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氢化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sha****007 文档编号:8586513 上传时间:2020-09-09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62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510069595.7

申请日:

20050517

公开号:

CN1865294A

公开日:

2006112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08F8/04,C08F297/04

主分类号:

C08F8/04,C08F297/04

申请人:

北京化工大学

发明人:

韩丙勇,马吉星

地址:

100029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5号

优先权:

CN200510069595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霍京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设计合成了一类饱和的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结构可表示为S-R-S其中S为聚苯乙烯段,R为苯乙烯/乙烯/1-丁烯无规共聚段或带有该段的乙烯/1-丁烯无规共聚段。制备方法为通过负离子活性聚合引发苯乙烯/丁二烯合成加氢基础胶,然后加氢使聚合物上双键饱和。该结构聚合物和传统苯乙烯/丁二烯三嵌段共聚物SBS的加氢产物SEBS相比,具有更好的加工性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氢化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聚合物分子量为5-25万,具有S-R-S三嵌段结构,其中S为聚苯乙烯段,R为苯乙烯/乙烯/1-丁烯无规共聚结构段或带有苯乙烯/乙烯/1-丁烯无规共聚结构段的乙烯/1-丁烯无规共聚结构段。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热塑性弹性体,其特征是S占聚合物质量的15-50%;R占聚合物质量的50-85%,R中苯乙烯结构单元含量占R质量的5-35%,1-丁烯结构单元含量占R质量的10-35%,乙烯结构单元占R质量的50-7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塑性弹性体,其特征是:氢化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的分子量为8-15万。 4.一种氢化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的制备方法,采用负离子活性聚合合成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作为加氢基础胶,然后催化加氢的方法,具体步骤为:A:加氢基础胶的制备:采用有机锂为引发剂的负离子聚合方法,聚合温度为50-90℃,聚合反应时间为1-3小时,聚合单体为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单体的用量为总单体质量的20-60%,引发剂加入量为0.2-2mmol/100克单体,聚合溶液中单体的质量百分浓度为6-20%;B:催化加氢:将步骤A得到的加氢基础胶在茂钛催化剂存在下,通入氢气进行加氢处理,茂钛催化剂用量为每100克加氢基础胶0.1-2mmol,加氢温度控制在70-100℃之间,氢气压力在1.0-2.5Mpa,反应时间为1-9小时,去除溶剂、干燥后,得到氢化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 5.根据权利要求4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制备加氢基础胶时,添加结构调节剂,结构调节剂与引发剂的摩尔比为0.1-50,所说的结构调节剂为下列物质组中任何一种或它们的混和物:四氢呋喃、六甲基磷酰三胺、四甲基乙烯基二胺、二甘醇二甲醚、三甘醇二甲醚、二甲氧基乙烷、二氧六环、五甲基二乙烯基三胺。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制备加氢基础胶时,所用的有机锂引发剂为烷基锂、苯基锂、苄基锂、烯丙基锂或异戊二烯短链双锂,苯乙烯单体的用量为总单体质量的30-55%,聚合溶液中单体的质量百分浓度为6-20%;催化加氢的时间为1-3小时。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氢化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聚苯乙烯-聚丁二烯-聚苯乙烯(SBS)通过对聚丁二烯段加氢可 得到SEBS,其中EB所表示的为含30-45%1,2-结构的聚丁二烯(PB)加 氢后的结构,为乙烯和1-丁烯无规共聚的结构,如下面的结构式所示:

A:为SBS的结构

B:为SEBS的结构

SEBS自从工业生产以来,一直是国际上公认的用途广泛的新型弹性体 材料。与SBS相比,由于主链不含或含有少量双键,SEBS除具有热塑加 工性和橡胶弹性外,还有比SBS更优良的稳定性和耐热性,使用温度可达 120℃(SBS仅为65℃),尤其是耐臭氧、耐紫外线等优异的户外耐候性能。 但由于聚苯乙烯(S)与乙烯和丁烯共聚物(EB)之间的溶解度参数之差较 大,即使熔融温度高于聚苯乙烯熔点之上,相分离微区仍然不易破坏,导 致加工性能不好。

为了更好发挥SEBS的性能,许多研究人员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对传统 的SEBS进行了改进,开发出多种牌号适于多种行业不同用途的SEBS。

1995年合成橡胶公司(JSR)针对SBS的耐油性和流动性欠佳,开发 了DynaronSEBC(一端为PS另一端为聚乙烯类结晶微区嵌段)的独特嵌段共 聚物,该产物在流动性和耐油性上优于传统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由于 PS与聚烯烃相溶性好,是较佳树脂改性剂。尔后,还开发了两末段均为聚 乙烯类结晶微区嵌段的DynaronCEBC(C实际上是1,4-PB加氢后形成的 PE段,EB是1,2/1,4PB加氢后形成的乙烯和1-丁烯的无规共聚段),具 有优良的流动性和耐油性,是PE、PP等聚烯烃的改性剂。

1993年日本Kurray公司开发了抗震性能优异的PS-乙烯树脂-聚异戊二 烯三嵌段加氢聚合物(Hybar)[竹村,プラスチツクス,1995,46(5),77;ボリマ 一ダイジコスト,1996,48(12),118]。

美国Shell石油公司在KratonG(产品名,即SEBS)的基础上,开发 出专用于粘结剂和密封剂方面的产物,定名为KratonGPR-6919[Adhesive Age,1997,40(2),48]。它是将SEBS与异戊橡胶嵌段进行独特的结合,由于有 这种结合,可以获得熔融、热和臭氧稳定性以及由KratonG聚合物网络所 提供的强度,以增加异戊胶的粘性和剥离性。又由于有异戊胶的不饱和性, GPR-6919还可以与其它聚合物共混合反应,使KratonG聚合物特征通过共 混手段渗入其中,产物可用作耐候性和耐热性密封剂。

得益于负离子聚合能够进行分子设计的优点,通过加氢前聚合物分子 的结构设计,可以制备具有多种性能特点,符合不同用途的苯乙烯类加氢 型热塑性弹性体。上述几种聚合的设计虽然在该类产品与聚烯烃的相容性、 粘结性等方面得到改善,但这样改性后使聚合物的溶解度参数进一步降低, 不利于与极性较大的聚合物相容。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氢化苯乙烯类热塑 性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在SEBS的基础上,采用在中间段EB组分中增加 苯乙烯单体单元来改善EB与PS(聚苯乙烯)间的溶解度参数,从而改善 材料的加工性能。

本发明的氢化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聚合物分子量为5-25万,最好 为8-15万,具有S-R-S三嵌段结构,其中S为聚苯乙烯段,R为苯乙烯/乙 烯/1-丁烯无规共聚结构段或带有苯乙烯/乙烯/1-丁烯无规共聚结构段的乙 烯/1-丁烯无规共聚结构段。

上述热塑性弹性体中S占聚合物质量的15-50%,R占聚合物质量的 50-85%;R中苯乙烯结构单元含量占R质量的5-35%,1-丁烯结构单元含 量占R质量的10-35%,乙烯结构单元占R质量的50-7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氢化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的制备方法,采用负 离子活性聚合合成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作为加氢基础胶,然后催化加氢的 方法,具体步骤为:

A:加氢基础胶的制备:

采用有机锂为引发剂的负离子聚合方法,聚合温度为50-90℃,聚合反 应时间为1-3小时,聚合单体为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单体的用量为总单 体质量的20-50%,最好为30-45%,聚合溶液中单体的质量百分浓度为 6-20%,最好为14-16%,所用的有机锂引发剂为烷基锂、苯基锂、苄基锂、 烯丙基锂或异戊二烯短链双锂(异戊二烯短链双锂的制备方法为现有技术, 参见ZL01136233.2);

引发剂加入量为0.2-2mmol每100克单体。

B:催化加氢:将步骤A得到的加氢基础胶在茂钛催化剂存在下,通入 氢气进行加氢处理,茂钛催化剂用量为每100克加氢基础胶0.1-2mmol,加 氢温度控制在70-100℃之间,氢气压力在1.0-2.5Mpa,反应时间为1-9小时, 最好为1-3小时,去除溶剂、干燥后得到氢化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

上述制备方法中,步骤A制备加氢基础胶时,还可以适量添加结构调 节剂,结构调节剂与引发剂的摩尔比为0.1-50,所说的结构调节剂为下列物 质组中任何一种或它们的混和物:四氢呋喃、六甲基磷酰三胺、四甲基乙 烯基二胺、二甘醇二甲醚、三甘醇二甲醚、二甲氧基乙烷、二氧六环、五 甲基二乙烯基三胺。

制备加氢基础胶的方法为本领域人员熟悉的负离子聚合常规方法,其 中制备单体溶液所用的溶剂为现有技术中负离子聚合常用的烷烃、环烷烃、 甲苯、苯或它们的混合物,烷烃主要是环己烷、己烷等。

在催化加氢过程中为了保证足够的接触面积和表面更新速度,稳定催 化活性中心,提高催化剂效率,还可加入适量LiH作为助催化剂。

为了使聚合物具有更好的性能,工业上一般要求聚合物中98%以上双 键被氢化饱和,即加氢度(聚合物上双键被氢化饱和的程度称为加氢度,) 应大于98%。

本发明克服了SEBS中聚苯乙烯与乙烯和丁烯共聚物之间的溶解度参 数之差较大,相分离微区不易破坏,导致加工性能不好等问题,本发明提 供的新型结构的氢化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具有优良的加工性能。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取两个250ml三颈瓶、一个1000ml吸收瓶经过真空烘烤冲入氮气,两 个三颈瓶分别用移液管移取100ml环己烷,然后用注射器各加入16g苯乙 烯,取其中一个三颈瓶加入40mmol四氢呋喃,60℃加入0.73mol/L浓度的 正丁基锂引发剂1.6ml(大约1.18mmol)进行聚合,时间为0.5h。移液管移 取700ml环己烷加入吸收瓶,吸取54g丁二烯,并加入4g苯乙烯后和上述 聚苯乙烯的活性种溶液一起加入2L釜。开动搅拌,升温至70℃,聚合1.0h。 再将另一三颈瓶内苯乙烯加入2L釜,聚合1.0h。取少量聚合物终止后脱除 溶剂用凝胶液相色谱(GPC)、核磁(NMR)等测试手段对聚合物进行表征。

向上面制备的活性聚合物胶液中通H2鼓泡,直至胶液完全由橙色变为 无色为止。70℃下加入1.0mmol二氯二茂钛催化剂,通入氢气使釜内压力 提高到1.5MPa,开动搅拌进行加氢,2小时后将氢气排出,然后滴入90℃ 的水中脱除溶剂,干燥至恒重。样品进行核磁(NMR)、力学性能等测试。 熔融指数测试条件为200℃、5kg重砝码。

得到的聚合物分子量为8万,分布为1.1至1.5。加氢度为98.7%,S含量为38%wt,R含量为62%wt;R中苯乙烯结构单元含量为R的7%wt, 1-丁烯结构单元含量为32%wt,乙烯结构单元含量为61%wt。聚合物的拉 伸强度28.5Mpa,300%定拉伸4.4Mpa,断裂伸长率523%,永久变形19%, 熔融指数0.825g/10min。

实施例2

取两个250ml三颈瓶、一个1000ml吸收瓶经过真空烘烤冲入氮气,两 个三颈瓶分别用移液管移取100ml环己烷,然后用注射器各加入13.5g苯乙 烯,取其中一个加入0.5mmol二甘醇二甲醚,60℃加入0.73mol/L浓度的丁 基锂引发剂2.4ml(约1.77mmol)进行聚合,时间为0.5h。移液管移取700ml 环己烷,吸取81g丁二烯,并加入27g苯乙烯后和上述聚苯乙烯的活性种 溶液一起加入2L釜。开动搅拌,升温至70℃,聚合1.0h。将另一三颈瓶内 苯乙烯后加入2L釜,聚合1.0h。取少量聚合物终止后脱除溶剂用凝胶液相 色谱(GPC)、核磁(NMR)等测试手段对聚合物进行表征。合成了具有SB 无规共聚过渡段的新型聚合物S(SB)BS。

向上面制备的活性聚合物胶液中通H2鼓泡,直至胶液完全由橙色变为 无色为止。70℃下加入1.8mmol二氯二茂钛催化剂,通入氢气使釜内压力 提高到1.5MPa,开动搅拌进行加氢,2小时后将氢气排出,然后滴入90℃ 的水中脱除溶剂,干燥至恒重。样品进行核磁(NMR)、力学性能等测试。 熔融指数测试条件为200℃、5kg重砝码。

得到的聚合物分子量为8万,分布为1.1至1.5,加氢度为98.5%,S含量为20%wt,R含量为80%wt;R中苯乙烯结构单元含量为R的25%wt, 1-丁烯结构单元含量为20%wt,乙烯结构单元含量为55%wt。聚合物的拉 伸强度15.5Mpa,300%定拉伸3.1Mpa,断裂伸长率510%,永久变形13%, 熔融指数1.515g/10min。

实施例3

取两个250ml三颈瓶、一个1000ml吸收瓶经过真空烘烤冲入氮气,两 个三颈瓶分别用移液管移取100ml环己烷,然后用注射器各加入9g苯乙烯, 取其中一个加入0.8mmol四甲基乙烯基二胺,60℃加入0.73mol/L浓度的苯 基锂引发剂1.2ml(0.88mmol)进行聚合,时间为0.5h。移液管移取700ml环 己烷,吸取40.5g丁二烯,并加入9g苯乙烯后和上述聚苯乙烯的活性种溶 液一起加入2L釜。开动搅拌,升温至70℃,聚合1.0h。将另一三颈瓶内苯 乙烯后加入2L釜,聚合1.0h。取少量聚合物终止后脱除溶剂用凝胶液相色 谱(GPC)、核磁(NMR)等测试手段对聚合物进行表征。合成了具有SB无 规共聚过渡段的新型聚合物S(SB)BS。

向上面制备的活性聚合物胶液中通H2鼓泡,直至胶液完全由橙色变为 无色为止。90℃下加入0.4mmol二氯二茂钛催化剂,通入氢气使釜内压力 提高到1.5MPa,开动搅拌进行加氢,2小时后将氢气排出,然后滴入90℃ 的水中脱除溶剂,干燥至恒重。样品进行核磁(NMR)、力学性能等测试。 熔融指数测试条件为200℃、5kg重砝码。

得到的聚合物分子量为8万,分布为1.1至1.5,加氢度为99.1%,S含量为27%wt,R含量为73%wt;R中苯乙烯结构单元含量为R的18%wt, 1-丁烯结构单元含量为36%wt,乙烯结构单元含量为56%wt。聚合物的拉 伸强度17.7Mpa,300%定拉伸4.1Mpa,断裂伸长率561%,永久变形13%, 熔融指数0.895g/10min。

实施例4

2L釜经过低浓度活性种溶液洗釜,充入氮气,用1000ml插底烧瓶移 取900ml环己烷,吸取60g丁二烯,然后用注射器加入30g苯乙烯,0.5mol/L 浓度的异戊二烯齐聚短链双锂引发剂2.8ml(约1.4mmol),将混合溶液加入 釜内,开动搅拌,升温至70℃,聚合1.5h。取少量聚合物脱除溶剂后用凝 胶液相色谱(GPC)、核磁(NMR)等测试手段对聚合物进行表征。合成了具 有SB无规共聚过渡段的新型聚合物S(SB)B(SB)S。

向上面制备的活性聚合物胶液中通H2鼓泡,70℃下加入0.6mmol二氯 二茂钛催化剂,通入氢气使釜内压力提高到1.5MPa,开动搅拌进行加氢,2 小时后将氢气排出,然后滴入90℃的水中脱除溶剂,干燥至恒重。样品进 行核磁(NMR)、力学性能等测试。熔融指数测试条件为200℃、5kg重砝码。

得到的聚合物分子量为13万,分布为1.1至1.5。加氢度为98.3%,S含量为16%,R含量为84%wt;R中苯乙烯结构单元含量为R的19%wt, 1-丁烯结构单元含量为15%wt,乙烯结构单元含量为66%wt。聚合物的拉 伸强度8.3Mpa,300%定拉伸2.1Mpa,断裂伸长率710%,永久变形38%。 熔融指数1.805g/10min。

实施例5

2L釜经过低浓度活性种溶液洗釜,充入氮气,两个1000ml插底烧瓶 经过真空烘烤冲入氮气,用移液管各移取450ml环己烷,各吸取27g丁二 烯,其一用注射器加入36g苯乙烯。未加入苯乙烯的插底烧瓶加入0.5mol/L 浓度的异戊二烯齐聚短链双锂引发剂3.6ml(约1.8mmol),将溶液加入釜内, 开动搅拌,升温至70℃,0.5h后将另一插底烧瓶内的溶液加入釜内聚合1.5h。 取少量聚合物脱除溶剂后用凝胶液相色谱(GPC)、核磁(NMR)等测试手段 对聚合物进行表征。合成了具有SB无规共聚过渡段的新型聚合物 S(SB)B(SB)S。

向上面制备的活性聚合物胶液中通H2鼓泡,80℃下加入0.2mmol二氯 二茂钛催化剂,通入氢气使釜内压力提高到1.8MPa,开动搅拌进行加氢,2 小时后将氢气排出,然后滴入90℃的水中脱除溶剂,干燥至恒重。样品进 行核磁(NMR)、力学性能等测试。熔融指数测试条件为200℃、5kg重砝码。

得到的聚合物分子量为10万,分布为1.1至1.5。加氢度为99.6%,S含量为25%wt,R含量为75%wt;R中苯乙烯结构单元含量为R的22%wt, 1-丁烯结构单元含量为23%wt,乙烯结构单元含量为55%wt。聚合物的拉 伸强度19.7Mpa,300%定拉伸4.2Mpa,断裂伸长率730%,永久变形20%。 熔融指数2.081g/10min。

实施例6

2L釜经过低浓度活性种溶液洗釜,充入氮气,1000ml插底烧瓶、三口 瓶经过真空烘烤冲入氮气,用移液管分别移取800ml、100ml环己烷,插底 烧瓶吸取54g丁二烯,0.5mol/L浓度的异戊二烯齐聚短链双锂引发剂3.6ml (约1.8mmol),将混合溶液加入釜内,开动搅拌,升温至60℃,开始聚合, 三口瓶用注射器加入36g苯乙烯,20min后将三口瓶内溶液加入釜内,聚合 1.0h。取少量聚合物脱除溶剂后用凝胶液相色谱(GPC)、核磁(NMR)等测 试手段对聚合物进行表征。合成了具有SB无规共聚过渡段的新型聚合物 S(SB)B(SB)S。

向上面制备的活性聚合物胶液中通H2鼓泡,80℃下加入0.5mmol二氯 二茂钛催化剂,通入氢气使釜内压力提高到1.7MPa,开动搅拌进行加氢,2 小时后将氢气排出,然后滴入90℃的水中脱除溶剂,干燥至恒重。样品进 行核磁(NMR)、力学性能等测试。熔融指数测试条件为200℃、5kg重砝码。

得到的聚合物分子量为10万,分布为1.1至1.5,加氢度为98.7%,S含量为32%wt,R含量为68%wt;R中苯乙烯结构单元含量为R的18%wt, 1-丁烯结构单元含量为15%wt,乙烯结构单元含量为66%wt。聚合物的拉 伸强度22.4Mpa,300%定拉伸3.7Mpa,断裂伸长率640%,永久变形28%。 熔融指数0.768g/10min。

实施例7

2L釜经过低浓度活性种溶液洗釜,充入氮气,1000ml插底烧瓶、三口 瓶经过真空烘烤冲入氮气,用移液管分别移取800ml、100ml环己烷,插底 烧瓶吸取54g丁二烯,并加入24g苯乙烯,0.5mol/L浓度的异戊二烯齐聚 短链双锂引发剂2.8ml(约1.4mmol),将混合溶液加入釜内,开动搅拌,升 温至60℃,开始聚合,三口瓶用注射器加入30g苯乙烯,20min后将三口 瓶内溶液加入釜内,聚合1.0h。取少量聚合物脱除溶剂后用凝胶液相色谱 (GPC)、核磁(NMR)等测试手段对聚合物进行表征。合成了具有SB无规 共聚过渡段的新型聚合物S(SB)B(SB)S。

向活性聚合物胶液中通H2鼓泡,80℃下加入0.5mmol二氯二茂钛催化 剂,通入氢气使釜内压力提高到1.7MPa,开动搅拌进行加氢,2小时后将 氢气排出,然后滴入90℃的水中脱除溶剂,干燥至恒重。样品进行核磁 (NMR)、力学性能等测试。熔融指数测试条件为200℃、5kg重砝码。

得到的聚合物分子量为13万,分布为1.1至1.5,加氢度为98.7%,S含量为45%wt,R含量为55%wt;R中苯乙烯结构单元含量为R的33%wt, 1-丁烯结构单元含量为10%wt,乙烯结构单元含量为57%wt。聚合物的拉 伸强度27.3Mpa,300%定拉伸4.4Mpa,断裂伸长率750%,永久变形29%。 熔融指数0.489g/10min。

一种氢化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一种氢化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一种氢化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氢化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氢化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设计合成了一类饱和的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结构可表示为SRS其中S为聚苯乙烯段,R为苯乙烯/乙烯/1丁烯无规共聚段或带有该段的乙烯/1丁烯无规共聚段。制备方法为通过负离子活性聚合引发苯乙烯/丁二烯合成加氢基础胶,然后加氢使聚合物上双键饱和。该结构聚合物和传统苯乙烯/丁二烯三嵌段共聚物SBS的加氢产物SEBS相比,具有更好的加工性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