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线钢用炉外精炼三元合成渣及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炼钢的炉外精炼技术领域,特别是提供了一种管线钢用炉外精炼三元合成渣及使用方法,适用于LF炉深脱硫用三元合成渣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LF炉脱硫用二元合成渣(白灰:80-90%,萤石:10-20%)用于硫含量要求不小于10PPm的钢种,由于二元合成渣使用过程成渣速度较慢,碱度偏高,因此在冶炼硫要求小于10PPm的钢种时冶炼时间较长,脱硫效果不好。如果精炼过程不能尽快形成理想的渣系,就会影响整个精炼周期,进而影响到低硫钢种的连浇炉数,管线钢冶炼成本就会增加。
在冶炼低硫含量要求的管线钢种时二元合成渣不能尽快成渣,因此整个炉次的冶炼周期较长,同时使钢中的硫含量达到钢种目标要求比较困难,冶炼的成功率较低,硫合格率80-90%,对管线钢实现工业化批量生产上还存在一定影响。因此,为了改善精炼渣系,加快成渣速度及脱硫速率,提高管线钢冶炼硫的合格率,开发了管线钢炉外精炼用三元合成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管线钢用炉外精炼三元合成渣及使用方法,解决了管线钢尤其是高级别管线钢对于硫含量比较严格的要求,硫含量要求在20×10-4%以下,而LF炉精炼用的脱硫合成渣的性能与配比则是实现LF炉快速深脱硫从而满足管线钢超低硫要求的关键因素,鉴于此成功开发出了用于低硫管线钢冶炼的专用合成渣。
管线钢专用合成渣的设计目的是为了满足超低硫管线钢的冶炼需要,根据管线钢冶炼生产工艺,结合转炉终点碳含量以及出钢时所加入合金和渣料的特点,对首秦原有LF炉所使用的二元合成渣进行了调整,通过对LF炉钢渣成分进行三元渣图分析,确定了三元专用合成渣的成分组成是:80-85%活性灰、8-13%铝钒土、7-12%精品萤石均为重量百分数;粒度:5~10mm。本发明的使用方法是在精炼过程中分批次加入,总加入量为8~15kg/吨钢。
具体使用步骤:
1、钢水到LF炉处理位时加入所需合成渣总量的50-60%,设定氩气流量600-700NL/min,待合成渣完全融化后开始下电极升温脱硫;
2、冶炼约8-12分钟后(冶炼过程氩气流量设定300-400NL/min)加入剩余的30-40%合成渣,继续进行脱硫升温;
3、冶炼20-25分钟后测温、取样,如此时硫含量达到钢种要求则不再加入剩余的合成渣,如硫含量仍偏高时加入剩余的约10%合成渣,对硫含量进行微调。
该合成渣可以批量生产,以满足管线钢生产的需求,通过使用该合成渣,在LF精炼过程中钢渣具有碱度高、熔点低、流动性好的特点,从冶金动力学和热力学角度都保证了钢水中硫的快速脱除。使管线钢硫含量达到0.003%以下。
【具体实施方式】
在钢水二次精炼过程中加入管线用三元合成渣,每炉次总加入量800~1500kg,利用氩气搅拌动能、钢水温度及萤石化渣,利用CaO预脱硫,同时由于三元合成渣中含10%地铝矾土,可合理调节渣系提高成渣速度,有利于钢水快速的深脱硫,脱硫率在65%-75%之间。
使用管线三元合成渣钢水炉外精炼数据如下:
炉次 钢种 合成渣加 入量/kg 合成渣主要成 分 初始硫 含量% 冶炼结束硫含 量% 脱硫率 % 精炼周/分 钟 9N03914 X70 1434 活性灰80%,萤石 10,铝矾土10% 0.0061 0.0019 68.85 40 9Q04052 X70 1210 活性灰80%,萤石 10,铝矾土10% 0.0055 0.0021 61.82 51 9Q03997 X70 1327 活性灰80%,萤石 12,铝矾土8% 0.0063 0.0020 68.25 39 9N03880 X70 1224 活性灰80%,萤石 12,铝矾土8% 0.0063 0.0017 73.02 53 9N03568 抗HIC X65 1532 活性灰85%,萤石 7,铝矾土8% 0.0060 0.0015 68.33% 60 9N03570 抗HIC X65 820 活性灰85%,萤石 7,铝矾土8% 0.0054 0.0016 70.37%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