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清醒头箍.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智能清醒头箍.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442785.1 (22)申请日 2017.06.13 (71)申请人 林锦浩 地址 515700 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黄冈镇 楚巷居委会清华路华秀园二幢801号 (72)发明人 林锦浩 (74)专利代理机构 汕头市南粤专利商标事务所 (特殊普通合伙) 44301 代理人 余建国 (51)Int.Cl. A61M 21/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智能清醒头箍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清醒头箍, 尤其涉及一 种智能清醒头箍, 其主要包括头箍本体。
2、和箍带, 所述的头箍本体材质采用热塑性材料, 头箍本体 内置有控制线路板、 锂电池、 驱动单元、 定时模 块、 电机及头部动作识别系统, 通过按下头箍本 体顶面设置电源开关即可启动, 底面设置充电接 口外接电源对锂电池进行充电, 正面设置工作状 态的指示灯, 内侧面设置两个震动触点, 动作时 通过震动触点接触头部皮肤实现震动提醒作用, 所述的箍带材质采用尼龙材料, 两条箍带头端分 别连接在头箍本体左右两侧, 尾端粘连一起根据 头围大小可自由调节, 智能清醒头箍对司机、 长 期伏案工作人员及学生们进行有效的提醒精神 作用, 其使用方便操作简单便捷, 具有市场前景。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
3、图2页 CN 109078247 A 2018.12.25 CN 109078247 A 1.一种智能清醒头箍, 主要包括头箍本体 (1) 和箍带 (2) ,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头箍本体 (1) 材质采用热塑性材料, 头箍本体 (1) 内置有与控制线路板 (12) 连接的锂电池 (11) 、 驱动 单元 (17) 、 定时模块 (13) 、 电机 (18) 及头部动作识别系统 (19) , 所述的头部动作识别系统 (19) 包括陀螺仪传感器 (14) 、 速度传感器 (15) 及主控芯片 (16) , 头箍本体 (1) 内侧面设置一 个或多个震动触点 (5) , 采用双震极传导技术原理通过震。
4、动触点 (5) 接触头部皮肤进行震动 提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清醒头箍,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陀螺仪传感器 (14) 与 速度传感器 (15) 组合检测的信息发送至主控芯片 (16) , 主控芯片 (16) 对头部动作信息进行 识别及计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清醒头箍,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主控芯片 (16) 与驱动 单元 (17) 连接, 主控芯片 (16) 反馈信息至驱动单元 (17)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清醒头箍,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驱动单元 (16) 连接电 机 (18) , 驱动单元 (16) 接收主控芯片 (16) 信息驱动电机 (1。
5、8) 动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清醒头箍,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箍带 (2) 材质采用尼 龙材料, 其两条箍带 (3) 头端分别连接在头箍本体 (1) 左右两侧, 箍带 (3) 尾端粘连一起根据 头围大小可自由调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清醒头箍,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锂电池 (11) 连接充电 接口, 充电接口外接电源充电。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09078247 A 2 一种智能清醒头箍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清醒头箍, 尤其是由头箍本体和箍带组成, 佩戴于头部上通 过震动的作用对大脑进行精神提醒的智能清醒头箍。 背景技术 0002 。
6、随着现代生活的节奏加快, 生活和工作的效率要跟上, 为了赶上时间人们都各自 配有私家车作为代步工具, 经常驾车的人们因为休息不好导致疲劳驾驶就会打瞌睡, 疲劳 驾驶是十分危险的, 以及伏案工作的人们和学生长时间学习、 工作都会消耗精力。 因此, 本 发明推出一种智能清醒头箍针对以上问题提出解决技术方案, 内置头部动作识别系统和电 机, 还设置震动触点, 采用双震极传导技术震动触点接触头部皮肤进行震动提醒, 达到提醒 精神的效果。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清醒头箍, 其内置头部识动作别系统 和电机, 根据人的头部活动状态进行震动提醒精神, 特别是针对于司机、 伏。
7、案工作人员及学 生在打瞌睡时提神。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一种智能清醒头箍, 包括头箍本体和箍带, 所述的头 箍本体材质采用热塑性材料, 头箍本体内置有与控制线路板连接的锂电池、 驱动单元、 定时 模块、 电机及头部动作识别系统, 所述的头部动作识别系统包括陀螺仪传感器、 速度传感器 及主控芯片, 头箍本体内侧面设置一个或多个震动触点, 采用双震极传导技术震动触点接 触头部皮肤进行震动提醒。 0005 在人们仰头或低头打瞌睡时头部动作识别系统立刻进行动作, 通过陀螺仪传感 器、 速度传感器的检测感应将信息发送至主控芯片, 主控芯片对头部动作信息进行处理后 反馈驱动单元, 驱动单。
8、元再驱动电机, 从而实现自动唤醒震动提醒效果, 驱动单元工作电流 只有几十毫安, 使用与驱动电机不作用于人体, 驱动单元通过连接定时模块, 在定时模块的 处理下每6秒电机就会震动0.5秒, 电流强度和驱动率不会影响身体的健康。 0006 进一步地, 所述的陀螺仪传感器与速度传感器组合检测的信息发送至主控芯片, 主控芯片对头部动作信息进行识别及计算。 0007 进一步地, 所述的主控芯片与驱动单元连接, 主控芯片反馈信息至驱动单元。 0008 进一步地, 所述的驱动单元连接电机, 驱动单元接收主控芯片信息后对电机进行 驱动动作。 0009 进一步地, 所述的箍带材质采用尼龙材料, 其两条箍带头端。
9、分别连接在头箍本体 左右两侧, 尾端粘连一起根据头围大小可自由调节。 0010 进一步地, 所述的锂电池连接充电接口, 充电接口外接电源充电。 001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 本发明智能清醒头箍, 其内置头部识动作别系统和电机, 头部识动作别系统根据人 说明书 1/2 页 3 CN 109078247 A 3 的头部活动状态进行检测分析, 对于打瞌睡的人们进行驱动电机震动提醒, 特别是针对于 司机、 伏案工作人员及学生在打瞌睡时提神; 2 驱动单元工作电流只有几十毫安, 使用与驱动电机不作用于人体, 驱动单元通过连 接定时模块, 在定时模块的处理下每6秒电机就会震动0.5秒, 电流强度和。
10、驱动率不会影响 身体的健康。 附图说明 0012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之立体结构视图; 附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之头箍本体内侧面视图; 附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之系统逻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实施例, 参考附图1至附图3所示, 系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本 发明为一种智能清醒头箍, 包括头箍本体1和箍带2, 所述的头箍本体1材质采用热塑性材 料, 头箍本体1内置有与控制线路板12连接的锂电池11、 驱动单元17、 定时模块13、 电机1及 头部动作识别系统19, 所述的头部动作识别系统19包括陀螺仪传感器14、 速度传感。
11、器15及 主控芯片16, 头箍本体1内侧面设置一个或多个震动触点5, 采用双震极传导技术震动触点5 接触头部皮肤进行震动提醒。 0014 在人们仰头或低头打瞌睡时头部动作识别系统19立刻进行动作, 通过陀螺仪传感 器14、 速度传感器15的检测感应将信息发送至主控芯片16, 主控芯片16对头部动作信息进 行处理后反馈驱动单元17, 驱动单元17再驱动电机18, 从而实现自动唤醒震动提醒效果, 驱 动单元17工作电流只有几十毫安, 使用于驱动电机18而不作用于人体, 驱动单元17通过连 接定时模块13, 在定时模块13的处理下每6秒电机18就会震动0.5秒, 电流强度和驱动率不 会影响身体的健康。
12、。 0015 所述的陀螺仪传感器14与速度传感器15组合检测的信息发送至主控芯片16, 主控 芯片16对头部动作信息进行识别及计算; 主控芯片16与驱动单元17连接, 主控芯片16反馈 信息至驱动单元17; 驱动单元17连接电机18, 驱动单元17接收主控芯片16信息后对电机18 进行驱动动作。 0016 所述的箍带2材质采用尼龙材料, 其两条箍带2头端分别连接在头箍本体1左右两 侧, 尾端粘连一起根据头围大小可自由调节。 0017 所述的锂电池11连接充电接口, 充电接口外接电源充电。 0018 当然, 以上图示仅为本发明型较佳实施方式, 并非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使用范围, 故, 凡是在本发明原理上做等效改变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说明书 2/2 页 4 CN 109078247 A 4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2 页 5 CN 109078247 A 5 图3 说明书附图 2/2 页 6 CN 109078247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