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硫液化气脱硫制丙烯、烯烃的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高硫液化气脱硫制丙烯、烯烃的设备.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1106426.6 (22)申请日 2016.10.09 (73)专利权人 宁夏龙江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750000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宁 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生态经济开发区 南辅线550号 (72)发明人 郭永强郭永刚江清亮 (51)Int.Cl. C07C 11/06(2006.01) C07C 7/00(2006.01) C07C 7/04(2006.01) C07C 7/148(2006.01) C07C 9/04(2006.01) C07C 9/06(2。
2、006.01) C07C 11/04(2006.01) C07C 11/08(2006.01) C07C 11/09(2006.01) C07C 9/10(2006.01) C10L 3/12(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高硫液化气脱硫制丙烯、 烯烃的设备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硫液化气脱硫制 丙烯、 烯烃设备, 所述第一反应器通过管道连通 有换热器, 所述换热器通过管道连接于第一精馏 塔与第二精馏塔, 所述第一冷凝器通过管道连通 有第一回流罐, 所述第二反应器通过泵连通于第 三精馏塔, 所述第三精馏塔通过管道连通有第三。
3、 冷凝器与乳化机, 所述第三冷凝器通过管道连通 有第三回流罐, 所述第三回流罐通过泵连通于第 三精馏塔与第一储罐, 所述乳化机通过管道连通 有第三脱硫罐。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高硫液 化气脱硫制丙烯、 烯烃的工艺, 本实用新型高硫 石油液化气脱硫制高清洁丙烯、 烯烃工艺, 生产 中通过固体催化剂和脱硫剂等把液化气中的硫 脱掉, 分离制成高清洁丙烯、 烯烃产品。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06069732 U 2017.04.05 CN 206069732 U 1.一种高硫液化气脱硫制丙烯、 烯烃设备, 包括原料罐、 第一储罐、 第二储罐、 第三储 罐、 第一精馏塔、 第二。
4、精馏塔与第三精馏塔, 其特征在于: 所述原料罐的出口通过管道连通 有缓冲罐, 所述缓冲罐通过管道连通有第一反应器, 且缓冲罐与第一反应器之间的管道上 设置有泵, 所述第一反应器通过管道连通有换热器, 所述换热器通过管道连接于第一精馏 塔与第二精馏塔, 所述第一精馏塔还通过管道连通于换热器与第一冷凝器, 且第一精馏塔 与换热器之间的管道上安装有泵, 所述第一冷凝器通过管道连通有第一回流罐, 所述第一 回流罐通过泵连通于第一储罐与第一精馏塔; 所述第二精馏塔通过管道分别连通有第二冷凝器与第二反应器, 所述第二冷凝器通过 管道连通有第二回流罐, 所述第二回流罐通过管道连通有泵, 且泵与第二反应器均连。
5、通有 第一脱硫罐, 所述第一脱硫罐连通于第三储罐, 所述第二反应器通过泵连通于第三精馏塔; 所述第三精馏塔通过管道连通有第三冷凝器与乳化机, 所述第三冷凝器通过管道连通 有第三回流罐, 所述第三回流罐通过泵连通于第三精馏塔与第一储罐, 所述乳化机通过管 道连通有第三脱硫罐, 所述第三脱硫罐通过管道连通于第二储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硫液化气脱硫制丙烯、 烯烃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精馏塔、 第二精馏塔与第三精馏塔分别通过管道连通有再沸罐, 所述再沸罐的数量为三 个, 三个所述再沸罐与第一精馏塔、 第二精馏塔和第三精馏塔之间均为循环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硫液化。
6、气脱硫制丙烯、 烯烃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再 沸罐均通过管道连通有供油装置, 再沸罐与供油装置之间的管道均设置有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硫液化气脱硫制丙烯、 烯烃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三精馏塔一侧再沸罐出油管上通过管道连通有第二脱硫罐, 且第二脱硫罐进油管与出油管 上均设置有控制阀, 所述第二脱硫罐的进油管与出油管之间的管道上也设置有控制阀, 所 述第二脱硫罐通过泵连通有乳化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硫液化气脱硫制丙烯、 烯烃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冷凝器、 第二冷凝器与第三冷凝器均通过管道连通有水循环装置, 且第一冷凝器、 第二冷 凝器和第三冷凝器。
7、与水循环装置之间的管道上均设有节流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硫液化气脱硫制丙烯、 烯烃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泵 具体为电动泵, 且电动泵进口处的管道均设置有过滤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硫液化气脱硫制丙烯、 烯烃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储罐、 第二储罐与第三储罐进口处的管道上均设有流量计, 且流量计一侧设置有限流阀, 所述第一储罐、 第二储罐与第三储罐内部均安装有温度感应器。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06069732 U 2 一种高硫液化气脱硫制丙烯、 烯烃的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高硫液化气脱硫制丙烯、。
8、 烯烃的设 备。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对于石油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2010年我国石油需 求量达4.55亿吨, 其中原油和成品油进口2.5余亿吨, 石油资源的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 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而未来几十年内, 石油下游产品中最短缺的是车用运输燃料, 主 要为汽油和柴油。 0003 随着对环保问题的日益关注, 近年来, 各国均对成品油的质量标准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 特别是对硫含量的限制指标不断升级。 而我国汽油生产的现状是近80的汽油来自 催化裂化, 其烯烃含量和硫含量高(成品汽油中95的硫来自催化裂化汽油), 而芳烃含 量较低。 FCC汽油中烯烃对汽。
9、油辛烷值贡献较大, 为达到国IV、 欧V标准清洁汽油, 导致汽油 辛烷值大幅度下降。 尤其, 我国地方炼油企业催化裂化掺渣比高, 产生大量的高硫液化气, 导致催化汽油中硫、 烯烃含量高, 且这些气体没有得到应用, 排到大气中会对空气造成严重 的污染, 因此, 提出了一种高硫液化气脱硫制丙烯、 烯烃设备及其生产工艺。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硫液化气脱硫制丙烯、 烯烃设备及其生产工 艺,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硫液化气脱硫制丙烯、 烯 烃设备, 包括原料罐、 第一储罐、 第二储罐、 第三储罐。
10、、 第一精馏塔、 第二精馏塔与第三精馏 塔, 所述原料罐的出口通过管道连通有缓冲罐, 所述缓冲罐通过管道连通有第一反应器, 且 缓冲罐与第一反应器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泵, 所述第一反应器通过管道连通有换热器, 所 述换热器通过管道连接于第一精馏塔与第二精馏塔, 所述第一精馏塔还通过管道连通于换 热器与第一冷凝器, 且第一精馏塔与换热器之间的管道上安装有泵, 所述第一冷凝器通过 管道连通有第一回流罐, 所述第一回流罐通过泵连通于第一储罐与第一精馏塔; 0006 所述第二精馏塔通过管道分别连通有第二冷凝器与第二反应器, 所述第二冷凝器 通过管道连通有第二回流罐, 所述第二回流罐通过管道连通有泵, 且。
11、泵与第二反应器均连 通有第一脱硫罐, 所述第一脱硫罐连通于第三储罐, 所述第二反应器通过泵连通于第三精 馏塔; 0007 所述第三精馏塔通过管道连通有第三冷凝器与乳化机, 所述第三冷凝器通过管道 连通有第三回流罐, 所述第三回流罐通过泵连通于第三精馏塔与第一储罐, 所述乳化机通 过管道连通有第三脱硫罐, 所述第三脱硫罐通过管道连通于第二储罐。 0008 优选的, 所述第一精馏塔、 第二精馏塔与第三精馏塔分别通过管道连通有再沸罐, 所述再沸罐的数量为三个, 三个所述再沸罐与第一精馏塔、 第二精馏塔和第三精馏塔之间 说明书 1/3 页 3 CN 206069732 U 3 均为循环连通。 0009。
12、 优选的, 所述再沸罐均通过管道连通有供油装置, 再沸罐与供油装置之间的管道 均设置有阀门。 0010 优选的, 所述第三精馏塔一侧再沸罐出油管上通过管道连通有第二脱硫罐, 且第 二脱硫罐进油管与出油管上均设置有控制阀, 所述第二脱硫罐的进油管与出油管之间的管 道上也设置有控制阀, 所述第二脱硫罐通过泵连通有乳化机。 0011 优选的, 所述第一冷凝器、 第二冷凝器与第三冷凝器均通过管道连通有水循环装 置, 且第一冷凝器、 第二冷凝器和第三冷凝器与水循环装置之间的管道上均设有节流阀。 0012 优选的, 所述泵具体为电动泵, 且电动泵进口处的管道均设置有过滤装置。 0013 优选的, 所述第一。
13、储罐、 第二储罐与第三储罐进口处的管道上均设有流量计, 且流 量计一侧设置有限流阀, 所述第一储罐、 第二储罐与第三储罐内部均安装有温度感应器。 0014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硫液化气脱硫制丙烯、 烯烃工艺及设备, 与现有技术相 比, 高硫石油液化气脱硫制高清洁丙烯、 烯烃工艺, 生产中通过固体催化剂和脱硫剂等把液 化气中的硫脱掉, 分离制成高清洁丙烯、 烯烃产品。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
14、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7 根据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硫液化气脱硫制丙烯、 烯烃设备, 包括原 料罐、 第一储罐、 第二储罐、 第三储罐、 第一精馏塔、 第二精馏塔与第三精馏塔, 第一储罐、 第 二储罐与第三储罐进口处的管道上均设有流量计, 且流量计一侧设置有限流阀, 第一储罐、 第二储罐与第三储罐内部均安装有温度感应器, 原料罐的出口通过管道连通有缓冲罐, 通 过设置的缓冲罐可以使得高硫液化气在反应前留下缓冲空间, 使得其更充分的进行反应, 缓冲罐通。
15、过管道连通有第一反应器, 且缓冲罐与第一反应器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泵, 泵可 以将高硫液化气快速的打入第一反应器进行反应, 第一反应器通过管道连通有换热器, 换 热器通过管道连接于第一精馏塔与第二精馏塔, 第一精馏塔还通过管道连通于换热器与第 一冷凝器, 且第一精馏塔与换热器之间的管道上安装有泵, 第一冷凝器通过管道连通有第 一回流罐, 第一回流罐通过泵连通于第一储罐与第一精馏塔, 第一精馏塔、 第二精馏塔与第 三精馏塔分别通过管道连通有再沸罐, 再沸罐的数量为三个, 三个再沸罐与第一精馏塔、 第 二精馏塔和第三精馏塔之间均为循环连通, 再沸罐均通过管道连通有供油装置, 再沸罐与 供油装置之间的。
16、管道均设置有阀门, 使用时, 可以通过设置在精馏塔一侧的三个再沸罐为 精馏塔源源不断的提供热能供应, 阀门则可以控制供油装置内热油进入精馏罐的频率。 0018 第二精馏塔通过管道分别连通有第二冷凝器与第二反应器, 第二冷凝器通过管道 连通有第二回流罐, 第二回流罐通过管道连通有泵, 且泵与第二反应器均连通有第一脱硫 说明书 2/3 页 4 CN 206069732 U 4 罐, 第一脱硫罐连通于第三储罐, 第二反应器通过泵连通于第三精馏塔。 0019 第三精馏塔通过管道连通有第三冷凝器与乳化机, 第一冷凝器、 第二冷凝器与第 三冷凝器均通过管道连通有水循环装置, 且第一冷凝器、 第二冷凝器和第。
17、三冷凝器与水循 环装置之间的管道上均设有节流阀, 第三冷凝器通过管道连通有第三回流罐, 第三回流罐 通过泵连通于第三精馏塔与第一储罐, 乳化机通过管道连通有第三脱硫罐, 第三脱硫罐通 过管道连通于第二储罐, 第三精馏塔一侧再沸罐出油管上通过管道连通有第二脱硫罐, 且 第二脱硫罐进油管与出油管上均设置有控制阀, 第二脱硫罐的进油管与出油管之间的管道 上也设置有控制阀, 第二脱硫罐通过泵连通有乳化机, 泵具体为电动泵, 且电动泵进口处的 管道均设置有过滤装置, 通过设置的过滤装置可以实现在高硫石油液化气进入电动泵之间 进行过滤, 以防止高硫石油液化气对电动泵造成堵塞。 0020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
18、一种高硫液化气脱硫制丙烯、 烯烃的工艺, 具体包括以下步 骤: 0021 将高硫石油液化气放置到原料罐内, 利用设置在缓冲罐与第一反应器之间的泵将 高硫石油液化气通过缓冲罐吸附到第一反应罐内, 进行反应, 反应后进入换热器, 利用第一 精馏塔是把高硫石油液化气中的甲烷、 乙烯、 乙烷分离出, 通过第一冷凝器冷凝后, 通过泵 输送到第一储罐内储藏, 作为民用液化气使用; 0022 剩下的高硫石油液化气组分通过泵输送到第二精馏塔, 经过第二冷凝器、 第二回 流罐与第二反应罐反应后, 对高硫石油液化气中的丙烯进行分离, 经过脱硫后, 分离出丙烯 通过泵输送到第三储罐储藏, 且第三储罐为成品罐, 丙烯。
19、可以进行单独销售; 0023 剩下高硫石油液化气中的组分通过泵输送到第三精馏塔把丙烷和异丁烷分出, 经 过脱硫后, 通过泵输送到第一储罐, 作为民用气组分使用; 0024 高硫石油液化气中剩下的异丁烯、 1-丁稀、 正丁烷、 反丁烯、 顺丁烯, 经过脱硫后, 通过泵输送到第二储罐。 0025 第一储罐、 第二储罐与第三储罐内部均设置有耐高温防腐蚀结构层, 且耐高温防 腐蚀结构层具体为钛合金化合物, 钛合金化合物防止了生产的气体在储存时对第一储罐、 第二储罐与第三储罐的内壁造成腐蚀, 从而减少其的使用寿命。 0026 最后应说明的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于限制本 实用新型,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来说,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 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 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3/3 页 5 CN 206069732 U 5 图1 说明书附图 1/1 页 6 CN 206069732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