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中药.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96651 上传时间:2018-01-24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81.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233531.5

申请日:

2014.05.29

公开号:

CN104056060A

公开日:

2014.09.24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898申请日:20140529|||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898; A61K36/75; A61P1/16

主分类号:

A61K36/898

申请人:

卞永兴

发明人:

卞永兴;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地址:

225500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镇站北小区2号楼302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中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岩椒草9份、茵陈蒿10份、阴香根6份、白桂9份、打火草5份、大血藤5份、地肤苗15份。临床实验证明,本发明能够安全有效治疗胆汁性肝硬化。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岩椒草9份、茵陈蒿10份、阴香根6份、白桂9份、打火草5份、大血藤5份、地肤苗15份。

说明书

一种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中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中药。
背景技术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种慢性肝内胆汁淤积性疾病,多发于中老年妇女,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瘙痒、乏力、黄疸等。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病理表现为进行性小胆管的炎症、破坏,目前尚缺少公认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
本发明中药所涉及药材均可见于《中华本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中药,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及其配比,达到安全有效治愈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虎头兰12份、旱前胡10份、诃子叶12份、冠果14草份、花叶子15份、还阳参25份、火炭母15份、孩儿茶6份、狗蚁草12份、荭草花5份、合掌草10份、红毛毡12份、橄榄根12份、厚叶素馨15份、胡枝子10份。
下面结合临床实验数据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一般资料
发明人2010年11月-2013年10月于烟台市中医院肝病科收治诊断为PBC患者30例,男2例,女28例,年龄37-62岁,平均48土2.5岁,肝脏病理改变分期,I期(胆小管炎症)3例,Ⅱ期(胆小管增生期)9例,Ⅲ期(纤维化期)14例,Ⅳ期(肝硬化期)4例。30例患者均排除肝脏恶变及失代偿期肝内外胆管阻塞引起的继发性严重并发症等患者。
2、试验方法
口服本发明按照具体实施例1制得的胶囊,早晚各一次。疗程2个月。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
患者服药后根据临床症状好转与否按无、轻、中、重程度以0、2、4、6分级记分 。痊愈:患者临床已基本未见病症特征,症候积分减小为高于195% 以上;显效:患者临床病症有明显好转.症候积分减小为等于或高于70%以上;有效:患者临床病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症候积分减小为等于或高于30% 以上;无效:患者临床病症未见改善,病症甚至出现加剧,症候积分减小为低于30%。
3.2治疗统计结果。
31例PBC患者,经用上述方法治疗3个月后,按照疗效评价标准进行治疗效果评价,痊愈2例,占6.7%;显效18例,占60%;有效6例,占20%;无效4例,占13.3%。总有效人数26人,约占66、7%。
用药过程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可见,本发明制得的药物能够安全有效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例1
称取:岩椒草9克、茵陈蒿10克、阴香根6克、白桂9克、打火草5克、大血藤5克、地肤苗15克,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装入胶囊壳,即得符合正常成人1天用量的胶囊剂。
用于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口服,每日分早晚两次服用。
具体实施例2
称取:虎岩椒草9克、茵陈蒿10克、阴香根6克、白桂9克、打火草5克、大血藤5克、地肤苗15克,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粉碎,即得符合正常成人1天用量的散剂。
用于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口服,每日分早晚两次服用。
具体实施例3
称取:岩椒草9克、茵陈蒿10克、阴香根6克、白桂9克、打火草5克、大血藤5克、地肤苗15克,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再加入适量糊精和矫味剂,按照本领域常规工艺制粒,包装,即可制得符合正常成人1天用量的颗粒剂。
用于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口服,每日分早晚两次服用。

一种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中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中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中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中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中药.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56060A43申请公布日20140924CN104056060A21申请号201410233531522申请日20140529A61K36/898200601A61K36/75200601A61P1/1620060171申请人卞永兴地址225500江苏省泰州市姜堰镇站北小区2号楼302室72发明人卞永兴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54发明名称一种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中药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中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岩椒草9份、茵陈蒿10份、阴香根6份、白桂9份、打火草5份、大血藤5份、地肤苗15份。临床实验证明,本发明能够安全有效治。

2、疗胆汁性肝硬化。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56060ACN104056060A1/1页21一种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岩椒草9份、茵陈蒿10份、阴香根6份、白桂9份、打火草5份、大血藤5份、地肤苗15份。权利要求书CN104056060A1/2页3一种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中药0001技术领域0002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中药。背景技术0003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种慢性肝内胆汁淤积性疾病,多发于中。

3、老年妇女,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瘙痒、乏力、黄疸等。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病理表现为进行性小胆管的炎症、破坏,目前尚缺少公认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0004本发明中药所涉及药材均可见于中华本草。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中药,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及其配比,达到安全有效治愈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目的。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虎头兰12份、旱前胡10份、诃子叶12份、冠果14草份、花叶子15份、还阳参25份、火炭母15份、孩儿茶6份、狗蚁草12份、荭草花5份、合掌草10份、红毛毡。

4、12份、橄榄根12份、厚叶素馨15份、胡枝子10份。0007下面结合临床实验数据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一般资料发明人2010年11月2013年10月于烟台市中医院肝病科收治诊断为PBC患者30例,男2例,女28例,年龄3762岁,平均48土25岁,肝脏病理改变分期,I期胆小管炎症3例,期胆小管增生期9例,期纤维化期14例,期肝硬化期4例。30例患者均排除肝脏恶变及失代偿期肝内外胆管阻塞引起的继发性严重并发症等患者。00082、试验方法口服本发明按照具体实施例1制得的胶囊,早晚各一次。疗程2个月。0009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31疗效标准患者服药后根据临床症状好转与否按无、轻、中、重程度以0、。

5、2、4、6分级记分。痊愈患者临床已基本未见病症特征,症候积分减小为高于195以上;显效患者临床病症有明显好转症候积分减小为等于或高于70以上;有效患者临床病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症候积分减小为等于或高于30以上;无效患者临床病症未见改善,病症甚至出现加剧,症候积分减小为低于30。001032治疗统计结果。001131例PBC患者,经用上述方法治疗3个月后,按照疗效评价标准进行治疗效果评说明书CN104056060A2/2页4价,痊愈2例,占67;显效18例,占60;有效6例,占20;无效4例,占133。总有效人数26人,约占66、7。0012用药过程未见明显不良反应。0013可见,本发明制得的药。

6、物能够安全有效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具体实施方式0014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0015具体实施例1称取岩椒草9克、茵陈蒿10克、阴香根6克、白桂9克、打火草5克、大血藤5克、地肤苗15克,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装入胶囊壳,即得符合正常成人1天用量的胶囊剂。0016用于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口服,每日分早晚两次服用。0017具体实施例2称取虎岩椒草9克、茵陈蒿10克、阴香根6克、白桂9克、打火草5克、大血藤5克、地肤苗15克,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粉碎,即得符合正常成人1天用量的散剂。0018用于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口服,每日分早晚两次服用。0019具体实施例3称取岩椒草9克、茵陈蒿10克、阴香根6克、白桂9克、打火草5克、大血藤5克、地肤苗15克,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再加入适量糊精和矫味剂,按照本领域常规工艺制粒,包装,即可制得符合正常成人1天用量的颗粒剂。0020用于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口服,每日分早晚两次服用。说明书CN104056060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