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果树树干注射用复混液体肥料及其制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肥料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果树树干注射用复混液体肥料及其制法。
背景技术:
果树为多年生木本植物,具有健壮的枝条骨架,有贮藏营养的特性。果树根系发达,分布深而广,一经定植多年不动,长期从同一土壤中选择性吸收营养元素,很易造成土壤营养元素的供应不足,易出现营养失调和缺素症等生理上的障碍。因此,对果树进行施肥管理是果树栽培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传统的果树施肥方法采用土壤施肥和叶面喷肥,这些施肥方法存在着许多缺陷,如土壤施肥用肥量大,营养元素常被土壤固定、雨水淋溶流失,易发生挥发和元素变价失活,肥料利用率低,防治缺铁等缺素症效果不明显;叶面喷肥工作量大,在缺铁防治中仅肥液附着的部位复绿,随着新梢的生长而在生长季需多次喷施,这常使叶面喷肥效果不理想。树干注射技术起源于1926年日本的Müller发表的《植物的内部治疗》中提出的农药注入理论,其主要针对当时化学农药的昂贵而提出的低用量农药的木本植物的病虫害防治技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逐渐用于果树等木本植物的缺铁黄化症的矫治及其它缺素症和富痕量元素果实的生产(如富硒果、高碘果),这些研究都针对一种元素,为树体补充单一元素,这常引起树体内元素间比例的失调,并在解决某一缺素症的同时而引起树体内营养元素间新的不平衡甚至失调,达不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含多种营养元素的果树树干注射用复混液体肥料及其制法,从而不仅能减少以往果树施肥对土壤及地下水的污染,还能调节树体内营养元素间地平衡,增强果树树势,使果树生产节本增效。
本发明的复混液体肥料是根据果树的营养特性和需肥规律而研制的。这种液体复混肥料是由尿素、硫酸亚铁、硝酸钾、硫酸锌、硫酸镁、硫酸锰、硼酸、磷酸二氢钾、硝酸钙、硫酸铜、柠檬酸、水组成,各组份的最佳重量百分比含量是:
尿素 9.0~1 5.0%
硫酸亚铁 3.0~12.5%
硝酸钾 4.5~8.5%
硫酸锌 2.0~6.0%
硫酸镁 2.4~3.5%
硫酸锰 1.0~2.0%
硼酸 0.8~1.6%
磷酸二氢钾 0.1~0.2%
硝酸钙 0.5~0.8%
硫酸铜 0.1~0.3%
柠檬酸 0.1~1.0%
水 65.0--76.0%
上述各组分之和等于100%。
本发明的复混液体肥料的制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尿素、硝酸钾、硫酸锌、硫酸镁、硫酸锰、硼酸、硫酸铜混合溶解于水制成步骤A的混合液;
B、将柠檬酸、硫酸亚铁混合溶解于水制成步骤B的混合液;
C、将步骤A的混合液加入步骤B的混合液中,制成步骤C的混合液;
D、将硝酸钙溶解于水后,缓缓倒入步骤C的混合液中并不断搅拌,制成步骤D的混合液;
E、将磷酸二氢钾溶解于水后,缓缓倒入步骤D的混合液中并搅拌均匀,即得本发明的复混合液体肥料。
本发明的复混液体肥料适用于石灰性土壤和盐碱土壤上种植的多种果树。在施用之前应采用软化水(雨水、河水、雪水)或者凉开水稀释,在果树休眠期稀释30倍,果树生长期稀释80~100倍。注射时先用手摇钻在树干基部打4~5毫米粗、深度小于树干横切面半径的孔洞,再将注射液体肥料所采用的针头塞入孔洞内即可进行注射施肥。每株果树注射本发明液体肥料稀释液的用量是400~800毫升。注射结束后,将果树树干上的注射孔用泥塞或树干基部堆土覆盖。
本发明的优点是这种复混液体肥料含有果树生长过程所必须的多种营养元素,对果树进行注射施肥后,直接将营养元素注入树体内,促进树体内营养元素间的平衡和避免了缺素症,增加新根数量和生长量,促进枝条生长,提高叶片质量,增加光合速率,增加花芽分化率和质量,也明显地提高了单果重与果实产量,改善果实品质。同时,也减少土壤对肥料的固定、挥发、随水淋失和变价失活,提高肥料的利用率。还可以减少肥料对环境的污染和山地果园土壤施肥引起的水土流失,改善了果园的生态环境。本发明的制法简单,成本低,适宜于大量推广应用。
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实施例5 实施例6
尿素 9 15 9.0 9 9 12
硫酸亚铁 3 3 3.9 12.5 3 5
硝酸钾 4.5 5 8.5 5 8.5 6
硫酸锌 2 3 6 2 6 2
硫酸镁 2.4 3 3.5 3 3.5 3
硫酸锰 1 2 1 1 1.5 1
硼酸 0.8 1.6 1 0.8 1.5 1
磷酸二氢钾 0.1 0.2 0.2 0.2 0.2 0.1
硝酸钙 0.5 0.8 0.7 0.5 0.8 0.5
硫酸铜 0.1 0.3 0.2 0.1 0.3 0.1
柠檬酸 1 0.1 1 0.1 0.5 0.1
水 75.6 66 65 65.8 65.2 69.2
本发明的具体制造方法以如下实施例给出:
A、将尿素135克、硝酸钾76克、硫酸锌40克、硫酸镁30克、硫酸锰15克、硼酸10克、硫酸铜2.5克、水420克混合溶解制成步骤A的混合液;
B、将柠檬酸6克、硫酸亚铁90克、水120克混合溶解,制成步骤B的混合液;
C、将步骤A的混合液加入步骤B的混合液中得步骤C的混合液;
D、将硝酸钙8克溶解于25克水中,缓缓倒入步骤C的混合液并不断搅拌,制得步骤D的混合液;
E、将磷酸二氢钾1.3克溶解于21.2克水中,缓缓地倒入步骤D的混合液中不断搅拌,即制得本发明的复混液体肥料。
用上述具体制造方法给出的实施例所配制的复混液体肥料,发明人做出如下实验:
1999—2001年我们将本发明的复混液体肥料在陕西省蒲城县、富平县、礼泉县的果区进行了大田推广试验,对6—12年生的梨树、8—14年生的苹果树在春季萌芽前进行了树干注射施肥,每株分别注射稀释液500毫升。1999—2000年两年共推广2000余亩,增产90多万公斤。以我们在陕西省蒲城县对梨树进行树干注射本发明肥料与传统土壤施肥的对比试验,结果如下:
(一)在缺铁黄化梨园进行的对比试验
1999年我们在蒲城县陈庄乡对缺铁黄化症比较严重的梨园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是注射了本发明复混液体肥料的梨树,不仅缺铁黄化症得到了矫治(见表1),而且叶片质量明显提高,树势明显增强,果实产量增加,果实品质也明显改进;同时,成花率和花芽质量也明显提高,即为次年丰产奠定了基础。该试验园2000年、2001年缺铁黄化症也很轻。
表1黄化症发生情况的对比
黄化级(平均) 黄化株率(%) 黄化指数 处理 黄化级
数变幅 6月20日 8月20日 6月20日 8月20日 6月20日 8月20日注射本发明肥料 0~1.5 0.20 0.22 13.51 16.22 3.24 4.32
土壤施肥 0~5.0 2.96 2.92 89.19 91.89 60.00 59.46
(二)在正常梨园进行的对比试验
1999年—2000年我们在蒲城县椿林乡的正常梨园进行对比试验,其体结果见表2、表3。
表2叶片质量的对比
处理 单叶面积 比叶重 总叶绿素 净光合速率
(cm2) (干mg/cm2) (mg/g) (CO2μmol·m
2·s-1)注射本发明肥料 51.20 10.71 3.12 8.84 土壤施肥 44.23 9.06 2.16 6.86
表3果实产量、品质和肥料投入的对比
肥料投入 单果重 可溶性糖 产量
处 理
(元) (g) (%) (kg/667m2)
注射本发明肥料 63.50 279.63 8.77 31301999年
土壤施肥 154.46 249.25 8.22 2647
注射本发明肥料 163.00 308.35 8.35 34252000年
土壤施肥 227.46 281.55 8.02 2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