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氟乙烯生产过程中余热回收及利用的方法.pdf

上传人:凯文 文档编号:8601009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81.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315250.3

申请日:

20160514

公开号:

CN107382658A

公开日:

2017112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07C17/269,C07C17/383,C07C21/185

主分类号:

C07C17/269,C07C17/383,C07C21/185

申请人:

江西理文化工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杨作宁,王兵,李华,曾小五

地址:

332000 江西省九江市码头工业城

优先权:

CN201610315250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氟乙烯生产过程中余热回收及利用的方法,它涉及四氟乙烯生产技术领域;它的方法为:它包含裂解气余热回收系统、热水储槽、热水给水系统、精馏系统再沸器;来自裂解气自急冷器的裂解气进入石墨冷凝器,纯水自纯水槽经过纯水泵送入石墨冷凝器,纯水吸收裂解气热量后,通过调节阀自动控制流量,维持物料温度在指标范围内,热水进入热水储槽;热水储槽中热水经过热水给水系统送入精馏系统再沸器,经过与物料换热后的热水送至热电站供锅炉补水使用;本发明既节省了原先石墨冷凝器中循环水的用量,又节省了精馏系统再沸器的蒸汽,节约大量能源;便于控制,且安全性高。

权利要求书

1.种四氟乙烯生产过程中余热回收及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的方法为:它包含裂解气余热回收系统、热水储槽、热水给水系统、精馏系统再沸器;来自裂解气自急冷器的裂解气进入石墨冷凝器,纯水自纯水槽经过纯水泵送入石墨冷凝器,纯水吸收裂解气热量后,通过调节阀自动控制流量,维持物料温度在指标范围内,热水进入热水储槽;热水储槽中热水经过热水给水系统送入精馏系统再沸器,经过与物料换热后的热水送至热电站供锅炉补水使用。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氟乙烯生产过程中余热回收及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水给水系统为热水给水泵。 3.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氟乙烯生产过程中余热回收及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精馏系统再沸器采用热源为热水的再沸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四氟乙烯生产过程中余热回收及利用的方法,属于四氟乙烯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四氟乙烯是利用水蒸气稀释的R22在高温下发生裂解反应而生成。新鲜的R22与回收R22以一定流量和比例进入蒸汽过热炉上部对流段,加热到400~450℃左右进入反应器;水蒸汽经蒸汽缓冲罐按一定压力、流量进入蒸汽过热炉的上部对流段,再进入中下部辐射段,蒸汽过热至800~850℃后与预热后的R22混合进入反应器。

在反应器中,部分R22吸收过热水蒸汽的热量发生裂解,得到裂解生成物,裂解生成物与未反应的R22构成了裂解混合气(含有TFE、HCl、反应副产物、未反应的R22和大量的水蒸汽)。裂解气出反应器直接进入急冷器,在其中急冷降温后(150℃左右)入石墨冷凝器,在石墨冷凝器内水蒸汽和氯化氢被循环水冷凝形成约10~13%的稀盐酸。

石墨冷凝器出口的裂解气经过水/碱洗、脱水、两级压缩、除氧后进入精馏系统,2#TFE塔顶采出合格四氟乙烯供聚合使用。

石墨冷凝器里的裂解气通过循环水降温冷凝。使用循环水冷却,既增加了循环水的用量,而且循环水的这部分热量也没有利用,还要靠冷却塔风机把它带走,在这几个环节上都存在能源浪费的现象。

精馏系统再沸器使用蒸汽加热。使用蒸汽加热,在四氟乙烯生产过程中存在巨大的隐患。由于蒸汽热焓大,蒸汽量稍有波动,对整个系统影响较大,特别是在局部过热情况下,四氟乙烯易形成自聚,放出大量的热量,还有爆炸的危险。而且使用大量的蒸汽,对生产成本影响也较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四氟乙烯生产过程中余热回收及利用的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四氟乙烯生产过程中余热回收及利用的方法,它的方法为:它包含裂解气余热回收系统、热水储槽、热水给水系统、精馏系统再沸器;来自裂解气自急冷器的裂解气进入石墨冷凝器,纯水自纯水槽经过纯水泵送入石墨冷凝器,纯水吸收裂解气热量后,通过调节阀自动控制流量,维持物料温度在指标范围内,热水进入热水储槽;热水储槽中热水经过热水给水系统送入精馏系统再沸器,经过与物料换热后的热水送至热电站供锅炉补水使用。

作为优选,所述的热水给水系统为热水给水泵。

作为优选,所述的精馏系统再沸器采用热源为热水的再沸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既节省了原先石墨冷凝器中循环水的用量,又节省了精馏系统再沸器的蒸汽,节约大量能源;便于控制,且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的方法为:它包含裂解气余热回收系统、热水储槽、热水给水系统、精馏系统再沸器;来自裂解气自急冷器的裂解气进入石墨冷凝器,纯水自纯水槽经过纯水泵送入石墨冷凝器,纯水吸收裂解气热量后,通过调节阀自动控制流量,维持物料温度在指标范围内,热水进入热水储槽;热水储槽中热水经过热水给水系统送入精馏系统再沸器,经过与物料换热后的热水送至热电站供锅炉补水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的热水给水系统为热水给水泵。

进一步的,所述的精馏系统再沸器采用热源为热水的再沸器。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为:回收石墨冷凝器中裂解气的热量,通过自动控制生产70℃左右热水,供精馏系统再沸器使用。通过回收石墨冷凝器中裂解气的热量,既节省了原先石墨冷凝器中循环水的用量,又节省了精馏系统再沸器的蒸汽,节约大量能源。同时,再沸器使用热水加热,系统容易控制,不会产生较大的波动,热水与物料温差小,不会存在局部过热的现象,增加设备使用年限,也有利于安全生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一种四氟乙烯生产过程中余热回收及利用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四氟乙烯生产过程中余热回收及利用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四氟乙烯生产过程中余热回收及利用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四氟乙烯生产过程中余热回收及利用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四氟乙烯生产过程中余热回收及利用的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315250.3 (22)申请日 2016.05.14 (71)申请人 江西理文化工有限公司 地址 332000 江西省九江市码头工业城 (72)发明人 杨作宁王兵李华曾小五 (51)Int.Cl. C07C 17/269(2006.01) C07C 17/383(2006.01) C07C 21/185(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四氟乙烯生产过程中余热回收及利用 的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氟乙烯生产过程中余 热回收及利用的方法, 它涉及四。

2、氟乙烯生产技术 领域; 它的方法为: 它包含裂解气余热回收系统、 热水储槽、 热水给水系统、 精馏系统再沸器; 来自 裂解气自急冷器的裂解气进入石墨冷凝器, 纯水 自纯水槽经过纯水泵送入石墨冷凝器, 纯水吸收 裂解气热量后, 通过调节阀自动控制流量, 维持 物料温度在指标范围内, 热水进入热水储槽; 热 水储槽中热水经过热水给水系统送入精馏系统 再沸器, 经过与物料换热后的热水送至热电站供 锅炉补水使用; 本发明既节省了原先石墨冷凝器 中循环水的用量, 又节省了精馏系统再沸器的蒸 汽, 节约大量能源; 便于控制, 且安全性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CN 107382658 A。

3、 2017.11.24 CN 107382658 A 1.种四氟乙烯生产过程中余热回收及利用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它的方法为: 它包含裂 解气余热回收系统、 热水储槽、 热水给水系统、 精馏系统再沸器; 来自裂解气自急冷器的裂 解气进入石墨冷凝器, 纯水自纯水槽经过纯水泵送入石墨冷凝器, 纯水吸收裂解气热量后, 通过调节阀自动控制流量, 维持物料温度在指标范围内, 热水进入热水储槽; 热水储槽中热 水经过热水给水系统送入精馏系统再沸器, 经过与物料换热后的热水送至热电站供锅炉补 水使用。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氟乙烯生产过程中余热回收及利用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热水给水系统为热。

4、水给水泵。 3.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氟乙烯生产过程中余热回收及利用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精馏系统再沸器采用热源为热水的再沸器。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07382658 A 2 一种四氟乙烯生产过程中余热回收及利用的方法 000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四氟乙烯生产过程中余热回收及利用的方法, 属于四氟乙烯生产技术 领域。 0002 背景技术: 四氟乙烯是利用水蒸气稀释的R22在高温下发生裂解反应而生成。 新鲜的R22与回收 R22以一定流量和比例进入蒸汽过热炉上部对流段, 加热到400450左右进入反应器; 水 蒸汽经蒸汽缓冲罐按一定压力、 流量进入蒸汽过热炉的上。

5、部对流段, 再进入中下部辐射段, 蒸汽过热至800850后与预热后的R22混合进入反应器。 0003 在反应器中, 部分R22吸收过热水蒸汽的热量发生裂解, 得到裂解生成物, 裂解生 成物与未反应的R22构成了裂解混合气 (含有TFE、 HCl、 反应副产物、 未反应的R22和大量的 水蒸汽) 。 裂解气出反应器直接进入急冷器, 在其中急冷降温后 (150左右) 入石墨冷凝器, 在石墨冷凝器内水蒸汽和氯化氢被循环水冷凝形成约1013%的稀盐酸。 0004 石墨冷凝器出口的裂解气经过水/碱洗、 脱水、 两级压缩、 除氧后进入精馏系统, 2# TFE塔顶采出合格四氟乙烯供聚合使用。 0005 石墨。

6、冷凝器里的裂解气通过循环水降温冷凝。 使用循环水冷却, 既增加了循环水 的用量, 而且循环水的这部分热量也没有利用, 还要靠冷却塔风机把它带走, 在这几个环节 上都存在能源浪费的现象。 0006 精馏系统再沸器使用蒸汽加热。 使用蒸汽加热, 在四氟乙烯生产过程中存在巨大 的隐患。 由于蒸汽热焓大, 蒸汽量稍有波动, 对整个系统影响较大, 特别是在局部过热情况 下, 四氟乙烯易形成自聚, 放出大量的热量, 还有爆炸的危险。 而且使用大量的蒸汽, 对生产 成本影响也较大。 0007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四氟乙烯生产过程中余热回收及 利用的方法。 0008 本。

7、发明的一种四氟乙烯生产过程中余热回收及利用的方法, 它的方法为: 它包含 裂解气余热回收系统、 热水储槽、 热水给水系统、 精馏系统再沸器; 来自裂解气自急冷器的 裂解气进入石墨冷凝器, 纯水自纯水槽经过纯水泵送入石墨冷凝器, 纯水吸收裂解气热量 后, 通过调节阀自动控制流量, 维持物料温度在指标范围内, 热水进入热水储槽; 热水储槽 中热水经过热水给水系统送入精馏系统再沸器, 经过与物料换热后的热水送至热电站供锅 炉补水使用。 0009 作为优选, 所述的热水给水系统为热水给水泵。 0010 作为优选, 所述的精馏系统再沸器采用热源为热水的再沸器。 001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既节省了原。

8、先石墨冷凝器中循环水的用量, 又节省了精馏 系统再沸器的蒸汽, 节约大量能源; 便于控制, 且安全性高。 0012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 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说明书 1/2 页 3 CN 107382658 A 3 0013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001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 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 例来描述本发明。 但是应该理解, 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 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此 外, 在以下说明中, 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 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0015 如图1所示, 本具体实施方。

9、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它的方法为: 它包含裂解气余热 回收系统、 热水储槽、 热水给水系统、 精馏系统再沸器; 来自裂解气自急冷器的裂解气进入 石墨冷凝器, 纯水自纯水槽经过纯水泵送入石墨冷凝器, 纯水吸收裂解气热量后, 通过调节 阀自动控制流量, 维持物料温度在指标范围内, 热水进入热水储槽; 热水储槽中热水经过热 水给水系统送入精馏系统再沸器, 经过与物料换热后的热水送至热电站供锅炉补水使用。 0016 进一步的, 所述的热水给水系统为热水给水泵。 0017 进一步的, 所述的精馏系统再沸器采用热源为热水的再沸器。 0018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为: 回收石墨冷凝器中裂解气的热量, 通。

10、过自动控制 生产70左右热水, 供精馏系统再沸器使用。 通过回收石墨冷凝器中裂解气的热量, 既节省 了原先石墨冷凝器中循环水的用量, 又节省了精馏系统再沸器的蒸汽, 节约大量能源。 同 时, 再沸器使用热水加热, 系统容易控制, 不会产生较大的波动, 热水与物料温差小, 不会存 在局部过热的现象, 增加设备使用年限, 也有利于安全生产。 0019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 本行业的技术 人员应该了解, 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 发明的原理, 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 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 这些变 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 等效物界定。 说明书 2/2 页 4 CN 107382658 A 4 图1 说明书附图 1/1 页 5 CN 107382658 A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