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铵肥的制配方法 本发明属于一种镁铵肥的制配方法。
目前市场上的肥料品种较多,一种是加磷改性碳酸氢铵复肥的制造;另一种是加磷改性碳酸氢铵复肥;再一种是多元微肥的制造方法等。中国专利CN8510016B,“加磷改性碳酸氢铵复肥的制造”,其技术方案是:加入添加物磷酸-铵(NH4H2PO4)和氧化镁的气流干燥法,使碳酸氢铵中的游离水变成一种高浓度氮磷复合肥料,可制成以碳酸氢铵为基础的复合肥料。本发明采用的原料是资源丰富价廉易得的白云石(CaCO3、MgCO3),经过颚式粉碎机粉碎,把粉碎后的白云石焙烧,焙烧温度是950-1100℃,焙烧后物料氧化要磨成细粉,一般磨成网孔直径为60-100微米的细粉。然后粉粒状磷酸一铵、氧化镁和碳酸氢铵掺混,制成加磷改性碳酸氢铵复合肥料,掺混过程伴有磷酸镁铵六水化合物生成。其反应式如下:
根据不同作物的需要,还可和氯化钾按比例均匀混合成为氮磷钾三元复肥。一般采用N∶P2O5∶K2O=1-1.5∶1∶0-1(重量)。存在主要问题是,对土壤板结,影响农作物生长,保存期短。另一种是中国专利,专利申请号为9810147.4,名称为“多元微肥的制造方法”,其技术内容是:多元微肥的原料分两大类:一是自然界中的某些微量元素的矿石。如孔雀石、闪锌矿、软锰石、钼矿、重晶石、钛铁矿、硅藻土、钾长石等;一是用化学加工制成的盐类,如硫酸锌、硼砂、硫酸锰、钼酸铵、硫酸铜、氯化钴等。主要用天然矿石制备地多元微肥可直接施入土壤中,用化学原料制备的多元微肥则作为植物体外施用肥。适量施用多元微肥能促使农作物茁壮生长,提高产量。采用原料是炉渣灰、磷矿粉、闪锌矿、白云石、软锰矿、硼砂、沸石、高岑土、钼酸铵按一定比例制配。存在的问题是农作物在生长期中不需要所有的微量元素,使用成本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镁铵肥的制配方法,工艺简便,成本低,使土壤明显松散活跃,提高了土质有机含量,见效快,肥效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措施:以白云石为原料,将白云石破碎成粉状,然后将白云石粉与添加剂混合反应,再加入浓硫酸继续反应,在一定温度下形成硫酸镁,水浆变为膏状物,在一定时间后采取包容法,加入一定比例硫酸铵和稀释剂,使镁、氮结合,结合后成固态的镁氮体,在破碎机中进一步破碎,使镁、氮体破碎为粉状物,然后减速、降温、缓行、反顺运转,待排出青烟后,变为粉状结晶体,再将结晶体推出反应器,经烘干,过筛,便成为一种镁铵肥。
实施例:
其步骤是:
A、原料粉碎混合。将白云石碎磨为250目后,称取35-45%白云石粉放入到反应器中,然后加入自来水17.5-10.2%进行搅拌均匀,4-6分钟后再加入6-8%浓硫酸(93-98%浓度),再将白云石粉、自来水,浓硫酸按比例放入到反应器中进行搅拌,温度控制在160-200℃,时间为18-22分钟,搅拌成膏状,待青烟(水份60%)排出后,这时的白云石粉已成为膏状硫酸镁物体。
B、加氮。当硫酸镁形成膏状物体时,应加入40-35%硫酸铵和1.5-1.8%的固化剂,加入硫酸铵和固化剂后,这时所有物料在反应器内形成块状固体物。
C、破碎。当物体形成块状固体时,应立即开动反应器,使物料在反应器中进行破离成粉状固体物,反应器内温度降到55-62℃时,继续进行搅拌,使物料反顺均合成熟,时间控制在5-7分钟,打开反应器出料口,将物料推出反应器。
D、烘干。物料推出后放入到烘干机中进行烘干。烘干机内温度控制在55-62℃,使热风通过烘干机的出料口排出,这时的物料已变为银白色结晶体小颗粒粉状物。
E、过筛。将银白色结晶体的物料进行过筛,使颗粒控制在5mm以下,然后检测包装。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1、镁铵肥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土壤酸化板结状况,特别是对黄泥土、黄浆地、冷碱地土壤明显得以松散活跃。
2、此肥易于作物吸收,作物在生育发展期养份充实,促其根深叶茂,特别是小麦作物分孽多、拔节快,可逐年减少用肥量。
3、使用该肥可逐年降低成本。初施每亩最大用量40-50kg,以后可根据地力逐年减少3-5kg用量,无需增施其它肥料,增产效果好,只需3-5年时间土质可恢复其原始特征。
4、增产效果明显。在小麦试验田中可以看到,同地块,同品种,同时下种,在相同自然条件下使用镁铵肥每亩只需40-50kg,比施化肥每亩双百斤增产20%以上,同时可提前成熟6-8天时间,对花木、蔬菜、果树、烟叶等作物效果更明显。
5、使用镁铵肥可保持品质优良,恢复其自然本色,如蛋白质提高、铵基酸含量提高、瓜果甜度提高、蔬菜鲜嫩味美。同时在作物生长过程中明显减少了土壤病虫害。
6、肥效持久,用量小、见效快、肥效高,具有广泛的社会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