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功率REFEB系贮氢电极合金及其蓄电池.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852153 上传时间:2018-03-1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61.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266239.2

申请日:

2009.12.23

公开号:

CN101728528A

公开日:

2010.06.09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H01M 4/38申请公布日:20100609|||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1M 4/38申请日:20091223|||公开

IPC分类号:

H01M4/38; C22F1/16; H01M10/30; H01M12/06

主分类号:

H01M4/38

申请人:

包头稀土研究院

发明人:

闫慧忠; 孔繁清; 熊玮; 李金; 李宝犬; 王利

地址:

014030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稀土开发区黄河大街3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包头市专利事务所 15101

代理人:

张少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功率RE-Fe-B系贮氢电极合金及其蓄电池,所述RE-Fe-B系贮氢电极合金的制备原材料为合金组成中的RE(稀土)及其替代元素的单质、Fe及其替代元素的单质、B及其替代元素的单质、RE-Fe合金、B-Fe合金、B-Ni合金、RE-Fe-B合金、LaNi5型合金以及其它含有组成元素的中间合金,选择其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料按照合金的化学组成式配制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为所述的RE-Fe-B系贮氢电极合金。其优点是:高功率RE-Fe-B系贮氢电极合金具有良好的活化性能,1-3次活化后电化学容量大于300mAh/g;该贮氢合金电极倍率放电能力优异,具有良好的动力学性能,3C(0.9A/g)-10C(3A/g)的充电效率达到90%以上,30C(10A/g)放电时间大于15s。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高功率RE-Fe-B系贮氢电极合金,其化学组成式是RE 8 Fe 27 B 24 、RE 8 Fe 28 B 24 (RE 2 Fe 7 B 6 )、RE 15 Fe 77 B 8 、RE 17 Fe 76 B 7 。其中,RE可以是稀土元素镧(La)、铈(Ce)、镨(Pr)、钕(Nd)、钐(Sm)、铕(Eu)、钆(Gd)、铽(Tb)、镝(Dy)、钬(Ho)、铒(Er)、铥(Tm)、镱(Yb)、镥(Lu)、钪(Sc)和钇(Y)中的一种或几种,并且,RE可以被化学元素周期表中能与氢形成氢化物的镁(Mg)、钙(Ca)、锆(Zr)、钛(Ti)、钒(V)元素全部或部分取代;Fe(铁)能被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过渡金属元素镍(Ni)、锰(Mn)、铝(Al)、钴(Co)、铜(Cu)、锆(Zr)、钛(Ti)、钒(V)、锌(Zn)、铬(Cr)、钨(W)以及非过渡金属元素镓(Ga)、锡(Sn)、铅(Pb)部分取代;B(硼)可以被金属元素铁(Fe)、镍(Ni)、锰(Mn)、铝(Al)、钴(Co)、铜(Cu)、锆(Zr)、钛(Ti)、钒(V)、锌(Zn)、铬(Cr)、钨(W)、镓(Ga)、锡(Sn)、铅(Pb)等以及非金属元素硅(Si)、硫(S)、碳(C)、磷(P)部分取代,其特征是:所述RE-Fe-B系贮氢电极合金的制备原材料为合金组成中的RE(稀土)及其替代元素的单质、Fe及其替代元素的单质、B及其替代元素的单质、RE-Fe合金、B-Fe合金、B-Ni合金、RE-Fe-B合金、LaNi 5 型合金以及其它含有组成元素的中间合金,选择其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料按照合金的化学组成式配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功率RE-Fe-B系贮氢电极合金,其特征是:所述RE-Fe-B系贮氢电极合金组成中各元素的原子比可以在±20%的范围内调整。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功率RE-Fe-B系贮氢电极合金,其特征是:所述RE-Fe-B系贮氢电极合金的制备采用高温熔炼铸造法或高温熔炼-快淬法,其中,快淬合金片的厚度控制在0.8mm以下,制备过程需要在惰性气体保护下或在真空环境下进行。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功率RE-Fe-B系贮氢电极合金,其特征是:所述RE-Fe-B系贮氢电极合金的铸锭合金及快淬合金片在真空度为10 -2 -10 -6 Pa的环境中,或者在惰性气体保护的环境中进行分段热处理,首先将合金加热到850-1050℃保温2-6小时,然后在450-850℃保温2-6小时,保温后的贮氢合金随炉冷却到室温。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功率RE-Fe-B系贮氢电极合金,其特征是:所述RE-Fe-B系贮氢电极合金采用气流磨、球磨、锤磨、高温雾化方法中的一种或几种联合制备成30-150μm的粉末。
6: 一种蓄电池,其特征是:蓄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为所述的RE-Fe-B系贮氢电极合金。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蓄电池,其特征是:所述蓄电池是镍氢蓄电池或金属氢化物空气蓄电池。

说明书


高功率RE-Fe-B系贮氢电极合金及其蓄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功率RE-Fe-B系贮氢电极合金及其蓄电池,特别是涉及动力型蓄电池用的高功率贮氢负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池和电池用贮氢合金领域。

    背景技术:

    碱性镍氢(MH-Ni)蓄电池及金属氢化物空气(MH-Air)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一般采用稀土系AB5(LaNi5)型贮氢合金。对于这类以金属氢化物(MH)作为负极活性材料的电池,除了要求具有高能量、长寿命等特性外,还要求其能在大电流充放电条件下使用,即具备高功率特性。

    高功率镍氢动力电池主要应用于电动工具及玩具,尤其是混合电动车(HEV)及电动车(EV)的主要电源。影响镍氢动力电池性能的主要因素包括功率性能、高/低温性能、循环寿命、电池组管理系统等。

    镍氢电池的功率性能是要求电池能够超高倍率放电和充电的性能。电池一般为3C-10C的电流充电,10C-30C的电流放电,50%放电深度的比功率达到1000W/Kg。要到达这样的水平需要从活性材料(主要是贮氢负极合金)选择、电池整体设计及制作工艺等方面来提高。

    目前镍氢动力电池所用的LaNi5型贮氢负极合金在30C大电流放电的时间最高只能达到10秒。为了进一步提高镍氢动力电池的功率性能,有必要开发新型贮氢负极材料。

    发明专利“一种高功率镍氢电池负极活性物质及其制备方法和镍氢蓄电池”(200510035315.0)公开了一种负极贮氢合金(LaNi5型)的表面处理方法,不是一种新的贮氢合金。发明专利“RE-Fe-B系储氢合金”(200810176872.8)、“La15Fe77B8型储氢合金及其用途”(200810176873.2)中指出,RE-Fe-B系贮氢材料可以代替镍氢二次电池中的LaNi5型贮氢电极合金,显著降低镍氢电池的成本,但未涉及1C以上的大电流放电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RE-Fe-B系合金的化学组成式开发动力电池用高功率贮氢合金。通过某些元素对该系列合金中RE、Fe、B等元素的部分替代以及合适的制备条件,使RE-Fe-B系合金成为新型高功率型贮氢合金。所发明的高功率RE-Fe-B系贮氢合金由于具有高催化活性的富铁第二相,可以改善合金电极的动力学性能,有效地提高合金的大电流(30C)放电特性。所发明的高功率RE-Fe-B系贮氢合金的综合电化学性能,尤其是低温(-40℃)电化学特性满足蓄电池的要求。所发明的高功率RE-Fe-B系贮氢合金可以用于制备镍氢动力电池及金属氢化物空气电池。

    本发明的高功率RE-Fe-B系贮氢电极合金的化学组成式是RE8Fe27B24、RE8Fe28B24(RE2Fe7B6)、RE15Fe77B8、RE17Fe76B7。其中,RE可以是稀土元素镧(La)、铈(Ce)、镨(Pr)、钕(Nd)、钐(Sm)、铕(Eu)、钆(Gd)、铽(Tb)、镝(Dy)、钬(Ho)、铒(Er)、铥(Tm)、镱(Yb)、镥(Lu)、钪(Sc)和钇(Y)中的一种或几种,并且,RE可以被化学元素周期表中能与氢形成氢化物的镁(Mg)、钙(Ca)、锆(Zr)、钛(Ti)、钒(V)元素全部或部分取代;Fe(铁)能被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过渡金属元素镍(Ni)、锰(Mn)、铝(Al)、钴(Co)、铜(Cu)、锆(Zr)、钛(Ti)、钒(V)、锌(Zn)、铬(Cr)、钨(W)以及非过渡金属元素镓(Ga)、锡(Sn)、铅(Pb)部分取代;B(硼)可以被金属元素铁(Fe)、镍(Ni)、锰(Mn)、铝(Al)、钴(Co)、铜(Cu)、锆(Zr)、钛(Ti)、钒(V)、锌(Zn)、铬(Cr)、钨(W)、镓(Ga)、锡(Sn)、铅(Pb)等以及非金属元素硅(Si)、硫(S)、碳(C)、磷(P)部分取代。

    所述RE-Fe-B系贮氢合金的制备原材料为合金组成中的RE(稀土)及其替代元素的单质、Fe及其替代元素的单质、B及其替代元素的单质、RE-Fe合金、B-Fe合金、B-Ni合金、RE-Fe-B合金、LaNi5型合金以及其它含有组成元素的中间合金,选择其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料按照合金的化学组成式配制。

    所述RE-Fe-B系贮氢合金组成中各元素的原子比可以在±20%的范围内调整。

    所述RE-Fe-B系贮氢合金的制备采用高温熔炼铸造法或高温熔炼-快淬法,其中,快淬合金片的厚度控制在0.8mm以下。制备过程需要在惰性气体保护下或在真空环境下进行。

    所述RE-Fe-B系贮氢合金的铸锭合金及快淬合金片在真空度为10-2-10-6Pa的环境中,或者在惰性气体保护的环境中进行分段热处理。首先将合金加热到850-1050℃保温2-6小时,然后在450-850℃保温2-6小时,保温后的贮氢合金随炉冷却到室温。

    所述RE-Fe-B系贮氢合金采用气流磨、球磨、锤磨、高温雾化方法制备成30-150μm的粉末。

    本发明也提供了含有所述RE-Fe-B系贮氢负极合金的镍氢蓄电池及金属氢化物空气蓄电池,该类蓄电池包括正极、隔膜、负极及电解液,它们封装于电池外壳内。其特征在于,蓄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为所述的RE-Fe-B系贮氢电极合金。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的主要区别:本发明所述高功率RE-Fe-B系贮氢合金具有良好的大电流放电特性。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高功率RE-Fe-B系贮氢电极合金具有良好的活化性能,1-3次活化后电化学容量大于300mAh/g;该贮氢合金电极倍率放电能力优异,具有良好的动力学性能,3C(0.9A/g)-10C(3A/g)的充电效率达到90%以上,30C(10A/g)放电时间大于15s。采用本发明贮氢合金可以制造镍氢电池及金属氢化物空气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按照所发明RE-Fe-B系合金中RE8Fe27B24的化学组成式,RE为稀土元素,用Ni、Mn、Al、Cu元素部分替代Fe、B元素,所制备的合金组成如表1所列。按照合金组成的化学计量比,同时考虑其中的La、Mn、B、Al元素的熔炼烧损,计算并称量各组成元素(B元素以B-Fe合金或B-Ni合金的形式加入,纯度均大于99.0%)作为制备合金的原材料。采用中频感应熔炼-快淬工艺将称量好的原材料在Ar气保护下制成合金片。试验电极的制备方法是,合金经机械破碎成30-150μm的粉末,合金粉与羰基镍粉以1∶4的质量比混合,在16MPa压力下制成φ15mm的MH电极片,将该电极片置于两片泡沫镍之间,同时夹入作为极耳的镍带,再次在16MPa压力下制成用于测试的贮氢负极(MH电极),电极片周围通过点焊保证电极片与镍网之间的紧密接触。

    测试电化学性能的开口式二电极体系中的负极为MH电极,正极采用容量过剩的烧结Ni(OH)2/NiOOH电极,电解液为6mol·L-1KOH溶液,装配好的电池搁置24h,应用LAND电池测试仪以恒电流法测定合金电极的电化学性能(活化次数、最高容量、高倍率放电能力HRD、低温放电性能、循环稳定性等),常规测试的环境温度为298K,充电电流密度70mA·g-1,充电时间6h,放电电流密度70mA·g-1,放电截止电位为1.0V,充、放电间歇时间10min。高倍率放电的放电制度分别为10C(3A·g-1)、20C(6A·g-1)、30C(9A·g-1)。所制备合金电极3C(0.9A/g)-10C(3A/g)的充电效率(0.2C的放电容量与额定容量的比值)均达到90%以上,充放电循环500次的容量保持率均达到80%以上。其它性能的测试结果见表1。

    表1RE8Fe27B24合金电极的电化学特性

    

    注:a是电极活化需要的循环次数;b是最大放电容量;c是放电电流密度Id分别为10C、20C时的倍率放电能力;d是放电电流密度Id为30C时的放电时间;e是-40℃的放电容量与额定容量的比值。

    实施例2.

    按照所发明RE-Fe-B系合金中RE8Fe28B24的化学组成式,RE为稀土元素,用Ni、Mn、Al、Cu元素部分替代Fe、B元素,所制备的合金组成如表2所列。按照合金组成的化学计量比,同时考虑其中的La、Mn、B、Al元素的熔炼烧损,计算并称量各组成元素(B元素以B-Fe合金或B-Ni合金的形式加入,纯度均大于99.0%)作为制备合金的原材料。采用中频感应熔炼-快淬工艺将称量好的原材料在Ar气保护下制成合金片。试验电极的制备及测试方法同实施例1。所制备合金电极3C(0.9A/g)-10C(3A/g)的充电效率均达到90%以上,充放电循环500次的容量保持率均达到80%以上。其它性能的测试结果见表2。

    表2RE8Fe28B24合金电极的电化学特性

    

    实施例3.

    按照所发明RE-Fe-B系合金中RE15Fe77B8的化学组成式,RE为稀土元素,用Ni、Mn、Al、Cu元素部分替代Fe、B元素,所制备的合金组成如表3所列。按照合金组成的化学计量比,同时考虑其中的La、Mn、B、Al元素的熔炼烧损,计算并称量各组成元素(B元素以B-Fe合金或B-Ni合金的形式加入,纯度均大于99.0%)作为制备合金的原材料。采用中频感应熔炼-快淬工艺将称量好的原材料在Ar气保护下制成合金片。将所制备的合金在真空度为10-2Pa的环境中进行热处理,热处理条件为950℃保温3小时,然后在600℃保温3小时,保温后的储氢合金随炉冷却到室温。试验电极的制备及测试方法同实施例1。所制备合金电极3C(0.9A/g)-10C(3A/g)的充电效率均达到90%以上,充放电循环500次的容量保持率均达到80%以上。其它性能的测试结果见表3。

    表3RE15Fe77B8合金电极的电化学特性

    

    实施例4.

    按照所发明RE-Fe-B系合金中RE17Fe76B7的化学组成式,RE为稀土元素,用Ni、Mn、Al、Cu元素部分替代Fe、B元素,所制备的合金组成如表4所列。按照合金组成的化学计量比,同时考虑其中的La、Mn、B、Al元素的熔炼烧损,计算并称量各组成元素(B元素以B-Fe合金或B-Ni合金的形式加入,纯度均大于99.0%)作为制备合金的原材料。采用中频感应熔炼-快淬工艺将称量好的原材料在Ar气保护下制成合金片。试验电极的制备及测试方法同实施例1。所制备合金电极3C(0.9A/g)-10C(3A/g)的充电效率均达到90%以上,充放电循环500次的容量保持率均达到80%以上。具它性能的测试结果见表4。

    表4RE17Fe76B7合金电极的电化学特性

    

    

高功率REFEB系贮氢电极合金及其蓄电池.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功率REFEB系贮氢电极合金及其蓄电池.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功率REFEB系贮氢电极合金及其蓄电池.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功率REFEB系贮氢电极合金及其蓄电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功率REFEB系贮氢电极合金及其蓄电池.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功率RE-Fe-B系贮氢电极合金及其蓄电池,所述RE-Fe-B系贮氢电极合金的制备原材料为合金组成中的RE(稀土)及其替代元素的单质、Fe及其替代元素的单质、B及其替代元素的单质、RE-Fe合金、B-Fe合金、B-Ni合金、RE-Fe-B合金、LaNi5型合金以及其它含有组成元素的中间合金,选择其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料按照合金的化学组成式配制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为所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