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芽短梗霉氮响应转录因子Gat1及其应用.pdf

上传人:三** 文档编号:8870230 上传时间:2021-01-08 格式:PDF 页数:26 大小:4.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134287.6

申请日:

20160309

公开号:

CN105566462A

公开日:

2016051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07K14/37,C12N15/31,C12N15/80,C12P7/62

主分类号:

C07K14/37,C12N15/31,C12N15/80,C12P7/62

申请人:

西南大学,安徽雪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邹祥,王永康,宋晓丹,李正华,李云政

地址:

400715 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2号

优先权:

CN201610134287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王贵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出芽短梗霉氮响应转录因子Gat1及其应用,出芽短梗霉氮响应转录因子Gat1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编码区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基因组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通过敲除和过表达出芽短梗霉氮响应转录因子Gat1发现,敲除后出芽短梗霉的生物量及代谢产物聚苹果酸均降低,而过表达后聚苹果酸产量得到提高,证明了出芽短梗霉氮响应转录因子Gat1参与调控聚苹果酸的合成,因此氮响应转录因子Gat1可用于提高出芽短梗霉的聚苹果酸产量,对进一步提高出芽短梗霉聚苹果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权利要求书

1.出芽短梗霉氮响应转录因子Gat1,其特征在于:其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5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出芽短梗霉氮响应转录因子Gat1,其特征在于:其编码区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4所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出芽短梗霉氮响应转录因子Gat1,其特征在于:其基因组序列如SEQIDNO.3所示。 4.含有编码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出芽短梗霉氮响应转录因子Gat1基因组序列的过表达载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过表达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过表达载体由以下方法构建:扩增编码出芽短梗霉氮响应转录因子Gat1的基因组序列,然后连入过表达载体pBARGPEI的构巢曲霉gpdA强启动子与trpC终止子之间,然后扩增含构巢曲霉gpdA强启动子、出芽短梗霉氮响应转录因子Gat1和trpC终止子的表达框,连入pk2-bar-gus的EcoRI酶切位点处,得过表达载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表达载体,其特征在于:扩增编码出芽短梗霉氮响应转录因子Gat1的基因组序列的引物如SEQIDNO.26和SEQIDNO.27所示;扩增含构巢曲霉gpdA强启动子、出芽短梗霉氮响应转录因子Gat1和trpC终止子的表达框的引物如SEQIDNO.28和SEQIDNO.29所示。 7.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出芽短梗霉氮响应转录因子Gat1在提高出芽短梗霉聚苹果酸产量中的应用。 8.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含有编码所述出芽短梗霉氮响应转录因子Gat1基因组序列的过表达载体在提高出芽短梗霉聚苹果酸产量中的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出芽短梗霉氮响应转录因子Gat1,还涉及出芽短梗 霉氮响应转录因子Gat1在提高聚苹果酸产量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聚苹果酸(Polymalicacid,PMA)是一种新型的可完全生物降解的聚酯型聚合物,由于 其具有良好的水溶性,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可用于生物医学材料、营养强化剂、食品 包装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此外,聚苹果酸的单体为L-苹果酸,是一种优良的食品 酸化剂,市场年需求在10万吨以上。

聚苹果酸主要由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pullulans)代谢产生,研究发现发酵过程氮 源对聚苹果酸合成及细胞生长具有显著影响,且在氮限制条件下有利于聚苹果酸合成,但是 对于该机制并不十分清楚,如氮响应转录因子Gat1是否参与调控聚苹果酸合成尚未报道。因 此,有必要对氮响应转录因子Gat1进行研究,探究氮源对聚苹果酸合成影响的原因,以进一 步提高聚苹果酸的产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出芽短梗霉氮响应转录因子Gat1;本发明的目的 之二在于提供含有编码出芽短梗霉氮响应转录因子Gat1基因的过表达载体;本发明的目的之 三在于提供出芽短梗霉氮响应转录因子Gat1在提高出芽短梗霉聚苹果酸产量中的应用;本发 明的目的之四在于提供含有编码所述出芽短梗霉氮响应转录因子Gat1基因的过表达载体在 提高出芽短梗霉聚苹果酸产量中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1、出芽短梗霉氮响应转录因子Gat1,其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5所示;编码区的核 苷酸序列如SEQIDNO.4所示;基因组序列如SEQIDNO.3所示。

2、含有编码所述出芽短梗霉氮响应转录因子Gat1基因的过表达载体。

优选的,所述过表达载体由以下方法构建:扩增编码出芽短梗霉氮响应转录因子Gat1的 基因组序列,然后连入过表达载体pBARGPEI的构巢曲霉gpdA强启动子与trpC终止子之间, 然后扩增含构巢曲霉gpdA强启动子、出芽短梗霉氮响应转录因子Gat1和trpC终止子的表达 框,连入pk2-bar-gus的EcoRI酶切位点处,得过表达载体。

优选的,扩增编码出芽短梗霉氮响应转录因子Gat1的基因组序列的引物如SEQID NO.26和SEQIDNO.27所示;扩增含构巢曲霉gpdA强启动子、出芽短梗霉氮响应转录因子 Gat1和trpC终止子的表达框的引物如SEQIDNO.28和SEQIDNO.29所示。

3、所述出芽短梗霉氮响应转录因子Gat1在提高出芽短梗霉聚苹果酸产量中的应用。

4、所述含有编码所述出芽短梗霉氮响应转录因子Gat1基因的过表达载体在提高出芽短 梗霉聚苹果酸产量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成功获得了出芽短梗霉氮响应转录因子Gat1基因,并获 得了该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5所示,编码区序列如SEQIDNO.4所示,基因组序 列如SEQIDNO.3所示;对基因功能研究发现,敲除出芽短梗霉氮响应转录因子Gat1基因后 出芽短梗霉的生物量降低,同时聚苹果酸产量也降低;而过表达出芽短梗霉氮响应转录因子 Gat1后聚苹果酸产量明显提高,约为10-30%,对进一步提高聚苹果酸产量具有重要意义,同 时对提高出芽短梗霉其他代谢产物如普鲁兰多糖等的发酵产量也具有指导意义。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发明提供如下附图:

图1为pk2-gus和pk2-Ptrpc-hyg-Ttrpc载体图谱(A:pk2-gus;B:pk2-Ptrpc-hyg-Ttrpc)。

图2为出芽短梗霉敲除转化子的PCR引物设计原理图及验证结果。

图3为pBARGPEI和pk2-bar-gus的载体结构图(A:pBARGPEI载体结构图;B:pk2-bar-gus 载体结构图)。

图4为出芽短梗霉Gat1过表达菌株的PCR验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 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例如分子克隆实验指南(第三版,J.萨姆布鲁克等著)中所 述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

实施例1、克隆出芽短梗霉氮响应转录因子Gat1基因

根据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pullulans)全基因组测序结果,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设 计氮响应转录因子Gat1基因组扩增引物,上游引物为Gat1-F:5’-atgacatcgccgcgcacc-3’(SEQ IDNO.1);下游引物:5’-ttacaaactcatggtaagccattccc-3’(SEQIDNO.2),然后以出芽短梗霉 (A.pullulansCCTCCM2012223)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PCR扩增条件为: 94℃预变性5min;94℃变性30s,58℃退火30s,72℃延伸30s,30个循环;72℃后延伸 10min;25℃保温10min。然后将PCR产物经琼脂糖电泳,并回收目的片段,回收产物连接 pMD19-TVector,经测序获得如SEQIDNO.3所示序列,其开放阅读框序列如SEQIDNO.4 所示,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5所示。

实施例2、出芽短梗霉氮响应转录因子Gat1基因敲出

(1)出芽短梗霉氮响应转录因子Gat1基因敲除载体的构建

利用同源重组的方法,以潮霉素抗性标记hyg替换掉氮响应转录因子Gat1中1074bp的 一段序列,包括从ATG开始的894bp和ATG上游的180bp,以破坏其表达。具体是以出芽 短梗霉(A.pullulansCCTCCM2012223)基因组为模板,使用phataMaxSuper-FidelityDNA polymerse高保真Taq酶,以5arm-F:5’-agtggatcccccggggaattcccatactgtcccatttctcg-3’(SEQID NO.6);5arm-R:5’-cagtaggttagctggggttgc-3’(SEQIDNO.7)扩增上游同源臂5arm,同时以 3arm-F:5’-gtttagaggtaatccttcttcaaacgacgtgccgactgc-3’(SEQIDNO.8);3arm-R: 5’-acagctatgacatgattacggcaaccattcgtgtaggagcag-3’(SEQIDNO.9)为引物扩增下游同源臂3arm; 获得的上游同源臂5arm如SEQIDNO.10所示,下游同源臂3arm如SEQIDNO.11所示。

再以pk2-Ptrpc-hyg-Ttrpc载体为模板(图1中B)(参见文献“涂光伟,王永康,冯俊, 李晓荣,郭美锦,邹祥.农杆菌介导的出芽短梗霉遗传转化及高效筛选聚苹果酸高产菌株.生物 工程学报,2015,31(7):1063-1072”)以HYGL-F: 5’-caaccccagctaacctactggtcgacagaagatgacattgaag-3’(SEQIDNO.12)和HYGL-R:5’- acagctatgacatgattacgtgctccatacaagccaacc-3’(SEQIDNO.13)扩增潮霉素抗性标的左端HYG-L (如SEQIDNO.14所示);同时以HYGR-F:5’-agtggatcccccggggaattacctgcctgaaaccgaact-3’ (SEQIDNO.15)和HYGR-R:5’-aagaaggattacctctaaacaagtgt-3’(SEQIDNO.16)扩增潮霉 素抗性标的右端HYG-R(如SEQIDNO.17所示),其中HYG-L的右端和HYG-R的左端有 427bp的同源序列。将扩增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然后回收备用。

使用一步克隆试剂盒(ClonExpressTMMultiSOneStepCloningKit)将上游同源臂5arm 和潮霉素抗性标记的左端HYG-L连接至pk2-gus的EcoRI酶切位点处(图1中A)。具体原 理是:将载体在克隆位点进行线性化,并在插入片段PCR引物5’端引入线性化克隆载体末 端序列,使得插入片段PCR产物5’和3’最末端分别带有和线性化克隆载体两末端对应的 完全一致的序列(15bp~20bp),这种两端带有载体末端序列的PCR产物和线性化克隆载体按 一定比例混合后,在重组酶的催化下,仅需反应30min即可进行转化,完成定向克隆。具体 操作是:将pk2-gus载体在EcoRI酶切位点处酶切线性化,在5arm的正向PCR引物5arm-F (SEQIDNO.6)5’端引入线性化载体pk2-gus上游末端20bp序列,使得5arm的PCR产物 5’端带有和线性化载体pk2-gus上游末端对应的完全一致的序列(20bp);同理在HYG-L的 正向引物HYGL-F(SEQIDNO.12)5’端引入5arm片段的下游末端20bp序列,使得HYG-L 的PCR产物5’端带有和5arm下游末端完全一致的20bp序列;在HYG-L的反向引物HYGL-R (SEQIDNO.13)5’端引入线性化载体pk2-gus下游末端20bp序列,使得HYG-L的PCR 产物3’端带有和线性化载体pk2-gus下游末端完全一致的20bp序列;然后以线性化载体 pk2-gus和插入片段5arm、HYG-L的PCR产物配制重组反应体系,37℃反应30min实现将 片段5arm和HYG-L顺序拼接并克隆至载体pk2-gus的EcoRI酶切位点处。构建敲除载体 pk2-gus-5arm-HygL,转化E.coliDH5α感受态细胞;采用同样的方法,将潮霉素抗性标记的 右端HYG-R和下游同源臂3arm连接至pk2-gus的EcoRI酶切位点处,构建敲除载体 pk2-gus-HygR-3arm(图1),转化E.coliDH5α感受态细胞。然后分别以5arm-F/HYGL-R引 物和HYGR-F/3arm-R引物PCR验证转化子,经测序验证无误后备用。

(2)敲除载体遗传转化出芽短梗霉

将构建好的敲除载体pk2-gus-5arm-HygL和pk2-gus-HygR-3arm测序无误后,同时转化根 癌农杆菌(A.tumefaciens)AGL-1感受态细胞,分别以5arm-F/HYGL-R引物和HYGR-F/3arm-R 引物PCR验证农杆菌转化子,验证无误即获得含有敲除载体AGL-1-pk2-gus-5arm-HygL和 AGL-1-pk2-gus-HygR-3arm的根癌农杆菌。挑取含有敲除载体的根癌农杆菌单菌落于YCK培 养基(YCK培养基(g/L):酵母提取物10,蛋白胨5,牛肉膏5,蔗糖5,MgSO4·7H2O0.5, pH7.0,固体加2%琼脂,115℃高温蒸汽灭菌30min。灭菌后加卡那霉素(50mg/mL)1000μL, 羧苄青霉素(50mg/mL)1000μL)中28℃培养,同时挑取出芽短梗霉单菌落于HC培养基(HC 培养基(g/L):葡萄糖10,酵母提取物3,牛肉膏1,蛋白胨10,麦芽浸出物3,pH5.7;115℃ 高温蒸汽灭菌30min)中25℃培养。将上述处理好的农杆菌和出芽短梗霉按体积比1:1混合, 25℃共培养48h后转膜至含有头孢他啶和潮霉素B的M100平板上培养5~7天至转化子长出。 将长出的转化子挑至M100平板(M-100培养基(g/L):葡萄糖10,KNO33,M-100SS62.5mL, 加ddH2O至1L,固体加1.5%琼脂,115℃高温蒸汽灭菌30min。灭菌后加入头孢他啶(500 mg/mL)1000μL和潮霉素B(50mg/mL)2000μL)上复筛,以P5/P6引物做菌液PCR,若 P5/P6引物验证正确,则提取基因组。以基因组做模板,分别以P1/P2、P3/P4、P7/P8和P9/P10 引物PCR验证,具体引物序列如表1所示,检测结果如图2所示。结果显示,PCR产物大小 与预期相符,表明Gat1基因中1074bp的序列被成功敲除,成功得到了出芽短梗霉的Gat1 基因破坏株ΔGat1,命名为出芽短梗霉敲除转化子。同时将验证正确的出芽短梗霉敲除转化 子在不含潮霉素B的平板上连续传3代,考察其遗传稳定性。

表1、出芽短梗霉敲除转化子检测引物

(3)发酵试验

将上述获得的出芽短梗霉敲除转化子在摇瓶发酵96小时,然后提取聚苹果酸。结果显 示,出芽短梗霉敲除转化子的聚苹果酸发酵产量为9.48±0.25g/L,比原始菌株降低了49.1%; 出芽短梗霉敲除转化子的生物量为8.79±0.08g/L,比原始菌株降低了36.6%。表明敲出Gat1 基因后能够影响出芽短梗霉的生物量和聚苹果酸的产量(发酵方法和聚苹果酸提取方法见公 开号为102827778A的中国专利)。

实施例3、出芽短梗霉氮响应转录因子Gat1基因过表达

(1)Gat1过表达载体构建

以出芽短梗霉(A.pullulansCCTCCM2012223)cDNA为模板,OE-BamHI-F: 5’-aattggatccatgacatcgccgcgcacc-3’(SEQIDNO.28)和OE-SmaI-R: 5’-ccccccgggttacaaactcatggtaagccattccc-3’(SEQIDNO.29)为引物扩增出芽短梗霉Gat1基因编 码区的基因组序列,分别在CDS的5’端和3’端引入BamHI和SmaI酶切位点,扩增获得 BamHI-Gat1CDS-XmaI。以真菌过表达载体pBARGPEI为基础(图3中A),将BamH I-Gat1CDS-SmaI经BamHI和SmaI酶切后与经BamHI和SmaI酶切的pBARGPEI载体连接, 获得出芽短梗霉氮响应转录因子Gat1基因过表达载体,命名为pBARGPEI-Gat1(图3中B)。 然后以pBARGPEI-Gat1为模板,以gpdA.Gat1.trpC-F: 5’-acagctatgacatgattacgcaggtattgctgttatctgatgagt-3’(SEQIDNO.30)和gpdA.Gat1.trpC-R: 5’-catcttctgtcgacgaatttcagaggttttcaccgtcatc-3’(SEQIDNO.31)为引物扩增出Gat1表达框 gpdA-Gat1-trpC,其含有构巢曲霉gpdA强启动子和trpC终止子。将扩增产物连接pMD19-T Vector,经测序验证正确后备用。

将载体pk2-bar-gus使用EcoRI内切酶酶切线性化,在设计引物时分别在正向引物 gpdA.Gat1.trpC-F(SEQIDNO.30)的5’端引入线性化载体pk2-bar-gus上游末端20bp序列, 在反向引物gpdA.Gat1.trpC-R(SEQIDNO.31)的5’端引入线性化载体pk2-bar-gus下游末 端20bp序列,使得gpdA-Gat1-trpC的PCR产物5’端和3’端分别带有和线性化载体 pk2-bar-gus上/下游末端完全一致的20bp序列,使用一步克隆试剂盒(ClonExpressTMMultiS OneStepCloningKit)将gpdA-Gat1-trpC连接至pk2-bar-gus的EcoRI酶切位点处,转化E.coli DH5α感受态细胞,挑取转化子PCR验证并测序无误,即为Gat1的过表达载体 pk2-bar-gus-gpdA-Gat1-trpC,含有构巢曲霉gpdA强启动子、trpC终止子和草铵膦抗性标记 bar。

(2)过表达载体pk2-bar-gus-gpdA-Gat1-trpC遗传转化出芽短梗霉

构建好的过表达载体pk2-bar-gus-gpdA-Gat1-trpC测序无误后,转化根癌农杆菌 (A.tumefaciensAGL-1)感受态细胞,将根癌农杆菌和出芽短梗霉细胞培养后,按体积比1:1 混合,25℃共培养48h后转移至含有头孢他啶和草铵磷(5mL/50mL培养基)的M100平板 上培养5~7天至见转化子长出。将长出的转化子挑至M100平板上复筛,以gpdA-F: 5’-ggtggggagagcaggaaaata-3’(SEQIDNO.32)和gpdA-R:5’-gcagagagaagggctgagtaataag-3’ (SEQIDNO.33)为引物PCR验证,结果如图4所示。结果显示能得到632bp大小的条带, 表明gpdA-Gat1-trpC成功整合进出芽短梗霉的基因组中,同时将验证正确的过表达株在不含 草铵膦的平板上连续传3代,考察其遗传稳定性,得到出芽短梗霉过表达菌株OE::gat1。

(3)发酵验证

将出芽短梗霉过表达菌株OE::gat1摇瓶发酵96小时,聚苹果酸发酵产量为20.72±1.80 g/L,比原始菌株提高了11.2%;过表达菌株OE::Gat1的细胞生物量为19.18±1.74g/L,比原 始菌株提高了38.43%。5L发酵罐试验表明,OE::Gat1转化子发酵72小时,聚苹果酸产量为 48.7±1.55g/L,比对照组提高了28.9%(发酵方法和聚苹果酸提取方法见公开号为102827778A 的中国专利)。

结果表明,出芽短梗霉过表达gat1后能够提高聚苹果酸的产量,表明氮响应转录因子 Gat1参与并调控聚苹果酸合成。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 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 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出芽短梗霉氮响应转录因子Gat1及其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出芽短梗霉氮响应转录因子Gat1及其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出芽短梗霉氮响应转录因子Gat1及其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出芽短梗霉氮响应转录因子Gat1及其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出芽短梗霉氮响应转录因子Gat1及其应用.pdf(2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134287.6 (22)申请日 2016.03.09 C07K 14/37(2006.01) C12N 15/31(2006.01) C12N 15/80(2006.01) C12P 7/62(2006.01) (71)申请人 西南大学 地址 400715 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 2 号 申请人 安徽雪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邹祥 王永康 宋晓丹 李正华 李云政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11275 代理人 王贵君 (54) 发明名称 出芽短梗霉氮响应转录因子 Gat1 及其应用 (。

2、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出芽短梗霉氮响应转录因子 Gat1 及其应用, 出芽短梗霉氮响应转录因子 Gat1 氨基酸序列如 SEQ ID NO.5 所示, 编码区序列如 SEQ ID NO.4 所示, 基因组序列如 SEQ ID NO.3 所示 ; 通过敲除和过表达出芽短梗霉氮响应转录 因子 Gat1 发现, 敲除后出芽短梗霉的生物量及代 谢产物聚苹果酸均降低, 而过表达后聚苹果酸产 量得到提高, 证明了出芽短梗霉氮响应转录因子 Gat1 参与调控聚苹果酸的合成, 因此氮响应转录 因子 Gat1 可用于提高出芽短梗霉的聚苹果酸产 量, 对进一步提高出芽短梗霉聚苹果产量具有重 要意义。 (51)。

3、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序列表17页 附图2页 CN 105566462 A 2016.05.11 CN 105566462 A 1.出芽短梗霉氮响应转录因子Gat1, 其特征在于: 其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5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出芽短梗霉氮响应转录因子Gat1, 其特征在于: 其编码区的核苷 酸序列如SEQIDNO.4所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出芽短梗霉氮响应转录因子Gat1, 其特征在于: 其基因组序列如 SEQIDNO.3所示。 4.含有编码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出芽短梗霉氮响应转录因子G。

4、at1基因组序列的 过表达载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过表达载体,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表达载体由以下方法构建: 扩增编码出芽短梗霉氮响应转录因子Gat1的基因组序列, 然后连入过表达载体pBARGPEI的 构巢曲霉gpdA强启动子与trpC终止子之间, 然后扩增含构巢曲霉gpdA强启动子、 出芽短梗 霉氮响应转录因子Gat1和trpC终止子的表达框, 连入pk2-bar-gus的EcoRI酶切位点处, 得 过表达载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表达载体, 其特征在于: 扩增编码出芽短梗霉氮响应转录因子 Gat1的基因组序列的引物如SEQIDNO.26和SEQIDNO.27所示; 扩增含构。

5、巢曲霉gpdA强启 动子、 出芽短梗霉氮响应转录因子Gat1和trpC终止子的表达框的引物如SEQIDNO.28和 SEQIDNO.29所示。 7.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出芽短梗霉氮响应转录因子Gat1在提高出芽短梗霉聚苹 果酸产量中的应用。 8.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含有编码所述出芽短梗霉氮响应转录因子Gat1基因组序 列的过表达载体在提高出芽短梗霉聚苹果酸产量中的应用。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05566462 A 2 出芽短梗霉氮响应转录因子Gat1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出芽短梗霉氮响应转录因子Gat1, 还涉及出 芽短梗霉氮响应转录。

6、因子Gat1在提高聚苹果酸产量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聚苹果酸(Polymalicacid, PMA)是一种新型的可完全生物降解的聚酯型聚合物, 由于其具有良好的水溶性, 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 可用于生物医学材料、 营养强化剂、 食品包装等领域, 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此外, 聚苹果酸的单体为L-苹果酸, 是一种优良的 食品酸化剂, 市场年需求在10万吨以上。 0003 聚苹果酸主要由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pullulans)代谢产生, 研究发现发 酵过程氮源对聚苹果酸合成及细胞生长具有显著影响, 且在氮限制条件下有利于聚苹果酸 合成, 但是对于该机制并不十分清楚,。

7、 如氮响应转录因子Gat1是否参与调控聚苹果酸合成 尚未报道。 因此, 有必要对氮响应转录因子Gat1进行研究, 探究氮源对聚苹果酸合成影响的 原因, 以进一步提高聚苹果酸的产量。 发明内容 0004 有鉴于此,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出芽短梗霉氮响应转录因子Gat1; 本发明 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含有编码出芽短梗霉氮响应转录因子Gat1基因的过表达载体; 本发明 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出芽短梗霉氮响应转录因子Gat1在提高出芽短梗霉聚苹果酸产量中 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之四在于提供含有编码所述出芽短梗霉氮响应转录因子Gat1基因的 过表达载体在提高出芽短梗霉聚苹果酸产量中的应用。 0005 为实。

8、现上述发明目的,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 1、 出芽短梗霉氮响应转录因子Gat1, 其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5所示; 编码区的 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4所示; 基因组序列如SEQIDNO.3所示。 0007 2、 含有编码所述出芽短梗霉氮响应转录因子Gat1基因的过表达载体。 0008 优选的, 所述过表达载体由以下方法构建: 扩增编码出芽短梗霉氮响应转录因子 Gat1的基因组序列, 然后连入过表达载体pBARGPEI的构巢曲霉gpdA强启动子与trpC终止子 之间, 然后扩增含构巢曲霉gpdA强启动子、 出芽短梗霉氮响应转录因子Gat1和trpC终止子 的表达框, 连。

9、入pk2-bar-gus的EcoRI酶切位点处, 得过表达载体。 0009 优选的, 扩增编码出芽短梗霉氮响应转录因子Gat1的基因组序列的引物如SEQID NO.26和SEQIDNO.27所示; 扩增含构巢曲霉gpdA强启动子、 出芽短梗霉氮响应转录因子 Gat1和trpC终止子的表达框的引物如SEQIDNO.28和SEQIDNO.29所示。 0010 3、 所述出芽短梗霉氮响应转录因子Gat1在提高出芽短梗霉聚苹果酸产量中的应 用。 0011 4、 所述含有编码所述出芽短梗霉氮响应转录因子Gat1基因的过表达载体在提高 出芽短梗霉聚苹果酸产量中的应用。 说明书 1/5 页 3 CN 105。

10、566462 A 3 001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成功获得了出芽短梗霉氮响应转录因子Gat1基 因, 并获得了该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5所示, 编码区序列如SEQIDNO.4所示, 基 因组序列如SEQIDNO.3所示; 对基因功能研究发现, 敲除出芽短梗霉氮响应转录因子Gat1 基因后出芽短梗霉的生物量降低, 同时聚苹果酸产量也降低; 而过表达出芽短梗霉氮响应 转录因子Gat1后聚苹果酸产量明显提高, 约为10-30, 对进一步提高聚苹果酸产量具有重 要意义, 同时对提高出芽短梗霉其他代谢产物如普鲁兰多糖等的发酵产量也具有指导意 义。 附图说明 0013 为了使本发明。

11、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 本发明提供如下附图: 0014 图1为pk2-gus和pk2-Ptrpc-hyg-Ttrpc载体图谱(A: pk2-gus; B: pk2-Ptrpc-hyg- Ttrpc)。 0015 图2为出芽短梗霉敲除转化子的PCR引物设计原理图及验证结果。 0016 图3为pBARGPEI和pk2-bar-gus的载体结构图(A: pBARGPEI载体结构图; B: pk2- bar-gus载体结构图)。 0017 图4为出芽短梗霉Gat1过表达菌株的PCR验证。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将结合附图, 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

12、 条件的实验方法, 通常按照常规条件, 例如分子克隆实验指南(第三版, J.萨姆布鲁克等著) 中所述的条件, 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 0019 实施例1、 克隆出芽短梗霉氮响应转录因子Gat1基因 0020 根据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pullulans)全基因组测序结果, 利用生物信息 学软件设计氮响应转录因 子Ga t1基因组 扩 增 引物 , 上游 引物为Ga t1-F : 5 - atgacatcgccgcgcacc-3 (SEQIDNO.1); 下游引物: 5 -ttacaaactcatggtaagccattccc-3 (SEQIDNO.2), 然后以出芽短梗霉(。

13、A.pullulansCCTCCM2012223)基因组DNA为模板, 进 行PCR扩增, PCR扩增条件为: 94预变性5min; 94变性30s, 58退火30s, 72延伸30s, 30 个循环; 72后延伸10min; 25保温10min。 然后将PCR产物经琼脂糖电泳, 并回收目的片 段, 回收产物连接pMD19-TVector, 经测序获得如SEQIDNO.3所示序列, 其开放阅读框序 列如SEQIDNO.4所示, 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5所示。 0021 实施例2、 出芽短梗霉氮响应转录因子Gat1基因敲出 0022 (1)出芽短梗霉氮响应转录因子Gat1基因敲除载。

14、体的构建 0023 利用同源重组的方法, 以潮霉素抗性标记hyg替换掉氮响应转录因子Gat1中 1074bp的一段序列, 包括从ATG开始的894bp和ATG上游的180bp, 以破坏其表达。 具体是以出 芽短梗霉(A.pullulansCCTCCM2012223)基因组为模板, 使用phataMaxSuper-Fidelity D N A p o l y m e r s e 高 保 真 T a q 酶 ,以 5 a r m - F :5 - agtggatcccccggggaattcccatactgtcccatttctcg-3 (SEQIDNO .6); 5arm-R: 5 - cagtag。

15、gttagctggggttgc-3 (SEQIDNO.7)扩增上游同源臂5arm, 同时以3arm-F: 5 - gtttagaggtaatccttcttcaaacgacgtgccgactgc-3 (SEQIDNO .8); 3arm-R: 5 - 说明书 2/5 页 4 CN 105566462 A 4 acagctatgacatgattacggcaaccattcgtgtaggagcag-3 (SEQIDNO.9)为引物扩增下游同源 臂3arm; 获得的上游同源臂5arm如SEQIDNO.10所示, 下游同源臂3arm如SEQIDNO.11所 示。 0024 再以pk2-Ptrpc-hyg-。

16、Ttrpc载体为模板(图1中B)(参见文献 “涂光伟, 王永康, 冯 俊, 李晓荣, 郭美锦, 邹祥.农杆菌介导的出芽短梗霉遗传转化及高效筛选聚苹果酸高产菌 株 . 生 物 工 程 学 报 , 2 0 1 5 , 3 1 ( 7 ) : 1 0 6 3 - 1 0 7 2 ”) 以 H Y G L - F : 5 - caaccccagctaacctactggtcgacagaagatgacattgaag-3 (SEQIDNO.12)和HYGL-R: 5 - acagctatgacatgattacgtgctccatacaagccaacc-3 (SEQIDNO.13)扩增潮霉素抗性标的左 端 H 。

17、Y G - L ( 如 S E Q I D N O . 1 4 所 示 ) ;同 时 以 H Y G R - F :5 - agtggatcccccggggaattacctgcctgaaaccgaact-3 (SEQIDNO .15)和HYGR-R: 5 - aagaaggattacctctaaacaagtgt-3 (SEQIDNO.16)扩增潮霉素抗性标的右端HYG-R(如SEQ IDNO.17所示), 其中HYG-L的右端和HYG-R的左端有427bp的同源序列。 将扩增产物进行琼 脂糖凝胶电泳, 然后回收备用。 0025 使用一步克隆试剂盒(ClonExpressTMMultiSOneS。

18、tepCloningKit)将上游同 源臂5arm和潮霉素抗性标记的左端HYG-L连接至pk2-gus的EcoRI酶切位点处(图1中A)。 具 体原理是: 将载体在克隆位点进行线性化, 并在插入片段PCR引物5 端引入线性化克隆载体 末端序列, 使得插入片段PCR产物5 和3 最末端分别带有和线性化克隆载体两末端对应的 完全一致的序列(15bp20bp), 这种两端带有载体末端序列的PCR产物和线性化克隆载体 按一定比例混合后, 在重组酶的催化下, 仅需反应30min即可进行转化, 完成定向克隆。 具体 操作是: 将pk2-gus载体在EcoRI酶切位点处酶切线性化, 在5arm的正向PCR引。

19、物5arm-F(SEQ IDNO.6)5 端引入线性化载体pk2-gus上游末端20bp序列, 使得5arm的PCR产物5 端带有和 线性化载体pk2-gus上游末端对应的完全一致的序列(20bp); 同理在HYG-L的正向引物 HYGL-F(SEQIDNO.12)5 端引入5arm片段的下游末端20bp序列, 使得HYG-L的PCR产物5 端 带有和5arm下游末端完全一致的20bp序列; 在HYG-L的反向引物HYGL-R(SEQIDNO.13)5 端引入线性化载体pk2-gus下游末端20bp序列, 使得HYG-L的PCR产物3 端带有和线性化载 体pk2-gus下游末端完全一致的20b。

20、p序列; 然后以线性化载体pk2-gus和插入片段5arm、 HYG-L的PCR产物配制重组反应体系, 37反应30min实现将片段5arm和HYG-L顺序拼接并克 隆至载体pk2-gus的EcoRI酶切位点处。 构建敲除载体pk2-gus-5arm-HygL, 转化E.coliDH5 感受态细胞; 采用同样的方法, 将潮霉素抗性标记的右端HYG-R和下游同源臂3arm连接至 pk2-gus的EcoRI酶切位点处, 构建敲除载体pk2-gus-HygR-3arm(图1), 转化E.coliDH5 感 受态细胞。 然后分别以5arm-F/HYGL-R引物和HYGR-F/3arm-R引物PCR验证。

21、转化子, 经测序验 证无误后备用。 0026 (2)敲除载体遗传转化出芽短梗霉 0027 将构建好的敲除载体pk2-gus-5arm-HygL和pk2-gus-HygR-3arm测序无误后, 同时 转化根癌农杆菌(A.tumefaciens)AGL-1感受态细胞, 分别以5arm-F/HYGL-R引物和HYGR-F/ 3arm-R引物PCR验证农杆菌转化子, 验证无误即获得含有敲除载体AGL-1-pk2-gus-5arm- HygL和AGL-1-pk2-gus-HygR-3arm的根癌农杆菌。 挑取含有敲除载体的根癌农杆菌单菌落 于YCK培养基(YCK培养基(g/L): 酵母提取物10, 蛋白。

22、胨5, 牛肉膏5, 蔗糖5, MgSO47H2O0.5, pH7.0, 固体加2琼脂, 115高温蒸汽灭菌30min。 灭菌后加卡那霉素(50mg/mL)1000 L, 说明书 3/5 页 5 CN 105566462 A 5 羧苄青霉素(50mg/mL)1000 L)中28培养, 同时挑取出芽短梗霉单菌落于HC培养基(HC培 养基(g/L): 葡萄糖10, 酵母提取物3, 牛肉膏1, 蛋白胨10, 麦芽浸出物3, pH5.7; 115高温 蒸汽灭菌30min)中25培养。 将上述处理好的农杆菌和出芽短梗霉按体积比1:1混合, 25 共培养48h后转膜至含有头孢他啶和潮霉素B的M100平板上培。

23、养57天至转化子长出。 将长 出的转化子挑至M100平板(M-100培养基(g/L): 葡萄糖10, KNO33, M-100SS62.5mL, 加ddH2O 至1L, 固体加1.5琼脂, 115高温蒸汽灭菌30min。 灭菌后加入头孢他啶(500mg/mL)1000 L和潮霉素B(50mg/mL)2000 L)上复筛, 以P5/P6引物做菌液PCR, 若P5/P6引物验证正确, 则 提取基因组。 以基因组做模板, 分别以P1/P2、 P3/P4、 P7/P8和P9/P10引物PCR验证, 具体引物 序列如表1所示, 检测结果如图2所示。 结果显示, PCR产物大小与预期相符, 表明Gat1基。

24、因中 1074bp的序列被成功敲除, 成功得到了出芽短梗霉的Gat1基因破坏株Gat1, 命名为出芽 短梗霉敲除转化子。 同时将验证正确的出芽短梗霉敲除转化子在不含潮霉素B的平板上连 续传3代, 考察其遗传稳定性。 0028 表1、 出芽短梗霉敲除转化子检测引物 0029 0030 (3)发酵试验 0031 将上述获得的出芽短梗霉敲除转化子在摇瓶发酵96小时, 然后提取聚苹果酸。 结 果显示, 出芽短梗霉敲除转化子的聚苹果酸发酵产量为9.480.25g/L, 比原始菌株降低了 49.1; 出芽短梗霉敲除转化子的生物量为8.790.08g/L, 比原始菌株降低了36.6。 表 明敲出Gat1基因。

25、后能够影响出芽短梗霉的生物量和聚苹果酸的产量(发酵方法和聚苹果酸 提取方法见公开号为102827778A的中国专利)。 0032 实施例3、 出芽短梗霉氮响应转录因子Gat1基因过表达 0033 (1)Gat1过表达载体构建 0034 以出芽短梗霉(A.pullulansCCTCCM2012223)cDNA为模板, OE-BamHI-F: 5 - aattggatccatgacatcgccgcgcacc-3 ( SEQIDNO .28 )和OE-SmaI-R : 5 - ccccccgggttacaaactcatggtaagccattccc-3 (SEQIDNO.29)为引物扩增出芽短梗霉Ga。

26、t1 基因编码区的基因组序列, 分别在CDS的5 端和3 端引入BamHI和SmaI酶切位点, 扩增获 得BamHI-Gat1CDS-XmaI。 以真菌过表达载体pBARGPEI为基础(图3中A), 将BamHI-Gat1CDS- SmaI经BamHI和SmaI酶切后与经BamHI和SmaI酶切的pBARGPEI载体连接, 获得出芽短 说明书 4/5 页 6 CN 105566462 A 6 梗霉氮响应转录因子Gat1基因过表达载体, 命名为pBARGPEI-Gat1(图3中B)。 然后以 p B A R G P E I - G a t 1 为 模 板 ,以 g p d A . G a t 1。

27、 . t r p C - F :5 - acagctatgacatgattacgcaggtattgctgttatctgatgagt-3 ( SEQIDNO .30)和 gpdA.Gat1.trpC-R: 5 -catcttctgtcgacgaatttcagaggttttcaccgtcatc-3 (SEQIDNO.31) 为引物扩增出Gat1表达框gpdA-Gat1-trpC, 其含有构巢曲霉gpdA强启动子和trpC终止子。 将扩增产物连接pMD19-TVector, 经测序验证正确后备用。 0035 将载体pk2-bar-gus使用EcoRI内切酶酶切线性化, 在设计引物时分别在正向引物 g。

28、pdA.Gat1.trpC-F(SEQIDNO.30)的5 端引入线性化载体pk2-bar-gus上游末端20bp序 列, 在反向引物gpdA.Gat1.trpC-R(SEQIDNO.31)的5 端引入线性化载体pk2-bar-gus下 游末端20bp序列, 使得gpdA-Gat1-trpC的PCR产物5 端和3 端分别带有和线性化载体pk2- bar-gus上/下游末端完全一致的20bp序列, 使用一步克隆试剂盒(ClonExpressTMMultiS OneStepCloningKit)将gpdA-Gat1-trpC连接至pk2-bar-gus的EcoRI酶切位点处, 转化 E.coliD。

29、H5 感受态细胞, 挑取转化子PCR验证并测序无误, 即为Gat1的过表达载体pk2- bar-gus-gpdA-Gat1-trpC, 含有构巢曲霉gpdA强启动子、 trpC终止子和草铵膦抗性标记 bar。 0036 (2)过表达载体pk2-bar-gus-gpdA-Gat1-trpC遗传转化出芽短梗霉 0037 构建好的过表达载体pk2-bar-gus-gpdA-Gat1-trpC测序无误后, 转化根癌农杆菌 (A.tumefaciensAGL-1)感受态细胞, 将根癌农杆菌和出芽短梗霉细胞培养后, 按体积比1: 1混合, 25共培养48h后转移至含有头孢他啶和草铵磷(5mL/50mL培养。

30、基)的M100平板上培 养57天至见转化子长出。 将长出的转化子挑至M100平板上复筛, 以gpdA-F: 5 - ggtggggagagcaggaaaata-3 (SEQIDNO.32)和gpdA-R: 5 -gcagagagaagggctgagtaataag- 3 (SEQIDNO.33)为引物PCR验证, 结果如图4所示。 结果显示能得到632bp大小的条带, 表 明gpdA-Gat1-trpC成功整合进出芽短梗霉的基因组中, 同时将验证正确的过表达株在不含 草铵膦的平板上连续传3代, 考察其遗传稳定性, 得到出芽短梗霉过表达菌株OE:gat1。 0038 (3)发酵验证 0039 将出。

31、芽短梗霉过表达菌株OE:gat1摇瓶发酵96小时, 聚苹果酸发酵产量为20.72 1.80g/L, 比原始菌株提高了11.2; 过表达菌株OE:Gat1的细胞生物量为19.18 1.74g/L, 比原始菌株提高了38.43。 5L发酵罐试验表明, OE:Gat1转化子发酵72小时, 聚 苹果酸产量为48.71.55g/L, 比对照组提高了28.9(发酵方法和聚苹果酸提取方法见公 开号为102827778A的中国专利)。 0040 结果表明, 出芽短梗霉过表达gat1后能够提高聚苹果酸的产量, 表明氮响应转录 因子Gat1参与并调控聚苹果酸合成。 0041 最后说明的是, 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

32、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 尽管通 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可以在 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 而不偏离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说明书 5/5 页 7 CN 105566462 A 7 0001 序列表 1/17 页 8 CN 105566462 A 8 0002 序列表 2/17 页 9 CN 105566462 A 9 0003 序列表 3/17 页 10 CN 105566462 A 10 0004 序列表 4/17 页 11 CN 105566462 A 11 0005 序列表 5/17 页 12 CN 1055。

33、66462 A 12 0006 序列表 6/17 页 13 CN 105566462 A 13 0007 序列表 7/17 页 14 CN 105566462 A 14 0008 序列表 8/17 页 15 CN 105566462 A 15 0009 序列表 9/17 页 16 CN 105566462 A 16 0010 序列表 10/17 页 17 CN 105566462 A 17 0011 序列表 11/17 页 18 CN 105566462 A 18 0012 序列表 12/17 页 19 CN 105566462 A 19 0013 序列表 13/17 页 20 CN 105566462 A 20 0014 序列表 14/17 页 21 CN 105566462 A 21 0015 序列表 15/17 页 22 CN 105566462 A 22 0016 序列表 16/17 页 23 CN 105566462 A 23 0017 序列表 17/17 页 24 CN 105566462 A 24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2 页 25 CN 105566462 A 25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2/2 页 26 CN 105566462 A 2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