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新材料用酶制备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生物新材料用酶制备装置.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191629.7 (22)申请日 2018.03.08 (71)申请人 广州泰若智能化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51066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黄村青 云里13号556号 (72)发明人 蔡玉君 (51)Int.Cl. C12M 1/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生物新材料用酶制备装置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新材料用酶制备装 置, 包括机体和离心筒, 所述离心筒底端面固定 安装第一摩擦片, 所述机体中设置有前后连通的 操作腔, 所述操作腔底壁中设。
2、置有开口朝上的转 动腔, 所述转动腔中通过轴承可转动地安装有防 护筒, 所述防护筒中上端伸入到所述操作腔中, 且所述防护筒中设置有开口朝上的防护腔, 所述 防护腔底壁中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第一摩擦片配 合的第二摩擦片, 所述防护腔底壁中还设置有贯 穿所述转动腔的传动腔, 所述传动腔中设置有与 所述防护筒固定连接的第一齿轮, 所述传动腔中 通过第一转动轴可转动地安装有与所述第一齿 轮啮合的第二齿轮, 所述第一转动轴下端可转动 地安装在所述传动腔底壁中。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1页 CN 108485905 A 2018.09.04 CN 108485905 A 1.一种生物新材料用酶制备装。
3、置, 包括机体和离心筒, 其特征在于: 所述离心筒底端面 固定安装第一摩擦片, 所述机体中设置有前后连通的操作腔, 所述操作腔底壁中设置有开 口朝上的转动腔, 所述转动腔中通过轴承可转动地安装有防护筒, 所述防护筒中上端伸入 到所述操作腔中, 且所述防护筒中设置有开口朝上的防护腔, 所述防护腔底壁中固定安装 有与所述第一摩擦片配合的第二摩擦片, 所述防护腔底壁中还设置有贯穿所述转动腔的传 动腔, 所述传动腔中设置有与所述防护筒固定连接的第一齿轮, 所述传动腔中通过第一转 动轴可转动地安装有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 所述第一转动轴下端可转动地安装 在所述传动腔底壁中, 且所述第一转动轴上端。
4、向上延伸至所述操作腔中并固定安装有第三 摩擦片, 所述操作腔中还上下滑动地安装有升降块, 所述升降块左右两端设置有上下连通 的螺纹槽, 所述螺纹槽中螺纹配合安装有螺纹杆, 所述螺纹杆下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操 作腔底壁中, 所述螺纹杆上端与固定安装在所述操作腔顶壁中的升降电机动力连接, 所述 升降块中设置有开口朝下的第一退让槽, 所述升降块中设置有上下延伸且位于所述第一退 让槽上方的第一滑动腔, 所述第一滑动腔中可上下滑动地安装有第一滑动块, 所述第一滑 动块中通过轴承可转动地安装有向下延伸的第二转动轴, 所述第二转动轴下端贯穿所述第 一滑动腔底壁并固定安装有防护盖, 所述防护盖中设置有开口朝下。
5、的圆形槽, 所述圆形槽 顶壁固定安装有突出于所述防护盖的密封垫, 所述升降块中设置有上下延伸且位于所述第 一滑动腔右侧的第二滑动腔, 所述升降块下端面设置有开口朝下且位于所述第二滑动腔下 方的第二退让槽, 所述第二滑动腔中可上下滑动地安装有第二滑动块, 所述第二滑动块中 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 所述转动电机下端动力连接有向下延伸的第三转动轴, 所述第三转 动轴下端贯穿所述第二滑动腔底壁并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第三摩擦片配合的第四摩擦片, 所 述第一滑动块右端面设置有上下延伸的第一齿条, 所述第二滑动块左端面设置有上下延伸 的第二齿条, 所述第一滑动腔与所述第二滑动腔之间设置有相互连通的通槽, 所述通槽。
6、中 通过第四转动轴可转动地安装有与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啮合的第三齿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新材料用酶制备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滑动腔 顶壁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第一滑动块顶端面相抵的第一顶压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新材料用酶制备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滑动腔 底壁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第二滑动块底端面相抵的第二顶压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新材料用酶制备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摩擦片 与所述第四摩擦片在同一竖直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新材料用酶制备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护盖位于 所述防护筒正上方, 且所述防护盖直径与所。
7、述防护筒外径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新材料用酶制备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垫的直 径与所述离心筒的外径相等。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08485905 A 2 一种生物新材料用酶制备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 具体地说是一种生物新材料用酶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生物酶是从生物(包括动物、 植物、 微生物)中提取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生物大 分子, 生物酶的制造和应用领域逐渐扩大, 生物酶在新材料的应用也日臻成熟, 提取生物酶 时会经过多道工序, 而其中离心提纯是必不可少的一道重要工序, 离心提纯通过离心机的 高速运转来进行细胞的分。
8、离, 但是传统的离心机一旦误操作, 会对操作人员造成较大的伤 害, 因此, 传统的离心机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生物新材料用酶制备装置。 0004 本发明装置的一种生物新材料用酶制备装置, 包括机体和离心筒, 所述离心筒底 端面固定安装第一摩擦片, 所述机体中设置有前后连通的操作腔, 所述操作腔底壁中设置 有开口朝上的转动腔, 所述转动腔中通过轴承可转动地安装有防护筒, 所述防护筒中上端 伸入到所述操作腔中, 且所述防护筒中设置有开口朝上的防护腔, 所述防护腔底壁中固定 安装有与所述第一摩擦片配合的第二摩擦片, 所述防护腔底壁中还设置有贯。
9、穿所述转动腔 的传动腔, 所述传动腔中设置有与所述防护筒固定连接的第一齿轮, 所述传动腔中通过第 一转动轴可转动地安装有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 所述第一转动轴下端可转动地 安装在所述传动腔底壁中, 且所述第一转动轴上端向上延伸至所述操作腔中并固定安装有 第三摩擦片, 所述操作腔中还上下滑动地安装有升降块, 所述升降块左右两端设置有上下 连通的螺纹槽, 所述螺纹槽中螺纹配合安装有螺纹杆, 所述螺纹杆下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所 述操作腔底壁中, 所述螺纹杆上端与固定安装在所述操作腔顶壁中的升降电机动力连接, 所述升降块中设置有开口朝下的第一退让槽, 所述升降块中设置有上下延伸且位于所述第 一退让。
10、槽上方的第一滑动腔, 所述第一滑动腔中可上下滑动地安装有第一滑动块, 所述第 一滑动块中通过轴承可转动地安装有向下延伸的第二转动轴, 所述第二转动轴下端贯穿所 述第一滑动腔底壁并固定安装有防护盖, 所述防护盖中设置有开口朝下的圆形槽, 所述圆 形槽顶壁固定安装有突出于所述防护盖的密封垫, 所述升降块中设置有上下延伸且位于所 述第一滑动腔右侧的第二滑动腔, 所述升降块下端面设置有开口朝下且位于所述第二滑动 腔下方的第二退让槽, 所述第二滑动腔中可上下滑动地安装有第二滑动块, 所述第二滑动 块中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 所述转动电机下端动力连接有向下延伸的第三转动轴, 所述第 三转动轴下端贯穿所述第二。
11、滑动腔底壁并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第三摩擦片配合的第四摩擦 片, 所述第一滑动块右端面设置有上下延伸的第一齿条, 所述第二滑动块左端面设置有上 下延伸的第二齿条, 所述第一滑动腔与所述第二滑动腔之间设置有相互连通的通槽, 所述 通槽中通过第四转动轴可转动地安装有与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啮合的第三齿轮。 说明书 1/5 页 3 CN 108485905 A 3 0005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第一滑动腔顶壁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第一滑动块顶端面相 抵的第一顶压弹簧。 0006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第二滑动腔底壁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第二滑动块底端面相 抵的第二顶压弹簧。 0007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第。
12、三摩擦片与所述第四摩擦片在同一竖直线上。 0008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防护盖位于所述防护筒正上方, 且所述防护盖直径与所 述防护筒外径相等。 0009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密封垫的直径与所述离心筒的外径相等。 001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本发明装置在初始状态时, 所述升降块顶端面与所述操作腔顶端壁相抵, 由此可 允许所述离心筒的装载和卸载, 而在所述第一顶压弹簧的作用下, 所述第一滑动块被向下 顶压而使所述防护盖伸出所述第一退让槽, 在所述第二顶压弹簧的作用下, 所述第二滑动 块被向上顶压而使所述第四摩擦片收缩在所述第二退让槽中, 因此, 可确保所述离心筒的 装载和卸载时的安。
13、全性; 本发明装置在使用时, 将所述离心筒取出并将细胞液注入到所述离心筒中, 而后将所 述离心筒放置到所述防护腔中, 并同时启动所述升降电机, 所述升降电机带动所述螺纹杆 转动, 所述螺纹杆可驱动所述升降块向下滑动, 所述升降块 带动所述防护盖和第四摩擦片 分别靠近所述防护筒和第三摩擦片, 当所述密封垫与所述离心筒相抵时, 所述防护盖未与 所述防护筒接触, 且所述第四摩擦片未与所述第三摩擦片接触, 此时继续驱动所述升降块 向下滑动, 所述第一滑动块可相对于所述升降块向上滑动, 而在所述第三齿轮的作用下, 所 述第二滑动块可相对所述升降块向下滑动, 当所述第四摩擦片与所述第三摩擦片贴紧后停 止所。
14、述升降电机, 此时所述第一摩擦片与所述第二摩擦片紧密贴合, 且所述防护盖与所述 防护筒相抵, 而后启动所述转动电机, 所述转动电机通过所述第三转动轴带动所述第一转 动轴高速转动, 所述第一转动轴驱动所述第二齿轮高速转动, 所述第二齿轮驱动所述第一 齿轮高速转动, 所述第一齿轮驱动所述防护筒高速转动, 而所述防护筒可带动所述离心筒 高速转动而对细胞液进行离心操作; 由于在所述离心筒高速转动时, 所述防护盖与所述防护筒相抵, 且所述密封垫与所述 离心筒紧密贴合, 因此, 可使所述离心筒稳定转动, 同时可近一步增加使用安全性; 细胞分离完成后, 停止所述转动电机, 并反向启动所述升降电机, 所述升降。
15、电机可通过 所述螺纹杆驱动所述升降块向上滑动, 当所述升降块回复到初始状态时, 可将所述离心筒 从所述防护腔中取出, 从而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附图说明 0011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 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发明的一 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 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2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生物新材料用酶制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 2/5 页 4 CN 108485905 A 4 0013 图2是图1中箭头方向结构示意图。。
16、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 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 除了互相排斥的特 征和/或步骤以外, 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0015 本说明书 (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 摘要和附图) 中公开的任一特征, 除非特别叙 述, 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 即, 除非特别叙述, 每个特征只 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0016 如图1-2所示, 本发明装置的一种生物新材料用酶制备装置, 包括机体10和离心筒 41, 所述离心筒41底端面固定安装第一摩擦片13, 所述机体10中设置有前后连通的操作腔 11, 所述操作腔11底壁中设置有开口朝上。
17、的转动腔14, 所述转动腔14中通过轴承可转动地 安装有防护筒42, 所述防护筒42中上端伸入到所述操作腔11中, 且所述防护筒42中设置有 开口朝上的防护腔40, 所述防护腔40底壁中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第一摩擦片13配合的第二摩 擦片15, 所述防护腔40底壁中还设置有贯穿所述转动腔14的传动腔17, 所述传动腔17中设 置有与所述防护筒42固定连接的第一齿轮12, 所述传动腔17中通过第一转动轴38可转动地 安装有与所述第一齿轮12啮合的第二齿轮16, 所述第一转动轴38下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 传动腔17底壁中, 且所述第一转动轴38上端向上延伸至所述操作腔11中并固定安装有第三 摩擦片39。
18、, 所述操作腔11中还上下滑动地安装有升降块29, 所述升降块29左右两端设置有 上下连通的螺纹槽, 所述螺纹槽中螺纹配合安装有螺纹杆31, 所述螺纹杆31下端可转动地 安装在所述操作腔11底壁中, 所述螺纹杆31上端与固定安装在所述操作腔11顶壁中的升降 电机30动力连接, 所述升降块29中设置有开口朝下的第一退让槽32, 所述升降块29中设置 有上下延伸且位于所述第一退让槽32上方的第一滑动腔26, 所述第一滑动腔26中可上下滑 动地安装有第一滑动块25, 所述第一滑动块25中通过轴承可转动地安装有向下延伸的第二 转动轴27, 所述第二转动轴27下端贯穿所述第一滑动腔26底壁并固定安装有防。
19、护盖35, 所 述防护盖35中设置有开口朝下的圆形槽34, 所述圆形槽34顶壁固定安装有突出于所述防护 盖35的密封垫33, 所述升降块29中设置有上下延伸且位于所述第一滑动腔26右侧的第二滑 动腔20, 所述升降块29下端面设置有开口朝下且位于所述第二滑动腔20下方的第二退让槽 36, 所述第二滑动腔20中可上下滑动地安装有第二滑动块22, 所述第二滑动块22中固定安 装有转动电机21, 所述转动电机21下端动力连接有向下延伸的第三转动轴18, 所述第三转 动轴18下端贯穿所述第二滑动腔20底壁并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第三摩擦片39配合的第四摩 擦片37, 所述第一滑动块25右端面设置有上下延伸的。
20、第一齿条, 所述第二滑动块22左端面 设置有上下延伸的第二齿条, 所述第一滑动腔26与所述第二滑动腔20之间设置有相互连通 的通槽24, 所述通槽24中通过第四转动轴可转动地安装有与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啮合 的第三齿轮23。 0017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 其中, 所述第一滑动腔26顶壁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第一滑动块 25顶端面相抵的第一顶压弹簧28, 所述第一顶压弹簧28用以将所述第一滑动块25向下顶压 而使所述防护盖35伸出所述第一退让槽32。 0018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 其中, 所述第二滑动腔20底壁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第二滑动块 说明书 3/5 页 5 CN 108485905 A 5 22。
21、底端面相抵的第二顶压弹簧19, 所述第二顶压弹簧19用以将所述第二滑动块22向上顶压 而使所述第四摩擦片37收缩在所述第二退让槽36中。 0019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 其中, 所述第三摩擦片39与所述第四摩擦片37在同一竖直线 上。 0020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 其中, 所述防护盖35位于所述防护筒42正上方, 且所述防护盖 35直径与所述防护筒42外径相等。 0021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 其中, 所述密封垫33的直径与所述离心筒41的外径相等。 0022 本发明装置在初始状态时, 所述升降块29顶端面与所述操作腔11顶端壁相抵, 在 所述第一顶压弹簧28的作用下, 所述第一滑动块25被向下顶。
22、压而使所述防护盖35伸出所述 第一退让槽32, 在所述第二顶压弹簧19的作用下, 所述第二滑动块22被向上顶压而使所述 第四摩擦片37收缩在所述第二退让槽36中, 所述离心筒41放置在所述防护腔40中。 0023 使用时, 将所述离心筒41取出并将细胞液注入到所述离心筒41中, 而后将所述离 心筒41放置到所述防护腔40中, 并同时启动所述升降电机30, 所述升降电机30带动所述螺 纹杆31转动, 所述螺纹杆31可驱动所述升降块29向下滑动, 所述升降块29 带动所述防护盖 35和第四摩擦片37分别靠近所述防护筒42和第三摩擦片39, 当所述密封垫33与所述离心筒 41相抵时, 所述防护盖35。
23、未与所述防护筒42接触, 且所述第四摩擦片37未与所述第三摩擦 片39接触, 此时继续驱动所述升降块29向下滑动, 所述第一滑动块25可相对于所述升降块 29向上滑动, 而在所述第三齿轮23的作用下, 所述第二滑动块22可相对所述升降块29向下 滑动, 当所述第四摩擦片37与所述第三摩擦片39贴紧后停止所述升降电机30, 此时所述第 一摩擦片15与所述第二摩擦片13紧密贴合, 而后启动所述转动电机21, 所述转动电机21通 过所述第三转动轴18带动所述第一转动轴38高速转动, 所述第一转动轴38驱动所述第二齿 轮16高速转动, 所述第二齿轮16驱动所述第一齿轮12高速转动, 所述第一齿轮驱动所。
24、述防 护筒42高速转动, 而所述防护筒42可带动所述离心筒41高速转动而对细胞液进行离心操 作; 细胞分离完成后, 停止所述转动电机21, 并反向启动所述升降电机30, 所述升降电机30 可通过所述螺纹杆31驱动所述升降块29向上滑动, 当所述升降块29回复到初始状态时, 可 将所述离心筒41从所述防护腔40中取出, 从而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002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本发明装置在初始状态时, 所述升降块顶端面与所述 操作腔顶端壁相抵, 由此可允许所述离心筒的装载和卸载, 而在所述第一顶压弹簧的作用 下, 所述第一滑动块被向下顶压而使所述防护盖伸出所述第一退让槽, 在所述第二顶压弹 簧。
25、的作用下, 所述第二滑动块被向上顶压而使所述第四摩擦片收缩在所述第二退让槽中, 因此, 可确保所述离心筒的装载和卸载时的安全性; 本发明装置在使用时, 将所述离心筒取出并将细胞液注入到所述离心筒中, 而后将所 述离心筒放置到所述防护腔中, 并同时启动所述升降电机, 所述升降电机带动所述螺纹杆 转动, 所述螺纹杆可驱动所述升降块向下滑动, 所述升降块 带动所述防护盖和第四摩擦片 分别靠近所述防护筒和第三摩擦片, 当所述密封垫与所述离心筒相抵时, 所述防护盖未与 所述防护筒接触, 且所述第四摩擦片未与所述第三摩擦片接触, 此时继续驱动所述升降块 向下滑动, 所述第一滑动块可相对于所述升降块向上滑动。
26、, 而在所述第三齿轮的作用下, 所 述第二滑动块可相对所述升降块向下滑动, 当所述第四摩擦片与所述第三摩擦片贴紧后停 说明书 4/5 页 6 CN 108485905 A 6 止所述升降电机, 此时所述第一摩擦片与所述第二摩擦片紧密贴合, 且所述防护盖与所述 防护筒相抵, 而后启动所述转动电机, 所述转动电机通过所述第三转动轴带动所述第一转 动轴高速转动, 所述第一转动轴驱动所述第二齿轮高速转动, 所述第二齿轮驱动所述第一 齿轮高速转动, 所述第一齿轮驱动所述防护筒高速转动, 而所述防护筒可带动所述离心筒 高速转动而对细胞液进行离心操作; 由于在所述离心筒高速转动时, 所述防护盖与所述防护筒相。
27、抵, 且所述密封垫与所述 离心筒紧密贴合, 因此, 可使所述离心筒稳定转动, 同时可近一步增加使用安全性; 细胞分离完成后, 停止所述转动电机, 并反向启动所述升降电机, 所述升降电机可通过 所述螺纹杆驱动所述升降块向上滑动, 当所述升降块回复到初始状态时, 可将所述离心筒 从所述防护腔中取出, 从而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0025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 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 本行业的技术 人员应该了解, 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 的原理, 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 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 这些变化和 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内。 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 定。 说明书 5/5 页 7 CN 108485905 A 7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1 页 8 CN 108485905 A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