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覆胶帆布的加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覆胶帆布的加工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833328.X (22)申请日 2018.07.26 (71)申请人 中广核达胜加速器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 215214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黎里镇 北厍社区厍西路1288号 (72)发明人 刘通郭英军谢志强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27 代理人 常亮 (51)Int.Cl. C09J 7/21(2018.01) C09J 7/30(2018.01) D06M 10/00(2006.01) D06M 101/32(2006.01) (。
2、54)发明名称 一种覆胶帆布的加工方法 (57)摘要 一种覆胶帆布的加工方法, 包括步骤如下: S1、 将聚酯帆布通过束下传输装置送入电子加速 器辐照室, 进行多次辐照改性处理, 得改性聚酯 帆布; S2、 将改性聚酯帆布依次进行浸胶处理、 覆 胶处理, 制得覆胶帆布。 本发明通过电子束辐照 对帆布进行改性, 提高帆布与覆胶的黏着力, 使 输送带质量稳定。 采用电子束改性法, 可提高聚 酯帆布的活性, 降低浸胶加工成本, 优化生产工 艺。 避免了传统化学改性带来的环境污染, 工艺 操作复杂, 费时费力, 电子束改性简单化、 绿色 化, 操作方便。 通过调整电子束辐照剂量, 获得适 宜的黏着力,。
3、 达到准确控制改性程度。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CN 109135597 A 2019.01.04 CN 109135597 A 1.一种覆胶帆布的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步骤如下: S1、 将聚酯帆布通过束下传输装置送入电子加速器辐照室, 进行多次辐照改性处理, 得 改性聚酯帆布; S2、 将改性聚酯帆布依次进行浸胶处理、 覆胶处理, 制得覆胶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覆胶帆布的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1中聚酯帆 布在电子加速器辐照室中的目标辐照吸收剂量为10kGy-400kGy。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覆胶帆布的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
4、述步骤S1中, 聚酯 帆布放置在束下传输装置送入电子加速器辐照室内, 经过电子加速器的扫描窗下进行辐 照, 通过调整电子束流能量控制穿透深度, 调整电子束流强度和束下传输装置传输速度控 制聚酯帆布的辐照吸收剂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覆胶帆布的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加速器的电 子束流能量为1MeV, 电子束流强度为0-200mA, 通过1100次辐照完成所述目标辐照吸收剂 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覆胶帆布的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加速器辐照 室中辐照条件为: 束下传输装置速度为0.5-10m/min, 辐照压力为常压, 辐照温度为0100 , 辐照气氛为。
5、空气气氛或惰性气体气氛。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09135597 A 2 一种覆胶帆布的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电子束辐照改性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覆胶帆布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聚酯纤维输送带又称EP输送带, 因其具有伸长小、 模量高、 耐热稳定性好、 耐冲击 等优点, 被广泛应用于矿山、 电力、 化工等领域输送物料。 聚酯输送带由织物带芯聚酯帆布 作骨架材料, 与覆盖胶粘合而成。 根据覆盖胶性能不同又分为耐寒型、 耐酸型、 耐碱型、 耐油 型、 耐磨型。 常用覆盖胶以天然橡胶为主或并用适量的丁苯橡胶。 0003 由于聚酯纤维分子结晶度高、 活性低,。
6、 与橡胶材料的黏着力小。 目前, 在聚酯纤维 输送带生产中为改善两者界面粘合问题的途径主要有4种: 0004 1)对聚酯帆布进行表面活化处理。 表面活化处理手段可用紫外光辐射和低温等离 子体, 紫外光辐射处理方法中需要加入对紫外光敏感的物质对聚酯帆布的聚酯纤维进行处 理, 低温等离子体处理要求较高, 要求在一定的气体气氛中进行, 不同气氛处理的效果存在 差异, 且各步骤耗时较长, 不利于生产加工。 0005 2)采用二次浸胶工艺。 浸胶液为间苯二酚-甲醛-胶乳混合液(RFL浸胶剂), 第一步 是聚酯纤维浸胶环氧树脂、 异氰酸酯等表面活性剂, 然后进行热处理, 第二步再用普通的 RFL浸胶剂进行。
7、处理。 为了达到较高的黏着表现, 常改变浸胶液的组分与配方, 改进浸胶工 艺, 但操作工艺繁杂, 费时费力, 而且RFL中含有有害物质, 对环境存在威胁。 0006 3)采用改性浸胶液的一次浸胶工艺。 将浸胶液改性后采用一次浸胶, 可获得良好 的黏合性能, 但技术要求和浸胶成本较高。 0007 4)改变覆胶配方、 添加增粘物质和采用过渡层贴胶。 改进胶料配方会改变现有工 艺, 增加工艺投入成本; 加入增粘体系会引入更多组分, 需要考虑所有组分对黏合的影响, 增加了工艺的复杂性。 0008 而二次浸胶工艺则是最为常用的方法, 若提高聚酯帆布与橡胶的黏合性能, 则可 从两方面进行改进: 浸胶工艺与。
8、所用材料, 但是不同浸胶液、 附胶量对复合材料的等级品率 有重要影响。 目前采用的二浴浸胶法对浸胶工艺及材料都有严格要求, 工艺成本较高, 浸胶 液配方体系复杂, 而且对黏合性能提高程度有限。 0009 基于上述目前常用的二次浸胶工艺存在的工艺成本较高、 浸胶液配方体系复杂、 黏合性能提高程度有限的缺点, 有必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加工方法, 以提高聚酯帆布 与橡胶之间的黏着力, 制备性能更优的覆胶帆布。 发明内容 0010 有鉴于此,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覆胶帆布的加工方法, 该方法采用电子加速 器生产的电子束对聚酯帆布进行轰击, 使得聚酯帆布的纤维表面粗糙度增加, 比表面积增 大, 增强。
9、与覆胶的机械咬合作用, 在浸胶时可附着更多的浸胶液, 可更大程度的渗透到橡胶 中。 说明书 1/4 页 3 CN 109135597 A 3 0011 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12 一种覆胶帆布的加工方法, 包括步骤如下: 0013 S1、 将聚酯帆布通过束下传输装置送入电子加速器辐照室, 进行多次辐照改性处 理, 得改性聚酯帆布; 0014 S2、 将改性聚酯帆布依次进行浸胶处理、 覆胶处理, 制得覆胶帆布。 0015 作为优选的, 所述步骤S1中聚酯帆布在电子加速器辐照室中的目标辐照吸收剂量 为10kGy-400kGy。 0016 作为优选的, 所述步骤S1中, 聚。
10、酯帆布放置在束下传输装置送入电子加速器辐照 室内, 经过电子加速器的扫描窗下进行辐照, 通过调整电子束流能量控制穿透深度, 调整电 子束流强度和束下传输装置传输速度控制聚酯帆布的辐照吸收剂量。 0017 作为优选的, 所述电子加速器的电子束流能量为1MeV, 电子束流强度为0-200mA, 通过1100次辐照完成所述目标辐照吸收剂量。 0018 作为优选的, 所述电子加速器辐照室中辐照条件为: 束下传输装置速度为0.5- 10m/min, 辐照压力为常压, 辐照温度为0100, 辐照气氛为空气气氛或惰性气体气氛。 0019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覆胶帆布的加工方法, 通过电子束辐照。
11、对帆 布进行改性, 提高帆布与覆胶的黏着力, 使输送带质量稳定。 采用电子束改性法, 可提高聚 酯帆布的活性, 降低浸胶加工成本, 优化生产工艺。 避免了传统化学改性带来的环境污染, 工艺操作复杂, 费时费力, 电子束改性简单化、 绿色化, 操作方便。 通过调整电子束辐照剂 量, 获得适宜的黏着力, 达到准确控制改性程度。 附图说明 0020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 根据这些。
12、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 图1为本发明一种覆胶帆布的加工方法的流程图; 0022 图2为实施例14与对照例1中聚酯帆布与覆胶黏着力的对比图; 0023 图3为实施例5与对照例2之间的聚酯帆布与覆胶黏着力的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电子加速器是产生高能电子束的装置, 加速器产生的加速电子束, 经磁场作用可 形成一定宽度的电子帘, 最后由扫描窗引出。 产品通过扫描窗口, 完成对产品的辐照。 电子 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流稳定、 强度大、 聚束性能好、 能量利用率高, 且辐照剂量可根据需求 定量调节, 在不改变加速器参数的条件下, 只调整束下传输装置的速度即可完成剂量的调 整。 在不改变现。
13、有工艺条件下, 可采用在线嵌入或离线辐照, 处理量大, 在规定环境下不产 生辐射危害, 对环境友好。 0025 基于上述存在的优点, 本发明采用通过电子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对聚酯纤维帆布 进行轰击改性的方法, 使得纤维表面粗糙度增加, 比表面积增大, 增强与覆胶的机械咬合作 用, 在浸胶时可附着更多的浸胶液, 可更大程度的渗透到覆胶中。 而且通过电子束的轰击, 说明书 2/4 页 4 CN 109135597 A 4 纤维表面分子链上羟基等活性基团增加, 增强与橡胶分子间的分之间作用力, 从而提高与 覆胶的黏着力, 保证了聚酯浸胶帆布的结构稳定性, 防止因帆布与覆胶的结合力弱而使输 送带质量下降。
14、。 0026 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 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 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 保护的范围。 0027 参见图1所示, 一种覆胶帆布的加工方法, 包括步骤如下: 0028 S1、 将聚酯帆布通过束下传输装置送入电子加速器辐照室, 进行多次辐照改性处 理, 得改性聚酯帆布。 0029 具体的, 聚酯帆布放置在束下传输装置送入电子加速器辐照室内, 经过电子加速 器的扫描窗下进行辐照, 通过调整电子束流能量控制穿透深度。
15、, 调整电子束流强度和束下 传输装置传输速度控制聚酯帆布的辐照吸收剂量。 其中, 电子加速器的电子束流能量为 1MeV, 电子束流强度为0-200mA, 通过1100次辐照完成10kGy-400kGy的目标辐照吸收剂 量。 电子加速器辐照室中辐照条件为: 束下传输装置速度为0.5-10m/min, 辐照压力为常压, 辐照温度为0100, 辐照气氛为空气气氛或惰性气体气氛。 0030 S2、 将改性聚酯帆布依次进行浸胶处理、 覆胶处理, 制得覆胶帆布。 0031 经检测, 通过电子束辐照的帆布, 其与覆胶的黏着力提高2733.7, 具体的结 合下述实施例, 做进一步阐述。 0032 对照例1: 。
16、0033 本例中采用布别为EP200的帆布, 浸胶方式采用手刮小样法浸胶, 覆胶为天然橡 胶, 制得样品, 按国家标准GB/T6759-2013进行黏着力测试。 0034 实施例1: 0035 本例中采用布别为EP200的帆布, 放置于束下传输装置上, 束下传输装置通过安装 在辐照室内的电子加速器的扫描窗, 完成对聚酯帆布的辐照。 聚酯帆布通过电子加速器的 扫描窗时, 辐照温度为30, 常压、 空气气氛, 辐照次数1次, 电子束流能量为1MeV, 电子束流 强度为8mA, 束下传输装置的通过速度为5m/min, 辐照剂量为40kGy。 辐照后浸胶方式采用手 刮小样法浸胶, 覆胶为天然橡胶, 制。
17、得样品, 按国家标准GB/T6759-2013进行黏着力测试。 0036 实施例2: 0037 本例中采用布别为EP200的帆布, 放置于束下传输装置上, 束下传输装置通过安装 在辐照室内的电子加速器的扫描窗, 完成对聚酯帆布的辐照。 聚酯帆布通过电子加速器的 扫描窗时, 辐照温度为60, 常压、 空气气氛, 辐照次数3次, 电子束流能量为1MeV, 电子束流 强度为6.5mA, 束下传输装置的通过速度为5m/min, 辐照剂量为100kGy。 辐照后浸胶方式采 用手刮小样法浸胶, 覆胶为天然橡胶, 制得样品, 按国家标准GB/T6759-2013进行黏着力测 试。 0038 实施例3: 00。
18、39 本例中采用布别为EP200的帆布, 放置于束下传输装置上, 束下传输装置通过安装 在辐照室内的电子加速器的扫描窗, 完成对聚酯帆布的辐照。 聚酯帆布通过电子加速器的 扫描窗时, 辐照温度为60, 常压、 空气气氛, 辐照次数4次, 电子束流能量为1MeV, 电子束流 说明书 3/4 页 5 CN 109135597 A 5 强度为12mA, 束下传输装置的通过速度为5m/min, 辐照剂量为200kGy。 辐照后浸胶方式采用 手刮小样法浸胶, 覆胶为天然橡胶, 制得样品, 按国家标准GB/T6759-2013进行黏着力测试。 0040 实施例4: 0041 本例中采用布别为EP200的帆。
19、布, 放置于束下传输装置上, 束下传输装置通过安装 在辐照室内的电子加速器的扫描窗, 完成对聚酯帆布的辐照。 聚酯帆布通过电子加速器的 扫描窗时, 辐照温度为60, 常压、 空气气氛, 辐照次数6次, 电子束流能量为1MeV, 电子束流 强度为12mA, 束下传输装置的通过速度为5m/min, 辐照剂量为300kGy。 辐照后浸胶方式采用 手刮小样法浸胶, 覆胶为天然橡胶, 制得样品, 按国家标准GB/T6759-2013进行黏着力测试。 0042 对照例1与实施例14的聚酯帆布与覆胶之间黏着力测试结果对比具体参见图2 所示。 0043 对照例2: 0044 本例中采用布别为EE160的帆布,。
20、 采用一次浸渍工艺, 覆胶为天然橡胶, 制得样品, 按国家标准GB/T6759-2013进行黏着力测试。 0045 实施例5: 0046 本例中采用布别为EE160的帆布, 放置于束下传输装置上, 束下传输装置通过安装 在辐照室内的电子加速器的扫描窗, 完成对聚酯帆布的辐照。 聚酯帆布通过电子加速器的 扫描窗时, 辐照温度为60, 常压、 空气气氛, 辐照次数3次, 电子束流能量为1MeV, 电子束流 强度为6.5mA, 束下传输装置的通过速度为5m/min, 辐照剂量为100kGy。 辐照后浸胶方式采 用一次浸渍工艺, 覆胶为天然橡胶, 制得样品, 按国家标准GB/T6759-2013进行黏。
21、着力测试。 0047 对照例2与实施例5的聚酯帆布与覆胶之间黏着力测试结果对比具体参见图3所 示。 0048 综上, 聚酯帆布通过辐照改性后, 可提高聚酯帆布的活性, 进一步提高了聚酯帆布 与覆胶之间的黏着力, 降低了浸胶工艺成本, 优化生产工艺, 使得制备的覆胶帆布具有较好 的稳定性。 0049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 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 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 本文中所定义的 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 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 因此, 本发明 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 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 致的最宽的范围。 说明书 4/4 页 6 CN 109135597 A 6 图1 图2 图3 说明书附图 1/1 页 7 CN 109135597 A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