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温反渗透膜.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85910 上传时间:2018-01-24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71890.7

申请日:

2014.07.31

公开号:

CN104162364A

公开日:

2014.11.26

当前法律状态:

公开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B01D61/02; B01D71/62

主分类号:

B01D61/02

申请人:

宿迁嵘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锦

地址:

223700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新港湾花园3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代理人:

李纪昌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高温反渗透膜,由下列质量份数的原料组成:聚苯并咪唑20~50份、溶剂20~40份、添加剂5~10份,添加剂包括制孔剂与表面活性剂。按质量份数将各原料混合均匀得到制膜液,将制膜液展成液层,溶剂挥发凝固后进行热处理获得成品。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所得产品具有较强的耐高温能力,可以在高温环境下实现混合物的分离。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耐高温反渗透膜,其特征在于:由下列质量份数的原料组成:聚苯并咪唑20~50份、溶剂20~40份、添加剂5~10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反渗透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或二甲基乙酰胺。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反渗透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包括制孔剂与表面活性剂。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耐高温反渗透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孔剂为聚乙二醇。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耐高温反渗透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说明书

一种耐高温反渗透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反渗透膜,尤其涉及一种耐高温反渗透膜。
背景技术
反渗透膜属于液体分离膜,一般用于进行液体混合物的分离,其材料一般为有机高分子,其中醋酸纤维研究应用最多。醋酸纤维无味无毒,对光稳定,吸湿性强,是纤维素酯中最稳定的物质,但耐热性能不佳,在较高的温度条件下容易发生水解,降低反渗透膜的性能,无法实现高温环境下对混合物的分离。
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在高温环境下可以实现混合物分离的耐高温反渗透膜。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耐高温反渗透膜,由下列质量份数的原料组成:聚苯并咪唑20~50份、溶剂20~40份、添加剂5~10份。
所述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或二甲基乙酰胺;所述添加剂包括制孔剂与表面活性剂,所述制孔剂为聚乙二醇,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本发明提供的耐高温反渗透膜,其制备步骤如下:(1)按质量份数将各原料混合均匀得到制膜液;(2)将上述制膜液展成很薄的液层,待溶剂挥发凝固后得到固态膜;(3)将上述固态膜进行热处理后得到成品。
有益效果:(1)产品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可实现产业化;(2)以聚苯并咪唑为主要原料,所得产品具有较强的耐高温的能力,可以在高温环境下实现混合物的分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本发明的范围并不因此局限于下述实施例。
实施例1
聚苯并咪唑20份、二甲基甲酰胺20份、聚乙二醇3份、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3份。
制备步骤如下:(1)将20份聚苯并咪唑、20份二甲基甲酰胺、3份聚乙二醇以及3份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混合均匀得到制膜液;(2)将上述制膜液展成很薄的液层,待二甲基甲酰胺挥发凝固后得到固态膜;(3)将上述固态膜进行热处理后得到成品。
 
实施例2
聚苯并咪唑45份、二甲基甲酰胺38份、聚乙二醇4份、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5份。
制备步骤如下:(1)将45份聚苯并咪唑、38份二甲基甲酰胺、4份聚乙二醇以及5份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混合均匀得到制膜液;(2)将上述制膜液展成很薄的液层,待二甲基甲酰胺挥发凝固后得到固态膜;(3)将上述固态膜进行热处理后得到成品。
实施例3
聚苯并咪唑28份、二甲基乙酰胺32份、聚乙二醇5份、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4份。
制备步骤如下:(1)将28份聚苯并咪唑、32份二甲基乙酰胺、5份聚乙二醇以及4份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混合均匀得到制膜液;(2)将上述制膜液展成很薄的液层,待二甲基乙酰胺挥发凝固后得到固态膜;(3)将上述固态膜进行热处理后得到成品。
实施例4
聚苯并咪唑36份、二甲基乙酰胺38份、聚乙二醇7份、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2份。
制备步骤如下:(1)将36份聚苯并咪唑、38份二甲基乙酰胺、7份聚乙二醇以及2份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混合均匀得到制膜液;(2)将上述制膜液展成很薄的液层,待二甲基乙酰胺挥发凝固后得到固态膜;(3)将上述固态膜进行热处理后得到成品。
实施例5
聚苯并咪唑50份、二甲基甲酰胺20份、二甲基乙酰胺20份、聚乙二醇6份、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4份。
制备步骤如下:(1)将50份聚苯并咪唑、20份二甲基甲酰胺、20份二甲基乙酰胺、6份聚乙二醇以及4份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混合均匀得到制膜液;(2)将上述制膜液展成很薄的液层,待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挥发凝固后得到固态膜;(3)将上述固态膜进行热处理后得到成品。
对上述各实施例所得成品进行耐高温试验,试验结果见表1:
表1

指标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最高耐受温度/℃462474468472478

一种耐高温反渗透膜.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耐高温反渗透膜.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耐高温反渗透膜.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耐高温反渗透膜.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耐高温反渗透膜.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62364A43申请公布日20141126CN104162364A21申请号201410371890722申请日20140731B01D61/02200601B01D71/6220060171申请人宿迁嵘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地址223700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新港湾花园36号72发明人张锦74专利代理机构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00代理人李纪昌54发明名称一种耐高温反渗透膜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高温反渗透膜,由下列质量份数的原料组成聚苯并咪唑2050份、溶剂2040份、添加剂510份,添加剂包括制孔剂与表面活性剂。按质量份数将各原料混合均匀得到制膜液,将制膜。

2、液展成液层,溶剂挥发凝固后进行热处理获得成品。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所得产品具有较强的耐高温能力,可以在高温环境下实现混合物的分离。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62364ACN104162364A1/1页21一种耐高温反渗透膜,其特征在于由下列质量份数的原料组成聚苯并咪唑2050份、溶剂2040份、添加剂51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反渗透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或二甲基乙酰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反渗透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包括制孔剂与表面。

3、活性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耐高温反渗透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孔剂为聚乙二醇。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耐高温反渗透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权利要求书CN104162364A1/2页3一种耐高温反渗透膜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反渗透膜,尤其涉及一种耐高温反渗透膜。背景技术0002反渗透膜属于液体分离膜,一般用于进行液体混合物的分离,其材料一般为有机高分子,其中醋酸纤维研究应用最多。醋酸纤维无味无毒,对光稳定,吸湿性强,是纤维素酯中最稳定的物质,但耐热性能不佳,在较高的温度条件下容易发生水解,降低反渗透膜的性能,无法实现高温环境下对混合物的分离。发明内容00。

4、03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在高温环境下可以实现混合物分离的耐高温反渗透膜。0004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耐高温反渗透膜,由下列质量份数的原料组成聚苯并咪唑2050份、溶剂2040份、添加剂510份。0005所述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或二甲基乙酰胺;所述添加剂包括制孔剂与表面活性剂,所述制孔剂为聚乙二醇,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0006本发明提供的耐高温反渗透膜,其制备步骤如下(1)按质量份数将各原料混合均匀得到制膜液;(2)将上述制膜液展成很薄的液层,待溶剂挥发凝固后得到固态膜;(3)将上述固态膜进行热处理后得到成品。0007有益效。

5、果(1)产品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可实现产业化;(2)以聚苯并咪唑为主要原料,所得产品具有较强的耐高温的能力,可以在高温环境下实现混合物的分离。具体实施方式0008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本发明的范围并不因此局限于下述实施例。0009实施例1聚苯并咪唑20份、二甲基甲酰胺20份、聚乙二醇3份、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3份。0010制备步骤如下(1)将20份聚苯并咪唑、20份二甲基甲酰胺、3份聚乙二醇以及3份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混合均匀得到制膜液;(2)将上述制膜液展成很薄的液层,待二甲基甲酰胺挥发凝固后得到固态膜;(3)将上述固态膜进行热处理后得到成品。0011实施例2聚苯并咪唑4。

6、5份、二甲基甲酰胺38份、聚乙二醇4份、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5份。0012制备步骤如下(1)将45份聚苯并咪唑、38份二甲基甲酰胺、4份聚乙二醇以及5份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混合均匀得到制膜液;(2)将上述制膜液展成很薄的液层,待二甲基甲酰胺挥发凝固后得到固态膜;(3)将上述固态膜进行热处理后得到成品。0013实施例3说明书CN104162364A2/2页4聚苯并咪唑28份、二甲基乙酰胺32份、聚乙二醇5份、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4份。0014制备步骤如下(1)将28份聚苯并咪唑、32份二甲基乙酰胺、5份聚乙二醇以及4份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混合均匀得到制膜液;(2)将上述制膜液展成很薄的液层,待二。

7、甲基乙酰胺挥发凝固后得到固态膜;(3)将上述固态膜进行热处理后得到成品。0015实施例4聚苯并咪唑36份、二甲基乙酰胺38份、聚乙二醇7份、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2份。0016制备步骤如下(1)将36份聚苯并咪唑、38份二甲基乙酰胺、7份聚乙二醇以及2份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混合均匀得到制膜液;(2)将上述制膜液展成很薄的液层,待二甲基乙酰胺挥发凝固后得到固态膜;(3)将上述固态膜进行热处理后得到成品。0017实施例5聚苯并咪唑50份、二甲基甲酰胺20份、二甲基乙酰胺20份、聚乙二醇6份、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4份。0018制备步骤如下(1)将50份聚苯并咪唑、20份二甲基甲酰胺、20份二甲基乙酰胺、6份聚乙二醇以及4份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混合均匀得到制膜液;(2)将上述制膜液展成很薄的液层,待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挥发凝固后得到固态膜;(3)将上述固态膜进行热处理后得到成品。0019对上述各实施例所得成品进行耐高温试验,试验结果见表1表1指标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最高耐受温度/462474468472478说明书CN104162364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的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或装置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