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酒及其酿造工艺.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8866737 上传时间:2021-01-0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41.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10797129.8

申请日:

20180719

公开号:

CN108531348A

公开日:

2018091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12G3/12,C12G3/02,C12R1/23

主分类号:

C12G3/12,C12G3/02,C12R1/23

申请人:

贵溪市堆金酒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日光,魏任姣

地址:

335400 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市象山水产厂子云村66号

优先权:

CN201810797129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赵艾亮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农副产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酒,组成为茶叶15‑30份,大麦150‑200份、纤维酶0.04‑0.06份,嗜酸乳杆菌0.04‑0.1份,酒曲1‑2份,余量为水;并经过泡茶、前期发酵、后期发酵、蒸馏、陈酿等步骤最终制成成品。本发明提供的茶酒,发酵时间短,茶香浓郁优雅自然,口感新颖,冰绵爽净,满口茶香酒味,酒香中茶味,回味无穷。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茶酒,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组成,茶叶15-30份,大麦150-200份、纤维酶0.04-0.06份,嗜酸乳杆菌0.04-0.1份,酒曲1-2份,余量为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酒,其特征在于,茶叶20份,大麦160份、纤维酶0.04份,嗜酸乳杆菌0.04份,酒曲1.2份,余量为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茶叶为白茶、绿茶或红茶的茶叶、茶末或茶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酒曲为安琪复合酒曲。 5.一种茶酒的酿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泡茶:将茶叶放入不锈钢桶里凉水洗净沥干,按干茶叶∶水为20∶80的质量比加入40-65℃水,润化40min,再加入嗜酸乳杆菌液调酸pH值至4.8,再降温到40℃时加入纤维素酶糖化12h,得糖化后的茶汁混合液;2)前期发酵:将150-200份大麦蒸熟,加入酒曲1-2份,下曲糖化,得麦汁,按1:1质量比将麦汁加入茶叶混合液中,发酵3天,发酵温度为32℃,得母发酵液;3)后期发酵:将母发酵液的发酵温度调节为28℃,按1-4g/100kg嗜酸乳杆菌加入母发酵液中,发酵4天,得茶酒原液;4)蒸馏:将茶酒原液中的茶糟渣和汁分离,汁抽入蒸馏锅中,甑底上放上发酵好的茶糟渣,用蒸汽蒸馏;5)陈酿:将蒸馏出来的酒按酒度数高低分批入库,陈酿老熟;6)成品:经过贮存过滤,封装,即制成茶酒。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农副产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酒及其酿造工艺。

背景技术

茶叶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著名的日常饮品,在生活中有促助消化提神的功效,饮用者多为文人骚客,茶叶中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素如茶多酚、氨基酸、维生素等。又具有抗氧化、抗辐射、抗癌、降血压、抗菌消炎的功效。古人对茶酒就有一个定义:采茗酿之,其浆无色,茶香自溢,现代人由该定义为依据,因此诞生了茶酒,即能享受酒的甘醇又能品到茶香,试验证明,中国各种茶叶的主要成份是一样的,从植物学角度不看,它们首先是茶叶,之所以会有那么多的种类,主要还是加工方法和工艺不同,但也只会改变茶叶的口感和香气,不会改变茶叶的成份。茶酒是对以茶叶为主料酿制或配制而成的各种饮用酒的统称,其酒精度有高有低,同时兼具茶和酒的风味。

目前,国内的茶酒生产以配制型为主,多为酒与茶汁液勾兑,或者在制作方面,采用白酒浸泡茶叶而制得,或且用全茶叶发酵;先用白糖混茶叶,加入酿酒酵母,采用液态发酵法技术,此发酵工艺存在杂醇油多、容易上头。再则茶叶经过参与粮食一起发酵,茶叶里面的营养成份不容易分解与提取,在茶滓渣残留,形成很大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茶酒,可以保留茶叶原有的清香,茶香自然,并富含有茶多酚,口感顺溜,冰爽良好,久喝不上头,发酵时间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茶酒,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组成,茶叶15-30份,大麦150-200份、纤维酶0.04-0.06份,嗜酸乳杆菌0.04-0.1份,酒曲1-2份,余量为水。

进一步地,茶叶20份,大麦160份、纤维酶0.04份,嗜酸乳杆菌0.04份,酒曲1.2份,余量为水。

进一步地,所述的茶叶为白茶、绿茶或红茶的茶叶、茶末或茶梗。

进一步地,所述的酒曲为安琪复合酒曲。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茶酒的酿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泡茶:将茶叶放入不锈钢桶里凉水洗净沥干,按干茶叶∶水为20∶80的质量比加入40-65℃水,润化40min,再加入嗜酸乳杆菌液调酸pH值至4.8,再降温到40℃时加入纤维素酶糖化12h,通过纤维素分解生成纤维二糖,进而水解成葡萄糖,使茶叶中的营养成分充分浸出,得糖化后的茶汁混合液;

2)前期发酵:将150-200份大麦蒸熟,加入酒曲1-2份,下曲糖化,得麦汁,按1:1质量比将麦汁加入茶叶混合液中,发酵3天,发酵温度为32℃,得母发酵液,促进茶叶中的营养成分充分浸出;

3)后期发酵:将母发酵液的发酵温度调节为28℃,按1-4g/100kg嗜酸乳杆菌加入母发酵液中,发酵4天,得茶酒原液,嗜酸乳杆菌可以产生乙酸、乳酸,去除茶的苦味和涩味,增加茶酒的醇厚感;并且能够加速未成熟的茶酒成熟,缩短发酵时间;

4)蒸馏:将茶酒原液中的茶糟渣和汁分离,汁抽入蒸馏锅中,甑底上放上发酵好的茶糟渣,用蒸汽蒸馏;

5)陈酿:将蒸馏出来的酒按酒度数高低分批入库,陈酿老熟;

6)成品:经过贮存过滤,封装,即制成茶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茶酒,茶香浓郁优雅,口感新颖,冰绵爽净,满口茶香酒味,酒香中茶味,回味无穷。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能有效的缩短发酵时间,先将茶叶先用嗜酸乳杆菌对茶叶混合液进行调酸处理,除去茶液中的碱性物质,防止碱性物质影响前期发酵与后期发酵的效果,再用纤维酶分解糖化,与麦汁混合发酵,并且采用在后期发酵中,再加入嗜酸乳杆菌,模拟人的肠胃消化环境进行控制温度发酵,增大乳杆菌的作用效果,不仅可以使茶酒的口味更佳,也有利于人体健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茶叶15-30份,大麦150-200份、纤维酶0.04-0.06份,嗜酸乳杆菌0.04-0.1份,酒曲0.2-0.5份,余量为水。

茶酒的组成为:茶叶20份,大麦160份、纤维酶0.04份,嗜酸乳杆菌0.04份,酒曲1.2份,余量为水。

按以下步骤制备而成:

1)泡茶:将20kg陈茶放入不锈钢桶里,再加入80kg的46℃水,润化40min,将0.6g嗜酸乳杆菌加入茶液中调节pH值至4.8脱碱茶叶混合液;再在40℃加入纤维素酶静放24h,得茶叶混合液备用

2)前期发酵:将160kg份大麦蒸熟,加入酒曲1.2kg,下曲糖化,得麦汁,按1:1质量比将麦汁加入茶叶混合液中,发酵3天,发酵温度为32℃,得母发酵液;

3)后期发酵:将母发酵液的发酵温度调节为28℃,按1/100kg嗜酸乳杆菌加入母发酵液中,发酵2天,得茶酒原液;

4)蒸馏:将茶酒原液中的茶糟渣和汁分离,汁抽入蒸馏锅中,甑底上放上发酵好的茶糟渣,用蒸汽蒸馏;

5)陈酿:将蒸馏出来的酒按酒度数高低分批入库,陈酿老熟;

6)成品:经过贮存过滤,封装,即制成茶酒。

实施例2

茶酒的组成为:茶叶15份,大麦160份、纤维酶0.04份,嗜酸乳杆菌0.04份,酒曲1.2份,余量为水。

按以下步骤制备而成:

1)泡茶:将15kg绿茶放入不锈钢桶里,再加入60kg的46℃水,润化40min,将0.6g嗜酸乳杆菌加入茶液中调节pH值至4.8脱碱茶叶混合液;再在40℃加入纤维素酶静放24h,得茶叶混合液备用

2)前期发酵:将150kg份大麦蒸熟,加入安琪复合酒曲1kg,下曲糖化,得麦汁,按1:1质量比将麦汁加入茶叶混合液中,发酵3天,发酵温度为32℃,得母发酵液;

3)后期发酵:将母发酵液的发酵温度调节为28℃,按3/100kg嗜酸乳杆菌加入母发酵液中,发酵3天,得茶酒原液;

4)蒸馏:将茶酒原液中的茶糟渣和汁分离,汁抽入蒸馏锅中,甑底上放上发酵好的茶糟渣,用蒸汽蒸馏;

5)陈酿:将蒸馏出来的酒按酒度数高低分批入库,陈酿老熟;

6)成品:经过贮存过滤,封装,即制成茶酒。

实施例3

茶酒的组成为:茶叶30份,大麦200份、纤维酶0.06份,嗜酸乳杆菌0.1份,酒曲2份,余量为水。

按以下步骤制备而成:

1)泡茶:将30kg红茶放入不锈钢桶里,再加入120kg的46℃水,润化40min,将0.8g嗜酸乳杆菌加入茶液中调节pH值至4.8脱碱茶叶混合液;再在40℃加入纤维素酶静放24h,得茶叶混合液备用

2)前期发酵:将200kg份大麦蒸熟,加入安琪复合酒曲2kg,下曲糖化,得麦汁,按1:1质量比将麦汁加入茶叶混合液中,发酵3天,发酵温度为32℃,得母发酵液;

3)后期发酵:将母发酵液的发酵温度调节为28℃,按4/100kg嗜酸乳杆菌加入母发酵液中,发酵4天,得茶酒原液;

4)蒸馏:将茶酒原液中的茶糟渣和汁分离,汁抽入蒸馏锅中,甑底上放上发酵好的茶糟渣,用蒸汽蒸馏;

5)陈酿:将蒸馏出来的酒按酒度数高低分批入库,陈酿老熟;

6)成品:经过贮存过滤,封装,即制成茶酒。

实验一

在本发明提供的茶酒的酿造工艺的第一步泡茶中,需要添加嗜酸乳杆菌进行调酸,该步对茶酒的品质和香气影响至关重要。

按照实施例1制备茶酒,其他对比例将第一步泡茶中的添加嗜酸乳杆菌分别替换为柠檬酸、白酒和乙酸,测定茶酒的总脂、总酸、茶多酚的含量以及氧化时间,并对茶酒的呈香、口感和色泽进行感官评定。

表1嗜酸乳杆菌与其他调酸方式的实验结果

从表1的结果可以看出,添加嗜酸乳杆菌的茶酒,总脂、茶多酚的含量远远高于其他常规的调酸方式制备的茶酒,氧化时间也远远长于其他调酸方式;从感官评定的结果也可以看出,添加嗜酸乳杆菌的茶酒,呈香、口感和色泽优于其他调酸方式,表明嗜酸乳杆菌的添加不仅可以很好的保留茶叶的营养成分,也可以使茶酒的茶香浓郁优雅,口感新颖,冰绵爽净,满口茶香酒味,酒香中茶味,回味无穷,使茶酒口感更佳。

尽管已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和列举,应当理解,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上述实施例做出修改或者采用等同的替代方案,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一种茶酒及其酿造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茶酒及其酿造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茶酒及其酿造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茶酒及其酿造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茶酒及其酿造工艺.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797129.8 (22)申请日 2018.07.19 (71)申请人 贵溪市堆金酒业有限公司 地址 335400 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市象山水 产厂子云村66号 (72)发明人 王日光魏任姣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246 代理人 赵艾亮 (51)Int.Cl. C12G 3/12(2006.01) C12G 3/02(2006.01) C12R 1/23(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茶酒及其酿造工艺 (57)摘要 本发。

2、明涉及食品加工、 农副产品加工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茶酒, 组成为茶叶15-30份, 大麦 150-200份、 纤维酶0.04-0.06份, 嗜酸乳杆菌 0.04-0.1份, 酒曲1-2份, 余量为水; 并经过泡茶、 前期发酵、 后期发酵、 蒸馏、 陈酿等步骤最终制成 成品。 本发明提供的茶酒, 发酵时间短, 茶香浓郁 优雅自然, 口感新颖, 冰绵爽净, 满口茶香酒味, 酒香中茶味, 回味无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CN 108531348 A 2018.09.14 CN 108531348 A 1.一种茶酒, 其特征在于, 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组成, 茶叶15-30份, 大麦150-2。

3、00份、 纤维酶0.04-0.06份, 嗜酸乳杆菌0.04-0.1份, 酒曲1-2份, 余量为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酒, 其特征在于, 茶叶20份, 大麦160份、 纤维酶0.04份, 嗜酸乳杆菌0.04份, 酒曲1.2份, 余量为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酒,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茶叶为白茶、 绿茶或红茶的茶 叶、 茶末或茶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酒,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酒曲为安琪复合酒曲。 5.一种茶酒的酿造工艺,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1)泡茶: 将茶叶放入不锈钢桶里凉水洗净沥干, 按干茶叶 水为20 80的质量比加入40- 65水, 润化4。

4、0min, 再加入嗜酸乳杆菌液调酸pH值至4.8, 再降温到40时加入纤维素酶糖 化12h, 得糖化后的茶汁混合液; 2)前期发酵: 将150-200份大麦蒸熟, 加入酒曲1-2份, 下曲糖化, 得麦汁, 按1:1质量比 将麦汁加入茶叶混合液中, 发酵3天, 发酵温度为32, 得母发酵液; 3)后期发酵: 将母发酵液的发酵温度调节为28, 按1-4g/100kg嗜酸乳杆菌加入母发 酵液中, 发酵4天, 得茶酒原液; 4)蒸馏: 将茶酒原液中的茶糟渣和汁分离, 汁抽入蒸馏锅中, 甑底上放上发酵好的茶糟 渣, 用蒸汽蒸馏; 5)陈酿: 将蒸馏出来的酒按酒度数高低分批入库, 陈酿老熟; 6)成品: 。

5、经过贮存过滤, 封装, 即制成茶酒。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08531348 A 2 一种茶酒及其酿造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 农副产品加工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茶酒及其酿造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茶叶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著名的日常饮品, 在生活中有促助消化提神的功效, 饮 用者多为文人骚客, 茶叶中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素如茶多酚、 氨基酸、 维生素等。 又 具有抗氧化、 抗辐射、 抗癌、 降血压、 抗菌消炎的功效。 古人对茶酒就有一个定义: 采茗酿之, 其浆无色, 茶香自溢, 现代人由该定义为依据, 因此诞生了茶酒, 即能享受酒的甘醇又能品 到茶香, 。

6、试验证明, 中国各种茶叶的主要成份是一样的, 从植物学角度不看, 它们首先是茶 叶, 之所以会有那么多的种类, 主要还是加工方法和工艺不同, 但也只会改变茶叶的口感和 香气, 不会改变茶叶的成份。 茶酒是对以茶叶为主料酿制或配制而成的各种饮用酒的统称, 其酒精度有高有低, 同时兼具茶和酒的风味。 0003 目前, 国内的茶酒生产以配制型为主, 多为酒与茶汁液勾兑, 或者在制作方面, 采 用白酒浸泡茶叶而制得, 或且用全茶叶发酵; 先用白糖混茶叶, 加入酿酒酵母, 采用液态发 酵法技术, 此发酵工艺存在杂醇油多、 容易上头。 再则茶叶经过参与粮食一起发酵, 茶叶里 面的营养成份不容易分解与提取,。

7、 在茶滓渣残留, 形成很大的浪费。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茶酒, 可以保留茶叶原有的清香, 茶香自然, 并富含有茶 多酚, 口感顺溜, 冰爽良好, 久喝不上头, 发酵时间短。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 一种茶酒, 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组成, 茶叶15-30份, 大麦150-200份、 纤维酶 0.04-0.06份, 嗜酸乳杆菌0.04-0.1份, 酒曲1-2份, 余量为水。 0007 进一步地, 茶叶20份, 大麦160份、 纤维酶0.04份, 嗜酸乳杆菌0.04份, 酒曲1.2份, 余量为水。 0008 进一步地, 所述的茶叶为白茶、。

8、 绿茶或红茶的茶叶、 茶末或茶梗。 0009 进一步地, 所述的酒曲为安琪复合酒曲。 001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茶酒的酿造工艺, 包括以下步骤: 0011 1)泡茶: 将茶叶放入不锈钢桶里凉水洗净沥干, 按干茶叶 水为20 80的质量比加 入40-65水, 润化40min, 再加入嗜酸乳杆菌液调酸pH值至4.8, 再降温到40时加入纤维 素酶糖化12h, 通过纤维素分解生成纤维二糖, 进而水解成葡萄糖, 使茶叶中的营养成分充 分浸出, 得糖化后的茶汁混合液; 0012 2)前期发酵: 将150-200份大麦蒸熟, 加入酒曲1-2份, 下曲糖化, 得麦汁, 按1:1质 量比将麦汁加入茶叶混合液。

9、中, 发酵3天, 发酵温度为32, 得母发酵液, 促进茶叶中的营养 成分充分浸出; 0013 3)后期发酵: 将母发酵液的发酵温度调节为28, 按1-4g/100kg嗜酸乳杆菌加入 说明书 1/4 页 3 CN 108531348 A 3 母发酵液中, 发酵4天, 得茶酒原液, 嗜酸乳杆菌可以产生乙酸、 乳酸, 去除茶的苦味和涩味, 增加茶酒的醇厚感; 并且能够加速未成熟的茶酒成熟, 缩短发酵时间; 0014 4)蒸馏: 将茶酒原液中的茶糟渣和汁分离, 汁抽入蒸馏锅中, 甑底上放上发酵好的 茶糟渣, 用蒸汽蒸馏; 0015 5)陈酿: 将蒸馏出来的酒按酒度数高低分批入库, 陈酿老熟; 0016。

10、 6)成品: 经过贮存过滤, 封装, 即制成茶酒。 0017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8 本发明提供的茶酒, 茶香浓郁优雅, 口感新颖, 冰绵爽净, 满口茶香酒味, 酒香中茶 味, 回味无穷。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 能有效的缩短发酵时间, 先将茶叶先用嗜酸乳杆菌 对茶叶混合液进行调酸处理, 除去茶液中的碱性物质, 防止碱性物质影响前期发酵与后期 发酵的效果, 再用纤维酶分解糖化, 与麦汁混合发酵, 并且采用在后期发酵中, 再加入嗜酸 乳杆菌, 模拟人的肠胃消化环境进行控制温度发酵, 增大乳杆菌的作用效果, 不仅可以使茶 酒的口味更佳, 也有利于人体健康。 具体实施方式 。

11、0019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 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 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 围。 0020 实施例1 0021 茶叶15-30份, 大麦150-200份、 纤维酶0.04-0.06份, 嗜酸乳杆菌0.04-0.1份, 酒曲 0.2-0.5份, 余量为水。 0022 茶酒的组成为: 茶叶20份, 大麦160份、 纤维酶0.04份, 嗜酸乳杆菌0.04份, 酒曲1.2 份, 余量为水。 0023 按以下步骤制备而成:。

12、 0024 1)泡茶: 将20kg陈茶放入不锈钢桶里, 再加入80kg的46水, 润化40min, 将0.6g嗜 酸乳杆菌加入茶液中调节pH值至4.8脱碱茶叶混合液; 再在40加入纤维素酶静放24h, 得 茶叶混合液备用 0025 2)前期发酵: 将160kg份大麦蒸熟, 加入酒曲1.2kg, 下曲糖化, 得麦汁, 按1:1质量 比将麦汁加入茶叶混合液中, 发酵3天, 发酵温度为32, 得母发酵液; 0026 3)后期发酵: 将母发酵液的发酵温度调节为28, 按1/100kg嗜酸乳杆菌加入母发 酵液中, 发酵2天, 得茶酒原液; 0027 4)蒸馏: 将茶酒原液中的茶糟渣和汁分离, 汁抽入蒸馏。

13、锅中, 甑底上放上发酵好的 茶糟渣, 用蒸汽蒸馏; 0028 5)陈酿: 将蒸馏出来的酒按酒度数高低分批入库, 陈酿老熟; 0029 6)成品: 经过贮存过滤, 封装, 即制成茶酒。 0030 实施例2 0031 茶酒的组成为: 茶叶15份, 大麦160份、 纤维酶0.04份, 嗜酸乳杆菌0.04份, 酒曲1.2 份, 余量为水。 说明书 2/4 页 4 CN 108531348 A 4 0032 按以下步骤制备而成: 0033 1)泡茶: 将15kg绿茶放入不锈钢桶里, 再加入60kg的46水, 润化40min, 将0.6g嗜 酸乳杆菌加入茶液中调节pH值至4.8脱碱茶叶混合液; 再在40加。

14、入纤维素酶静放24h, 得 茶叶混合液备用 0034 2)前期发酵: 将150kg份大麦蒸熟, 加入安琪复合酒曲1kg, 下曲糖化, 得麦汁, 按1: 1质量比将麦汁加入茶叶混合液中, 发酵3天, 发酵温度为32, 得母发酵液; 0035 3)后期发酵: 将母发酵液的发酵温度调节为28, 按3/100kg嗜酸乳杆菌加入母发 酵液中, 发酵3天, 得茶酒原液; 0036 4)蒸馏: 将茶酒原液中的茶糟渣和汁分离, 汁抽入蒸馏锅中, 甑底上放上发酵好的 茶糟渣, 用蒸汽蒸馏; 0037 5)陈酿: 将蒸馏出来的酒按酒度数高低分批入库, 陈酿老熟; 0038 6)成品: 经过贮存过滤, 封装, 即制。

15、成茶酒。 0039 实施例3 0040 茶酒的组成为: 茶叶30份, 大麦200份、 纤维酶0.06份, 嗜酸乳杆菌0.1份, 酒曲2份, 余量为水。 0041 按以下步骤制备而成: 0042 1)泡茶: 将30kg红茶放入不锈钢桶里, 再加入120kg的46水, 润化40min, 将0.8g 嗜酸乳杆菌加入茶液中调节pH值至4.8脱碱茶叶混合液; 再在40加入纤维素酶静放24h, 得茶叶混合液备用 0043 2)前期发酵: 将200kg份大麦蒸熟, 加入安琪复合酒曲2kg, 下曲糖化, 得麦汁, 按1: 1质量比将麦汁加入茶叶混合液中, 发酵3天, 发酵温度为32, 得母发酵液; 0044 。

16、3)后期发酵: 将母发酵液的发酵温度调节为28, 按4/100kg嗜酸乳杆菌加入母发 酵液中, 发酵4天, 得茶酒原液; 0045 4)蒸馏: 将茶酒原液中的茶糟渣和汁分离, 汁抽入蒸馏锅中, 甑底上放上发酵好的 茶糟渣, 用蒸汽蒸馏; 0046 5)陈酿: 将蒸馏出来的酒按酒度数高低分批入库, 陈酿老熟; 0047 6)成品: 经过贮存过滤, 封装, 即制成茶酒。 0048 实验一 0049 在本发明提供的茶酒的酿造工艺的第一步泡茶中, 需要添加嗜酸乳杆菌进行调 酸, 该步对茶酒的品质和香气影响至关重要。 0050 按照实施例1制备茶酒, 其他对比例将第一步泡茶中的添加嗜酸乳杆菌分别替换 为。

17、柠檬酸、 白酒和乙酸, 测定茶酒的总脂、 总酸、 茶多酚的含量以及氧化时间, 并对茶酒的呈 香、 口感和色泽进行感官评定。 0051 表1嗜酸乳杆菌与其他调酸方式的实验结果 说明书 3/4 页 5 CN 108531348 A 5 0052 0053 从表1的结果可以看出, 添加嗜酸乳杆菌的茶酒, 总脂、 茶多酚的含量远远高于其 他常规的调酸方式制备的茶酒, 氧化时间也远远长于其他调酸方式; 从感官评定的结果也 可以看出, 添加嗜酸乳杆菌的茶酒, 呈香、 口感和色泽优于其他调酸方式, 表明嗜酸乳杆菌 的添加不仅可以很好的保留茶叶的营养成分, 也可以使茶酒的茶香浓郁优雅, 口感新颖, 冰 绵爽净, 满口茶香酒味, 酒香中茶味, 回味无穷, 使茶酒口感更佳。 0054 尽管已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和列举, 应当理解, 对于本领 域技术人员来说, 对上述实施例做出修改或者采用等同的替代方案, 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 员而言是显而易见, 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 均属于本发明 要求保护的范围。 说明书 4/4 页 6 CN 108531348 A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