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甲烷及热量回收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氯甲烷及热量回收系统.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786057 U (45)授权公告日 2013.03.13 CN 202786057 U *CN202786057U* (21)申请号 201220374268.8 (22)申请日 2012.07.31 C07C 19/03(2006.01) C07C 17/38(2006.01) (73)专利权人 天邦膜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 限责任公司 地址 116023 辽宁省大连市高新园区七贤岭 火炬路 28 号 (72)发明人 罗宗敏 尹中升 徐徜徉 高建 张明新 (74)专利代理机构 大连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 公司 21119 代理人 龙锋 (54) 实用新型名称 。
2、氯甲烷及热量回收系统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氯甲烷及热量回收系统, 包括氯甲烷排气端 10 压缩机 7, 冷凝器 8, 分馏塔 9, 预热器 1, 过滤器 2, 加热器 3, 和膜分离器 4, 所 述氯甲烷排气端 10、 压缩机 7、 冷凝器 8、 分馏塔 9 顺序连接, 所述分馏塔 9 设有液相输出端 11 和气 相输出端 12, 所述气相输出端 12、 预热器 1、 过滤 器 2、 加热器 3、 膜分离器 4 顺序连接, 膜分离器 4 设尾气输出端 5 和渗透气输出端 6。本系统, 可减 小膜分离预处理阶段过滤器排污量, 增加过滤器 寿命, 较以往的回收系统排放氯甲烷量很小, 可。
3、以 节约大量氯甲烷和热量、 显著提高经济效益的同 时有效减小环境污染。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1 页 2 1. 氯甲烷及热量回收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统包括氯甲烷排气端 (10) 压缩机 (7) , 冷凝器 (8) , 分馏塔 (9) , 预热器 (1) , 过滤器 (2) , 加热器 (3) , 和膜分离器 (4) , 所述氯甲烷 排气端 (10) 、 压缩机 (7) 、 冷凝器 (8) 、 分馏塔 (9) 顺序连接, 所。
4、述分馏塔 (9) 设有液相输出端 (11) 和气相输出端 (12) , 所述气相输出端 (12) 、 预热器 (1) 、 过滤器 (2) 、 加热器 (3) 、 膜分离 器 (4) 顺序连接, 膜分离器 (4) 设尾气输出端 (5) 和渗透气输出端 (6) 。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氯甲烷及热量回收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热器 (1) 外壁环 绕预热管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氯甲烷及热量回收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渗透气输出端 (6) 连接所述压缩机 (7) 输入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氯甲烷及热量回收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热管路包括 第一预热管路, 所。
5、述尾气输出端 (5) 连接尾气输出管路, 所述尾气输出管路环绕所述预热器 (1) , 构成第一预热管路。 5.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氯甲烷及热量回收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热管路包括第 二预热管路, 所述渗透气输出端 (6) 与所述压缩机 (7) 输入端经渗透气输出管路连接, 所述 渗透气输出管路环绕预热器 (1) , 构成第二预热管路。 6.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氯甲烷及热量回收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热管路包括第 二预热管路, 所述渗透气输出端 (6) 与所述压缩机 (7) 输入端经渗透气输出管路连接, 所述 渗透气输出管路环绕预热器 (1) , 构成第二预热管路。 7. 。
6、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氯甲烷及热量回收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热管路包括第 二预热管路, 所述渗透气输出端 (6) 与所述压缩机 (7) 输入端经渗透气输出管路连接, 所述 渗透气输出管路环绕预热器 (1) , 构成第二预热管路。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786057 U 2 1/2 页 3 氯甲烷及热量回收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回收系统, 特别涉及氯甲烷及能量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有机硅单体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有氯甲烷排放气经过压缩机升压至 11kg/m3后, 通过冷凝器冷凝到 -20左右后分液, 其中液相氯甲烷作为回收产品送至界外, 不凝气作为 。
7、膜分离装置的原料气, 经过膜前预处理 (过滤、 加热到 20左右) , 达到进膜条件后, 进入膜 分离系统, 回收再利用。 0003 氯甲烷排放气产生分液后的氯甲烷不凝气易夹带出液态氯甲烷, 在通过过滤器时 与可能夹带的颗粒杂质等同时被过滤掉并排放, 余下的部分氯甲烷小雾滴随不凝气进入加 热器, 在加热过程中被气化。 这种传统处理方式会造成大量氯甲烷及热量浪费, 同时排放的 氯甲烷也会增加污染。 发明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能氯甲烷排放量过高及热量浪费严重的问 题, 提供一种简单可靠、 节能增效的氯甲烷及热量回收系统。 0005 氯甲烷及热量回收系统, 包括氯甲烷排气端。
8、 10 压缩机 7, 冷凝器 8, 分馏塔 9, 预热 器 1, 过滤器 2, 加热器 3, 和膜分离器 4, 所述氯甲烷排气端 10、 压缩机 7、 冷凝器 8、 分馏塔 9 顺序连接, 所述分馏塔 9 设有液相输出端 11 和气相输出端 12, 所述气相输出端 12、 预热器 1、 过滤器2、 加热器3、 膜分离器4顺序连接, 膜分离器4设尾气输出端5和渗透气输出端6。 0006 所述预热器 1 外壁环绕预热管路。 0007 所述渗透气输出端 6 连接渗透气输出管路, 所述渗透气输出管路连接所述压缩机 7 输入端。 0008 所述预热管路包括第一预热管路, 所述尾气输出端 5 连接尾气输出。
9、管路, 所述尾 气输出管路环绕所述预热器 1, 构成第一预热管路。 0009 所述预热管路包括第二预热管路, 所述渗透气输出端 6 与所述压缩机 7 输入端经 渗透气输出管路连接, 所述渗透气输出管路环绕预热器 1, 构成第二预热管路。 0010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 具有以下优点 : 0011 在本套系统中, 减小膜分离预处理阶段过滤器排污量, 增加过滤器寿命, 能够在回 收大量有价值的氯甲烷 (124.4kg/h) 的同时回收大量废热节约蒸汽 (节约 0.9MPa 中压蒸汽 17kg/h, 节能约 30%) , 并且较以往的回收系统排放氯甲烷量很小, 可以节约大量氯甲烷和热 量、 显。
10、著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有效减小环境污染。 而且渗透气经过降温后返回压缩机, 在循 环压缩冷凝过程中也可有效的降低冷媒耗量。并且本系统结构简单、 可靠, 很便于推广。 0012 系统流程 : 0013 有机硅单体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有氯甲烷排放气经过压缩机 7 升压后, 通过冷凝 器 8 冷凝到 -20左右后在分馏塔 9 中分液, 其中液相氯甲烷作为回收产品送至界外, 不凝 说 明 书 CN 202786057 U 3 2/2 页 4 气作为膜分离装置的原料气, 经过膜前预处理, 经过预热器 1、 过滤器 2、 经加热器 3 加热到 20左右, 达到进膜条件后, 进入膜分离器 4。膜分离器 4 将进。
11、膜气体分成两股, 一股为渗 透气 - 氯甲烷富集气, 一股为尾气 - 甲烷等气体的富集气, 这两股气体管路环绕预热器, 与 约 -20的氯甲烷不凝气隔壁换热, 温度降低后渗透气返回压缩机 7 循环压缩冷凝、 尾气送 出界外。 附图说明 0014 图 1 : 本实用新型有机硅单体生产氯甲烷及热量回收系统示意图。 0015 附图标记说明 : 1, 预热器 ; 2, 过滤器 ; 3, 加热器 ; 4, 膜分离器 ; 5, 尾气输出端 ; 6, 渗透气输出端, 7, 压缩机 ; 8, 冷凝器 ; 9, 分馏塔, 10, 氯甲烷排气端 ; 11, 液相输出端 ; 12, 气 相输出端。 具体实施方式 0。
12、016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解释说明。 0017 实施例 1 0018 如附图所示 : 有机硅单体生产氯甲烷及热量回收系统包括氯甲烷排气端 10 压缩 机7, 冷凝器8, 分馏塔9, 预热器1, 过滤器2, 加热器3, 和膜分离器4, 所述氯甲烷排气端10、 压缩机7、 冷凝器8、 分馏塔9顺序连接, 分馏塔9设有液相输出端11和气相输出端12, 气相 输出端 12、 预热器 1、 过滤器 2、 加热器 3、 膜分离器 4 顺序连接, 膜分离器 4 设尾气输出端 5 和渗透气输出端 6, 0019 渗透气输出端 6 连接渗透气输出管路, 渗透气输出管路连接压缩机 7 输入端。 00。
13、20 预热器1外壁环绕预热管路 ; 预热管路包括第一预热管路, 尾气输出端5连接尾气 输出管路, 尾气输出管路环绕所述预热器 1, 构成第一预热管路 ; 预热管路还包括第二预热 管路, 渗透气输出管路环绕预热器 1, 构成第二预热管路。 0021 系统流程 : 0022 氯甲烷不凝气 (1000Nm3/h, -20, 夹带部分液态氯甲烷) 进入预热器 1, 与渗透 气 (约 550Nm3/h, 20)及尾气 (约 450Nm3/h, 20)进行间壁换热, 不凝气吸收热量 (约 34000kJ/h, 约合 0.9MPa 中压蒸汽 17kg/h) , 温度提高至 0, 大部分液态氯甲烷气化, 然后。
14、 进入过滤器 2 过滤分离微量的杂质 (现有技术过滤器排放液态氯甲烷高达 124.4kg/h) , 过 滤后的干净不凝气再进入蒸汽加热器, 通过蒸汽加热, 使不凝气升高到约 20, 加热后的不 凝气进入膜分离器, 膜分离过程产生两股气体即渗透气和尾气, 这两股气体管路环绕预热 器与约 -20的氯甲烷不凝气换热, 温度降低后渗透气返回压缩机 7、 尾气送出界外。 0023 以上所述, 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 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披露的技术范围内, 根据本实用 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 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202786057 U 4 1/1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786057 U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