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高剥离强度导电胶膜.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高剥离强度导电胶膜.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1305997.2 (22)申请日 2016.11.29 (73)专利权人 深圳前海东洋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518052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 区前湾一路1号A栋201室 (入驻深圳市 前海商务秘书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涂利伟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权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1460 代理人 王道川杨勇 (51)Int.Cl. C09J 7/02(2006.01) C09J 9/0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新型高剥离强度导电。
2、胶膜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高剥离强度导电 胶膜, 包括载体层、 导电胶层和保护层, 所述导电 胶层内设有直线型孔, 所述直线型孔内填塞有导 电粒子; 所述保护层内设置有增强筋网; 所述载 体层下表面与所述导电胶层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导电胶层的下表面与所述保护层的上表面 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电磁屏蔽效果且 剥离强度高, 在粘接压力增加的情况下仍能保证 较高的粘接强度, 延长了互连器件的冷却疲劳寿 命。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06204213 U 2017.05.31 CN 206204213 U 1.新型高剥离强度导电胶膜, 其特征在于, 包。
3、括载体层(1)、 导电胶层(5)和保护层(2), 所述导电胶层(5)内设有直线型孔, 所述直线型孔内填塞有导电粒子; 所述保护层(2)内设 置有增强筋网(7); 所述载体层(1)下表面与所述导电胶层(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导电 胶层(5)的下表面与所述保护层(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剥离强度导电胶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载体层(1)内设置有 加强筋网(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高剥离强度导电胶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直线型孔包括横 向直线型孔(4)和纵向直线型孔(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高剥离强度导电胶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向直线型孔 。
4、(4)在平行于所述导电胶层(5)的上表面或下表面的平面上等距离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高剥离强度导电胶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纵向直线型孔 (3)在平行于所述导电胶层(5)的上表面或下表面的平面上等距离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高剥离强度导电胶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向直线型孔 (4)与所述纵向直线型孔(3)在同一水平面上相交。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新型高剥离强度导电胶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载体层 (1)厚度为1520 m, 所述导电胶层(5)厚度为2530 m, 所述保护层(2)厚度为1015 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高剥离强度导电胶膜, 其特。
5、征在于, 所述直线型孔的直径 为12-20 m。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06204213 U 2 新型高剥离强度导电胶膜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电路板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高剥离强度导电胶膜。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导电胶膜一般仅有单独的导电胶层, 在使用的时候, 导电胶层填充在金属导 体之间, 导电胶与所述金属导体的表面紧密贴附, 实现金属导体之间的电导通。 0003 由于粘接压力对互连器件的可靠性有很大影响, 足够的粘接压力可以使导电颗粒 与凸点或者金属盘面充分接触, 得到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降低接触电阻。 而平均接触电阻随 粘接压力的增加而减小; 剥。
6、离强度随粘接压力的加大而下降。 粘接压力增加会使各向异性 导电胶膜的胶体过多地被挤压出去, 使粘接胶体变薄, 最终导致粘接强度下降。 同时, 如果 粘接压力过大, 不但会影响互连器件的接触电阻, 而且在其释放后会产生过多的残余应力, 降低互连器件冷却疲劳寿命。 而现有导电胶膜不仅剥离强度低, 而且电磁屏蔽效果较差, 并 且在多次弯折之后, 会出现局部导电效果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有鉴于此,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是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电磁屏蔽效果且剥离强度高 的新型高剥离强度导电胶膜, 在粘接压力增加的情况下仍能保证较高的粘接强度, 延长了 互连器件的冷却疲劳寿命。 0005 为达到上述目的。
7、, 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新型高剥离强度导电胶膜, 包括 载体层、 导电胶层和保护层, 所述导电胶层内设有直线型孔, 所述直线型孔内填塞有导电粒 子; 所述保护层内设置有增强筋网; 所述载体层下表面与所述导电胶层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导电胶层的下表面与所述保护层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0006 上述新型高剥离强度导电胶膜, 所述载体层内设置有加强筋网。 0007 上述新型高剥离强度导电胶膜, 所述直线型孔包括横向直线型孔和纵向直线型 孔。 0008 上述新型高剥离强度导电胶膜, 所述横向直线型孔在平行于所述导电胶层的上表 面或下表面的平面上等距离分布。 0009 上述新型高剥离强度导电胶。
8、膜, 所述纵向直线型孔在平行于所述导电胶层的上表 面或下表面的平面上等距离分布。 0010 上述新型高剥离强度导电胶膜, 所述横向直线型孔与所述纵向直线型孔在同一水 平面上相交。 0011 上述新型高剥离强度导电胶膜, 所述载体层厚度为1520 m, 所述导电胶层厚度 为2530 m, 所述保护层厚度为1015 m。 0012 上述新型高剥离强度导电胶膜, 所述直线型孔的直径为12-20 m。 001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 1.本实用新型利用直线型孔形成的应力集中提高导电胶膜的剥离强度, 同时利用 说明书 1/3 页 3 CN 206204213 U 3 直线型孔中导电粒子,。
9、 形成一个笼, 增强电磁屏蔽效果。 0015 2.利用直线型孔中的导电粒子提高了导电胶膜的抗弯折性, 避免了导电胶膜在多 次弯折后导电效果下降。 0016 3.本实用新型在导电胶层设置增强筋网不仅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剥离强度, 而且 还使导电胶层位于增强筋网网眼内的导电胶不会被压出, 有利于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粘接强 度。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高剥离强度导电胶膜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高剥离强度导电胶膜的导电胶层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中: 1-载体层; 2-保护层; 3-纵向直线型孔; 4-横向直线型孔; 5-导电胶层; 6-加 强筋网; 7-增强。
10、筋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 步的说明。 附图中相似的部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下面 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不应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21 如图1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高剥离强度导电胶膜, 包括载体层1、 导电胶层5和 保护层2, 所述导电胶层5内设有直线型孔, 所述直线型孔内填塞有导电粒子; 所述保护层2 内设置有增强筋网7; 所述载体层1下表面与所述导电胶层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导电胶 层5的下表面与所述保护层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0022 为。
11、了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剥离强度, 本实施例中, 在所述载体层1 内设置有 加强筋网6。 0023 为了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电磁屏蔽效果, 本实施例中, 如图2所示, 所述直线型孔包 括横向直线型孔4和纵向直线型孔3, 且所述横向直线型孔4在平行于所述导电胶层5的上表 面或下表面的平面上等距离分布, 所述纵向直线型孔3在平行于所述导电胶层5的上表面或 下表面的平面上等距离分布, 所述横向直线型孔4与所述纵向直线型孔3在同一水平面上相 交。 所述横向直线型孔4和所述纵向直线型孔3交叉形成网状, 利用撕拉过程中形成的应力 集中可以提高导电胶膜的剥离强度, 而利用所述横向直线型孔4和所述纵向直线型孔3中。
12、填 充的导电粒子形成一个导电网, 起到类似于法拉第笼的作用, 可以有效削减电磁辐射, 提高 电磁屏蔽作用, 而且通过所述横向直线型孔4和所述纵向直线型孔3构成的网以及所述直线 孔中填塞的导电粒子构成一个导电网路, 避免导电膜胶局部弯折次数较多导致导电效果下 降。 0024 本实施例中, 所述载体层1厚度为15 m, 所述导电胶层5厚度为30 m, 所述保护层2 厚度为10 m, 且所述直线型孔的直径为16 m, 并且将所述直线孔设置在与所述导电胶层5上 表面和下表面距离相等的位置。 0025 显然,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 而 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 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上述说明 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 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 说明书 2/3 页 4 CN 206204213 U 4 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 保护范围之列。 说明书 3/3 页 5 CN 206204213 U 5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1 页 6 CN 206204213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