=11/80=0.14。

根据国际通用的标准,ICPI在1.6~5范围内,可判定病毒为强致病力株。 本试验ICPI的结果为1.3,故判定分离的病毒株为低致病力禽流感病毒株。

表2脑内致病指数测定结果

(7)鸡胚半数感染量(EID50)的测定

将待检病毒液作10倍系列稀释,取10-5、10-6、10-7、10-84个稀释度,分别接 种9~10日龄SPF鸡胚,每胚0.1mL,每个稀释度接种4枚鸡胚,另一组接种同量 PBS作对照,置37℃温箱中观察120h,24h内死亡的弃去。记录鸡胚病变情况, 测定鸡胚尿囊液的血凝效价,效价在1∶16以上判为感染。

AIV H9亚型HN106分离株E0鸡胚尿囊液EID50测定结果见表3。

表3各种稀释度鸡胚感染的累计百分率

由表3结果可知,HN106分离株对鸡胚的半数感染量EID50=10-8.0/0.1mL, 即将病毒悬液作10-8.0稀释后,给鸡胚接种0.1mL,可以使50%的鸡胚感染。

(8)HN106株对鸡胚的毒力

将HN106株第1代尿囊液毒,用灭菌生理盐水稀释,接种10~11日龄SPF鸡 胚30枚,每胚尿囊腔接种0.1mL,36~37℃孵育至120h,每天两次观察记录死 亡胚。结果见表4。

表4HN106株对鸡胚的毒力

(9)HN106株对雏鸡的毒力

按“OIE”标准用4周龄SPF鸡和按欧盟指令标准用6周龄SPF鸡进行对雏鸡 的毒力试验。结果见表5。

表5HN106株对雏鸡的毒力

(10)HN106株的免疫原性试验

用7~10日龄SPF鸡20只,其中10只鸡每只皮下接种1∶10稀释的HN106 株尿囊液,另10只皮下接种生理盐水作对照,分别隔离饲养,21天后采血分离 血清,用标准H9抗原作HI试验。结果见表6。

表6HN106株的免疫原性

(11)HN106株抗原特异性试验

将HN106毒种分别与禽流感H5、H7、H9亚型及ND、EDS76、M41抗血清进 行HI试验。

将HN106株尿囊液用灭菌生理盐水作1∶1000稀释,与等量AIV H9亚型特 异抗血清混合,经37℃中和60min,接种SPF鸡胚10枚,每胚尿囊腔注射0.2 mL,同时设H9抗血清中和NDV的对照和HN106株尿囊液1∶1000稀释未经 中和的对照(接种0.1mL)。HN106株对H9亚型等特异抗血清的HI试验,结果 见表7;HN106株经H9特异抗血清中和作用后鸡胚接种试验的结果见表8。

表7HN106株对AIV H9、H7、H5亚型特异的抗血清和对ND、EDS76、 M41抗血清的HI试验结果

表8HN106株经H9特异抗血清作用后的鸡胚接种试验

*为非正常死亡鸡胚;#为EDS76病毒接种的鸭胚。

一种禽流感Hsub9/subNsub2/sub亚型病毒毒株及其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禽流感Hsub9/subNsub2/sub亚型病毒毒株及其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禽流感Hsub9/subNsub2/sub亚型病毒毒株及其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禽流感Hsub9/subNsub2/sub亚型病毒毒株及其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禽流感Hsub9/subNsub2/sub亚型病毒毒株及其应用.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2093982 B (45)授权公告日 2012.10.10 CN 102093982 B *CN102093982B* (21)申请号 201010123682.7 (22)申请日 2010.02.10 CGMCC NO3526 2009.12.17 C12N 7/00(2006.01) C07K 14/11(2006.01) C07K 16/10(2006.01) C07K 16/06(2006.01) C12R 1/93(2006.01) (73)专利权人 河南农业大学 地址 450002 河南省郑州市文化路 95 号 (72)发明人 李新生 崔保安 崔沛 。

2、高文明 李双亮 陈红英 黄宗梅 (74)专利代理机构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 司 41109 代理人 张绍琳 Choi JG et al.“An inactivated vaccine to control the current H9N2 low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 in Korea.” .J Vet Sci. .2008, 第 9 卷 ( 第 1 期 ), 王英珍 等 .“H9N2 亚型禽流感病毒 TJ_1 株 的分离与鉴定” .动物医学进展 .2007, 第 28 卷 ( 第 10 期 ), 柴丽娜. “1998-2005年H9N2亚型AIV分离株 致。

3、病力比较及其 HA 基因序列分析” . 中国优秀硕 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农业科技辑) .2008,(第 9 期 ), (54) 发明名称 一种禽流感 H9N2亚型病毒毒株及其应用 (57) 摘要 本 发 明 公 开 了 一 种 禽 流 感 H9N2亚 型 病 毒 毒 株,禽 流 感 H9N2亚 型 病 毒 毒 株 (Orthomyxoviridae), CGMCC NO : 3526。本发明的 禽流感 H9N2亚型病毒毒株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免 疫原性, 鸡胚尿囊液凝集红细胞的作用不能被抗 NDV阳性血清、 抗EDS76阳性血清、 抗M41阳性血清、 抗H5亚型禽流感病毒单因子阳性血清以及抗。

4、H7亚 型禽流感病毒单因子阳性血清所抑制, 而能被 H9 亚型禽流感病毒单因子阳性血清抑制。免疫雏鸡 能产生对 H9特异的 HI 抗体。本发明作为制造效 果良好的疫苗毒株, 预防禽类的H9亚型禽流感, 用 于病毒的鉴定和流行病学的调查。 (83)生物保藏信息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董桂灵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6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6 页 1/1 页 2 1. 一 种 禽 流 感 H9N2亚 型 病 毒 毒 株,其 特 征 在 于 : 禽 流 感 H9N2亚 型 病 毒 (Orthomyxo。

5、viridae), CGMCC NO : 3526。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禽流感 H9N2亚型病毒毒株在制备禽流感病毒诊断用抗原试剂 中的应用。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禽流感 H9N2亚型病毒毒株在制备禽流感病毒诊断用阳性血清 试剂中的应用。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禽流感 H9N2亚型病毒毒株在制备禽流感病毒治疗用抗血清试 剂中的应用。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093982 B 2 1/6 页 3 一种禽流感 H9N2亚型病毒毒株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病毒领域, 涉及病毒新毒种, 具体涉及一种禽流感 H9N2亚型病 毒毒株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6、 0002 2006 年 1 月河南某大型养鸡场的 180 日龄发病蛋鸡群发病, 鸡卧地不起, 精神沉 郁, 爪子干瘪。 剖检发现, 呼吸系统和消化道呈现明显的病理变化, 气管环有出血, 肺脏严重 出血、 淤血, 呈现病理性实变 ; 小肠各段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 肌胃、 腺胃交界处有出血、 溃 疡灶, 几天后出现产蛋下降接着出现死亡, 部分鸡只发生急性死亡, 日死淘率达 2以上, 虽 使用各种抗生素, 发病无明显好转, 总死淘率在 20左右, 产蛋下降至 15。持续近 4 周才 逐步回升。上述临诊表现与近年来国内报道的其他地区发病后的 H9N2亚型禽流感大致相 似。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

7、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禽流感 H9N2亚型病毒毒株, 分类命名 : 禽流感 H9N2亚型 病毒, 拉丁文学名 : Orthomyxoviridae, 保藏单位 : 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 生物中心, 保藏单位简称 : CGMCC, 保藏单位地址 :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 1 号院, 保藏日期 : 2009 年 12 月 17 日, 保藏编号 : 3526。 0004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禽流感 H9N2亚型病毒毒株, 禽流感 H9N2亚型病毒毒株 (Orthomyxoviridae), CGMCC NO : 3526。 0005 本发明的禽流感 H9N2亚型病毒毒株具有下述特点 。

8、: 0006 (1) 所述毒株为低致病力禽流感病毒株 ; 0007 (2) 所述毒株具有特异性 ; 0008 (3) 所述毒株具有免疫原性。 0009 本发明的禽流感 H9N2亚型病毒毒株在制备疫苗的生产毒种中的应用。 0010 本发明的禽流感 H9N2亚型病毒毒株在制备禽流感病毒诊断用抗原试剂中的应用。 0011 本发明的禽流感 H9N2亚型病毒毒株在制备禽流感病毒诊断用阳性血清试剂中的 应用。 0012 本发明的禽流感 H9N2亚型病毒毒株在制备禽流感病毒治疗用抗血清中试剂的应 用。 001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本发明的禽流感 H9N2亚型病毒毒株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免 疫原性, 鸡胚。

9、尿囊液凝集红细胞的作用不能被抗 NDV 阳性血清、 抗 EDS76阳性血清、 抗 M41阳 性血清、 抗H5亚型禽流感病毒单因子阳性血清以及抗H7亚型禽流感病毒单因子阳性血清所 抑制, 而能被 H9亚型禽流感病毒单因子阳性血清抑制。免疫雏鸡能产生对 H9特异的 HI 抗 体。用 H9亚型特异抗血清中和后接种鸡胚, 鸡胚均不死亡, 而未中和的对照接种胚都死亡, 这进一步说明了本发明毒株的特异性。本发明作为制造效果良好的疫苗毒株, 预防禽类的 说 明 书 CN 102093982 B 3 2/6 页 4 H9亚型禽流感, 用于病毒的鉴定和流行病学的调查。 0014 本发明的禽流感 H9N2亚型病毒。

10、毒株, 保藏日期 : 2009 年 12 月 17 日, 保藏单位 : 中 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 保藏单位简称 : CGMCC, 保藏编号 : 3526。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实施例 0016 2006年1月, 河南某鸡场从发病蛋鸡群分离到一株A型禽流感病毒毒株。 鸡群180 日龄开始发病, 鸡卧地不起, 精神沉郁, 爪子干瘪。 剖检发现, 呼吸系统和消化道呈现明显的 病理变化, 气管环有出血, 肺脏严重出血、 淤血, 呈现病理性实变 ; 小肠各段均有不同程度的 出血, 肌胃、 腺胃交界处有出血、 溃疡灶, 以严重呼吸道症状为主, 几天后出现产蛋下降接着 出现死亡, 。

11、部分鸡只发生急性死亡, 日死淘率达 2以上, 虽使用各种抗生素, 发病无明显好 转, 总死淘率在 20左右, 产蛋下降至 15。持续近 4 周才逐步回升。上述临诊表现与近 年来国内报道的其他地区发病后的 H9N2亚型禽流感大致相似。 0017 从鸡群病例的气管、 输尿管和泄殖腔拭子中分离到一株病毒, 通过 SPF 鸡胚传代 后, 将分离的毒株和其他毒株的鸡胚尿囊液用 0.05甲醛溶液灭活后, 送国家流感中心, 做 HI 和 NI 试验, 确定病毒的亚型。结果表明分离到的毒株为 H9 亚型禽流感, 定名为 A/ Chicken/Henan/01/2006(H9N2亚型 ) 株 ( 简称 HN10。

12、6 株 )。 0018 在初次分离时, 尿囊液血凝滴度为 1 256, 凝集不被 ND 和 EDS76 抗血清抑制, 出 现全身出血、 明显水肿和肝脏坏死的病变 ; 死亡时间多集中在 72 96h 之间。 0019 尽管从致鸡胚症状看, 该毒株对禽类有一定的致病力。但根据分离病毒对鸡胚的 致死时间、 对雏鸡的致病力和鸡脑内致病指数 (ICPI) 的测定结果, 依据国际通用标准和国 际兽医局 (OIE) 推荐的鉴定标准, 判定分离的病毒株为低致病力禽流感病毒株。 0020 本发明的禽流感 H9N2亚型病毒毒株在制备疫苗的生产毒种中的应用。 0021 本发明的禽流感 H9N2亚型病毒毒株在制备禽流。

13、感病毒诊断用抗原试剂中的应用。 0022 本发明的禽流感 H9N2亚型病毒毒株在制备禽流感病毒诊断用阳性血清试剂中的 应用。 0023 本发明的禽流感 H9N2亚型病毒毒株在制备禽流感病毒治疗用抗血清中试剂的应 用 0024 本发明中, 毒株定名为 A/Chicken/Henan/01/2006 株, 简称 HN106 株。 0025 (1) 流行病学调查 0026 调查鸡群的发病年龄, 临床表现、 剖检病变及死亡率等情况。 2006年1月河南某大 型养鸡场的 180 日龄发病蛋鸡群发病, 鸡卧地不起, 精神沉郁, 爪子干瘪。剖检发现, 呼吸系 统和消化道呈现明显的病理变化, 气管环有出血, 。

14、肺脏严重出血、 淤血, 呈现病理性实变 ; 小 肠各段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 肌胃、 腺胃交界处有出血、 溃疡灶。 0027 (2) 病毒分离 0028 选择临床症状典型的濒死鸡和死亡后 2h 以内的病死鸡, 无菌采集气管、 输卵管或 喉头、 泄殖腔分泌物棉拭子。 用匀浆器研磨, 按体积15的比例加入含青霉素1,000U/mL、 链霉素 1,000U/mL 灭菌的生理盐水, 制成组织悬液, 置 2 8冰箱, 抑菌 2h, 4000rpm 离心 20min, 取上清液, 无菌滤器过滤, 然后经尿囊腔接种 10 11 日龄 SPF 鸡胚, 每胚 0.2mL, 说 明 书 CN 102093982 B。

15、 4 3/6 页 5 37孵化, 每日照蛋 2 次, 将 48h 以前死亡的鸡胚弃去。48h 后, 每 4 6h 照蛋 1 次, 死亡的 鸡胚随时取出, 直至 120h, 不论死亡或存活, 取出所有鸡胚, 气室向上直立, 置 2 8冰箱 冷却 8 16h, 收获鸡胚液。 0029 按照上述方法, 从病鸡的病料中分离到有血凝性的病毒, HI 试验证明 HN106 株的 血凝性不能被 ND 抗血清抑制, 能被 AIH9亚型阳性血清抑制。结果见表 1。 0030 表 1 现场病料初次分离结果 0031 0032 0033 (3)HA 和 HI 试验 0034 按微量法在 V 型血凝试验微量板上进行,。

16、 鸡红细胞浓度为 1 (V/V), 反应总量均 为 0.075mL。 0035 (4) 病毒继代 0036 病毒在 10 11 日龄 SPF 鸡胚中继代, 收获尿囊液。 0037 (5) 亚型的鉴定 0038 将分离的 HN106 株和其他毒株的鸡胚尿囊液用 0.05甲醛溶液灭活后, 送国家流 感中心, 做 HI 和 NI 试验, 确定病毒的亚型。经国家流感中心鉴定, HN106 株分离物为 H9N2 亚型, 命名为 A/Chicken/Henan/01/2006(H9N2亚型 ) 株, 简称 HN106 株。 0039 (6)1 日龄鸡脑内致病指数 (ICPI) 测定 0040 将第 2 代。

17、 SPF 鸡胚尿囊液用灭菌生理盐水 10 倍稀释, 灭菌滤器过滤后, 对 10 只 1 日龄雏鸡脑内注射, 0.05mL/ 只, 另取 2 只以同样的方法注射稀释病毒用的灭菌生理盐水各 0.05mL。隔离饲养, 观察 8d, 记录试验结果。 0041 按照打分系数标准 ( 正常鸡, 0 分 ; 发病鸡, 1 分 ; 病死鸡, 2 分 ) 给正常、 发病和死 亡鸡打分, 试验结果如表 2。 0042 按照计算 ICPI 的公式 : ICPI ( 发病数 + 死亡数 )/ 总观察数, 计算得 : ICPI 11/80 0.14。 0043 根据国际通用的标准, ICPI 在 1.6 5 范围内, 。

18、可判定病毒为强致病力株。本试 验 ICPI 的结果为 1.3, 故判定分离的病毒株为低致病力禽流感病毒株。 0044 表 2 脑内致病指数测定结果 说 明 书 CN 102093982 B 5 4/6 页 6 0045 0046 (7) 鸡胚半数感染量 (EID50) 的测定 0047 将待检病毒液作10倍系列稀释, 取10-5、 10-6、 10-7、 10-84个稀释度, 分别接种910 日龄 SPF 鸡胚, 每胚 0.1mL, 每个稀释度接种 4 枚鸡胚, 另一组接种同量 PBS 作对照, 置 37 温箱中观察 120h, 24h 内死亡的弃去。记录鸡胚病变情况, 测定鸡胚尿囊液的血凝效。

19、价, 效 价在 1 16 以上判为感染。 0048 AIV H9亚型 HN106 分离株 E0 鸡胚尿囊液 EID50测定结果见表 3。 0049 表 3 各种稀释度鸡胚感染的累计百分率 0050 0051 由表 3 结果可知, HN106 分离株对鸡胚的半数感染量 EID50 10-8.0/0.1mL, 即将病 毒悬液作 10-8.0稀释后, 给鸡胚接种 0.1mL, 可以使 50的鸡胚感染。 0052 (8)HN106 株对鸡胚的毒力 0053 将 HN106 株第 1 代尿囊液毒, 用灭菌生理盐水稀释, 接种 10 11 日龄 SPF 鸡胚 30 枚, 每胚尿囊腔接种0.1mL, 363。

20、7孵育至120h, 每天两次观察记录死亡胚。 结果见表4。 0054 表 4HN106 株对鸡胚的毒力 0055 0056 (9)HN106 株对雏鸡的毒力 0057 按 “OIE” 标准用 4 周龄 SPF 鸡和按欧盟指令标准用 6 周龄 SPF 鸡进行对雏鸡的毒 说 明 书 CN 102093982 B 6 5/6 页 7 力试验。结果见表 5。 0058 表 5HN106 株对雏鸡的毒力 0059 0060 (10)HN106 株的免疫原性试验 0061 用 7 10 日龄 SPF 鸡 20 只, 其中 10 只鸡每只皮下接种 1 10 稀释的 HN106 株 尿囊液, 另 10 只皮下。

21、接种生理盐水作对照, 分别隔离饲养, 21 天后采血分离血清, 用标准 H9 抗原作 HI 试验。结果见表 6。 0062 表 6HN106 株的免疫原性 0063 0064 (11)HN106 株抗原特异性试验 0065 将 HN106 毒种分别与禽流感 H5、 H7、 H9亚型及 ND、 EDS76、 M41抗血清进行 HI 试验。 0066 将 HN106 株尿囊液用灭菌生理盐水作 1 1000 稀释, 与等量 AIV H9亚型特异抗 血清混合, 经 37中和 60min, 接种 SPF 鸡胚 10 枚, 每胚尿囊腔注射 0.2mL, 同时设 H9抗血 清中和 NDV 的对照和 HN10。

22、6 株尿囊液 1 1000 稀释未经中和的对照 ( 接种 0.1mL)。HN106 株对 H9亚型等特异抗血清的 HI 试验, 结果见表 7 ; HN106 株经 H9特异抗血清中和作用后鸡 胚接种试验的结果见表 8。 0067 表 7HN106 株对 AIV H9、 H7、 H5亚型特异的抗血清和对 ND、 EDS76、 M41抗血清的 HI 试 验结果 0068 0069 表 8HN106 株经 H9特异抗血清作用后的鸡胚接种试验 0070 说 明 书 CN 102093982 B 7 6/6 页 8 0071 * 为非正常死亡鸡胚 ; # 为 EDS76病毒接种的鸭胚。 说 明 书 CN 102093982 B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