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2-酮基-L-古龙酸发酵工艺.pdf

上传人:Ameli****keyy 文档编号:8878395 上传时间:2021-01-09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76.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338275.2

申请日:

20111101

公开号:

CN102586380A

公开日:

2012071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12P39/00,C12P7/60,C12R1/01,C12R1/11,C12R1/085,C12R1/125,C12R1/07

主分类号:

C12P39/00,C12P7/60,C12R1/01,C12R1/11,C12R1/085,C12R1/125,C12R1/07

申请人:

江苏江山制药有限公司

发明人:

孔太,刘杰,黄建民,胡少斌,陈红

地址:

214500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江山路61号

优先权:

CN201110338275A

专利代理机构:

靖江市靖泰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陆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2-酮基-L-古龙酸发酵工艺,在发酵容器中加入含有山梨糖、玉米浆、尿素、硫酸镁、磷酸二氢钾、轻质碳酸钙营养物质的培养基,接入能够将山梨糖转化为2-酮基-L-古龙酸的混菌种液,发酵2~12小时,加入溶菌酶,发酵液中溶菌酶用量为10U/ml~10000U/ml,继续培养,整个发酵过程培养温度控制在28~35℃,培养pH值控制在5.4~8.5,至发酵液中残存山梨糖低于1mg/ml,发酵结束。本发明降低了溶菌酶用量,缩短了发酵周期10~15小时,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权利要求书

1.一种2-酮基-L-古龙酸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在发酵容器中加入含有山梨糖、玉米浆、尿素、硫酸镁、磷酸二氢钾、轻质碳酸钙营养物质的培养基,接入能够将山梨糖转化为2-酮基-L-古龙酸的混菌种液,发酵2~12小时,加入溶菌酶,发酵液中溶菌酶用量为10U/ml~10000 U/ml,继续培养,整个发酵过程培养温度控制在28~35℃,培养PH值控制在5.4~8.5,至发酵液中残存山梨糖低于1mg/ml,发酵结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2-酮基-L-古龙酸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菌为小菌和伴生菌混合培养菌系,所述的小菌为普通生酮基古龙酸菌即酮古龙酸菌;所述的伴生菌有巨大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中的一种。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维生素C的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2-酮基-L-古龙酸发酵工艺。

技术背景:

2-酮基-L-古龙酸是合成维生素C重要前体。目前国内主要维生素C生产厂家均采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国尹光琳等发明的“二步发酵法”生产工艺,这一技术的关键步骤是其第二步发酵过程,L-山梨糖在一种混合菌系作用下被生物氧化为2-KLG,该混合菌系由两种微生物组成,其中起糖酸转化作用的微生物最初被定名为氧化葡萄糖酸杆菌(行业中俗称小菌,革兰氏阴性菌),近年来经系统鉴定对其分类位置重新进行了确定,小菌又被更名为普通生酮基古龙酸菌(即酮古龙酸菌);混合菌系中另一种微生物为伴生菌,大多为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如巨大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等芽孢杆菌,目前与小菌搭配的伴生菌以巨大芽孢杆菌(行业中俗称大菌)居多。

在混菌发酵过程中,大小菌既有共生作用,又有拮抗作用,在发酵中可形成一种协同共生关系,但由于是两种微生物一起进行培养,一旦混菌比例失控,会造成发酵异常,周期延长,为此开发一种能对大小菌微生态调控,进而缩短古龙酸发酵周期的新技术或新工艺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国专利200810242674.7公布了一种控制大菌生长促进维生素C前体2-酮基-L-古龙酸生产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溶菌酶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作用效果的差异,在发酵过程中,当巨大芽孢杆菌达到对数末期时,即发酵开始后12~15小时,添加100000U/ml~200000 U/ml浓度的溶菌酶破坏大菌细胞壁,使大菌迅速裂解释放胞内活性物质促进小菌生长和产酸,使得混菌产量提高,发酵周期缩短,由于溶菌酶价格昂贵,该方法中溶菌酶的用量又很大,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在工业化大生产上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2-酮基-L-古龙酸发酵工艺,能降低溶菌酶用量,缩短发酵周期10~15小时,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2-酮基-L-古龙酸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在发酵容器中加入含有山梨糖、玉米浆、尿素、硫酸镁、磷酸二氢钾、轻质碳酸钙营养物质的培养基,接入能够将山梨糖转化为2-酮基-L-古龙酸的混菌种液,发酵2~12小时,加入溶菌酶,发酵液中溶菌酶用量为10U/ml~10000 U/ml,继续培养,整个发酵过程培养温度控制在28~35℃,培养PH值控制在5.4~8.5,至发酵液中残存山梨糖低于1mg/ml,发酵结束。

本发明所述的混菌为小菌和伴生菌混合培养菌系,所述的小菌为普通生酮基古龙酸菌即酮古龙酸菌;所述的伴生菌有巨大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中的一种。

本发明降低了溶菌酶用量,缩短了发酵周期10~15小时,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将培养好的普通生酮基古龙酸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混合菌液10ml,接入到50 ml含有8%的山梨糖、1%玉米浆、1.1%尿素、0.02%硫酸镁、0.05%磷酸二氢钾、0.5%轻质碳酸钙的发酵培养基,培养基初始PH7.0,培养温度29℃,摇床转速200rpm,培养8小时,添加1000 U/ml溶菌酶,发酵液终点2-酮基-L-古龙酸含量78.91mg/ml,培养周期54小时,较未加溶菌酶对照组缩短13小时。

实施例2:

将培养好的普通生酮基古龙酸菌和蜡状芽孢杆菌的混合菌液10ml,接入到50 ml含有8%的山梨糖、1%玉米浆、1.1%尿素、0.02%硫酸镁、0.05%磷酸二氢钾、0.5%轻质碳酸钙的发酵培养基,培养基初始PH7.0,培养温度31℃,摇床转速220rpm,培养10小时,添加5000 U/ml的溶菌酶,发酵液终点2-酮基-L-古龙酸含量78.69mg/ml,培养周期53小时,较未加溶菌酶对照组缩短15小时。

实施例3:

将培养好的普通生酮基古龙酸菌和巨大芽孢杆菌的混合菌液1.5升,接入到5升含有3%的山梨糖、1%玉米浆、0.2%尿素、0.02%硫酸镁、0.05%磷酸二氢钾的发酵培养基中,发酵容器采用10升自动发酵罐,培养基初始PH6.7,培养温度30℃,溶解氧25%,培养2.5小时,添加200 U/ml的溶菌酶,培养8小时开始用氢氧化钠控制发酵液PH7.1,培养12小时开始流加浓度为32%的山梨糖溶液,控制发酵最终总糖浓度11%,发酵液终点2-酮基-L-古龙酸含量108.86mg/ml,培养周期46小时,较未加溶菌酶对照组缩短12小时。

一种2-酮基-L-古龙酸发酵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2-酮基-L-古龙酸发酵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2-酮基-L-古龙酸发酵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2-酮基-L-古龙酸发酵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2-酮基-L-古龙酸发酵工艺.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58638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7.18 CN 102586380 A *CN102586380A* (21)申请号 201110338275.2 (22)申请日 2011.11.01 C12P 39/00(2006.01) C12P 7/60(2006.01) C12R 1/01(2006.01) C12R 1/11(2006.01) C12R 1/085(2006.01) C12R 1/125(2006.01) C12R 1/07(2006.01) (71)申请人 江苏江山制药有限公司 地址 214500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江山路 61 号。

2、 (72)发明人 孔太 刘杰 黄建民 胡少斌 陈红 (74)专利代理机构 靖江市靖泰专利事务所 32219 代理人 陆平 (54) 发明名称 一种 2- 酮基 -L- 古龙酸发酵工艺 (57) 摘要 一种 2- 酮基 -L- 古龙酸发酵工艺, 在发酵容 器中加入含有山梨糖、 玉米浆、 尿素、 硫酸镁、 磷酸 二氢钾、 轻质碳酸钙营养物质的培养基, 接入能够 将山梨糖转化为 2 酮基 L 古龙酸的混菌种 液, 发酵 2 12 小时, 加入溶菌酶, 发酵液中溶菌 酶用量为10U/ml10000U/ml, 继续培养, 整个发 酵过程培养温度控制在 28 35, 培养 pH 值控 制在5.48.5, 。

3、至发酵液中残存山梨糖低于1mg/ ml, 发酵结束。本发明降低了溶菌酶用量, 缩短了 发酵周期 10 15 小时, 提高了生产效率, 降低了 生产成本。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1/1 页 2 1. 一种 2- 酮基 -L- 古龙酸发酵工艺, 其特征在于 : 在发酵容器中加入含有山梨糖、 玉 米浆、 尿素、 硫酸镁、 磷酸二氢钾、 轻质碳酸钙营养物质的培养基, 接入能够将山梨糖转化为 2 酮基 L 古龙酸的混菌种液, 发酵 2 12 小时, 加入溶菌酶, 发酵液中。

4、溶菌酶用量为 10U/ml10000 U/ml, 继续培养, 整个发酵过程培养温度控制在2835, 培养PH值控制 在 5.4 8.5, 至发酵液中残存山梨糖低于 1mg/ml, 发酵结束。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 2- 酮基 -L- 古龙酸发酵工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混菌 为小菌和伴生菌混合培养菌系, 所述的小菌为普通生酮基古龙酸菌即酮古龙酸菌 ; 所述的 伴生菌有巨大芽孢杆菌、 蜡状芽孢杆菌、 枯草芽孢杆菌、 苏云金芽孢杆菌中的一种。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586380 A 2 1/2 页 3 一种 2- 酮基 -L- 古龙酸发酵工艺 0001 技术领域 : 本。

5、发明涉及维生素 C 的加工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 2- 酮基 -L- 古龙酸发酵工艺。 0002 技术背景 : 2 酮基 L 古龙酸是合成维生素 C 重要前体。目前国内主要维生素 C 生产厂家均 采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国尹光琳等发明的 “二步发酵法” 生产工艺, 这一技术的关键步骤 是其第二步发酵过程, L- 山梨糖在一种混合菌系作用下被生物氧化为 2-KLG, 该混合菌系 由两种微生物组成, 其中起糖酸转化作用的微生物最初被定名为氧化葡萄糖酸杆菌 (行业 中俗称小菌, 革兰氏阴性菌) , 近年来经系统鉴定对其分类位置重新进行了确定, 小菌又被 更名为普通生酮基古龙酸菌 (即酮古龙酸菌) ; 混。

6、合菌系中另一种微生物为伴生菌, 大多为 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 如巨大芽孢杆菌、 蜡状芽孢杆菌、 枯草芽孢杆菌、 苏云金芽孢杆菌等 芽孢杆菌, 目前与小菌搭配的伴生菌以巨大芽孢杆菌 (行业中俗称大菌) 居多。 0003 在混菌发酵过程中, 大小菌既有共生作用, 又有拮抗作用, 在发酵中可形成一种协 同共生关系, 但由于是两种微生物一起进行培养, 一旦混菌比例失控, 会造成发酵异常, 周 期延长, 为此开发一种能对大小菌微生态调控, 进而缩短古龙酸发酵周期的新技术或新工 艺就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专利 200810242674.7 公布了一种控制大菌生长促进维生素 C 前 体 2 酮基 L 古龙酸生。

7、产的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溶菌酶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 菌细胞壁作用效果的差异, 在发酵过程中, 当巨大芽孢杆菌达到对数末期时, 即发酵开始后 1215小时, 添加100000U/ml200000 U/ml浓度的溶菌酶破坏大菌细胞壁, 使大菌迅速 裂解释放胞内活性物质促进小菌生长和产酸, 使得混菌产量提高, 发酵周期缩短, 由于溶菌 酶价格昂贵, 该方法中溶菌酶的用量又很大, 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在工业化大生产上的 应用。 0004 发明内容 :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 2- 酮基 -L- 古龙酸发酵工艺, 能降低溶菌酶用量, 缩短发酵 周期 10 15 小时, 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生产成本。

8、。 0005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 2- 酮基 -L- 古龙酸发酵工艺, 其特征在于 : 在发酵容 器中加入含有山梨糖、 玉米浆、 尿素、 硫酸镁、 磷酸二氢钾、 轻质碳酸钙营养物质的培养基, 接入能够将山梨糖转化为 2 酮基 L 古龙酸的混菌种液, 发酵 2 12 小时, 加入溶菌 酶, 发酵液中溶菌酶用量为 10U/ml 10000 U/ml, 继续培养, 整个发酵过程培养温度控制 在2835, 培养PH值控制在5.48.5, 至发酵液中残存山梨糖低于1mg/ml,发酵结束。 0006 本发明所述的混菌为小菌和伴生菌混合培养菌系, 所述的小菌为普通生酮基古龙 酸菌即酮古龙酸菌 ; 所。

9、述的伴生菌有巨大芽孢杆菌、 蜡状芽孢杆菌、 枯草芽孢杆菌、 苏云金 芽孢杆菌中的一种。 0007 本发明降低了溶菌酶用量, 缩短了发酵周期 10 15 小时, 提高了生产效率, 降低 了生产成本。 0008 具体实施方式 :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 说 明 书 CN 102586380 A 3 2/2 页 4 实施例 1 : 将培养好的普通生酮基古龙酸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混合菌液 10ml, 接入到 50 ml 含有 8% 的山梨糖、 1% 玉米浆、 1.1% 尿素、 0.02% 硫酸镁、 0.05% 磷酸二氢钾、 0.5% 轻质碳酸钙的发 酵培养基, 培养基初始 PH7.。

10、0, 培养温度 29, 摇床转速 200rpm, 培养 8 小时, 添加 1000 U/ ml溶菌酶, 发酵液终点2-酮基-L-古龙酸含量78.91mg/ml,培养周期54小时, 较未加溶菌 酶对照组缩短 13 小时。 0009 实施例 2 : 将培养好的普通生酮基古龙酸菌和蜡状芽孢杆菌的混合菌液 10ml, 接入到 50 ml 含有 8% 的山梨糖、 1% 玉米浆、 1.1% 尿素、 0.02% 硫酸镁、 0.05% 磷酸二氢钾、 0.5% 轻质碳酸钙的发 酵培养基, 培养基初始 PH7.0, 培养温度 31, 摇床转速 220rpm, 培养 10 小时, 添加 5000 U/ ml的溶菌酶。

11、, 发酵液终点2-酮基-L-古龙酸含量78.69mg/ml,培养周期53小时, 较未加溶 菌酶对照组缩短 15 小时。 0010 实施例 3 : 将培养好的普通生酮基古龙酸菌和巨大芽孢杆菌的混合菌液 1.5 升, 接入到 5 升含有 3% 的山梨糖、 1% 玉米浆、 0.2% 尿素、 0.02% 硫酸镁、 0.05% 磷酸二氢钾的发酵培养基中, 发酵 容器采用 10 升自动发酵罐, 培养基初始 PH6.7, 培养温度 30, 溶解氧 25%, 培养 2.5 小时, 添加 200 U/ml 的溶菌酶, 培养 8 小时开始用氢氧化钠控制发酵液 PH7.1, 培养 12 小时开始 流加浓度为32%的山梨糖溶液, 控制发酵最终总糖浓度11%, 发酵液终点2-酮基-L-古龙酸 含量 108.86mg/ml, 培养周期 46 小时, 较未加溶菌酶对照组缩短 12 小时。 说 明 书 CN 102586380 A 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