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装置的安装结构和罐装置以及泵装置.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885717 上传时间:2018-03-16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796.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9126142.9

申请日:

1999.12.08

公开号:

CN1256367A

公开日:

2000.06.14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4.11.3|||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权的转移)变更项目: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地址: 日本长野县; 象印冷热水瓶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日本变更后权利人: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地址: 日本长野县登记生效日:2007.2.16|||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株式会社三协精机制作所 地址: 日本长野县; 象印冷热水瓶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日本变更后: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地址: 日本长野县; 象印冷热水瓶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日本|||授权|||公开|||实质审查的生效申请日:1999.12.8

IPC分类号:

F04D29/66

主分类号:

F04D29/66

申请人:

株式会社三协精机制作所; 象印冷热水瓶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吉川伸一; 中曾根毅

地址:

日本长野县

优先权:

1998.12.09 JP 368549/98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侯佳猷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提供一种马达驱动噪音不在框体内部共鸣的泵装置安装结构及罐装置。并提供一种结构上不漏水并能分解修理的罐装置。通过使水箱4与泵装置1连通的导入管8、使框体3的外部与泵装置1连通的排出管7而将以马达6的驱动力将配置在框体3内的水箱4内的液体向外部排出的泵装置1与水箱4和框体3的本体保持不直接接触地安装在框体3内。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泵装置的安装结构,构成为用于将配置在框体内对液体进行储存 的水箱与配置在所述框体上部供液体排出到框体外部的排出管连通,使用马 达的驱动力将所述水箱内的液体送出到所述排出管,其特征在于,通过用连 通所述水箱与所述泵装置的导入管和排出管使所述泵装置保持为不与所述水 箱及所述框体本体直接接触而将泵装置安装在所述框体内。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装置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装置与所 述导入管用吸收由所述马达驱动产生的振动的弹性材料形成的接合件连接。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泵装置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入管 用吸收由所述马达驱动产生的振动的弹性材料形成。
4: 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泵装置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泵 装置和所述排出管用吸收由所述马达驱动产生的振动的弹性材料形成的接合 件连接。
5: 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泵装置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排出管用吸收由所述马达驱动产生的振动的弹性材料形成。
6: 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泵装置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 所述泵装置的外周面的一定部位处装填有吸收由所述马达驱动产生的振动的 弹性材料,并采取防止所述振动传递到所述框体本体和所述水箱上的结构。
7: 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泵装置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 所述框体本体及所述水箱任一方或双方的一定部位处装填有吸收由所述马达 驱动产生的振动的弹性材料,并采取防止振动传递到所述框体本体和所述水 箱上的结构。
8: 具有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泵装置的安装结构的罐装置,其 特征在于,具有:外装壳体,配置在所述外装壳体内的水箱,用于使所述水 箱内的液体排出到所述外装壳体外部的排出管,使所述水箱与所述排出管连 通并使用马达的驱动力将所述水箱内的液体送出到所述排出管的泵装置。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水箱侧壁的外侧将所 述泵装置配置成马达输出轴纵向设置,同时在使所述导入管弯曲成U字形的 状态下使所述水箱的底面部与所述泵装置连通。
10: 一种泵装置,具有:具有导入液体用的导入部及排出液体用的排出部 的壳体,转动自如地配置在该壳体内并通过转动使壳体内的液体从排出部排 出的转动叶片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叶片部件通过从所述导入部或所 述排出部插入所述壳体内而配置在所述壳体内。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入部以能插入转动 叶片的方式构成,并通过在所述导入部装填具有对设于液体源处的排出口和 导入部的口径不同进行调整的圆锥部的接合件,而使所述泵装置与所述液体 源连通。

说明书


泵装置的安装结构和罐装置以及泵装置

    本发明涉及通过马达的驱动力使框体内的液体排出到外部的泵装置的安装结构和罐装置以及泵装置。

    在利用马达驱动源且内部装有抽吸液体的电动泵装置的装置方面,目前已提出各种申请(参照日本专利实开平1-59530号公报)。这种罐装置为在作为框体的外壳内设置固定有用于储存液体的水箱。而且,罐装置在外壳的内壁与水箱之间的空隙部分具有用于使液体向外壳外部排出的排出口与水箱连通的液体通路,并在该液体通路内配置有电动泵装置。另外,作为泵装置,采用通过使叶片高速转动而给予液体回转运动并通过离心作用使液体排出的离心泵,或日本专利特开平7-217600号公报所记载的结构,即具有叶片和螺旋结构的泵装置等。

    具有上述电动泵装置的罐装置能通过仅将按钮按下等简单动作容易地将水箱内的热水注入小壶或水杯等。然而,在上述罐装置中,由于在结构上泵装置是通过螺纹紧固等固定在水箱的外壁上,由于用于抽吸热水的马达驱动而产生地马达或叶片等的振动直接传递到水箱。因此,这种振动在外壳内部引起共鸣,造成噪音很大的问题。

    另外,装入上述罐装置内的泵装置都构成为将叶片配置在成为液体通路的一部分的壳体的内部。而且通过使叶片在壳体内转动使液体通过离心作用排出。该叶片的外径大于导入液体用的导入口或排出液体用的排出口的内径。因此,泵装置在壳体上在导入口和排出口以外设有特别开口,通过由该开口插入叶片后,在该开口上使具有分隔部的别的壳体密封固定,可实现内部配置有叶片的壳体的密封。

    其结果,在上述泵装置中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壳体的密封不好而发生漏水,(2)需要别的壳体,零件数多,成本高。另外,在通过焊接别的壳体进行固定的场合,虽然不发生漏水问题,但存在泵装置内部发生故障情况下难以进行分解修理的问题。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框体内部无马达驱动噪音共鸣、低噪音的泵装置的安装结构和罐装置。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结构简单、无漏水、且能分解修理的泵装置。

    为实现以上目的,技术方案1记载的发明为一种泵装置的安装结构,构成为用于将配置在框体内对液体进行储存的水箱与配置在框体上部供液体排出到框体外部的排出管连通,使用马达的驱动力将水箱内的液体送出到排出管,其中,通过用连通水箱与泵装置的导入管和排出管使泵装置保持为不与水箱及框体本体直接接触而将泵装置安装在框体内。因此,泵装置的马达驱动的振动并不直接传递到水箱或框体本体上,框体内部难以产生共鸣。

    技术方案2记载的发明为如技术方案1记载的泵装置的安装结构,其中,该泵装置与导入管用吸收由马达驱动产生的振动的弹性材料形成的接合件连接。因此,马达驱动的振动由接合件加以吸收,不会进一步传递到水箱或框体本体上,框体内部难以产生共鸣。

    技术方案3记载的发明为如技术方案1或2记载的泵装置的安装结构,其中,该导入管用吸收由马达驱动产生的振动的弹性材料形成,马达驱动的振动由导入管加以吸收,不会进一步传递到水箱或框体本体上,框体内部难以产生共鸣。

    技术方案4记载的发明为如技术方案1、2或3记载的泵装置的安装结构,其中,该泵装置和排出管用吸收由马达驱动产生的振动的弹性材料形成的接合件连接。因此,马达驱动的振动由接合件加以吸收,不会进一步传递到水箱或框体本体上,框体内部难以产生共鸣。

    技术方案5记载的发明为如技术方案1、2、3或4记载的泵装置的安装结构,其中,该排出管用吸收由马达驱动产生的振动的弹性材料形成,马达驱动的振动由排出管加以吸收,不会进一步传递到水箱或框体本体上,框体内部难以产生共鸣。

    技术方案6记载的发明为如技术方案1至5中任一项记载的泵装置的安装结构,其中,在泵装置的外周面的一定部位处装填有吸收由马达驱动产生的振动的弹性材料,并采取防止振动传递到框体本体和上述水箱上的结构。因此,即使泵装置万一与框体本体或水箱接触,也不会将振动传递到框体本体或水箱上,框体内部难以产生共鸣。

    技术方案7记载的发明为如技术方案1至6中任一项记载的泵装置的安装结构,其中,在框体本体及水箱任一方或双方的一定部位处装填有吸收由马达驱动产生的振动的弹性材料,并采取防止振动传递到框体本体和上述水箱上的结构。因此,即使泵装置万一与框体本体或水箱接触,也不会将振动传递到框体本体或水箱上,框体内部难以产生共鸣。

    技术方案8记载的发明为具有如技术方案1至7中任一项记载的泵装置的安装结构的罐装置,其中,具有:外装壳体,配置在该外装壳体内的水箱,用于使该水箱内的液体排出到外装壳体外部的排出管,使水箱与排出管连通并使用马达的驱动力将水箱内的液体送出到排出管的泵装置。因此,具有上述泵装置的安装结构的作用,即框体内部难以产生共鸣,可实现低噪音化。

    技术方案9记载的发明为如技术方案8记载的罐装置,其中,在水箱侧壁的外侧将泵装置配置成马达输出轴纵向设置,同时在使导入管弯曲成U字形的状态下使水箱的底面部与泵装置连通。因此能有效利用水箱外侧空间,同时,马达的振动方向与泵装置的重力作用方向相分散,故不会使振动增幅。

    技术方案10记载的发明为一种泵装置,具有:具有导入液体用的导入部及排出液体用的排出部的壳体,转动自如地配置在该壳体内并通过转动使壳体内的液体从排出部排出的转动叶片部件,其中,转动叶片部件通过从导入部或排出部插入壳体内而配置在壳体内。因此,能提供成本低、结构简单而不漏水、且能分解修理的泵装置。而且,如通过橡胶等的接合件使导入部与排出部与液体源及排出口连通,则能用一个部件构成壳体,能容易地防止漏水等。

    技术方案11记载的发明为如技术方案10记载的泵装置,其中,该导入部以能插入转动叶片的方式构成,并通过在该导入部装填具有对设于液体源处的排出口和导入部的口径不同进行调整的圆锥部的接合件,而使泵装置与液体源连通。因此,能根据泵装置所要求的泵能力等对转动叶片的外形尺寸进行各种设定,能从导入部插入叶轮,而且不必在意液体源的排出口的口径。

    附图简单说明:

    图1为表示采用本发明实施形态的泵装置的安装结构并装入该泵装置的整个罐装置的局部剖面立体图。

    图2为图1的罐装置的要部剖面图。

    图3为从图2中箭头III方向所见的罐装置内的泵装置的纵剖面图。

    图4为从图3中箭头IV方向所见的罐装置内的泵装置的俯视图。

    图5为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的小型泵装置的叶片及螺杆的俯视图。

    图6为图5示出叶片的VI-VI剖面图。

    图7为从图6中箭头VII方向所见叶片的图。

    图8为从图6中箭头VIII方向所见叶片的图。

    以下根据图1至图8说明本发明实施形态的泵装置的安装结构和罐装置以及泵装置。另外,在本实施形态中是将泵装置1作为装入具有作为框体的外装壳体3的具有电水壶功能的罐装置2进行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罐装置2主要包括作为框体的外装壳体3,配置在外装壳体3的内部并作为储存冷水或热水等液体用的液体源的水箱4,用于使水箱4内的液体排出到外装壳体3外部的液体通路5,构成该液体通路5的一部分并使用马达6的驱动力将水箱4内的液体从导入管8导入并向排出管7送出的泵装置1。

    外装壳体3形成为具有底部3a的大致杯状,内部容置有作为液体源的水箱4,在该水箱4的上侧形成的开口部处开关自如地安装有具有蒸汽孔9a的盖9。另外,在水箱4的上端周缘形成有外侧为弯曲形状的弯曲部4a,通过该弯曲部4a与形成于外壳体3的内侧的肩部10的台阶部10a扣合,而在外装壳体3的内侧对水箱4加以支承。

    在外装壳体3的前面上部中央部分设有向外侧突出状形成的嘴部11。在该嘴部11的下侧面,用于将从水箱4送来的液体注入杯等的注入口12与设于该下侧面的冷水或热水等的出口用的开口面对设置。该注入口12与排出管7连接。另外,在外装壳体3的外周面的嘴部11的下侧设有用于知道水箱4内的液体大致数量的水位指示窗13。

    水箱4形成为具有底面部4b及立设于该底面部4b的外周端部分的圆筒状侧壁4c的大致杯状,以供液体进入。而且,在底面部4b上设有电热装置4d,通过使电热装置4d对水箱4内的水进行加热。使用马达6的驱动力将液体向排出管7送出的泵装置1在该水箱4的侧壁4c的外侧被配置成输出轴6a为纵向设置。另外,在水箱4的底面部4b上设有作为与泵装置1连通的排出口的连通孔4e。因此,水箱4与外装壳体3的外部连通。

    液体通路5为使水箱4与外装壳体3的外部连通,包括有使配置在外装壳体3的上部的液体排出到外装壳体3外部用的排出管7,与该排出管7连接的泵装置1,连通泵装置与水箱4的导入管8。而且,如图2和图3所示,泵装置1在经接合件7a与排出管7连接的同时并与导入管8连接,该泵装置1通过这些排出管7和导入管8保持不与水箱4和外装壳体3的内壁直接接触。泵装置1通过这种结构被安装在外装壳体3内。

    排出管7用于使水箱4内的液体排出到外装壳体3外部,它连接泵装置1和注入口12。该排出管7用在途中部分两处具有大致90°弯曲部分的透明圆筒状玻璃制材料形成,并能从水位指示窗13知道液体通路5内的水位。

    使该排出管7的下端部分弯曲形成的部位和形成于泵装置1的侧面的排出口部14d系通过吸收泵装置1的马达6驱动时产生的振动的弹性材料、具体地说是通过符合食品卫生法和食品添加物规格标准的硅酮橡胶制的器具形成的接合件7a加以连接。该接合件7a能防止泵装置1的振动传递到水箱4和外装壳体3上,并作为加强排出管7与壳体14的连接而防止从连接部分漏水。另外,排出管7与配置在泵装置1的下侧的导入管8配合,使泵装置1保持为不与水箱4和外装壳体3的内壁直接接触。

    另外,本实施形态的泵装置1虽然是通过用弹性材料形成的接合件7a连接排出管7,但排出管7本身也可用弹性材料形成,并直接与壳体14的排出口14d连接。采用这种结构,具有能吸收马达6驱动时的振动并防止外装壳体3内振动共鸣的效果。另外,这种情况下由于难以用透明材料构成排出管7,也可不设水位指示窗13而用传感器等来感知道液体的残留量。

    另外,本实施形态的泵装置1由于为与用弹性材料形成的导入管8连接的结构,通过导入管8能在一定程度上吸收马达6的振动。然而,也可采用在排出管7侧不具有吸收振动的弹性材料的结构。

    另外,使排出管7的上端部分弯曲形成的部位与注入口12连接。注入口12靠近设于嘴部11的下罩板3b的排出开口3c。在与这些排出管7的注入口12的连接部分具有使用者可通过手动开闭的开闭阀30。另外,本实施形态的泵装置1一旦以打开开闭阀30的状态使热水开关接通,即通过微机(未图示)控制,马达6开始驱动,对水箱4内的液体进行抽吸并由注入口12排出。这种结构的排出管7为使由导入管8导入的液体从导入管8上侧的位置排出而配置成容置在形成于外装壳体3的上部的嘴部11与肩部10之间。

    另一方面,导入管8为使水箱4的底面部4b与在配置成沿水箱4的外侧纵向设置的泵装置1连通的管状接合件,并在水箱4的下部以弯曲成U字形的状态加以配置。该导入管8系用吸收泵装置1的马达6驱动时产生的振动的弹性材料、具体地说是通过符合食品卫生法和食品添加物规格标准的硅酮橡胶形成。而且,导入管8在防止将泵装置1的振动传递到水箱4和外装壳体3上的同时,并作为加强导入管8与壳体14的连接而防止从连接部分漏水。另外,导入管8与配置在泵装置1的上侧的排出管7配合,使泵装置1保持为不与水箱4和外装壳体3的内壁直接接触。该导入管8的一端与在水箱4的底面部4b上突出形成的连通孔4e连接,从而使导入管8与水箱4连通。

    另外,导入管8的另一端装填在泵装置1的吸引口14c中。在与该导入管8的泵装置1的连接部分形成对与为插入螺杆15和叶轮16而加大口径构成的泵装置1的吸引口14c和设于水箱4的导入管8的口径不同进行调整的圆锥部8a。即,该圆锥部8a为形成导入管8的内径朝向吸引口14c渐渐增大的斜面。这种结构系根据泵装置1要求的泵能力等对螺杆15及叶轮16的外形尺寸进行各种设定,即为将其插入而将吸引口14c作大口径,使水箱4和泵装置1也易于连接。另外,该圆锥部8a由于受到泵装置1的重力而能可靠地保持其在泵装置1在外装壳体3内的位置。

    另外,本实施形态的泵装置1虽然为将导入管8与泵装置1直接连接的结构,但也可通过其它接合件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如采用能吸收马达6驱动时的振动的弹性材料形成接合件,则导入管8也可用玻璃管等硬物形成。另外,在本实施形态中,系通过由弹性材料形成的接合件7a连接排出管7,由于排出管7侧为能吸收一定程度振动的结构,故导入管8也可用玻璃管等硬物构成,也可与泵装置1直接连接。此外,也可通过硬物构成的接合件连接硬物构成的导入管8。另外,在采用其它材料的接合件时,用于调节如上述圆锥部那样的连通孔4e和吸引口14c的口径的部位也可设在其接合件上或设在导入管上。

    泵装置1是流体通路5的一部分,它包括:形成大致圆筒状的壳体14,配置在壳体14内的螺杆15及作为转动叶片部件的叶片16,作为驱动源的马达6。该泵装置1通过使螺杆15及叶轮16在壳体14内转动而将水箱4内的液体吸入流体通路5内,并将进入流体通路5内的液体送出到排出管7中。另外,螺杆15及叶轮16通过将叶轮16嵌合固定在螺杆15的轴部15a中而成为一体,并由马达6的驱动力一体转动。

    壳体14包括:罩复螺杆15的部分即构成螺旋泵室17的部分,罩复叶轮16的部分即构成离心泵室18的部分。而该壳体14则包括:作为用于导入液体的导入部的吸引口14c,作为用于排出液体的排出部的排出口部14d,且液体通过内侧的空间部分。

    如图3所示,壳体14的外周面形成为大致圆筒状且一端侧开放的杯状部件,在不开放侧的端部即上端缘部分则形成向外侧弯曲形成的安装部14a。该安装部14a用于对后述的磁壳体19进行装着。另外,在该壳体14的内侧形成有连接台阶部20与台阶部20的内杯部14b。壳体14为其内杯部14b构成罩复叶片16的离心泵室18,其它部分即内径大的部分构成罩复螺杆15的螺旋泵室17。

    在这种结构的壳体14的上端侧固定有对由铁素体磁铁形成的叶轮16加以感应、并将用于对叶轮16和螺杆15加以回转驱动的驱动磁铁21容置在内部的杯状的磁壳体19。该磁壳体19具有突出于外周部外侧的两个固定部19a,使壳体14的安装部14a与这些固定部19a接合,并通过分别将螺栓19b插入螺孔19c而安装在壳体14的上端部分。而且,在磁壳体19的上部19d设有多个螺孔19e,并以使马达6的底部6b与该上部19d接合的状态,通过将螺栓19f插入螺孔19e而将马达6螺栓固定。

    另外,在与马达6的底部6b相对侧设有马达端子6c。而且,在该马达端子6c上通过导线22连接有接头23,通过将该接头23连接到微机(图中省略),使马达6受微机的驱动控制而被驱动。

    还有,在磁壳体19的上部19d的中央形成有贯通孔19g。该贯通孔19g中插通有支承在金属轴承6d中的输出轴6a。即,贯通孔19g为使金属轴承6d和输出轴6a插通,支承在金属轴承6d中的输出轴6a在磁壳体19内突出。

    在该输出轴6a的前端附近固定有圆盘状的磁固定板21a。即,在磁固定板21a的回转中心部分设有插通孔21b,通过将该插通孔21b压入输出轴6a的前端部分,使磁固定板21a固定在输出轴6a上。在该磁固定板21a的与叶轮16相对侧的面的外周部分通过粘接等固定有圆环状的驱动磁铁21。

    另一方面,壳体14的螺杆泵室17侧的开放端成为吸引液体用的吸引口11c。而且,该吸引口11c为装配本实施形态的泵装置1时的叶轮16及螺杆15的插入口,并构成为其口径大于叶轮16及螺杆15的外径。因此,装配时不必设置用于插入叶轮16及螺杆15的特别的插入口。另外,也不必通过底板及防水用O形环等将该特别设置的插入口封入。因此结构简单,无需底板螺栓固定等,而且能作为密封性优良的泵装置1。而且,由于在插入叶轮16及螺杆15的开口即吸引口14c中仅装着有用弹性材料形成的导入管8,能通过拆卸进行内部分解修理。

    另外,在这种大口径结构的吸引口14c中嵌入具有多个肋24a的端盖件24,再通过导入管8装填圆锥部8a加以连接。此外,端盖件24相对于吸引口14c的嵌入精度由于为构成装填为将圆锥部8a从上面罩复,故在防水方面不必达到那种精密程度。采用这种结构,液体可在多个肋24a之间的空间中流通。

    在壳体14的中心部分固定有对叶轮16及螺杆15回转自如地加以支承的直轴25。即,在壳体14的叶轮16侧的上部14e的中心形成有用于压入固定直轴25的一端的固定部14f。该固定部14f用从上部14e突出的有底的圆筒状材料构成,在其前端部分通过与滑动轴承26a抵接而嵌入成为叶轮16及螺杆15的止推轴承的垫圈14g。

    另一方面,在壳体14的螺杆泵室17侧的端部及吸引口14设有嵌入台阶部14h。在该嵌入台阶部14h嵌入固定有对叶轮16及螺杆15回转自如地加以支承的直轴25的位置加以保持的端盖件24。

    如图2及图4所示,端盖件24用形成有嵌入嵌入台阶部14h的壳体14内壁的圆筒状材料构成,并设有从其内周侧向中心侧突出的3根肋24a。另外,在端盖件24的3根肋24a的端部集中的中心部24b设有用于对直轴25的另一端进行嵌入固定的固定部24c。该固定部24c用在中心部24b形成的有底的圆筒状材料构成,且前端部分通过与滑动轴承26b抵接而嵌入成为叶轮16及螺杆15的止推轴承的垫圈24d。

    如图3及图5所示,用树脂材料形成的螺杆15由具有沿回转中心的贯通孔15b的轴部15a和沿轴部15a的外周一体固定的螺旋部15c构成。而且,螺杆15为插通在将贯通孔15b固定在壳体14内的直轴25中,并以直轴25为回转中心在壳体14内转动。另外,该螺杆15沿一方向转动而将液体吸入,并沿另一方向转动而将液体返回水箱4侧。

    螺杆15的轴部15a的一端侧的外周压入固定有PPS制的叶轮16。因此,螺杆15与叶轮16为一体转动。而且,螺杆15的轴部15a的一端侧的贯通孔15b的内侧配置有作为润滑滑动件的滑动轴承26a。另外,在轴部15a的另一端侧的贯通孔15b的内侧形成有凹部15d,在该凹部15d内嵌入有作为润滑滑动件的滑动轴承26b。由于这种结构,螺杆15以夹在配置在两端的两个滑动轴承26a、26b之间的状态回转自如地支承在直轴25上。还有,螺杆15由于叶轮16受到驱动磁铁21的磁力吸引而平时为一面被吸引到离心泵室18侧一面转动。

    另外,螺旋部15c系由多个螺距、具体地说是3个螺距的螺旋叶片15e构成。这些螺旋叶片15e在内周部分一体固定在轴部15a的外周的同时整个连接为螺旋状,螺旋部15c为所谓整条卷绕。另外,本实施形态的螺杆15的螺旋部16c为:导程角8.43°,螺距间隔7.5mm,外径24mm,轴向全长27mm,但该数值可作适当变更。

    另一方面,作为转动叶片部件的叶轮16系用树脂磁性材料形成,如图3、图5和图6所示,它由轴部16a、由轴部16a的一端侧的外周部分进一步向外周伸出的台阶部16b、与该台阶部16b连接的大致为圆筒状的圆筒部16c、由轴部16a的另一端至台阶部16b的范围中沿轴部16a的外周面形成的两个叶片15d构成。

    轴部16a上设有用于将螺杆15的轴部15a压入的贯通孔16e。如图7所示,在该贯通孔16e的入口部分即与轴部16a的螺杆15相对侧的端部设有用于使螺杆15的轴部15a容易插入的倾斜部16f,以及压入后止回的止回部16g。叶轮16通过上述结构嵌入螺杆15的轴部15a的前端部分的外周并与螺杆15一体转动。

    另外,如图8所示,叶轮16加以用于在配置于磁壳体19内的驱动磁铁21上进行磁感应的每90°进行NS交替的4极面磁化。另外,在N极与S极交界处分别形成槽16h而具有对圆周方向的磁泄漏起密封作用。因此,一旦马达6驱动并转动输出轴6a,叶片部16d即在驱动磁铁21上加以磁感应,叶轮16即在壳体14内转动。而且,一旦叶轮16转动,即通过两个叶片16d使叶轮16周围的液体转动。另外,在叶轮16的回转中心处产生负压。由于这种作用,将壳体14内的空气或液体等吸引到回转中心的力起作用。

    另外,马达6通过控制线路板基板(未图示)的驱动切换由能双向转动的直流马达构成,并成为对螺杆15及叶轮16一体回转驱动的共同的驱动源。

    以下说明装入上述结构的泵装置1的带有电水壶功能的罐装置2的动作。

    首先,作为水壶的准备动作,将盖9打开并将水注入水箱4。然后,注入水箱4内的水的一部分从连通孔4e导入导入管8并进入液体通路5内。此时,水在与注入水箱4的水的容量对应的位置处停止。能从水位显示窗13看到液体通路5的排出管7内的水面位置,由此并能推定水箱4内的容量。即,在这种状态下,导入管8、泵装置1及排出管7的中途部分完全浸入水中。

    以这种状态对电热装置4d通电并对水箱4内的水加热。一旦水沸腾,此时产生的蒸汽从设于盖9上的蒸汽孔9向外部排出,而向马达6的侵入则由肩部10加以阻挡。而且,沸腾时翻滚的热水也同样由肩部10加以阻挡。

    通过在使热水排出时以开闭阀30打开状态对排出按钮(未图示)进行操作,使成为电动式扬水机构的驱动源的马达6沿正转方向驱动。然后,对驱动磁铁21加以固定的输出轴6a在磁壳体19内沿正转方向转动。

    一旦驱动磁铁21沿正转方向转动,在圆筒部16c中进行磁化的叶轮16即支承在直轴25上并与螺杆15一起一体沿正转方向转动。然后,通过螺杆15和叶轮16的转动,在液体中产生回转运动,由于该液体的运动,将水箱4的热水由吸引口14c吸入泵装置1中,并从排出口部14d排出。该排出的热水经排出管7导入注入口12,并从注入口12向外部排出。

    另外,在经上述路径将水箱4内的液体从注入口12排出时,最初从注入口12排出的是长时间放置在液体通路5内的未加热的水。而接着该未加热的冷水,通过螺杆15和叶轮16的转动沿注入口12方向供给水箱4内加热的热水。

    另外,在不喜欢最初排出的水为冷水状态的场合,即需要最初的1杯热水的场合,能对应于以下的模式设定。即,通过操作一定的按钮将马达6沿反方向驱动。然后,螺杆15麻利地将液体通路5内的的水返回水箱4。因此,水箱4外面且未加热的水与水箱4内沸腾的热水混合而成为加热状态。然后,一旦将马达6朝正方向驱动,则一开始就排出热水。

    而在清洗罐装置2时,可按如下进行。首先,将盖9打开并在水箱4内加入适量的水。然后,将加入水箱4内的水的一部分由连通孔4e导入导入管8并进入液体通路5。

    以这种状态将洗净剂投入水箱4内并操作水垢洗净按钮(未图示)。然后,电热装置4d通电并将水箱4内的水加热。在加热的同时或沸腾后将马达反向驱动。由此使液体通路5内的水回到水箱4内。而且,马达6这次是在一定时间后停止。然后,水箱4内的投入有洗净剂的热水相应于水箱4内的水量返回液体通路5侧。通过重复这种动作,将作为罐装置2的液体通路5的主要部分的内部的泵装置1的各处和导入管8等洗净。

    另外,上述实施形态虽然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形态,但本发明并不受其限定,而可在不脱离本发明要旨的范围内作各种变形。例如,上述泵装置1系由作为装入带有电水壶功能罐装置2构成,但也可用于其它液体排出装置例如热水器、净水机或冷藏库内的制冰机等供水装置。另外,本发明的泵装置1由于具有防止通过螺杆15沿叶轮16的回转中心供给液体并抽吸沸腾的热水时特有的空穴现象的结构,故为最适合于抽吸沸腾的液体类型的液体排出装置。

    而且,上述实施形态的泵装置的安装结构系作为将螺杆15及叶轮16配置在壳体14内并通过一体回转使液体排出的泵装置1的安装装置加以说明的,但也能适用于省略螺杆15或叶轮16的一方、而配置有另一方的螺旋泵或离心泵。此外,除上述实施形态那样将叶轮16设置在上部而将螺杆15设置在下部以外,也能适用于与该配置相反的情况。

    另外,在上述实施形态中是构成为用导入管8和排出管7使泵装置1保持为与水箱4及外装壳体3不直接接触,而使泵装置1的振动不在外装壳体3内共鸣,但也可构成为整个泵装置1或一部分装填吸收振动的弹性材料,以使振动即使在泵装置1与外装壳体或水箱4接触也不发生共振。或者,出于同样的目的,也可在外装壳体3或水箱4侧的一定位置装填弹性材料。另外,作为用于接合件7a等的弹性材料,除上述硅酮橡胶外,也可采用其它橡胶、具有吸振作用的硅胶或树脂等。

    此外,在上述实施形态中,泵装置1系配置成沿水箱4的侧壁4c的外侧纵向设置,但如构成为使泵装置1与为与水箱4及外装壳体3不直接接触,则沿上述同样位置横向设置而沿水箱4的底面部4b的下侧纵向设置,也可横向设置。然而,在本实施形态中,振动方向与重力方向为不同方向,从马达6驱动时的振动不增幅的理由以及空间上的问题出发,则配置为沿侧壁4c的外侧纵向设置。

    另外,在上述实施形态中,系构成为在马达6的输出轴6a的前端部分安装驱动磁铁21,并通过驱动磁铁21的磁场吸引和反作用力使叶轮16和螺杆15转动,但叶轮16和螺杆15也可构成为直接固定在输出轴6a上。

    如上所述,如采用本发明,则可通过导入管和排出管使泵装置保持与水箱及框体本体不直接接触。因此,泵装置的马达驱动的振动并不直接传递到水箱或框体本体上,不会在框体内部共鸣。其结果是能获得即使在给热水动作时也没有马达声共鸣的静音式泵装置及罐装置。此外,本发明的泵装置成本低、结构简单、不漏水、且能分解修理。

泵装置的安装结构和罐装置以及泵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泵装置的安装结构和罐装置以及泵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泵装置的安装结构和罐装置以及泵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泵装置的安装结构和罐装置以及泵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泵装置的安装结构和罐装置以及泵装置.pdf(2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提供一种马达驱动噪音不在框体内部共鸣的泵装置安装结构及罐装置。并提供一种结构上不漏水并能分解修理的罐装置。通过使水箱4与泵装置1连通的导入管8、使框体3的外部与泵装置1连通的排出管7而将以马达6的驱动力将配置在框体3内的水箱4内的液体向外部排出的泵装置1与水箱4和框体3的本体保持不直接接触地安装在框体3内。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液体变容式机械;液体泵或弹性流体泵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