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风机的涡轮风扇.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88927 上传时间:2018-01-24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505.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3144183.1

申请日:

2003.08.26

公开号:

CN1590775A

公开日:

2005.03.09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F04D29/28

主分类号:

F04D29/28

申请人: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尚宪

地址:

300402天津市北辰区兴淀公路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市宗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王化一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空气调节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以使用强度增强肋来合理抵消因涡轮风扇的旋转导致的疲劳负重的送风机的涡轮风扇。解决以往涡轮风扇背面采用直线放射增强肋旋转时增加空气阻力、不能抵消其中枢上的疲劳负重且易导致噪声、振动、及中枢损坏的问题。本发明是由在内周面上按相同间隔安装有多个翼的圆桶形的叶轮与安装在上述叶轮的后部,在中央拥有与马达的旋转轴连接的轴孔的中枢和在上述中枢的背面突出形成的,从轴孔向叶轮方向形成螺旋形的多个强度增强肋构成。这样的强度增强肋依据上述涡轮风扇的旋转,使空气阻力最小化,所以,在上述强度增强肋上不形成因空气阻力而产生的追加应力及噪声、振动,并且上述中枢依增强肋更突出增加强度,具有有效地抵抗疲劳负重不易损坏的效果。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送风机的涡轮风扇由在内周面上按相同间隔安装有多 个翼的圆桶形的叶轮;与安装在上述叶轮的后部,在中央拥有与马 达的旋转轴连接的轴孔的中枢;其特征是:在上述中枢的背面突出 形成有从轴孔向叶轮方向的螺旋形状的多个强度增强肋构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机的涡轮风扇其特征是:上述强 度增强肋为减少因叶轮的旋转而带来的空气阻抗,使近中央轴孔高 高突出向与上述叶轮旋转方向相对应的方向,以螺旋形状形成。

说明书


送风机的涡轮风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空气调节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送风机的涡轮风扇的发明。特别是关于可以使用强度增强肋来合理抵消因涡轮风扇地旋转导致的疲劳负重的送风机的涡轮风扇的发明。

    背景技术

    一般情况下,空气调节器是为了使房间内的空气保持清爽,处理吸入空气,送入建筑物或房间的机器。其在大的方面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分离型(SEPARATE TYPE或是SPLIT TYPE),一种是一体型(WINDOW TYPE)。

    图1是普通的一体式的空气调节器的示意图。图2是普通的一体式的空气调节器的分解示意图。

    如图1与图2所示,普通的一体式的空气调节器,其是包括有:安装在墙壁或者窗户上的机箱(2);连接在机箱(2)室内一侧的前面,安装有吸入架(4)与排放架(6)的前面壁板(8);连接在上述机箱(2)下端,形成空气调节器的底面的底盘(10);把上述机箱(2)与上述底盘(10)之间,划分为室内一侧空间与室外一侧空间同时,形成室内一侧空间的通道的空气向导(12);把低温、低压的冷媒转变为高温、高压的压缩机(14);把从上述压缩机(14)中出来的冷媒凝缩为液体状态的凝缩机(16);把从上述凝缩机(16)中凝缩的高温、高压的液体冷媒,膨胀为低温、低压的2种状态的冷媒(气体与液体混合)状态的膨胀阀(图上没有显示出来);把通过上述膨胀阀(图上没有显示出来)的2种状态的冷媒,蒸发为气体状态,同时,吸收外部的热量的蒸发机(18)构成。

    此外,上述一体式的空气调节器,还包括固定在上述空气向导(12),前方旋转轴与后方旋转轴分别向室内一侧空间与室外一侧空间突出的马达(20);为向上述蒸发机(18)强制地循环室内空气,连接在上述马达(20)的前方旋转轴上的涡轮风扇(22);与为向上述凝缩机(16)强制地循环室内空气,连接在上述马达(20)的后方旋转轴上的转轴风扇(24);利用上述转轴风扇(24)的旋转吸入室外空气的通道的套管(26)。

    在这里,上述机箱(2)在室外侧的侧面与上面形成有流入室外空气的流入口(2a),其后面为排放出进行了热交换的室外空气而被打开。

    图3是利用以往技术的涡轮风扇背面的示意图。

    如图3所示,以往的送风机的涡轮风扇,其是由在内周面上按相同间隔安装有多个翼的圆桶形的叶轮(32);安装在上述叶轮(32)被打开了的后部,在中央拥有与马达(20)的旋转轴连接的轴孔(34)的中枢(36);与在上述中枢(36)的背面突出形成的,从轴孔(34)向叶轮(32)方向直线形状的强度增强肋(38)构成。

    在这里,多个上述强度增强肋(38)从上述轴孔(34)放射状突出形成。其上述涡轮风扇(22)进行旋转的时候,抵抗作用在上述中枢(36)上的疲劳负重,防止上述中枢(36)遭受到破损。

    但是,利用以往技术的送风机的涡轮风扇,其上述强度增强肋(38)是形成为直线形状的,所以在上述涡轮风扇(22)进行旋转的时候,便受到许多空气阻力。

    因此,在上述涡轮风扇(22)高速旋转的同时,断断续续地反复运转与停止时,会在上述强度增强肋(38)上追加产生空气阻力的应力,上述强度增强肋(38)不能合理抵消作用在上述中枢(36)上的疲劳负重。因此,具有因摩擦阻力导致噪音与震动的问题。

    如上相同,上述强度增强肋(38)在受到空气阻力的同时,不能抵消疲劳负重时,拥有上述轴孔(34)的中枢(36)的内侧部位会受到频繁的损坏,具有降低产品信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以往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来的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当涡轮风扇旋转的时候,通过改善使作用在强度增强肋上的空气阻力达到最小,合理地抵消上述强度增强肋作用在中枢的疲劳负重,能够通过这样防止上述中枢遭受到破损的送风机的涡轮风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送风机的涡轮风扇,其技术方案是由在内周面上按相同间隔安装有多个翼的圆桶形的叶轮;与安装在上述叶轮的后部,在中央拥有与马达的旋转轴连接的轴孔的中枢;在上述中枢的背面突出形成的,从轴孔向叶轮方向形成螺旋形状的多个强度增强肋构成。

    优点与积极效果是:如上构成的本发明的送风机涡轮风扇,其是在上述中枢的背面上形成螺旋形状的强度增强肋,以使因上述涡轮风扇(50)的旋转所带来的空气抵抗达到最小化。因此,在上述的强度增强肋上不形成因空气阻力而带来的追加的应力,上述中枢利用上述强度增强肋,具有增加了强度,有效地抵消了疲劳负重的优点。此外,与以往相比,强度增强肋的体积及重量被增加,上述涡轮风扇的重量中心接近上述中枢的轴孔形成,所以,具有使上述涡轮风扇的平衡变得更加优秀的优点。最后,如上相同,涡轮风扇的平衡被提高的同时,中枢的强度被增强。具有防止因长时间使用而带来的中枢破损,延长上述涡轮风扇的寿命,因此具有提高产品性能及信任度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普通的一体式的空气调节器的示意图。

    图2是普通的一体式的空气调节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利用以往技术的涡轮风扇背面的示意图。

    图4是利用本发明的涡轮风扇正面的示意图。

    图5是利用本发明的涡轮风扇背面的示意图。

    图6是利用本发明的涡轮风扇背面的平面图。

    各图中:

    2:机箱、                     2a:流入口、

    4:吸入架、                   6:排放架、

    8:前面壁板、                 10:底盘、

    12:空气向导、                14:压缩机、

    16:凝缩机、                  18:蒸发机、

    20:马达、                    22:涡轮风扇、

    24:转轴风扇、                26:套管、

    32:叶轮、                    34:轴孔、

    36:中枢、                    38:增强肋、

    50:涡轮风扇、                52:叶轮、

    54:轴孔、                    56:中枢、

    58:强度增强肋。

    具体实施例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子进行详细地说明。

    图4是利用本发明的涡轮风扇正面的示意图。图5是利用本发明的涡轮风扇背面的示意图。图6是利用本发明的涡轮风扇背面的平面图。

    在这里,参照符号是与前面图表中相同的参照符号。

    如图4至图6所示,利用本发明的送风机涡轮风扇,其是由在内周面上按相同间隔安装有多个翼,前面与后面打开的圆桶形的叶轮(52);与安装在上述叶轮(52)的后面,在中央拥有与马达(20)的前方旋转轴相连接的轴孔(54)的中枢(56);在上述中枢(56)的背面突出形成的,从轴孔(54)向叶轮(52)方向形成螺旋形状的多个强度增强肋(58)构成。

    在这里,上述中枢(56)形成上述涡轮风扇(50)的后面,使上述轴孔(54)形成为圆顶棚(DOME)形状,前后方向接近上述涡轮风扇(50)的重心。

    如上相同,形成为圆顶棚形状的上述中枢(56)起着引导作用,其是引导流入上述涡轮风扇(50)前部的空气,利用叶轮(52)的离心力,沿着圆周方向移动。

    并且,上述强度增强肋(58)的目的是,在上述涡轮风扇(50)旋转的时候,为了抵消作用在上述中枢(56)上的疲劳负重,防止因为长时间的使用而导致的上述中枢(56)的破损,安装在上述中枢(56)的背面。

    这种上述强度增强肋(58)从上述轴孔(54)放射状突出形成。为了减少上述涡轮风扇(50)进行旋转产生的空气阻力,沿着上述涡轮风扇(50)的旋转方向(A),向适当的方向(B)形成螺旋形状。

    即,如图5与图6中所示的相同,曲折的上述强度增强肋(58),当上述涡轮风扇(50)进行旋转的时候,受到的空气抵抗较少,所以,可减少因空气阻力而产生的应力,降低因与空气的摩擦而产生的噪音与震动。

    当然,当上述涡轮风扇(50)的旋转方向(A)为时针方向时,上述强度增强肋(58)的螺旋方向(B)就应当向反时针的方向形成。

    此外,上述中枢(58)中形成有轴孔(54)的中央部位的疲劳负重最大,是最容易破损、脆弱的部位。所以上述强度增强肋(58)尽可能在接近上述轴孔(54)高高地突出形成,以增强上述轴孔(54)的强度。

    下面,对利用如上构成的本发明的送风机涡轮风扇的运转情况进行说明。

    首先,如果向上述空气调节器连接电源,驱动压缩机(14)与马达(20),利用上述压缩机(14),冷媒被进行由压缩机(14)、凝缩机(16)、膨胀阀、蒸发机(18)构成的冷冻循环,同时,把房间内的空气及房间外的空气进行热交换。

    上述马达(20)旋转上述涡轮风扇(50)与转轴风扇(24)。上述涡轮风扇(50)把室内空气吸入上述前面壁板(8)的吸入架(4)内,通过上述排放架(6),把在蒸发机(18)中进行了热交换的空气排放到室内。上述转轴风扇(24)把室外空气向上述机箱(2)流入口(2a)吸入,把在凝缩机(16)被进行了热交换的空气排放到上述机箱(2)被打开的后方。

    一方面,上述空气调节器依据室内条件,断断续续地反复运转及停止。即使在运转中,也频繁地变动冷冻程度。因此,在长时间使用的时候,疲劳负重便作用于上述涡轮风扇(50)的中枢(56)上。这种疲劳负重被形成在上述中枢(56)后面的强度增强肋(58)所抵消。

    这种强度增强肋(58)以螺旋形状形成,减少因上述涡轮风扇(50)的旋转所带来的空气抵抗,其与以往的直线型相比,体积及重量被增加,以便上述涡轮风扇(50)的重量中心更加接近上述中枢(56)的轴孔(54)形成。

送风机的涡轮风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送风机的涡轮风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送风机的涡轮风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送风机的涡轮风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送风机的涡轮风扇.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属空气调节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以使用强度增强肋来合理抵消因涡轮风扇的旋转导致的疲劳负重的送风机的涡轮风扇。解决以往涡轮风扇背面采用直线放射增强肋旋转时增加空气阻力、不能抵消其中枢上的疲劳负重且易导致噪声、振动、及中枢损坏的问题。本发明是由在内周面上按相同间隔安装有多个翼的圆桶形的叶轮与安装在上述叶轮的后部,在中央拥有与马达的旋转轴连接的轴孔的中枢和在上述中枢的背面突出形成的,从轴孔向叶轮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液体变容式机械;液体泵或弹性流体泵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