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4-硝基苯的新型Ru(II)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抗肿瘤活性.pdf

上传人:汲墨****o 文档编号:8584864 上传时间:2020-09-0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39.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835571.7

申请日:

20141224

公开号:

CN105884835A

公开日:

2016082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07F15/00,A61P35/00

主分类号:

C07F15/00,A61P35/00

申请人:

江南大学

发明人:

郑昌戈,谢晨,李明月

地址:

214122 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优先权:

CN201410835571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抗肿瘤活性的2,3-二(4-硝基苯基)吡嗪[2,3-f][1,10]菲咯啉新型Ru(II)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进行:(1)1,10-邻菲咯啉与溴化钾反应以摩尔比1∶2合成中间产物1。(2)中间产物1与盐酸羟胺和碳酸钠以摩尔比1∶3.5∶1.5合成中间产物2。(3)中间产物2与低亚硫酸钠以摩尔比1∶5合成中间产物3。(4)中间产物3与4,4′-二硝基苯偶酰以摩尔比1∶1合成中间产物4。(5)中间产物4与顺式-二(2,2′-联吡啶)二氯二水合钌(II)以摩尔比1∶1.3合成其Ru(II)配合物。本发明Ru(II)配合物含平面芳香杂环,有很高的DNA亲和性,且硝基有强的吸电子效应,增强了配合物与DNA的结合能力。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Ru(II)配合物,其特征在于,分子结构式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2,3-二(4-硝基苯基)吡嗪[2,3-f][1,10]菲咯啉的Ru(II)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1,10-邻菲咯啉与溴化钾反应生成5,6-二酮-1,10邻菲咯啉:1,10-邻菲罗啉低温下溶于浓硫酸,加入溴化钾后缓慢滴加浓硝酸,升温至110℃反应2.5h,反应结束将反应液倒入足量碎冰中放入,用10mol/L的NaOH溶液中和,形成黄色沉淀,抽滤,水洗,真空干燥,得目标产物。反应摩尔比为1∶2。(2)5,6-二酮-1,10-邻菲咯啉与盐酸羟胺反应生成5,6-二肟-1,10邻菲咯啉:二者与碳酸钠溶于无水乙醇,加热回流5h,反应结束冷却至室温,旋蒸,用适量水、乙醇、乙醚洗涤产物,干燥的黄色固体。反应摩尔比为1∶3.5∶1.5。(3)5,6-二肟-1,10-邻菲咯啉与低亚硫酸钠反应得5,6-二胺-1,10-邻菲咯啉:5,6-二肟-1,10-邻菲咯啉溶于乙醇,氮气保护下加热至70℃,反应15min后,加入含低亚硫酸钠的氨水(3%)溶液,升温至85℃,滴加含低亚硫酸钠的氨水(3%)溶液,反应45min后,冷却,抽虑,稀氨水洗涤,得黄色固体目标产物。反应摩尔比为1∶5。(4)5,6-二胺-1,10-邻菲咯啉与4,4′-二硝基苯偶酰反应得2,3-二(4-硝基苯基)吡嗪[2,3-f][1,10]菲咯啉:二者溶于冰醋酸,氮气保护下反应2h,旋蒸除溶剂,加适量二氯甲烷搅拌10min,过滤,旋蒸除溶剂,得浅黄色固体,真空干燥,得目标产物。反应摩尔比为1∶1。(5)2,3-二(4-硝基苯基)吡嗪[2,3-f][1,10]菲咯啉与cis-[Ru(bpy)Cl]·2HO反应得Ru(II)配合物:二者加15mL乙醇和1.5mL二甲基酰胺,氮气保护下加热回流24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加去离子水搅拌10min,过滤弃去不溶物,滤液中加过量六氟磷酸铵水溶液,大量红色固体析出,抽滤,用适量的水和乙醚淋洗,真空干燥。柱层析分离法提纯,得到红色片状晶体目标产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Ru(II)配合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2,3-二(4-硝基苯基)吡嗪[2,3-f][1,10]菲咯啉的新型Ru(II)配合物的制备方法,以及所述Ru(II)配合物的抗肿瘤活性。

背景技术

金属配合物通过静电结合、沟渠结合、插入结合方式与DNA作用。其中以插入结合方式最佳,因为插入到DNA的碱基对中,可直接使碱基对受损,影响癌细胞的DNA复制。若金属配合物能识别癌细胞的基因变异位点,插入到错配的碱基对中,阻止其复制,这样便可将其作为一种好的抗癌药物,从根本上治疗遗传病。

1969年,顺铂首次被报道具有抗肿瘤活性,随之被应用于临床试验。顺铂等药物存在毒副作用较大和癌细胞的耐药性等问题,且水溶性较小。钌多吡啶配合物具有毒性低、合成技术和方法成熟、易被癌组织吸收而且被很快排泄的优点。而通过改变配体,能够调节与靶向分子间的亲和力、电子转移方向、取代反应速率和还原电位,实现光电的活化。

本发明Ru(II)配合物联吡啶、吡嗪并[1,10]菲咯啉和4-硝基苯三种平面芳香杂环,与DNA具有很高的亲和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方法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容易实施,制备过程中得到的中间反应产物和目标产物结构稳定的新型癌细胞抑制剂Ru(II)配合物。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含2,3-二(4-硝基苯基)吡嗪[2,3-f][1,10]菲咯啉的新型Ru(II)配合物,其分子结构式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含2,3-二(4-硝基苯基)吡嗪[2,3-f][1,10]菲咯啉的新型Ru(II)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1)1,10-邻菲咯啉与溴化钾反应生成5,6-二酮-1,10邻菲咯啉:1,10-邻菲罗啉低温下溶于浓硫酸,加入溴化钾后缓慢滴加浓硝酸,升温至110℃反应2.5h,反应结束将反应液倒入足量碎冰中放入,用10mol/L的NaOH溶液中和,形成黄色沉淀,抽滤,水洗,真空干燥,得目标产物。反应摩尔比为1∶2。

(2)5,6-二酮-1,10-邻菲咯啉与盐酸羟胺反应生成5,6-二肟-1,10邻菲咯啉:二者与碳酸钠溶于无水乙醇,加热回流5h,反应结束冷却至室温,旋蒸,用适量水、乙醇、乙醚洗涤产物,干燥的黄色固体。反应摩尔比为1∶3.5∶1.5。

(3)5,6-二肟-1,10-邻菲咯啉与低亚硫酸钠反应得5,6-二胺-1,10-邻菲咯啉:5,6-二肟-1,10-邻菲咯啉溶于乙醇,氮气保护下加热至70℃,反应15min后,加入含低亚硫酸钠的氨水(3%)溶液,升温至85℃,滴加含低亚硫酸钠的氨水(3%)溶液,反应45min后,冷却,抽虑,稀氨水洗涤,得黄色固体目标产物。反应摩尔比为1∶5。

(4)5,6-二胺-1,10-邻菲咯啉与4,4′-二硝基苯偶酰反应得2,3-二(4-硝基苯基)吡嗪[2,3-f][1,10]菲咯啉:二者溶于冰醋酸,氮气保护下反应2h,旋蒸除溶剂,加适量二氯甲烷搅拌10min,过滤,旋蒸除溶剂,得浅黄色固体,真空干燥,得目标产物。反应摩尔比为1∶1。

(5)2,3-二(4-硝基苯基)吡嗪[2,3-f][1,10]菲咯啉与cis-[Ru(bpy)2Cl2]·2H2O反应得新型Ru(II)配合物:二者加15mL乙醇和1.5mL二甲基酰胺,氮气保护下加热回流24h,反应 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加去离子水搅拌10min,过滤弃去不溶物,滤液中加过量六氟磷酸铵水溶液,大量红色固体析出,抽滤,用适量的水和乙醚淋洗,真空干燥。柱层析分离法提纯,得到红色片状晶体目标产物。反应摩尔比1∶1.3。

本发明的有益处:Ru(II)配合物含有平面芳香杂环,与DNA具有很高的亲和性。在插入配体的选择上,由于硝基有强的吸电子效应,增强了配合物与DNA的结合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二中Ru(II)配合物不同浓度的条件下,肝癌细胞株Hep G2的相对成活值。

图2是实施例二中Ru(II)配合物不同浓度的条件下,人黑色素瘤细胞株F10-B16的相对成活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含2,3-二(4-硝基苯基)吡嗪[2,3-f][1,10]菲咯啉的新型Ru(II)配合物的合成,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5,6-二酮-1,10邻菲咯啉的合成

在2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10g1,10-邻菲咯啉(55.6mmol),冰盐浴条件下快速加入60mL浓硫酸,溶解后迅速加入13.2g KBr(111mmol),缓慢滴加30mL浓硝酸,升温至110℃反应2.5h,反应完毕冷却至室温,反应液倒入500g碎冰中,用10mol/L的NaOH溶液中和,析出大量黄色固体,抽滤,用大量蒸馏水洗涤,乙醇重结晶,得黄色针状晶体,抽滤,真空干燥,得固体7.17g,产率60.8%。反应式为:

(2)5,6-二肟-1,10邻菲咯啉的合成

250mL单口烧瓶中,加入3.36g5,6-二酮-1,10-邻菲咯啉(16mmol),2.54g碳酸钠(24mmol) 和3.9g盐酸羟胺(56mmol)溶于120mL无水乙醇,加热至回流,反应5h,结束后冷却至室温,旋蒸除去溶剂,加入适量水抽虑,分别用适量水、乙醇、乙醚洗涤滤饼,干燥得黄色固体3.08g,产率79%。反应式为:

(3)2,3-二(4-硝基苯基)吡嗪[2,3-f][1,10]菲咯啉的合成

250mL三口烧瓶加入1.44g5,6-二肟-1,10-邻菲咯啉(6mmol)和40mL乙醇,氮气保护下加热至70℃,反应15min,快速加入40mL含有4.5g低亚硫酸钠(22.5mmol)的氨水(3%)溶液。升温至85℃,缓慢加入20mL含有1.5g低亚硫酸钠(7.5mmol)的氨水(3%)溶液,反应45min,反应结束后,冷却,抽虑,大量稀氨水洗涤,干燥后得到黄色固体0.976g,产率77%。反应式为:

(4)2,3-二(4-硝基苯基)吡嗪[2,3-f][1,10]菲咯啉的合成

在100mL单口烧瓶中加入0.33g4,4′-二硝基苯偶酰(1.0mmol)和0.21g 5,6-二胺-1,10-邻菲咯啉(1.0mmol),加入30mL冰醋酸,搅拌,氮气保护下反应2h。反应结束后,旋蒸除溶剂,旋干后加入适量的二氯甲烷搅拌10min。过滤,旋蒸除溶剂。所得固体用无水乙醇重结晶,抽滤后真空干燥,得到浅黄色晶体0.352g,产率为78.6%。反应式为:

(5)含2,3-二(4-硝基苯基)吡嗪[2,3-f][1,10]菲咯啉的新型Ru(II)配合物的合成

50mL三口圆底烧瓶中加入0.21g cis-[Ru(bpy)2Cl2]·2H2O(0.19mmol)和0.105g2,3-二(4-硝基苯基)吡嗪[2,3-f][1,10]菲咯啉(0.25mmol),再加15mL乙醇和1.5mL二甲基酰胺,氮气保护下加热回流24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加15mL去离子水搅拌10min,抽滤,弃去不溶物,滤液中加入过量的六氟磷酸铵水溶液,大量红色固体析出,抽滤,依次用适量的水和乙醚淋洗,真空干燥后,用柱层析分离法提纯(层析柱用200-300目中性三氧化二铝填充,淋洗剂为乙腈∶甲苯=1∶2),所得固体用少许乙腈溶解,滴管移至10mL的小烧杯中,保鲜膜封口后放入装有适量无水乙醚的广口瓶中,封口后放到安静的地方存放,待烧杯中析出红色片状晶体时,取出烧杯,抽滤,真空干燥,得到红色片状晶体0.165g,产率为77.3%。反应式为:

实施案例二:Ru(II)配合物抗肿瘤活性实验

本发明采用MTT方法,对Ru(II)配合物进行体外肿瘤细胞的毒性测定,以肝癌细胞株Hep G2和人黑色素瘤细胞株F10-B16为检测对象。取培养好的癌细胞悬液接种于洁净的96孔培养板中,200μL/孔,同时将得到的Ru(II)配合物以浓度梯度(6.25μM~100μM)的方式加入细胞培养板中,每孔100μL,每个Ru(II)配合物浓度为2个平行板,空白对照组不加Ru(II)配合物,只加培养液。于37℃培养箱内恒温放置48h,每孔加5g/L MTT 20μL,继续培养5h,然后每孔加SDS 100μL,10h后在酶标仪570nm波长处测定各孔吸光度值。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其抑制率:

肿瘤细胞生长抑制率(%)=(OD对照均值-OD试验均值)/OD对照均值×100%

其中OD表示酶标仪上570nm波长处对应溶液的吸光度值。

如上所示,所述的Ru(II)配合物表现出对肝癌细胞株Hep G2和人黑色素瘤细胞株 F10-B16具有较强的抑制效果,且当Ru(II)配合物浓度为100μM时肝癌细胞株效抑制达68.3%,人黑色素瘤细胞株有效抑制率达到最大59.3%。

Ru(II)配合物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其含有的平面芳香杂环,与DNA具有很高的亲和性。在插入配体的选择上,由于硝基有强的吸电子效应,增强了配合物与DNA的结合能力。

一种含4-硝基苯的新型Ru(II)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抗肿瘤活性.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含4-硝基苯的新型Ru(II)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抗肿瘤活性.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含4-硝基苯的新型Ru(II)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抗肿瘤活性.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含4-硝基苯的新型Ru(II)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抗肿瘤活性.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含4-硝基苯的新型Ru(II)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抗肿瘤活性.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835571.7 (22)申请日 2014.12.24 C07F 15/00(2006.01) A61P 35/00(2006.01) (71)申请人 江南大学 地址 214122 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 1800 号 (72)发明人 郑昌戈 谢晨 李明月 (54) 发明名称 一种含 4- 硝基苯的新型 Ru(II) 配合物的制 备方法及其抗肿瘤活性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抗肿瘤活性的 2, 3- 二 (4- 硝基苯基 ) 吡嗪 2, 3-f1, 10 菲咯啉新型 Ru(II) 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按如。

2、 下步骤进行 : (1)1, 10- 邻菲咯啉与溴化钾反应以 摩尔比 1 2 合成中间产物 1。(2) 中间产物 1 与 盐酸羟胺和碳酸钠以摩尔比 1 3.5 1.5 合成 中间产物2。 (3) 中间产物 2 与低亚硫酸钠以摩尔 比 1 5 合成中间产物 3。(4) 中间产物 3 与 4, 4 - 二硝基苯偶酰以摩尔比 1 1 合成中间产 物 4。(5) 中间产物 4 与顺式 - 二 (2, 2 - 联吡 啶)二氯二水合钌 (II) 以摩尔比 1 1.3 合成其 Ru(II) 配合物。本发明 Ru(II) 配合物含平面芳 香杂环, 有很高的 DNA 亲和性, 且硝基有强的吸电 子效应, 增强了。

3、配合物与 DNA 的结合能力。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CN 105884835 A 2016.08.24 CN 105884835 A 1/1 页 2 1.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 Ru(II) 配合物, 其特征在于, 分子结构式为 : 。 2.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含 2, 3- 二 (4- 硝基苯基 ) 吡嗪 2, 3-f1, 10 菲咯啉的 新型 Ru(II) 配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 (1)1, 10-邻菲咯啉与溴化钾反应生成5, 6-二酮-1, 10邻菲咯啉 : 1。

4、, 10-邻菲罗啉低温 下溶于浓硫酸, 加入溴化钾后缓慢滴加浓硝酸, 升温至 110反应 2.5h, 反应结束将反应液 倒入足量碎冰中放入, 用 10mol/L 的 NaOH 溶液中和, 形成黄色沉淀, 抽滤, 水洗, 真空干燥, 得目标产物。反应摩尔比为 1 2。 (2)5, 6- 二酮 -1, 10- 邻菲咯啉与盐酸羟胺反应生成 5, 6- 二肟 -1, 10 邻菲咯啉 : 二者 与碳酸钠溶于无水乙醇, 加热回流 5h, 反应结束冷却至室温, 旋蒸, 用适量水、 乙醇、 乙醚洗 涤产物, 干燥的黄色固体。反应摩尔比为 1 3.5 1.5。 (3)5, 6- 二肟 -1, 10- 邻菲咯啉与。

5、低亚硫酸钠反应得 5, 6- 二胺 -1, 10- 邻菲咯啉 : 5, 6- 二肟 -1, 10- 邻菲咯啉溶于乙醇, 氮气保护下加热至 70, 反应 15min 后, 加入含低亚硫 酸钠的氨水 (3 ) 溶液, 升温至 85, 滴加含低亚硫酸钠的氨水 (3 ) 溶液, 反应 45min 后, 冷却, 抽虑, 稀氨水洗涤, 得黄色固体目标产物。反应摩尔比为 1 5。 (4)5, 6- 二胺 -1, 10- 邻菲咯啉与 4, 4 - 二硝基苯偶酰反应得 2, 3- 二 (4- 硝基苯基 ) 吡嗪 2, 3-f1, 10 菲咯啉 : 二者溶于冰醋酸, 氮气保护下反应 2h, 旋蒸除溶剂, 加适量二。

6、 氯甲烷搅拌10min, 过滤, 旋蒸除溶剂, 得浅黄色固体, 真空干燥, 得目标产物。 反应摩尔比为 1 1。 (5)2, 3- 二 (4- 硝基苯基 ) 吡嗪 2, 3-f1, 10 菲咯啉与 cis-Ru(bpy)2Cl2 2H2O 反 应得新型Ru(II)配合物 : 二者加15mL乙醇和1.5mL二甲基酰胺, 氮气保护下加热回流24h, 反应结束后, 冷却至室温, 加去离子水搅拌 10min, 过滤弃去不溶物, 滤液中加过量六氟磷酸 铵水溶液, 大量红色固体析出, 抽滤, 用适量的水和乙醚淋洗, 真空干燥。柱层析分离法提 纯, 得到红色片状晶体目标产物。 3.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 R。

7、u(II) 配合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5884835 A 2 1/4 页 3 一种含 4- 硝基苯的新型 Ru(II) 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抗 肿瘤活性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 2, 3- 二 (4- 硝基苯基 ) 吡嗪 2, 3-f1, 10 菲咯啉的新型 Ru(II) 配合物的制备方法, 以及所述 Ru(II) 配合物的抗肿瘤活性。 背景技术 0002 金属配合物通过静电结合、 沟渠结合、 插入结合方式与 DNA 作用。其中以插入结合 方式最佳, 因为插入到 DNA 的碱基对中, 可直接使碱基对受损, 影响癌细胞的 DNA 复制。若 金属。

8、配合物能识别癌细胞的基因变异位点, 插入到错配的碱基对中, 阻止其复制, 这样便可 将其作为一种好的抗癌药物, 从根本上治疗遗传病。 0003 1969年, 顺铂首次被报道具有抗肿瘤活性, 随之被应用于临床试验。 顺铂等药物存 在毒副作用较大和癌细胞的耐药性等问题, 且水溶性较小。 钌多吡啶配合物具有毒性低、 合 成技术和方法成熟、 易被癌组织吸收而且被很快排泄的优点。 而通过改变配体, 能够调节与 靶向分子间的亲和力、 电子转移方向、 取代反应速率和还原电位, 实现光电的活化。 0004 本发明 Ru(II) 配合物联吡啶、 吡嗪并 1, 10 菲咯啉和 4- 硝基苯三种平面芳香杂 环, 与。

9、 DNA 具有很高的亲和性。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方法简单, 反应条件温和, 容易实施, 制备过程中得 到的中间反应产物和目标产物结构稳定的新型癌细胞抑制剂 Ru(II) 配合物。 0006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含 2, 3- 二 (4- 硝基苯基 ) 吡嗪 2, 3-f1, 10 菲咯啉的新型 Ru(II) 配合物, 其分子结构式为 : 0007 0008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 0009 一种含 2, 3- 二 (4- 硝基苯基 ) 吡嗪 2, 3-f1, 10 菲咯啉的新型 Ru(II) 配合物 的制备方法如下 : 0010 (1)1, 10-邻菲咯啉与溴化钾反应生成。

10、5, 6-二酮-1, 10邻菲咯啉 : 1, 10-邻菲罗啉 低温下溶于浓硫酸, 加入溴化钾后缓慢滴加浓硝酸, 升温至 110反应 2.5h, 反应结束将反 应液倒入足量碎冰中放入, 用10mol/L的NaOH溶液中和, 形成黄色沉淀, 抽滤, 水洗, 真空干 燥, 得目标产物。反应摩尔比为 1 2。 说 明 书 CN 105884835 A 3 2/4 页 4 0011 (2)5, 6- 二酮 -1, 10- 邻菲咯啉与盐酸羟胺反应生成 5, 6- 二肟 -1, 10 邻菲咯啉 : 二者与碳酸钠溶于无水乙醇, 加热回流 5h, 反应结束冷却至室温, 旋蒸, 用适量水、 乙醇、 乙 醚洗涤产物。

11、, 干燥的黄色固体。反应摩尔比为 1 3.5 1.5。 0012 (3)5, 6- 二肟 -1, 10- 邻菲咯啉与低亚硫酸钠反应得 5, 6- 二胺 -1, 10- 邻菲咯啉 : 5, 6- 二肟 -1, 10- 邻菲咯啉溶于乙醇, 氮气保护下加热至 70, 反应 15min 后, 加入含低亚 硫酸钠的氨水 (3 ) 溶液, 升温至 85, 滴加含低亚硫酸钠的氨水 (3 ) 溶液, 反应 45min 后, 冷却, 抽虑, 稀氨水洗涤, 得黄色固体目标产物。反应摩尔比为 1 5。 0013 (4)5, 6- 二胺 -1, 10- 邻菲咯啉与 4, 4 - 二硝基苯偶酰反应得 2, 3- 二 (。

12、4- 硝基 苯基 ) 吡嗪 2, 3-f1, 10 菲咯啉 : 二者溶于冰醋酸, 氮气保护下反应 2h, 旋蒸除溶剂, 加 适量二氯甲烷搅拌10min, 过滤, 旋蒸除溶剂, 得浅黄色固体, 真空干燥, 得目标产物。 反应摩 尔比为 1 1。 0014 (5)2, 3-二(4-硝基苯基)吡嗪2, 3-f1, 10菲咯啉与cis-Ru(bpy)2Cl2 2H2O 反应得新型 Ru(II) 配合物 : 二者加 15mL 乙醇和 1.5mL 二甲基酰胺, 氮气保护下加热回流 24h, 反应 结束后, 冷却至室温, 加去离子水搅拌 10min, 过滤弃去不溶物, 滤液中加过量六 氟磷酸铵水溶液, 大量。

13、红色固体析出, 抽滤, 用适量的水和乙醚淋洗, 真空干燥。 柱层析分离 法提纯, 得到红色片状晶体目标产物。反应摩尔比 1 1.3。 0015 本发明的有益处 : Ru(II)配合物含有平面芳香杂环, 与DNA具有很高的亲和性。 在 插入配体的选择上, 由于硝基有强的吸电子效应, 增强了配合物与 DNA 的结合能力。 附图说明 : 0016 图 1 是实施例二中 Ru(II) 配合物不同浓度的条件下, 肝癌细胞株 Hep G2 的相对 成活值。 0017 图 2 是实施例二中 Ru(II) 配合物不同浓度的条件下, 人黑色素瘤细胞株 F10-B16 的相对成活值。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

14、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9 实施例一 : 0020 一种含 2, 3- 二 (4- 硝基苯基 ) 吡嗪 2, 3-f1, 10 菲咯啉的新型 Ru(II) 配合物 的合成, 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 0021 (1)5, 6- 二酮 -1, 10 邻菲咯啉的合成 0022 在2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10g1, 10-邻菲咯啉(55.6mmol), 冰盐浴条件下快速加入 60mL浓硫酸, 溶解后迅速加入13.2g KBr(111mmol), 缓慢滴加30mL浓硝酸, 升温至110反 应2.5h, 反应完毕冷却至室温, 反应液倒入500g碎冰中, 用10mol/L的NaOH溶液中和。

15、, 析出 大量黄色固体, 抽滤, 用大量蒸馏水洗涤, 乙醇重结晶, 得黄色针状晶体, 抽滤, 真空干燥, 得 固体 7.17g, 产率 60.8。反应式为 : 0023 说 明 书 CN 105884835 A 4 3/4 页 5 0024 (2)5, 6- 二肟 -1, 10 邻菲咯啉的合成 0025 250mL 单口烧瓶中, 加入 3.36g5, 6- 二酮 -1, 10- 邻菲咯啉 (16mmol), 2.54g 碳酸 钠 (24mmol) 和 3.9g 盐酸羟胺 (56mmol) 溶于 120mL 无水乙醇, 加热至回流, 反应 5h, 结束 后冷却至室温, 旋蒸除去溶剂, 加入适量水。

16、抽虑, 分别用适量水、 乙醇、 乙醚洗涤滤饼, 干燥 得黄色固体 3.08g, 产率 79。反应式为 : 0026 0027 (3)2, 3- 二 (4- 硝基苯基 ) 吡嗪 2, 3-f1, 10 菲咯啉的合成 0028 250mL三口烧瓶加入1.44g5, 6-二肟-1, 10-邻菲咯啉(6mmol)和40mL乙醇, 氮气 保护下加热至 70, 反应 15min, 快速加入 40mL 含有 4.5g 低亚硫酸钠 (22.5mmol) 的氨水 (3 ) 溶液。升温至 85, 缓慢加入 20mL 含有 1.5g 低亚硫酸钠 (7.5mmol) 的氨水 (3 ) 溶液, 反应 45min, 反应。

17、结束后, 冷却, 抽虑, 大量稀氨水洗涤, 干燥后得到黄色固体 0.976g, 产率 77。反应式为 : 0029 0030 (4)2, 3- 二 (4- 硝基苯基 ) 吡嗪 2, 3-f1, 10 菲咯啉的合成 0031 在100mL单口烧瓶中加入0.33g4, 4-二硝基苯偶酰(1.0mmol)和0.21g 5, 6-二 胺 -1, 10- 邻菲咯啉 (1.0mmol), 加入 30mL 冰醋酸, 搅拌, 氮气保护下反应 2h。反应结束后, 旋蒸除溶剂, 旋干后加入适量的二氯甲烷搅拌 10min。过滤, 旋蒸除溶剂。所得固体用无水 乙醇重结晶, 抽滤后真空干燥, 得到浅黄色晶体 0.352。

18、g, 产率为 78.6。反应式为 : 0032 0033 (5) 含 2, 3- 二 (4- 硝基苯基 ) 吡嗪 2, 3-f1, 10 菲咯啉的新型 Ru(II) 配合物 的合成 0034 50mL 三 口 圆 底 烧 瓶 中 加 入 0.21g cis-Ru(bpy)2Cl22H2O(0.19mmol) 和 0.105g2, 3- 二 (4- 硝基苯基 ) 吡嗪 2, 3-f1, 10 菲咯啉 (0.25mmol), 再加 15mL 乙醇和 1.5mL 二甲基酰胺, 氮气保护下加热回流 24h, 反应结束后, 冷却至室温, 加 15mL 去离子水 说 明 书 CN 105884835 A 。

19、5 4/4 页 6 搅拌 10min, 抽滤, 弃去不溶物, 滤液中加入过量的六氟磷酸铵水溶液, 大量红色固体析出, 抽滤, 依次用适量的水和乙醚淋洗, 真空干燥后, 用柱层析分离法提纯 ( 层析柱用 200-300 目中性三氧化二铝填充, 淋洗剂为乙腈甲苯 1 2), 所得固体用少许乙腈溶解, 滴管 移至 10mL 的小烧杯中, 保鲜膜封口后放入装有适量无水乙醚的广口瓶中, 封口后放到安静 的地方存放, 待烧杯中析出红色片状晶体时, 取出烧杯, 抽滤, 真空干燥, 得到红色片状晶体 0.165g, 产率为 77.3。反应式为 : 0035 0036 实施案例二 : Ru(II) 配合物抗肿瘤。

20、活性实验 0037 本发明采用 MTT 方法, 对 Ru(II) 配合物进行体外肿瘤细胞的毒性测定, 以肝癌细 胞株 Hep G2 和人黑色素瘤细胞株 F10-B16 为检测对象。取培养好的癌细胞悬液接种于 洁净的 96 孔培养板中, 200L/ 孔, 同时将得到的 Ru(II) 配合物以浓度梯度 (6.25M 100M) 的方式加入细胞培养板中, 每孔 100L, 每个 Ru(II) 配合物浓度为 2 个平行板, 空白对照组不加 Ru(II) 配合物, 只加培养液。于 37培养箱内恒温放置 48h, 每孔加 5g/L MTT 20L, 继续培养5h, 然后每孔加SDS 100L, 10h后在。

21、酶标仪570nm波长处测定各孔吸 光度值。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其抑制率 : 0038 肿瘤细胞生长抑制率 ( ) (OD对照均值-OD试验均值)/OD对照均值100 0039 其中 OD 表示酶标仪上 570nm 波长处对应溶液的吸光度值。 0040 如上所示, 所述的 Ru(II) 配合物表现出对肝癌细胞株 Hep G2 和人黑色素瘤细胞 株 F10-B16 具有较强的抑制效果, 且当 Ru(II) 配合物浓度为 100M 时肝癌细胞株效抑制 达 68.3, 人黑色素瘤细胞株有效抑制率达到最大 59.3。 0041 Ru(II) 配合物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 其含有的平面芳香杂环, 与 DNA 具有很高 的亲和性。在插入配体的选择上, 由于硝基有强的吸电子效应, 增强了配合物与 DNA 的结合 能力。 说 明 书 CN 105884835 A 6 1/1 页 7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5884835 A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