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导管系统.pdf

上传人:龙脉 文档编号:8533107 上传时间:2020-08-06 格式:PDF 页数:66 大小:5.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958946.8

申请日:

20161028

公开号:

CN106620941A

公开日:

2017051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M5/158,A61M5/32,A61M25/00,A61M25/06,A61M39/00,A61M39/06

主分类号:

A61M5/158,A61M5/32,A61M25/00,A61M25/06,A61M39/00,A61M39/06

申请人:

贝克顿·迪金森公司

发明人:

J·K·伯克霍兹,B·D·彼得森,刘慧斌,S·T·博尔恩霍夫特,W·F·哈丁,张洋,R·L·桑德雷格,王彬

地址:

美国新泽西州

优先权:

62/247,617,62/247,626,62/247,624,62/247,596,62/247,599,62/247,607,62/247,621,62/296,385,62/296,383,15/286,168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秦振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IV导管系统,可以具有导管部件,该导管部件具有:导管座部、从导管座部远端向远侧延伸的套管、和从导管座部向外伸出的推动特征部。IV导管系统还可以具有针部件,该针部件具有:针座部、从针座部沿轴线向远侧延伸的针、和从针座部大体平行于轴线延伸的握持部,该握持部具有拉动特征部。在插入构造中,针可以定位在套管内并且针座部的远端可以坐置在导管座部的针端口中。在流体输送构造中,针可以定位在导管座部的外部。推动特征部和拉动特征部可以定位成有助于用单手进行操纵,以将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

权利要求书

1.一种IV导管系统,所述IV导管系统具有插入构造和流体输送构造,所述IV导管系统包括:导管部件,所述导管部件包括:具有导管座部远端和导管座部近端的导管座部,其中所述导管座部的形状设计成限定在所述导管座部远端和所述导管座部近端之间延伸的室以及在所述导管座部近端处的针端口,所述针端口提供通向所述室的进口;从所述导管座部远端向远侧延伸的套管;和从所述导管座部向外伸出的推动特征部;以及针部件,所述针部件包括:包括针座部远端和针座部近端的针座部;从所述针座部远端沿轴线向远侧延伸的针;和从所述针座部大体平行于所述轴线延伸的握持部,所述握持部包括拉动特征部;其中,在所述插入构造中,所述针定位在所述套管内并且所述针座部远端坐置在所述针端口中;其中,在所述流体输送构造中,所述针定位在所述导管座部的外部;其中,所述推动特征部定位成接收来自使用者的手的第一手指的第一接触以向远侧推动所述导管座部,所述拉动特征部定位成在接收第一接触的同时接收来自该手的第二手指的第二接触,使得第一接触和第二接触相协作,以促使所述IV导管系统从所述插入构造运动到所述流体输送构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V导管系统,其中,所述导管座部包括位于所述导管座部近端和所述导管座部远端之间的导管座部中间部分;其中,所述导管部件还包括从所述导管座部中间部分向外延伸以将所述导管座部连接至延伸管的延伸管结合部;并且其中,第一翼部在所述导管座部中间部分和所述延伸管结合部之间延伸,但不向外延伸超过所述延伸管结合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V导管系统,其中,所述针部件包括具有近侧通气部和至少一个侧通气部的闪流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V导管系统,其中,所述导管部件包括视觉指示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IV导管系统,其中,当所述针的末端向远侧延伸超过所述套管时,所述视觉指示器被所述导管座部远端覆盖,当所述针的末端被收回到所述套管中时,所述视觉指示器暴露出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V导管系统,其中,所述针部件包括侧握持部,所述导管部件包括推动凸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IV导管系统,其中,所述针部件包括闪流室,所述侧握持部形成在所述闪流室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V导管系统,其中,所述导管部件还包括:固定平台,所述固定平台具有第一翼部,所述第一翼部从所述导管座部大体平行于所述轴线延伸,使得在流体输送构造中,所述第一翼部搁置在通过所述IV导管系统接收流体的患者的皮肤上;和从所述导管座部中间部分向外延伸以将所述导管座部连接至所述延伸管的延伸管结合部;其中,所述延伸管结合部沿与所述第一翼部相反的方向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IV导管系统,其中,所述导管部件还包括沿与所述第一翼部相反的方向延伸的第二翼部,所述第二翼部结合所述延伸管结合部但不延伸超过所述延伸管结合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IV导管系统,其中,所述第二翼部由刚性材料形成,所述第一翼部由挠性材料形成。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IV导管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翼部构造成相对于所述导管座部围绕所述轴线枢转。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IV导管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翼部包括使得能够进行枢转的铰接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IV导管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翼部由使得能够进行枢转的挠性材料形成。 14.一种IV导管系统,所述IV导管系统包括:导管部件,所述导管部件包括:具有导管座部远端和导管座部近端的导管座部,其中所述导管座部的形状设计成限定在所述导管座部远端和所述导管座部近端之间延伸的室以及在所述导管座部近端处的针端口,所述针端口提供通向所述室的进口;从所述导管座部远端向远侧延伸的套管;和定位在所述导管座部近端处的推动凸片;以及针部件,所述针部件包括:包括针座部远端和针座部近端的针座部,所述针座部远端包括切口,所述切口与形成在所述导管座部近端处的所述推动凸片对准;和从所述针座部远端沿轴线向远侧延伸的针。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IV导管系统,其中,所述导管部件包括固定平台。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IV导管系统,其中,所述推动凸片和所述固定平台经由一个或多个连接通道相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IV导管系统,其中,所述导管部件包括应力释放部,所述应力释放部围绕所述套管定位在所述导管座部远端处,所述应力释放部通过连接通道联接至所述固定平台。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IV导管系统,其中,所述导管部件和所述针部件均包括突出部,所述导管部件的突出部和所述针部件的突出部相交接以限制所述针部件相对于所述导管部件旋转。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IV导管系统,其中,所述针部件包括翼部,并且其中,所述突出部防止所述翼部在所述固定平台下方向下旋转。 2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IV导管系统,其中,所述IV导管系统还包括闪流部件,所述闪流部件包括用于控制血液在所述闪流部件内的流动的路径限定结构。

说明书

相关申请

本申请要求于2015年10月28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2/247,596、于2016年2月17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2/296,383、于2015年10月28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2/247,599、于2015年10月28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2/247,617、于2015年10月28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列No.62/247,607、于2015年10月28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列No.62/247,621、于2015年10月28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列No.62/247,624、于2015年10月28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2/247,626、于2016年2月17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2/296,385的权益,上述专利申请每一个的全部内容均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整体涉及一种用于静脉(IV)输送的系统和方法,通过该系统和方法,流体可以被直接给送至患者的血管系统。更特别地,本发明涉及IV导管系统和方法,其有助于插入到患者体内和/或从插入构造运动至流体输送构造,在该流体输送构造,流体能够通过IV导管系统输送至患者。在本文中广泛地使用根据本发明的IV导管系统来描述用于将流体输送至患者的部件,以用于流体的动脉、静脉、血管内、腹膜、和/或非血管给送。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使用IV导管系统来将流体给送至患者体内的其它位置。

背景技术

已知的IV导管系统和方法具有若干缺陷。许多这类系统需要医师用双手定位IV导管系统和/或将针插入患者的流体输送位置(例如,待向其中输送流体的静脉)中。此外,许多这类系统需要医师用双手使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在流体输送构造中,从套管移除针以允许流体通过套管输送到静脉。因此,医师需要在插入IV导管系统之前稳定患者的臂部或者其它具有流体输送位置的身体部位。结果,医师需要额外的时间来启动输注。此外,医师不能在插入和/或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过程中进行任何其它工作,例如稳定患者或者使患者安心。

因此,需要有助于IV导管系统放置、插入和/或准备以便流体输送的IV导管系统和方法。还需要这样的IV导管系统较为便宜、易于制造、且多用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总的来说涉及具有增强的人机工程学的IV导管系统。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仅用一只手将IV导管系统插入并运动至流体输送构造。IV导管系统可以具有导管部件,该导管部件具有导管部件和针部件。导管部件可以具有导管座部,该导管座部具有导管座部远端和导管座部近端。导管座部的形状可以设计为限定在导管座部远端和导管座部近端延伸的室以及在导管近端处的针端口,所述针端口提供通向室的进口。导管部件还可以具有从导管座部远端向远侧延伸的套管和从导管座部向外伸出的推动特征部。针部件可以具有针座部,该针座部具有针座部远端、针座部近端、从针座部远端沿轴线向远侧延伸的针、和从针座部大体平行于轴线延伸的握持部。握持部可以具有拉动特征部。在插入构造中,针可以定位在套管内,针座部远端可以坐置在针端口中。在流体输送构造中,针可以定位在导管座部的外部。推动特征部可以定位成接收来自使用者的手的第一手指的第一接触,以向远侧推动导管座部。此外,拉动特征部可以定位成在接收第一接触的同时接收来自手的第二手指的第二接触,使得第一接触和第二接触相协作,以促使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

导管座部可以具有导管座部中间部分,该导管座部中间部分位于导管座部近端和导管座部远端之间。导管部件还可以具有延伸管结合部,该延伸管结合部从导管座部中间部分向外延伸以将导管座部连接至延伸管。推动特征部可以具有推动表面,该推动表面在导管座部中间部分和延伸管结合部之间延伸。推动表面可以定向成基本垂直于轴线。

握持部可以具有凹部,所述凹部的形状设计成在插入构造中接收延伸管结合部。使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可以包括使针部件相对于导管部件围绕轴线旋转,以使延伸管结合部从凹部收回。

导管部件还可以具有位于室内的隔板,在插入构造中,针穿过所述隔板。隔板可以构造成对针通过隔板收回提供足够低的阻力,以使得能够用单手将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

导管部件还可以具有固定平台,该固定平台具有从导管座部大体平行于轴线延伸的第一翼部。在流体输送构造中,第一翼部可以搁置在通过IV导管系统接收流体的患者的皮肤上。

固定平台还可以具有第二翼部,该第二翼部从导管座部延伸,与第一翼部大体共面。在流体输送构造中,第二翼部也可以搁置在皮肤上。

在插入构造中,第一翼部和握持部可以彼此大体平行,并且可以定位在彼此抵接关系中。在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的过程中,握持部可以沿第一翼部滑动。

第一翼部和握持部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对准特征部。对准特征部可以使第一翼部和握持部在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朝流体输送构造运动的过程中保持定位在彼此抵接关系中。

第一翼部和握持部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锁定特征部。锁定特征部可以使IV导管系统保持在插入构造中,直到第一接触和第二接触相协作以提供足以使所述一个或多个锁定特征部解除锁定的分离力。

拉动特征部可以是握持部的前缘。前缘的形状和尺寸可以设计成舒适地接收第二接触。

根据用于制备IV导管系统以将流体输送至患者的一种示例性方法,IV导管系统可以同样具有插入构造和流体输送构造。该方法包括将IV导管系统定位在患者的流体输送位置附近。IV导管系统可以具有导管部件和针部件。导管部件可以具有导管座部,该导管座部具有导管座部远端和导管座部近端。导管座部的形状可以设计成限定在导管座部远端和导管座部近端之间延伸的室以及在导管座部近端处的针端口,所述针端口提供通向室的进口。导管部件还可以具有从导管座部远端向远侧延伸的套管和从导管座部向外伸出的推动特征部。针部件可以具有针座部,该针座部具有针座部远端和针座部近端。针部件还可以具有从针座部远端沿轴线向远侧延伸的针和大体平行于轴线延伸的握持部,握持部具有拉动特征部。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IV导管处于插入构造时,用单手将针和套管插入到流体输送位置中,在所述插入构造中,针定位在套管内并且针座部远端坐置在针端口中。此外,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针和套管处于流体输送位置中的情况下,使用单手推动该推动特征部,同时拉动该拉动特征部,以促使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在流体输送构造,针定位在导管座部的外部。

导管座部可以具有导管座部中间部分,该导管座部中间部分位于导管座部近端和导管座部远端之间。导管部件还可以具有延伸管结合部,该延伸管结合部从导管座部中间部分向外延伸以将导管座部连接至延伸管。推动特征部可以是推动表面,该推动表面在导管座部中间部分和延伸管结合部之间延伸。推动表面可以定向成基本垂直于轴线。推动该推动特征部可以包括按压在推动表面上。

导管部件还可以具有固定平台,该固定平台具有从导管座部大体平行于轴线延伸的第一翼部。促使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可以包括将第一翼部定位成搁置在患者的皮肤上。

在插入构造中,第一翼部和握持部可以彼此大体平行,并且可以定位在彼此抵接关系中。促使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可以包括使握持部沿第一翼部滑动。

第一翼部和握持部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对准特征部。促使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可以包括,利用所述一个或多个对准特征部,使第一翼部和握持部在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朝流体输送构造运动的过程中保持定位在彼此抵接关系中。

第一翼部和握持部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锁定特征部。促使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可以包括,提供足以使所述一个或多个锁定特征部解除锁定的分离力。

拉动特征部可以是握持部的前缘。拉动该拉动特征部可以包括用单手在前缘上拉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IV导管系统可以具有插入构造和流体输送构造。IV导管系统可以具有导管部件和针部件。导管部件可以具有导管座部,该导管座部具有导管座部远端、导管座部近端、和在导管座部近端与导管座部远端之间的导管座部中间部分。导管座部的形状可以设计成限定在导管座部远端和导管座部近端之间延伸的室以及在导管座部近端处的针端口,所述针端口提供通向室的进口。导管座部还可以具有从导管座部远端向远侧延伸的套管、从导管座部中间部分向外延伸以将导管座部连接至延伸管的延伸管结合部、位于室内的隔板、和从导管座部向外伸出的推动特征部。针部件可以具有针座部,该针座部具有针座部远端、针座部近端、从针座部远端沿轴线向远侧延伸的针、和大体平行于轴线延伸的握持部。握持部可以具有由握持部的前缘限定的拉动特征部。在插入构造中,针可以定位在套管内,针可以穿过隔板,并且针座部远端可以坐置在针端口中。在流体输送构造中,针可以定位在导管座部的外部。推动特征部可以定位成接收来自使用者的手的第一手指的第一接触,以向远侧推动导管座部。此外,拉动特征部可以定位成在接收第一接触的同时接收来自手的第二手指的第二接触,使得第一接触和第二接触相协作,以促使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前缘的形状和尺寸可以设计成舒适地接收第二接触。隔板可以构造成对针通过隔板收回提供足够低的阻力,以使得能够用单手将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

推动特征部可以具有推动表面,该推动表面在导管座部中间部分和延伸管结合部之间延伸。推动表面可以定向成基本垂直于轴线。

导管部件还可以具有固定平台,该固定平台具有从导管座部大体平行于轴线延伸的第一翼部,使得在流体输送构造中,第一翼部可以搁置在通过IV导管系统接收流体的患者的皮肤上。此外,导管部件可以具有第二翼部,该第二翼部从导管座部延伸,与第一翼部大体共面,使得在流体输送构造中,第二翼部也搁置在皮肤上。在插入构造中,第一翼部和握持部可以彼此大体平行,并且可以定位在彼此抵接关系中。在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的过程中,握持部可以沿第一翼部滑动。

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包括插入构造和流体输送构造的IV导管系统,所述IV导管系统包括导管部件,该导管部件包括:导管座部,该导管座部包括导管座部远端和导管座部近端,其中,导管座部的形状设计成限定在导管座部远端和导管座部近端之间延伸的室以及在导管座部近端处的针端口,所述针端口提供通向室的进口;从导管座部远端向远侧延伸的套管;和从导管座部向外伸出的推动特征部。IV导管系统还可以包括针部件,该针部件包括:针座部,所述针座部包括针座部远端和针座部近端;从针座部远端沿轴线向远侧延伸的针;和从针座部大体平行于轴线延伸的握持部,握持部包括拉动特征部,其中,在插入构造中,针定位在套管内并且针座部远端坐置在针端口中,并且其中,在流体输送构造中,针定位在导管座部的外部,并且其中,推动特征部定位成接收来自使用者的手的第一手指的第一接触以向远侧推动导管座部,拉动特征部定位成在接收第一接触的同时接收来自手的第二手指的第二接触,使得第一接触和第二接触相协作,以促使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

在一些情况中,IV导管系统的导管座部还包括位于导管座部近端和导管座部远端之间的导管座部中间部分,其中,导管部件还包括从导管座部中间部分向外延伸以将导管座部连接至延伸管的延伸管结合部,其中推动特征部包括在导管座部中间部分和延伸管结合部之间延伸的推动表面,其中推动表面定向成基本垂直于轴线。

在一些情况中,IV导管系统的握持部还包括凹部,该凹部的形状设计成在插入构造中接收延伸管结合部,其中,使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包括,使针部件相对于导管部件围绕轴线旋转,以使延伸管结合部从凹部收回。

在一些情况中,IV导管系统的导管部件还包括位于室内的隔板,在插入构造中,针穿过所述隔板,其中,隔板构造成对针通过隔板收回提供足够低的阻力,以使得能够用单手将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在一些情况中,导管部件还可以包括固定平台,该固定平台包括从导管座部大体平行于轴线延伸的第一翼部,使得在流体输送构造中,第一翼部搁置在通过IV导管系统接收流体的患者的皮肤上。

在一些情况中,IV导管系统的固定平台还包括第二翼部,所述第二翼部从导管座部延伸,并与第一翼部大体共面,使得在流体输送构造中,第二翼部也搁置在皮肤上。

在一些情况中,在IV导管系统的插入构造中,第一翼部和握持部彼此大体平行并且定位在彼此抵接关系中,其中,在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的过程中,握持部沿第一翼部滑动。

在一些情况中,IV导管系统的第一翼部和握持部中的至少一个包括一个或多个对准特征部,所述一个或多个对准特征部使第一翼部和握持部在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朝流体输送构造运动的过程中保持定位在彼此抵接关系中。在一些情况中,第一翼部和握持部中的至少一个包括一个或多个锁定特征部,所述一个或多个锁定特征部使IV导管系统保持在插入构造中,直到第一接触和第二接触相协作以提供足以使所述一个或多个锁定特征部解除锁定的分离力。

在一些情况中,IV导管系统的拉动特征部包括握持部的前缘,其中,前缘的形状和尺寸设计成舒适地接收第二接触。

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用于准备IV导管系统以将流体输送至患者的方法,IV导管系统包括插入构造和流体输送构造,该方法包括:1)将IV导管系统定位在患者的流体输送位置附近,其中,IV导管系统包括导管部件和针部件,该导管部件包括:导管座部,该导管座部具有导管座部远端和导管座部近端,其中,导管座部的形状设计成限定在导管座部远端和导管座部近端之间延伸的室以及在导管座部近端处的针端口,所述针端口提供通向室的进口;从导管座部远端向远侧延伸的套管;和从导管座部向外伸出的推动特征部;该针部件包括:针座部,所述针座部包括针座部近端和针座部远端;从针座部远端沿着轴线向远侧延伸的针;和从针座部大体平行于轴线延伸的握持部,握持部包括拉动特征部;2)在IV导管系统处于插入构造的情况下,用单手将针和套管插入到流体输送位置中,在所述插入构造中,针定位在套管内并且针座部远端坐置在针端口中;和3)在针和套管处于流体输送位置中的情况下,使用单手推动该推动特征部,同时拉动该拉动特征部,以促使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在流体输送构造,针定位在导管座部的外部。

在一些情况中,该方法的IV导管系统的导管座部包括位于导管座部近端和导管座部远端之间的导管座部中间部分,其中,导管部件还包括从导管座部中间部分向外延伸以将导管座部连接至延伸管的延伸管结合部,其中推动特征部包括在导管座部中间部分和延伸管结合部之间延伸的推动表面,其中推动表面定向成基本垂直于轴线,其中,推动该推动特征部包括按压在推动表面上。

在一些情况中,该方法的IV导管系统的导管部件还包括固定平台,该固定平台包括从导管座部大体平行于轴线延伸的第一翼部,其中,促使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包括将第一翼部定位成搁置在患者的皮肤上。

在一些情况中,在该方法的IV导管系统的插入构造中,第一翼部和握持部彼此大体平行并且定位在彼此抵接关系中,其中,促使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包括使握持部沿第一翼部滑动。在一些情况中,第一翼部和握持部中的至少一个包括一个或多个对准特征部,其中,促使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包括,利用所述一个或多个对准特征部,使第一翼部和握持部在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朝流体输送构造运动的过程中保持定位在彼此抵接关系中。

在一些情况中,该方法的IV导管系统的第一翼部和握持部中的至少一个包括一个或多个锁定特征部,其中,促使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包括,提供足以使所述一个或多个锁定特征部解除锁定的分离力。

在一些情况中,该方法的IV导管系统的拉动特征部还包括握持部的前缘,其中,拉动该拉动特征部包括用单手在前缘上拉动。

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包括插入构造和流体输送构造的IV导管系统,所述IV导管系统包括导管部件,该导管部件包括导管座部和针部件,该导管座部包括导管座部远端、导管座部近端以及位于导管座部近端和导管座部远端之间的导管座部中间部分,其中,导管座部的形状设计成限定在导管座部远端和导管座部近端之间延伸的室以及在导管座部近端处的针端口,所述针端口提供通向室的进口;从导管座部远端向远侧延伸的套管;从导管座部中间部分向外延伸以将导管座部连接到延伸管的延伸管结合部;位于室内的隔板;和从导管座部向外伸出的推动特征部;该针部件包括:针座部,所述针座部包括针座部近端和针座部远端;从针座部远端沿轴线向远侧延伸的针;和从针座部大体平行于轴线延伸的握持部,握持部包括由握持部的前缘限定的拉动特征部,其中,在插入构造中,针定位在套管内,针穿过隔板,并且针座部远端坐置在针端口中,其中,在流体输送构造中,针定位在导管座部的外部,其中,推动特征部定位成接收来自使用者的手的第一手指的第一接触以向远侧推动导管座部,拉动特征部定位成在接收第一接触的同时接收来自手的第二手指的第二接触,使得第一接触和第二接触相协作,以促使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其中,前缘的形状和尺寸可以设计成舒适地接收第二接触,其中,隔板构造成对针通过隔板收回提供足够低的阻力,以使得能够用单手将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

在一些情况中,IV导管系统的推动特征部还包括在导管座部中间部分和延伸管结合部之间延伸的推动表面,其中,推动表面定向成基本垂直于轴线。在一些情况中,导管部件还包括固定平台,该固定平台包括:第一翼部,所述第一翼部从导管座部大体平行于轴线延伸,使得在流体输送构造中,第一翼部搁置在通过IV导管系统接收流体的患者的皮肤上;和第二翼部,所述第二翼部从导管座部延伸,与第一翼部大体共面,使得在流体输送构造中,第二翼部也搁置在皮肤上,其中,在插入构造中,第一翼部和握持部彼此大体平行并且定位在彼此抵接关系中,其中,在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的过程中,握持部沿第一翼部滑动。

在一些情况中,IV导管系统的导管座部还包括位于导管座部近端和导管座部远端之间的导管座部中间部分,其中,导管部件还包括从导管座部中间部分向外延伸以将导管座部连接到延伸管的延伸管结合部,并且其中,第一翼部在导管座部中间部分和延伸管结合部之间延伸,但没有向外延伸超过延伸管结合部。

在一些情况中,IV导管系统的针部件还包括闪流部件,该闪流部件具有近侧通气部和至少一个侧通气部。在一些情况中,导管部件包括视觉指示器。在一些情况中,当针的末端向远侧延伸超过套管时,视觉指示器被导管座部远端覆盖,当针的末端被收回到套管中时,视觉指示器暴露出来。

在一些情况中,IV导管系统的针部件包括侧握持部,导管部件包括推动凸片。在一些情况中,针部件包括闪流室,侧握持部形成在闪流室上。在一些情况中,导管部件还包括:固定平台,该固定平台包括第一翼部,所述第一翼部从导管座部大体平行于轴线延伸,使得在流体输送构造中,第一翼部搁置在通过IV导管系统接收流体的患者的皮肤上;和从导管座部中间部分向外延伸以将导管座部连接到延伸管的延伸管结合部,其中延伸导管结合部沿与第一翼部相反的方向延伸。

在一些情况中,IV导管系统的导管部件还包括沿与第一翼部相反的方向延伸的第二翼部,第二翼部结合但不延伸超过延伸管结合部。在一些情况中,第二翼部由刚性材料形成,第一翼部由挠性材料形成。在一些情况中,第一翼部构造成相对于导管座部围绕轴线枢转。在一些情况中,第一翼部包括实现枢转的铰接部。在一些情况中,第一翼部由实现枢转的挠性材料形成。

在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IV导管系统,该IV导管系统包括导管部件和针部件,该导管部件包括:导管座部,该导管座部包括导管座部远端和导管座部近端,其中,导管座部的形状设计成限定在导管座部远端和导管座部近端之间延伸的室以及在导管座部近端处的针端口,所述针端口提供通向室的进口;从导管座部远端向远侧延伸的套管;和定位在导管座部近端处的推动凸片;该针部件包括:针座部,所述针座部包括针座部远端和针座部近端,针座部远端包括切口,该切口与形成在导管座部近端处的推动凸片对准;和从针座部远端沿轴线向远侧延伸的针。

在一些情况中,IV导管系统的导管部件包括固定平台。在一些情况中,推动凸片和固定平台经由一个或多个连接通道相连接。在一些情况中,导管部件包括应力释放部,该应力释放部围绕套管定位在导管座部远端处,应力释放部通过连接通道联接至固定平台。在一些情况中,导管部件和针部件均包括突出部,所述突出部相交接以限制针部件相对于导管部件的旋转。在一些情况中,针部件包括翼部,并且其中,突出部防止翼部在固定平台下方向下旋转。在一些实例中,IV导管系统还包括闪流部件,该闪流部件包括用于控制闪流部件内的血液流动的路径限定结构。

本发明的这些或其它优点可以结合到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并且从以下说明和所附权利要求将变得更全面地显现,或者可以通过实践下文阐述的发明而了解。本发明不需要将本文描述的全部有利特征部和全部优点都结合到本发明的每一个实施例中。

附图说明

为了容易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参考附图所示的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对上文简要地描述的本发明进行更为具体的描述。这些附图仅描绘了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因此不认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图1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IV导管系统的透视图;

图2是根据一个替代实施例的IV导管系统的一部分的透视图;

图3A和3B分别是根据另一个替代实施例的IV导管系统的一部分的透视图和平面图;

图4是根据另一个替代实施例的IV导管系统的平面图;

图5是根据另一个替代实施例的IV导管系统的透视图;

图6是根据另一个替代实施例的IV导管系统的透视图;

图7是根据另一个替代实施例的IV导管系统的透视图;

图8是根据另一个替代实施例的IV导管系统的平面图;

图9A和9B分别是根据又另一个替代实施例的IV导管系统的透视截面图和侧视截面图;

图10A、10B、10C是分别为导管部件和针部件部分地分离的、处于插入构造中的、以及导管部件和针部件部分地分离的根据又另一个替代实施例的IV导管系统的透视图;

图11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示出了一种准备IV导管系统以将流体输送至患者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2A和12B是分别处于完全组装状态和分解状态的根据又另一个替代实施例的IV导管系统的透视图;

图13A和13B是分别处于打开状态和紧凑状态的根据又另一个替代实施例的IV导管系统的透视图;

图14A、14B、14C和14D是分别在紧凑状态下处于插入构造中的、单独的导管部件的、在打开状态下处于插入构造中的、以及闪流部件处于分解状态的根据又另一个替代实施例的IV导管系统的透视图;

图15A、15B、15C、15D是分别在紧凑状态下处于插入构造中的、单独的导管部件和针部件的、在打开状态下处于插入构造中的、以及闪流部件处于分解状态的根据又另一个替代实施例的IV导管系统的透视图;

图16是根据各个实施例的IV导管系统的透视图,其中固定平台包括仅在导管部件和延伸管结合部之间延伸的翼部;

图17是根据又另一个替代实施例的IV导管系统的透视图,其中结合到针部件中的闪流部件包括侧通气部;

图18A和18B分别是根据各个实施例的IV导管系统的透视图和侧视图,其中导管部件包括视觉指示器用以提供针到达罩住位置时的指示;

图19A和19B分别是根据各个实施例的IV导管系统的透视图和侧视图,其中长形的闪流部件包括侧握持部,导管部件包括推动凸片。

图20是根据各个实施例的IV导管系统的透视图,其提供若干额外特征部;

图21示出了可以与IV导管系统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一起使用的防旋转特征部的示例。

图22A和22B示出了在开放式IV导管系统上可以设置多少个公开的特征部;

图23示出了可以在IV导管系统的实施例的闪流室内使用的路径限定结构;

图24A-24E均示出了包括图23的路径限定结构的闪流室的横截面图;

图25A和25B示出了可以在IV导管系统的实施例的闪流室内使用的另一个路径限定结构;

图25C示出了包括图25A和25B的路径限定结构的闪流室的横截面图。

图26示出了通气塞如何结合路径限定结构使用;

图27A-27C均示出了可以将路径限定结构固定在闪流室内的不同方式;

图28A和28B示出了路径限定结构可以包括多孔材料;

图29示出了路径限定结构可以被改变以延迟提供对导管适当放置的视觉确认的时间;

图30示出了密封盖如何可以在闪流室上使用以在IV导管系统预装填(pre-primed)时防止生理盐水流到闪流室中。

具体实施方式

可以参照附图理解本发明的当前优选实施例,其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功能类似的元件。将容易理解的是,本文概括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本发明的部件可以被布置和设计成各种各样的不同构造。因此,附图中代表的以下更为详细的描述不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仅仅是本发明的当前优选实施例的代表。

此外,附图可以显示简化的或局部的视图,并且为了清楚起见,附图中的元件的尺寸可以被夸大或者以其它方式不按比例绘出。此外,单数形式“一”、“一个”、“该”等包括复数个涉及的对象,除非上下文中有明确相反的指示。因此,例如,引用一终端包括引用一个或多个终端。此外,当引用元件列表(例如,元件a、b、c)时,这样的引用旨在包括所列元件本身中的任一个、所列元件的并非全部元件的任意组合、和/或全部所列元件的组合。

术语“基本上”意思是所记载的特征、参数或值不必须为准确实现,而是在量上可能出现偏差或变化(例如包括公差、测量误差、测量精度限制和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其它因素),但该偏差或变化不会妨碍特征旨在提供的效果。

在本文中,术语“近侧”、“顶部”、“上”或“向上”指的是在设备以正常操作使用时最靠近使用设备的医师并且最远离设备被应用的患者的设备上的位置。相反地,术语“远侧”、“底部”、“下”或“向下”指的是在设备以正常操作使用时最远离使用设备的医师并且最靠近设备被应用的患者的设备上的位置。

在本文中,术语“内”、“向内”指的是相对于设备的在正常使用期间朝向设备的内部的位置。相反地,在本文中,术语“外”、“向外”指的是相对于设备的在正常使用期间朝向设备的外部的位置。

图1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IV导管系统100的透视图。IV导管系统100可以连接至待输注的流体供应部。流体供应部(未示出)可以包括待输送至患者的血液或药物袋、调节流向IV导管系统100的流体流动的滴注室、和/或涉及将流体供应至IV导管系统100的其它部件。如图1的示例性实施例所示,IV导管系统100可以具有多个部件。这些部件可以包括导管部件102、针部件104、延伸管106、夹具108、和/或鲁尔锁适配器110。

导管部件102可以插入到患者体内的流体输送位置中,以便将流体传送至患者。针部件104可以有助于将导管部件102插入到流体输送位置。延伸管106可以将流体传送至导管部件102。夹具108可以用于在希望停止或暂停流体输送时手动地阻挡流体流到导管部件102。鲁尔锁适配器110可以例如通过连接至流体供应部的互补的鲁尔锁(未示出)而容易地连接至流体供应部。

如图1所体现的,IV导管系统100可以是集成式IV导管系统,此时延伸管106被预附接至导管部件102。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具有开放式、集成式、和/或安全集成式构造的IV导管系统。

导管部件102可以具有各种部件,其可以包括导管座部120、固定平台122、延伸管结合部124、和套管126。导管座部120可以具有大体管状和/或中空锥形构造,并且可以具有近端130和远端132。导管座部120的形状可以设计成限定室134,流体流动通过所述室以到达流体输送位置。导管座部120可以在近端130处具有针端口136。室134可以容纳隔板138,该隔板设计成阻挡血液和/或流体流从室134通过针端口136输送。套管126可以固定至导管座部120的远端132。

固定平台122可以具有大体平面构造,该构造设计成允许固定平台122靠近流体输送位置固定至患者的皮肤,以在进行流体输送时使导管部件102牢固地保持就位。如图1所体现的,固定平台122可以具有第一翼部140和第二翼部142,第一翼部具有大体平面形状,第二翼部也具有大体与第一翼部140共面的大体平面形状。第二翼部142可以定位在导管座部120的与第一翼部140相对的侧部上。因此,相对于导管座部120,第一翼部140和第二翼部142可以从导管座部120沿相反方向向外延伸。第一翼部140和第二翼部142两者都可以牢固地固定至导管座部120,并且从沿垂直于固定平台122的方向看时,均可以具有大体三角形形状。可替代地,第一翼部140和/或第二翼部142可以具有任何形状,包括但不限于多边形形状(例如,三角形和长方形形状)、和非多边形形状(例如,圆形、半圆形、卵形、长圆形和不规则形状)。这些替代形状的一些实例会在后续实施例中示出。第一翼部140和第二翼部142均可以具有后缘144,该后缘定向成朝向导管座部120的近端130。

针部件104可以具有针座部150、握持部152、和针154。针座部150可以可拆卸地联接至导管部件102的导管座部120。握持部152可以从针座部150向外延伸。针154可以可移除地定位在套管126内,使得针154有助于接近流体输送位置(例如,静脉)以及适当定位套管126以将流体输送至流体输送位置的工序。

针座部150可以具有带有近端160和远端162的大体管状形状。针座部150可以具有定位在远端162处的凸台164;凸台164可以是能够插入到导管部件102的导管座部120的针端口136中的。

握持部152可以具有从针座部150向外延伸的大体平面形状。当从垂直于握持部152的方向看时,握持部152可以具有长圆形和/或部分椭圆形形状。握持部152、第一翼部140、和/或第二翼部142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握持特征部170,如在握持部252上示出的,所述握持特征部可以帮助提供有助于用手握持和/或移动握持部152的牢固界面。握持部152可以具有前缘172。

IV导管系统100可以具有插入构造和流体输送构造,在插入构造中,IV导管系统100能够容易地插入以将套管126定位在流体输送位置,在流体输送构造中,通过套管126的流体流相对不受阻碍。在图1中,IV导管系统100处于插入构造中。针154定位在套管126内,以提供用于刺入组织的尖锐的末端和在插入过程中支撑套管126的较为坚硬的本体。针座部150的凸台164定位在导管座部120的针端口136内。针154穿过导管部件102的隔板138。

IV导管系统100可以通过将套管126的末端定位在流体输送位置(例如,患者的静脉)附近而插入到合适位置。固定平台122可以放置在患者的皮肤上,靠近流体输送位置和/或保持在医师的手中。导管部件102和针部件104可以前进以推动套管126,直到套管126的末端刺入周围组织并到达流体输送位置。如果需要,可以通过推动导管部件102的推动表面而使导管部件102前进。"推动表面"是大体近侧定向的表面,因此可以接收来自医师的手的接触,以一起向远侧推动导管部件102和针部件104。

一旦套管126的末端已经到达流体输送位置,IV导管系统100就可以运动至流体输送构造。这可以通过从导管部件102向近侧收回针部件104而完成。这可能会首先使凸台164从针端口136内向近侧收回。针154也可以从套管126向近侧、随后通过室134、包括隔板138收回。针154可以通过针端口136从室134出来,因此完成IV导管系统100到流体输送构造的运动。现在,可以通过促使流体流动通过延伸管106、进入到室134中、并通过套管126到流体输送位置而实现流体到输送位置的流动。

IV导管系统100可以有利地设计成有助于用单手容易地进行至流体输送位置的插入。例如,在插入过程中,医师可以例如通过抓住固定平台122和握持部152而用一只手保持住导管部件102和针部件104。随后,医师可以用同一只手向导管部件102的一个或多个推动表面(例如,第一翼部140和/或第二翼部142的后缘144)施加轻微压力,以促使套管126的末端刺入患者的皮肤并最终到达流体输送位置。如果需要,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锁定特征部(未示出)以一起保持导管部件102和针部件104,直到医师施加阈值力来使IV导管系统100从插入构造运动至流体输送构造。这样的锁定特征部可以采取在凸台164和针端口136之间的互锁特征部(未示出)的形式等等。

IV导管系统100可以设计成提供血管中适当放置的视觉确认。例如,导管座部12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是半透明的,以提供室134内的可见性。因此,当套管126的末端进入静脉时,产生的血流、或"闪流"可以在血液进入室134时通过导管座部120的外壁可见。可选地,延伸管结合部124和延伸管106也可以是半透明的。在一些实施例中,闪流可以延伸通过延伸管106到达鲁尔锁适配器110。鲁尔锁适配器110可以以基本上防止血液泄漏的方式联接至流体供应部。

此外,IV导管系统100可以有利地设计成有助于用单手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例如,医师可以用单手(这只手可以是与用于将IV导管系统100插入到流体输送位置中的手相同的手)抓住导管部件102和针部件104,并从导管部件102向近侧收回针部件104。导管部件102可以基本保持在合适位置,使得仅针部件104显著运动,以使IV导管系统100从插入构造运动至流体输送构造。

这可以通过将该手的手指放置成接触针部件104的(一个或多个)拉动表面和导管部件102的(一个或多个)推动表面,随后用这些手指向近侧拉动针部件104、同时向远侧推动导管部件102以保持导管部件不与针部件104一起向近侧运动来完成。例如,固定平台122的后缘144可以用作推动表面,而握持部152的前缘172可以用作拉动表面。医师可以将一个或多个手指放置在握持部152的前缘172上并且向近侧拉动,同时用拇指和/或一个或多个其他手指在固定平面122的后缘144上推动。因此,导管部件102可以保持在合适位置,其中套管126的末端位于流体输送位置,同时针部件104从导管部件102向近侧收回,以对通向流体输送位置的流体输送路径解除锁定。

拉动表面和推动表面的相对位置可以有助于以上述方式进行单手操作。如果需要,针座部150与导管座部120的联接可以使得在IV导管系统100处于插入构造中时针座部150能够相对于导管座部120旋转。因此,医师可以在于前缘172上拉动以及于后缘144上推动之前,用该手将握持部152旋转到对于在前缘172上拉动而言最舒适的取向。

隔板138可以具有"低摩擦"或"低拖曳"设计,该设计构造成对在IV导管系统100从插入构造转变到流体输送构造时发生的针154通过隔板138向近侧收回提供较低的阻力。对针通过隔板138收回的阻力可以足够低,使得医师仅用单手就能够较容易地使IV导管系统100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在一些实施例中,对收回的阻力可以平均小于约50gf。

图2是根据一个替代实施例的IV导管系统200的透视图。IV导管系统200可以具有与图1的IV导管系统100的部件大体对应的部件。图2仅示出了导管部件202、针部件204、以及连接到导管部件202的延伸管206的远端。IV导管系统200的构造可以类似于图1的IV导管系统100的构造;然而,一些部件可以不同地成形以提供替代的人机工程学。

导管部件202可以具有导管座部220、固定平台222、延伸管结合部224、和套管226。导管座部220可以具有大体管状和/或中空锥形形状,其具有近端230和远端232。导管座部220可以具有大体半透明的外壁,该外壁的形状设计成限定室234,流体通过所述室流动以通过套管226到达流体输送位置。导管座部220可以具有针端口236,该针端口靠近导管座部220的近端230,连接至针部件204。导管座部220还可以具有位于室234内的隔板238。隔板238可以是如前文所述的"低拖曳"隔板。

固定平台222可以在流体输送过程中附接至患者的皮肤,以使套管226在流体输送位置处保持就位。固定平台222可以具有第一翼部240和第二翼部242,第一翼部和第二翼部均可以是大体平面形状的,并且可以相对于导管座部220沿相反方向延伸。当垂直于固定平台222看时,第一翼部240和第二翼部242中的每个可以具有大体长方形形状,其后缘244可以作为推动表面。

针部件204可以具有针座部250、握持部252、和针254。针座部250可以呈大体圆柱形形状,具有近端260和远端262。针座部250还可以具有凸台264,该凸台从远端262伸出以与导管座部220的针端口236相交接。

握持部252可以具有大体平面形状,当垂直于握持部252看时,其具有大体长方形形状。然而,握持部252可以具有任何其他合适的形状。握持部252可以具有前缘(未示出),该前缘可以用作拉动表面。握持部252、第一翼部240、和/或第二翼部242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握持特征部270,该握持特征部可以帮助提供有助于用手握持和/或移动握持部152的牢固界面。

为了使IV导管系统200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医师可以将一手指(例如,一非拇指)放置在握持部252的前缘上,并且将一手指(例如,一非拇指、或拇指)放置在第一翼部240和/或第二翼部242的后缘244上。随后,医师可以如箭头290所示的那样向近侧拉动前缘,并且可以如箭头292所示的那样向远侧推动第一翼部240和/或第二翼部242的后缘244。这可以在从导管部件202向近侧收回针部件204的同时使导管部件202保持在合适位置。

握持部252和第一翼部240可以定位成彼此平行,并且可以定位成彼此紧邻,使得握持部和第一翼部在插入构造中以及在从插入构造到流体输送构造的运动的初始阶段期间处于彼此抵接关系。为了保持握持部252和第一翼部240之间所需的相对定位,握持部252和/或第一翼部240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对准特征部,该对准特征部保持第一翼部240和握持部252之间的相对定位和/或定向。

特别地,握持部252可以具有呈对准脊280形式的对准特征部,该对准特征部可以朝第一翼部240伸出,并且可以被接收在互补的对准特征部(未示出)中,所述互补的对准特征部例如是在第一翼部240的面朝握持部252的表面上的沟槽或其它特征部。对准脊280和互补的对准特征部可以在IV导管系统200运动至流体输送构造的过程中帮助保持针254与套管226的平行。这可以帮助确保针部件204可以平滑地从导管部件202收回。更特别地,在导管部件202和/或针部件204上的不平衡的力的施加可以促使针部件204相对于导管部件202旋转。例如,如果医师在握持部252的前缘上拉动,同时在第一翼部240的后缘244上推动,这可以促使针部件204相对于导管部件202顺时针旋转(关于图2的视图)。

对准脊280和第一翼部240的互补的对准特征部可以帮助确保在针部件204已经从导管部件202充分地收回以使对准脊280从第一翼部240的互补的对准特征部分离之前不发生这种相对旋转。因此,在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的过程中,可以避免导管部件202和针部件204之间的约束和/或其它不希望的相互作用。

图3A和3B分别是根据另一个替代实施例的IV导管系统300的一部分的透视图和平面图。IV导管系统300可以具有与图1和图2的部件大体对应的部件。图3A和3B仅示出了导管部件302、针部件304、以及连接到导管部件302的延伸管306的远端。IV导管系统300的构造可以类似于前述实施例的构造;然而,一些部件可以不同地成形以提供替代的人机工程学。

正如在前述实施例中的,导管部件302可以具有导管座部320、固定平台322、延伸管结合部324、和套管326。导管座部320可以具有大体管状和/或中空锥形形状,其具有近端330和远端332。导管座部320可以具有大体半透明的外壁,该外壁的形状设计成限定室334,流体通过所述室流动,以通过套管326到达流体输送位置。导管座部320可以具有针端口336,该针端口靠近导管座部320的近端330连接至针部件304。导管座部320还可以具有位于室334内的隔板338。隔板338可以是如前文所述的"低拖曳"隔板。

固定平台322可以在流体输送过程中附接至患者的皮肤,以使套管326在流体输送位置处保持就位。固定平台322可以仅具有呈第一翼部340形式的单个翼部,其后缘344可以作为推动表面,所述第一翼部可以呈大体平面形状,并且当垂直于固定平台322看时,可以具有大体梯形形状。

第一翼部340可以与延伸管结合部324成一体,使得延伸管结合部324限定第一翼部340的前缘。延伸管结合部324可以在前缘处为第一翼部340的宽度提供增大部;该增大部可以使延伸管结合部324能够用作推动表面。更特别地,在延伸管结合部324与第一翼部340合为一体的情况下,医师可以在延伸管结合部324的后部分上推动,以促使导管部件302向前。

针部件304可以具有针座部350、握持部352、和针354。针座部350可以具有大体圆柱形形状,其带有近端360和远端362。针座部350还可以具有凸台364,该凸台从远端362伸出以与导管座部320的针端口336相交接。

握持部352可以具有大体平面形状,当垂直于握持部352看时,其具有大体梯形形状。握持部352可以具有前缘372,该前缘可以用作拉动表面。握持部352和/或第一翼部340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握持特征部370,该握持特征部可以帮助提供有助于用手握持和/或移动握持部152的牢固界面。

为了使IV导管系统300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医师可以将一手指(例如,一非拇指)放置在握持部352的前缘372上和/或凸片384的前缘上,并且将一手指(例如,一非拇指、或拇指)放置在第一翼部340的后缘344上。随后,医师可以向近侧拉动前缘372和/或凸片384的前缘,并且可以向远侧推动第一翼部340的后缘344。这可以在从导管部件302向近侧收回针部件304时使导管部件302保持在合适位置。

握持部352和第一翼部340可以定位成彼此平行,并且可以定位成彼此紧邻,使得握持部和第一翼部在插入构造中以及在从插入构造到流体输送构造的运动的初始阶段期间处于彼此抵接关系。为了保持握持部352和第一翼部340之间所需的相对定位,握持部352和/或第一翼部340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对准特征部,该对准特征部保持第一翼部340和握持部352之间的相对定位和/或定向。

特别地,握持部352可以具有呈一对对准脊380形式的对准特征部,该对准特征部可以朝第一翼部340伸出,并且可以被接收在互补的对准特征部中,所述互补的对准特征部呈形成在第一翼部340中的狭槽382的形式。对准脊380和狭槽382可以在IV导管系统300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的过程中帮助保持针部件304与导管部件302的平行,这可以有助于运动至流体输送构造,正如在前述实施例中描述的那样。

如果需要,第一翼部340可以是半透明的,以便有助于使用者看到握持部352,更特别地,有助于使用者看到边缘372。除了前缘372之外,针部件304可以具有凸片384,该凸片从针座部350沿与握持部352伸出的方向大体相反的方向向外伸出。除了和/或替代握持部352的前缘372,凸片384可以提供能够被医师使用的拉动表面。这可以为医师用单手插入IV导管系统300和/或用单手使IV导管系统300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提供额外的选择。

图4是根据另一个替代实施例的IV导管系统400的平面图。IV导管系统400可以具有与图3A和3B的IV导管系统300的部件类似的部件。图4仅示出了导管部件402、针部件404、以及连接到导管部件402的延伸管406的远端。IV导管系统400的构造可以类似于IV导管系统300的构造;然而,一些部件可以不同地成形以提供替代的人机工程学。

正如在前述实施例中的,导管部件402可以具有导管座部420、固定平台422、延伸管结合部424、和套管426。导管座部420可以具有大体管状和/或中空锥形形状,其具有近端430和远端432。导管座部420可以具有大体半透明的外壁,该外壁的形状设计成限定室434,流体通过所述室流动,以通过套管426到达流体输送位置。导管座部420可以具有针端口436,该针端口靠近导管座部420的近端430连接至针部件404。导管座部420还可以具有位于室434内的隔板438。隔板438可以是如前文所述的"低拖曳"隔板。

固定平台422可以在流体输送过程中附接至患者的皮肤,以使套管426在流体输送位置处保持就位。固定平台422可以仅具有呈第一翼部440形式的单个翼部,其后缘444可以作为推动表面,所述第一翼部可以呈大体平面形状,并且当垂直于固定平台422看时,可以具有大体三角形形状。

第一翼部440可以与延伸管结合部424成一体,使得延伸管结合部424限定第一翼部440的前缘。延伸管结合部424可以在前缘处为第一翼部440的宽度提供增大部;该增大部可以使延伸管结合部424能够用作推动表面。更特别地,在延伸管结合部424与第一翼部440合为一体的情况下,医师可以在延伸管结合部424的后部分上推动,以促使导管部件402向前。

针部件404可以具有针座部450、握持部452、和针454。针座部450可以具有大体圆柱形形状,其带有近端460和远端462。针座部450还可以具有凸台464,该凸台从远端462伸出以与导管座部420的针端口436相交接。

握持部452可以具有大体平面形状,当垂直于握持部452看时,其具有大体三角形形状。握持部452可以具有前缘472,该前缘可以用作拉动表面。握持部452和/或第一翼部440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握持特征部470,该握持特征部可以帮助提供有助于用手握持和/或移动握持部452的牢固界面。

为了使IV导管系统400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医师可以将一手指(例如,一非拇指)放置在握持部452的前缘472上和/或凸片484的前缘上,并且将一手指(例如,一非拇指、或拇指)放置在第一翼部440的后缘444上。随后,医师可以向近侧拉动前缘472和/或凸片484的前缘,并且可以向远侧推动第一翼部440的后缘444。这可以在从导管部件402向近侧收回针部件404时使导管部件402保持在合适位置。

握持部452和第一翼部440可以定位成彼此平行,并且可以定位成彼此紧邻,使得握持部和第一翼部在插入构造中以及在从插入构造到流体输送构造的运动的初始阶段期间处于彼此抵接关系。为了保持握持部452和第一翼部440之间所需的相对定位,握持部452和/或第一翼部440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对准特征部,该对准特征部保持第一翼部440和握持部452之间的相对定位和/或定向。

特别地,握持部452可以具有呈一对对准脊480形式的对准特征部,该对准特征部可以朝第一翼部440伸出,并且可以被接收在互补的对准特征部中,所述互补的对准特征部呈形成在第一翼部440中的狭槽482的形式。对准脊480和狭槽482可以在IV导管系统400运动至流体输送构造的过程中帮助保持针部件404与导管部件402的平行,这可以有助于运动至流体输送构造,正如在前述实施例中描述的那样。

如果需要,第一翼部440可以是半透明的,以便有助于使用者看到握持部452,更特别地,有助于使用者看到边缘472。除了前缘472之外,针部件404可以具有凸片484,该凸片从针座部450沿与握持部452伸出的方向大体相反的方向向外伸出。除了和/或替代握持部452的前缘472,凸片484可以提供能够被医师使用的拉动表面。这可以为医师用单手插入IV导管系统400和/或用单手使IV导管系统400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提供额外的选择。

与图3A和3B的IV导管系统300相比,第一翼部440和握持部452可以具有如图所示的更加三角形的扫掠形状(swept shape)。这种不同的形状可以使握持部452的前缘472以不同的角度和/或位置定位,这可以有助于针对一些使用者的单手操作。此外,在图4的IV导管系统400中,对准脊480可以较短,从而提供对IV导管系统400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的低摩擦阻力。

图5是根据另一个替代实施例的IV导管系统500的透视图。IV导管系统500可以具有与前述实施例的IV导管系统的部件类似的部件。图5仅示出了导管部件502、针部件504、以及连接至导管部件502的延伸管506的远端。

正如在前述实施例中的,导管部件502可以具有导管座部520、固定平台522、延伸管结合部524、和套管526。导管座部520可以具有大体管状和/或中空锥形形状,其具有近端530和远端532。导管座部520可以具有大体半透明的外壁,该外壁的形状设计成限定室534,流体通过所述室流动,以通过套管526到达流体输送位置。导管座部520可以具有针端口536,该针端口靠近导管座部520的近端530连接至针部件504。导管座部520还可以具有定位在室534内的隔板538。隔板538可以是如前文所述的"低拖曳"隔板。

固定平台522可以在流体输送过程中附接至患者的皮肤,以使套管526在流体输送位置处保持就位。固定平台522可以具有第一翼部540和第二翼部542,第一翼部和第二翼部中的每个可以是大体平面形状的。当垂直于固定平台522看时,第一翼部540和第二翼部542均可以具有大体梯形形状,其后缘544可以作为推动表面。

第一翼部540可以与延伸管结合部524成一体,使得延伸管结合部524限定第一翼部540的前缘。延伸管结合部524可以在前缘处为第一翼部540的宽度提供增大部;该增大部可以使延伸管结合部524能够用作推动表面。更特别地,在延伸管结合部524与第一翼部540合为一体的情况下,医师可以在延伸管结合部524的后部分上推动,以促使导管部件502向前。

第二翼部542可以可旋转地联接至导管座部520。因此,医师可以以围绕由套管526和/或针554限定的轴线的大体任何取向定位第二翼部542。第二翼部542可以围绕导管座部520相对自由地旋转,使得在将IV导管系统500插入到流体输送位置中之前或者该过程中和/或IV导管系统500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之前或者该过程中,医师能够用单手相对于第一翼部540旋转第二翼部542,以获得所希望的握持。

针部件504可以具有针座部550、握持部552、和针554。针座部550可以具有大体圆柱形形状,其具有近端560和远端562。针座部550还可以具有凸台564,该凸台从远端562伸出以与导管座部520的针端口536相交接。

握持部552可以具有大体平面形状,当垂直于握持部552看时,具有大体梯形形状。握持部552可以具有前缘572,该前缘可以用作拉动表面。握持部552和/或第一翼部540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握持特征部570,该握持特征部可以帮助提供有助于用手握持和/或移动握持部552的牢固界面。

握持部552和第一翼部540可以定位成彼此平行,并且可以定位成彼此紧邻,使得握持部和第一翼部在插入构造中以及在从插入构造到流体输送构造的运动的初始阶段期间处于彼此抵接关系。为了保持握持部552和第一翼部540之间所需的相对定位,握持部552和/或第一翼部540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对准特征部,该对准特征部保持第一翼部540和握持部552之间的相对定位和/或定向。

特别地,握持部552可以具有呈一对对准脊580形式的对准特征部,该对准特征部可以朝第一翼部540伸出,并且可以被接收在互补的对准特征部中,所述互补的对准特征部呈形成在第一翼部540中的狭槽582的形式。对准脊580和狭槽582可以在IV导管系统500运动至流体输送构造的过程中帮助保持针部件504与导管部件502的平行,这可以有助于运动至流体输送构造,正如在前述实施例中描述的那样。

如果需要,第一翼部540和/或第二翼部542可以是半透明的,以便有助于使用者看到握持部552,更特别地,有助于使用者看到边缘572。除了前缘572之外,针部件504可以具有凸片584,该凸片从针座部550沿与握持部552伸出的方向大体相反的方向向外伸出。除了和/或替代握持部552的前缘572,凸片584可以提供能够被医师使用的拉动表面。这可以为医师用单手插入IV导管系统500和/或用单手使IV导管系统500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提供额外的选择。

为了使IV导管系统500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医师可以将一手指(例如,一非拇指)放置在握持部552的前缘572上和/或凸片584的前缘上,并且将一手指(例如,一非拇指、或拇指)放置在第一翼部540的后缘544上。随后,医师可以向近侧拉动前缘572和/或凸片484的前缘,并且可以向远侧推动第一翼部540的后缘544。这可以在从导管部件502向近侧收回针部件504时使导管部件502保持在合适位置。

图6是根据另一个替代实施例的IV导管系统600的透视图。IV导管系统600可以具有与前述实施例的IV导管系统的部件类似的部件。图6仅示出了导管部件602、针部件604、以及连接至导管部件602的延伸管606的远端。

正如在前述实施例中的,导管部件602可以具有导管座部620、固定平台622、延伸管结合部624、和套管626。导管座部620可以具有大体管状和/或中空锥形形状,其具有近端630和远端632。导管座部620可以具有大体半透明的外壁,该外壁的形状设计成限定室(未示出),流体通过所述室流动,以通过套管626到达流体输送位置。导管座部620可以具有针端口636,该针端口靠近导管座部620的近端630连接至针部件604。导管座部620还可以具有位于室内的隔板(未示出)。隔板可以是如前文所述的"低拖曳"隔板。此外,导管座部620可以具有抗扭结特征部,所述抗扭结特征部帮助避免套管626在插入和/或输注过程中扭结。抗扭结特征部可以采取在导管座部620的远端632上的近侧延伸部628的形式。近侧延伸部628可以接收套管626,并且可以对套管626在套管626与近端630的接合处的弯曲提供一些阻力,以减轻在该位置处的弯曲应变,从而帮助避免套管626的扭结或其他不希望的弯曲。

固定平台622可以在流体输送过程中附接至患者的皮肤,以使套管626在流体输送位置处保持就位。固定平台622可以具有第一翼部640和第二翼部642,第一翼部和第二翼部中的每个可以是大体平面形状的。当垂直于固定平台622看时,第一翼部640和第二翼部642中的每个可以具有大体三角形形状,其后缘644可以作为推动表面。第一翼部640和第二翼部642可以从导管座部620的轴线沿相反方向向外延伸。

第二翼部642可以与延伸管结合部624成一体,使得延伸管结合部624经过第二翼部642的后缘644。延伸管结合部624可以在靠近后缘644的位置为第二翼部642的宽度提供增大部;该增大部可以使延伸管结合部624能够用作推动表面。此外,导管部件602可以在近端630和远端632之间具有呈推动表面646形式的推动特征部,所述推动表面在延伸管结合部624和导管座部620的中间部分之间延伸。推动表面646的尺寸可以选择成使医师能够较容易地用一手指在推动表面646上推动,以促使导管部件602向前。推动表面646可以定向成基本垂直于导管部件602和针部件604的轴线。

针部件604可以具有针座部650、握持部652、和针(未示出)。针座部650可以具有大体圆柱形形状,其带有近端660和远端662。针座部650还可以具有凸台664,该凸台从远端662伸出以与导管座部620的针端口636相交接。

握持部652可以具有大体平面形状,当垂直于握持部652看时,具有大体不规则形状。握持部652可以具有狭窄部分666,该狭窄部分从针座部650延伸以连接至较大部分668,当IV导管系统600处于插入构造时,所述较大部分与固定平台622的第一翼部640处于抵接关系。握持部652可以具有前缘672,该前缘可以用作拉动表面。握持部652和/或第一翼部640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握持特征部(未示出),该握持特征部可以帮助提供有助于用手握持和/或移动握持部652的牢固界面。

为了使IV导管系统600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医师可以将一手指(例如,一非拇指)放置在握持部652的前缘672上,并且将一手指(例如,一非拇指、或拇指)放置在第一翼部640的后缘644和/或推动表面646上。随后,医师可以向近侧拉动前缘672,并且可以向远侧推动后缘644和/或推动表面646。这可以在从导管部件602向近侧收回针部件604时使导管部件602保持在合适位置。

图7是根据另一个替代实施例的IV导管系统700的透视图。IV导管系统700可以具有与前述实施例的IV导管系统的部件类似的部件。图7仅示出了导管部件702、针部件704、以及连接至导管部件702的延伸管706的远端。

正如在前述实施例中的,导管部件702可以具有导管座部720、固定平台722、延伸管结合部724、和套管726。导管座部720可以具有大体管状和/或中空锥形形状,其具有近端730和远端732。导管座部720可以具有大体半透明的外壁,该外壁的形状设计成限定室(未示出),流体通过所述室流动,以通过套管726到达流体输送位置。导管座部720可以具有针端口736,该针端口靠近导管座部720的近端730连接至针部件704。导管座部720还可以具有位于室内的隔板(未示出)。隔板可以是如前文所述的"低拖曳"隔板。此外,导管座部720可以具有抗扭结特征部,所述抗扭结特征部帮助避免套管726在插入和/或输注过程中扭结。抗扭结特征部可以采取在导管座部720的远端732上的近侧延伸部728的形式。近侧延伸部728可以接收套管726,并且可以对套管726在套管726与近端730的接合处的弯曲提供一些阻力,以减轻在该位置处的弯曲应变,从而帮助避免套管726的扭结或其他不希望的弯曲。

固定平台722可以在流体输送过程中附接至患者的皮肤,以使套管726在流体输送位置处保持就位。固定平台722可以具有第一翼部740和第二翼部742,第一翼部和第二翼部中的每个可以是大体平面形状的。当垂直于固定平台722看时,第一翼部740和第二翼部742均可以具有大体三角形形状,其后缘744可以作为推动表面。第一翼部740和第二翼部742可以从导管座部720的轴线沿相反方向向外延伸。

第二翼部742可以与延伸管结合部724成一体,使得延伸管结合部724经过第二翼部742的后缘744。延伸管结合部724可以在靠近后缘744的位置为第二翼部742的宽度提供增大部;该增大部可以使延伸管结合部724能够用作推动表面。此外,导管部件702可以在近端730和远端732之间具有呈推动表面746形式的推动特征部,所述推动表面在延伸管结合部724和导管座部720的中间部分之间延伸。推动表面746的尺寸可以选择成使医师能够较容易地用一手指在推动表面746上推动,以促使导管部件702向前。推动表面746可以定向成基本垂直于导管部件702和针部件704的轴线。

针部件704可以具有针座部750、握持部752、和针(未示出)。针座部750可以具有大体圆柱形形状,其带有近端760和远端762。针座部750还可以具有凸台764,该凸台从远端762伸出以与导管座部720的针端口736相交接。

握持部752可以具有大体平面形状,当垂直于握持部752看时,具有大体不规则形状。握持部752可以具有狭窄部分766,该狭窄部分从针座部750延伸以连接至较大部分768,当IV导管系统700处于插入构造时,所述较大部分与固定平台722的第一翼部740成抵接关系。握持部752可以具有前缘772,该前缘可以用作拉动表面。握持部752和/或第一翼部740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握持特征部(未示出),该握持特征部可以帮助提供有助于用手握持和/或移动握持部752的牢固界面。

第一翼部740和/或握持部752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锁定特征部,该锁定特征部帮助使IV导管系统700保持在插入构造中,直到医师施加足以使针部件704脱离导管部件702的阈值分离力。如图所示,锁定特征部可以包括在第一翼部740上的锁定凸片780和在握持部752上的锁定凸片782。在插入构造中,第一翼部740的锁定凸片780可以悬于握持部752的锁定凸片782之上。在插入构造中,锁定凸片780和锁定凸片782可以互锁,使得锁定凸片780和锁定凸片782中的一个或两个必须屈曲,以允许锁定凸片780和锁定凸片782彼此分离。

为了使IV导管系统700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医师可以将一手指(例如,一非拇指)放置在握持部752的前缘772上,并且将一手指(例如,一非拇指、或拇指)放置在第一翼部740的后缘744上和/或推动表面746上。随后,医师可以向近侧拉动前缘772,并且可以向远侧推动后缘744和/或推动表面746。施加所需阈值分离力可以使锁定凸片782与锁定凸片780分离,从而允许针部件704相对于导管部件702向近侧运动。然后,可以在从导管部件702向近侧收回针部件704时使导管部件702保持在合适位置。

图8是根据另一个替代实施例的IV导管系统800的平面图。IV导管系统800可以具有与前述实施例的IV导管系统的部件类似的部件。图8仅示出了导管部件802、针部件804、以及连接至导管部件802的延伸管806的远端。

正如在前述实施例中的,导管部件802可以具有导管座部820、延伸管结合部824、和套管826。然而,导管部件802可以不具有固定平台。因此,固定平台的存在是可选的。如果需要,导管座部820可以替代地直接固定到患者的皮肤上,以使套管826在流体输送位置处保持就位。

导管座部820可以具有大体管状和/或中空锥形形状,其具有近端830和远端832。导管座部820可以具有大体半透明的外壁,该外壁的形状设计成限定室834,流体通过所述室流动,以通过套管826到达流体输送位置。导管座部820可以具有针端口836,该针端口靠近导管座部820的近端830连接至针部件804。导管座部820还可以具有位于室534内的隔板838。隔板838可以是如前文所述的"低拖曳"隔板。

导管部件802可以在近端830和远端832之间具有呈推动表面846形式的推动特征部,所述推动表面在延伸管结合部824和导管座部820的中间部分之间延伸。推动表面846的尺寸可以选择成使医师能够较容易地用一手指在推动表面846上推动,以促使导管部件802向前。推动表面846可以定向成基本垂直于导管部件802和针部件804的轴线。

针部件804可以具有针座部850、握持部852、和针854。针座部850可以具有大体圆柱形形状,其具有近端860和远端862。针座部850还可以具有凸台864,该凸台从远端862伸出以与导管座部820的针端口836相交接。

握持部852可以具有大体平面形状,当垂直于握持部852看时,具有大体不规则形状。握持部852可以具有狭窄部分866,该狭窄部分从针座部850延伸以连接至较大部分868,当IV导管系统800处于插入构造中时,所述较大部分可以联接至延伸管结合部824。握持部852可以具有前缘872,该前缘可以用作拉动表面。握持部852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握持特征部870,该握持特征部可以帮助提供有助于用手握持和/或移动握持部852的牢固界面。

此外,握持部852可以具有凹部874,在IV导管系统800处于插入构造中时,所述凹部接收延伸管结合部824。凹部874的形状可以设计成接收延伸管结合部824和推动表面846,以在插入过程中保持导管部件802与针部件804之间的对准。延伸管结合部824和推动表面846在凹部874内的定位可能与导管部件802和针部件804之间的相对轴向运动发生干涉。这时,当IV导管系统800即将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时,针部件804(并且因此,带有凹部874的握持部852)可以相对于导管部件802旋转,以从凹部874内收回延伸管结合部824和推动表面846。则针部件804相对于导管部件802的向近侧运动可能不受阻碍。然而,在一些实施例中,针部件804不需要相对于导管部件802旋转以便从凹部874内收回延伸管结合部824和推动表面846(例如,由于延伸管结合部824和推动表面846的挠性)。

除了前缘872之外,针部件804还可以具有凸片884,该凸片从针座部850沿与握持部852伸出的方向大体相反的方向向外伸出。除了和/或替代握持部852的前缘872,凸片884可以提供能够被医师使用的拉动表面。这可以为医师用单手插入IV导管系统800和/或用单手使IV导管系统800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提供额外的选择。

为了使IV导管系统800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医师可以首先相对于导管部件802旋转针部件804,以从凹部874内收回延伸管结合部824和推动表面846,正如上文描述的那样。然后,医师可以将一手指(例如,一非拇指)放置在握持部852的前缘872和/或凸片884的前缘上,并且将一手指(例如,一非拇指、或拇指)放置在推动表面846上。随后,医师可以向近侧拉动前缘872和/或凸片884,并且可以向远侧推动该推动表面846。在从导管部件802向近侧收回针部件804时,导管部件802则可以保持在合适位置。

图9A和9B分别是根据另一个替代实施例的IV导管系统900的透视截面图和侧视截面图。IV导管系统900可以具有与前述实施例的IV导管系统的部件类似的部件。图9A和9B仅示出了导管部件902和针部件904。IV导管系统900可以是开放系统,而非集成系统;因此,IV导管系统可以不具有集成的延伸管或延伸管结合部。

正如在前述实施例中的,导管部件902可以具有导管座部920、凸片924、和套管926。然而,如IV导管系统800中那样,导管部件902可以不具有固定平台。如果需要,导管座部920可以直接固定到患者的皮肤上,以使套管926在流体输送位置处保持就位。

导管座部920可以具有大体管状和/或中空锥形形状,其具有近端930和远端932。导管座部920可以具有大体半透明的外壁,该外壁的形状设计成限定室934,流体通过所述室流动,以通过套管926到达流体输送位置。导管座部920可以具有针端口936,该针端口靠近导管座部920的近端930连接至针部件904。导管座部920可以具有隔板938,该隔板可以是如前文所述的"低拖曳"隔板。

在替代实施方案(未示出)中,导管座部920可以不具有隔板。而是,流体可以从近端930到远端932流动通过导管座部920的本体,以到达套管926。在套管926已经定位在流体输送位置处并且针部件804已经从导管部件802收回之后,流体供应部可以连接至导管座部920的针端口936,以将待输注的流体供应至导管座部920的近端930。

凸片924可以从导管座部920向外延伸,并且可以提供有助于使用者操纵导管座部920的准备好的握持表面。凸片924可以具有主要部分940和抬高的远端942。多个握持特征部944可以定位在主要部分940和远端942上。凸片924可以用作推动特征部,可以用手的手指容易地推动所述推动特征部,以有助于插入IV导管系统900和/或使IV导管系统900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使用者可以将手指放在凸片924的主要部分940和/或抬高的远端942上。此外,抬高的远端942的形状可以限定推动表面946,该推动表面定向成基本垂直于套管926的轴线。使用者可以将手指放在主要部分940上,抵接推动表面946,以有助于在导管部件902上施加向前(即,向远侧)的压力。

针部件904可以具有针座部950、第一握持部952、第二握持部953、和针954。针座部950可以具有大体圆柱形形状,其带有近端960和远端962。针座部950还可以具有凸台964,该凸台从远端962伸出以与导管座部920的针端口936相交接。

第一握持部952和第二握持部953均可以具有大体平面形状,当垂直于第一握持部952和第二握持部953看时,其具有不规则形状。第一握持部952和第二握持部953中的每个可以具有狭窄部分966,该狭窄部分从针座部950延伸以连接至较大部分968。第一握持部952和第二握持部953均可以具有前缘972,该前缘可以用作拉动表面。第一握持部952和第二握持部952的前缘972可以相协作以限定单一连续表面,该单一连续表面围绕导管座部920的远端932的外周延伸,以将第一握持部952连接至第二握持部953。第一握持部952和第二握持部952之间的互连(在图9B中更清楚地示出)可以作为抗扭结特征部和/或提供额外的支撑,其趋向于在插入过程中和/或从插入构造转换到流体输送构造的过程中保持针部件904与导管部件902的平行。

为了使IV导管系统900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医师可以将一手指(例如,一非拇指)放置在第一握持部952的前缘972和/或第二握持部953的前缘972上,并且将一手指(例如,一非拇指、或拇指)放置在凸片924上(例如,放置在推动表面946上)。随后,医师可以向近侧拉动前缘972,并且可以向远侧推动该推动表面946。在从导管部件902向近侧收回针部件904时,则可以使导管部件902保持在合适位置。

图10A、10B、10C分别是导管部件1002和针部件1004部分地分离的、处于插入构造中的、以及导管部件1002和针部件1004部分地分离的根据又另一个替代实施例的IV导管系统1000的透视图。IV导管系统1000可以具有与前述实施例的IV导管系统的部件类似的部件。图6仅示出了导管部件1002、针部件1004、以及连接至导管部件1002的延伸管1006的远端。

正如在前述实施例中的,导管部件1002可以具有导管座部1020、固定平台1022、延伸管结合部1024、和套管1026。导管座部1020可以具有大体管状和/或中空锥形形状,其具有近端1030和远端1032。导管座部1020可以具有大体半透明的外壁,该外壁的形状设计成限定室1034,流体通过所述室流动,以通过套管1026到达流体输送位置。导管座部1020可以具有针端口1036,该针端口靠近导管座部1020的近端1030连接至针部件1004。导管座部1020还可以具有位于室1034内的隔板1038。隔板可以是如前文所述的"低拖曳"隔板。

此外,导管座部1020可以具有抗扭结特征部,所述抗扭结特征部帮助避免套管1026在插入和/或输注过程中扭结。抗扭结特征部可以采取在导管座部1020的远端1032上的近侧延伸部1028的形式。近侧延伸部1028可以接收套管1026,并且可以对套管1026在套管1026与近端1030的接合处的弯曲提供一些阻力,以减轻在该位置处的弯曲应变,从而帮助避免套管1026的扭结或其他不希望的弯曲。

固定平台1022可以在流体输送过程中附接至患者的皮肤,以使套管1026在流体输送位置处保持就位。固定平台1022可以具有第一翼部1040和第二翼部1042,第一翼部和第二翼部中的每个可以是大体平面形状的。第一翼部1040和第二翼部1042均可以具有后缘1044,该后缘可以作为推动表面。第一翼部1040和第二翼部1042可以从导管座部1020的轴线向外沿相反方向延伸。第一翼部1040可以靠近延伸管结合部1024。

针部件1004可以具有针座部1050、握持部552、和针1054。针座部1050可以具有大体圆柱形形状,其带有近端1060和远端1062。针座部1050还可以具有凸台1064,该凸台从远端1062伸出以与导管座部1020的针端口1036相交接。在近端1060和远端1062之间,针座部1050可以具有向外伸出的多个脊1066。针座部1050可以是长形的,使得使用者可以沿针座部1050的长度在各个位置的任一位置处握持脊1066。脊1066,或者更特别地,脊1066的面向远侧的表面,可以可选地作为推动表面1068,该推动表面有助于握持针部件1004以使IV导管系统1000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

握持部1052可以具有大体平面形状,当垂直于握持部1052看时,其具有大体长方形形状。当IV导管系统1000处于插入构造中时,握持部1052可以与固定平台1022的第一翼部1040处于抵接关系中。握持部1052可以具有前缘1072,该前缘可以用作拉动表面。握持部1052和/或第一翼部1040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握持特征部(未示出),该握持特征部可以帮助提供有助于用手握持和/或移动握持部1052的牢固界面。

为了使IV导管系统1000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医师可以将一手指(例如,一非拇指)放置在第一握持部1052的前缘1072和/或拉动表面1068上,并且将一手指(例如,一非拇指、或拇指)放置在第一翼部1040的后缘1044和/或第二翼部1042的后缘1044上。随后,医师可以向近侧拉动前缘1072中的一个或两个,并且可以向远侧推动后缘1044和/或拉动表面1068。这可以在从导管部件1002向近侧收回针部件1004时使导管部件1002保持在合适位置。

图11是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准备IV导管系统以将流体输送到患者的方法的流程图。图11的方法可以用图1-10C中所公开的IV导管系统中的任一种实施,或者用未在本文明确示出或描述的其它IV导管系统实施例实施。通过示例的方式,将结合图1的IV导管系统100描述该方法。此外,图11的方法仅是示例性的;其它方法可以结合包括在本公开的范围内的任何IV导管系统实施例使用。

该方法可以借助步骤1120开始1110,在步骤1120中,准备导管系统。该准备步骤可以包括将各个部件(以示例的方式,例如,图1的导管部件102、针部件104、延伸管106、夹具108、和/或鲁尔锁适配器110)连接在一起。此外,该步骤可以包括准备将导管部件102固定至患者所需的任何粘合剂、准备待连接至IV导管系统100的流体源的部件、和/或类似操作。

在步骤1130中,可以用单手握持IV导管系统100。该步骤可以包括将手的手指放置成接触针部件104的(一个或多个)拉动表面和导管部件102的(一个或多个)推动表面,如上所述。注意,用作拉动表面和推动表面的表面可以根据所使用的特定实施例而变化。此外,导管插入可以主要包括推动;因此,医师可以选择在该阶段不与拉动表面进行接触,而是在IV导管系统100即将运动至流体输送构造时接触拉动表面。

在步骤1140中,可以操纵IV导管系统100,将套管126插入到患者体内。这可以可选地用单手完成。插入可以继续,直到套管126的末端已经到达流体输送位置。可以通过在推动表面和/或导管部件102和/或针部件104的其它表面上推动来进行插入。

在步骤1150中,可以使IV导管系统100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如果医师尚未接触针部件104的(一个或多个)拉动表面,现在,他或她可以用手的一个或多个手指接触拉动表面。可选地,可以使用与插入IV导管系统100所使用的同一只手,排外地(即没有另一只手的辅助)将IV导管系统100运动至流体输出结构。医师可以向近侧拉动(一个或多个)拉动表面,同时在(一个或多个)推动表面上推动,以将导管部件102保持在合适位置。因此,在针部件104从导管部件102向近侧收回以不阻挡通向流体输送位置的流体输送路径时,导管部件102可以保持在合适位置,其中套管126的末端位于流体输送位置处。

这可以可选地用单手完成。因此,在插入过程中和/或在IV导管系统100运动到流体传送构造的过程中,另一只手可以用于进行其它工作。例如,医师可以用另一只手来保持患者的手臂(或流体输送位置所在的其它身体部位),准备其它部件以与IV导管系统100互连,准备任何所需的血液测试材料,和/或类似操作。

然后,该方法可以结束1190。在IV导管系统100处于流体输送构造的情况下,流体源则可以连接至导管部件102,以将流体输送给患者。

在本公开的范围内,IV导管系统可以具有各种各样的替代构造。将参照图12A-15D,简要示出和描述补充的实施例。

图12A和12B是分别处于完全组装状态和分解状态的根据又另一个替代实施例的IV导管系统1200的透视图。IV导管系统1200可以具有与前述实施例的IV导管系统的部件类似的部件。图12A示出了导管部件1202、针部件1204、延伸管1206、夹具1208、和鲁尔锁适配器1210。在图12B中仅示出了导管部件1202、针部件1204、和延伸管1206。正如在一些前述实施例中的那样,IV导管系统1200可以是集成式系统;因此,延伸管1206可以预先附接至导管部件1202。IV导管系统1200的若干部件可以与前述实施例的部件类似,因此将不再明确地进行描述;相反,可以通过参照对前述附图的描述,理解这些部件的构造和操作。

如图所示,导管部件1202可以具有带有第一翼部1240和第二翼部1242的固定平台1222。第一翼部1240可以与延伸管结合部1224成一体,所述延伸管结合部将延伸管1206连接至导管部件1202。在插入构造中,第二翼部1242可以覆在针部件1204的握持部1252上,使得握持部1242和第二翼部1242的远端具有基本相同的、大体椭圆形的形状。

固定平台1222可以可选地是"柔软的",即,由较为顺应的材料形成,所述材料容易符合病人的皮肤。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平台1222可以由柔软塑料、弹性体(例如硅橡胶)和/或类似材料形成。固定平台1222和握持部1252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握持特征部1270,该握持特征部有助于用手握持和/或操纵固定平台1222和/或握持部1252。

此外,固定平台1222和/或握持部1252可以可选地具有进一步有助于IV导管系统1200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的特征部。特别地,第二翼部1242可以具有远侧脊1280,该远侧脊可以用作推动特征部。远侧脊1280可以定位成使得手指可以容易地接触远侧脊1280的近侧侧部,以在第二翼部1242上施加向远侧的压力。握持部1252可以具有外周脊1282,该外周脊定位在握持部1252的外缘处。外周脊1282可以作为拉动特征部。外周脊1282可以定位成使得手指可以容易地接触外周脊1282的顶部和/或远侧侧部,以在握持部1252上施加向近侧的压力。外周脊1282可以可选地在IV导管系统1200处于插入构造时定位成刚好在第二翼部1242的最外缘之外,使得即使在第二翼部1242定位成覆在握持部1252上时,外周脊1282也能够被手指接触。

另外或可替代地,固定平台1222和/或握持部1252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摩擦降低特征部,摩擦降低特征部有助于从插入构造到流体输送构造的运动。这样的摩擦降低特征部可以可选地降低握持部1252和第二翼部1242之间的摩擦程度,使得握持部1252和第二翼部1242可以更容易地滑动经过彼此。一个这样的摩擦降低特征部可以是第二翼部1242上的中央脊1284,该中央脊可以朝握持部1252伸出。在插入构造中,中央脊1284可以抵接握持部1252,以减小第二翼部1242与握持部1252接触的表面面积,从而减小对握持部1252和第二翼部1242之间的滑动运动的摩擦阻力。因此,中央脊1284可以减小使IV导管系统1200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所需的力,从而使该转变更容易地仅用单手完成。

图13A和13B是分别处于打开状态和紧凑状态的根据又另一个替代实施例的IV导管系统1300的透视图。医师可以灵活地以打开状态或以紧凑状态插入IV导管系统和/或使IV导管系统运动至流体输送构造。一种或两种状态可以有助于用单手的手指操纵IV导管系统1300。IV导管系统1300可以具有与前述实施例的IV导管系统的部件类似的部件。图13A和13B示出了导管部件1302、针部件1304、和延伸管1306。正如在一些前述实施例中的那样,IV导管系统1300可以是集成式系统;因此,延伸管1306可以预先附接至导管部件1302。IV导管系统1300的若干部件可以与前述实施例的部件类似,因此将不再明确地进行描述;相反,可以通过参照对前述附图的描述,理解这些部件的构造和操作。

如图所示,导管部件1302可以具有带有第一翼部1340、但没有第二翼部的固定平台1322。第一翼部1340可以与延伸管结合部1324成一体,所述延伸管结合部将延伸管1306连接至导管部件1302。在图13B所示的紧凑状态中,第一翼部1340可以覆在针部件1204的握持部1352上,使得握持部1352和第一翼部1340的远端具有基本相同的、大体椭圆形的形状。在图13A的打开状态,第一翼部1340和握持部1352可以沿基本相反的方向延伸,从而提供基本对称的轮廓。

固定平台1322可以可选地是"柔软的",即,由较为顺应的材料形成,所述材料容易符合病人的皮肤。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平台1322可以由柔软塑料、弹性体(例如硅橡胶)和/或类似材料形成。固定平台1322和握持部1352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握持特征部1370,该握持特征部有助于用手握持和/或操纵固定平台1322和/或握持部1352。

此外,固定平台1322和/或握持部1352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摩擦降低特征部,所述摩擦降低特征部有助于从插入构造到流体输送构造的运动。这样的摩擦降低特征部可以可选地降低握持部1352和第一翼部1340之间的摩擦程度,使得在紧凑状态下,握持部1352和第一翼部1340可以更容易地滑动经过彼此。一个这样的摩擦降低特征部可以是握持部1352上的中央脊1384,在紧凑状态下,所述中央脊可以朝第一翼部1340伸出。在紧凑状态下,中央脊1384可以在插入构造中抵接第一翼部1340,以减小握持部1352与第一翼部1340接触的表面面积,从而减小对握持部1352和第一翼部1340之间的滑动运动的摩擦阻力。因此,中央脊1384可以减小使IV导管系统1300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所需的力,从而使得在闭合构造中该转变更容易地仅用单手完成。

图14A、14B、14C和14D分别是在紧凑状态下处于插入构造中的、单独的导管部件1402的、在打开状态下处于插入构造中的、以及闪流部件1412处于分解状态的根据又另一个替代实施例的IV导管系统1400的透视图。IV导管系统1400可以具有与前述实施例的IV导管系统的部件类似的部件。图14A示出了导管部件1402、针部件1404、延伸管1406、和闪流部件1412。正如在一些前述实施例中的那样,IV导管系统1400可以是集成式系统;因此,延伸管1406可以预先附接至导管部件1402。IV导管系统1400的若干部件可以与前述实施例的部件类似,因此将不再明确地进行描述;相反,可以通过参照对前述附图的描述,理解这些部件的构造和操作。

如图所示,导管部件1402可以具有带有第一翼部1440和第二翼部1442的固定平台1422。第一翼部1440可以与延伸管结合部1424成一体,所述延伸管结合部将延伸管1406连接至导管部件1402。在插入构造中,第二翼部1442可以覆在针部件1404的握持部1452上,使得握持部1442和第二翼部1442的远端具有基本相同的、大体椭圆形的形状,但握持部1452可以略大于第二翼部1442。因此,握持部1452可以延伸超过第二翼部1442的轮廓。

固定平台1422可以可选地是"柔软的",即,由较为顺应的材料形成,所述材料容易符合病人的皮肤。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平台1422可以由柔软塑料、弹性体(例如硅橡胶)和/或类似材料形成。固定平台1422和握持部1452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握持特征部1470,该握持特征部有助于用手握持和/或操纵固定平台1422和/或握持部1452。

此外,固定平台1422和/或握持部1452可以可选地具有进一步有助于IV导管系统1400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的特征部。特别地,延伸管结合部1424可以具有凹陷部1480,该凹陷部可以作为推动特征部。凹陷部1480可以定位成使得手指能够容易地接触延伸管结合部1424、并因此容易地接触第一翼部1440,以在第一翼部1440上施加向远侧的压力。第二翼部1442可以具有下台阶部(stepdown)1482,在该下台阶部处,第二翼部1442从朝向第二翼部1442的远端的较大厚度变至朝向第二翼部1442的近端的较小厚度。因此,下台阶部1482可以提供近侧定向的表面,该表面也可以作为推动特征部。医师可以将手指放置在第二翼部1442的近侧定向的表面上,以有助于在第二翼部1442上施加向远侧的压力。

握持部1452可以具有近侧脊1483,该近侧脊定位在握持部1452的近侧边缘处。近侧脊1483可以作为拉动特征部。近侧脊1483可以定位成使得手指可以容易地接触近侧脊1483的顶点和/或远侧侧部,以在握持部1452上施加向近侧的压力。近侧脊1483可以可选地在IV导管系统1400处于插入构造时定位成刚好在第二翼部1442的近侧边缘附近,使得即使在第二翼部1442定位成覆在握持部1452上时,近侧脊1483也能够被手指接触。

另外或可替代地,固定平台1422和/或握持部1452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摩擦降低特征部,所述摩擦降低特征部有助于从插入构造到流体输送构造的运动。这样的摩擦降低特征部可以可选地降低握持部1452和第二翼部1442之间的摩擦程度,使得握持部1452和第二翼部1442可以更容易地滑动经过彼此。一个这样的摩擦降低特征部可以是握持部1452上的一系列中央凸块1484,所述一些列中央凸块可以朝第二翼部1442伸出。在插入构造中,中央凸块1484可以抵接第二翼部1442,以减小第二翼部1442与握持部1452接触的表面面积,从而减小对握持部1452和第二翼部1442之间的滑动运动的摩擦阻力。因此,中央凸块1484可以减小使IV导管系统1400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所需的力,从而使该转变更容易地仅用单手完成。

如图14C所示,中央凸块1484可以可选地与中央沟槽1485对准,所述中央沟槽形成在第二翼部1442的面对握持部1452的表面中。中央沟槽1485可以接收中央凸块1484。因此,中央凸块1484和中央沟槽1485可以作为对准特征部,以保持第二翼部1442和握持部1452之间的对准,从而降低对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的约束或其它阻力的可能性,否则,可能会因导管部件1402和针部件1404之间的不对准而引起对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的约束或其它阻力。

图14C示出了打开状态,其中,针部件1404以将握持部1452定位成基本垂直于固定平台1422的方式相对于导管部件1402旋转。在该状态下,IV导管系统1400可以提供可替代的人机工程学,用于将套管插入到流体输送位置中和/或使IV导管系统1400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在该状态下,中央凸块1484可以不定位在中央沟槽1485内。然而,当针部件1404和导管部件1402再次相对于彼此旋转以将IV导管系统1400定位在紧凑状态中时,中央凸块1484可以进入中央沟槽1485,以确保针部件1404和导管部件1402之间的适当对准。

闪流部件1412可以指示导管部件1402的套管的适当放置。当套管刺入血管时,所形成的血液流可以进入到导管部件1402中并且通过针部件1404到达闪流部件1412,该闪流部件可以固定到针部件1404的近端。血液可以进入闪流部件1412的闪流室1414,该闪流室可以通过闪流部件1412的透明壁而对使用者可见。闪流部件1412还可以具有通气部1416,该通气部允许在血液进入时使IV导管系统1400中的任何空气逸出,以确保血液能够充填闪流部件1412。

图15A、15B、15C和15D分别是在紧凑状态下处于插入构造中的、单独的导管部件1502和针部件1504的、在打开状态下处于插入构造中的、以及闪流部件处于分解状态中的根据又另一个替代实施例的IV导管系统1500的透视图。IV导管系统1500可以具有与前述实施例的IV导管系统的部件类似的部件。图15A示出了导管部件1502、针部件1504、延伸管1506、和闪流部件1512。正如在一些前述实施例中的那样,IV导管系统1500可以是集成式系统;因此,延伸管1506可以预先附接至导管部件1502。IV导管系统1500的若干部件可以与前述实施例的部件类似,因此将不再明确地进行描述;相反,可以通过参照对前述附图的描述,理解这些部件的构造和操作。

如图所示,导管部件1502可以具有带有第一翼部1540和第二翼部1542的固定平台1522。第一翼部1540可以与延伸管结合部1524成一体,所述延伸管结合部将延伸管1506连接至导管部件1502。在插入构造中,第二翼部1542可以覆在针部件1504的握持部1552上,使得握持部1552和第二翼部1542的远端具有基本相同的、大体椭圆形的形状,但握持部1552可以略大于第二翼部1542。因此,握持部1552可以延伸超过第二翼部1542的轮廓。

固定平台1522可以可选地是"柔软的",即,由较为顺应的材料形成,所述材料容易符合病人的皮肤。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平台1522可以由柔软塑料、弹性体(例如硅橡胶)和/或类似材料形成。固定平台1522和握持部1552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握持特征部1570,该握持特征部有助于用手握持和/或操纵固定平台1522和/或握持部1552。

此外,固定平台1522和/或握持部1552可以可选地具有进一步有助于IV导管系统1500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的特征部。特别地,延伸管结合部1524可以具有凹陷部1580,该凹陷部可以作为推动特征部。凹陷部1580可以定位成使得手指能够容易地接触延伸管结合部1524,并因此容易地接触第一翼部1540,以在第一翼部1540上施加向远侧的压力。第二翼部1542可以具有下台阶部1582,在该下台阶部处,第二翼部1542从朝向第二翼部1542的远端的较大厚度变至朝向第二翼部1542的近端的较小厚度。因此,下台阶部1582可以提供近侧定向的表面,该表面也可以作为推动特征部。医师可以将手指放在第二翼部1542的近侧定向的表面上,以有助于在第二翼部1542上施加向远侧的压力。下台阶脊(stepdown ridge)1588可以定位成靠近下台阶部1582,以拓宽由下台阶部1582提供的近侧定向的表面的尺寸,从而有助于使用下台阶部1582作为推动特征部。

握持部1552可以具有外周脊1583,该外周脊定位在握持部1552的外缘处。外周脊1583可以作为拉动特征部。外周脊1583可以定位成使得手指可以容易地接触外周脊1583的顶点和/或远侧侧部,以在握持部1552上施加向近侧的压力。外周脊1583可以可选地在IV导管系统1500处于插入构造时定位在第二翼部1542的外缘之外,使得即使在第二翼部1542定位成覆在握持部1552上时,外周脊1583也能够被手指接触。外周脊1583可以限定握持部1552的远侧凹部1586的边界,在插入构造中,第二翼部1542可以驻留于所述远侧凹部内。

此外,握持部1552可以具有近侧凹部1584。围绕并限定近侧凹部1584的握持部1552的抬高的边缘也可以作为拉动特征部。医师可以将手的手指放在这些边缘的任一个上,以在握持部1552上施加向近侧的压力。

另外或可替代地,固定平台1522和/或握持部1552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摩擦降低特征部,所述摩擦降低特征部有助于从插入构造到流体输送构造的运动。这样的摩擦降低特征部可以可选地降低握持部1552和第二翼部1542之间的摩擦程度,使得握持部1552和第二翼部1542可以更容易地滑动经过彼此。一个这样的摩擦降低特征部可以是第二翼部1542上的中央脊1592,该中央脊可以朝握持部1552伸出。在插入构造中,中央脊1592可以抵接握持部1552,以减小第二翼部1542与握持部1552接触的表面面积,从而减小对握持部1552和第二翼部1542之间的滑动运动的摩擦阻力。因此,中央脊1592可以减小使IV导管系统1500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所需的力,从而使该转变更容易地仅用单手完成。

如图15C所示,中央脊1590可以可选地与中央沟槽1592对准,所述中央沟槽形成在握持部1552的面对第二翼部1542的表面中。中央沟槽1592可以接收中央脊1590。因此,中央脊1590和中央沟槽1592可以作为对准特征部,以保持第二翼部1542和握持部1552之间的对准,从而降低对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的约束或其它阻力的可能性,否则,可能会因导管部件1502和针部件1504之间的不对准而引起对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的约束或其它阻力。

图15C示出了打开状态,其中,针部件1504以将握持部1552定位成基本垂直于固定平台1522的方式相对于导管部件1502旋转。在该状态下,IV导管系统1500可以提供可替代的人机工程学,用于将套管插入到流体输送位置中和/或使IV导管系统1500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在该状态下,中央脊1590可以不定位在中央沟槽1592内。然而,当针部件1504和导管部件1502再次相对于彼此旋转以将IV导管系统1500定位在紧凑状态中时,中央脊1590可以进入中央沟槽1592,以确保针部件1504和导管部件1502之间的适当对准。

闪流部件1512可以指示导管部件1502的套管的适当放置。当套管刺入血管时,所形成的血液流可以进入到导管部件1502中并且通过针部件1504到达闪流部件1512,该闪流部件可以固定到针部件1504的近端。血液可以进入闪流部件1512的闪流室1514,该闪流室可以通过闪流部件1512的透明壁而对使用者可见。

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未示出)还包括安全机构,该安全机构构造成在从导管部件移除并分离针部件之后固定导引器针的尖锐的远侧末端。安全机构可以包括本领域已知的任何兼容设备。在一些情况中,安全机构构造成与针特征部(例如,针上的套圈、凹口、卷曲部或凸块)相互作用。形成在针中的卷曲部或凸块产生轻微的外凸圆形构造,其可以用于激活安全机构。在一些情况中,安全机构包括臂或杆,致动所述臂或杆以将针末端捕获在安全机构内并且防止末端在安全处置之前露出。

安全机构被附接至针的本体,并且能够沿针的长度滑动。在一些情况中,安全机构的初始或组装位置在导管插入之前位于针部件的基部或近端附近。对于一些构造,安全机构的组装位置位于针座部的近端与导管座部的近端或固定平台之间,其中,安全机构不与导管座部或固定平台重叠。在一些情况中,安全机构的一部分定位在导管座部内,并且安全机构的平衡部定位在导管座部的外部,例如在针座部内。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管座部或固定平台的一部分向近侧延伸以提供容置部,安全机构的至少一部分容置在所述容置部中。在一些情况中,在导管插入之前,整个安全机构容置在导管座部或固定平台的容置部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全机构的组装位置将导管座部的近端定位在安全机构的远端和针部件的握持部的远端之间。在一些情况中,安全机构的组装位置将导管座部的近端定位在安全机构的远端和针部件的握持部的近端之间。在一些情况中,安全机构的一部分与针部件的握持部的一部分重叠。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管座部和握持部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一些部分与安全机构的至少一些部分重叠。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管座部或握持部没有与安全机构的任何部分重叠的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安全机构与IV导管系统的至少一个其它部件之间设置有可脱开的机械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安全机构的远端选择性地联接到导管座部的近端。在一个实施例中,安全机构在内部互锁至导管座部的近端。在一个实施例中,安全机构在外部互锁至导管座部的近端。在一些实施例中,安全机构的远端选择性地联接到固定平台的近端。在一些实施例中,安全机构的表面选择性地联接至导管座部、血液控制阀、延伸管、和固定平台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一个表面。在一些情况中,在将针末端固定在安全机构内时脱开机械连接。

图16、17、18A、18B、19A和19B描绘了可以对上述IV导管系统中的许多IV导管系统进行的各种修改。出于说明目的,将参照图14A和14B所示的IV导管系统1400对这些修改进行描述。然而,这些修改可以对本文所述的其它IV导管系统同等地进行。

图16示出了IV导管系统1600,该IV导管系统以与IV导管系统1400相同的方式构造,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翼部1440仅在导管部件1402和延伸管结合部1424之间延伸。换句话说,在图16中,第一翼部1440不向外延伸超过延伸管结合部1424。在这样的实施例中,第一翼部1440可以在导管部件1402和延伸管结合部1424之间延伸以增强延伸管结合部1424,从而有助于在插入过程中使用延伸管结合部1424作为握持表面。如上指出的,在所描述的许多其它实施例中,第一翼部的延伸超过延伸管结合部的部分也可以被移除。

图17示出了IV导管系统1700,该IV导管系统以与IV导管系统1400相同的方式构造,不同之处在于,闪流部件1412包括侧通气部。特别地,如图17所示,闪流部件1412可以包括如上所述的近侧通气部1416a(在图14中标记为1416)。另外,闪流部件1412可以包括贯通闪流部件1412的侧壁形成的一个或多个侧通气部1416b。这些侧通气部可以定位成靠近通气膜1701,并且在空气离开闪流室1412时提供替代或附加的用于空气的通气通路。

当一些医师插入IV导管系统时,他们可以将其拇指放置在近侧通气部1416a上方,从而阻挡气流通过通气部并且使进入到闪流部件1412中的血液流最小化。因此,IV导管系统1700可以包括侧通气部1416b,该侧通气部在近侧通气部1416a被阻挡的情况下将提供可替代的用于气流的通路。侧通气部1416b可以以任何适当的方式成型。在一些实施例中,闪流部件1412可以是长形的,以容纳适当大小的侧通气部。也采用了闪流部件的其它上述IV导管系统中的任一者也可以构造有侧通气部。在一些实施例中,近侧通气部1416a的一部分延伸到闪流部件1412的侧壁上,以形成侧通气部1416b。因此,使用者的拇指可以阻挡近侧通气部1416a的位于闪流部件1412的近端上的部分,而不接触或阻挡近侧通气部的位于闪流部件的侧壁上从而形成侧通气部1416b的部分。

图18A和18B分别示出了IV导管系统1800的透视图和侧视图,该IV导管系统以与IV导管系统1400相同的方式构造,不同之处在于,导管部件1402在近端处包括视觉指示器1801。视觉指示器1801定位在导管部件1402上,使得在插入导管之前,视觉指示器将被针部件1404覆盖。在插入处理过程中,针部件1404可以相对于导管部件1402略微地收回,这会引起针的末端被收回或"罩住"在导管内。图18A描绘了当针处于该罩住位置时,导管部件1402和针部件1404的相对位置。

一旦医生已经将针插入到患者的静脉中,医师经常会在进一步插入导管之前将针的末端收回到罩住位置中。导管部件1402可以包括视觉指示器1801作为在针的末端处于罩住位置时通知医师的装置。换句话说,在初始插入处理过程中,针部件1404将定位在视觉指示器1801上方(例如,类似于图14A所示的内容)。随后,当医师远离导管部件1402向后滑动针部件1404时,视觉指示器1801将如图18A所示得以显现,从而在针的末端到达罩住位置时通知医师。

在一些情况中,视觉指示器1801位于导管部件1402上这样的位置处:该位置选择成当导管部件1402已经从针适配器移除或收回所希望的距离时显现视觉指示器1801。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导管部件1402从针适配器被移除2mm的距离时,针的末端被罩住在导管内。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导管部件1402完全坐置于针适配器的远端或开口内时,视觉指示器1801定位在针适配器内约2mm的距离处。

图18B提供了单独的IV导管系统1800的导管部件1402的侧视图。如图所示,视觉指示器1801定位在导管部件1402的近端附近。如上文指出的,视觉指示器1801的准确位置将取决于针部件1404和导管部件1402怎样重叠。特别地,视觉指示器1801可以定位成使得视觉指示器在针的末端一到达罩住位置、且在针部件1404从导管部件1402脱离之前就暴露出来。在一些情况中,在约2mm的平移运动之后发生暴露。以这种方式,医师可以容易地使针部件1404与导管部件1402分离以到达罩住位置,同时仍保持这两个部件之间充分的联接以有助于导管的进一步插入。

类似于视觉指示器1801的视觉指示器可以添加到任一上述IV导管系统,以在针已经到达罩住位置时提供指示。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采用触觉指示器代替视觉指示器,或者作为视觉指示器的补充。例如,针部件1404和/或导管部件1402可以包括在针已经到达罩住位置时提供触觉指示的一个或多个特征部(例如,脊或凹槽)。

图19A和19B分别示出了IV导管系统1900的透视图和侧视图,该IV导管系统以与IV导管系统1400类似的方式构造,不同之处在于,导管部件1402和针部件1404构造成有助于各种类型的插入握持技术。如图19A所示,闪流部件1412相对于图14A描绘的闪流部件而言是长形的。另外,闪流部件1412包括侧握持部1902,该侧握持部构成形成在闪流部件1412的相对侧上的、有助于在拇指和中指之间握持闪流部件1412的特征部。例如,侧握持部1902可以包括平坦表面和/或其它类型的握持特征部(例如脊)。

如图19B清楚示出的,导管部件1402可以包括推动凸片1901,该推动凸片从导管部件1402的顶表面向上延伸。推动凸片1901可以用作这样的表面:医师的食指可以推动所述表面,同时在拇指和中指之间握持侧握持部1902。闪流部件1412的长度可以构造成使得推动凸片1901与侧握持部1902间隔一距离,该距离对应于医生的食指的平均长度。闪流部件1412的额外长度还可以允许更长时间地可见闪流。本文描述的在针部件中结合闪流部件的其它IV导管系统也可以构造成以类似于图19A和19B所示的方式包括侧握持部和推动凸片。

图20示出了IV导管系统2000,该IV导管系统以与IV导管系统1400类似的方式构造,不同之处在于,其具有若干额外特征部。正如IV导管系统1400那样,IV导管系统2000包括具有固定平台1422的导管部件、延伸管、和结合闪流部件1412的针部件。如图20所示,IV导管系统2000还包括柔软的一体的推动凸片2001、推动凸片切口2002、和一体的应力释放部2003。

推动凸片2001可以由与固定平台1422相同的材料一体地模制。例如,推动凸片2001可以包括基部2001a,该基部定位在导管适配器的顶部并且朝向导管适配器的近端。基部2001可以通过连接通道2001b连接至固定平台1422,所述连接通道在导管适配器的两侧上从基部2001a向下延伸。连接通道2001b可以增强基部2001a并且可以有助于模制处理。若干个脊2001c可以从基部2001a向上延伸,并且可以作为这样的表面:医师可以在插入针的同时和/或在使针部件与导管部件分离时、例如在插入导管过程中罩住针时推动所述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采用纹理和/或凹痕代替脊2001c,或与脊共同使用。

切口2002可以形成在针部件的远端的顶表面中,使得切口2002将与基部2001a大体对准。因此,切口2002形成这样的区域:医师能够放置其拇指或其它手指以更容易地对推动凸片2001施加向远侧的力。

应力释放部2003也可以由与固定平台1422相同的材料一体地模制。为了有助于模制应力释放部2003,可以在固定平台1422和应力释放部2003之间形成连接通道2003a。

尽管推动凸片2001和应力释放部2003示出为包括连接通道,但是,在一些实施例中,这些特征部中的每个都可以同等地与固定平台1422单独地模制(即,不带有连接通道地模制)。此外,推动凸片2001、切口2002、和应力释放部2003中的每个可以被包括在本文描述的IV导管系统的任一者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IV导管系统2000可以包括防旋转特征部。例如,如图21所示,该防旋转特征部可以由形成在导管部件的近端处的突出部2010以及形成在针部件的导管部件插入其中的部分内的对应的突出部2011组成。突出部2010和2011可以相对于彼此定位,以防止翼部远离固定平台向下旋转。

例如,参照图21的取向,突出部2011可以构造成在翼部直接定向在固定平台的下方时接触突出部2010,使得翼部不能进一步相对于导管部件沿逆时针方向旋转。以这种方式,可以防止翼部向下垂。然而,与此同时,翼部仍然能够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以容易地适应不同握持技术。这种防旋转特征部也可以被包括在本文描述的IV导管系统的任一其它实施例中。

针对这一点,所描述的每个IV导管系统均已为闭合式系统(即,包括延伸管的系统)。然而,注意到,许多上述特征部可以同等地实施在开放式IV导管系统上(即,不包括延伸管的系统)。图22A和22B示出了开放式IV导管系统2200的示例,该开放式IV导管系统的其它方面与IV导管系统2000基本相同。如图所示,IV导管系统2200包括没有结合延伸管的导管部件1402a。由于其为开放式系统,导管部件1402a可以构造成一旦针部件已经被移除,便提供血管内进口。例如,导管部件1402a可以包括一次性或多次使用的内部血液控制特征部、和允许其它设备联接至导管部件的螺纹鲁尔连接部2202。可替代地,导管部件1402a可以不包括血液控制特征部。

IV导管系统2200示出为包括闪流室1412,该闪流室包括路径限定结构2800。无论开放式还是闭合式,任何上述IV导管系统都可以在闪流室内采用路径限定结构2800,以增强对适当导管放置的可视化。更具体地,路径限定结构能够使血液以更为受控的速率流动通过闪流室,这有助于在导管适当地定位在脉管系统内时进行识别。

图23示出了单独的路径限定结构2800。路径限定结构2800包括远侧部分2800a和近侧部分2800b。在一些实施例中,近侧部分2800b可以具有与闪流部件1412的近端的内部尺寸大体匹配的外部尺寸,使得在这两个部件之间形成不透流体的密封。近侧部分2800b可以包括通气凹槽2802,该通气凹槽的尺寸设计成允许空气但不允许流体从闪流部件1412内逸出。换句话说,近侧部分2800b可以用作通气塞。

相比于近侧部分2800b的外部尺寸,远侧部分2800a可以具有减小的外部尺寸。闪流部件1412的室3210b的内部尺寸(见图24A)相对于远侧部分2800a的外部尺寸还可以构造成,使得在远侧部分2800a和室3210b的内壁之间将仅沿闪流部件1412的顶部存在间隔或通道。例如,如图24A所示,在路径限定结构2800插入到室3210b中的情况下,通道将存在于路径限定结构2800上方。然而,围绕路径限定结构2800的其余部分,远侧部分2800a的外表面能够接触室3210b的内壁。以这种方式,将仅允许血液/流体在通道内沿远侧部分2800a的外表面流动。因为该通道沿闪流部件1412的顶部形成,其在插入过程中将朝医师定向,所以医师能够看到血液流动的速率。

为了允许血液从针3202a的近端流到该通道中,可以在远侧部分2800a的远端2800a1中形成开口2801,正如图24A清楚所示的那样。开口2801可以包括中心部分2801a,该中心部分比开口2801的其余部分更多地延伸到远侧部分2800a中。针3202a的近端(或者至少近侧开口)可以定位在该中心部分2801a内。若干个泄漏通道2801a1可以围绕开口2801的内表面对称地间隔开,并且可以从远端2800a1延伸到中心部分2801a。任何泄漏通道2801a1都可以用作流体通路,通过该流体通路,逃离针3202a的近端的血液能够从中心部分2801a朝形成在路径限定结构2800上方的通道流动。

泄漏通道2801a1可以围绕开口2801对称地间隔开,从而允许路径限定结构2800以任意取向插入到室3210b中。换句话说,无论路径限定结构2800的取向如何,至少一个泄漏通道2801a1将沿向上的取向定位并且将与通道相交,从而提供通向通道的通路。如图24A所示,室3210b的内表面的形状可以设计成使得通道将在室3210b的顶部处围绕远端2800a1缠绕(即,在远端2800a1的顶部部分和室3210b的内表面之间将存在间隙)。因此,如图24B中的箭头所表示的,血液能够经由开口3202a1流出针3202a并进入中心部分2801a。随后,尽管血液可以流到每个泄漏通道2801a1中,但是,将仅在向上定向的泄漏通道之间提供流体通路,这是由接触其它泄漏通道所在的室3210b的内壁的远端2800a1导致的。因此,在血液充填中心部分2801a和泄漏通道2801a1时,血液将最终围绕远端2800a1的顶部部分流动,随后在通道内向近侧流动。

为了固定针3202a并确保开口3202a1保持定位在中心部分2801a内,可以采用各种技术。例如,在图24C中,针3202a示出为具有近侧部分3202a2,该近侧部分向近侧延伸超过开口3202a1并延伸通过中心部分2801a的近侧壁。在该实施例中,路径限定结构2800包括与中心部分2801a相对的近侧室2810,针3202a的近侧部分3202a2定位在所述近侧室内。近侧部分3202a2可以卷曲或以其他方式变化,以防止其被向远侧拉动通过中心部分2801a与近侧室2810之间的通路。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灌封粘接剂可以围绕近侧部分3202a2沉积在近侧室2810内,以进一步固定近侧部分3202a2。在这样的实施例中,灌封粘接剂可以额外地密封通路,以防止血液流到近侧室2810中。可替代地,通路的大小可以设计成使得近侧部分3202a2独立地阻挡流体流到近侧室2810中。

图24D示出了用于将针3202a固定在合适位置的替代实施例。如图所示,针3202a可以包括凸起区域3202a3,该凸起区域的外部尺寸足以防止针3202a通过针保持部分3202c被拉动。凸起区域3202a3可以相对于开口3202a1定位,使得开口3202a1保持定位在中心部分2801a内。在一些实施例中,针保持部分3202c可以包括凹陷区段,凸起区域3202a3可以定位到所述凹陷区段中,以进一步防止区域3202a沿近侧方向或远侧方向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针3202a可以修改成用于降低血液将流动通过针的速率。例如,在图24E中,针3202a示出为具有朝向其近端的卷曲部3202a4。卷曲部3202a4减少针3202a的内部尺寸,从而使血液将流动到中心部分2801a中的速率变慢。降低血液流动到中心部分2801a中的速率将同样地降低血液沿形成在路径限定结构2800上方的通道流动的速率,从而有助于在针3202a已经适当地定位在病人体内时进行识别。

图25A和25B示出了路径限定结构2900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路径限定结构能够以与路径限定结构2800类似的方式起作用。特别地,路径限定结构2900可以构造成使血液沿形成在闪流部件1412的顶部处的可视化通道流动。

路径限定结构2900可以包括远侧部分2900a和近侧部分2900b。最近侧部分2900b可以包括通气凹槽2902,该通气凹槽起到从闪流部件1412的近端排放空气而不排放血液。不同于路径限定结构2800的远侧部分2800a,路径限定结构2900的远侧部分2900a不构造成定向在闪流部件1412内的任意位置。而是,远侧部分2900a可以包括可视化通道2903和构造成用于特定定向的多个对准脊2904。室3210b的内表面可以构造成容置对准脊2904,使得路径限定结构2900将定向成使可视化通道2903面朝上。例如,室3210b可以包括长度方向上的凹槽或凸片,该凹槽或凸片与对准脊2904相交接,以要求路径限定结构2900沿正确取向插入并且防止旋转。

路径限定结构2900的远侧部分2900a可以包括具有开口2901的远端2900a1。泄漏通道2901a可以在开口2901和可视化通道2903之间延伸。以与上文描述类似的方式,血液可以从开口3202a1流出并通过泄漏通道2901a进入开口2901和可视化通道2903中,正如图25C中的箭头所表示的。尽管未在本实施例中示出,但是图24C-24E所示的针3202a的各种构造也可以与路径限定结构2900一起使用。

图26示出了闪流部件1412的一实施例,在所示闪流部件中,采用通气塞3000替代近侧部分2900b。此外,尽管未示出,但是可以同样地采用通气塞3000代替远侧部分2800b。如图26所示,通气塞3000与路径限定结构2900分离开并且定位成靠近路径限定结构。通气塞3000可以主要起到排放空气但阻挡流体的作用。然而,在一些实施例中,通气塞3000还可以构造成将路径限定结构2800/2900固定在合适位置。例如,闪流部件1412可以包括突出部3010,当通气塞3000插入到室3210b中时,所述突出部定位在通气塞3000附近。突出部3010可以防止通气塞3000并因此防止路径限定结构2800/2900在室3210b内向近侧运动。

图27A-27C均表示路径限定结构2800或2900可以被固定在室3210b内的不同方式。在图27A中,开口2901示出为具有与针保持部分3202c的外部尺寸紧密对应的内部尺寸,使得形成压配合界面。开口2801可以同样地以这种方式构造。可替代地,开口2801/2901可以模制在针保持部分3202c的上方。

在图27B和27C中,路径限定结构2800/2900可以利用在近侧部分2800b/2900b与室3210b的内表面之间的交接而保持在室3210b内。在图27B中,室3210b可以包括倾斜保持凸块3101。保持凸块3101的倾斜可以使得形成面向远侧的凸沿,近侧部分2800b或2900b的近端接触抵靠所述凸沿。该倾斜有助于插入路径限定结构2800或2900,但是防止路径限定结构在以后被收回。

图27C示出了一示例,其中近侧部分2800b或2900b包括保持肋3102a,该保持肋插入到保持沟3102b中,该保持沟形成在室3210b的内表面上。在组装过程中,路径限定结构2800或2900可以插入到室3210b中,直到保持肋3102a插入到保持沟3102b中。在此,保持肋3102a将防止路径限定结构被向近侧收回。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由路径限定结构产生的通道内可以采用多孔材料。例如,在图28A中,多孔材料3200可以制造到可视化通路2903中并且延伸通过近侧部分2900b的包括通气凹槽2902的部分。多孔材料3200可以起到排出空气的作用,同时还以容易被看到的速率芯吸血液。可替代地,多孔材料3200可以仅定位在图28B所示的近侧部分2900b的部分内。

图29和30均描绘了可以对采用任一路径限定结构2800或2900的实施例进行的额外变化。在图29中,开口2901示出为具有较大深度。由于这种较大深度,在血液将流动通过通道之前,将需要更大的流体体积。因此,开口2801或2901的深度可以选择成大体控制提供适当静脉确认的视觉反馈的时间。在图30中,密封帽3400定位在闪流部件1412的近侧开口的上方。密封帽3400可以阻挡空气的流动,直到其被移除。因此,密封帽3400可以应用在延伸管预装填有生理盐水的情况中,以防止生理盐水向近侧流动到闪流部件1412中。更特别地,在密封帽3400位于合适位置的情况下,将仅允许生理盐水在针3202a内向远侧流动。在插入针之后,密封帽3400可以被移除,以允许以上述方式使用闪流部件1412。

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还包括安全机构,该安全机构构造成在从导管适配器移除并分离针座部之后固定导引器针的尖锐的远侧末端。安全机构可以包括本领域中已知的任何兼容设备。在一些情况中,安全机构构造成与针特征部(例如,套管上的套圈、凹口、卷曲部或凸块)相互作用。形成在套管中的卷曲部或凸块产生轻微的外凸圆形构造,其可以用于激活安全机构。在一些情况下,安全机构包括臂或杆,致动所述臂或杆以将针末端捕获在安全机构内并且防止末端在安全处理之前露出。

安全机构被附接至针的本体,并且能够沿针的长度滑动。在一些情况中,安全机构的初始或组装位置在导管插入之前位于导管适配器的基部或近端附近。对于一些构造,安全机构的组装位置位于针座部的近端与导管适配器的近端或稳定平台之间,其中,安全机构不与导管适配器或稳定平台重叠。在一些情况中,安全机构的一部分定位在导管适配器内,并且安全机构的平衡部定位在导管适配器的外部,例如在针座部内。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管适配器或稳定平台的一部分向近侧延伸以提供容置部,安全机构的至少一部分容置在所述容置部中。在一些情况中,在导管插入之前,整个安全机构容置在导管适配器或稳定平台的容置部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全机构的组装位置将导管适配器的近端定位在安全机构的远端和针座部的桨状握持部的远端之间。在一些情况中,安全机构的组装位置将导管适配器的近端定位在安全机构的远端和针座部的桨状握持部的近端之间。在一些情况中,安全机构的一部分与针座部的桨状握持部的一部分重叠。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管适配器和桨状握持部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一些部分与安全机构的至少一些部分重叠。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管适配器或桨状握持部没有与安全机构的任何部分重叠的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安全机构与接入设备的至少一个其它部件之间设置有可脱开的机械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安全机构的远端选择性地联接到导管适配器的近端。在一个实施例中,安全机构在内部互锁至导管适配器的近端。在一个实施例中,安全机构在外部互锁至导管适配器的近端。在一些实施例中,安全机构的远端选择性地联接到稳定平台的近端。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平台的表面选择性地联接至导管适配器、血液控制阀、延伸管、和稳定平台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一个表面。在一些情况中,在将针末端固定在安全机构内时脱开机械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特定的导管设备(例如,图1-30中的任一图的导管设备)可以包括针安全机构。安全机构可以包括构造成在针从特定导管设备的导管收回时固定导引器针的尖锐的远侧末端的任何安全机构。

安全机构可以以任意多种方式与特定导管设备联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安全机构可以包括内部互锁部,其中,安全机构与导管适配器的内表面联接。联接可以包括螺纹、配合、卡扣、连接、附接、紧固、夹紧、钩挂、或任何其它合适的联接方式。在2009年3月2日提交的名称为"BI-DIRECTIONAL CANNULA FEATURE CAPTURE MECHANISM"的美国专利No.8,496,623、2013年7月11日提交的名称为"BI-DIRECTIONAL CANNULA FEATURE CAPTURE MECHANISM"的美国专利No.9,399,120、2016年3月28日提交的名称为"CANNULA CAPTURE MECHANISM"的美国专利申请No.62/314,262中提供了包括内部互锁部的安全机构的非限制性示例,上述每篇专利文献的全部内容都通过援引并入本文。在一些实施例中,安全机构可以包括布置在导管适配器内的夹具,在1998年6月12日提交的名称为"SPRING CLIP SAFETY IV CATHETER"的美国专利No.6,117,108中提供了该夹具的非限制性示例,该专利文献的全部内容通过援引并入本文。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全机构可以包括外部互锁部,其中,安全机构与导管适配器的外表面相联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安全机构可以与导管适配器的外表面和针座部的内和/或外表面相联接。联接可以包括螺纹、配合、卡扣、连接、附接、紧固、夹紧、钩挂、或任何其它合适的联接方式。在2014年6月4日提交的名称为"PORTED IV CATHETER HAVING EXTERNAL NEEDLE SHIELD AND INTERNAL BLOOD CONTROL SEPTUM"的美国专利申请No.14/295,953中提供了包括外部互锁部的安全机构的非限制性示例,该专利文献的全部内容通过援引并入本文。在一些实施例中,安全机构可以包括V形夹具或类似夹具。在2014年6月4日提交的名称为"PORTED IV CATHETER HAVING EXTERNAL NEEDLE SHIELD AND INTERNAL BLOOD CONTROL SEPTUM"的美国专利申请No.14/295,953中提供了V形夹具的非限制性示例,该专利文献的全部内容通过援引并入本文。V形夹具可以选择性地保持导管适配器的一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安全机构与IV导管系统的至少一个其它部件之间设置有可脱开的机械连接。在一些情况中,该机械连接在将针的远侧末端固定在安全机构内时脱开。在一些实施例中,安全机构的表面选择性地联接到以下部件中的一个或多个上:导管适配器、血液控制阀、延伸管、和一个或多个桨状握持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全机构可以包括安全筒,该安全筒可以是弹簧加载的。例如,安全筒可以如在BDTMAutoguardTM BC屏蔽保护IV导管中那样弹簧加载。在一些实施例中,安全机构可以被动地和/或主动地激活。在一些实施例中,安全机构构造成与针特征部(例如,针上的套圈、凹口、卷曲部或凸块)相互作用。在一些实施例中,安全机构可以包括臂或杆,所述臂或杆可以被致动以将远侧末端捕获在安全机构内并且防止末端在安全处理之前露出。在一些实施例中,安全机构可以附接至针的本体并且可以能够沿针的长度滑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导管插入之前的组装位置中,安全机构可以布置在导管适配器和针座部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导管插入之前的组装位置中,导管适配器和针座部可以被安全机构的至少一部分间隔开。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导管插入之前的组装位置中,导管适配器的近端可以布置在安全机构的远端和针座部的握持部(例如,桨状握持部)的远端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导管插入之前的组装位置中,导管适配器本体的近端可以布置在安全机构的远端和针座部的握持部的近端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安全机构的一部分可以与针座部的握持部的一部分重叠。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管适配器和握持部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一部分与安全机构的至少一些部分重叠。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管适配器本体或握持部没有与安全机构的任何部分重叠的部分。

在包括带有一个或多个翼部的导管部件的IV导管系统的任意上述实施例中,翼部可以形成为使得其可以围绕沿导管部件的纵向长度限定的轴线枢转。例如,参照图14A,第二翼部1442可以由挠性材料形成和/或可以构造有铰接部(例如,通过使翼部沿导管座部的长度形成有变薄部分),这允许翼部围绕纵向轴线向上和向下枢转。这类枢转的一个优点在于,其允许第二翼部1442在插入过程中远离患者的皮肤向上成一角度。该向上成一角度会将医师的拇指或其它手指容置在第二翼部1442的下方,从而有助于较浅角度地插入。挠性和/或可枢转翼部则可以向下运动至平坦位置,以便固定至患者的皮肤。2015年10月28日提交并通过援引并入本文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2/247,621公开了用于允许翼部以一角度枢转的若干技术,这些技术适于与许多IV导管系统的上述实施例一起使用。

在任意上述实施例中,固定平台的部件可以通过注射模制或其它工艺由相同材料形成。该材料可以是对患者的皮肤较温和的弹性体或其它低硬度材料和/或用于使导管部件在流体输送过程中保持在合适位置的敷料。例如,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包括低硬度材料,该低硬度材料的硬度计硬度为从约30邵氏A到约90邵氏D。在一些实施例中,低硬度材料的硬度计硬度为从约50邵氏A到约90邵氏D。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平台的部件可以由热塑性弹性体(TPE)或类似材料形成。

此外,在任意上述实施例中,针部件的握持部和/或其它元件可以由透明材料或白色材料形成,而固定平台的部件中的一些或全部可以由有色(例如,绿色、粉色、蓝色、黄色、紫色等等)材料形成,所述有色材料针对导管规格是专门的。颜色对比可以有助于医师识别导管系统的零件,这些零件在将导管系统插入到患者静脉的过程中(例如,包括罩住导管)彼此分开。

本发明可以以其它特定形式实施而不背离本文宽泛地描述和下面要求保护的结构、方法或其它本质特征。无论从哪一方面看,所描述的实施例都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可以由所附权利要求指明,而非由前述描述指明。在权利要求的等同意思表示及范围内的所有改变都包括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IV导管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IV导管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IV导管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V导管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V导管系统.pdf(6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958946.8 (22)申请日 2016.10.28 (30)优先权数据 62/247,617 2015.10.28 US 62/247,626 2015.10.28 US 62/247,624 2015.10.28 US 62/247,596 2015.10.28 US 62/247,599 2015.10.28 US 62/247,607 2015.10.28 US 62/247,621 2015.10.28 US 62/296,385 2016.02.17 U。

2、S 62/296,383 2016.02.17 US 15/286,168 2016.10.05 US (71)申请人 贝克顿迪金森公司 地址 美国新泽西州 (72)发明人 JK伯克霍兹BD彼得森 刘慧斌ST博尔恩霍夫特 WF哈丁张洋 RL桑德雷格王彬 (74)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 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代理人 秦振 (51)Int.Cl. A61M 5/158(2006.01) A61M 5/32(2006.01) A61M 25/00(2006.01) A61M 25/06(2006.01) A61M 39/00(2006.01) A61M 39/06(2006.01。

3、) (54)发明名称 IV导管系统 (57)摘要 一种IV导管系统, 可以具有导管部件, 该导 管部件具有: 导管座部、 从导管座部远端向远侧 延伸的套管、 和从导管座部向外伸出的推动特征 部。 IV导管系统还可以具有针部件, 该针部件具 有: 针座部、 从针座部沿轴线向远侧延伸的针、 和 从针座部大体平行于轴线延伸的握持部, 该握持 部具有拉动特征部。 在插入构造中, 针可以定位 在套管内并且针座部的远端可以坐置在导管座 部的针端口中。 在流体输送构造中, 针可以定位 在导管座部的外部。 推动特征部和拉动特征部可 以定位成有助于用单手进行操纵, 以将IV导管系 统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

4、。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35页 附图28页 CN 106620941 A 2017.05.10 CN 106620941 A 1.一种IV导管系统, 所述IV导管系统具有插入构造和流体输送构造, 所述IV导管系统 包括: 导管部件, 所述导管部件包括: 具有导管座部远端和导管座部近端的导管座部, 其中所述导管座部的形状设计成限定 在所述导管座部远端和所述导管座部近端之间延伸的室以及在所述导管座部近端处的针 端口, 所述针端口提供通向所述室的进口; 从所述导管座部远端向远侧延伸的套管; 和 从所述导管座部向外伸出的推动特征部; 以及 针部件, 所述针部件包括: 包括针座部远端和针座部近端的针座。

5、部; 从所述针座部远端沿轴线向远侧延伸的针; 和 从所述针座部大体平行于所述轴线延伸的握持部, 所述握持部包括拉动特征部; 其中, 在所述插入构造中, 所述针定位在所述套管内并且所述针座部远端坐置在所述 针端口中; 其中, 在所述流体输送构造中, 所述针定位在所述导管座部的外部; 其中, 所述推动特征部定位成接收来自使用者的手的第一手指的第一接触以向远侧推 动所述导管座部, 所述拉动特征部定位成在接收第一接触的同时接收来自该手的第二手指 的第二接触, 使得第一接触和第二接触相协作, 以促使所述IV导管系统从所述插入构造运 动到所述流体输送构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V导管系统, 其中, 。

6、所述导管座部包括位于所述导管座部近端 和所述导管座部远端之间的导管座部中间部分; 其中, 所述导管部件还包括从所述导管座部中间部分向外延伸以将所述导管座部连接 至延伸管的延伸管结合部; 并且 其中, 第一翼部在所述导管座部中间部分和所述延伸管结合部之间延伸, 但不向外延 伸超过所述延伸管结合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V导管系统, 其中, 所述针部件包括具有近侧通气部和至少一 个侧通气部的闪流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V导管系统, 其中, 所述导管部件包括视觉指示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IV导管系统, 其中, 当所述针的末端向远侧延伸超过所述套管 时, 所述视觉指示器被所述导。

7、管座部远端覆盖, 当所述针的末端被收回到所述套管中时, 所 述视觉指示器暴露出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V导管系统, 其中, 所述针部件包括侧握持部, 所述导管部件 包括推动凸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IV导管系统, 其中, 所述针部件包括闪流室, 所述侧握持部形 成在所述闪流室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V导管系统, 其中, 所述导管部件还包括: 固定平台, 所述固定平台具有第一翼部, 所述第一翼部从所述导管座部大体平行于所 述轴线延伸, 使得在流体输送构造中, 所述第一翼部搁置在通过所述IV导管系统接收流体 的患者的皮肤上; 和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106620。

8、941 A 2 从所述导管座部中间部分向外延伸以将所述导管座部连接至所述延伸管的延伸管结 合部; 其中, 所述延伸管结合部沿与所述第一翼部相反的方向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IV导管系统, 其中, 所述导管部件还包括沿与所述第一翼部相 反的方向延伸的第二翼部, 所述第二翼部结合所述延伸管结合部但不延伸超过所述延伸管 结合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IV导管系统, 其中, 所述第二翼部由刚性材料形成, 所述第一 翼部由挠性材料形成。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IV导管系统, 其中, 所述第一翼部构造成相对于所述导管座 部围绕所述轴线枢转。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IV导管系统, 其。

9、中, 所述第一翼部包括使得能够进行枢转的 铰接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IV导管系统, 其中, 所述第一翼部由使得能够进行枢转的挠 性材料形成。 14.一种IV导管系统, 所述IV导管系统包括: 导管部件, 所述导管部件包括: 具有导管座部远端和导管座部近端的导管座部, 其中所述导管座部的形状设计成限定 在所述导管座部远端和所述导管座部近端之间延伸的室以及在所述导管座部近端处的针 端口, 所述针端口提供通向所述室的进口; 从所述导管座部远端向远侧延伸的套管; 和 定位在所述导管座部近端处的推动凸片; 以及 针部件, 所述针部件包括: 包括针座部远端和针座部近端的针座部, 所述针座部远端。

10、包括切口, 所述切口与形成 在所述导管座部近端处的所述推动凸片对准; 和 从所述针座部远端沿轴线向远侧延伸的针。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IV导管系统, 其中, 所述导管部件包括固定平台。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IV导管系统, 其中, 所述推动凸片和所述固定平台经由一个 或多个连接通道相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IV导管系统, 其中, 所述导管部件包括应力释放部, 所述应 力释放部围绕所述套管定位在所述导管座部远端处, 所述应力释放部通过连接通道联接至 所述固定平台。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IV导管系统, 其中, 所述导管部件和所述针部件均包括突出 部, 所述导管部件。

11、的突出部和所述针部件的突出部相交接以限制所述针部件相对于所述导 管部件旋转。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IV导管系统, 其中, 所述针部件包括翼部, 并且其中, 所述突 出部防止所述翼部在所述固定平台下方向下旋转。 2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IV导管系统, 其中, 所述IV导管系统还包括闪流部件, 所述 闪流部件包括用于控制血液在所述闪流部件内的流动的路径限定结构。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106620941 A 3 IV导管系统 0001 相关申请 0002 本申请要求于2015年10月28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2/247,596、 于2016 年2月17日提交的美国。

12、临时专利申请No.62/296,383、 于2015年10月28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 利申请No.62/247,599、 于2015年10月28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2/247,617、 于 2015年10月28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列No.62/247,607、 于2015年10月28日提交的 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列No.62/247,621、 于2015年10月28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列 No.62/247,624、 于2015年10月28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2/247,626、 于2016年2月 17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2/296,385的权益, 。

13、上述专利申请每一个的全部内容均 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0003 本发明整体涉及一种用于静脉(IV)输送的系统和方法, 通过该系统和方法, 流体 可以被直接给送至患者的血管系统。 更特别地, 本发明涉及IV导管系统和方法, 其有助于插 入到患者体内和/或从插入构造运动至流体输送构造, 在该流体输送构造, 流体能够通过IV 导管系统输送至患者。 在本文中广泛地使用根据本发明的IV导管系统来描述用于将流体输 送至患者的部件, 以用于流体的动脉、 静脉、 血管内、 腹膜、 和/或非血管给送。 当然, 本领域 技术人员可以使用IV导管系统来将流体给送至患者体内的其它位置。 背景技术 0004 已。

14、知的IV导管系统和方法具有若干缺陷。 许多这类系统需要医师用双手定位IV导 管系统和/或将针插入患者的流体输送位置(例如, 待向其中输送流体的静脉)中。 此外, 许 多这类系统需要医师用双手使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 在流体输送构 造中, 从套管移除针以允许流体通过套管输送到静脉。 因此, 医师需要在插入IV导管系统之 前稳定患者的臂部或者其它具有流体输送位置的身体部位。 结果, 医师需要额外的时间来 启动输注。 此外, 医师不能在插入和/或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过程中进行任何其它工作, 例 如稳定患者或者使患者安心。 0005 因此, 需要有助于IV导管系统放置、 插入和/或准。

15、备以便流体输送的IV导管系统和 方法。 还需要这样的IV导管系统较为便宜、 易于制造、 且多用途。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实施例总的来说涉及具有增强的人机工程学的IV导管系统。 在一些实施 例中, 可以仅用一只手将IV导管系统插入并运动至流体输送构造。 IV导管系统可以具有导 管部件, 该导管部件具有导管部件和针部件。 导管部件可以具有导管座部, 该导管座部具有 导管座部远端和导管座部近端。 导管座部的形状可以设计为限定在导管座部远端和导管座 部近端延伸的室以及在导管近端处的针端口, 所述针端口提供通向室的进口。 导管部件还 可以具有从导管座部远端向远侧延伸的套管和从导管座部向外伸出的推。

16、动特征部。 针部件 说明书 1/35 页 4 CN 106620941 A 4 可以具有针座部, 该针座部具有针座部远端、 针座部近端、 从针座部远端沿轴线向远侧延伸 的针、 和从针座部大体平行于轴线延伸的握持部。 握持部可以具有拉动特征部。 在插入构造 中, 针可以定位在套管内, 针座部远端可以坐置在针端口中。 在流体输送构造中, 针可以定 位在导管座部的外部。 推动特征部可以定位成接收来自使用者的手的第一手指的第一接 触, 以向远侧推动导管座部。 此外, 拉动特征部可以定位成在接收第一接触的同时接收来自 手的第二手指的第二接触, 使得第一接触和第二接触相协作, 以促使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 。

17、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 0007 导管座部可以具有导管座部中间部分, 该导管座部中间部分位于导管座部近端和 导管座部远端之间。 导管部件还可以具有延伸管结合部, 该延伸管结合部从导管座部中间 部分向外延伸以将导管座部连接至延伸管。 推动特征部可以具有推动表面, 该推动表面在 导管座部中间部分和延伸管结合部之间延伸。 推动表面可以定向成基本垂直于轴线。 0008 握持部可以具有凹部, 所述凹部的形状设计成在插入构造中接收延伸管结合部。 使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可以包括使针部件相对于导管部件围绕轴 线旋转, 以使延伸管结合部从凹部收回。 0009 导管部件还可以具有位于室内的隔板。

18、, 在插入构造中, 针穿过所述隔板。 隔板可以 构造成对针通过隔板收回提供足够低的阻力, 以使得能够用单手将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 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 0010 导管部件还可以具有固定平台, 该固定平台具有从导管座部大体平行于轴线延伸 的第一翼部。 在流体输送构造中, 第一翼部可以搁置在通过IV导管系统接收流体的患者的 皮肤上。 0011 固定平台还可以具有第二翼部, 该第二翼部从导管座部延伸, 与第一翼部大体共 面。 在流体输送构造中, 第二翼部也可以搁置在皮肤上。 0012 在插入构造中, 第一翼部和握持部可以彼此大体平行, 并且可以定位在彼此抵接 关系中。 在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运动。

19、到流体输送构造的过程中, 握持部可以沿第一翼部 滑动。 0013 第一翼部和握持部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对准特征部。 对准特征部可 以使第一翼部和握持部在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朝流体输送构造运动的过程中保持定位 在彼此抵接关系中。 0014 第一翼部和握持部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锁定特征部。 锁定特征部可 以使IV导管系统保持在插入构造中, 直到第一接触和第二接触相协作以提供足以使所述一 个或多个锁定特征部解除锁定的分离力。 0015 拉动特征部可以是握持部的前缘。 前缘的形状和尺寸可以设计成舒适地接收第二 接触。 0016 根据用于制备IV导管系统以将流体输送至患者的一种示例。

20、性方法, IV导管系统可 以同样具有插入构造和流体输送构造。 该方法包括将IV导管系统定位在患者的流体输送位 置附近。 IV导管系统可以具有导管部件和针部件。 导管部件可以具有导管座部, 该导管座部 具有导管座部远端和导管座部近端。 导管座部的形状可以设计成限定在导管座部远端和导 管座部近端之间延伸的室以及在导管座部近端处的针端口, 所述针端口提供通向室的进 口。 导管部件还可以具有从导管座部远端向远侧延伸的套管和从导管座部向外伸出的推动 说明书 2/35 页 5 CN 106620941 A 5 特征部。 针部件可以具有针座部, 该针座部具有针座部远端和针座部近端。 针部件还可以具 有从针座。

21、部远端沿轴线向远侧延伸的针和大体平行于轴线延伸的握持部, 握持部具有拉动 特征部。 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在IV导管处于插入构造时, 用单手将针和套管插入到流体输送 位置中, 在所述插入构造中, 针定位在套管内并且针座部远端坐置在针端口中。 此外, 该方 法还可以包括, 在针和套管处于流体输送位置中的情况下, 使用单手推动该推动特征部, 同 时拉动该拉动特征部, 以促使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 在流体输送构 造, 针定位在导管座部的外部。 0017 导管座部可以具有导管座部中间部分, 该导管座部中间部分位于导管座部近端和 导管座部远端之间。 导管部件还可以具有延伸管结合部, 该。

22、延伸管结合部从导管座部中间 部分向外延伸以将导管座部连接至延伸管。 推动特征部可以是推动表面, 该推动表面在导 管座部中间部分和延伸管结合部之间延伸。 推动表面可以定向成基本垂直于轴线。 推动该 推动特征部可以包括按压在推动表面上。 0018 导管部件还可以具有固定平台, 该固定平台具有从导管座部大体平行于轴线延伸 的第一翼部。 促使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可以包括将第一翼部定位成 搁置在患者的皮肤上。 0019 在插入构造中, 第一翼部和握持部可以彼此大体平行, 并且可以定位在彼此抵接 关系中。 促使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可以包括使握持部沿第一翼部滑 动。 。

23、0020 第一翼部和握持部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对准特征部。 促使IV导管系 统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可以包括, 利用所述一个或多个对准特征部, 使第一翼 部和握持部在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朝流体输送构造运动的过程中保持定位在彼此抵接 关系中。 0021 第一翼部和握持部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锁定特征部。 促使IV导管系 统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可以包括, 提供足以使所述一个或多个锁定特征部解除 锁定的分离力。 0022 拉动特征部可以是握持部的前缘。 拉动该拉动特征部可以包括用单手在前缘上拉 动。 0023 在一些实施例中, IV导管系统可以具有插入构造和流体输送。

24、构造。 IV导管系统可 以具有导管部件和针部件。 导管部件可以具有导管座部, 该导管座部具有导管座部远端、 导 管座部近端、 和在导管座部近端与导管座部远端之间的导管座部中间部分。 导管座部的形 状可以设计成限定在导管座部远端和导管座部近端之间延伸的室以及在导管座部近端处 的针端口, 所述针端口提供通向室的进口。 导管座部还可以具有从导管座部远端向远侧延 伸的套管、 从导管座部中间部分向外延伸以将导管座部连接至延伸管的延伸管结合部、 位 于室内的隔板、 和从导管座部向外伸出的推动特征部。 针部件可以具有针座部, 该针座部具 有针座部远端、 针座部近端、 从针座部远端沿轴线向远侧延伸的针、 和大。

25、体平行于轴线延伸 的握持部。 握持部可以具有由握持部的前缘限定的拉动特征部。 在插入构造中, 针可以定位 在套管内, 针可以穿过隔板, 并且针座部远端可以坐置在针端口中。 在流体输送构造中, 针 可以定位在导管座部的外部。 推动特征部可以定位成接收来自使用者的手的第一手指的第 一接触, 以向远侧推动导管座部。 此外, 拉动特征部可以定位成在接收第一接触的同时接收 说明书 3/35 页 6 CN 106620941 A 6 来自手的第二手指的第二接触, 使得第一接触和第二接触相协作, 以促使IV导管系统从插 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 前缘的形状和尺寸可以设计成舒适地接收第二接触。 隔板可 以构。

26、造成对针通过隔板收回提供足够低的阻力, 以使得能够用单手将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 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 0024 推动特征部可以具有推动表面, 该推动表面在导管座部中间部分和延伸管结合部 之间延伸。 推动表面可以定向成基本垂直于轴线。 0025 导管部件还可以具有固定平台, 该固定平台具有从导管座部大体平行于轴线延伸 的第一翼部, 使得在流体输送构造中, 第一翼部可以搁置在通过IV导管系统接收流体的患 者的皮肤上。 此外, 导管部件可以具有第二翼部, 该第二翼部从导管座部延伸, 与第一翼部 大体共面, 使得在流体输送构造中, 第二翼部也搁置在皮肤上。 在插入构造中, 第一翼部和 握持部可以彼此。

27、大体平行, 并且可以定位在彼此抵接关系中。 在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运 动到流体输送构造的过程中, 握持部可以沿第一翼部滑动。 0026 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 提供一种包括插入构造和流体输送构造的IV导管系 统, 所述IV导管系统包括导管部件, 该导管部件包括: 导管座部, 该导管座部包括导管座部 远端和导管座部近端, 其中, 导管座部的形状设计成限定在导管座部远端和导管座部近端 之间延伸的室以及在导管座部近端处的针端口, 所述针端口提供通向室的进口; 从导管座 部远端向远侧延伸的套管; 和从导管座部向外伸出的推动特征部。 IV导管系统还可以包括 针部件, 该针部件包括: 针座部, 所述。

28、针座部包括针座部远端和针座部近端; 从针座部远端 沿轴线向远侧延伸的针; 和从针座部大体平行于轴线延伸的握持部, 握持部包括拉动特征 部, 其中, 在插入构造中, 针定位在套管内并且针座部远端坐置在针端口中, 并且其中, 在流 体输送构造中, 针定位在导管座部的外部, 并且其中, 推动特征部定位成接收来自使用者的 手的第一手指的第一接触以向远侧推动导管座部, 拉动特征部定位成在接收第一接触的同 时接收来自手的第二手指的第二接触, 使得第一接触和第二接触相协作, 以促使IV导管系 统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 0027 在一些情况中, IV导管系统的导管座部还包括位于导管座部近端和导管座部远。

29、端 之间的导管座部中间部分, 其中, 导管部件还包括从导管座部中间部分向外延伸以将导管 座部连接至延伸管的延伸管结合部, 其中推动特征部包括在导管座部中间部分和延伸管结 合部之间延伸的推动表面, 其中推动表面定向成基本垂直于轴线。 0028 在一些情况中, IV导管系统的握持部还包括凹部, 该凹部的形状设计成在插入构 造中接收延伸管结合部, 其中, 使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包括, 使针部件 相对于导管部件围绕轴线旋转, 以使延伸管结合部从凹部收回。 0029 在一些情况中, IV导管系统的导管部件还包括位于室内的隔板, 在插入构造中, 针 穿过所述隔板, 其中, 隔板构造成对针。

30、通过隔板收回提供足够低的阻力, 以使得能够用单手 将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 在一些情况中, 导管部件还可以包括固定 平台, 该固定平台包括从导管座部大体平行于轴线延伸的第一翼部, 使得在流体输送构造 中, 第一翼部搁置在通过IV导管系统接收流体的患者的皮肤上。 0030 在一些情况中, IV导管系统的固定平台还包括第二翼部, 所述第二翼部从导管座 部延伸, 并与第一翼部大体共面, 使得在流体输送构造中, 第二翼部也搁置在皮肤上。 0031 在一些情况中, 在IV导管系统的插入构造中, 第一翼部和握持部彼此大体平行并 说明书 4/35 页 7 CN 106620941 A 7。

31、 且定位在彼此抵接关系中, 其中, 在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的过程中, 握持部沿第一翼部滑动。 0032 在一些情况中, IV导管系统的第一翼部和握持部中的至少一个包括一个或多个对 准特征部, 所述一个或多个对准特征部使第一翼部和握持部在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朝流 体输送构造运动的过程中保持定位在彼此抵接关系中。 在一些情况中, 第一翼部和握持部 中的至少一个包括一个或多个锁定特征部, 所述一个或多个锁定特征部使IV导管系统保持 在插入构造中, 直到第一接触和第二接触相协作以提供足以使所述一个或多个锁定特征部 解除锁定的分离力。 0033 在一些情况中, IV导管系统的拉动特。

32、征部包括握持部的前缘, 其中, 前缘的形状和 尺寸设计成舒适地接收第二接触。 0034 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 提供一种用于准备IV导管系统以将流体输送至患者 的方法, IV导管系统包括插入构造和流体输送构造, 该方法包括: 1)将IV导管系统定位在患 者的流体输送位置附近, 其中, IV导管系统包括导管部件和针部件, 该导管部件包括: 导管 座部, 该导管座部具有导管座部远端和导管座部近端, 其中, 导管座部的形状设计成限定在 导管座部远端和导管座部近端之间延伸的室以及在导管座部近端处的针端口, 所述针端口 提供通向室的进口; 从导管座部远端向远侧延伸的套管; 和从导管座部向外伸出的推动。

33、特 征部; 该针部件包括: 针座部, 所述针座部包括针座部近端和针座部远端; 从针座部远端沿 着轴线向远侧延伸的针; 和从针座部大体平行于轴线延伸的握持部, 握持部包括拉动特征 部; 2)在IV导管系统处于插入构造的情况下, 用单手将针和套管插入到流体输送位置中, 在 所述插入构造中, 针定位在套管内并且针座部远端坐置在针端口中; 和3)在针和套管处于 流体输送位置中的情况下, 使用单手推动该推动特征部, 同时拉动该拉动特征部, 以促使IV 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 在流体输送构造, 针定位在导管座部的外部。 0035 在一些情况中, 该方法的IV导管系统的导管座部包括位于导管座。

34、部近端和导管座 部远端之间的导管座部中间部分, 其中, 导管部件还包括从导管座部中间部分向外延伸以 将导管座部连接至延伸管的延伸管结合部, 其中推动特征部包括在导管座部中间部分和延 伸管结合部之间延伸的推动表面, 其中推动表面定向成基本垂直于轴线, 其中, 推动该推动 特征部包括按压在推动表面上。 0036 在一些情况中, 该方法的IV导管系统的导管部件还包括固定平台, 该固定平台包 括从导管座部大体平行于轴线延伸的第一翼部, 其中, 促使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运动到 流体输送构造包括将第一翼部定位成搁置在患者的皮肤上。 0037 在一些情况中, 在该方法的IV导管系统的插入构造中, 第一翼部。

35、和握持部彼此大 体平行并且定位在彼此抵接关系中, 其中, 促使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 造包括使握持部沿第一翼部滑动。 在一些情况中, 第一翼部和握持部中的至少一个包括一 个或多个对准特征部, 其中, 促使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包括, 利用所 述一个或多个对准特征部, 使第一翼部和握持部在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朝流体输送构造 运动的过程中保持定位在彼此抵接关系中。 0038 在一些情况中, 该方法的IV导管系统的第一翼部和握持部中的至少一个包括一个 或多个锁定特征部, 其中, 促使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包括, 提供足以 使所述一个或多个锁定特征。

36、部解除锁定的分离力。 说明书 5/35 页 8 CN 106620941 A 8 0039 在一些情况中, 该方法的IV导管系统的拉动特征部还包括握持部的前缘, 其中, 拉 动该拉动特征部包括用单手在前缘上拉动。 0040 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 提供一种包括插入构造和流体输送构造的IV导管系 统, 所述IV导管系统包括导管部件, 该导管部件包括导管座部和针部件, 该导管座部包括导 管座部远端、 导管座部近端以及位于导管座部近端和导管座部远端之间的导管座部中间部 分, 其中, 导管座部的形状设计成限定在导管座部远端和导管座部近端之间延伸的室以及 在导管座部近端处的针端口, 所述针端口提供通。

37、向室的进口; 从导管座部远端向远侧延伸 的套管; 从导管座部中间部分向外延伸以将导管座部连接到延伸管的延伸管结合部; 位于 室内的隔板; 和从导管座部向外伸出的推动特征部; 该针部件包括: 针座部, 所述针座部包 括针座部近端和针座部远端; 从针座部远端沿轴线向远侧延伸的针; 和从针座部大体平行 于轴线延伸的握持部, 握持部包括由握持部的前缘限定的拉动特征部, 其中, 在插入构造 中, 针定位在套管内, 针穿过隔板, 并且针座部远端坐置在针端口中, 其中, 在流体输送构造 中, 针定位在导管座部的外部, 其中, 推动特征部定位成接收来自使用者的手的第一手指的 第一接触以向远侧推动导管座部, 拉。

38、动特征部定位成在接收第一接触的同时接收来自手的 第二手指的第二接触, 使得第一接触和第二接触相协作, 以促使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运 动到流体输送构造, 其中, 前缘的形状和尺寸可以设计成舒适地接收第二接触, 其中, 隔板 构造成对针通过隔板收回提供足够低的阻力, 以使得能够用单手将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 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 0041 在一些情况中, IV导管系统的推动特征部还包括在导管座部中间部分和延伸管结 合部之间延伸的推动表面, 其中, 推动表面定向成基本垂直于轴线。 在一些情况中, 导管部 件还包括固定平台, 该固定平台包括: 第一翼部, 所述第一翼部从导管座部大体平行于轴线 延伸,。

39、 使得在流体输送构造中, 第一翼部搁置在通过IV导管系统接收流体的患者的皮肤上; 和第二翼部, 所述第二翼部从导管座部延伸, 与第一翼部大体共面, 使得在流体输送构造 中, 第二翼部也搁置在皮肤上, 其中, 在插入构造中, 第一翼部和握持部彼此大体平行并且 定位在彼此抵接关系中, 其中, 在IV导管系统从插入构造运动到流体输送构造的过程中, 握 持部沿第一翼部滑动。 0042 在一些情况中, IV导管系统的导管座部还包括位于导管座部近端和导管座部远端 之间的导管座部中间部分, 其中, 导管部件还包括从导管座部中间部分向外延伸以将导管 座部连接到延伸管的延伸管结合部, 并且其中, 第一翼部在导管。

40、座部中间部分和延伸管结 合部之间延伸, 但没有向外延伸超过延伸管结合部。 0043 在一些情况中, IV导管系统的针部件还包括闪流部件, 该闪流部件具有近侧通气 部和至少一个侧通气部。 在一些情况中, 导管部件包括视觉指示器。 在一些情况中, 当针的 末端向远侧延伸超过套管时, 视觉指示器被导管座部远端覆盖, 当针的末端被收回到套管 中时, 视觉指示器暴露出来。 0044 在一些情况中, IV导管系统的针部件包括侧握持部, 导管部件包括推动凸片。 在一 些情况中, 针部件包括闪流室, 侧握持部形成在闪流室上。 在一些情况中, 导管部件还包括: 固定平台, 该固定平台包括第一翼部, 所述第一翼部。

41、从导管座部大体平行于轴线延伸, 使得 在流体输送构造中, 第一翼部搁置在通过IV导管系统接收流体的患者的皮肤上; 和从导管 座部中间部分向外延伸以将导管座部连接到延伸管的延伸管结合部, 其中延伸导管结合部 说明书 6/35 页 9 CN 106620941 A 9 沿与第一翼部相反的方向延伸。 0045 在一些情况中, IV导管系统的导管部件还包括沿与第一翼部相反的方向延伸的第 二翼部, 第二翼部结合但不延伸超过延伸管结合部。 在一些情况中, 第二翼部由刚性材料形 成, 第一翼部由挠性材料形成。 在一些情况中, 第一翼部构造成相对于导管座部围绕轴线枢 转。 在一些情况中, 第一翼部包括实现枢转。

42、的铰接部。 在一些情况中, 第一翼部由实现枢转 的挠性材料形成。 0046 在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中, 提供一种IV导管系统, 该IV导管系统包括导管部件 和针部件, 该导管部件包括: 导管座部, 该导管座部包括导管座部远端和导管座部近端, 其 中, 导管座部的形状设计成限定在导管座部远端和导管座部近端之间延伸的室以及在导管 座部近端处的针端口, 所述针端口提供通向室的进口; 从导管座部远端向远侧延伸的套管; 和定位在导管座部近端处的推动凸片; 该针部件包括: 针座部, 所述针座部包括针座部远端 和针座部近端, 针座部远端包括切口, 该切口与形成在导管座部近端处的推动凸片对准; 和 从针座部远。

43、端沿轴线向远侧延伸的针。 0047 在一些情况中, IV导管系统的导管部件包括固定平台。 在一些情况中, 推动凸片和 固定平台经由一个或多个连接通道相连接。 在一些情况中, 导管部件包括应力释放部, 该应 力释放部围绕套管定位在导管座部远端处, 应力释放部通过连接通道联接至固定平台。 在 一些情况中, 导管部件和针部件均包括突出部, 所述突出部相交接以限制针部件相对于导 管部件的旋转。 在一些情况中, 针部件包括翼部, 并且其中, 突出部防止翼部在固定平台下 方向下旋转。 在一些实例中, IV导管系统还包括闪流部件, 该闪流部件包括用于控制闪流部 件内的血液流动的路径限定结构。 0048 本发。

44、明的这些或其它优点可以结合到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 并且从以下说明和 所附权利要求将变得更全面地显现, 或者可以通过实践下文阐述的发明而了解。 本发明不 需要将本文描述的全部有利特征部和全部优点都结合到本发明的每一个实施例中。 附图说明 0049 为了容易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特征和优点, 将参考附图所示的本发明的特 定实施例, 对上文简要地描述的本发明进行更为具体的描述。 这些附图仅描绘了本发明的 典型实施例, 因此不认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50 图1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IV导管系统的透视图; 0051 图2是根据一个替代实施例的IV导管系统的一部分的透视图; 0052 图3A和3B分别。

45、是根据另一个替代实施例的IV导管系统的一部分的透视图和平面 图; 0053 图4是根据另一个替代实施例的IV导管系统的平面图; 0054 图5是根据另一个替代实施例的IV导管系统的透视图; 0055 图6是根据另一个替代实施例的IV导管系统的透视图; 0056 图7是根据另一个替代实施例的IV导管系统的透视图; 0057 图8是根据另一个替代实施例的IV导管系统的平面图; 0058 图9A和9B分别是根据又另一个替代实施例的IV导管系统的透视截面图和侧视截 面图; 说明书 7/35 页 10 CN 106620941 A 10 0059 图10A、 10B、 10C是分别为导管部件和针部件部分。

46、地分离的、 处于插入构造中的、 以 及导管部件和针部件部分地分离的根据又另一个替代实施例的IV导管系统的透视图; 0060 图11是根据一个实施例、 示出了一种准备IV导管系统以将流体输送至患者的方法 的流程图。 0061 图12A和12B是分别处于完全组装状态和分解状态的根据又另一个替代实施例的 IV导管系统的透视图; 0062 图13A和13B是分别处于打开状态和紧凑状态的根据又另一个替代实施例的IV导 管系统的透视图; 0063 图14A、 14B、 14C和14D是分别在紧凑状态下处于插入构造中的、 单独的导管部件 的、 在打开状态下处于插入构造中的、 以及闪流部件处于分解状态的根据又。

47、另一个替代实 施例的IV导管系统的透视图; 0064 图15A、 15B、 15C、 15D是分别在紧凑状态下处于插入构造中的、 单独的导管部件和 针部件的、 在打开状态下处于插入构造中的、 以及闪流部件处于分解状态的根据又另一个 替代实施例的IV导管系统的透视图; 0065 图16是根据各个实施例的IV导管系统的透视图, 其中固定平台包括仅在导管部件 和延伸管结合部之间延伸的翼部; 0066 图17是根据又另一个替代实施例的IV导管系统的透视图, 其中结合到针部件中的 闪流部件包括侧通气部; 0067 图18A和18B分别是根据各个实施例的IV导管系统的透视图和侧视图, 其中导管部 件包括视。

48、觉指示器用以提供针到达罩住位置时的指示; 0068 图19A和19B分别是根据各个实施例的IV导管系统的透视图和侧视图, 其中长形的 闪流部件包括侧握持部, 导管部件包括推动凸片。 0069 图20是根据各个实施例的IV导管系统的透视图, 其提供若干额外特征部; 0070 图21示出了可以与IV导管系统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一起使用的防旋转特征部的 示例。 0071 图22A和22B示出了在开放式IV导管系统上可以设置多少个公开的特征部; 0072 图23示出了可以在IV导管系统的实施例的闪流室内使用的路径限定结构; 0073 图24A-24E均示出了包括图23的路径限定结构的闪流室的横截面图; 。

49、0074 图25A和25B示出了可以在IV导管系统的实施例的闪流室内使用的另一个路径限 定结构; 0075 图25C示出了包括图25A和25B的路径限定结构的闪流室的横截面图。 0076 图26示出了通气塞如何结合路径限定结构使用; 0077 图27A-27C均示出了可以将路径限定结构固定在闪流室内的不同方式; 0078 图28A和28B示出了路径限定结构可以包括多孔材料; 0079 图29示出了路径限定结构可以被改变以延迟提供对导管适当放置的视觉确认的 时间; 0080 图30示出了密封盖如何可以在闪流室上使用以在IV导管系统预装填(pre- primed)时防止生理盐水流到闪流室中。 说明书 8/35 页 11 CN 106620941 A 11 具体实施方式 0081 可以参照附图理解本发明的当前优选实施例, 其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功 能类似的元件。 将容易理解的是, 本文概括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本发明的部件可以被布 置和设计成各种各样的不同构造。 因此, 附图中代表的以下更为详细的描述不旨在限制要 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 而仅仅是本发明的当前优选实施例的代表。 0082 此外, 附图可以显示简化的或局部的视图, 并且为了清楚起见, 附图中的元件的尺 寸可以被夸大或者以其它方式不按比例绘出。 此外, 单数形式 “一” 、“一个” 、“该” 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