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苯环的化合物、封框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上传人:磨** 文档编号:8586728 上传时间:2020-09-10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1.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230412.5

申请日:

20120704

公开号:

CN102766047A

公开日:

2012110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07C69/54,C07C67/26,C09J4/02,G02F1/1339

主分类号:

C07C69/54,C07C67/26,C09J4/02,G02F1/1339

申请人: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肖昂,宋省勋,朱海波

地址: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西环中路8号

优先权:

CN201210230412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郭红丽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苯环的化合物、封框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化合物具有下述结构式(Ⅰ),其中,R1和R2相同或不同,R1和R2分别表示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本发明的封框胶包括结构式(Ⅰ)所示的化合物。本发明的封框胶不仅对玻璃基板具有高的粘接强度,而且对取向膜也具有优良的粘接性能,从而能够防止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之间的粘结性能下降,同时降低了外界杂质对盒内液晶的污染。

权利要求书

1.下述结构式(Ⅰ)所示的化合物,其中,R和R相同或不同,R表示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R表示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 2.一种封框胶,其特征在于,包括结构式(Ⅰ)所示的化合物,其中,各R和R相同或不同,R表示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R表示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封框胶,其特征在于,R表示甲基或叔丁基,R表示甲基或叔丁基,并且,在所述结构式(Ⅰ)中,甲基的总摩尔数与叔丁基的总摩尔数之比为9:1~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封框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甲基与叔丁基的摩尔数之比为7:3。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封框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框胶还含有光引发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封框胶,其特征在于,结构式(Ⅰ)所示的化合物的质量百分比为75~85%,光引发剂的质量百分比为1~10%。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封框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引发剂为烷基苯酮类。 8.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下述结构式(Ⅱ)所示的化合物和结构式(Ⅲ)所示的化合物反应得到,其中,R表示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混合结构式(Ⅱ)所示的化合物与阻聚剂,得混合物1;(2)混合结构式(Ⅲ)所示的化合物和催化剂,得混合物2;(3)在40℃~100℃、搅拌状态下,将混合物2滴加至混合物1中;(4)滴加完毕后,在80℃~120℃下继续反应6~10小时。 10.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封框胶在显示装置制作中的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苯环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还涉及包括该化合物的 封框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ODF(one drop filling,液晶滴下)工艺是液晶面板制作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如图1所示,在阵列基板1上涂有封框胶3,在彩膜基板2上滴有液晶5,在 阵列基板1和彩膜基板2上均涂有取向膜4,通过对盒工艺,将阵列基板1与 彩膜基板2对盒,完成液晶盒的制作。在该制作过程中,封框胶3的主要作用 是粘接阵列基板1与彩膜基板2,但在实际工艺中,如图2所示,有时候会发 生封框胶3与取向膜4在对盒之后部分重合,在重合区域,封框胶3无法与阵 列基板1或彩膜基板2直接接触,导致阵列基板1与彩膜基板2之间的粘接性 能明显下降,容易发生剥离。并且,由于阵列基板1与彩膜基板2之间的粘接 性能明显下降,所以造成外界杂质容易从封框胶3与取向膜4重合的界面处进 入液晶盒内,污染盒内液晶,严重影响液晶面板品质。

针对上述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一方面着眼于改变边缘结构,以避免封框 胶3与取向膜4的重合,另一方面分别控制取向膜的印刷精度和封框胶的涂布 宽度。但这两方面都只能适用于较大尺寸液晶面板的制作,而对于小尺寸产品 (例如手机的液晶显示屏等),由于空间限制,目前仍然无法避免封框胶3与 取向膜4的重合。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以及包括该化合物的封框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方案如下。

下述结构式(Ⅰ)所示的化合物,

其中,R1和R2相同或不同,R1可以表示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R2可以 表示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封框胶,该封框胶包括结构式(Ⅰ)所示的化合物,

其中,各R1和R2相同或不同,R1可以表示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优选 表示甲基或叔丁基,R2可以表示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优选表示甲基或叔丁 基。另外,在所述封框胶中,在将结构式(Ⅰ)所示的各化合物作为一个整体 时,甲基的总摩尔数与叔丁基的总摩尔数之比可以为9:1~1:1,优选为7:3。

本发明的封框胶中还可以包括光引发剂。所述光引发剂可以使用现有技术 中通常使用的光引发剂,例如,α,α-二乙氧基苯乙酮、α-羟烷基苯酮、α-胺烷 基苯酮等烷基苯酮类。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稀释剂,所述稀释剂可以使用现有技 术中通常使用的稀释剂,例如为环氧丙烷丁基醚、二缩水甘油醚。

在本发明的封框胶中,结构式(Ⅰ)所示的化合物(即,结构式(Ⅰ)所 示的各化合物作为一个整体)的质量百分比可以为75~85%,光引发剂的质量 百分比可以为1~10%,余量可以为稀释剂或其他根据需要所添加的物质,例如 用于支撑盒厚的玻璃微球、弹性小球等。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结构式(Ⅰ)所示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通过 下述结构式(Ⅱ)所示的化合物和结构式(Ⅲ)所示的化合物反应而得到上述 结构式(Ⅰ)所示的化合物,

其中,R表示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优选表示甲基或叔丁基。

上述制备方法可以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混合结构式(Ⅱ)所示的化合物与阻聚剂,得混合物1;

(2)混合结构式(Ⅲ)所示的化合物和催化剂,得混合物2;

(3)在40℃~100℃、搅拌状态下,将混合物2滴加至混合物1中;

(4)滴加完毕后,在80℃~120℃下继续反应6~10小时。

本发明还涉及上述封框胶在显示装置的制作过程中的应用。例如可以在液 晶面板的制作过程中使用本发明的封框胶。

本发明的封框胶不仅对玻璃基板具有高的粘接强度,而且对取向膜也具有 优良的粘接性能,从而能够防止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之间的粘结性能下降,同 时降低了外界杂质对盒内液晶的污染。另外,相对于现有封框胶所需的1小时 的热固化时间,本发明的封框胶还具有快速固化的优势,从而提高工艺效率并 且降低了工艺成本。利用本发明的制备封框胶的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合成率, 而且由于叔丁基的引入,所以能够提高封框胶的抗水性和抗液晶冲击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成盒之前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现有技术中成盒后取向膜与封框胶部分重合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下述结构式(Ⅰ)所示的化合物,

其中,R1和R2相同或不同,R1可以表示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R2可以 表示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

所述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例如为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 丁基、叔丁基,其中优选为甲基或叔丁基。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封框胶,该封框胶包括结构式(Ⅰ)所示的化合物,

其中,各R1和R2相同或不同,R1可以表示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R2可以表示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

所述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例如为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 丁基、叔丁基,其中优选为甲基或叔丁基。另外,在结构式(Ⅰ)中(即,在 本发明的封框胶中含有的结构式(Ⅰ)所示的所有化合物中),甲基的总摩尔 数与叔丁基的总摩尔数之比可以为9:1~1:1,优选为7:3。

本发明的封框胶不仅对玻璃基板具有高的粘接强度,而且对取向膜也具有 优良的粘接性能,从而能够防止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之间的粘结性能下降,同 时降低了外界杂质对盒内液晶的污染。另外,相对于现有封框胶所需的1小时 的热固化时间,本发明的封框胶还具有快速固化的优势,从而提高工艺效率并 且降低了工艺成本。

本发明的封框胶中还可以含有光引发剂。

所述光引发剂可以使用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的光引发剂,例如,α,α-二 乙氧基苯乙酮、α-羟烷基苯酮、α-胺烷基苯酮等烷基苯酮类。

优选本发明的封框胶中还可以进一步含有稀释剂,所述稀释剂可以使用现 有技术中通常使用的稀释剂,例如为环氧丙烷丁基醚、二缩水甘油醚。

在本发明的封框胶中,结构式(Ⅰ)所示的化合物(即,结构式(Ⅰ)所 示的各化合物作为一个整体)的质量百分比可以为75~85%,光引发剂的质量 百分比可以为1~10%。余量可以为稀释剂或其他根据需要所添加的物质,例如 用于支撑盒厚的玻璃微球、弹性小球等。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结构式(Ⅰ)所示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通过 下述结构式(Ⅱ)所示的化合物和结构式(Ⅲ)所示的化合物反应而得到上述 结构式(Ⅰ)所示的化合物,

其中,R表示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

所述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例如为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 丁基、叔丁基,其中优选为甲基或叔丁基。

上述制备方法可以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混合结构式(Ⅱ)所示的化合物与阻聚剂,得混合物1,所述阻聚剂 可以为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的阻聚剂,例如为对羟基苯甲醚;

(2)混合结构式(Ⅲ)所示的化合物和催化剂,得混合物2,所述催化剂 可以为聚合反应中通常使用的催化剂,例如为四乙基溴化铵;

(3)在40℃~100℃、搅拌状态下,将混合物2滴加至混合物1中,优选 在70℃~100℃、搅拌状态下,将混合物2缓慢(例如,以1~2滴/秒的速度) 滴加至混合物1中;

(4)滴加完毕后,在80℃~120℃下继续反应6~10小时,优选在100℃~120 ℃下继续反应8~10小时。

利用本发明的制备封框胶的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合成率,而且由于叔丁基 的引入,所以能够提高封框胶的抗水性和抗液晶冲击性。

本发明还涉及上述封框胶在显示装置的制作过程中的应用。例如,可以在 液晶面板的制作过程中使用本发明的封框胶。

利用本发明的封框胶制作的液晶面板,由于阵列基板与彩膜基板之间的粘 接性明显提高,所以外界杂质难以进入液晶盒内,从而能够提高液晶面板的品 质。

下面利用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在下述实施例中使用的对羟基苯甲醚由北京化工厂生产,甲基丙烯酸和叔 丁基丙烯酸均由广州天众化工有限公司生产,四乙基溴化铵由龙升精细化工有 限公司生产,光引发剂和稀释剂均由天津天骄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结构式(Ⅱ) 所示的化合物由广州杜特化工生产。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采用的原料并不 仅限于上述厂家的产品。

实施例1

结构式(Ⅰ)所示化合物的制备

在分别插有搅拌器、冷凝管、温度计和滴液漏斗的300ml四口烧瓶中,加 入100g下述结构式(Ⅱ)所示的化合物与0.05g作为阻聚剂的对羟基苯甲醚, 并在滴液漏斗中加入32g甲基丙烯酸、21g叔丁基丙烯酸和1.5g作为催化剂的 四乙基溴化铵,将其混匀。将四口烧瓶加热至70℃,在搅拌状态下,打开滴液 漏斗,以1滴/秒的速度滴加其中的混合液。滴加完毕后,将四口烧瓶升温至 100℃,反应8h。冷却后得反应产物。

需要说明的是,所得产物为结构式(Ⅰ)所示各化合物的混合物,即,所 得产物包括结构式(Ⅰ)中R1和R2都为甲基的化合物、R1和R2都为叔丁基 的化合物以及R1和R2不同,分别表示甲基或叔丁基的化合物,并且反应产物 中甲基的总摩尔数与叔丁基的总摩尔数之比约为7:3。

结构式(Ⅱ)所示化合物的IR(KBr):3500cm-1(羟基的特征吸收峰), 1455cm-1、1506cm-1、1572cm-1和1614cm-1(苯环的特征吸收峰),1250cm-1(芳醚的吸收峰),844cm-1和1535cm-1(双酚A骨架的伸缩振动吸收峰),915 cm-1(环氧基的特征吸收峰)。

实施例1所得产物的IR(KBr):3500cm-1(羟基的特征吸收峰),1640cm-1(碳碳双键吸收峰),1730cm-1(酯羰基吸收峰)。

在实施例1所得产物的红外光谱中,915cm-1处的环氧基吸收峰消失,并 且3500cm-1处羟基的吸收带变宽、变深,说明环氧乙烷开环形成了羟基,由 此可知生成结构式(Ⅰ)所示的化合物。

封框胶的制备

混合实施例1中得到的产物85重量份、作为光引发剂的α,α-二乙氧基苯 乙酮10重量份和作为稀释剂的环氧丙烷丁基醚5重量份,得到本发明的封框 胶1。

使用3000mJ的紫外灯对上述得到的封框胶1照射18s,然后在120℃下加 热10min。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测定该封框胶的固化率,结果固化率大于 90%。

实施例2

结构式(Ⅰ)所示化合物的制备

在分别插有搅拌器、冷凝管、温度计和滴液漏斗的300ml四口烧瓶中,加 入100g下述结构式(Ⅱ)所示的化合物与0.05g作为阻聚剂的对羟基苯甲醚, 并在滴液漏斗中加入127g甲基丙烯酸、21g叔丁基丙烯酸和1.5g作为催化剂 的四乙基溴化铵,将其混匀。将四口烧瓶加热至70℃,在搅拌状态下,打开滴 液漏斗,以1滴/秒的速度滴加其中的混合液。滴加完毕后,将四口烧瓶升温至 100℃,反应8h。冷却后得反应产物。

需要说明的是,所得产物为结构式(Ⅰ)所示各化合物的混合物,即,所 得产物包括结构式(Ⅰ)中R1和R2都为甲基的化合物、R1和R2都为叔丁基 的化合物以及R1和R2不同,分别表示甲基或叔丁基的化合物,并且反应产物 中甲基的总摩尔数与叔丁基的总摩尔数之比约为9:1。

结构式(Ⅱ)所示化合物的IR(KBr):3500cm-1(羟基的特征吸收峰), 1455cm-1、1506cm-1、1572cm-1和1614cm-1(苯环的特征吸收峰),1250cm-1(芳醚的吸收峰),844cm-1和1535cm-1(双酚A骨架的伸缩振动吸收峰),915 cm-1(环氧基的特征吸收峰)。

实施例2所得产物的IR(KBr):3500cm-1(羟基的特征吸收峰),1640cm-1(碳碳双键吸收峰),1730cm-1(酯羰基吸收峰)。

在实施例2所得产物的红外光谱中,915cm-1处的环氧基吸收峰消失,并 且3500cm-1处羟基的吸收带变宽、变深,说明环氧乙烷开环形成了羟基,由 此可知生成结构式(Ⅰ)所示的化合物。

封框胶的制备

混合实施例2中得到的产物75重量份、作为光引发剂的α,α-二乙氧基苯 乙酮5重量份和作为稀释剂的环氧丙烷丁基醚20重量份,得到本发明的封框 胶2。

使用3000mJ的紫外灯对上述得到的封框胶2照射20s,然后在120℃下加 热10min。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测定该封框胶的固化率,结果固化率大于 90%。

实施例3

结构式(Ⅰ)所示化合物的制备

在分别插有搅拌器、冷凝管、温度计和滴液漏斗的300ml四口烧瓶中,加 入100g下述结构式(Ⅱ)所示的化合物与0.05g作为阻聚剂的对羟基苯甲醚, 并在滴液漏斗中加入14g甲基丙烯酸、21g叔丁基丙烯酸和1.5g作为催化剂的 四乙基溴化铵,将其混匀。将四口烧瓶加热至70℃,在搅拌状态下,打开滴液 漏斗,以1滴/秒的速度滴加其中的混合液。滴加完毕后,将四口烧瓶升温至 100℃,反应8h。冷却后得反应产物。

需要说明的是,所得产物为结构式(Ⅰ)所示各化合物的混合物,即,所 得产物包括结构式(Ⅰ)中R1和R2都为甲基的化合物、R1和R2都为叔丁基 的化合物以及R1和R2不同,分别表示甲基或叔丁基的化合物,并且反应产物 中甲基的总摩尔数与叔丁基的总摩尔数之比约为1:1。

结构式(Ⅱ)所示化合物的IR(KBr):3500cm-1(羟基的特征吸收峰), 1455cm-1、1506cm-1、1572cm-1和1614cm-1(苯环的特征吸收峰),1250cm-1(芳醚的吸收峰),844cm-1和1535cm-1(双酚A骨架的伸缩振动吸收峰),915 cm-1(环氧基的特征吸收峰)。

实施例3所得产物的IR(KBr):3500cm-1(羟基的特征吸收峰),1640cm-1(碳碳双键吸收峰),1730cm-1(酯羰基吸收峰)。

在实施例3所得产物的红外光谱中,915cm-1处的环氧基吸收峰消失,并 且3500cm-1处羟基的吸收带变宽、变深,说明环氧乙烷开环形成了羟基,由 此可知生成结构式(Ⅰ)所示的化合物。

封框胶的制备

混合实施例3中得到的产物80重量份、作为光引发剂的α,α-二乙氧基苯 乙酮3重量份和作为稀释剂的环氧丙烷丁基醚17重量份,得到本发明的封框 胶3。

使用3000mJ的紫外灯对上述得到的封框胶3照射25s,然后在120℃下加 热15min。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测定该封框胶的固化率,结果固化率大于 90%。

实施例4

结构式(Ⅰ)所示化合物的制备

在分别插有搅拌器、冷凝管、温度计和滴液漏斗的300ml四口烧瓶中,加 入100g下述结构式(Ⅱ)所示的化合物与0.05g作为阻聚剂的对羟基苯甲醚, 并在滴液漏斗中加入32g甲基丙烯酸、21g叔丁基丙烯酸和1.5g作为催化剂的 四乙基溴化铵,将其混匀。将四口烧瓶加热至70℃,在搅拌状态下,打开滴液 漏斗,以1滴/秒的速度滴加其中的混合液。滴加完毕后,将四口烧瓶升温至 100℃,反应8h。冷却后得反应产物。

需要说明的是,所得产物为结构式(Ⅰ)所示各化合物的混合物,即,所 得产物包括结构式(Ⅰ)中R1和R2都为甲基的化合物、R1和R2都为叔丁基 的化合物以及R1和R2不同,分别表示甲基或叔丁基的化合物,并且反应产物 中甲基的总摩尔数与叔丁基的总摩尔数之比约为7:3。

结构式(Ⅱ)所示化合物的IR(KBr):3500cm-1(羟基的特征吸收峰), 1455cm-1、1506cm-1、1572cm-1和1614cm-1(苯环的特征吸收峰),1250cm-1(芳醚的吸收峰),844cm-1和1535cm-1(双酚A骨架的伸缩振动吸收峰),915 cm-1(环氧基的特征吸收峰)。

实施例4所得产物的IR(KBr):3500cm-1(羟基的特征吸收峰),1640cm-1(碳碳双键吸收峰),1730cm-1(酯羰基吸收峰)。

在实施例4所得产物的红外光谱中,915cm-1处的环氧基吸收峰消失,并 且3500cm-1处羟基的吸收带变宽、变深,说明环氧乙烷开环形成了羟基,由 此可知生成结构式(Ⅰ)所示的化合物。

封框胶的制备

混合实施例4中得到的产物85重量份、作为光引发剂的α,α-二乙氧基苯 乙酮1重量份和作为稀释剂的环氧丙烷丁基醚14重量份,得到本发明的封框 胶4。

使用3000mJ的紫外灯对上述得到的封框胶4照射18s,然后在120℃下加 热15min。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测定该封框胶的固化率,结果固化率大于 90%。

剥离试验

分别利用本发明实施例1~4中的封框胶1~4和作为比较例的市售的封框胶 UR-2920(三井化学株式会社制)进行以下剥离试验。需要说明的是,在UR-2920 封框胶中,以质量百分比计,含有约85%的粘合剂(其在封框胶中的作用与本 发明的封框胶中结构式(Ⅰ)所示化合物的作用相同)、10%左右的引发剂。

在一块40mm×45mm的白玻璃板的四周,在距离边缘5mm处涂布封框胶, 截面积为4000±400um2,然后将该白玻璃板与另一块36mm×36mm的白玻璃 板进行真空对盒,使两块玻璃的间隙为5um。在依次经过UV曝光 (5000mJ/cm2)、热固化(120℃,1小时)之后测定剥离强度。具体测定方法 为,利用机械手以恒定的速度5mm/min分别向40mm×45mm的白玻璃板的四 个角垂直施加力,以使两片玻璃板恰好剥离,记录此时所施加的力,并计算出 剥离强度。每个封框胶进行三次试验,并取其平均值作为该封框胶在玻璃板的 某一角的剥离强度。结果见表1。

表1

由表1的结果可知,本发明中制备的封框胶相对于现有封框胶具有更高的 粘接强度,有利于解决图2中由于封框胶和取向膜重合而引起的粘接性能下降 的问题。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 明的构思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 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含苯环的化合物、封框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含苯环的化合物、封框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含苯环的化合物、封框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含苯环的化合物、封框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含苯环的化合物、封框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766047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11.07 CN 102766047 A *CN102766047A* (21)申请号 201210230412.5 (22)申请日 2012.07.04 C07C 69/54(2006.01) C07C 67/26(2006.01) C09J 4/02(2006.01) G02F 1/1339(2006.01) (71)申请人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经济技术开发区 西环中路 8 号 (72)发明人 肖昂 宋省勋 朱海波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2、 11291 代理人 郭红丽 (54) 发明名称 含苯环的化合物、 封框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 用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苯环的化合物、 封框胶 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化合物具有下述结 构式 () , 其中, R1和 R2相同或不同, R1和 R2分 别表示碳原子数为 14 的烷基。本发明的封框 胶包括结构式 ()所示的化合物。本发明的 封框胶不仅对玻璃基板具有高的粘接强度, 而 且对取向膜也具有优良的粘接性能, 从而能够 防止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之间的粘结性能下 降, 同时降低了外界杂质对盒内液晶的污染。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9 页 附图 1 页 (19。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9 页 附图 1 页 1/2 页 2 1. 下述结构式 () 所示的化合物, 其中, R1和 R2相同或不同, R1表示碳原子数为 14 的烷基, R2表示碳原子数为 14 的 烷基。 2. 一种封框胶, 其特征在于, 包括结构式 () 所示的化合物, 其中, 各 R1和 R2相同或不同, R1表示碳原子数为 14 的烷基, R2表示碳原子数为 14 的烷基。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封框胶, 其特征在于, R1表示甲基或叔丁基, R2表示甲基或叔 丁基, 并且, 在所述结构式 () 中, 甲基的总摩尔数与。

4、叔丁基的总摩尔数之比为 9:11:1。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封框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甲基与叔丁基的摩尔数之比为 7:3。 5. 根据权利要求 24 中任一项所述的封框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封框胶还含有光引发 剂。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封框胶, 其特征在于, 结构式 () 所示的化合物的质量百分 比为 7585%, 光引发剂的质量百分比为 110%。 7. 根据权利要求 5 或 6 所述的封框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引发剂为烷基苯酮类。 8. 制备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化合物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通过下述结构式 () 所示的化 合物和结构式 () 所示的化合物反应得到。

5、,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766047 A 2 2/2 页 3 其中, R 表示碳原子数为 14 的烷基。 9. 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 (1) 混合结构式 () 所示的化合物与阻聚剂, 得混合物 1 ; (2) 混合结构式 () 所示的化合物和催化剂, 得混合物 2 ; (3) 在 40 100、 搅拌状态下, 将混合物 2 滴加至混合物 1 中 ; (4) 滴加完毕后, 在 80 120下继续反应 610 小时。 10. 权利要求 24 中任一项所述的封框胶在显示装置制作中的应用。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766047 A 3 1/。

6、9 页 4 含苯环的化合物、 封框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苯环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还涉及包括该化合物的封框胶 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ODF(one drop filling, 液晶滴下) 工艺是液晶面板制作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如图 1 所示, 在阵列基板 1 上涂有封框胶 3, 在彩膜基板 2 上滴有液晶 5, 在阵列基板 1 和彩膜基 板 2 上均涂有取向膜 4, 通过对盒工艺, 将阵列基板 1 与彩膜基板 2 对盒, 完成液晶盒的制 作。在该制作过程中, 封框胶 3 的主要作用是粘接阵列基板 1 与彩膜基板 2, 但在实际工艺 中。

7、, 如图 2 所示, 有时候会发生封框胶 3 与取向膜 4 在对盒之后部分重合, 在重合区域, 封框 胶 3 无法与阵列基板 1 或彩膜基板 2 直接接触, 导致阵列基板 1 与彩膜基板 2 之间的粘接 性能明显下降, 容易发生剥离。并且, 由于阵列基板 1 与彩膜基板 2 之间的粘接性能明显下 降, 所以造成外界杂质容易从封框胶3与取向膜4重合的界面处进入液晶盒内, 污染盒内液 晶, 严重影响液晶面板品质。 0003 针对上述问题, 本领域技术人员一方面着眼于改变边缘结构, 以避免封框胶 3 与 取向膜 4 的重合, 另一方面分别控制取向膜的印刷精度和封框胶的涂布宽度。但这两方面 都只能适用。

8、于较大尺寸液晶面板的制作, 而对于小尺寸产品 (例如手机的液晶显示屏等) , 由于空间限制, 目前仍然无法避免封框胶 3 与取向膜 4 的重合。 发明内容 0004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以及包 括该化合物的封框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方案如下。 0005 下述结构式 () 所示的化合物, 0006 0007 其中, R1和 R2相同或不同, R1可以表示碳原子数为 14 的烷基, R2可以表示碳原 子数为 14 的烷基。 0008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封框胶, 该封框胶包括结构式 () 所示的化合物, 0009 说 明 书 CN 102766047。

9、 A 4 2/9 页 5 0010 其中, 各R1和R2相同或不同, R1可以表示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 优选表示甲基或 叔丁基, R2可以表示碳原子数为 14 的烷基, 优选表示甲基或叔丁基。另外, 在所述封框胶 中, 在将结构式 () 所示的各化合物作为一个整体时, 甲基的总摩尔数与叔丁基的总摩尔 数之比可以为 9:11:1, 优选为 7:3。 0011 本发明的封框胶中还可以包括光引发剂。 所述光引发剂可以使用现有技术中通常 使用的光引发剂, 例如, , - 二乙氧基苯乙酮、 - 羟烷基苯酮、 - 胺烷基苯酮等烷基苯 酮类。 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稀释剂, 所述稀释剂可以使用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

10、的稀释剂, 例如 为环氧丙烷丁基醚、 二缩水甘油醚。 0012 在本发明的封框胶中, 结构式 () 所示的化合物 (即, 结构式 () 所示的各化合物 作为一个整体) 的质量百分比可以为 7585%, 光引发剂的质量百分比可以为 110%, 余量可 以为稀释剂或其他根据需要所添加的物质, 例如用于支撑盒厚的玻璃微球、 弹性小球等。 0013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结构式 () 所示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该方法是通过下述结构 式 () 所示的化合物和结构式 () 所示的化合物反应而得到上述结构式 () 所示的化合 物, 0014 0015 其中, R 表示碳原子数为 14 的烷基, 优选表示甲基或叔丁。

11、基。 0016 上述制备方法可以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 0017 (1) 混合结构式 () 所示的化合物与阻聚剂, 得混合物 1 ; 0018 (2) 混合结构式 () 所示的化合物和催化剂, 得混合物 2 ; 0019 (3) 在 40 100、 搅拌状态下, 将混合物 2 滴加至混合物 1 中 ; 0020 (4) 滴加完毕后, 在 80 120下继续反应 610 小时。 0021 本发明还涉及上述封框胶在显示装置的制作过程中的应用。 例如可以在液晶面板 说 明 书 CN 102766047 A 5 3/9 页 6 的制作过程中使用本发明的封框胶。 0022 本发明的封框胶不仅对玻璃基板具有。

12、高的粘接强度, 而且对取向膜也具有优良的 粘接性能, 从而能够防止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之间的粘结性能下降, 同时降低了外界杂质 对盒内液晶的污染。另外, 相对于现有封框胶所需的 1 小时的热固化时间, 本发明的封框胶 还具有快速固化的优势, 从而提高工艺效率并且降低了工艺成本。利用本发明的制备封框 胶的方法, 不仅能够提高合成率, 而且由于叔丁基的引入, 所以能够提高封框胶的抗水性和 抗液晶冲击性。 附图说明 0023 图 1 是表示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成盒之前的状态的示意图。 0024 图 2 是表示现有技术中成盒后取向膜与封框胶部分重合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本发明提供下述结构式 。

13、() 所示的化合物, 0026 0027 其中, R1和 R2相同或不同, R1可以表示碳原子数为 14 的烷基, R2可以表示碳原 子数为 14 的烷基。 0028 所述碳原子数为 14 的烷基例如为甲基、 乙基、 丙基、 异丙基、 丁基、 异丁基、 叔丁 基, 其中优选为甲基或叔丁基。 0029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封框胶, 该封框胶包括结构式 () 所示的化合物, 0030 0031 其中, 各 R1和 R2相同或不同, R1可以表示碳原子数为 14 的烷基, R2可以表示碳 原子数为 14 的烷基。 0032 所述碳原子数为 14 的烷基例如为甲基、 乙基、 丙基、 异丙基、 丁基、 异丁。

14、基、 叔丁 说 明 书 CN 102766047 A 6 4/9 页 7 基, 其中优选为甲基或叔丁基。另外, 在结构式 () 中 (即, 在本发明的封框胶中含有的结构 式 () 所示的所有化合物中) , 甲基的总摩尔数与叔丁基的总摩尔数之比可以为 9:11:1, 优选为 7:3。 0033 本发明的封框胶不仅对玻璃基板具有高的粘接强度, 而且对取向膜也具有优良的 粘接性能, 从而能够防止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之间的粘结性能下降, 同时降低了外界杂质 对盒内液晶的污染。另外, 相对于现有封框胶所需的 1 小时的热固化时间, 本发明的封框胶 还具有快速固化的优势, 从而提高工艺效率并且降低了工艺成本。

15、。 0034 本发明的封框胶中还可以含有光引发剂。 0035 所述光引发剂可以使用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的光引发剂, 例如, , - 二乙氧基 苯乙酮、 - 羟烷基苯酮、 - 胺烷基苯酮等烷基苯酮类。 0036 优选本发明的封框胶中还可以进一步含有稀释剂, 所述稀释剂可以使用现有技术 中通常使用的稀释剂, 例如为环氧丙烷丁基醚、 二缩水甘油醚。 0037 在本发明的封框胶中, 结构式 () 所示的化合物 (即, 结构式 () 所示的各化合物 作为一个整体) 的质量百分比可以为 7585%, 光引发剂的质量百分比可以为 110%。余量可 以为稀释剂或其他根据需要所添加的物质, 例如用于支撑盒厚的玻璃。

16、微球、 弹性小球等。 0038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结构式 () 所示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该方法是通过下述结构 式 () 所示的化合物和结构式 () 所示的化合物反应而得到上述结构式 () 所示的化合 物, 0039 0040 其中, R 表示碳原子数为 14 的烷基。 0041 所述碳原子数为 14 的烷基例如为甲基、 乙基、 丙基、 异丙基、 丁基、 异丁基、 叔丁 基, 其中优选为甲基或叔丁基。 0042 上述制备方法可以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 0043 (1) 混合结构式 () 所示的化合物与阻聚剂, 得混合物 1, 所述阻聚剂可以为现有 技术中通常使用的阻聚剂, 例如为对羟基苯甲醚 ; 。

17、0044 (2) 混合结构式 () 所示的化合物和催化剂, 得混合物 2, 所述催化剂可以为聚合 反应中通常使用的催化剂, 例如为四乙基溴化铵 ; 0045 (3)在 40 100、 搅拌状态下, 将混合物 2 滴加至混合物 1 中, 优选在 70 100、 搅拌状态下, 将混合物 2 缓慢 (例如, 以 12 滴 / 秒的速度) 滴加至混合物 1 中 ; 0046 (4) 滴加完毕后, 在 80 120下继续反应 610 小时, 优选在 100 120下继 说 明 书 CN 102766047 A 7 5/9 页 8 续反应 810 小时。 0047 利用本发明的制备封框胶的方法, 不仅能够。

18、提高合成率, 而且由于叔丁基的引入, 所以能够提高封框胶的抗水性和抗液晶冲击性。 0048 本发明还涉及上述封框胶在显示装置的制作过程中的应用。例如, 可以在液晶面 板的制作过程中使用本发明的封框胶。 0049 利用本发明的封框胶制作的液晶面板, 由于阵列基板与彩膜基板之间的粘接性明 显提高, 所以外界杂质难以进入液晶盒内, 从而能够提高液晶面板的品质。 0050 下面利用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 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51 在下述实施例中使用的对羟基苯甲醚由北京化工厂生产, 甲基丙烯酸和叔丁基丙 烯酸均由广州天众化工有限公司生产, 四乙基溴化铵由龙升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生产, 光引。

19、 发剂和稀释剂均由天津天骄化工有限公司生产, 结构式 () 所示的化合物由广州杜特化工 生产。需要说明的是, 本发明所采用的原料并不仅限于上述厂家的产品。 0052 实施例 1 0053 结构式 () 所示化合物的制备 0054 在分别插有搅拌器、 冷凝管、 温度计和滴液漏斗的 300ml 四口烧瓶中, 加入 100g 下述结构式 () 所示的化合物与 0.05g 作为阻聚剂的对羟基苯甲醚, 并在滴液漏斗中加入 32g 甲基丙烯酸、 21g 叔丁基丙烯酸和 1.5g 作为催化剂的四乙基溴化铵, 将其混匀。将四口 烧瓶加热至 70, 在搅拌状态下, 打开滴液漏斗, 以 1 滴 / 秒的速度滴加其。

20、中的混合液。滴 加完毕后, 将四口烧瓶升温至 100, 反应 8h。冷却后得反应产物。 0055 需要说明的是, 所得产物为结构式 () 所示各化合物的混合物, 即, 所得产物包括 结构式 () 中 R1和 R2都为甲基的化合物、 R1和 R2都为叔丁基的化合物以及 R1和 R2不同, 分别表示甲基或叔丁基的化合物, 并且反应产物中甲基的总摩尔数与叔丁基的总摩尔数之 比约为 7:3。 0056 说 明 书 CN 102766047 A 8 6/9 页 9 0057 结构式 ()所示化合物的 IR(KBr) : 3500cm-1(羟基的特征吸收峰) , 1455cm-1、 1506cm-1、 1。

21、572cm-1和 1614cm-1(苯环的特征吸收峰) , 1250cm-1(芳醚的吸收峰) , 844cm-1和 1535cm-1(双酚 A 骨架的伸缩振动吸收峰) , 915cm-1(环氧基的特征吸收峰) 。 0058 实施例 1 所得产物的 IR(KBr) : 3500cm-1(羟基的特征吸收峰) , 1640cm-1(碳碳双 键吸收峰) , 1730cm-1(酯羰基吸收峰) 。 0059 在实施例1所得产物的红外光谱中, 915cm-1处的环氧基吸收峰消失, 并且3500cm-1 处羟基的吸收带变宽、 变深, 说明环氧乙烷开环形成了羟基, 由此可知生成结构式 () 所示 的化合物。 0。

22、060 封框胶的制备 0061 混合实施例 1 中得到的产物 85 重量份、 作为光引发剂的 , - 二乙氧基苯乙酮 10 重量份和作为稀释剂的环氧丙烷丁基醚 5 重量份, 得到本发明的封框胶 1。 0062 使用 3000mJ 的紫外灯对上述得到的封框胶 1 照射 18s, 然后在 120下加热 10min。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测定该封框胶的固化率, 结果固化率大于 90%。 0063 实施例 2 0064 结构式 () 所示化合物的制备 0065 在分别插有搅拌器、 冷凝管、 温度计和滴液漏斗的 300ml 四口烧瓶中, 加入 100g 下述结构式 () 所示的化合物与 0.05g 作为阻。

23、聚剂的对羟基苯甲醚, 并在滴液漏斗中加入 127g 甲基丙烯酸、 21g 叔丁基丙烯酸和 1.5g 作为催化剂的四乙基溴化铵, 将其混匀。将四 口烧瓶加热至 70, 在搅拌状态下, 打开滴液漏斗, 以 1 滴 / 秒的速度滴加其中的混合液。 滴加完毕后, 将四口烧瓶升温至 100, 反应 8h。冷却后得反应产物。 0066 需要说明的是, 所得产物为结构式 () 所示各化合物的混合物, 即, 所得产物包括 说 明 书 CN 102766047 A 9 7/9 页 10 结构式 () 中 R1和 R2都为甲基的化合物、 R1和 R2都为叔丁基的化合物以及 R1和 R2不同, 分别表示甲基或叔丁基。

24、的化合物, 并且反应产物中甲基的总摩尔数与叔丁基的总摩尔数之 比约为 9:1。 0067 结构式 ()所示化合物的 IR(KBr) : 3500cm-1(羟基的特征吸收峰) , 1455cm-1、 1506cm-1、 1572cm-1和 1614cm-1(苯环的特征吸收峰) , 1250cm-1(芳醚的吸收峰) , 844cm-1和 1535cm-1(双酚 A 骨架的伸缩振动吸收峰) , 915cm-1(环氧基的特征吸收峰) 。 0068 实施例 2 所得产物的 IR(KBr) : 3500cm-1(羟基的特征吸收峰) , 1640cm-1(碳碳双 键吸收峰) , 1730cm-1(酯羰基吸收。

25、峰) 。 0069 在实施例2所得产物的红外光谱中, 915cm-1处的环氧基吸收峰消失, 并且3500cm-1 处羟基的吸收带变宽、 变深, 说明环氧乙烷开环形成了羟基, 由此可知生成结构式 () 所示 的化合物。 0070 封框胶的制备 0071 混合实施例 2 中得到的产物 75 重量份、 作为光引发剂的 , - 二乙氧基苯乙酮 5 重量份和作为稀释剂的环氧丙烷丁基醚 20 重量份, 得到本发明的封框胶 2。 0072 使用 3000mJ 的紫外灯对上述得到的封框胶 2 照射 20s, 然后在 120下加热 10min。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测定该封框胶的固化率, 结果固化率大于 90%。。

26、 0073 实施例 3 0074 结构式 () 所示化合物的制备 0075 在分别插有搅拌器、 冷凝管、 温度计和滴液漏斗的 300ml 四口烧瓶中, 加入 100g 下述结构式 () 所示的化合物与 0.05g 作为阻聚剂的对羟基苯甲醚, 并在滴液漏斗中加入 14g 甲基丙烯酸、 21g 叔丁基丙烯酸和 1.5g 作为催化剂的四乙基溴化铵, 将其混匀。将四口 烧瓶加热至 70, 在搅拌状态下, 打开滴液漏斗, 以 1 滴 / 秒的速度滴加其中的混合液。滴 加完毕后, 将四口烧瓶升温至 100, 反应 8h。冷却后得反应产物。 0076 需要说明的是, 所得产物为结构式 () 所示各化合物的混。

27、合物, 即, 所得产物包括 结构式 () 中 R1和 R2都为甲基的化合物、 R1和 R2都为叔丁基的化合物以及 R1和 R2不同, 分别表示甲基或叔丁基的化合物, 并且反应产物中甲基的总摩尔数与叔丁基的总摩尔数之 比约为 1:1。 0077 结构式 ()所示化合物的 IR(KBr) : 3500cm-1(羟基的特征吸收峰) , 1455cm-1、 1506cm-1、 1572cm-1和 1614cm-1(苯环的特征吸收峰) , 1250cm-1(芳醚的吸收峰) , 844cm-1和 1535cm-1(双酚 A 骨架的伸缩振动吸收峰) , 915cm-1(环氧基的特征吸收峰) 。 0078 实。

28、施例 3 所得产物的 IR(KBr) : 3500cm-1(羟基的特征吸收峰) , 1640cm-1(碳碳双 键吸收峰) , 1730cm-1(酯羰基吸收峰) 。 0079 在实施例3所得产物的红外光谱中, 915cm-1处的环氧基吸收峰消失, 并且3500cm-1 处羟基的吸收带变宽、 变深, 说明环氧乙烷开环形成了羟基, 由此可知生成结构式 () 所示 的化合物。 0080 封框胶的制备 0081 混合实施例 3 中得到的产物 80 重量份、 作为光引发剂的 , - 二乙氧基苯乙酮 3 重量份和作为稀释剂的环氧丙烷丁基醚 17 重量份, 得到本发明的封框胶 3。 0082 使用 3000m。

29、J 的紫外灯对上述得到的封框胶 3 照射 25s, 然后在 120下加热 说 明 书 CN 102766047 A 10 8/9 页 11 15min。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测定该封框胶的固化率, 结果固化率大于 90%。 0083 实施例 4 0084 结构式 () 所示化合物的制备 0085 在分别插有搅拌器、 冷凝管、 温度计和滴液漏斗的 300ml 四口烧瓶中, 加入 100g 下述结构式 () 所示的化合物与 0.05g 作为阻聚剂的对羟基苯甲醚, 并在滴液漏斗中加入 32g 甲基丙烯酸、 21g 叔丁基丙烯酸和 1.5g 作为催化剂的四乙基溴化铵, 将其混匀。将四口 烧瓶加热至 70。

30、, 在搅拌状态下, 打开滴液漏斗, 以 1 滴 / 秒的速度滴加其中的混合液。滴 加完毕后, 将四口烧瓶升温至 100, 反应 8h。冷却后得反应产物。 0086 需要说明的是, 所得产物为结构式 () 所示各化合物的混合物, 即, 所得产物包括 结构式 () 中 R1和 R2都为甲基的化合物、 R1和 R2都为叔丁基的化合物以及 R1和 R2不同, 分别表示甲基或叔丁基的化合物, 并且反应产物中甲基的总摩尔数与叔丁基的总摩尔数之 比约为 7:3。 0087 结构式 ()所示化合物的 IR(KBr) : 3500cm-1(羟基的特征吸收峰) , 1455cm-1、 1506cm-1、 1572。

31、cm-1和 1614cm-1(苯环的特征吸收峰) , 1250cm-1(芳醚的吸收峰) , 844cm-1和 1535cm-1(双酚 A 骨架的伸缩振动吸收峰) , 915cm-1(环氧基的特征吸收峰) 。 0088 实施例 4 所得产物的 IR(KBr) : 3500cm-1(羟基的特征吸收峰) , 1640cm-1(碳碳双 键吸收峰) , 1730cm-1(酯羰基吸收峰) 。 0089 在实施例4所得产物的红外光谱中, 915cm-1处的环氧基吸收峰消失, 并且3500cm-1 处羟基的吸收带变宽、 变深, 说明环氧乙烷开环形成了羟基, 由此可知生成结构式 () 所示 的化合物。 0090。

32、 封框胶的制备 0091 混合实施例 4 中得到的产物 85 重量份、 作为光引发剂的 , - 二乙氧基苯乙酮 1 重量份和作为稀释剂的环氧丙烷丁基醚 14 重量份, 得到本发明的封框胶 4。 0092 使用 3000mJ 的紫外灯对上述得到的封框胶 4 照射 18s, 然后在 120下加热 15min。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测定该封框胶的固化率, 结果固化率大于 90%。 0093 剥离试验 0094 分别利用本发明实施例 14 中的封框胶 14 和作为比较例的市售的封框胶 UR-2920(三井化学株式会社制) 进行以下剥离试验。需要说明的是, 在 UR-2920 封框胶中, 以质量百分比计,。

33、 含有约 85% 的粘合剂 (其在封框胶中的作用与本发明的封框胶中结构式 () 所示化合物的作用相同) 、 10% 左右的引发剂。 0095 在一块 40mm45mm 的白玻璃板的四周, 在距离边缘 5mm 处涂布封框胶, 截面积为 4000400um2, 然后将该白玻璃板与另一块 36mm36mm 的白玻璃板进行真空对盒, 使两块 玻璃的间隙为 5um。在依次经过 UV 曝光 (5000mJ/cm2) 、 热固化 (120, 1 小时) 之后测定剥 离强度。具体测定方法为, 利用机械手以恒定的速度 5mm/min 分别向 40mm45mm 的白玻璃 板的四个角垂直施加力, 以使两片玻璃板恰好。

34、剥离, 记录此时所施加的力, 并计算出剥离强 度。 每个封框胶进行三次试验, 并取其平均值作为该封框胶在玻璃板的某一角的剥离强度。 结果见表 1。 0096 表 1 说 明 书 CN 102766047 A 11 9/9 页 12 0097 0098 由表 1 的结果可知, 本发明中制备的封框胶相对于现有封框胶具有更高的粘接强 度, 有利于解决图 2 中由于封框胶和取向膜重合而引起的粘接性能下降的问题。 0099 显然,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构 思和范围。这样, 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 之内, 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说 明 书 CN 102766047 A 12 1/1 页 13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766047 A 1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