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参果石斛混合风味果酒的酿制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红参果石斛混合风味果酒的酿制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028391.7 (22)申请日 2016.01.18 C12G 3/04(2006.01) C12G 3/02(2006.01) A61K 36/898(2006.01) A61P 1/16(2006.01) A61P 13/12(2006.01) A61P 19/00(2006.01) A61P 7/00(2006.01) (71)申请人 汪凌峰 地址 241300 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烟墩镇街 道 106 号 (72)发明人 汪凌峰 (54) 发明名称 一种红参果石斛混合风味果酒的酿制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
2、红参果石斛混合风味果酒 的酿制方法, 采用新鲜红参果和金钗石斛为原料, 通过原料预处理、 调整糖度酸度、 发酵、 混合、 勾 兑、 过滤、 灌装、 包装, 制备成果酒。 添加了透骨草、 雪莲、 牛膝、 三七、 降香、 金刚藤、 手掌参、 喜马拉雅 紫茉莉、 藏青果、 杜仲、 毛诃子等中药材, 充分利用 了红参果和金钗石斛的营养价值, 所用原料与所 添加中药成分协同增效, 使得本发明的果酒不仅 具有原料的既有营养成份, 更具有补肾益肝、 活血 强筋之保健功效, 有利于人体健康, 而且制备方法 科学、 易行, 可操作性强, 成品果酒呈金黄或浅黄 色, 酒体口感醇厚、 清新、 绵甜, 口味幽香, 酒。
3、香果 香并存, 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CN 105505708 A 2016.04.20 CN 105505708 A 1.一种红参果石斛混合风味果酒的酿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A.红参果预处理: 将新鲜的红参果进行分捡, 把未熟、 过熟、 腐烂、 有病虫的果子选出去 除; 取60-70重量份的果肉进行破碎处理, 制成果浆, 用蔗糖或葡萄糖进行糖度调整, 用酒石 酸或柠檬酸进行酸度调整, 加入果浆0.04-0.06%重量比的果胶酶、 0.05-0.08%重量比的纤。
4、 维素酶, 保温36-40保持60-90分钟, 后加入4-5重量份酵母, 在24-28中发酵, 至无明显 泡沫产生, 即发酵停止, 过滤后制得红参果原酒; B.中药材预处理: 取一定比例中药材, 加入中药材重8-15倍的水, 浸泡5-10小时, 后连 同浸泡水一起, 用磨浆机磨成浆, 制成中药浆; C.金钗石斛预处理: 将新鲜的金钗石斛洗净、 切片, 取30-45重量份, 加入水10-30重量 份, 用打浆机打成糊状的石斛浆, 入不锈钢桶中, 加入石斛浆0.06-0.09%重量比的果胶酶、 0.05-0.1%重量比的纤维素酶, 保温36-40保持60-90分钟; 后加入步骤B制得的中药浆, 板。
5、 栗粉3-8重量份, 混合均匀, 蒸熟, 形成基质, 冷却至35时, 加入基质重1-3%的甜酒曲, 保温 30-35发酵3-7天, 至酒精度不再上升时, 停止发酵, 制得石斛原酒; D.混合: 将红参果原酒与石斛原酒进行混合, 加入适量纯净水进行勾兑, 至成品酒精度 为12-17度, 制得红参果石斛混合风味原酒; E.过滤、 杀菌、 灌装、 包装: 采用现有技术, 对红参果石斛混合风味原酒过滤去杂质, 杀 菌、 灌装、 包装, 得红参果石斛混合风味果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参果石斛混合风味果酒的酿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一定比例中药材为以下原料重量比: 透骨草0.3-0.5重。
6、量份、 雪莲0.4-0.6重量份、 牛膝0.3- 0.4重量份、 三七0.2-0.3重量份、 降香0.3-0.4重量份、 金刚藤0.3-0.5重量份、 手掌参0.3- 0.4重量份、 喜马拉雅紫茉莉0.3-0.4重量份、 藏青果0.3-0.4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参果石斛混合风味果酒的酿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一定比例中药材为以下原料重量比: 透骨草0.3-0.5重量份、 雪莲0.4-0.6重量份、 牛膝0.3- 0.4重量份、 三七0.2-0.3重量份、 降香0.3-0.4重量份、 金刚藤0.3-0.5重量份、 手掌参0.3- 0.4重量份、 喜马拉雅紫茉莉0.3-0。
7、.4重量份、 藏青果0.3-0.4重量份、 杜仲0.3-0.4重量份、 毛诃子0.4-0.5重量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参果石斛混合风味果酒的酿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用蔗糖或葡萄糖进行糖度调整, 用酒石酸或柠檬酸进行酸度调整, 是用蔗糖或葡萄糖调整 果浆含糖量达到110g-150g/L, 用酒石酸或柠檬酸调整果浆酸度为PH5-7。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05505708 A 2 一种红参果石斛混合风味果酒的酿制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果酒技术领域, 具体是涉及一种红参果石斛混合风味果酒的酿制方 法。 背景技术 0002 红参果别名: 火蜜果、 红蜜。
8、果、 红香果等, 为多年生藤本植物, 雌雄异株, 蔓长3-5 米。 原产地南美洲及印度, 其奇特在于果形似梨非梨, 似桃非桃, 非常美观, 成熟的果实不会 裂果和落果, 风味纯正, 味道独特, 口感极佳, 甜吃果肉, 香嚼种籽, 籽肉同食有核桃和芝麻 的清香, 实为独一无二的珍稀水果。 红参果果实中含有20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及丰富的矿 物质及较高的钙、 镁、 铁、 锌、 钾、 铜、 钠等微量元素, 可以调理血液、 降低血糖、 血脂和胆固 醇, 可帮助消化, 调理肠胃, 清肝解毒, 有效预防面部暗疮斑点, 是养颜美容的天然保健果 品, 味道香甜。 0003 金钗石斛又名金钗石、 扁金钗、 扁黄草。
9、、 扁草, 为多年生草本, 形像古代头上的发钗 而得名。 茎丛生, 上部稍扁而稍弯曲上升, 高10-60厘米, 粗达1.4厘米。 原产地主要分布于亚 洲热带和亚热带, 澳大利亚和太平洋岛屿, 全世界约有1000多种。 中国约有76种其中大部分 分布于西南、 华南、 台湾等地。 石斛兰属是兰科植物中最大的一个属, 有滋阴清热, 生津止渴 的功效, 用于热病伤津、 口渴舌燥、 病后虚热等治疗。 0004 透骨草, 又名药曲草。 多年生草本。 茎直立, 4棱形, 不分枝或于上部有带花序的分 枝, 分枝叉开, 绿色或淡紫色, 遍布倒生短柔毛或于茎上部有开展的短柔毛, 少数近无毛。 叶 对生; 叶片卵状。
10、长圆形、 卵状披针形、 卵状椭圆形至卵状三角形或宽卵形, 草质。 入药部分为 植物全草。 以全草色绿、 干燥、 质嫩、 无杂质者为佳。 分布于中国各地, 以茎色棕红、 不带叶、 干燥、 无杂质者为佳。 有活血化瘀、 利尿解毒、 通经透骨之功效。 鲜草捣烂外敷, 可治疮疖肿 疼、 毒虫咬伤。 0005 雪莲, 菊科风毛菊属多肉植物, 又名新疆雪莲、 天山雪莲、 高山雪莲。 生于山坡、 山 谷、 石缝、 水边、 草甸, 海拔2400-3470米。 俄罗斯及中国有分布。 天山雪莲属珍贵的药用花卉 植物, 含有挥发油、 生物碱、 黄酮类、 酚类、 糖类、 鞣质等活性成分, 具有除寒痰, 壮阳补血, 暖。
11、 宫散瘀, 治月经不调等功效。 对治疗肾虚腰痛, 祛风湿, 通经活血等症有明显效果。 雪莲全草 入药, 在7月-8月初开花时采集, 药效最好。 0006 牛膝, 别名: 牛磕膝, 苋科、 牛膝属多年生草本, 高70-120厘米; 根圆柱形, 直径5- 10毫米, 土黄色; 茎有棱角或四方形, 绿色或带紫色, 有白色贴生或开展柔毛, 或近无毛, 分 枝对生。 叶片椭圆形或椭圆披针形, 少数倒披针形, 基部楔形或宽楔形, 两面有贴生或开展 柔毛; 退化雄蕊顶端平圆, 稍有缺刻状细锯齿。 胞果矩圆形, 黄褐色, 光滑。 种子矩圆形, 黄褐 色。 花期7-9月, 果期9-10月。 根入药, 生用, 活。
12、血通经; 治产后腹痛, 月经不调, 闭经, 鼻衄, 虚 火牙痛, 脚气水肿; 熟用, 补肝肾, 强腰膝; 治腰膝酸痛, 肝肾亏虚, 跌打瘀痛。 0007 三七, 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和根茎。 秋季花开前采挖, 洗净, 分开主根、 支根及 根茎, 干燥。 支根习称 “筋条” , 根茎习称 “剪口” 。 甘、 微苦, 温。 归肝、 胃经。 散瘀止血, 消肿定 说明书 1/6 页 3 CN 105505708 A 3 痛。 用于咯血, 吐血, 衄血, 便血, 崩漏, 外伤出血, 胸腹刺痛, 跌扑肿痛。 0008 降香, 乔木, 高10-15米; 除幼嫩部分、 花序及子房略被短柔毛外, 全株无毛; 。
13、树皮褐 色或淡褐色, 粗糙, 有纵裂槽纹。 根部心材名降香, 供药用。 为良好的镇痛剂, 又治刀伤出血。 0009 金刚藤, 又名菝葜、 铁菱角、 马加勒、 筋骨柱子、 红灯果, 冷饭头, 铁刺苓, 金刚根。 为 百合科植物西南菝葜的根茎。 有祛风, 活血, 解毒的功效。 治风湿腰腿痛, 跌打损伤, 瘰疬。 0010 手掌参, 又称手参、 掌参、 手儿参、 佛手参, 为兰科植物手参或粗脉手参的块根。 青 藏高原稀有药材, 生长在海拔3000-4000米高山灌木丛中, 因为外形像手掌而得名, 主要用 于药物。 补益气血, 生津止渴。 治肺虚咳喘, 虚劳消瘦, 神经衰弱, 久泻, 失血, 带下, 。
14、乳少, 慢 性肝炎、 喜马拉雅紫茉莉, 多年生草本, 高3050厘米, 全株被短毛。 根较粗。 茎直立, 具明显的 节, 基部分枝。 叶对生, 卵形至心形, 边缘具微锯齿, 有柄。 花1至数朵聚生枝顶, 花梗上密被 褐色腺毛; 萼状总苞5裂; 花萼紫红色。 果革质, 有棱。 辛、 甘, 温。 补益脾肾, 利水。 主治肾炎水 肿, 淋病等症。 0011 藏青果, 别名西青果, 大乔木, 高达20米, 叶互生或近对生, 近革质, 椭圆形或卵形 长716厘米, 宽38厘米, 两面近无毛或幼时下面有微毛, 叶柄长1.53厘米, 多少有锈色 短柔毛, 有时近顶端有2腺体; 苞片条形, 有毛。 锥花序顶生。
15、, 由数个穗状花序组成, 花序轴有 毛; 核果椭圆形或近卵形, 形如橄榄, 熟时黑色。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载: 清热生津, 解毒 涩肠。 治肺炎, 痢疾, 阴虚白喉。 解乌头毒。 0012 杜仲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 是中国名贵滋补药材。 其味甘, 性温。 有补益 肝肾、 强筋壮骨、 调理冲任、 固经安胎的功效。 可治疗肾阳虚引起的腰腿痛或酸软无力, 肝 气虚引起的胞胎不固, 阴囊湿痒等症。 在 神农本草经 中被列为上品。 具有补肝肾, 治腰脊 酸疼, 足膝痿弱, 小便余沥, 阴下湿痒, 高血压、 安胎的功效。 现代研究杜仲具有清除体内垃 圾, 加强人体细胞物质代谢, 防止肌肉骨骼老化,。
16、 平衡人体血压, 分解体内胆固醇, 降低体内 脂肪, 恢复血管弹性, 利尿清热, 广谱抗菌, 兴奋中枢神经, 提高白血球药理作用。 0013 毛诃子, 使君子科植物毗黎勒的干燥成熟果实。 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收, 除去杂质, 晒干。 甘、 涩, 平; 清热解毒, 收敛养血, 调和诸药。 用于各种热症, 泻痢, 黄水病, 肝胆病, 病后 虚弱。 0014 以新鲜红参果为主要原料, 以石斛、 透骨草、 雪莲、 牛膝、 三七、 蒺藜、 降香、 金刚藤、 手掌参、 喜马拉雅紫茉莉、 藏青果、 杜仲、 毛诃子为辅料酿制的果酒, 目前在国内市场还未见 报道。 发明内容 0015 本发明采用新鲜红参果和石斛为原。
17、料, 充分利用了红参果和石斛的营养价值, 并 添加透骨草、 雪莲、 牛膝、 三七、 降香、 金刚藤、 手掌参、 喜马拉雅紫茉莉、 藏青果、 杜仲、 毛诃 子等中药成分, 所用原料协同增效, 达到了温中健脾、 理气养胃的保健功效, 填补了目前国 内使用这类原料酿造果酒这一项空白。 0016 本发明是如此实现的: 一种红参果石斛混合风味果酒的酿制方法, 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A.红参果预处理: 将新鲜的红参果进行分捡, 把未熟、 过熟、 腐烂、 有病虫的果子选出去 说明书 2/6 页 4 CN 105505708 A 4 除; 取60-70重量份的果肉进行破碎处理, 制成果浆, 用蔗糖或葡萄糖进行糖。
18、度调整, 用酒石 酸或柠檬酸进行酸度调整, 加入果浆0.04-0.06%重量比的果胶酶、 0.05-0.08%重量比的纤 维素酶, 保温36-40保持60-90分钟, 后加入4-5重量份酵母, 在24-28中发酵, 至无明显 泡沫产生, 即发酵停止, 过滤后制得红参果原酒; B.中药材预处理: 取一定比例中药材, 加入中药材重8-15倍的水, 浸泡5-10小时, 后连 同浸泡水一起, 用磨浆机磨成浆, 制成中药浆; C.金钗石斛预处理: 将新鲜的金钗石斛洗净、 切片, 取30-45重量份, 加入水10-30重量 份, 用打浆机打成糊状的石斛浆, 入不锈钢桶中, 加入石斛浆0.06-0.09%重。
19、量比的果胶酶、 0.05-0.1%重量比的纤维素酶, 保温36-40保持60-90分钟; 后加入步骤B制得的中药浆, 板 栗粉3-8重量份, 混合均匀, 蒸熟, 形成基质, 冷却至35时, 加入基质重1-3%的甜酒曲, 保温 30-35发酵3-7天, 至酒精度不再上升时, 停止发酵, 制得石斛原酒; D.混合: 将红参果原酒与石斛原酒进行混合, 加入适量纯净水进行勾兑, 至成品酒精度 为12-17度, 制得红参果石斛混合风味原酒; E.过滤、 杀菌、 灌装、 包装: 采用现有技术, 对红参果石斛混合风味原酒过滤去杂质, 杀 菌、 灌装、 包装, 得红参果石斛混合风味果酒。 0017 本发明所述。
20、一定比例中药材为以下原料重量比: 透骨草0.3-0.5重量份、 雪莲0.4- 0.6重量份、 牛膝0.3-0.4重量份、 三七0.2-0.3重量份、 降香0.3-0.4重量份、 金刚藤0.3-0.5 重量份、 手掌参0.3-0.4重量份、 喜马拉雅紫茉莉0.3-0.4重量份、 藏青果0.3-0.4重量份。 0018 为进一步提高保健效果, 本发明所述一定比例中药材为以下原料重量比: 透骨草 0.3-0.5重量份、 雪莲0.4-0.6重量份、 牛膝0.3-0.4重量份、 三七0.2-0.3重量份、 降香0.3- 0.4重量份、 金刚藤0.3-0.5重量份、 手掌参0.3-0.4重量份、 喜马拉雅。
21、紫茉莉0.3-0.4重量 份、 藏青果0.3-0.4重量份、 杜仲0.3-0.4重量份、 毛诃子0.4-0.5重量份。 0019 作为优选, 本发明所述用蔗糖或葡萄糖进行糖度调整, 用酒石酸或柠檬酸进行酸 度调整, 是用蔗糖或葡萄糖调整果浆含糖量达到110g-150g/L, 用酒石酸或柠檬酸调整果浆 酸度为PH5-7。 0020 本发明的作用机理: 红参果: 调理血液、 润肠养胃, 清肝解毒; 金钗石斛: 益胃生津, 养阴清热; 透骨草: 活血 化瘀、 通经透骨; 雪莲: 温肾壮阳、 调经止血、 风湿痹症、 外伤出血; 牛膝: 活血通经、 补肝肾, 强腰膝; 三七: 散瘀止血, 消肿定痛; 降。
22、香: 理气镇痛、 行瘀止血; 金刚藤: 祛风, 活血, 解毒; 手 掌参: 补元气、 益气活血; 喜马拉雅紫茉莉: 补益脾肾, 利水; 藏青果: 清热生津, 解毒。 采用以 上诸味中药材相互配伍, 协同生效, 通过调节脾的健运, 促进肝的升发, 固达补肾益肝、 活血 强筋的功效。 0021 本发明采用酵母与甜酒曲进行双曲分开发酵, 在充分利用原料营养与保健成分的 同时, 使得成品具有独特的口感与风味。 0022 本发明采用新鲜红参果和金钗石斛为原料, 通过原料预处理、 调整糖度酸度、 发 酵、 混合、 勾兑、 过滤、 灌装、 包装, 制备成果酒。 添加了透骨草、 雪莲、 牛膝、 三七、 降香、。
23、 金刚 藤、 手掌参、 喜马拉雅紫茉莉、 藏青果、 杜仲、 毛诃子等中药材, 充分利用了红参果和金钗石 斛的营养价值, 所用原料与所添加中药成分协同增效, 使得本发明的果酒不仅具有原料的 既有营养成份, 更具有补肾益肝、 活血强筋之保健功效, 有利于人体健康, 而且制备方法科 说明书 3/6 页 5 CN 105505708 A 5 学、 易行, 可操作性强, 成品果酒呈金黄或浅黄色, 酒体口感醇厚、 清新、 绵甜, 口味幽香, 酒 香果香并存, 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 0023 以下结合实施例, 对本发明作较为详细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实施例1, 一种红参果石斛混合风味果酒的酿制方。
24、法, 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A.红参果预处理: 将新鲜的红参果进行分捡, 把未熟、 过熟、 腐烂、 有病虫的果子选出去 除; 取60kg的果肉进行破碎处理, 制成果浆, 用蔗糖调整果浆含糖量达到140g/L, 用柠檬酸 调整果浆酸度为PH6.5, 加入果浆0.06%重量比的果胶酶、 0.05-0.08%重量比的纤维素酶, 保 温36-40保持90分钟, 后加入4.5kg酵母, 在24-28中发酵, 至无明显泡沫产生, 即发酵停 止, 过滤后制得红参果原酒; B.中药材预处理: 取中药材透骨草0.4kg、 雪莲0.4kg、 牛膝0.4kg、 三七0.3kg、 降香 0.35kg、 金刚藤0.5kg。
25、、 手掌参0.4kg、 喜马拉雅紫茉莉0.3kg、 藏青果0.4kg, 加入中药材重12 倍的水, 浸泡6小时, 后连同浸泡水一起, 用磨浆机磨成浆, 制成中药浆; C.金钗石斛预处理: 将新鲜的金钗石斛洗净、 切片, 取35kg, 加入水20kg, 用打浆机打成 糊状的石斛浆, 入不锈钢桶中, 加入石斛浆0.07%重量比的果胶酶、 0.08%重量比的纤维素 酶, 保温36-40保持70分钟; 后加入步骤B制得的中药浆, 板栗粉6kg, 混合均匀, 蒸熟, 形成 基质, 冷却至35时, 加入基质重2%的甜酒曲, 保温30-35发酵5天, 至酒精度不再上升时, 停止发酵, 制得石斛原酒; D.混。
26、合: 将红参果原酒与石斛原酒进行混合, 加入适量纯净水进行勾兑, 至成品酒精度 为13度, 制得红参果石斛混合风味原酒; E.过滤、 杀菌、 灌装、 包装: 采用现有技术, 对红参果石斛混合风味原酒过滤去杂质, 杀 菌、 灌装、 包装, 得红参果石斛混合风味果酒。 0025 实施例2, 一种红参果石斛混合风味果酒的酿制方法, 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A.红参果预处理: 将新鲜的红参果进行分捡, 把未熟、 过熟、 腐烂、 有病虫的果子选出去 除; 取70kg的果肉进行破碎处理, 制成果浆, 用葡萄糖调整果浆含糖量达到130g/L, 用柠檬 酸调整果浆酸度为PH6, 加入果浆0.06%重量比的果胶酶、。
27、 0.06%重量比的纤维素酶, 保温36- 40保持80分钟, 后加入5kg酵母, 在24-28中发酵, 至无明显泡沫产生, 即发酵停止, 过滤 后制得红参果原酒; B.中药材预处理: 取中药材透骨草0.5kg、 雪莲0.4kg、 牛膝0.4kg、 三七0.3kg、 降香 0.3kg、 金刚藤0.5kg、 手掌参0.4kg、 喜马拉雅紫茉莉0.3kg、 藏青果0.4kg、 杜仲0.3kg、 毛诃 子0.4kg, 加入中药材重10倍的水, 浸泡8小时, 后连同浸泡水一起, 用磨浆机磨成浆, 制成中 药浆; C.金钗石斛预处理: 将新鲜的金钗石斛洗净、 切片, 取40kg, 加入水20kg, 用打。
28、浆机打成 糊状的石斛浆, 入不锈钢桶中, 加入石斛浆0.09%重量比的果胶酶、 0.1%重量比的纤维素酶, 保温36-40保持80分钟; 后加入步骤B制得的中药浆, 板栗粉7kg, 混合均匀, 蒸熟, 形成基 质, 冷却至35时, 加入基质重3%的甜酒曲, 保温30-35发酵7天, 至酒精度不再上升时, 停 止发酵, 制得石斛原酒; D.混合: 将红参果原酒与石斛原酒进行混合, 加入适量纯净水进行勾兑, 至成品酒精度 说明书 4/6 页 6 CN 105505708 A 6 为12度, 制得红参果石斛混合风味原酒; E.过滤、 杀菌、 灌装、 包装: 采用现有技术, 对红参果石斛混合风味原酒过。
29、滤去杂质, 杀 菌、 灌装、 包装, 得红参果石斛混合风味果酒。 0026 本发明实施例2的作用机理: 红参果: 调理血液、 润肠养胃, 清肝解毒; 金钗石斛: 益胃生津, 养阴清热; 透骨草: 活血 化瘀、 通经透骨; 雪莲: 温肾壮阳、 调经止血、 风湿痹症、 外伤出血; 牛膝: 活血通经、 补肝肾, 强腰膝; 三七: 散瘀止血, 消肿定痛; 降香: 理气镇痛、 行瘀止血; 金刚藤: 祛风, 活血, 解毒; 手 掌参: 补元气、 益气活血; 喜马拉雅紫茉莉: 补益脾肾, 利水; 藏青果: 清热生津, 解毒。 杜仲: 补肝肾, 强筋骨; 毛诃子: 清热解毒, 调和诸药, 收敛养血。 采用以上。
30、诸味中药材相互配伍, 协 同生效, 通过调节脾的健运, 促进肝的升发, 固达补肾益肝、 活血强筋的功效。 0027 实施例3, 一种红参果石斛混合风味果酒的酿制方法, 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A.红参果预处理: 将新鲜的红参果进行分捡, 把未熟、 过熟、 腐烂、 有病虫的果子选出去 除; 取65kg的果肉进行破碎处理, 制成果浆, 用蔗糖调整果浆含糖量达到150g/L, 用酒石酸 调整果浆酸度为PH6.5, 加入果浆0.05%重量比的果胶酶、 0.07%重量比的纤维素酶, 保温36- 40保持70分钟, 后加入4kg酵母, 在24-28中发酵, 至无明显泡沫产生, 即发酵停止, 过滤 后制得红参果。
31、原酒; B.中药材预处理: 取中药材透骨草0.6kg、 绿萝花0.4kg、 牛膝0.3kg、 三七0.4kg、 降香 0.4kg、 金刚藤0.6kg、 手掌参0.3kg、 喜马拉雅紫茉莉0.3kg、 水柏枝0.5kg、 杜仲0.4kg、 毛诃 子0.5kg, 加入中药材重11倍的水, 浸泡7小时, 后连同浸泡水一起, 用磨浆机磨成浆, 制成中 药浆; C.金钗石斛预处理: 将新鲜的金钗石斛洗净、 切片, 取30kg, 加入水12kg, 用打浆机打成 糊状的石斛浆, 入不锈钢桶中, 加入石斛浆0.08%重量比的果胶酶、 0.09%重量比的纤维素 酶, 保温36-40保持90分钟; 后加入步骤B制。
32、得的中药浆, 荸荠粉6kg, 混合均匀, 蒸熟, 形成 基质, 冷却至35时, 加入基质重3%的甜酒曲, 保温30-35发酵6天, 至酒精度不再上升时, 停止发酵, 制得石斛原酒; D.混合: 将红参果原酒与石斛原酒进行混合, 加入适量纯净水进行勾兑, 至成品酒精度 为14.5度, 制得红参果石斛混合风味原酒; E.过滤、 杀菌、 灌装、 包装: 采用现有技术, 对红参果石斛混合风味原酒过滤去杂质, 杀 菌、 灌装、 包装, 得红参果石斛混合风味果酒。 0028 绿萝花, 藏药干花, 绿萝花干花可以泡茶喝, 对糖尿病, 冠心病, 高血压, 各种血管 炎症有很好的效果。 可以降低血糖, 平衡糖分。
33、在血液中的含量, 有效地减少并阻止并发症的 发生; 降低血脂, 有效的降低血液中的血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 达到血液清淤的效 果; 降低血压, 平稳血压, 有效地预防脑卒中和急性冠心病以及引起严重的肾功能衰竭。 有 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和其它非传染疾病; 对于冠心病活血、 软化动脉血管, 有扩张血管与 增进冠状动脉流量的作用; 行气活血, 抗菌消炎。 对于血管炎症、 高热惊风, 咽喉肿痛很好的 药效。 0029 水柏枝, 柽柳科植物, 辛、 甘, 温。 用于解表透疹; 祛风止痒。 主治麻疹不透; 风湿痹 痛; 癣症。 0030 本发明实施例3的作用机理: 说明书 5/6 页 7 CN 10。
34、5505708 A 7 红参果: 调理血液、 润肠养胃, 清肝解毒; 金钗石斛: 益胃生津, 养阴清热; 透骨草: 活血 化瘀、 通经透骨; 绿萝花: 行气活血, 抗菌消炎; 牛膝: 活血通经、 补肝肾, 强腰膝; 三七: 散瘀 止血, 消肿定痛; 降香: 理气镇痛、 行瘀止血; 金刚藤: 祛风, 活血, 解毒; 手掌参: 补元气、 益气 活血; 喜马拉雅紫茉莉: 补益脾肾, 利水; 水柏枝: 麻疹不透, 风湿痹痛; 杜仲: 补肝肾, 强筋 骨; 毛诃子: 清热解毒, 调和诸药, 收敛养血。 采用以上诸味中药材相互配伍, 协同生效, 通过 调节脾的健运, 促进肝的升发, 固达补肾益肝、 活血强筋的功效。 0031 以上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 行限定, 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 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 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 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0032 本发明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说明书 6/6 页 8 CN 105505708 A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